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9557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822/144841 (79%)
造访人次 : 51865905      在线人数 : 28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5579


    题名: 策略轉折點的策略構面與競技場分析之個案研究
    The Strategic Dimensions and Competitive Field Model Analysis for Organizational Strategic Turning Points--A case study of XXX company
    作者: 劉乾能
    贡献者: 溫肇東
    劉乾能
    关键词: 策略構面
    競技場
    核心競爭力
    自有品牌
    核心資源
    策略轉折點
    Strategic Dimensions
    Competitive Field Model
    Core Competence
    Self-Owned Brand
    Core Resources
    日期: 2002
    上传时间: 2016-05-09 16:36:20 (UTC+8)
    摘要:   本研究是以個案公司為例,藉以了解企業公司盛衰起伏的背後原由。對於這些果與因,雖然不能直接以簡單的原由來歸納與說明,但其發展過程中勢必有其脈絡,可以幫助了解公司發展與適應的做法。因此本研究透過描述個案公司各項策略作為,來了解企業經營的歷程。
      本文第貳章說明研究動機與問題,並對本研究的各項變數做必要的定義。第參章對個案公司的基本資料與背景有較多的說明。本研究主體係個案公司責任中心二(Strategic Business Unit II),該事業單位為自動資料蒐集產業(Automatic Data Collection)的本土製造商,自1985年第一台條碼閱讀機問世至今,在產業中已將近十六年的時光。
      十六年以來,由人機介面(Input Device)的定位,以開發個人電腦鍵盤與自動資料辨識產品(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 Data Capture,AID)的條碼閱讀機(Bar Code Reader),到目前以自動資料蒐集(Automatic Data Collection)產業的主流產品攜帶式自動資料蒐集終端機(Portable Data Collection Terminal)為主的經營範疇;經銷通路從貿易商為主的型態,轉而進入經銷商與系統整合商的通路;由完全沒有產業知名度,到進入美國前十名的自動資料蒐集產業供應商。地理構形也從本土企業出發,成為跨美、歐、日與大陸都有分支機構的跨國經營。
      從以上的說明可以了解個案公司的發展歷程,詳細的內容可以參考第參章與第肆章的兩個策略轉折點前後的各個構面分析;本文中另以競技場分析,比較個案公司歷經策略轉折點之後在體系、產業結構、產品/市場的相關位置,透過競技場分析可以讓經營者更清楚未來的策略走向。
      本文第伍章則提出研究發現與後續研究建議,其中的研究建議較值得注意的是個案公司最新的主流產品WinCE攜帶式終端機即將進入開放式的主流環境,在開放式的主流環境對未來成長有絕對的幫助,但風險當然也就大很多。而這項經驗在個案公司早期投入個人電腦鍵盤產品時期非常類似,若能透過對個人電腦產業的反思,相信面對未來的競爭思考能有方向的指引作用。
      “The Company” has been used as an example for my thesis, that helps to understand how an enterprise been successful and going dead. Those reasons and results to be successful and dead, which maybe not easy to get conclusion from simple examples, but we did understand all possible development from those tracks. We are also possible to find the way to adapt all those changes from all tracks’ studies.
      In this case, the chapter 2 gives the motivation and answers about the reasons to have this thesis. It also defines all variables. In Chapter 3, I give more information and back ground about “The Company.” The major studied body is the SBU II (Strategic Business Unit II) of “ The Company”. That SBU II is the Taiwanese local maker for ADC (Automatic Data Capture) industry. The SBU II produced first Bar Code Reader since 1985 and is existed in the ADC industry more than 16 years.
      Since last 16 years, “The Company” was positioned as “Input Device Provider,” that developed the keyboard for IBM Personal Computer and Bar Code Reader for AIDC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ollection) Industry. Up to now, the business scopes of “The Company” is producing the main trend products for ADC industry, which is Portable Data Collecting Terminal. During last 16 years, the distribution channels of “The Company” are changed from “Trading Company” to “VAR (Value Added Retails) and SI (System integrators). It is also changed from “ No Named Company” becomes one of ten major players of ADC industry in USA market. The geographical point of view is also changed from Taiwanese company to become multiple locations in Europe, USA, The Mainland China and Japan.
      The description above helps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 The Company”.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will refer all details in “Three Dimensional Analysis” of those two strategic turning points in the Chapter 3 and Chapter 4. In these chapters, “The Competitive Field Model” is use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t related positioning between two industrial structures, Products and Markets. After that study, I hope that can guide “The Company” to be much clear the way to the future.
      In Chapter 5, I give some comments about my own development and also give some hints for future studies. There are some key comments about “The WinCE Portable Terminals”, which are going to be the main trend products and opened architecture environment. In the opened architecture environment that is very high growth in market size and industrial business. That is of course coming with very high risky in the future. This experience is very similar with the age of IBM PC Keyboard. If we can rethink the related experience from IBM PC age that may help a lot to face all future market competition. That is one of the key reasons to have this case study.
    "謝辭
    英文摘要-----I
    中文摘要-----I
    目錄-----I
    圖目錄-----III
    表目錄-----IV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問題-----3
      第三節 章節架構-----5
    第貳章 研究方法-----7
      第一節 研究架構-----7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0
      第三節 策略轉折點定義與研究變數-----12
    第參章 個案公司第一個策略轉折點的分析-----20
      第一節 個案公司背景介紹-----20
      第二節 個案公司切入個人電腦鍵盤的經營-----31
      第三節 個案公司在自動資料辨識產業的經營-----39
      第四節 策略轉折點前後的三構面比較分析-----47
      第五節 競技場分析-----62
    第肆章 個案公司第二個策略轉折點的分析-----73
      第一節 自動資料蒐集產業與應用介紹-----73
      第二節 個案公司在自動資料蒐集產業的經營-----75
      第三節 策略轉折點前後的三構面比較分析-----85
      第四節 競技場分析-----102
    第伍章 綜合結論與建議-----116
      第一節 研究發現-----116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122

    圖目錄
    圖2-1-1 策略構面-----8
    圖2-1-2 價值/效率競技場-----8
    圖2-1-3 能耐/結構競技場-----9
    圖2-1-4 實力/體系競技場-----9
    圖2-1-5 分析邏輯-----10
    圖3-1-1 個人電腦鍵盤產品切入時期組織圖-----23
    圖3-1-2 CAD/CAM市場轉變為個人電腦週邊產品時期的組織圖-----25
    圖3-1-3 自動資料辨識產品完全投入時期的組織圖-----26
    圖3-1-4 自動資料蒐集產品擴大時期的組織圖-----28
    圖3-5-1 第一個策略轉折點前後的價值/效率競技場-----66
    圖3-5-2 第一個策略轉折點前後的能耐/結構競技場-----69
    圖3-5-3 第一個策略轉折點前後的實力/體系競技場-----71
    圖4-4-1 第二個策略轉折點前後的價值/效率競技場-----106
    圖4-4-2 第二個策略轉折點前後的能耐/結構競技場-----110
    圖4-4-3 第二個策略轉折點前後的實力/體系競技場-----114

    表目錄
    表1-2-1 個案公司策略轉折點定義-----4
    表2-1-1 策略構面與特性示意-----7
    表2-3-1 策略性資源的內涵-----14
    表3-1-1 個案公司的大事記總表-----30
    表3-2-1 個案公司投入個人電腦市場時的結構基礎表-----32
    表3-2-2 個人電腦鍵盤產品/市場策略構面-----34
    表3-2-3 個人電腦鍵盤產品/市場活動組合關聯表-----35
    表3-2-4 個人電腦鍵盤產品/市場與核心資源關聯表-----36
    表3-3-1 自動資料辨識產品/市場策略構面圖-----41
    表3-3-2 自動資料辨識產品/市場活動組合關聯表-----43
    表3-3-3 個案公司投入自動資料辨識產品時的結構基礎表-----44
    表3-3-4 自動資料辨識產品/市場與核心資源關聯表-----45
    表3-4-1 自動資料辨識產品時的地理構形與活動組合-----51
    表3-4-2 自動資料辨識產品時經營範疇變化圖表-----52
    表3-4-3 自動資料辨識產品時核心資源變化圖表-----55
    表3-4-4 自動資料辨識產品時專業網路變化圖表-----58
    表3-4-5 第一個策略轉折點前後三構面的彙總表-----59
    表3-4-6 美國辦事處(分公司)成立與三構面的關聯表-----62
    表3-5-1 第一個策略轉折點前後的價值/效率競技場-----64
    表3-5-2 第一個策略轉折點前後的能耐/結構競技場-----67
    表3-5-3 第一個策略轉折點前後的實力/體系競技場-----70
    表4-2-1 個案公司投入自動資料蒐集產業的結構基礎表-----76
    表4-2-2 自動資料蒐集產品應用的複雜與整合例示說明-----80
    表4-2-3 自動資料蒐集產品產品/市場產品/市場策略構面-----81
    表4-2-4 自動資料蒐集產品產品/市場與核心資源關聯表-----84
    表4-3-1 自動資料蒐集產業時期地理構形與活動組合-----88
    表4-3-2 自動資料蒐集產業時期經營範疇變化圖表-----89
    表4-3-3 自動資料蒐集產業時期核心資源變化圖表-----93
    表4-3-4 自動資料蒐集產業時期專業網路變化圖表-----96
    表4-3-5 第二個策略轉折點前後三構面的彙總表-----98
    表4-3-6 WinCE攜帶式自動資料蒐集器與三構面的關聯表-----102
    表4-4-1 第二個策略轉折點前後的價值/效率競技場-----103
    表4-4-2 第二個策略轉折點前後的能耐/結構競技場-----108
    表4-4-3 第二個策略轉折點前後的實力/體系競技場-----111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1. ARC遠擎管理顧問公司譯,策略核心組織,臉譜,2000年。
    2. 王美音譯,知識創新之泉,遠流,1998年。
    3. 司徒達賢著,策略管理新論,智勝,2001年。
    4. 朱道凱譯,平衡計分卡,臉譜,1999年。
    5. 宋偉航譯,智慧資本,智庫文化,1998年。
    6. 李筠譯,脈動速度下的決策者,大塊文化,2000年.
    7. 李仁芳著,企業如何掌握競爭優勢-競爭策略的組織基礎,世界經理文摘,1994年。
    8. 李田樹譯,杜拉克精選,管理篇,天下文化,2001年。
    9. 李宛蓉譯,無國界管理,遠流,1990年。
    10. 李田樹譯,銷售新觀念:建立夥伴關係,世界經理文摘184期。
    11. 吳思華著,策略九說,臉譜,1998年。
    12. 林聖岳著,知識資源的跨地域移轉與蓄積策略,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所論文,1997年。
    13. 周旭華譯,變革-建立公司願景,哈佛商業評論,天下文化,2000年。
    14. 胡瑋珊譯,知識管理,中國生產力中心,1999年。
    15. 陳糸秀里譯,企業策略,商周,2000年。
    16. 許士軍著,掌握競爭優勢的策略思考,天下文化,1995年。
    17. 許梅芳譯,超優勢競爭,遠流,1998年。
    18. 郭進隆譯,第五項修練,天下文化,1999年。
    19. 蔡淑梨、溫肇東譯,領導優勢,遠流,1994年。
    20. 鄭金翰著,明碁電通公司之動態策略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所論文,2001年。
    二:英文部份
    1. D`Aveni A. Richard,Hyper competition,Free Press,1994。
    2. Steven A. Melnyk, David R. Denzier,Operations Management: A Value Driven Approach,IRWIN 1996。
    3. Mosley/Pietri/Megginson,Management-Leadership in Action,1996。
    4. Poter E. Michael,Competitive Strategy,Free Press,1980。
    5. Poter E. Michael,Competitive Advantage,Free Press,1985。
    6. Robert S. Kaplan,David P. Norton,The Strategy-focused organization,2001。
    7. Sharon M. Oster,Modern Competitive Analysis,1994。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10000429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2297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