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一、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創業投資公會,中華民國90年創業投資產業調查報告專刊,民國90年5月31日。 王秀彥,「結構動理論在創業投資產業之應用」,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6年6月。 白俊男,投資學,民國79年,三民書局。 白俊男,「創業投資事業與我國的工業發展」,民國73年,產業金融,第45期,第2-16頁。 吳明修,「台灣創業投資事業產業結構與競爭策略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9年6月。 吳建頤,「董事會規模對公司價值的影響」,國立中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五月。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我國公司治理,民國90年12月。 李幸紋,「公司控制型態、董事會類型與公司經營績效」,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 83年6月。 李明彰,「新創高科技事業策略、創業投資公司參與管理與績效關係之研究」,私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2年6月。 李建樂,「台灣創業投資公司營運相關因素影響績效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6月。 汪美伶,「我國創業事業之經營策略初探」,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6年6月。 林育青,「創業投資業介入上市、上櫃電子公司之成效研究」,私立東海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6月。 林建宏,「台灣創業投資公司投資行為與經營績效關聯性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6月。 林榮照,「股權結構、董事會組成對企業財務績效之影響」, 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 81年6月。 洪星程,「創業投資兼談投資評估」,華商經貿,民國82年1月,第315卷。 徐敏雄,「創業投資過程之研究」,私立文化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7年6月。 涂立薇,「創業投資公司特性與盈餘績效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6月。 張子成,「創業投資公司投資評估準則有效性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6月。 張明峰,「股權結構對組織績效影響」,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0年6月。 許炳偉,「影響我國創投業者投資與管理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1月。 許蕙婷,「我國創業投資公司投資評估程序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5年6月。 郭憲昇,「台灣地區創業投資公司投資評估程序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5年6月。 陳文進,「我國創業投資事業投資報酬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6月。 陳宏姿,「董監事結構與企業財務績效關連性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6月。 陸彥妙,「台灣地區創業投資公司對投資案評估準則之探討」,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3年6月 曾怡禎,「創業投資事業發展之探討」,產業透析,第21卷第1期,第71-79頁,民國87年1月。 黃士豪,「董事會特性與企業經營績效、財務決策關聯性之研究」,私立靜宜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6月。 黃子彥,「創業投資事業與新創高科技公司互動模式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民國86年6月。 黃仁杰,「我國創業投資公司監督行為及經營績效」,國立中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4年6月。 楊子江,「策略性組織關聯與事業風險及財務報酬之研究-大型企業董監事連結類型的比較分析」,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76年5月。 劉韻僖,葉匡時,「企業監控之研究」,經濟情勢暨評論第五卷第一期六月,民國88年。 蔡俊杰,「我國上市公司董事會結構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4年4月。 蔡美麗、朱桂龍、林君亮,「我國創業投資事業之發展」,產業金融,民國79年12月,第69期,第4-5頁。 蔡敏菁,「創業投資公司所提供服務與顧客需求差異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0年6月。 薛菁菁,「我國創業投資公司特性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民90年6月。 顏田保,「台灣創業投資事業公司屬性與財務績效關聯性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6月。 二、英文部分 Bacon, Jeremy, 1973, “Corporate Boards Do Change, But Slowly”, The Conference Board Record, Vol.10, Iss. 3, p.39 Barry, C. B., 1994, “New Directions in Research on Venture Capital Finance”, Financial Management, Vol.23, p.3-15. Burt, R.S., 1983, Corporate Profits and Cooptation,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Bygrave, W., N. Fast, R. Khoylian, L. Vincent, & W. Yue, 1989, “Early Rates of Return of 131 Venture Capital Funds Started 179-1984”,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Vol. 4, Iss. 2, p.93-105. Carrubgton, PJ, 1981, Horizontal Co-optation Through Corporate iInterlocks, PhD thesis, Dept. Sociol., University Toronto. Chaimpou, Gregory F. & Joel J. Kallett, 1989, “Risk /Return Profile of Ventrue Capital”,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Vol.4, Iss. 1, p.1-11. Dooley P.C., 1969, “The Interlocking Directorat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59, p.314-23. Greenwald, D., 1982, The McGraw-Hill Dictionary of Modern Economics, New York McGraw-Hill, p.622. Hall, John & Charles W. Hofer, 1993, “Venture Capitalist Decision Criteria in New Ventrue Evaluation”,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Vol.8, Iss.1, p.28. Haunschild, Pamela R., 1994, “How Much Is That Company Worth?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 Uncertainty, and Acquisition Premium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39, p.391-411. Haunschild, Pamela R., Christine M. Beckman, 1998, “When Do Interlocks Matter?: Alternate Sources of Information and Interlock Influence”,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43, p.815-844. Mizruchi, M.S., Potts BB, Allison DW, 1993, “ Interlocaking Directorates and Business Transactions: New Evidence on An Old Question, Press Annu. Meet American Society Association, Miami Beach. Mizruchi, Mark S., 1996, “ What Do Interlocks Do? An Analysis, Critique, and Assessment of Research on Interlocking Directorates”, Annual Review Sociology, Vol. 22, p. 271-98. Pennings, J.M., 1980, Interlocking Directorate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feffer, J., 1972, “Size and Composition of Corporate Boards of Directors: The Organization and Its Environment, Administration. Science., Quarterly 17, p.218-28. Pound, John, 1988, “Proxy Contests and the Efficiency of Shareholder Oversight”,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 20, Iss. 1,2, p. 237. Richard, B. & Robinson Jr., 1987, “Emerging Strategies in the Venture Capital Industrial”,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Vol.2, Iss.1, pp.53-77. Sahlman, William A., 1990, “The Structure and Governance of Venture Capital Organization”,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27, p.473-503. Selznick, P., 1949, TVA and the Grass Roots, New York: Harper & Row. Smith, C. W. & J. B. Warner, 1979, “On Financial Contracting-An Analysis of Bond Covenant”,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7, p.117-191. Timmons, T. A. & D. E.. Gumpert, 1982, “Discord Many Old Rules About Getting Venturing Capital”,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an.-Feb. p.152-156. Trish, W. Harris, 2001, “Establishing Effective Boards”, Directorship, June, p.39. Tybjee, Tyzoon T. & Albert V. Bruno, 1984, “ A Model Of Venture Capitalist Investment Activity”, Management Science, Vol.30, No.9, p.1051-10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