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5383
|
Title: | 國小高年級學童線上遊戲玩家行為與人際關係、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player behavior of online game,interpersonal relation and self-concept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city |
Authors: | 李黃寶 Lee, Huang Pao |
Contributors: | 林邦傑 李黃寶 Lee, Huang Pao |
Keywords: | 線上遊戲玩家行為 人際關係 自我概念 Online game player’s behavior Interpersonal relation Self-concept |
Date: | 2009 |
Issue Date: | 2016-05-09 15:47:20 (UTC+8) |
Abstract: |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的線上遊戲玩家行為,期望能分析線上遊戲玩家行為與學童之人際關係、自我概念的關係,綜合歸納之後,提供教育主管機關、學校行政及老師、家長、學生等教育相關人員的參考。 本研究以九十七學年度就讀於臺北市公立國民小學之高年級國小學童為研究對象,採分層隨機叢集取樣,依照臺北市十二行政區,每區甲、乙組學校規模取樣,共計 48班,回收率80.6%。而本研究使用之研究工具為「國小高年級學童線上遊戲玩家行為及基本資料之調查」及「真實與網路人際互動問卷」、「兒童自我概念量表」,並根據調查結果採用敘述統計分析、卡方考驗、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得到如下之研究發現: 一、國小高年級學童線上遊戲玩家行為以「成就行為」最多,「對戰行為」最少。其中在線上遊戲玩家行為的偏好上,不同性別的高年級學童表現有顯著差異:在「社交行為」上女生高於男生,在「對戰行為」上,男生高於女生。 二、國小高年級女生在真實人際關係表現較男生更為良好,而性別的不同並未在網路人際關係及自我概念上有顯著差異。 三、父母對學童參與線上遊戲態度不同,對學童在線上遊戲玩家行為上沒有影響,但在真實與網路的人際關係有顯著的影響,其對學童的整體自我概念的影響不顯著,但對「心理自我」的自我概念層面上會有顯著的影響。 四、不同線上遊戲玩家行為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在真實人際關係上有顯著差異,其中「成就行為」、「探險行為」及「社交行為」者,較「對戰行為」者的真實人際關係更為良好;在網路人際關係上亦有顯著差異,其中「社交行為」者,較「成就行為」、「探險行為」及「對戰行為」者的網路人際關係更為良好。 五、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整體自我概念並未因為線上遊戲玩家行為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但自我概念在「能力自我」層面上,線上遊戲玩家行為是「成就行為」者,較「對戰行為」者的能力自我概念更為良好。 六、國小高年級學童的真實人際關係並未因為是否參與線上遊戲而有顯著差異,但有參與線上遊戲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其網路人際關係較未參與線上遊戲者更為良好,同時整體自我概念亦未因是否參與線上遊戲而有顯著差異。 依據本研究所得之主要發現,提出以下建議: 一、對教育主管機關之建議: (一)制訂並嚴格執行線上遊戲分級制度,避免不當的線上遊戲內容影響學童的自我概念發展與人際關係。 (二)結合線上遊戲之概念,研發結合各學習領域之數位遊戲式學習(Digital Game-Based Learning)線上自學教材。 二、對學校行政及教師之建議: (一)充實學務處、輔導室及教師線上遊戲相關資訊科技安全及輔導知能,在生活與課程中輔導學生認識線上遊戲、瞭解自我。 (二)多元面向的推廣親職教育,鼓勵家長充實線上遊戲安全相關知能。 (三)教師透過教學及活動,輔導學生認識自我,發展多元人際關係。 三、對家長及學生之建議: (一)家長應用正向的態度,指導學童進行線上遊戲。 (二)家長應具備基礎的線上遊戲安全常識,指導學童正確的進行線上遊戲。 (三)學生應多接觸線上遊戲之外的休閒活動,拓展生活經驗與人際關係。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is to investigate online game behavior of high grades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city and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 among online game behavior, interpersonal relation, and self-concept. Personal variables such as sex , grade and Parents’ attitude of disciplining to the online game to the students to research the relations among online game behavior,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 self-concept. There are 806 samples chosen from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city area in the study. That adapt questionnaires are used in this research. The data obtained is analyzed with frequency distribution, percentage, mean, standard deviation , t-test , and one-way ANOVA, glm.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 The most of online game behaviors of the high grades students of elementary school is “achievers”, and the fewest is “killers”. The partiality of online game behaviors differs from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Female is higher than male in the scores of “socilizers”; male is higher than female in in the scores of “ killers”. 2. The true interpersonal relation of high grades female students is better than male students. The internet interpersonal relation and self-concept have no difference of showing because of sex. 3. Different parents’ attitudes of disciplining to the online game to the high grades students has no effect on online game behavior, but do have obvious effect on true and internet interpersonal relation. And parents’ attitudes don’t have obvious effect on mass self-concept, but do have effect on psychological self-concept. 4. Different online game behaviors have obvious effect on true and interne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of the high grades students of elementary school ,the true interpersonal relation of “ achievers”, “explorers” and “socializer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killers”; the internet interpersonal relation of “socializer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s. 5. The mass self-concept of the high grades students of elementary school do not have difference of showing because of different online game behaviors, but do have effect on able self-concept, especially, the able self-concept of “achiever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 killers”. 6. The true interpersonal relation and the mass self-concept of the students of elementary school have no difference of showing because of whether the high grades students attends online game or not. But the students who attends online game has better internet interpersonal relation than those who doesn’t attend online game, at mean time. According to above findings, suggestions are offered for school guide and advanced researches. |
Reference: | 中文部分: 丁志成 (2001)。線上和電腦遊戲玩家參與行為之探討。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井敏珠(1995)。國小兒童人際關係與學校輔導策略。學生輔導通訊,36,52-55。 天下雜誌(1998)。臺灣地區網際網路使用者調查報告。臺北市:天下。 巴哈姆特(2008)。熱門看板:線上遊戲。2008年8月21日,取自http://www.gamer.com.tw/ 巴哈姆特(2009)。從遊戲中潛移默化學習韓國新推線上學習遊戲《漢字玩》。2009年5月1日,取自http://gnn.gamer.com.tw/3/36033.html 王建翔(2005)。國小兒童網路使用行為之研究-以桃園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王柏壽(1986)。父母與同儕對青少年作決定的影響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燦槐、羅惠筠(1998)。我國大學生BBS族的網路人際溝通初探。應用倫理研究通訊,5,5-6。 伍至亮(2001)。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與電視收視行為、偶像崇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何秋蘭(2004)。國小學童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的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呂秋華(2005)。線上遊戲小學生玩家經驗之質性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李明芳(2004)。大型線上多人角色扮演遊戲核心玩家遊戲動機與行為之研究。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李家嘉(2002)。影響線上遊戲參與者互動行為之因素探討。國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李家嘉(2003)。由使用者忠誠度的角度探討影響線上遊戲參與者互動行為之因素。2003電子商務與數位生活研討會,劍潭青年活動中心。 李逢堅(2001)。中學生網際網路使用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維(1995)。自我的發展:概念與理論。臺北市:桂冠。 邱文彬、林美珍(1999)。大學生邁向成熟的同儕人際關係:容忍性、同理心發展之性別與年級差異的探討。教育與心理研究,22(上),161-193。 邱秋雲(2002)。透過網路建立愛情關係者之網路使用行為、個人依附型態、自我揭露之初探。2002網路與社會研討會,國立清華大學。 邱霓敏(2001)。高雄市高年級學生氣質、自我概念與學業表現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錦鳳、許秀源、何素珍、王碧蓮、魏渭堂(1985)。心理學與心理衛生。高雄市:復文。 兒童福利聯盟(2007)。2007年臺灣地區兒少打玩網路遊戲行為調查報告。臺北市: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林于勝(2005)。臺灣網友線上娛樂行為初探。臺北市: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 林子凱(2002)。線上遊戲「天堂」之使用者參與動機與滿意度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林世欣(2000)。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林以正、郭欣怡(1998)。網路使用者的心理特質與人際關係。科學月刊,29(6),469-476。 林宇玲(2005)。偏遠地區學童的電玩實踐與性別建構——以烏來地區某國小六年級學童為例。2005第二屆國際數位傳播學術研討會,嘉義中正大學傳播系。 林邦傑(1970)。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之修訂。測驗年刊,27,71-78。 林青嵐(2003)。玩家對多人線上角色扮演遊戲產品屬性偏好之研究。靜宜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林培淵(2006a)。扮誰,像誰-線上遊戲之角色選擇動機、角色屬性與玩家行為研究。2006傳播與媒體生態學研討會,高雄義守大學傳播系。 林培淵(2006b)。線上遊戲之玩家行為初探研究-以《魔獸世界》為例。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金榮泰(2001)。國中生電子遊戲經驗與攻擊行為、攻擊信念之關係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苗延威(譯)(1985)。Argyle, M.和Henderson, M.(著)。人際關係剖析。臺北市:巨流。 侯雅齡(1998)。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編制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侯蓉蘭(2003)。角色扮演的網路遊戲對少年自我認同的影響。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施玉鵬(2002)。出生序、父母管教方式對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同儕關係、社會興趣之關係研究。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洪春暉(2004)。我國網友網路娛樂行為初探。臺北市: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 洪若和(1995)。國小兒童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臺東師院學報,6,91-133。 洪華檜(2006)。國小中高年級學生的網路行為、管理認同態度與親子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洪聖陽(2002)。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教養方式、自我概念、依附關係與生涯成熟之關係研究。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夏至賢、柯國棟(2001.12.9)。世界電玩大賽/曾政承奪冠揮舞國旗 中國抗議要求韓電視臺刪掉,NOWnews,2008年8月22日,取自http://www.nownews.com/2001/12/09/752-1234069.htm 徐勝凌(2004)。線上遊戲設計吸引力對顧客滿意度影響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係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翁皓哲(2008)。多人線上角色扮演遊戲玩家團隊參與程度與現實人際溝通能力之相關研究-以魔獸世界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張玄橋(2005)。角色扮演線上遊戲玩家型態之研究。文化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玉佩、呂育瑋(2006)。網路促進女性解放的可能?從線上遊戲談起。中華傳播學刊,9,113-150。 張武成(2002)。線上遊戲軟體設計因素與使用者滿意度關聯之研究。淡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春興(2000)。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1)。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2a)。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2b)。心理學原理。臺北市:東華。 梁德馨(2008)。九十七年度臺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臺北市:財團法人臺灣網路資訊中心。 莊元妤(2002)。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兒童電腦遊戲行為與創造力、寂寞感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文峻(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之多人線上遊戲玩家的人格特質傾向、角色扮演選擇與互動遊戲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許明遠(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使用行為與自我概念、人際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兩所國小為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芳菊(2008)。宅小孩世代來臨。親子天下,創刊號,128-132。 許淑惠(2007)。國小六年級學童網路使用行為、家庭相關因素與網路成癮之研究。靜宜大學管理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 許勝雄(1980)。如何促進良好的人際關係。臺灣教育,354,31-34。 許嘉泉(2003)。探討國中學生價值觀與線上遊戲經驗的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郭欣怡、林以正(1998)。網路使用者的心理特性與人際關係。教育資料文摘,42,66-80。 郭為藩(1996)。自我心理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李綢(1996)。青年生活適應量表之編製研究報告。臺北市:行政院青輔會。 陳怡安(2003)。線上遊戲的魅力:以重度玩家為例。南華大學社會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怡君(2003)。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同儕關係與自我概念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冠中(2003)。「天堂」遊戲參與者之動機、沉迷與交易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美芳(2007)。高職學生使用網路遊戲與問題解決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皎眉(1993)。如何做自己的公關?談人際關係。載於吳靜吉、林邦傑(主編),與年輕人談心:青年人的自我追尋(97-118)。臺北市:遠流。 陳皎眉(1997)。人際關係。臺北市:空大。 陳增穎(2000)。開啟或封閉?網際網路對青少年人際關係的影響。師友,392,27-30。 陳慶峰(2001)。從心流(flow)理論探討線上遊戲參與者之網路使用行為。南華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靜宜(1997)。國小五年級學童性別、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相關之研究。傳習,縣,1-20。 陳嬿竹(2002)。網路與真實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與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創世紀市場研究顧問(2008)。臺灣地區網路及媒體使用基礎調查,2008年10月22日,取自http://www.insightxplorer.com/specialtopic/crossmedia_200809.html 曾懷瑩(2001)。MUD研究初探:多元方法探討「龍域傳奇」中的虛擬社區,使用與滿足,以及使用者的虛擬化身。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游康婷(2002)。網路友誼的形成與維繫:電子佈告欄使用者交友行為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程茵珮(2004)。影響線上遊戲玩家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雅虎奇摩(2006)。Yahoo!奇摩2006年之最,2008年8月22日,取自http://tw.promo.yahoo.com/main/top10/ 雅虎奇摩(2007)。Yahoo!奇摩2007年之最,2008年8月22日,取自http://tw.promo.yahoo.com/2007/16_game.html 雅虎奇摩(2008)。Yahoo!奇摩2008年之最,2008年8月22日,取自http://tw.info.yahoo.com/08top10/ga.html 黃千芳(2004)。線上遊戲玩家之背景、動機、行為、人際關係與遊戲沈迷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職業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黃少華、陳文江(2002)。重塑自我的遊戲:網路空間的人際交往。高雄市:復文書局。 黃玉蘋(2004)。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自我概念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厚銘(1998)。面具與人格認同─網路的人際關係。1998年6至9月連載於自由時報,2008年9月14日,取自http://blog.yam.com/retribalize/article/7920025 黃雅玲(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線上遊戲之成癮性、使用行為與休閒滿意度相關之研究。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黃煜峰、雷靂(1995)。青少年發展與輔導。臺北市:五南。 黃德祥(1996)。青少年發展與輔導。臺北市:五南。 黃麗滿(1991)。山地、平地國中生自我概念與校園疏離感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文玫(1994)。認知模式的自我概念之探討。輔導季刊,30(1),50-56。 楊佳蓉、賴建都(2005)。線上遊戲玩家對虛擬角色造型與場景設計之偏好的初探研究。第十三屆廣告暨公共關係國際學術與實務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系。 楊牧貞、黃光國(1980)。自我揭露的楔型模式及其相關變項。中華心理學刊,22(1),51-70。 楊易蕙(2005)。國小學童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自我概念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楊國樞(1984)。青年的人際關係:了解人生的第二次「獨立運動」。中國論壇,17(12),11-17。 楊國樞、張春興(1990)。心理學。臺北市:桂冠。 楊媛婷(2003)。國中生線上遊戲經驗與社會適應能力關係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楊棠安(2004)。線上遊戲玩家表現與其人格特質之研究─以「天堂」為例。靜宜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 楊錦登(2000)。人際關係相關理論之探討。學生輔導通訊,69,106。 葉思義,陳榮銘,蔣承叡,吳玟叡、張東川(2004)。嚴肅網路遊戲-大型網路遊戲應用於博物館典藏文物推廣教育的設計議題。第一屆博物館資訊管理與應用學術暨實務研討會,臺北市。 董家豪(2001)。網路使用者參與網路遊戲行為之研究。南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詹銘欽(2003)。不同取向生命教育對國小中年級學童、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資策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2002)。2002家庭連網應用調查。臺北市:資策會電子商務應用推廣中心。 廖鳳池,陳美芳,胡志芬,王淑敏、黃宜敏(1992)。教育心理學。臺北市:心理。 翟本瑞(2001)。逃到網中:網路認同形成的心理機制研究。第四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劉奕蘭( 2002年5月)。網路社會支持的探討。2002網路與社會研討會,國立清華大學。 劉楚慧(2006)。2006臺灣網路娛樂行為分析。臺北市: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 蔡靜誼(2005)。影響線上遊戲玩家行為意願之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臺北市。 鄭惠真、張明裕(2005)。線上遊戲玩家參與動機與行為之研究。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8。 鄭朝誠(2004)。線上遊戲玩家的遊戲行動與意義。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駱少康,方文昌,魏志鴻、汪志堅(2003)。線上遊戲使用者之實體人際關係與社交焦慮研究。TANET 2003臺灣網際網路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 駱少康、李耀辰(2006)。線上遊戲角色之外貌與社會地位對線上人際吸引力之影響。TBI 2006臺灣商管與資訊研討會,臺北大學。 駱少康,汪志堅、方文昌(2005)。線上遊戲消費者購買決策程序與轉換因素探索。電子商務研究,3(3),289-306。 薛世杰(2002)。國中男、女生的網路遊戲使用時間與使用動機、自我效能、人格特質、學業成就、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薛念祖(1998)。電子娛樂風潮下的線上遊戲市場。InternetPioneer光碟月刊,46,74-80。 謝子樵(2008a)。2008年線上玩家娛樂行為調查。臺北市: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 謝子樵(2008b)。臺灣線上遊戲市場發展趨勢。臺北市: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 鍾蕙如(2007)。國中生對於網路遊戲行為意圖與實際行為之探討-以屏東縣國民中學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韓佩凌(2000)。臺灣中學生網路使用者特性、網路使用行為、心理特性對網路迷現象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魏澤民(2000)。山雨欲來風滿網:中國大陸網際網路發展析論。共黨問題研究,26(2),44-60。 羅佳芬(2002)。國小兒童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人際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羅瑞玉(1998)。國小學生利社會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學報,11,105-140。 羅燦煐(2003)。線上性別VS。線下性別:網路互動的性別形構。新聞學研究,76,43-90。 嚴增虹(2002)。國小學童網際網路使用者背景、行為與心理特質關係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教師輔導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蘇芬媛(1996)。網路虛擬社區的形成MUD之初探性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譚天、吳佳真(譯)(1998)。Turkle(著)。虛擬化身:網路世代的身份認同。臺北市:遠流。
西文部分: Anderson, C. A.,& Bushman, B. J. (2002). Effects of violent videogames on aggressive behavior,aggressive cognition,aggressive affect, physiological arousal,and prosocial behavior: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Psychological Science,12(5), 353 - 359. Bandura, A.,& Walter, R. (1963). Social learning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Bartle, R. (1996). Hearts, clubs, diamonds, spades: Players who suit MUDs. Journal of MUD Research,1(1). Retrieved August 20, 2008, from http://www.mud.co.uk/richard/hcds.htm Bartle, R. (2003). Designing virtual worlds. Indianapolis, IN: New Riders. Berndt,T. J. (1982). The features and effects of friendship in early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 53, 1447-1460. Black,K. A. (2000). Genderdifferences in adolescents` behavior during conflict resolution tasks with best friends. Adolescence,35,499-513. Buhrmester, D.,& Furman,W. (1987). The development of companionship and intimacy. Child Development, 58, 1101-1113. Crawford, C. (1997). The art of computer game design Retrieved August 11, 2008, from http://www.vancouver.wsu.edu/fac/peabody/game-book/Coverpage.html Ducheneaut, N.,& Moore, R. J. (2004,November ). The social side of gaming: a study of interactionpatterns in a massively multiplayer online gam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04 ACM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Chicago, Illinois, U.S.A. Ducheneaut, N., Yee,N., Nickell, E.,& Moore, R. J.(2006). Building an MMO with mass appeal: A look atgameplay in world of Warcraft. Games and Culture, 1, 281-317. Dusek, J. B. (1987). Adolescent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y: Prentice-Hall. Erikson,E. H. (1950).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Norton. Erikson,E. H. (1963). Childhood and society (2 ed.). New York: Norton. Fitts, W. H. (1965). Tennessee self-concept scale: Manual. Los Angeles: Western Psychological Serviers. Fritsch, T.,Voigt, B.,& Schiller, J. (2007). Personal behavior and virtual fragment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roceeding Serie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computer entertainment technology Salzburg, Austria. Heider, F. (1959).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Kraut, Robert etc. (1998). Internet Paradox: 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3(9), 1017-1031. Lawrence, D. (1996). Enhancing self-esteem in the classroom. London: Paul Chapman. Lissa, K. J. (1990). The stability of self-concept during adolescence and early adulthood:A six-year follow-up study. The Journal of General Psychology, 117(4), 61-368. Markus, H.,& Wurf, E. (1986). The dynamic self-concept: 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38, 299-337. Mulligan, J. M. (1999). Happy 30th Birthday, Online Games Retrieved July 14, 2008, from http://www.skotos.net/articles/BTHarchives/99.shtml Newcomb, A. F.,& Brady, J. E. (1982). Mutuality in boy’s friendship relations. Child Development, 53, 392-395. O’Dea, J. A.,& Abraham, S. (1999). Association between self-concept and body weight,gender,and pubertal development among male and female adolescents. Adolescence, 34, 69-80. Parks, M. R.,& Floyd , K. (1996). Making friend in cyberspace.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46, 80-97. Passe, A.-U. A. (2008, 12.MAR). ABCDE-Levinger`s five stages of relationships attraction, building, continutation, deterioration,& ending Retrieved September 2, 2008, from http://www.associatedcontent.com/article/654111/abcdelevingers_five_stages_of_relationships.html Prensky, M. (2007). Digital game-based learning. New York: McGraw-Hill. Rieber, L. P. (1996). Seriously considering play: Designing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based on the blending of microwords, simulations, and game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44(2), 43-58. Rouse, R. III. (2001). Game design: Theory & practice. Plano, TX: Wordware Publishing. Schutz, W. C. (1960). A three-dimensional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behavior. New York: Holt. Snoek, J. D.,& Levinger, G. K. (1972). Attraction in relationship: A new look at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Morristown , New Jersy: General Learning Press. Suler, J. (1996). Why is this thing eating my life? : Computer and cyberspace addiction at the "Palace" Retrieved August 30, 2008, from http://www-usr.rider.edu/~suler/psycyber/eatlife.html Suler, J. (1998). Adolescents in cyberspace Retrieved August 30, 2008, from http://www-usr.rider.edu/~suler/psycyber/adoles.html Tietjen, W. J. (1982). Influence of activity patterns on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Mallos gregalis (Araneae, Dictynidae). G.W. Uetz (Ed). Journal of Arachnol Symposium(10), 75-84. Urberg, K. A., Degirmencioglu, S. M., Tolson, J. M.,& Holliday-Scher, K. (1995). The structure of adolescent peer networks. Develpomental Psychology, 31, 540-547. Walther, J. B. (1992). Interpersonal effects in computer-mediated interaction: A relational perspectiv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1), 52-90. Wikipedia (2008). MUD.Retrieved August 28, 2008,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MUD Yee, N. (2006). The demographics, motivations and derived experiences of users of massively-multiuser online graphical environments. Teleoperators and Virtual Environments, 15, 309-329. Young, K.S. (1997,August 16). What makes the internet addictive: Potential explanations for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05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Chicago, IL.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95911016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911016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