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205/145239 (79%)
Visitors : 52588300      Online Users : 70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傳播學院 > 新聞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95017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5017


    Title: 臺灣人口政策論述分析-以《聯合報》與《中國時報》社論為例(1959-2008年)
    Authors: 吳姿嫺
    Contributors: 徐美苓
    吳姿嫺
    Keywords: 人口政策
    人口問題
    批判論述分析
    媒體社論
    Date: 2009
    Issue Date: 2016-05-09 14:41:39 (UTC+8)
    Abstract: 臺灣的人口政策從倡導節育到鼓勵生育,其中歷經多次變革,以往研究者多從人口趨勢變化來探討人口政策變遷,或僅針對某一政策時期進行分析,但如此一來,不僅將人口趨勢客觀數據化,也忽略人口問題乃為動態的論述建構過程,且斷代式的分析亦較無法看出人口論述的歷史性。故本研究依照時間順序,將人口政策發展分為(一)「食之者眾,生之者寡」-東亞競爭下的「人口爆炸」時期;(二)「進退維谷」-改弦易轍的人口政策轉型時期;以及(三)「待養者眾,扶養者少」-人口老化下的鼓勵生育與新移民時期,並在視媒體社論為論述建構之關鍵場域的前提下,以1959至2008年《聯合報》與《中國時報》的七則社論,進行細緻的批判論述分析,探討在不同政策時期,媒體社論論述所呈現的人口問題以及論述背後的意識形態。

    本研究發現,「人口爆炸」時期的社論論述,突顯人口過多有礙經濟發展的問題,以節育來解決人口壓力為此一時期的論述主軸,並依此衍生對中下階層多育者的論述苛責,視多育者為社會問題的來源,以此合理化國家節育政策的正當性,而無視多育者背後所承受的生育壓力,以及對(中下階層)女性自主避孕能力的不信任。「人口政策轉型」時期的社論論述,則始見人口老化論述浮現,與人口壓力論述同在人口政策天秤上擺盪,競爭論述的支配權。然在繼續節育或適度鼓勵生育的論爭中,社論卻是以「提升人口素質」來取得雙方論述的折衷,卻漠視「人口素質」實則對身心障礙者等群體生育自主權的剝奪。到了「鼓勵生育」時期,社論中的人口老化、少子女化與新移民論述已完全取代人口壓力論述,此時「人口」的論述內涵轉變了:人口已不再是消耗資源的壓力,而是維繫國力的生產力。老人與新移民在社論中各被建構為依賴人口與素質不佳的人力,以對比出少子女化造成的勞動力短缺問題將不利臺灣未來社經發展的隱憂。

    本研究進一步發現,上述社論的人口問題論述,乃以「人口素質」為名劃界出主流社會對於人口問題的想像,亦即依循(生/心理)正常/知識階級/本土我群的標準來定義何謂人口問題,以及人口素質的優劣。是故媒體社論對人口素質的複頌,背後所隱含的階層、性別、種族與年齡歧視,實為強化與複製政府的政策論述,並未挑戰到既有支配論述的權力位置。

    最後,本研究指出儘管社論在人口政策的方向上多傾向採取與政府一致的立場,但從「人口爆炸」到「鼓勵生育」時期,卻可見社論的立場由一開始對政府的亦步亦趨,到逐漸重視輿論的民意轉向。而對政策的施行手段,也從婉轉諫言到直陳己見,並在政策論爭的過程當中,扮演政府探知輿情及提供民眾政策思考的角色。
    Reference: 一、中文部份
    于宗先、王金利(2009)。《台灣人口變動與經濟發展》。台北:聯經。
    內政部戶政司(2008)。〈歷年育齡婦女一般生育率、年齡別生育率及總生育率〉,取自內政統計資訊服務網http://www.moi.gov.tw/stat/
    內政部戶政司(2008)。《人口政策白皮書》,取自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
    http://www.ris.gov.tw/version96/pe_004.html
    內政部人口政策委員會(1993)。〈當前我國的人口政策〉,《豐年》,43(21): 18-29。
    〈不強調節育 不鼓勵生育 預防人口爆炸 豈能增產報國 未來政策走向 保持彈性調整〉(1988年6月24日)。《聯合報》,第3版。
    日青(1991)。〈台灣的女性生育控制權〉,《中國論壇》,31(6): 70-73。
    牛凌辰(1971)。〈家庭計畫今後努力的方向〉,《豐年》,21(14): 9。
    王孟倫、黃忠榮(2006年7月4日)。〈人口政策 長期兩極爭議〉,《自由時報》,焦點版。
    王增勇、孫嫚薇、胡宜庭、曹愛蘭、顧玉玲、Gi Estrada、林津如、藍佩嘉、夏曉鵑(2006)。〈放寬外籍監護工申請之後呢?以「照顧公共化」破除解構「外勞vs.本勞」與「外勞vs.雇主」利益衝突的迷思〉,《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1: 283-317。
    〈台北市政府婚宴致詞參考稿「兩個孩子有玩伴,三個孩子最美滿」〉,(2007年4月14日)取自台北市政府網頁http://www.taipei.gov.tw/cgi-bin/Message/MM_msg_control?mode=viewnews&ts=46208bfb:2c65&theme=
    司馬文武(1998)。〈司馬文武:社論像眉毛〉,《目擊者》,6: 69。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4)。《鼓勵生育衛生教育宣導計畫》,取自
    http://www.bhp.doh.gov.tw/BHPnet/Portal/Them.aspx?No=200712250051
    〈民間施行節育 政府未便干涉 政院答覆立委質詢 適當調節婦幼蒙益〉(1966年6月 10日)。《聯合報》,第2版。
    〈立委籲不孕症列健保給付〉(2004年12月4日)。《蘋果日報》,生活版。
    伊慶春、章英華(2008)。〈父系家庭的持續與變遷:台灣的家庭社會學研究,1960-2000〉。謝國雄(編),《群學爭鳴:台灣社會學發展史,1945-2005》,頁23-73。台北:群學。
    朱灼文(2002)。《社論的論證結構分析》。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彥柔(2008)。《家庭計畫下已婚女性的避孕經驗,1960s-1980s》。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道凱譯(2007)。《政策弔詭:政治決策的藝術》。台北:群學。(Stone, D. [2002]. Policy paradox: The art of political decision making.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老三,是時代身分證〉(2008年3月20日)。《聯合報》,E4版。
    何穎怡譯(2003)。《太太的歷史》。台北:心靈工坊。(原書Yalom, M. [2001]. A history of the wife.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吳信如譯(2006)。《瑪土撒拉的密謀-顛覆高齡化社會的迷思》。台北:商務印書館(原書Frank Schirrmacher[2004]. DAS METHUSALEM-KOMPLOTT.)
    吳嘉苓(2000)。〈醫療專業、性別與國家:台灣助產士興衰的社會學分析〉,《台灣社會學研究》,4: 191-268。
    吳嘉苓、陳昭如、鄧純芳(2004)。〈「台灣生育政策制訂的性別政治」演講紀實〉,《婦研縱橫》,70: 54-62。
    呂寶靜、李美玲、蔡明璋、吳淑瓊(2007)。《人口政策白皮書及實施計畫之研究-子計畫四「我國人口政策白皮書之規劃與研究」期末報告》。(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
    李秀珠(2004年11月15日)。〈公聽會拒聽民眾意見〉,《自由時報》,第15版自由廣場。
    李佳燕(2004年11月29日)。〈不生,就滅種了嗎?〉,《中國時報》,時論廣場A15版。
    李孟典(1983)。〈徹底推行家庭計畫的對策〉,中央日報(編),《邁向優生之路:為何推行家庭計畫績效不彰》,頁115-126。台北:中央日報。
    李金銓(1992)。〈從權威控制下解放出來-台灣報業的政經觀察〉,朱立、陳韜文(編),《傳播與社會發展》,頁81-94。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李素楨(2004)。〈台灣女性的生育自主權之問題與權利分析〉,《應用倫理研究通訊》,31: 15-22。
    李淑娟(2003)。〈台灣半世紀來公衛概況〉。中央研究院科學教育推動委員會(編),《2003,春之煞:SARS流行的科學和社會文化回顧》,頁115-147。台北:聯經。
    李棟明(1986)。〈數種子宮內避孕器停用率之比較研究〉,蕭慶耀、邱志彥(編),《人口問題及家庭計劃 第四輯》,頁61-84。台中:臺灣省公共衛生研究所。
    李棟明(1993)。《臺灣地區完成緩和人口成長家庭計畫成果之評估》。台中:臺灣省家庭計畫研究所。
    李棟明(1995)。《臺灣地區早期家庭計畫發展誌詳》。台中:臺灣省家庭計畫研究所。
    李棟明(2000)。〈邁向社會福利服務-臺灣省新家庭計畫八年推行成果〉,《臺灣文獻》,51(4): 309-325。
    李瑞金(1983)。〈開發中國家的家庭計劃〉,《社會學與社會工作》,5: 67-76。
    李瞻(1975)。〈三十年來的大眾傳播事業〉,《臺灣光復三十年》,第八章,頁1-33。台中:台灣省新聞處。
    沈征郎(1973年11月23日)。〈家庭計劃九年有成效 人口增加率顯著降低 從本學年度國校大幅減班獲得證實〉。《聯合報》,第3版。
    汪淑娟(2005)。〈悲傷小媽媽?再看青少女生育問題〉,《臺灣醫學人文學刊》,(1): 167-181。
    〈狄波避孕可能致癌 立委要求政府禁用〉(1984年11月17日)。《聯合報》,第3版。
    周慧如(2003年1月2日)。〈生育扣除額案 政院暫未批准 經建會上月提報告 因稅收吃緊 現階段鼓勵生育 以政策宣導為主〉,《中國時報》,第6版。
    孟樊(2001)。〈後現代認同的論述〉,《後現代的認同政治》,頁187-239。台北:揚智。
    林桂圃(1975)。〈三十年來的人口政策〉,臺灣省政府新聞處(編),《臺灣光復三十年》,頁1-20。台中:臺灣省政府新聞處。
    林崇熙(1998)。〈免洗餐具的誕生──醫學知識在台灣的社會性格分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2: 1-37。
    林靜靜(1981年6月21日)。〈長效避孕針使用在即 婦科醫師們聆訊震驚〉,《聯合報》,第3版。
    林麗雲(2000)。〈台灣威權政體下「侍從報業」的矛盾與轉型:1949-1999〉,張苙雲(編),《台灣產業研究》,第3期,頁109-115。台北:遠流。
    林麗雲(2004)。《臺灣傳播史:學院內的傳播學知識生產》。台北:巨流。
    邱天助(2007)。〈老年人意象與媒體再現〉,《社會老年學》,頁219-244。台北:基礎文化創意。
    侯南芬(1999年3月4日)。〈人口政策將轉向鼓勵生育 經建會警告:生育率再持續偏低將帶來人口老化與勞力不足危機〉,《中國時報》,第3版。
    俞彥娟(2003)。〈從母親角色爭議看第二波美國婦女運動中的種族歧視〉,《新史
    學》,14(3): 45-80。
    姚人多(2001)。〈認識台灣:知識、權力與日本在台之殖民治理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2: 119-182。
    姚人多(2005)。〈回首新身體的舊時路:評《亞細亞的新身體》〉,《台灣社會學刊》,9: 205-214。
    〈政院答覆立委 未便干預節育〉(1964年10月9日)。《聯合報》,第6版
    胡幼慧(1995)。《三代同堂-迷思與陷阱》。台北:巨流。
    紀欣(2000)。〈女人、國家與政策〉,《女人與政治:九○年代婦女參政運動》,頁18-39。台北:女書文化。
    〈要節育 大家都受苦 女議員 為女人叫屈〉(1968年1月19日)。《聯合報》,第 3版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家庭計劃信箱〉,(1974年3月30日)。《聯合報》,第6版。
    〈家庭計劃信箱〉,(1974年7月11日)。《聯合報》,第6版。
    家庭計劃運動旨在倡行保育 政院向立委提出答覆〉(1961年7月 14日)。《聯合報》,第2版
    孫得雄、張明正(1989)。《人口學與家庭計畫》。台北:空大。
    孫得雄、陳肇男、李棟明(2002)。〈台灣家庭計畫之轉折與政策經驗〉,《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32(1): 25-76。
    徐佳士(1974)。〈台北市家庭主婦對家庭計劃的反應〉,《新聞學研究》,14: 1-74。
    徐美苓、熊培伶、吳姿嫺、施馨堯與賴若函(2009年7月6日)。〈台灣人口「問題」的建構:以少子化新聞框架為例〉,「2009中華傳播學會研討會」,新竹:玄奘大學。
    徐碧華(1999年3月4日)。〈規劃人力 經建會鼓勵生育 主張增加第三個子女免稅額 建議將提政院政務會談討論〉,《聯合報》,第8版。
    訊》,31: 15-22。
    張明正(1988)。〈執政黨之新人口政策與台灣省今後家庭計畫工作之取向〉,《台灣經濟預測與政策》,19(2): 69-75。
    張玨(1992)。〈墮胎合法化對臺灣婦女影響的省思〉,《婦女與兩性學刊》,3: 1-23。
    張苙雲(2003)。《醫療與社會-醫療與社會學的探索》。台北:巨流。
    康豹(2006)。《染血的山谷-日治時期的噍吧哖事件》。台北:三民。
    張毓芬(1998)。《女人與國家:台灣婦女運動史的再思考》。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錦華(1997)。〈傅科:從「意識形態」到「權力/知識」研究〉,《傳播批判理論》,頁153-196。台北:黎明文化。
    〈採用長效避孕針 許子秋下定決心 立委鍾榮吉提緊急質詢 希望衛生署三思而後行〉(1981年8月24日)。《聯合報》,第3版
    〈推行家計四年計劃 動用經費近十四億〉(1982年8月6日)。《聯合報》,第1版。
    〈教部常次籲外籍新娘節育〉(2004年7月7日)。《中國時報》,C5社會脈動版。
    許慧如譯(2002)。《心經濟.愛無價?》。台北:新新聞。(Folbre, N. [2001]. The invisible heart: Economics and family value. New York: The New Press.)
    陳千惠(2003)。《台灣中部集集婦女的生活史(1920~1970)》。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郭文華(1997)。《一九五○至七○年代臺灣家庭計劃:醫療政策與女性史的探討》。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文華(1998)。〈美援下的衛生政策,一九六○年代臺灣家庭計畫的探討〉,《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2: 39-82。
    陶希聖(1968年1月10日)。〈節育之害!-陶希聖先生來函〉,《聯合報》,第9版。
    陳傳非(1975)。《育齡夫婦對家庭計畫宣傳反應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肇男、孫得雄、李棟明(2003)。《台灣的人口奇蹟-家庭計畫政策成功探源》。台北:聯經。
    陳豐巒(1971)。〈口服避孕藥使用率低的原因何在〉,《豐年》,21(14): 37。
    彭渰雯(2007)。〈婦運與政治〉,黃淑玲、游美惠(編),《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頁177-198。台北:巨流。
    曾萬(1988)。《台灣地區經濟性專業報紙社論分析》。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湯本譯(1994)。《劫-一個中國婦女的自白》。台北:中華書局。(原書Steven W. Mosher [1993]. A mother`s ordeal: One woman`s fight against China`s one-child policy.)
    游揆:愛台灣就要多生小孩〉(2004年6月13日)。《中國時報》,A6社會脈動版。
    程之行(1984)。《評論寫作》。台北:三民。
    黃正宏、周平(2007)。〈不再「快樂」的搖頭丸?台灣的毒品論述分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6: 145-94。
    項國寧、楊憲宏(1983年8月13日)。〈狄波風波 從美國鬧到台北 贊成與否 不止於醫學範疇〉,《聯合報》,第3版。
    黃淑怡(2008年2月27日)。〈台灣因應少子女化的政策論述分析:生態女性主義的視角〉,「二十一世紀的臺灣社會脈動-婦幼人口發展與健康政策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
    黃肇松(1974)。〈大眾媒介與親身接觸在台灣農村家庭計劃消息中擔任之角色〉,《新聞學研究》,14: 75-160。
    楊小萍(1981)。〈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我們要有效降低出生率〉,《光華》,6(9): 36-40。
    楊翠華(2008)。〈美援對台灣的衛生計畫與醫療體制之形塑〉,《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62: 91-139。
    楊漢湶(1969)。〈目前東亞地區家庭計劃推行概況〉,孫得雄(編),《人口問題與家庭計劃》,頁77-81。台北:幼獅文化。
    楊靜利(2005)。〈台灣的人口問題〉,瞿海源(編),《台灣的社會問題》,頁36-64。台北:巨流。
    楊靜利、李大正與陳寬政(2006)。〈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婚姻行為之變遷〉,《人口學刊》,33: 1-32。
    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規劃處(1988)。〈最適人口成長與人口政策〉,《自由中國之工業》,70(3): 1-13。
    葉肅科(2005)。〈高齡化社會與老年生活風格〉,《社區發展季刊》,110: 230-241。
    詹悟(1964年7月12日)。〈瓦窖〉,《聯合報》,第 7版。
    鄒光華(1978)。〈人際傳播對家庭計畫消息在台灣山地傳散之影響〉,《新聞學研究》,20: 151-184。
    〈廖本煙:應查越娘有無餘毒〉(2006年4月1日)。《聯合報》,A3焦點版。
    〈實施節育 並無違法 政院答覆立委質詢 未便干涉婦幼保健〉(1965年5月11日)。《聯合報》,第2版。
    廖慈怡(2005)。《生育政策規範的合法正當性研究-女性主義法學的觀點》。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育農(2004)。《一個女性經驗的家庭計畫:台灣家庭計畫早期的發展(1954-1964)》。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仲冬(1998)。〈國家政策下的女性身體〉,《女性醫療社會學》,頁187-222。台北:女書。
    劉梅君(2000)。〈「廉價外勞」論述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8: 59-90。
    〈億載金城締良緣 人權婚禮22對新人〉(2005年10月1日)。《聯合報》,C4雲嘉南綜合新聞版。
    潘子明(1996)。〈細說霍亂〉,《科學月刊》,27(5): 409-419。
    編輯部(1992)。〈家庭計畫不能老玩下去〉,《遠見》,71: 106-108。
    蔡宏政(2006)。〈公共政策中的專業知識與民主參與-以人口老化問題為例〉,《教育社會學通訊》,73: 3-9。
    蔡宏政(2007)。〈台灣人口政策的歷史形構〉,《臺灣社會學刊》,39: 65-106。
    蔡宏進、廖正宏(1987)。〈人口理論〉,《人口學》,頁73-113。台北:巨流。
    蔡晏霖(2007)。〈遇見東南亞:新台灣之子與素質地理〉,《文化研究月報》,73。取自http://hermes.hrc.ntu.edu.tw/csa/journal/73/journal_park737.htm
    蔡榮福(1972)。〈亞洲國家家庭計劃推行概況〉,孫得雄、林惠生、陳曉暲、李棟明、晏涵文、廖上清、許瑛瑛、楊漢湶、蔡榮福(編著),《人口問題與家庭計劃》,頁118-122。台北:幼獅文化。
    蔡榮福譯(年代不詳)。〈狄波現狀〉,《家庭計劃通訊》,4(61): 1-7。
    蔡慧貞(2004年6月17日)。〈人口越來越少 緊急補人雙管齊下 鼓勵外人移入 國人增產 經建會提「積極移民政策」 大陸配偶來台定居管制擬放寬 鼓勵生育 游揆限衛署一個月內提宣導計畫〉,《中國時報》,A13政治綜合版。
    衛生署、研究考核委員會檔案管理局(編)(2007)。〈推行臺灣地區家庭計畫〉,《公共衛生風華雲湧:百件衛生重要檔案選輯》,頁258-262。台北:衛生署、研考會檔案管理局。
    衛生署長為狄波「徵名」 推廣避孕藥何必愚民〉(1981年7月18日)。《聯合報》,第3版。
    衛署大力推廣狄波 立委再提緊急質詢〉(1981年7月23日)。《聯合報》,第3版。
    〈誰說的對?〉(1981年6月23日)。《聯合報》,第3版
    〈質詢書.反節育 家計會.起騷動〉(1966年10月8日)。《聯合報》,第3版。
    鄭振煌(1974)。〈家庭計畫消息對台灣都市婦女的傳播效果研究大眾媒介與親身接觸在台灣農村家庭計劃消息中擔任之角色〉,《新聞學研究》,14: 161-242。
    鄭清霞、洪惠芬(2005)。〈養育責任的集體分擔-公共財與外部性的分析〉,《臺大社工學刊》,10: 55-112。
    學》,14(3): 45-80。
    盧忻謐、梁妃儀、蔡篤堅(2007)。《臺灣家庭計畫之奠基啟航-以周聯彬教授口述訪談為主軸的探索》。台中: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薇薇夫人專欄 「非生個兒子不可」嗎?〉,(1967年7月18日)。《聯合報》,第 9版
    〈薇薇夫人專欄 真象如何?〉(1966年7月9日)。《聯合報》,第12版。
    薛絢譯(2004)。《母性》。台北:新手父母。(原書Hrdy, S. B. [1999]. Mother nature: A history of mother, infants, and natural selection.)
    〈謝長廷夫人開支票送「好孕」〉(2007年11月5日)。《中國時報》,C2台中新聞版。
    謝靉倫(2000)。《誰的婦女政策?我國婦女政策中「婦女」的論述分析(1949-2000)》。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避孕針狄波起風波 許子秋偃旗未歇鼓〉(1981年6月25日)。《聯合報》,第3 版。
    鍾蔚文(2004)。〈想像語言:從Saussure到台灣經驗〉,翁秀琪(編),《台灣傳播學的想像》,頁199-264。台北:巨流。
    鍾麗華(2005年3月10日)。〈來台前四月 外籍配偶 產檢、結紮有補助〉,《自由時報》,第6版。
    藍佩嘉(2006)。〈合法的奴工,法外的自由:外籍勞工的控制與出走〉,《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4: 107-150。
    藍佩嘉(2008)。《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臺灣新富家庭》。台北:行人。
    藍昭堂(1968年1月15日)。〈節育,男性也有責任〉,《聯合報》,第 9版。
    鎮天錫、尹建中(1983)。《人口政策的形成與檢討》。台北:聯經。
    羅文輝(1989)。〈解嚴前後報紙社論的分析〉,《新聞學研究》,41: 9-24。
    蘇建華、劉一龍(2008)。〈第二現代下的專家系統風險:以提高生育政策為例〉,「台灣社會福利學會2008年年會暨『新世紀社會保障制度的建構與創新:跨時變遷與跨國比較』國際學術研討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
    顧淑馨譯(1993)。《反挫-誰與女人為敵?》。台北:自立晚報。(Faludi, S. [1991]. Backlash: The undeclared war against American women. New York: Crown.)
    二、英文部份
    Barker, C., & Galasinski, D. (2001). Cultural studies and discourse analysis: A dialogue on language and identity. London: Sage.
    Billig, M. (2001). Discursive, rhetorical and ideological messages. In M. Wetherell, S. Taylor & S. J. Yates (Eds.), Discourse theory and practice (pp. 210-221). London: Sage.
    Donaldson, P. J. (1990). Nature against US: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world population crisis: 1965-1980. Chapel hill, North Carolina: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Eager, P. W. (2004). Global population policy: from population control to reproductive rights. Aldershot: Ashgate.
    Eagleton, T. (1991). Ideology. London: Verso.
    Fairclough, N. (1992).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Fairclough, N. (1995). Media discourse. London: Edward Arnold.
    Fairclough, N. (2001). The discourse of New Labor: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M. Wetherell, S. Taylor & S. J. Yates (Eds.), Discourse as data: A guide for analysis (pp. 229-266). London: Sage.
    Fairclough, N. (2006). Semiosis, ideologies and mediation. In I. Lassen, J. Strunck & T. Vestergaard (Eds.), Mediating ideology in text and image (pp. 19-35).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Fairclough, N., & Wodak, R. (1997).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T. van Dijk (Ed.), Discourse as social interaction (pp. 258-284). London: Sage.
    Foucault, M. (1991[1978]). Governmentality. In G. Burchill, C. Gordon & P. Miller (Eds.), The Foucault effect: 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 (pp.87-104). Hempstead: Harvester Wheatsheaf.
    Fowler, R. (1991). Language in the news: Discourse and ideology in the press. London: Routledge.
    Green, M. (1993). The evolution of U.S. international population policy, 1965-92: A chronological account.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9(2): 303-321.
    Hartmann, B. (2002). The changing faces of population control. In J. Silliman & A. Bhattacharjee (Eds.), Policing the national body: Sex, race, and criminalization. Cambridge, MA: South End Press.
    Katz, P. R., & Chiu, C. L. (2006). The history and significance of demographic source from colonial Taiwan. In Y. C. Chuang, T. Engelen & A. P. Wolf (Eds.), Positive or preventive? Reproduction in Taiwan and the Netherlands, 1850-1940 (pp.19-38). Amsterdam: Aksant.
    Le, E. (2003). Active participation within written argument: Metadiscourse and editorialist’s authority. Journal of Pragmatics, 36(4), 687-714.
    Philips, L., & Jørgensen, M. (2002). Discourse analysis as theory and method. London: Sage.
    Portugese, J. (1998). Fertility policy in Israel: the politics of religion, gender, and nation. Westport, CT : Praeger.
    Ryan, M. (2001). Journalistic ethics, objectivity, existential journalism, standpoint epistemology, and public journalism. Journal of Mass Media Ethics, 16(1), 3-22.
    Schindlmayr, T. (2001). The media, public opinion and population assistance: establishing the link. Family Planning Perspective, 33(3), 128-132.
    Sclafani, J. (2008). The intertextual origins of public opinion: Constructing Ebonics in the New York Times. Discourse & Society, 19(4), 507-527.
    Selya, R. M. (2004). Development and demographic change in Taiwan. River Edge, NJ: World Scientific.
    Silliman, J. (2002). Introduction. In J. Silliman & A. Bhattacharjee (Eds.), Policing the national body: Sex, race, and criminalization. Cambridge, MA: South End Press.
    Silliman, J., Fried, M. G., Ross, L., & Gutierrez, E. R. (2007). Women of color and their struggle for reproductive justice. In S. M. Shaw & J. Lee (Eds.), Women’s voice, feminist versions: Classic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 (pp. 354-362). NY: McGraw-Hill.
    Smith, A. (2002). Better dead than pregnant: The colonization of native women’s reproductive health. In J. Silliman & A. Bhattacharjee (Eds.), Policing the national body: Sex, race, and criminalization. Cambridge, MA: South End Press.
    Teo, P. (2000). Racism in the news: 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news reporting in two Australian newspapers. Discourse & Society, 11(1), 7-49.
    Titscher, S., Meyer, M., Wodak, R., & Vetter, E. (2000). Methods of text and discourse analysis. London: Sage.
    van Dijk, T. (1998). Ideology: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London: Sage.
    van Dijk, T. (2001). Principle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M. Wetherell, S. Taylor & S. J. Yates (Eds.), Discourse theory and practice (pp. 300-317). London: Sage.
    Walby, S. (1997). Gender transformations. London: Routledge.
    White, P. R. R. (2006). Evaluative semantics and ideological positioning in journalistic discourse. In I. Lassen, J. Strunck & T. Vestergaard (Eds.), Mediating ideology in text and image (pp. 37-67).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Wodak, R. (2004).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C. Seale, G. Gobo, J. F. Gubrium & D. Silverman (Eds.), Qualitative research practice: A guide for social science students and researchers (pp. 197-213). London: Sage.
    Wood, L. A., & Kroger, R.O. (2000). Doing discourse analysis: Methods for studying action in talk and text. London: Sage.
    Yuval-Davis, N. & Anthias, F. (1989). Woman-nation-state. London: Macmillan.
    Yuval-Davis, N. (1997). Gender and nation. London: Sage.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學系
    9545102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45102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新聞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37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