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一 中文部分
1. Elizabeth Loftus & Katherine 著,林淑真 譯,辯方證人,商周出版公司,1995年。
2. 吳庚,刑法之理論與實用,作者發行,民國八十九年增訂六版。
3. Roxin, C., Strafverfahrensrecht. Ein Studienbuch, 24. Aufl., 1995。吳麗琪譯,德國刑事訴訟法,三民書局,1998年。
4. Stephen A. Saltzburg 著,段重民 譯,美國聯邦證據法,司法週刊雜誌社,1996年。
5. 法治斌、董保成,中華民國憲法修訂再版。
6. 李惠宗,憲法要義,敦煌法學叢刊,1999年。
7. 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冊,學林文化出版,2000年。
8. 翁岳生,法治國家之行政法與私法,月旦出版社,1994年。
9. 陳哲宏、謝銘洋、陳逸南、徐宏昇,專利法解讀,月旦出版社,1995年。
10. 陳逸南,大陸專利法解讀,月旦出版社,1995年。
11. 陳樸生,刑事訴訟法實務,作者發行,民國八十四年。
12. 陳樸生,刑事證據法,作者發行,民國八十一年。
13. 石井一正著,陳浩然譯,日本實用刑事證據法,五南出版公司,民國八十九年。
14. 黃文儀,專利法逐條解說,作者發行,一九九八年二月。
15. 黃文儀,申請專利範圍的解釋與專利侵害判斷,作者發行,民國八十三年。
16. 黃文儀,專利實務,三民書局,一九九九年三月。
17. 黃東熊,刑事訴訟法論,三民書局,民國八十八年。
18. 黃朝義,刑事證據法研究,元照出版公司,民國八十八年。
19. 土本武司著,董璠興、宋英輝譯,日本刑事訴訟法要義,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八十六年。
20. 湯宗舜、文希凱,專利法,人民法院出版社,大陸北京,1990年。
21. 蔡明誠,發明專利法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學叢書,2000年3月三版。
22. 蔡墩銘,刑事訴訟法論,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八十二年。
23. 蔡墩銘,刑事證據法,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八十六年。
24. 蔡墩銘譯,德日刑事訴訟法,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八十二年。
25. 蔡墩銘著,刑事證據法論,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7年12月。
26. 廖義男,國家賠償法─行政法論述之一,作者發行,1993年。
27. 羅炳榮,工業財產權論叢<美國專利訴訟篇>,作者發行,1999年。
28. 駱宜安,刑事鑑識學,國立編譯館主編,民國八十四年。
29. 劉宗德,行政法基本原理,學林出版社,1998年。
30. 鹽野宏著,劉宗德、賴恆盈譯,行政法I,月旦出版社,1996年。
31.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專利審查基準,民國八十九年一月。
32.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專利侵害鑑定基準,民國八十九年。
33. 我國專利訴訟及行政爭訟實務研討會,八十九年四月十八---十九日。外交部、新聞局、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
34. 專利侵害鑑定研習班,經濟部中央標準局,1999年。
35. 智財權訴訟相關實務研討會,外交部、新聞局、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民國八十九年八月十號。
36. 專利侵害鑑定研習班講義,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一九九九年三月二十二日至四月二日
二 英文部分
1. Adelman, Martin J., Cases and materials on patent law. West/Wadsworth, 1998.
2. Aitken, C. G. , Statistics and the Evaluation of Evidence for Forensic Scientists, 1997.
3. Bronstein, D. A., Law for the Expert Witness, 2nd ed., 1999.
4. Chisum, Donald S., Principles of Patent Law, The Foundations Press,1998.
5. Cybor Corporation v FAS Technologies, Inc., 138F.3d 1448,46 U.S.P.Q.2d 1169(1998).
6. Daubert v Merrell Dow Pharmaceutical, U.S.113 S.Ct. 2786, 124 L. Ed. 2d 469(1993).
7. Daubert II, 43F.3d 1321.
8. Dobrusin Eric M., White K. E., Intellectual property litigation : pretrial practice. Aspen Law & Business, 2000.
9. Dreyfuss, Rochelle C. & Kwell, R. Roberta., Intellectual Property, The Foundation Press, 1996.
10. Eric D.Green, Charles R. Nesson, Federal Rules Of Evidence : with Selected Ligislative History and New Cases and Problem.
11. Inhman Keith., An Introduction To Forensic DNA Aanlysis, CRC Press, 1997.
12. Festo Corporation v Shoketsu Kinzoko Kogyo Kabushiki Co., Ltd(SMC Corporation), 234 F.3d 558(Fed. Cir. 2000)
13. Graver Tank & MFG. Co v Linde Air Products Co., 339 U.S.605,70 S.Ct. 854,94(L.Ed 1097).
14. Holzmann, Richard T., Infringe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patent right : a guide for executives and attorneys. Westport, Conn., 1995.
15. Janicke, Paul M. Modern patent litigation : cases, comments, and notes, Carolina Academic Press, 1999.
16. Klawans, H.L., Trials of an Expert Witness,1993.
17. Markman v Westview, 52F.3d 967, 34 U.S.P.Q. 2d 1321(Fed. Cir. 1995), aff’d 517 U.S.370, 116S.Ct. 1384(1996).
18. Matson, J. V., Effective Expert Witnessing, 3rd ed., 1998.
19. Mckelvey Vay, Handbook Of The Law Of Evidence, 5th Edition, 1971.
20. Mead Digital Sys. Inc., v A. B. Dick Co. 72 3F.2d 455(1983).
21. Moenssens, A. A., Starrs , J. E., Henderson, C. E., Inbau, F. E., Scientific Evidence in Civil and Criminal Cases, 4th ed., 1995.
22. May Richard , Criminal evidence, Sweet&Maxwell, London, 1986.
23. Pennwalt Corp. v Durand-Wayland, Inc., 833 F.2d931, 4 U.S.P.Q.2d1737(Fed. Cir. )
24. Peter D. Rosenberg, Patent Law Fundamentals, vol3, 1995.
25. Peterson Gale R., Understanding biotechnology law : protection, licensing,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policies New York : M. Dekker, 1993.
26. Smith , R., Wynne, B.(ed.), Expert Evidence─Interpreting Science in theLaw,1989.
27. United States v Acres of Lands, 918 F.2d 389(3d Cir. 1990)
28. United State v Sorrentino, 726 F.2d 876(1st Cir 1984).
29. United State v Else, 743 F.2d 1465, 1473-74(11th Cir 1984).
30. United States v Carr, 965 F.2d 408(7th Cir. 1992).
31. Series Editor: Theodore P. Remley, William J. Weikel, Paula R. Hughes, The Counselor as Expert Witness, Alexandria(ACA) press, 1993.
32. Skenyon, J., Marchese, C., Patent damages law & practice, MN : West Group, 1999.
33. Stephen C. Mckasson, Carol A. Richards, Speaking As An Expert, 1998.
34. Warner-Jenkinson Co. v Hilton Davis Chemical Co., 520 U.S.17, 117 S.Ct, 1040, 137L.Ed.2d 146,41 U.S.P.Q.2d 1865(1997)
期刊論文
一 中文部分
1. 王茂松,證人詢問法則比較,中興法學第十九期,民國七十三年三月。
2. 王梅英,專家在法庭上的角色---鑑定或參審,律師雜誌第二五三期,民國八十九年十月。
3. 王美花,專利法第一百三十一條相關問題,工業財產權與標準,民國八十七年六月。
4. 王美花,大法官會議第五零七號解釋對專利訴訟制度之影響,智慧財產權管理季刊,民國八十九年六月。
5. 王錦寬,防止專利權濫訴應兼顧專利權之正常行使---呼籲各界重視專利鑑定專業機構指定公佈後所產生之嚴重困擾,資訊法務透析,1995年11月。
6. 朱富美,刑事鑑定在訴訟實務衍生問題之研究(一)(二),法務通訊第一九二八期---一九二九期,民國八十八年四月。
7. 朱富美,刑事鑑定在訴訟實務衍生問題之研究(三),法務通訊一九三○期,民國八十八年五月。
8. 朱建男,美國檢察官在刑事訴訟法中之角色及其實務之運作,刑事法雜誌,第四十二卷第五期,民國八十七年十月。
9. 李貞儀,刑事鑑定制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七年。
10. 李俊億,DNA鑑定在法庭科學之應用,政大法學評論第五十七期,民國八十六年六月。
11. 李俊億,DNA在法庭科學之應用,政大法學評論第五十七期,民國八十六年六月。
12. 李俊億,刑事鑑識實務-DNA鑑定,律師雜誌第二一八期,民國八十六年十一月。
13. 李博信,德日兩國專利訴訟制度差異之比較,工業財產權與標準,民國八十五年十二月。
14. 李文賢,論專利法第一百三十一條,智慧財產權,民國八十九年八月。
15. 李文賢,論專利侵害鑑定基準,月旦法學八十三期,民國九十一年四月號。
16. 李文賢,論專利侵害之罪與罰(上),智慧財產權,民國八十九年六月號。
17. 李文賢,論專利侵害之罪與罰(下),智慧財產權,民國八十九年七月號。
18. 邱素真,專利侵害鑑定相關問題之探討,智慧財產權,民國八十八年十二月號。
19. 宋耀明,專利法第一百三十一條之專利侵害鑑定報告。資訊法務透析。1996年4月。
20. 莊正,參審制之研究---以參審員之選任為中心,兼論我國參審試行條例,司法官訓練所第30期學員論文選集,法務部司法官訓練所編印,民國八十四年四月。
21. 林鈺雄,嚴格證明法則與直接審理原則---最高法院相關裁判之綜合評釋,台灣本土法學第五期,1999年12月號。
22. 林永謀,論國民參與司法暨參審制之採行,憲政時代,第二十卷第三期,民國八十四年一月。
23. 林志潔,證言之證據能力與證明力-以避免誤判與保障人權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九年。
24. 林清源,刑事訴訟法第一六○條與美國證據法證人意見原則比較,法學叢刊第一○七期,民國八十一年九月。
25. 吳小琳,資策會處理法院鑑定案件實務,智慧財產季刊第十五期,民國八十四年九月。
26. 洪宗賢,刑事程序上DNA鑑定相關問題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法律系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八年。
27. 施俊堯,我國刑事訴訟鑑定程序之檢討---以尿液證據之鑑定為例,刑事科學第三十九期,民國八十四年三月號。
28. 耿筠、劉江彬、孫遠釗,美國專利法訴訟關於均等論之重要判例研究,智慧財產權,民國八十九年一月號。
29. 耿雲卿,論我國宜否採行陪審制度-兼談『重罪陪審』及『專家陪審』之可行性,法律評論第五十卷二期,民國七十三年二月。
30. 徐演政、陳建銘,就專利權侵害訴訟所需之專利侵害鑑定報告之探析,萬國法律第一一九期,民國九十年十月。
31. 徐宏昇,專利侵害民事訴訟之證據調查比較研究,工業財產權與標準,民國八十六年九月號。
32. 徐宏昇,專利侵害鑑定,智慧財產權與國際司法,曾陳明汝教授六秩辰祝壽論文集。
33. 徐宏昇,高科技專利制度亟待解決的問題,智慧財產季刊第十七期,民國八十五年三月。
34. 黃文儀,如何做好專利侵害鑑定,智慧財產季刊第十五期,民國八十四年九月。。
35. 黃文儀,美國有關申請專利範圍解釋的馬克曼判決,資訊法務透析,民國八十六年四月號。
36. 黃文儀,從兩個專利訴訟案例論侵害判斷之原則,工業財產權與標準,民國八十五年一月號。
37. 黃文儀,法官如何解讀專利侵害鑑定報告,萬國法律第一一九期,民國九十年十月。
38. 黃朝義,論科學偵查中之鑑定及其證據問題。法學論叢第一七○期。
39. 黃朝義,相關刑案中專家參與審判諮詢之運作問題,律師雜誌第二五三期,民國八十九年十月。
40. 陳志龍,刑事訴訟法修正之原則方向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四五期,民國八十八年一月。
41. 陳歆、練敏莉、陳世顯,專利法第一百三十一條鑑定報告規定之探討,智慧財產季刊第十九期,民國八十五年九月。
42. 陳逸南,談專利侵害鑑定專業機構、人員之法律責任,智慧財產季刊第十五期,民國八十四年九月。
43. 陳逸南,中國大陸如何判定專利侵權,電工資訊,民國八十八年九月號。
44. 陳逸南,中國大陸專利侵權判斷原則,電工資訊,民國八十七年十一月十二月號。
45. 陳君慈,專利侵害鑑定報告之爭議,月旦法學雜誌第九期,民國八十五年一月號。
46. 陳智超,從專利舉發案看證據之關連性,智慧財產權,民國八十八年五月號。
47. 馮震宇,美國專利訴訟制度與程序要件,資訊法務透析,民國八十四年八月。
48. 孫遠釗,論專利均等(等同侵權)與禁反言---兼評美國最近司法判決,法學論叢四十六卷第三期,民國九十年七月。
49. 彭鑒托,專利之侵權鑑定,松江雜誌。民國八十四年四月號。
50. 張麗卿,德國刑事訴訟參審制之研究-兼論我國刑事參審試行條例草案」,刑事法雜誌第三十九卷四期,民國八十四年八月。
51. 張曉薇,論參審制之採行-以參審制與陪審制的比較為取向, 八十七年度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研究所論文。
52. 葉天來,鑑定機關之鑑定在訴訟上之效力,高雄律師會訊,民國八十九年八月號。
53. 楊明勳,專利侵害告訴應提出之侵害鑑定報告---兼論最高法院八十六年度台非字第七十六號判決,資訊法務透析,民國八十七年二月號。
54. 蔡銘書,科學證據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民國八十八年。
55. 蔡墩銘,論刑事鑑定,台大法學論叢第二七卷第一期,民國八十六年十月。
56. 蔡墩銘,鑑定之證據力與證明力,台大法學八十六年七月號。
57. 蔡墩銘,參審與司法改革,憲政時代第二十卷三期,民國八十四年一月。
58. 蔡志方,論我國採行參審制度之必要性與可行性,律師通訊第一六一期,民國八十二年二月。
59. 賴方玉,談專家證人,律師雜誌第二五三期,民國八十九年十月。
60. 薛瑞元,刑事訴訟程序中「機關鑑定」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班論文,民國九十年。
61. 簡旭成,體液之證據能力及證明力,國立中興大學法律系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八年。
62. 謝銘洋,德國專利制度,台大法學論叢三十七卷第二期,民國八十一年四月號。
63. 蕭彩鈴,專利侵害鑑定報告相關問題---由專利法修正案談起,智慧財產季刊,八十八年三月。
64. 蘇永欽,從憲法及司法政策角度看參審及其試行,憲政時代第二十卷三期,民國八十四年一月。
65. 顧立雄,專家參審之由來,律師雜誌第二五三期,民國八十九年十月。
66. 如何建立智慧財產權爭議鑑定制度公聽會。一九九五年十月十一號。
二 英文部分
1. Barry W. , DNA Aanlysis:Sxientific And Legel Aspects, Alb Law Journa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Alb. L.J.Sci.&Tech.53, 1992.
2. Bert Black, A Unified Theory of Scientific Evidence, 56 Fordham L. Rev. 595 1988.
3. Bert Black, Francisco J. Ayala & Carol Saffran-Brinks, Science and the Law in the Wake of Daubert: A New Search for Scientific Knowledge, 72 Tex. L. Rev. 715 (1994).
4. Charles J. Williams, DNA Fingerprinting:A Revolutionary Technology In Forensic Probable Effects On Criminal Evidentiary Law, 37 Drake L. Rev. 1, 1988.
5. David E. Bernstein, Junk Scie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Commomwealth, 21 Yale J. Int’l L., 123, 1996.
6. Erica Beecher-Monas, Blinded by Science: How Judges Avoid the Science in Scientific Evidence, 71 Temp. L. Rev. 55, 1998.
7. Edward J. Imwinkelried, Symposium on the Emerging Issues in the Rules of Evidence: Federal and New York: The Daubert Decision on the Admissibility of Scientific Evidence: The Supreme Court Chooses the Right Piece for All the Evidentiary Puzzles, 9 St. John``s J. Legal Comment. 5, 1993.
8. Government Works, Standards and Procedures for Determining the Admissibility of Expert Evidence after Daubert, 157 F. R. D. 571, 1994.
9. Fenner G. Michael, The Daubert Handbook: The Case, its Essential Dilemma, and its Progeny, 29 Creighton L. Rev. 939, 1996.
10. Marlow D. George, The Ethics Implication Of Judges’s Sua Sponte, Exparte Acquisition Of Social Ana Other Scientific Evidence During The Decision-Making Progress, 72 St. John’s L. Rev. 291, 1998.
11. Harv. L. Rev., Development in the Law : Confronting the New Challenges of Scientific Evidence, 108 Harv. L. Rev. 1481, 1995.
12. Harv. L. Rev., Improving Judical Gatekeeping: Technical Advisors and Scientific Evidence, 110 Harv. L. Rev. 941, 1997.
13. Zollinger A. Jay, Ddfense Acess To State Found DNA Experts: Consider Ations Of Due Process, 85 Calif. L.Rev.1803, 1997.
14. Joseph Sanders, Scientific Validity, Admissibility, and Mass Torts After Daubert, 78 Minn. L. Rev. 1387, 1994.
15. Jennifer Callahan, The Admissibility Of DNA Evide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ngland, 19 Suffolk Transnat’l L.Rev.537, 1996.
16. Margaret G. Farrell, The Randolph W. Thrower Symposium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vidence: Coping With Scientific Evidence: The Use of Special Masters, 43 Margann Bennett, Admissibility Issues Of Forensic DNA Evidence, 44 U.Kan.L. Rev.141, 1995.
17. Pual C. Giannelli, Criminal Discovery, Scientific Evidence, And DNA, 44 Vand .L.Rev.791, 1991.
18. Paul S. Milich,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vidence: Controversial Science in the Courtroom: Daubert and the Law’s Hubris, 43 Emory L.J. 913, 1994.
19. Randolph N. Jonakait, Scientific Evidence After the Death of Frye Criminal Forensics and DNA Evidence: The Meaning of Daubert what that Means for Forensic Science, 15 Cardozo L. Rev. 2103, 1994.
20. Richard D. Friedman, The Death and Transfiguration of Frye, 34 Jurimetrics J. 133, 19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