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95371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4014/145046 (79%)
造访人次 : 52060331      在线人数 : 65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5371


    题名: 中共東亞區域安全策略與兩岸關係
    作者: 呼瑞娟
    贡献者: 朱新民
    呼瑞娟
    关键词: 安全策略
    區域安全
    兩岸關係
    日期: 2009
    上传时间: 2016-05-09 15:46:38 (UTC+8)
    摘要: 1991年冷戰結束,國際體系產生結構性的變化,原兩極對抗國際體系瓦解,美國成為單極稱霸世界超強,當今的東亞地區﹐代替以往兩極體制的主宰局面,是以美﹑中﹑日﹑俄為代表的不均衡的多極體制。在一超多強的格局下,提供中共許多合縱連橫的操作空間;911事件後美國採取多邊合作的政策執行反恐戰爭,中共國際地位益顯重要。
    中共自1978年後鄧小平及其追隨者提出與發展之安全基調係以「和平與發展」為主軸。在安全典範中,為因應可能的外在威脅,經濟發展是厚植中共綜合國力與建立一個「富強」大國地位的手段,中共經濟的成長快速,綜合國力的不斷提昇,是以漸由亞洲政治強權轉變成經濟強權,迄2007年就已成為全球第三大的經濟體。
    東亞區域處於歐亞大陸板塊交接處,也處在地緣政治學上的陸海權勢力衝突點,今日東亞安全環境受到大國力量的支配,美國仍是當今世界超強,且從過去到現在對東亞事務主動參與並具有主導力量。中共在過去10年來逐漸在東亞地區嶄露頭角,也逐漸發揮其影響力成為該地區與國際上的要角。東亞的場域中,隨著中共、日本、韓國與東協等的力量興起,未來亞洲大國關係中,中共應可能成為區域主導強權,而且勢將成為區域經濟成長和全球動能的力量。
    兩岸關係對我國國家安全、經濟發展、外交與內政皆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其變化甚至會牽動東亞局勢與國際關係的穩定,爰兩岸關係中臺灣戰略價值重要,若以地緣角度分析,如果中共擁有臺灣的話,將可作為扼控東亞兩大戰略航道(臺灣海峽及巴士海峽);且臺灣又是美、日、韓及東南亞協防最佳的中繼站/補給站,處於第一島鏈的戰略要衝上,註定會成為相關大國戰略互動和力量博弈的焦點所在。正因如此,「兩岸」議題向來是國內外關注之焦點。兩岸現階段以和平發展務實解決兩岸間的有關問題,所涉及的不只是雙方領導人的意向,所有的情勢發展往往受制於彼此內部的結構,更會隨著國際體系的演變而有不同的互動結果。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書籍:
    丁樹範等著。《亞太經合會後,布希政府對華政策與兩岸關係發展》。台北:遠景基金會。民90年。
    《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亞太戰場:世界主要力量的發展與角逐》。北京:時事。2002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中國共產黨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公報〉。
    巨克毅。《東亞安全戰略與軍力發展》。台北:鼎茂出版社。2008年。
    行政院研考會。《九一一事件後美國與兩岸關係策略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考會。民92年。
    江澤民。〈加強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更大勝利〉。《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會文件匯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呂亞力。《政治學方法論》。臺北:三民。1987年。
    李五一等著。《大國關係與未來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李學保。《當代國際安全合作的探索與爭鳴》。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年。
    李慎明、王逸舟。《2003年: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吳東林。《巨變中的強權戰略-體系變遷與美中台三角關係》。台北:時英。2002年。
    吳東野、鄭端耀。《九一一事件與國際反恐》。台北:遠景基金會。民92年。
    林碧炤。《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台北:五南。1999年。
    周煦。《冷戰後美國的東亞政策》。台北:生智出版社。1999年。
    周茂林。《中國的全球行動主義:戰略、驅力與工具》。台北:國防大學。民97年。
    邵宗海。《兩岸關係-陳水扁的大陸政策》。台北:生智。2001年。
    《亞太綜合安全年報2001-2002》。台北:遠景基金會。民91年。
    《亞太綜合安全年報2002-2003》。台北:遠景基金會。民92年
    《亞太綜合安全年報2003-2004》。台北:遠景基金會。民93年。
    洪兵。《國家利益論》。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9年。
    《科特勒帶你發現新亞洲》。台北:聯經。2007年。
    施子中、王文賢。《九一一事件後美中俄三角關係之演變與對我之影響》。台北:遠景基金會。民93年。
    施正峰。《台中美三角關係-由新現實主義到建構主義》。台北:前衛。2001年。
    約瑟夫‧奈伊(Joseph S. Nye Jr.)。《美國霸權的矛盾與未來》。蔡東杰譯。台北:左岸文化。2002年。
    徐博東等着。《大國格局變動中的兩岸關係》。北京:海峽學術出版社。2008年。
    張亞中。《全球化與兩岸統合》。台北:聯經。2003年。
    張亞中、孫國祥。《美國的中國政策:圍堵、交往、戰略夥伴》。台北:生智。2000年。
    許介鱗、蕭全政、李文志。《亞太經濟合作與美國的亞太戰略》。台北:業強。民83年初版。
    郭生玉。《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精華書局,1981年。
    陳一新。《戰略模糊中的美中台新圖像》。台北:遠景基金會。2004年。
    陳一新。《美中台關係戰略評估2004》。台北:遠景基金會。2005年。
    陳文賢。《柯林頓及布希政府的中、台政策-決策小組研究途徑》。台北:一僑。2002年。
    陳明。《布希新政府之兩岸政策走向》。台北:遠景基金會。2001年。
    陳偉華。《軍事研究方法論》。龍潭:國防大學。2003年。
    陳福誠。《國家安全與戰略關係》。台北:時英。2000年。
    傅國良。《懷柔的中國:中共對外關係》。台北:海鴿出版社。 2004年。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蘇進強主編。《911 事件後全球戰略評估》。台北:台灣英文新聞。民91年。

    (二)期刊論文:
    〈2015年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策略Version 1.0〉, 2007、2008年版。 http://www.2015taiwan.org/files/Download/2009110142022.pdf
    中華民國95年國防報告書。
    中華民國97年國防報告書。
    于有慧。〈中共的大國外交〉。《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3期。1999年3月。
    于有慧。〈2002 年中國外交演變〉。《2002 年度評估報告》,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http://iir.nccu.edu.tw/iirbooks_report.htm
    〈日本新亞太安全戰略觀〉。《遠景基金會》,2006年。
    王高成。〈從小布希東亞之行看美國亞太戰略〉。《遠景基金會季刊》。3卷3期。2002年7月。
    王崑義。〈中共軍力「20年」的發展牽動東亞安全情勢的穩定〉。2006年8月2日。http://blog.sina.com.tw/wang8889999/article.php?pbgid=22448&entryid=82524
    王逸舟。〈論綜合安全〉。《世界經濟與政治》,2002年。
    王 謙。〈中國發展對台灣的影響〉。http://www2.thu.edu.tw/~trc/2-thuup/3-program/second/1-class/3-chi/3-02-02.pdf
    石齊平。〈麻六甲風雲〉。《商業周刊》。855期,2004年4月12日。
    巨克毅。〈當前美國的東亞戰略分析〉。《全球政治評論》。第二十一期。2008年。
    古直。〈2001年兩岸關係〉。《中共研究》。36卷2期。2002年2月。
    朱鋒。〈小布希政府的對華政策展望〉。《和平與發展季刊》。2001年第1期,頁43-59。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九一一事件後美國與兩岸安全策略之研究》。92年。
    〈 西方霸道與東方王道的抉擇 評日本通過『海外派兵案』〉。《海峽評論》。19期。1992年7月號。
    阮宗澤。〈試論美俄新戰略框架關係〉。《國際問題研究》。2002年第6期。
    何仲山、郭建平、張瑩。〈九一一事件後兩岸關係的發展與變化〉。《反恐戰爭後的美中關係與台海局勢》。中華歐亞基金會編。大屯。民92年。
    李正修。〈APEC連胡會是兩岸國際合作的開端〉。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08年12月1日。
    吳安家。〈陳總統的中國大陸政策觀: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的結合〉。《遠景季刊》。2卷3期。2001年7月。
    吳銘彥。〈我參與WHA/WHO之評析〉。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09年3月30日。
    吳靜茹、顧長永。〈東南亞新秩序—霸權穩定論之觀點〉。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2005年台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論文研討會。2005年4月28、29日。
    吳惠林。〈論台商如何因應兩岸經貿的演化〉。建華金融季刊。第34 期。2006 年 9 月。
    余克禮。〈期盼兩岸關係新突破遏獨是關鍵〉。《中國評論通訊社》。 2007年1月12日。
    沈明室。〈從中共對台戰略看陳雲林訪台的策略與意涵〉。國防大學。2008年戰略安全論壇彙編。2008年12月。
    宋興洲。〈中國崛起:修正型強權或現狀型國家?〉。《全球政治評論》。 11期。民94年7月。
    林競雯。〈英國下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調查報告:《東亞》〉。中華歐亞基金會,2006年10月9日。
    林昱君。〈台灣入會五年與中國互動-回顧與展望〉。《經濟前瞻》。第110 期。2007年3月。
    林麗美。〈東協憲章催生亞洲版「歐盟」〉。國際投資季刊。第31 期。2007年4月。
    邱坤玄。〈二十一世紀中共的外交策略〉。《國策期刊》。財團法人國策研究院基金會。二十一世紀的我國外交新局專輯六。1997年4月1日。
    邱坤玄。《結構現實主義與中共大國外交格局》。《東亞季刊》。第30卷第3期。1999年7月,頁25。
    孟祥青。〈把握後冷戰世界發展趨勢,實現跨世紀國家綜合安全(江澤民新安全觀初探)〉。《中國外交》。10 期。1999 年10 月。
    〈爭取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戰略意涵〉。臺灣智庫 。http://210.34.17.189/WTO/wto_forum3.htm
    〈俄羅斯國家安全戰略首要目標美國〉。中國國家戰略研究網,2008年12月27日。 http://www.zheshuo.com/html/71/n-471-2.html
    侯琛。〈武力是萬能的嗎?--談美國新帝國主義對外戰略的產生及困境〉。《中國國情國力》。2004年6月。
    姚思遠。〈ACFTA 之建構與海峽兩岸經貿關係〉。《華岡法粹》。第37 期。2007年3月。
    〈美中台相互牽動下面臨轉折的兩岸關係〉。《中共研究》。第三十五卷第八期。 2001年8月。
    〈南海撞機之後 論中美關係應正常化〉。《海峽評論》。125期。2001年5月號。
    胡兵。〈面對中國崛起日本的亞洲戰略選擇〉。中國國家戰略研究網。2008年12月15日。http://www.zheshuo.com/html/13/n-413.html
    胡聲平。〈東亞區域整合中國之立場與策略研究〉。《全球政治評論》。2004 年。
    胡聲平。〈中共和平崛起與東亞安全〉。《九十三年台灣政治學年會及學術論文研討會》。台灣政治學會主辦。高雄。2004年12月28-19日。http://203.72.2.115/dbook/100707001.pdf
    施正屏。〈爭取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戰略意涵〉。臺灣智庫。2002年12月15日。
    時事資料手冊。〈從大國關係看中國外交戰略〉。2004年11月27日。
    高桓。〈多極化世界需要樹立新安全觀〉。《國際政治與安全》。11 期。2000 年11 月。
    郝培芝。〈反分裂法與兩岸關係:國際面向的分析〉。民94年4月15日。http://www.ntpu.edu.tw/pa/news/93news/attachment/940415/940430-2.pdf
    張京育。(中華歐亞基金會董事長)致詞內容。〈美中台關係:變數與展望〉。中華歐亞基金會國際研討會。2007年12月3日。
    張啟雄。〈日本第一vs.和平崛起-冷戰前後東北亞國際秩序的衝突與整合〉。《興大歷史學報》,17期。2006年6月。
    張雅君。〈十六大後的中共外交:相互依賴深化下的利益、挑戰與政策取向〉。《中國大陸研究》。46 卷2 期。民92 年3、4 月。
    章念馳。〈不要忘記這樣的陳水扁 --評黃年先生新著《這樣的陳水扁——執政八年同步紀實》〉。《中國評論月刊》。總第130期。2008年10月號。
    許志嘉、許湘濤。〈九一一事件後美國與東亞大國間的關係〉。《反恐戰後的美中關係與台海局勢》。中華歐亞基金會。大屯。民92年。
    許勝雄。〈突破經貿限制,為兩岸經濟合作把脈〉。《貿易雜誌》。第193 期。2007年7月。
    寇健文。〈後奧運時期中共政治改革的前景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2008年12月3日。
    黃奎博、蘇紫雲。〈九一一事件之定位及其對全球安全的影響〉。《反恐戰後的美中關係與台海局勢》。中華歐亞基金會。民92年。
    喻希來、吳紫辰。〈對於中國外交大戰略的思考〉。社會科學論壇。2003年8月。 http://www.54479.com/study/shownews.asp?newsid=455
    程玉秀、方慧娟。〈國際間自由貿易協定之發展及其對我國的影響〉。國際金融參考資料第四十九輯。
    楊浩勉。〈對布希政府對華政策的分析和思考〉。《國際問題研究》。2001年第5期。
    管中閔, 〈聞道長安似奕棋〉,《遠見雜誌》218期,2004年8月。
    潘錫堂。〈當前兩岸關係的發展與困境〉。《國政研究報告(NPF Research Report)》。民國91 年5 月18 日。
    閻學通。《中國與亞太安全—冷戰後亞太安全的安全戰略走向》。北京:時事。1999 年。
    劉東方。〈美國對台軍售和兩岸關係的調整〉。《明報》。36卷6期。2001年6月。
    趙文衡。〈東協與中共成立自由貿易區初探〉。《臺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5卷第2期。民91年2月。
    鄭端耀。〈二○○七年「阿米塔吉報告」之分析〉。中華歐亞基金會。2007年4月9日。
    鄭永年。〈台灣問題與中國發展的長戰略〉。《中國評論》。總第105期。2006年9月。
    蔡宏明。〈台灣開展全球策略聯盟布局的挑戰與對策〉。新世紀第二期國家建設計畫研擬-專題研究系列II。
    蔡宏明。〈中共面對貿易摩擦之策略研究〉。貿易政策論叢。第6 期。 2006 年12 月。
    蔡政修。〈五二0後的兩岸關係結構與兩岸政治談判前景〉。《問題與研究》。42卷1期。民92年1、2月。
    蔡明彥。〈俄中軍事合作關係的發展與影響〉。http://rustudy.nccu.edu.tw/journal/5/No5-1.pdf
    賴怡忠。〈建立台灣與「美日同盟」的戰略對話〉。財團法人台灣智庫。2003年10月1日。
    賴怡忠。〈美國需要重整亞洲同盟關係〉。財團法人台灣智庫。2004年10月1日。
    顧長永。〈東南亞與中國:全球變遷與區域挑戰雲〉。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國際學術研討會。2004年3月7日。
    蘇紫雲。〈台灣的安全保障與民主〉。台灣防衛與東亞安全展望國際研討會。2004年1月17日。

    (三)中文報紙、報網
    人民日報(北京)
    大紀元(香港)
    文匯報(香港)
    中央日報(台北)
    中國時報(台北)
    中國新聞網(北京)
    北京晚報(北京)
    自由時報(台北)
    明報(香港)
    東森新聞報(台北)
    信報(香港)
    新華網(北京)
    新華澳報(澳門)
    經濟日報(台北)
    解放軍日報(北京)
    聯合報(台北)
    聯合早報(新加坡)
    臺灣新生報(台北)

    二、英文部分
    Alexander Larin. , The American Factor in Russian-China Strategic Partnership, Far Eastern Affairs,No.6,Nov-Dec.2000.
    Charles Wolf Jr., Anil Bamezai, K. C. Teh, and Benjamin Zycher, Asian Economic Trends and Their Security Implications (Santa Monica: RAND, 2000).
    Daniel J. Kaufman, Jeffrey S. Mckitrick,and Thomas J. Leney,eds, U.S.National Security:A Framework for Analysis.(U.S.D.C.Heath and Company,Jul.1985).
    Friedberg, Aaron L., Ripe for Rivalry: Prospects of Peace in a Multipolar Asia,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8, no.3,1993.
    George Soros, The Crisis of Global Capitalism (London: Little and Brown Company, 1998).
    Hans J.Morgenthau,“Politics Among Nation: The S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New York:Knopf,1967.4th ed)
    James A. Kelly, “U.S.-East Asia-Pacific Relations”, Statement before the Hous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ommittee, February 14, 2002.
    Shift in China’s Strategy for Building Armed Forces Shows New Evaluation of World Situation, FBIS-CHI, 18 February 1986.
    Kenneth N.Waltz,“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Reading Mass:Addison-Wesley,1979
    Li Bin, “The New U.S.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Positives and Negatives for China”, Center for Defense Information, Washington, D.C., September 26, 2002.
    Michael Ignatieff, The Burden, 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January 5, 2003.
    Thomas J.Christensen,“Posing Problems without Catching Up:China’s Rise and Challenges for U.S. Security Policy,”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25.no4,spring 2001.
    The Furter Role of the United State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Conference Report,Japan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Vo.l,No.1,(Spring/Summer 1991)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Washington, D.C.: Department of Defense,2001)
    William, Tow, Asia-Pacific Strategic Relations: Seeking Convergent Secur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Asia Times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The New York Times
    Washington Post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9698100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981008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没有与此文件相关的档案.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