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205/145239 (79%)
Visitors : 52551525      Online Users : 77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5022


    Title: 多元文化概念下族群頻道定位初探-以客家電視暗夜新聞多元文化訊息呈現為例
    Authors: 李儒林
    Contributors: 陳清河
    李儒林
    Keywords: 多元文化
    媒體近用權
    客家電視
    族群頻道
    內容分析法
    Date: 2009
    Issue Date: 2016-05-09 14:42:02 (UTC+8)
    Abstract:   至今成立六年的「客家電視台」是國內第一個以全客語方式露出新聞暨節目內容之族群頻道;而依據「無線電視事業公股處理條例」修正案第十四條第八項之規定:客家電視台目前是以「標案」性質加入公廣集團,成為兼具公共價值與族群特性的電視頻道。
      面對商業媒體的競爭環境,國內公共族群頻道的新聞暨節目收視率普遍偏低而,但單以收視率論斷族群頻道是否發揮應有功能不盡公允;另一方面,從少數族群的角度觀之,「多元化」的理念似不足以發揮保障弱勢權益的功能,而必須更進一步的發展「多元文化」的觀點,才能從媒介頻道、所有權、聘雇權、以及內容表現各層面落實對於弱勢族群的保障。換言之,依平等競爭的傳統個人自由主義觀點,卻忽略少數族群缺乏社會資源及立足點不平等,且無平等競爭之機會而生成之多元化概念,實難落實平等之社會參與機會。
      本研究援引客家暗夜新聞為例,以內容分析法檢視其「多元文化」概念新聞之呈現。結果發現:加入公廣前後期間,無論是在多元文化新聞呈現比例(報導數量)、多元文化團體(如新移民族群、兒少團體等報導主角),甚至是報導類型(如純新聞、專題、深度報導等)都達顯著差異,顯示客家電視頻道逐漸自我形塑成以多元文化價值為內涵之族群頻道;然而,其新聞內容之嚴謹度表現仍有努力的空間。
     Been established in 2003,the Hakka TV station is the first ethnic TV channel broadcasting by the entire hakka language in Taiwan.
     Facing commercial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it is unfair to judge and evaluate an ethnic TV channel by TV ratio. Standing on the viewpoint of minority , the most important is “multiculturalism” instead of “pluralism” , to protect their right to access to the public.
     Hakka TV joined in Taiwan Broadcasting System (TBS) in 2007, researcher takes the “Hakka night news” as samples from 2005 to 2008; methods employed by this paper include literature review, and content analysis. It concludes that no matter on the proportion in the multicultural news , or on multicultural association (for example “new immigration group”, “disabled group” ,and so on) , even on the types of reports, the results obtain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y this research .
     It seems that the Hakka TV channel steps towards a multicultural model gradually . However, there still is a space to make it more specific and exact on their news content.
    Reference: 一、中文部分
    (一)期刊論文(已出版)
    王希(2000)。〈多元文化主義的起源、實踐與侷限性〉,《美國研究》,14(2)。
    吳宜蓁(1998)。〈公用頻道與社區意識—描繪一個「公用頻道運作中心的藍圖」〉,《新聞學研究》(56)。
    張錦華 (1997)。〈多元文化觀點的傳播政策-以台灣原住民和客家族群為例〉,《廣播與電視》,3(1):1-23。
    張錦華、黃浩榮、洪佩民(2003)。〈從多元文化觀點檢視新聞採寫教科書-以原住民族群相關報導為例〉,《新聞學研究》,第76期,pp.129-153。
    陳一香(1999)。〈媒介多元化意涵之初探〉,《新聞學研究》,第58期,pp. 141-169。
    陳世敏(1994)。〈接近「使用媒介權」和台灣經驗〉,《報學》,8:8。
    陳彥龍、劉幼琍(2006)。〈邁向公集團:數位時代我國特定族群專屬電視頻之法制研議〉,《中華傳播學刊》,10:109~153。
    黃葳威,李佳鈴(2005)。〈客家電視頻道文化行銷模式探討〉,「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台北市。
    劉幼琍(1997)。〈美國廣電政策優惠少數族群案例之分析〉,《廣播與電視》,3:1,pp. 25-44。
    劉幼琍 (1998)。〈特定族群對廣電媒體的需求及收視聽行為:以客家人與原住民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學報》,78:337-385。
    劉幼琍、蔡琰(2005)。〈電視節目品質與時段分配之研究〉,《廣播與電視》,1(2):89-120。
    蕭新煌(2005)。〈多元文化社會的族群傳播:剖析一個新典範〉,《中華傳播學刊》,7:3-7。

    (二)書籍
    王甫昌(2003)。《當代社會的族群想像》,頁 12-19。台北:群學。
    尤稀‧達袞(孔文吉)(2000)。《忠於原味:原住民媒體、文化與政治》。台北市:前衛。
    王昭正、朱瑞淵譯(1999)。《參與觀察法》。臺北:弘智文化。
    李金銓(2005)。《大眾傳播理論》(第3版)。台北:三民書局。

    李美華等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原書Earl Babbie[1998].The Prc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8th.). Wadworth:Thomson Learning.)
    林子儀(1999)。《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pp.231-232。台北:元照出版社。
    范振乾(2002):〈建設台灣成為傳揚客家語言文化的堅強堡壘〉,《存在才有希望》。台北:旭昇。
    施正鋒(2006)。《台灣族群政治與政策》。pp.21-72。台北:新新台灣文化教育基金會。
    徐正光(主編)(2007)。《台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台灣客家研究學會。
    孫大川(2000)。《夾縫中的族群結構》。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翁秀琪(1996)。《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書局。
    翁秀琪(主編)(2004)。《台灣傳播學的想像》,頁309。台北:巨流。
    馮建三譯(1992a)。《電視:科技與文化形式》,台北:遠流。(原書 Williams,R.[1974].Television: Technology and Culture form.London:Fontana.)
    馮建三譯(1994)。《媒介經濟學》。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張茂桂(2003)〈族群關係〉,瞿海源、王振寰(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頁216。台北:巨流。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書局。
    張錦華(1997)。《公共領域、多文化主義與傳播研究》,頁43-44。台北:正中書局。
    陳芸芸、劉慧雯譯(2003)。《特新大眾傳播理論》。台北:韋伯文化出版社。
    陳美如(1998)。《台灣語言教育政策之回顧與展望》。高雄:復文。
    陳運棟(1991)。〈客家學術研究導論〉,徐正光(主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台北:正中書局。
    葉至誠、葉立誠(2000)。《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
    曹爾東、王曉珏、劉北城、宋傳杰譯(2002)。《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台北:聯經。(原書Habermas, J.[1989].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T. Burger & F. Lawrence, Trans.).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彭文正(2009)。《客家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五南。
    黃宣範(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
    台北:文鶴。
    黄振家譯(2002)。《大眾媒體研究》。台北:學富。(原書Wimmer, R.D.and Dominick,J.R.[2000].Mass Media Research:An Introduction(6th ed.).Wadworth:Thomson Learning.)
    黃葳威(1999)。《文化傳播》,頁90-92。台北:正中書局。
    黃葳威(2004)。《閱聽人與媒體文化》。台北:揚智。
    楊長鎮(1989)。〈街頭運動的新典範:還我客家話大遊行報導〉,《客家風雲雜誌》,14:15-22。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等編(1989)。《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東華。
    鄭瑞城(1993)。〈頻率與頻道資源之管理與配用〉,《解構廣電媒體》(鄭瑞城編)。台北:澄社。
    劉幼琍(1997年)。《多頻道電視與觀眾:90年代的電視媒體與閱聽人收視行為研究》。台北:時英。
    羅香林(1975)。《客家研究導論》。臺北:崇文書局。

    (三)學術研究論文(未出版)
    李世清(2005)。《從區位理論探討全國電台、地方電台及網路電台之市場競爭情形—由閱聽人資源角度分析》。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信漢(2008)。《客家電視台族群政治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彥亨(2003)。《客家意象之形塑:台灣客家廣播的文化再現》。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信丞(2008)。《從客家雜誌分析台灣客家形象之變遷》。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佩君(2004)。《台灣地區客家廣播電台經營管理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論文。
    林悅倫(2001)。《台灣公共電視台文化性節目規劃策略分析》。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福岳(2002)。《族群認同下的社區傳播—以美濃反水庫運動論述為研究脈絡》。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姜如珮(2003)。《台灣電視中之客家意象:公視「客家新聞雜誌」之個案研究》。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佳鈴(2006)。《臺灣客家電視媒體發展之探討》。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彬訓(2002)。《電波開放前後台灣廣播節目差異與多樣化研究》。南華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陳一香(1999)。《台灣電視節目內容多元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博士論文。
    陳君儀(2003)。《公共電視收視行為調查》。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妍容(2006)。《想像與實踐-吉安鄉客家文化之再現》。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建安(2000)。《傳播科技對媒介消費者影響分析─比較傳統媒介、電腦網路與有線電視網路》。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陸正誼(2004)。《蘭嶼原住民電台發展之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日嘉(2006)。《兩岸客家研究與客家社團之政治分析-以「世界客屬懇親大會」為中心》。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金玉(1999)。《台灣客家運動之研究(1987-2000)》。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維建(2004)。〈族群電視頻道節目走向分析:以客家電視台為例〉,「電子、口語、人:口傳教育的本土實踐與展望研討會」論文。台北:世新大學。
    黃金益(2001)。《國內服務弱勢族群公益性電台的價值與生存問題之探討》。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曉煜(2008)。《呵護客家語言與文化-論客家電視台之定位與節目策略》。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政霖(2004)。《「原住民新聞雜誌」服務品質之研究-以原住民閱聽人觀點為例》。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曉雯(2003)。《公資源補助廣播節目之製播指標研究─以原住民廣播節目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惠玲(2005)。《台灣客家文化運動與族群建構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謝文華(2002)。《客家母語運動的語藝歷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皓如(2004)。《論電視新聞中客家「義民」之建構》。台南藝術學院影像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蘅(1992)。《我國電視節目文化意涵的分析-以方言節目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四)研討會、政府出版品
    王嵩音(2000)。〈少數族群媒介之觀眾分析-以公共電視原住民新聞節目為例〉,「國際華語廣播電視文化節目觀摩與研討會」。台北市。
    吳克能(2005)。《多元文化主義下的加拿大廣電政策》,「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出國專題研究」。台北:行政院客家事務委員會。
    客家電視台(2008)。《2008客家電視台營運計畫書》。台北:作者。
    林崇熙(2001)。〈誰是客家人-作為一種意識型態的族群認同〉,「文化山海觀文化資產維護研討會」。台灣,雲林科技大學。
    施政鋒(2003)。〈語言與多元文化政策〉,「二○○三全球客家文化會議」。高雄市:行政院客家事務委員會主辦。
    施正鋒(2004)。〈從多元文化主義看客家電視〉,「客家紮根、多元成長:2004客家電視研討會」,台北市:行政院客家事務委員會主辦。
    孫大川(1996)。〈從言說到書寫-台灣原住民的文字創作、文獻整理及其傳播經驗-以「山海文化」為例〉,「原住民傳播權益與新聞報導研討會」,台北市。
    陳板(2002)。〈化邊緣為資源:台灣客家文化產業化的策略〉,「客家公共政策研討論」,行政院客家事務委員會。
    陳清河(2001)。《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成立廣播電視媒體運作機制分析之研究》。(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台北: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系。
    陳清河 (2003)。〈媒體主流價值與弱勢傳播接近權的對話-客家電視台成立的反思〉,「關懷與期許: 客家電視對社會之影響座談會」,行政院客家事務委員會。
    陳清河(2003)。《成立「財團法人原住民文教傳播基金會」之可行性評估研究》。(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台北: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系。
    陳清河、林佩君 (2004)。〈語言傳播政策與弱勢傳播接近權的省思〉,「群族與文化發展會議—族群語言之保存與發展分組會議」,台北市。
    彭文正(2004)。〈客家元素與收視行為互動模式探究〉,「客家紮根、多元成長:2004 客家電視研討會」,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彭玉賢(2000)。從偏好度、滿意度、欣賞指數下手:世界各國公共電視收視調查趨勢,公視之友,30:47。
    彭玉賢(2001)。〈電視收視生態趨勢-從各收視族群收視趨勢分析〉,《廣播電視研究專刊》,2:129-138。台北:公共電視。
    彭芸(1994)。《各國廣電政策初探》。台北: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
    黃子堯(2003)。《文化、權力與族群菁英-台灣客家運動史的研究與論述》,「行政院客委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台北:行政院客家事務委員會。
    黃金益(2002)。〈國內服務弱勢族群公益性電台的價值與生存問題之探討〉,《行政院新聞局九十年度研究報告彙編》。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黃葳威(2001)。〈電視收視生態趨勢-從各收視族群收視趨勢分析〉,《廣播電視研究專刊》,2:29。台北:公共電視。
    劉幼琍(1994)。《好節目的認定及電視時段的分配研究》。台北:文化總會電視研究會。
    劉幼琍(1996)。〈原住民對於廣電媒體使用與滿足調查與評估〉,「原住民傳播權益與新聞報導研討會」,台北:台大新聞研究所。
    盧景海(1999)。《我國公共電視經費來源之研究》。台北:公共電視。
    瞿文芳(2001)。《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設置之背景說明》。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改分析教文(編號:090-001)。
    關尚仁(2002)。《多元文化環境下的客家廣電傳播政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
    員會公共政策研討會論文。

    (五)線上資料
    司法院大法官會議(1994)。上網日期:2008年06月21日,取自司法院大法官網站:http://www.judicial.gov.tw/constitutionalcourt/p03_01.asp?expno=364
    邱榮舉(2004)。《臺灣客家菁英與美麗島事件》,「行政院客家事務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上網日期:2008年7月15日,取自行政院客委會網站: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8596&ctNode=581&mp=298
    張德永(2004)。《客家文化意識及社區參與之關聯性研究》,「行政院客委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上網日期:2008年7月20日,取自行政院客委會網站: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8618&ctNode=581&mp=298
    彭文正(2004)。《客家電視收視群與經營策略分析》,「行政院客家事務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上網日期:2008年6月12日,取自行政院客委會網站: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8611&ctNode=581&mp=298
    鍾嘉謀(2003)。《當前客家的三大課題》。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上網日期:2008年8月10日,取自廣西師範大學網站:http://www.bbtpress.com/homepagebook/2118/a03.htm

    二、英文部分
    Baker(2002).Media concentration: Giving up on democracy. Florida Law Review,54:890.
    Baker,C.E.(2002).Media, Markets, and Democracy. United Kingd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auer, R. (1964). The obstinate audience: The influence proces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ocial communica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 319-328.
    Bhikhu Parekh (2000) .Rethinking Multiculturalism: Cultural Diversity and     
     Political Theory. Basingstoke: Macmillan Press/Palgrave.
    Blick, K.H. & Kermit T.H.(1984).Motivational Explanations of Behavior.Brooks:Cole .
    Blumler,J.G. & Katz,E.(1974).The Uses of Mass Communications.London:Sage.
    Cutler, N.E.,& Danowski,J.A.(1980). Process gratifications in aging cohorts.
     Journalism Quarterly,57,269-276.
    Entman, R.M. and Wildman, S.S.(1992)."Reconciling economic and
     non-economic perspectives on media policy: transcending the marketplace   
     of ideas”,Journal of Communication,42(1).
    Green,R.G.,Beatty,W.W.,& Arkin, R.M.(1984).Human motivation:
     Physiological,behavioral,and social approaches. Boston : Allyn & Bacon.
    Grin, F.& Moring, T.(2002).Final Report:Support in Minority Languages in
     Europe.Research project of EBLUL and ECMI.
     Retrieve September 11,2008, from
    http://ec.europa.eu/education/policies/lang/languages/langmin/files/support.pdf
    Habermas,Juugen(1989).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tans).Burger
    Thomas,Cambridge,Mass:M.I.T.Press.
    Hoffmann-Riem,W.(1992).Protecting vulnerable value in German broadcasting
    order,in Jay G.B.(ed.),Television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pp.43-60).London:Sage.
    John & Lyn Lofland(1995).Analyzing Social Settings: A Guide to Qualitativ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Belmont, CA: Wadsworth.
    Katz,E.,Blumler,J.G.,& Gurevitch,M.(1974). Utilization of mass communication
    by the individual. In J.G.Blumler & E.Katz (Eds.), The uses of mass
    communications: Current perspectives on gratification research (pp.
    19-32).Beverly Hills,CA:Sage Publications.
    Krueger,Richard A.(1988).Focus Group,Newbury Park.CA:Sage Publications.
    Kundanis, R. (1987). Public Access Cable Television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A Survey of Local Cable Programmers and an Examination of the Cable Communications Act of 1984.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Tessessee. Knoxville, TE.
    Kymlicka, Will. (1989). Liberalism, Community and Cultur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1995). Multicultural Citizenship: A Liberal Theory of Minority Right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2001).Politics in the Vernacular: Nationalism, Multiculturalism, and Citizenship.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ofland,John.(1995).Analytic Ethnography:Features,Failings,and Futures.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thnography. 24(1):30-67.
    McLeod, J. M., & Becker, L. (1981). The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pproach. In D. Nimmo & K. Sanders(Eds.), Handbook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pp. 67–100). Beverly Hills, CA: Sage.
    McLeod,J.M.,& McDonald,D.(1985). Beyond simple exposure: Media orientations and their impact on political processes. Communication Research,12,3-33.
    McQuail,D.,Blumler,J.& Brown,J.(1972). The television audience: A revised perspective.In D. McQuail (Ed.), Sociology of mass communications (pp.135–165). Middlesex, England: Penguin.
    McQuail,D.(1992). Media Performance: Mass communication and the public interest.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McQuail, D. (1994). The rise of media of mass communication. In D. McQuail (Ed.),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 introduction (pp. 1–29). London: Sage.
    Malhotra, N. K. (1993). Marketing Research : An Applied Orientation.
    London: Prentice Hell.
    Palmgreen,P.,Wenner,L.A.,& Rosengren,K.E.(1985).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research:The past ten years.L.A.
    Palmgreen, P., & Rayburn, J. D.,II.(1982). Gratifications sought and media exposure: An expectancy value mode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9, 561–580.
    Porter,G.S. & Banks,M.J.(1988).Cable public Access as public forum.Journalism Quarterly.65(1):39-45.
    Riggins,S.H.(ed)(1992).Ethnic Minority Media :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Thousand Oaks.Cal:Sage Publications
    Stafford, M. R., & Stafford, T. F. (1996). Mechanical commercial avoidance: A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perspective. Journal of Current Issues and Research in Advertising,18,27-38.
    Subervi-Velez,Federico A.(1986).The Mass Media and Ethnic Assimilation and Pluralism : A Review and Research Proposal with Special Focus on Hispanics.Communication Research ,13,71-96.
    Thomas G.,Krattenmaker Lucas A.(1994).Regulating Broadcast Programming, pp60-101.
    Thomas E. Ruggiero(2000).Uses and Gratifications Theory in the 21st Century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3(1),3–37.
    Viswanath, K & Pamela Arora(2000).Ethnic Media in the United States:An Essay on Their Role in Integration, Assimilation, and Social Control.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3(1),39-56.
    Wenner & P.Palmgreen (Eds.).Media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Current perspectives (pp.11-37).Beverly Hills.CA:Sage Publications.
    Young , Iris Marion. (1990). Ch6:Social Movements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Justics and Politics of Difference.Pri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9594100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94100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