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205/145239 (79%)
Visitors : 52585592      Online Users : 93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5721


    Title: 冷戰後中國大陸國際政治格局理論建構之研究
    The Research of Mainland China`s Constructive Theory in Configuration of World Power after the Cold War
    Authors: 游永中
    Contributors: 邱坤玄
    游永中
    Keywords: 中國特色(或中國因素)
    戰爭與和平
    國際政治格局
    世界新秩序
    經濟外交
    實力政治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ar and peace
    configuration of world power
    new world order
    economic diplomacy
    power politics
    Date: 2002
    Issue Date: 2016-05-09 16:54:01 (UTC+8)
    Abstract:   當前主權國家仍是人民利益的最高集中表現,亦是人類歷史發展形成現代文明的主要標誌,這事實命題預告著主權國家的功能與地位,在國內與國際之間的中介重要性。概括地說,研究西方國家的理論與方法,構成了認知現代文明標準的途逕和框架,對於邁向現代化國家的參照體,實有具體的模仿對應。環顧國際社會,對於西方國家所建立的現代文明,具有潛在挑戰性或威脅性的最大變數應屬中共,即強調有「中國特色」的因素,在於中共與國際接軌的同時,亦是「麻煩製造者」的產生,特別是在冷戰後的中共所代表的意義與影響。
      從兩極格局瓦解所開啟冷戰後的新歷史時期,中共益顯自信對於「時代問題」的預判。換言之,強調「經濟因素」在國際層面上,是主導國際政治格局未來發展的關鍵力量,憑藉著槓桿原理將國家由邊陲位置轉向至核心地位,在制高點透過規範機制予以設計出有利於中共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而在國內層面上,「經濟因素」亦是共產主義理論再創新的活力源泉,專注於中共治理的主權國家內部範疇,並保證共產黨執政的最大績效與人民的滿意度。構成了當前中共以共產主義中國化的本質,卻採取西方國家的市場經濟制度,即在綜合國力逐漸提升之際,西方國家深信地認知「中共崛起」的相對意義,卻是「中國威脅論」的序幕開始。
      本文運用「認知途逕」去分析中共的世界觀,據以觀察其對國際形勢的變遷,是由於中共內因作用的影響,來理解中共的對外思維,實係有別於西方國家的世界觀,此部分亦說明了雙方結構性矛盾之所在。特別是在冷戰後的中共,在國際政治格局轉換的期間,表現出對於國際機制積極參與者和建構者的旺盛企圖,譬如以國際政治權力和利益的水平分權化為原則的多極化格局推動,認知是中共朝向大國之林的外交奮鬥目標。又例如2001年中共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第143個會員國,代表著中共經濟地位的戰略轉變。這是在中共與西方國家互動行為的歷史經驗積累,所得到「實力政治」的總結,使得中共在冷戰後的整體表現更傾向是現實主義的維護者。
      The thesis contends that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ective and significant intermediate role of sovereignty both in the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overeignty is not only the most advanced development of collectivity, but also the reform process of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The importance of this research is brought into focus by recent changes in broader economic and social reform programmes, politi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reforms in China. By 1978 China was ready for major shifts i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policy. Hong Kong had become essential as a vital source of foreign exchange for the Chinese economy. In addition, the return of Hong Kong by Britain in 1997 and of Macau by Portugal in 1999 formally heralded the end of European extra-territoriality in China.
      After the Cold War, China seems to be potentially regarded as a ‘trouble maker’ in western societies. Unlike Russia, with the emergency of Chinese historical assessment, strategic analysis, contingency planning and policy reformulation, China has adopted a gradualist part-privatization policy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nationalism’, slowly opening its economy to the global economy while resisting democratic political reform. The thesis examines whether the reform and pace of reform is shaped by the desire to avoid political and social unrest which could, potentially, threaten the harmony of the Chinese central apparatus.
      In addition, China has succeeded in combining stability with political-economic change on the mainland. The thesis views the fact that China has drawn the increasing attention from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in the western world. With its confidenc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predicted the epoch belonging to China in terms of the powerful economic growth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Although the successful EU integration and such international factors as the strategic perceptions of the USA may partially determine the future of the configuration of world power, China has taken a special position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from marginal position up to the vital status. Moreover, by concentrating on the internal affairs within China, Chinese government could remain the authority and legitimacy of the communism party. Chinese communism party has adopted the western marketization (free marketing system), which is now implicit in the development of successful ‘China Rising’; meanwhile, it has the potential to be propelled by the powerful trends of globalization and policy reformulation transferred into the stage of ‘China Threatening’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this study, the perceptive approach is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ology in analyzing Chinese global perspective on the diplomatic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political economy and international diplomatic relations of transition in China. Clearly, this study includes an examin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powerful economic growth on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communism party in China. With ‘backdoor privatization’ through opening up the economy and the encouragement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non-state owned enterprises in the form of township-and village-owned enterprises, the Chinese economy has undergone dramatic transformation during the past two decades. However, control remains firmly in the hand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he thesis concludes that, to broaden the horizon in the western community, after the Cold War, China has been active and proactive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with western countries, and China has a tendency to commit itself to the guardian of realism. For example, China became a party of the 143rd member in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in 2001, which formally marked the milestone of the Chinese economic power in the world. These consistent changes have indicated that China embarked on its open policy and the western community evolved into the major economic and political force in the world.
    Reference: 一、中文專書
    中共中央宣傳部理論局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二十周年理論研討會文集。北京:學習出版社,1999年。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編,九0年代的第三世界。北京:時事出版社,1992年。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著,全球戰略大格局-新世紀中國的國際環境。北京:時事出版社,2000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論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黨建組編,毛澤東鄧小平論中國國情。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2。
    王逸舟編著,國際政治學:歷史與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88。
    王引淑,中國傳統政治哲學:古代十大思想家治國方略。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1999年。
    亣成章、向中順,時代特徵與中國對外政策。北京:時事出版社,1998年。
    亣成章等主編,當代國際政治理論與熱點問題。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6年。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
    王兆星、戴德錚主編,國際競合與升沉-紅色觀點。台北:天肯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
    安衛、李東燕編,十字路口上的世界:中國著名學者探討21世紀的國際焦點。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
    朱賢枚主編,中國國情學。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7年。
    邢廣程,崛起的中亞。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民82。
    杜攻主編,轉換中的世界格局。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2年。
    李景治主編,世紀之交的中國與世界-國際政治文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
    林輝基主編,亞太地區國際關係概論。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5年。
    南懷瑾,論語別裁。台北:老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86。
    息曙光,世界大格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
    俞正梁等著,大國戰略研究:未來世界的美、俄、日、歐(盟)和中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胡瑾、劉建華、王學玉,國際政治概論。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1998年。
    胡鞍鋼主編,中國走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烏‧貝克‧哈貝馬斯等著;王學東、柴方國等譯,全球化與政治。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0年。
    宮力主編,鄧小平的外交思想與實踐。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
    袁明主編,跨世紀的挑戰:中國國際關係學科的發展。重慶:重慶出版社,1993年。
    席來旺著,外交謀略─在嶄新的世界格局中運籌帷幄。北京:紅旗出版社,1996年。
    唐永勝、郭新寧,角逐亞太。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
    張蘊嶺主編,夥伴還是對手:調整中的中美日俄關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張小明,冷戰及其遺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喬良、王湘穗,超限戰-兩個空軍大校對全球化時代戰爭與戰法的想定。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99年。
    越國忠主編,海灣戰爭後的中東格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越光武主編,著名經濟學家談21世紀中國的戰略選擇。北京:西苑出版社,2000年。
    馮特君主編,當代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係。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年。
    程林勝,大變動的世界格局與中國。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
    梁守德、洪銀嫻,國際政治學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梁守德主編,面向21世紀的中國國際戰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楊潔勉,後冷戰時期的中美關係:外交政策比較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劉國光等主編,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劉山等主編,中國外交新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年。
    魯毅等主編,新時期中國國際關係理論研究。北京:時事出版社,1999年。
    蔣申華等主編,馬克思主義哲學著作選講。上海:三聯書店,1990年。
    盧明華,當代國際關係理論與實踐。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陳啟懋編著,中國對外關係。台北:吉虹資訊股份有限公司,民89。
    陳有為,天安門事件後中共與美國外交內幕。台北:正中書局,民88。
    陳峰君主編,冷戰後亞太國際關係。北京:新華出版社,1999年。
    陳啟達,多維的世界與多維的思維-國際問題研究分法概論。北京:時事出版社,1999年。
    陳華興、程炳卿等著,時代‧理性‧實踐-鄧小平理論的本質和意義。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鄭科揚等著,面向21世紀的中國共產黨:學習黨的十五大報告。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1997年。
    閻學通等著,中國崛起─國際環境評估。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
    閻學通,美國霸權與中國安全。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
    薛曉源主編,全球化與中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鄧力群等主編,當代中國外交。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
    蘇格,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年。
    顧關福編著,戰後國際關係。北京:時事出版社,1998年。
    Alexander Wendt著;秦亞青譯,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Barry B. Hughes著;歐信宏、陳尚懋譯,國際政治新論。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民88。
    David Held, Anthony McGrew, David Goldblatt, Jonathan Perraton著;沈宗瑞、高少凡、許湘濤、陳淑鈴譯,全球化大轉變:政治、經濟和文化。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民90。
    Earl Babbie著;李美華等譯,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出版社,民87。
    Kenneth Lieberthal著;楊淑娟譯,治理中國:從革命到改革。台北:編譯館,民87。
    Kenneth N. Waltz著;胡祖慶譯,國際政治體系理論解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86。
    K.J.Holsti著;譚溯澄、李偉成譯,國際政治分析架構。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84。
    Leon P. Baradat著;陳坤森等譯,政治意識形態與近代思潮。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民89。
    Robert A. Pastor著;董更生譯,二十世紀之旅:七大強權如何塑造二十世紀。台北:聯經出版社,民89。
    Stefano Guzzini著;鄭又平、黃烈修譯,國際關係與國際政治經濟學。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民89。
    Trevor Taylor等著,鈕先鍾譯述,國際關係中的學派與理論。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民76。
    二、中文期刊與論文
    丁勝,「新克林頓主義的評析」,現代國際關係,第八期(1999年),頁1。
    丁順珍整理,「戰後50年亞太地區的中國與日本-國際會議紀要」,現代國際關係,第二期(1996年),頁42。
    牛軍,「新中國外交的形成及主要特徵」,歷史研究,第五期(1999年),頁23、40。
    牛軍,「轉型中的中美關係」,國際經濟評論,第一/二期(2000年),頁53。
    方華,「從90年代世界大事看國際形勢發展趨勢」,現代國際關係,第三期(2000年),頁39。
    王希,「有關中國國際形象的思考」,國際新聞界,第一期(2000年),頁6。
    王輝,「美國對外干預的新趨向」,國際關係學院學報,第一期(2000年),頁17。
    王棟,「超越國家利益-探尋對20世紀90年代中美關係的知覺性解釋」,美國研究,第三期(2001),頁33-35。
    王滬寧,「國際新戰略格局下中日關係發展的前景」,復旦學報,第一期(1993年),頁34-38。
    王逸舟,「霸權‧秩序‧規則」,美國研究,第二期(1995年),頁43、45、51、57、62。
    王逸舟,「中國崛起與國際規則」,國際經濟評論,第三/四期(1998年),頁32-33。
    王逸舟,「面向21世紀的中國外交:三種需求的尋求及其平衡」,戰略與管理,第六期(1999年),頁18-19、25。
    王逸舟,「市民社會與中國外交」,中國社會科學,第三期(2000年),頁30、35。
    王緝思,「中美關係回顧與展望」,美國研究參考資料,第四期(1992年),頁2-3。
    王緝思,「國際關係理論與中國外交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第二期(1993年),頁83-84。
    王緝思,「從美國外交新特點看中美關係」,國際經濟評論,第三/四期(1998年),頁6。
    王依選,「試論中國共產黨一面理論旗幟與三面理論旗幟的一致性」,許昌師專學報,第四期(1997年),頁3。
    王正毅,「21世紀中國的地緣發展戰略」,南開學報,第六期(1999年),頁70-71。
    王杰、史哲,「二十世紀末的中國與聯合國」,國際論壇,第三期(1997年),頁37、40。
    王正泉,「對北約侵南戰爭的理論思考」,真理的追求,第十期(1999年),頁28-30。
    王慶海、林菲,「從國際法看如何維護世界和平」,世界經濟與政治,第十一期(1999年),頁47。
    王義祥,「科索沃衝突與地緣政治」,今日東歐中亞,第一期(2000年),頁49-50。
    王洪起,「科索沃戰爭後的巴爾幹」,當代世界,第二期(2000年),頁23-24。
    王偉光,「困境與選擇-冷戰後中國對美外交」,戰略與管理,第三期(2000年),頁40、78、19、83、86。
    王誦芬、范木榮,「對中國綜合國力的測度和一般分析」,中國社會科學,第五期(1995年),頁6。
    王世雄,「冷戰後國際恐怖主義的新特徵及其成因」,現代國際關係,第九期(2000年),頁34、36。
    王彥軍,「以時代、利益和政策三個層面看中美關係的發展趨勢」,世界經濟與政治,第四期(1998年),頁59。
    王少普,「回顧與展望:為中日關係的更加成熟和穩定而努力」,國際觀察,第四期(1997年),頁4-5。
    王酈久,「新起點、新任務-對新世紀中俄關係發展的再思考」,現代國際關係,第七期(2000年),頁2-5。
    王樹春、越昕,「1997年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新發展」,東歐中亞研究,第二期(1998年),頁67。
    王杏芳,「建立國際新秩序-中國與聯合國大會」,百科知識,第五期(1996年),頁4。
    王和興,「21世紀初的國際經濟關係」,國際問題研究,第四期(2001年),頁54、57。
    天兒慧著、韓鳳琴譯,「鄧小平時代的外交戰略」,國外中共黨史研究動態,第二期(1994年),頁2。
    仇楊均,「從東歐劇變看中共與東歐共產黨的區別及應吸取的教訓」,溫州論壇,第三期(1991年),頁3。
    石澤,「論新時期的中俄關係」,國際問題研究,第二期(1996年),頁4-5。
    石澤,「世紀之交中亞、外高加索國家走勢及地區形勢特點」,和平與發展,第四期(1999年),頁41、64。
    甘愛蘭、林利民,「世界地緣政治形勢的變化與中國地緣戰略環境評析」,現代國際關係,第七期(1999年),頁7-8。
    代兵、孫健,「論中國與國際體系的關係」。現代國際關係,第十二期(2000年),頁29-33。
    曲星,「輝煌的97中國外交」,世界知識,第一期(1998年),頁4。
    艾華,「中國外交四十年」,瞭望,第三十八期(1989年),頁4。
    朱鋒,「人權問題和中美關係:變化與挑戰」,世界經濟與政治,第七期(2000年),頁20-22。
    朱鋒,「美俄關係新走向」,現代國際關係,第十一期(2001年),頁29。
    朱馬杰,「當代國際關係中的文化博奕」,國際問題研究,第二期(2001年),頁10、13、15、16。
    朱詩柱,「毛澤東中間地帶理論探析」,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1993年),頁27。
    任曉,「理論與國際關係理論:一些思考」,現代國際關係,第一期(2001年),頁40-41。
    江澤民,「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七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求是,第十三期(1991年),頁3-4、10。
    江澤民,「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共黨史研究,第四期(2001年),頁3-6、13。
    池元吉,「中日關係前景分析」,東北亞論壇,第三期(1997年),頁2。
    江凌飛,「變動中的西方大國關係」,世界知識,第九期(1994年),頁8。
    肖楓,「對國際形勢中幾個熱點問題的看法」,現代國際關係,第十二期(1999年),頁1-4。
    谷燾摘譯,「美國大西洋委員會、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向克林頓政府提出的對華政策建議」,國際展望,第四期(1993年),頁14-15。
    沙健孫,「中國共產黨的創立是開天闢地的大事變」,求是,第十三期(1991年),頁45-47。
    呂有志,「也論當今世界格局」,杭州大學學報,第三期(1994年),頁58-59。
    呂乃澄,「試述中美俄三國關係的新變化」,外交學院學報,第四期(1996年),頁28。
    呂其昌,「從北約暴行看美國的全球戰略」,現代國際關係,第六期(1999年),頁8-9。
    何曜,「國際關係理論的合理性與局限性」,美國研究,第一期(2001年),頁99。
    李景治,「論世紀之交的中美日關係」,教學與研究,第一期(1998年),頁38-39。
    李向前,「從中間地帶到三個世界」,世界知識,第二十四期(1993年),頁12。
    李忠杰,「新世紀中國全球戰略構想」,中共中央黨校學報,第一期(2000年),頁24-27、29-32。
    李偉建,「關於中國和中東國家關係的分析和思考」,阿拉伯世界,第四期(1998年),頁5。
    李國友,「海灣戰爭後的美國」,美國研究,第四期(1991年),頁8、16。
    李少軍,「國際政治科學與國外最新研究情況」,世界經濟與政治,第三期(2000年),頁71。
    李少軍,「中美關係與美國對華政策的困境」,國際經濟評論,第三期(2000年),頁57。
    李石生,「毛澤東外交思想對國際關係理論的貢獻與發展」,外交學院學報,第四期(1993年),頁43-45、48。
    李琮等著,「二十一世紀初中國面臨的國際環境」,瞭望,第二十一期(2000年),頁15、17-18。
    李小兵,「論理論聯繫實際方針的深化-兼論加強理論自身建設的重要性」,浙江社會科學,第六期(1996年),頁4、7。
    李寶俊,「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外交的特點」,教學與研究,第十一期(1998年),頁19-21。
    李靖宇、楊剛,「中俄兩國新型關係發展的主題:戰略協作」,世界經濟與政治,第七期(1997年),頁69。
    李英武,「深化睦鄰有好、加強經貿合作-中俄第五次最高級會晤述評」,東北亞論壇,第一期(1998年),頁21。
    李靜杰,「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及其美國因素」,東歐中亞研究,第三期(2000年),頁11-14。
    李軍,「知識經濟對國際體系的影響」,國際關係學院學報,第三期(2000年),頁26。
    李詩佳、劉云非,「和平、發展、合作-訪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秦華孫大使」,瞭望,第四十五期(1999年),頁51。
    李清津,「中美人權觀念的衝突與中美關係的展開」,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第四期(1999年),頁106-108、111。
    余偉民,「世界體系:20世紀研究的一個中心概念」,華東師範大學學報,第一期(2000年),頁69-72。
    佘品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理論旗幟」,江西社會科學,第十二期(1994年),頁10-12。
    宋以敏,「中美、美俄、中美關係以及三者間的相互作用」,國際問題研究,第三期(1997年),頁16-17。
    宋以敏,「2010年前我國在世界上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國際問題研究,第三期(2000年),頁6。
    宋偉,「從國際體系看中國外交」,中國外交,第十期(2000年),頁14。
    邢賁思,「光輝的理論,偉大的旗幟」,求是,第十九期(1997年),頁3。
    吳寄南,「江澤民主席訪日與中日關係的新局面」,國際觀察,第四期(1998年),頁2。
    沈驥如,「簡論布熱津斯基的新著《大格局》-一論21世紀的中美關係」,世界經濟與政治,第六期(1998年),頁40。
    沈逸,「論冷戰後美國對外干涉行動」,國際觀察,第五期(1999年),頁33-34。
    沈偉烈,「關於地緣政治學研究內容的思考」,現代國際關係,第七期(2001年),頁58。
    周瑞華,「對中美關係中人權問題的思考」,湖北師範學院學報,第四期(1994年),頁53。
    周琪,「美國人權外交及有關爭論」,美國研究,第一期(1998年),頁29、32、42、50。
    周琪,「美國對國際人權條約政策的變化及其緣由」,美國研究,第一期(2000年),頁43、65。
    周琪,「如此健忘-美國緣何從重主權轉向重人權」,世界知識,第一期(2000年),頁24。
    周方銀,「對當前國際格局的聚類分析」,現代國際關係,第十二期(2000年),頁40、42-43。
    孟祥青,「把握後冷戰世界發展趨勢實現跨世紀國家綜合安全-江澤民新安全觀初探」,外交學院學報,第二期(1999年),頁32、34。
    芮立平、閻衛民,「科索沃戰爭影響初析」,國際觀察,第五期(1999年),頁24-26。
    金應忠,「國際衝突研究的誤區:人道主義危機論」,社會科學,第二期(2000年),頁24、26。
    金燦榮,「中美關係的變與不變」,國際經濟評論,第十一/十二期(1999年),頁13、15。
    金正昆,「中國夥伴外交戰略初探」,中國外交,第四期(2000年),頁20、22-23。
    東方曉,「中東政治格局與中國的中東外交」,西亞非洲,第六期(1995年),頁8、13。
    阿布力孜、玉素甫,「中亞的不穩定因素與中國對中亞五國友好政策的戰略意義」,和平與發展,第四期(1999年),頁38。
    屈廣躍,「論西方學者對毛澤東建黨思想若干問題的研究」,許昌師專學報,第二期(1995年),頁18。
    林曉光,「從歷史走向未來:中國外交戰略的反思與前」,中共黨史研究,第六期(1997年),頁59-60。
    林利民,「關於中國21世紀初對外戰略的幾點思考」,現代國際關係,第三期(2000年),頁12-13。
    林利民等,「反恐戰爭及其戰略後果分析」,現代國際關係,第十一期(2001年),頁41、43-44。
    武桂馥,「90年代中美關係展望」,亞太研究,第四期(1992年),頁6。
    門洪華,「國際機制與美國霸權」,美國研究,第一期(2001年),頁74-75、85-86。
    柳瑟青,「系統研究、深入領會鄧小平外交戰略思想」,中國外交,第八期(1994年),頁20-21。
    俞沂暄、張熹珂,「前南斯拉夫民族矛盾的制度根源」,今日東歐中亞,第一期(2000年),頁58。
    俞正梁,「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新世紀世界格局」,復旦學報,社科版,第一期(2000年),頁1、4。
    俞正梁,「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新世紀世界格局」,復旦學報,第一期(2000年),頁5。
    俞邃,「乘和平發展長風、創改革開放巨篇」,世界經濟與政治,第七期(1998年),頁6。
    俞邃,「普京外交構想與中俄關係」,當代世界,第六期(2000年),頁9-10。
    俞正梁、陳玉剛,「中國國際關係理論的戰略轉型與理論研究二十年」,復旦學報,第一期(1999年),頁12、14、16。
    俞正梁,「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新世紀世界格局」,復旦學報,社科版,第一期(2000年),頁2。
    姜長斌,「21世紀的中美俄三角關係和中國的和平外交路線」,中共中央黨校學報,第三期(1997年),頁8-9。
    秦永椿,「正視現實,求同存異」,和平與發展,第四期(1998年),頁38。
    秦永椿,「曲折前進的中美關係」,和平與發展,第二期(1999年),頁12。
    秦亞青,「霸權體系與國際衝突」,中國社會科學,第四期(1996年),頁117-118、126。
    袁鵬,「當前中美關係性質芻議」,現代國際關係,第九期(2000年),頁1、3-4、19-20、22。
    袁明,「冷戰後美國對華政策探源-兼論美國戰略精英和中美關係」,美國研究,第二期(1998年),頁51、55。
    孫承,「大國關係與東亞合作」,國際問題研究,第四期(2001年),頁26、28。
    時殷弘,「當前美國對世界多極化趨勢的態度與中美關係」,國際經濟評論,第一/二期(1998年),頁43。
    時殷弘,「國際政治中的對外干預─兼論冷戰後美國的對外干預」,美國研究,第四期(1996年),頁113、117、122-123。
    時殷弘、宋德星,「科索沃衝突與國際政治倫理」,美國研究,第三期(1999年),頁7、12、17。
    時殷弘、沈志雄,「論人道主義干涉及其嚴格限制-一種側重於倫理和法理的闡析」,現代國際關係,第八期(2001年),頁60。
    時殷弘,「中美日三角關係-歷史回顧‧實例比較‧概念辨析」,世界經濟與政治,第一期(2000年),頁51。
    夏先良,「試論我國的經濟外交」,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第六期(1995年),頁74。
    夏義善,「科索沃戰爭對國際戰略格局的影響」,國際問題研究,第四期(1999年),頁1、3。
    夏立平,「新世紀美國全球戰略與中美關係」,現代國際關係,第十期(2000年),頁22。
    馬晴燕,「且看北約怎樣踐踏國際法」,現代國際關係,第六期(1999年),頁17。
    馬毓真,「新中國的外交」,湖北社會科學,第六期(1999年),頁4-5。
    高振營,「我國的對外開放政策及其影響」,外交學院學報,第三期(1991年),頁69-70。
    高海寬,「亞太地區的中日美戰略關係」,和平與發展,第三期(1999年),頁28。
    高敏,「中國國際戰略的演變」,世界經濟與政治,第九期(1998年),頁13。
    高世楫、陳立、許鋼,「2000年中國國際競爭力評價-經濟創造力與國際競爭力」,戰略與管理,第二期(2001年),頁80-82。
    倪世雄、王義桅,「霸權均勢:冷戰後美國的戰略選擇」,美國研究,第一期(2000年),頁10、18、22。
    倪峰,「論東亞地區的政治、安全結構」,美國研究,第三期(2001年),頁12、22。
    倪德剛,「科學的旗幟,一脈相承的旗幟」,理論探討,第六期(1997年),頁15。
    宮力,「21世紀的世界大趨勢與中國的對外戰略選擇」,新視野,第四期(2000年),頁91、93-94。
    徐學銀、朱憲,「評新干涉主義」,現代國際關係,第八期(1999年),頁21。
    徐曉軍,「科索沃戰爭給我們留下什麼?」,國際展望,第十四期(2001年),頁65-67。
    徐文泉,「國家利益的屬性問題」,現代國際關係,第十二期(2000年),頁34-35。
    徐堅,「國際新秩序的規範制度建設與過渡時期國際關係的特點」,國際問題研究,第二期(2001年),頁18。
    徐菁,「金融危機視角下國際經濟與政治格局趨勢變動分析」,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第四期(1999年),頁10。
    奚潔人,「堅持科學世界觀和正確的理想信念不動搖」,黨政論壇,第九期(1999年),頁8。
    郝雨凡、張燕冬,「限制性接觸-美國新政府對華政策透視」,戰略與管理,第四期(2001年),頁39-40。
    唐世平,「再論中國的大戰略」,戰略與管理,第四期(2001年),頁32、35。
    唐世平,「美國人眼的中國安全大戰略-評介《理解中國的大戰略》」,當代亞太,第六期(2000年),頁62。
    研討會紀要,「大國關係與中國外交」,現代國際關係,第一期(1998年),頁41。
    祥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學習與研究,第八期(1989年),頁9。
    陸忠偉,「中美、中日首腦互訪及中美日三邊關係」,現代國際關係,第十二期(1997年),頁11-12。
    張驥,「論中美關係中的人權問題」,河北師範大學學報,第四期(1997年),頁92。
    張光,「80年代中國外交政策的重大調整」,外交學院學報,第一期(1992年),頁12-13。
    張全新,「江澤民關於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發展的意識」,發展論壇,第五期(1998年),頁18。
    張銘,「現代化視野中的國際政治結構變遷」,福建論壇,第六期(1999年),頁4。
    張蘊嶺,「中國安全環境觀察」,瞭望,第十四期(2000年),頁26。
    張睿壯,「也談美國新保守主義的外交思想及其對美國對華政策的影響」,中國外交,第六期(2000年),頁17。
    張小明,「冷戰時期新中國的四次對外戰略抉擇」,當代中國史研究,第五期(1997年),頁50。
    郭樹永,「北約在南暴行對國際關係發展的四大挑戰」,現代國際關係,第八期(1999年),頁16。
    張歷歷,「關於中國外交決策研究的幾個問題」,國際論壇,第二期(2000年),頁5。
    郭震遠,「未來十年世界格局與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國際展望,第一期(2000年),頁2、4。
    章百家,「百年回顧-變動的世界與變動的中國」,中國外交,第四期(2000年),頁2-3。
    曹普,「三代領導核心與中國現代化」,黨的文獻,第五期(1999年),頁35、38、40-41。
    曾建徽,「共產黨執政就是尊重和保障人權」,求是,第七期(1998年),頁12-13、15、17。
    溫伯友,「中印在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合作前景」,南亞研究,第一期(1993年),頁9、11。
    程林勝,「1993年我國與美、英、法、俄雙邊關係中的幾個熱點問題」,唯實,第四期(1993年),頁43。
    傅勇,「加強中國與中亞國家的友好合作關係-第四屆中亞問題學術討論會紀要」,社會科學,第十期(1999年),頁80。
    黃曉輝,「當今世界格局與中國的對外戰略」,福建師範大學學報,第一期(1994年),頁44-45。
    黃宗良,「面對北約新戰略重估中俄關係」,新視野,第五期(1999年),頁60-62。
    黃仁偉,「試論中國在世紀之交國際環境中的深層次矛盾」,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第一期(1997年),頁13。
    馮虞章、王毅虹,「黨的革命傳統和古代優良道德傳統」,求是,第七期(1997年),頁34。
    傅耀祖,「冷靜觀察形勢變化 沉著應付複雜鬥爭」,外交學院學報,第四期(1992年),頁9。
    喬耀章,「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與堅持黨的基本路線」,蘇州大學學報,第二期(1994年),頁8-9。
    喬哲青,「辯證地認識國情與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四川大學學報,第三期(1994年),頁25。
    越磊,「鄧小平的外交思想初探」,毛澤東思想論壇,第三期(1992年),頁73。
    越曉春,「構建國際關係理論體系方法初探」,國際關係學院學報,第二期(1994年),頁1、3-4。
    越龍庚,「試析中俄安全利益中的伊斯蘭因素」,現代國際關係,第十期(1998年),頁10、11。
    喻希來,「21世紀中國現代化議程(下)」,戰略與管理,第四期(2001年),頁2、4。
    董云虎,「論國際關係中的人權與主權關係-兼駁人權高於主權謬論」,求是,第六期(2000年),頁21、22-23。
    葉江,「後冷戰時期的世界歷史與世界的矛盾」,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第四期(1999年),頁45。
    葉自成,「中國在多極化進程中的地位、作用和策略」,國際觀察,第四期(1998年),頁14。
    葉自成,「中國實行大國外交戰略勢在必行-關於中國外交戰略的幾點思考」,世界經濟與政治,第一期(2000年),頁5-7。
    楚樹龍,「中美關係面臨戰略選擇」,現代國際關係,第十一期(1996年),頁4、6。
    楚樹龍、王在邦,「關於國際形勢和我國對外戰略若干重大問題的思考」,現代國際關係,第八期(1999年),頁1-2。
    楚樹龍,「冷戰後中美雙邊和地區戰略與安全關係」,現代國際關係,第五期(2000年),頁81。
    資中筠、姬虹,「美國學術界對中美關係的研究(1969-1992)」,美國研究,第一期(1995年),頁75。
    資中筠,「利益的匯合:國家關係的基礎-寫在中美建交十週年之際」,美國研究,第二期(1989年),頁17、22。
    楊闖,「試論無產階級外交原則及其實踐」,外交學院學報,第二期(1997年),頁47-50。
    楊春貴,「在新的實踐中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學術研究,第十期(1997年),頁5-6。
    楊成緒,「世紀更迭與大國關係變化」,國際問題研究,第一期(1999年),頁3、9。
    楊永紅,「美國霸權主義的新發展」,國際問題研究,第四期(1999年),頁6。
    楊伯江,「為21世紀的睦鄰友好合作奠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現代國際關係,第八期(1997年),頁4。
    楊伯江,「以理性思維謀求中日關係的跨世紀發展」,現代國際關係,第九期(1999年),頁2、5。
    楊立朋,「冷戰後主要國際政治思潮及其影響」,國際問題研究,第五期(2000年),頁30-36。
    楊潔勉,「對小布什政府對華政策的分析和思考」,國際問題研究,第五期(2001年),頁42。
    該刊記者,「外交部部長助理李肇星談我國的國際環境」,半月談,第十五期(1990年),頁10。
    梁守德,「邁向二十一世紀的世界與中國的外交戰略」,河北師院學報,第二期(1995年),頁2。
    梁守德,「冷戰後國際政治中人權與主權的關係」,國際問題研究,第二期(2001年),頁4-5。
    翟曉敏,「新戰爭形態對中國(共)傳統戰略的挑戰」,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第三期(2000年),頁36、38。
    寧騷,「選擇夥伴關係、營造夥伴關係-跨入21世紀的中國外交」,新視野,第二期(2000年),頁5-7。
    甄炳禧,「21世紀初美國經濟實力走勢」,國際問題研究,第一期(2001年),頁34-36。
    熊志勇,「美國對華政策基礎的演變及前景」,外交學院學報,第三期(1992年),頁54。
    熊少波、李昌明,「本世紀中國共產黨人的三大貢獻」,中南民族學院學報,第二期(1998年),頁12-15。
    鄭以靈,「周恩來求同存異外交思想的綜合效應」,廈門大學學報,第二期(1991年),頁23。
    遲愛萍,「毛澤東對新中國外交工作的戰略指導」,黨的文獻,第一期(1992年),頁34、48、50-51、53。
    蔣立峰,「中日關係的現狀與未來」,日本研究,第三期(1998年),頁7、14。
    蔣建清,「從科索沃戰爭看北約新戰略」,國際問題研究,第四期(1999年),頁4。
    樂辰,「新中國對外關係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綜述」,外交學院學報,第四期(1994年),頁7-8。
    劉山,「轉換中的世界格局與我國對外關係」,外交學院學報,第四期(1992年),頁1、3。
    劉山,「世界格局變化的啟示」,國際問題研究,第五期(2001年),頁3。
    劉妙龍、孔愛莉、張偉,「亞太地區新形勢下的中國地緣政治戰略」,湖北大學學報,第四期(1994年),頁124。
    劉新聞,「美國對華政策中的經濟因素」,國外社會科學情報,第五期(1993年),頁26。
    劉文祥,「鄧小平對我國國際關係理論的發展」,湖北大學學報,第四期(1994年),頁111-115。
    劉金江、張建德,「論具有中國特色的黨的建設道路」,黨校論壇,第七期(1991年),頁23。
    劉麗云,「如何看待冷戰後亞太地區的安全環境及其對中國的影響」,教學與研究,第六期(2000年),頁52。
    劉鳴,「大國互動關係中的合作條件與問題」,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第一期(2000年),頁53、59。
    劉宗發、張豔國,「十一屆三中全會與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開闢」,學習月刊,第六期(1998年),頁16、18。
    劉江永,「美日重建安全體制與中美日關係」,外交學院學報,第四期(1996年),頁31。
    劉勝湘,「中國實行大國外交戰略為時尚早-與葉自成商榷」,中國外交,第十期(2000年),頁19、21。
    劉海軍,「我國多極化思想的演變」,國際關係學院學報,第二期(2000年),頁3、5。
    劉建飛,「用鄧小平國際戰略思想指導新時代我國對外政策-北京國際關係理論研討會觀點述要」,理論前沿,第二期(1998年),頁25。
    劉建飛,「論意識形態與國家利益」,現代國際關係,第七期(2001年),頁34、37。
    劉建平,「慎重探討新中國外交的主要特徵-與牛軍先生商榷」,國際論壇,第三期(2000年),頁69-71、75。
    劉曉堯,「人權與外交研討會綜述」,美國研究,第一期(2001年),頁149-150。
    潘煥昭,「以經濟建設為中心:50年的艱辛探索與理論升華」,前進,第八期(1999年),頁16。
    鮑世奮,「20世紀戰爭起因的一個經濟、歷史研究」,戰略與管理,第四期(2001年),頁24、28。
    穆朝輝,「關於中國國際新秩序理論探討-中美關於國際新秩序構想的比較」,東北師大學報,第三期(1998年),頁54、56、58。
    閻學通,「冷戰後中國的對外安全戰略」,現代國際關係,第八期(1995年),頁23。
    閻學通,「意識形態與中美關係」,世界知識,第十四期(1996年),頁16。
    閻學通,「21世紀中國崛起的國際安全環境」,國防大學學報,第一期(1998年),頁34-35。
    閻學通,「國際環境及外交思考」,現代國際關係,第八期(1998年),頁7、9。
    閻學通,「對中國安全環境的分析與思考」,世界經濟與政治,第二期(2000年),頁7、10。
    閻學通,「歷史的繼續:冷戰後的主要國際政治矛盾」,現代國際關係,第六期(2000年),頁16、19-20。
    鄭謙、汪新,「中國共產黨與中國現代化」,中共黨史研究,第四期(1991年),頁56、60-66。
    鄭宇碩,「九十年代中期中日關係辨析」,外交學院學報,第四期(1997年),頁67、69。
    鄭永年,「政治改革與中國國家建設」,戰略與管理,第二期(2001年),頁2、6、8。
    陳琪,「東亞金融危機:地緣政治經濟的新現實」,東北亞論壇,第一期(1999年),頁13、16。
    陳全生、劉靖華,「全球化中的中國與世界」,戰略與管理,第二期(1999年),頁22-24。
    鄂煥成,「走向成熟的中國外交」,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第四期(1992年),頁19-20。
    鄂煥成,「90年代的中國國際地位」,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第四期(1992年),頁28-29。
    陳春生、孫明,「試論中國共產黨建構革命和建設模式的理論基礎」,理論教學,第四期(1991年),頁21-22、24-25。
    陳啟懋,「國際關係格局的變化和我國外交政策的調整」,國際展望,第六期(1989年),頁17。
    陳德民,「90年代中美關係探析」,現代國際關係,第九期(1999年),頁12。
    陳德民,「從科索沃危機看美國的國際新秩序」,教學與研究,第十期(1999年),頁26、28、30。
    陳德民,「多極化仍是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現代國際關係,第十一期(1999年),頁5。
    陳德照,「21世紀經濟全球化十大趨勢」,國際問題研究,第一期(2001年),頁14-18。
    陳峰君,「中國在亞太的戰略地位」,國際社會與經濟,第十二期(1994年),頁3。
    陳岩,「對中國國際戰略的新思考」,世界經濟與政治,第八期(1995年),頁63。
    陳明山,「從7月阿拉木圖五國首腦會晤說開去」,現代國際關係,第九期(1998年),頁8、12。
    陳明華,「金融危機以來中國與東盟的關係發展」,雲南社會科學,第四期(1999年),頁76-77。
    陳小沁,「步入21世紀的中俄關係」,中國外交,第三期(2000年),頁33。
    錢彤,「田曾佩副外長談今年外交工作成就」,瞭望,第四十期(1994年),頁45。
    錢其琛,「深入學習鄧小平外交思想進一步做好新時期外交工作-在外交部《鄧小平外交思想研討會》開幕式上的講話」,外交學院學報,第一期(1996年),頁2、4。
    錢其琛,「活躍的一九九六年中國外交」,求是,第五期(1997年),頁39。
    盧靜,「淺談20世紀國際政治格局的變遷」,外交學院學報,第四期(1999年),頁61-62。
    羅元錚,「樹欲靜而風不止-中國威脅論評析」,新世界經濟與政治,第七期(1997年),頁26。
    錢文榮,「聯合國面臨被邊緣化的危險」,國際問題研究,第四期(1999年),頁10。
    錢文榮,「論聯合國在21世紀的地位和作用」,國際問題研究,第一期(2001年),頁7-9、11。
    蕭功秦,「試析中美政治文化張力-從科索沃危機談起」,戰略與管理,第二期(2001年),頁41-43。
    霍軍,「美國新霸權主義的根源與特點」,和平與發展,第四期(1999年),頁7、10。
    韓松,「中國共產黨反對帝國主義和平演變戰略的鬥爭及其歷史經驗」,內蒙古社會科學,第三期(1991年),頁2。
    薛謀洪,「對中國國際戰略的幾點看法」,世界知識,第二十四期(1993年),頁7。
    薛龍根,「中美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評析」,南京師大學報,第二期(1998年),頁84。
    羅元錚,「樹欲靜而風不止-中國威脅論評析」,新世界經濟與政治,第七期(1997年),頁26。
    鄧浩,「伊斯蘭教與當代中亞政治」,國際問題研究,第三期(1999年),頁23。
    鄧浩,「從科索沃到車臣─民族宗教問題的政治化、國際化、暴力化」,世界知識,第五期(2000年),頁22-23。
    鄧浩,「從科索沃到車臣─民族宗教問題的政治化、國際化、暴力化」,世界知識,第五期(2000年),頁23。
    龐中英,「在變化的世界上追求中國的地位」,世界經濟與政治,第一期(2000年),頁34-36。
    關志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里程碑-論中共十五大的理論貢獻」,深圳大學學報,第一期(1998年),頁12。
    蘇格,「高舉鄧小平理論旗幟推進跨世紀中國外交事業」,現代國際關係,第十一期(1997年),頁43。
    蘇浩,「中國外交的夥伴關係框架」,世界知識,第五期(2000年),頁11-12。
    Alexander Lufkin著、周岳峰編譯,「俄羅斯國內關於對華政策的三種意向」,國際論壇,第五期(1999年),頁78。
    Hans Kochler著、陳向陽譯,「現代強權政治背景下的人道主義干涉」,現代國際關係,第九期(2001年),頁28-31。
    Joseph S. Nye, Jr.著、張茂明譯,「重新界定美國國家利益」,戰略與管理,第六期(1999年),頁39。
    三、中文報紙
    人民日報
    中國時報
    中國青年報
    光明日報
    解放日報
    解放日報
    聯合報
    環球時報
    四、英文專書
    Brawley , Mark R. Liberal Leadership:Great Powers and Their Challengers in Peace and War. 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3.
    Boardman, Robert. Post-socialist World orders:Russia, China and UN system.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 Inc., 1994.
    Chan, Gerald. Chinese Perspectives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 Inc., 1999.
    Cox, Michael. US Foreign Policy after the Cold War:Superpower Without a Mission? London:The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1995.
    Dark , Ken R. New Studies in Post-Cold War Security. Vermont:Dartmouth Publish Company, 1996.
    Dewitt, David. Building a New Global Order:Emerging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1993.
    Garnett, Sherman W. Rapprochement or Rivalry?Russia-China Relations in a Changing Asia. Washington: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1999.
    Holsti, K. J. International Politics:A Framework for Analysis.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88.
    Jackson, Robert and Sorensen, Georg.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1999.
    Kim, Samuel S. China and the World:Chinese Foreign Policy Faces the New Millennium. Colorado:Westview Press, A member of Perseus Books, L.L.C., 1998.
    Lampton, David M. and May, Gregory C. A Big Power Agenda:America, China, and Japan. Washington:The Nixon Center, 2000.
    Mandelbaum, Michael. Thet Strategic Quadrangle:Russia, China,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East Asia. New York: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Inc., 1995.
    Morgan, Patrick M. Theories and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s:What are We to Think? New Jersey:Transaction, Inc.,1988.
    Robinson, Thomas W. and Shambaugh, David. Chinese Foreign Policy: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1994.
    Ross , Robert S. East Asia in Transition:Toward a New Regional Order. New York:M. E. Sharpe, Inc., 1995.
    Smith , Steven M. International Relations:British and American Perspectives .New York:Basil Blackwell, Inc., 1985.
    五、英文期刊與論文
    Bearden, Milton. 〝Afghanistan, Graveyard of Empires.〞Foreign Affairs ,Vol.80, No.6(Winter 2001),pp.24、26-28.
    Calder, Kent E. 〝The New Face of Northeast Asia.〞Foreign Affairs ,Vol.80, No.1(Spring 2001),pp.109、117-118.
    Christensen , Thomas J.〝Posing Problems without Catching up:China"s Rise and Challenges for U.S. Security Policy.〞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5,No.4(Spring 2001),pp.6、8、11、13-14.
    Downs, Erica Strecker and Saunders , Phillip C. 〝Legitimacy and the Limits of Nationalism.〞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23,No.3(Winter 1998/99),pp.117.
    Latham, Andrew A.〝China in the Contemporary American Geopolitical Imagination.〞Asian Affairs ,Vol.28, No.3(Fall 2001),pp.139-144.
    Perry, William J.〝Preparing for Next Attack.〞Foreign Affairs ,Vol.80, No.6(Winter 2001),pp.36-37、43.
    Ross, Robert S. 〝The Geography of the Peace:East Asia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3,No.4(Spring 1999),pp.81-83、89、97.
    Shambaugh, David〝China"s Military Views the World.〞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4,No.3(Winter 1999/2000),pp.55-57、61-64.
    Waltz, Kenneth N. 〝Structural Realism after the Cold War.〞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5, No.1(Summer 2000),pp.6、11、27-29、35-36.
    Wohlforth, William C. 〝The Stability of a Unipolar World.〞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4, No.1(Summer 1999),pp.7-8、17、32-33.
    六、網路資源
    www.hku.hk
    www.pbs.org
    www.people.com.cn
    www.usatoday.com
    www.washingtonpost.com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10000425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行政管理碩士學程(MEPA)]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374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