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94888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822/144841 (79%)
Visitors : 51799054      Online Users : 39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4888


    Title: 我國引進外籍專業技術人員政策之研究
    Authors: 李佳娟
    Contributors: 張昌吉
    李佳娟
    Keywords: 外籍專業技術人員
    跨國遷移
    Date: 2008
    Issue Date: 2016-05-09 12:36:02 (UTC+8)
    Abstract: 隨著全球化與知識經濟來臨,加上就業結構的轉變,各國均訂定積極政策以極力爭取專業技術人才,因此專業技術人才的跨國遷移也更受矚目。根據經建會推估,我國未來人力供需將持續呈現高級專業技術與管理人力缺乏的現象,而延攬外籍專業技術人員是最快速解決人力短缺問題的方法之一。
    外籍專業技術人員來台工作對於國內可能會產生正負面的影響,應在正面效益大於負面影響的基礎下,使其替代性達到最低是一大重點,又如何有效吸引外國專業技術人員移入並鼓勵企業延攬外籍專業技術人才,提供產業所需與並維持我國經濟成長與競爭力,實為當務之急。
    為了進一步提出一套有效吸引外籍專業技術人員來台的政策,本研究嘗試透過文獻分析法以及比較法與亞洲主要國家之相關延攬人才政策進行分析比較,再根據深度訪談的發現與結果,以了解目前我國在引進外籍專業技術人員的政策推行上不足之處,以及政策在實際操作執行上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與違法現象。
    經由相關文獻與訪談之分析,發現目前我國政策的推行與執行上仍有許多問題存在,而從企業與政府兩方面立場差異之不同,必須兼顧雙方之權益,提出政策面以及生活環境面的誘因及相關配套措施,以提高外籍人士來台以及企業聘僱外籍人士之意願,並成功延攬我國所需的外籍專業技術人員來台工作。最後本研究嘗試進一步從研究結果與發現中提出建議,以作為未來政策修改的參考方向。


    關鍵字:外籍專業技術人員、跨國遷移
    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依筆劃順序排列)
    1.中央日報,2006,「歡迎外籍專業經理人及高科技人才來台工作」,10月17日。
    2.中小企業白皮書,2007,經濟部。
    3.中華民國經濟部投資業務處,2006,新加坡投資環境簡介。
    4.中華民國經濟部投資業務處,2006,香港投資環境簡介。
    5.王尚志,2004,我國外籍勞工許可及管理法制與實踐之研究,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6.王孟平等,2006,亞太技術勞工的國際移動與政策議題:「人才流失」或「人才交換」,國境警察學報vol.5。
    7.王健全、許淑琴,2007,新加坡南韓與台灣人才培育及延攬政策之比較分析,全球台商E焦點,第73期。
    8.外人財交稅將降至20﹪,2008,台灣新經濟簡訊,第86期。
    9.包惠等,2005,新加坡研發人力資源結構與人才政策初探,西北人口第三期。
    10.成之約,2006,外籍勞工引進政策與管理機制之探討,就業安全半年刊,95年12月號。
    11.成之約,2001,產業人力引進政策的探討,勞資關係月刊第二十卷第二期。
    12.吳忠吉,1995,勞動經濟學,空中大學。
    13.吳忠吉,2005,外來人才、專技考試機制與國家競爭力,國家菁英季刊第一卷第三期。
    14.辛炳隆,2005,由保障國人就業機會看「入出國及移民法」之修正,移民政策與台灣社會未來發展研討會。
    15.辛炳隆,2005,外籍專業人員來台工作單一窗口作業之成效分析,就業安全半年刊,94年12月號。
    16.辛炳隆,2006,台灣引進科技人力之政策分析,「全球化之下的人權保障與人才共享」研討會論文,頁2-1。
    17.吳家聲,1989,基層人力短缺與外籍勞工問題,勞工行政雜誌,第18期。
    18.李淑慧,2008,「外國人辦卡銀行公會鬆口」,經濟日報,5月16日,C2版。
    19.何增科,2004,美國、新加坡、印度等國家在人才資源開發管理方面作法和經驗的比較研究,馬克思主義與現實雙月刊第二期。
    20.我國移民政策與制度總體檢案調查報告,2007,監察院公報第2584期。
    21.林季平,2005,台灣的人口遷移及勞工流動問題回顧:1980-2000,台灣社會季刊第34期。
    22.林建山,2008,「正視人力資本落後」,中國時報,5月12日,A15版。
    23.林慧蘭,2002,我國海外高級科技人才返國工作動機與適應之研究—以工研院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24.林嘉琪,2005,台灣資訊科技人才延攬政策之研究(1955-2004年),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25.赴新加坡、香港、日本、韓國考察專業外國人員工作許可作業機制,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出國報告,報告日期:97年1日。
    26.夏嘉玲,2008,「亞洲人看城市,新加坡最棒」,聯合報,3月5日,AA1版。
    27.孫以凡,1999,我國外籍勞工法制與國際法規範之比較,國立中正大學法律所碩士論文。
    28.孫正民、王國連,2008,日本的e-Japan戰略與引進人才政策,國際工程與勞務,第2期。
    29.張雯珍,2005,台灣專業外籍工作者特質與分布的變動:1990年與2000年戶口普查比較分析,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30.張家榮,2004,台灣的跨國遷徙及移入的勞動人口特質:2000年戶口及住宅普查分析,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31.張于純,2007,來台之外籍專技人員跨國移動與就業歷程探討,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32.張翊宏,2006,玩家遊戲轉換因素之研究—以人口遷徙PPM模型探討之,東吳大學商學院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33.徐榮崇,2002,澳洲台灣移民居住地的選擇與決策過程—以雪梨、布里斯本和墨爾本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4.陳雅玲,2007,教育新趨勢:將國際觀植入你的DNA成為未來的一軍,商業週刊1006期。
    35.陳正良,1989,台灣地區外籍勞工之探討,勞工研究季刊96期。
    36.陳正料,1998,台灣外勞問題的政治經濟分析,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37.陳俊育,2007,人力資本存量與經濟成長之關係,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
    38.陳瑞嘉,2003,白領外國人來台工作整合作業一元化,就業安全半年刊,92年7月號。
    39.陳信宏等,2007,國際人才流動、政策趨勢及我國的海外人才對策,台灣經濟論衡第五卷第12期。
    40.陶宏麟、余月娥,1999,外籍勞工核配比例分析,勞資關係論叢第九期。
    41.黃詩雯,2002,亞太技術性移民政策之比較研究,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42.廖正宏,1985,人口遷移,台北市:三民。
    43.趙健雯,2001,新加坡知識經濟與教育發展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44.楊靜宜,2007,外國專技人員來台工作政策與管理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45.靖心慈,2006,國際勞工移動發展下外籍專業人士議題探討,就業安全半年刊,95年12月號。
    46.蔡繼光,2002,國際遷徙與移民—解讀離國出走,書林出版。
    47.蔡青龍、林季平,1999,經濟結構轉型與勞動市場變化:台灣經濟部門內/間之勞動力流動,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
    48.賴宗福,2006,國際勞動遷移之福利分析:三類移民理論模型之研究,東吳經濟商學學報,Vol.53。
    49.魏伶霓,2007,台灣「印起來」:印度籍博士後研究員來台生活與工作情形初探,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50.藍科正,2006,台灣引進藍領與白領外國人政策之比較評析,「全球化之下的人權保障與人才共享」研討會論文。
    51.藍科正,2006,談聘僱外國專業人員行為的查察與建議,就業安全半年刊,95年7月號。
    52.藍科正等,2005,建立引進外國專業人員之管理機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委託研究報告。
    53.藍科正,2006,完善外籍專業人士來台工作及生活之相關配套措施,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報告。
    54.蕭美珠,2006,台灣製造業外及勞工人權之探討,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55.嚴祥鑾,2003,全球化對台灣勞動市場的衝擊,收錄在袁鶴齡主編全球化V.S區域化:亞洲地區經濟發展的契機與挑戰,台中:若水堂。


    貳、英文部分
    1.Adela Pellegrino,(2001).“ Trends in Latin American Skilled Migration: Brain Drain or Brain Exchange?”,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vol. 39.
    2.Edwin, R, P,(1986).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Models and Policie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l73.
    3.ILO, Immigration Migration for Employment, World Labor Report, ILO Geneva.
    4.Laudeline Auriol,(2002).“Human Resourc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asurement Issues and International Mobility”, International Mobility of the Highly Skilled, OECD.
    5.Louise Ackers, (2005).“Moving People and Knowledge: Scientific Mobility in the European Unio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Vol.43.
    6.Maureen Benson-Rea and Stephen Rawlinson, (2003).“Highly Skilled and Business Migrant: Information Processes and Settlement Outcomes”,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vol. 41.
    7.OECD SOPEMI,(1997).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Continuous Reporting System on Migration: Annual Report”, Paris: OECD.
    8.Ouaked, (2002).“Transatlantic Roundtable on High-skilled Migration and Sending Countries Issues”,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vol.40.
    9.Peter Zaletel, (2006).“ Competing for the Highly Skilled Migrations: Implications for the EU Common Approach on Temporary Economic Migration”, European Law Journal, vol.12.
    10.Piyasiri Wickramasekara, (2002).“ Policy responses to skilled migration: Retention, return and circulation”, ILO.
    11.Robyn Iredale, (1999).“The Need to Import Skilled Personnel Factors Favouring and Hindering its International Mobility”,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vol.37.
    12.Siew-Ean Khoo; Peter McDonald; Carmen Voigt-Graf; Graeme Hugo, (2007).“A Global Labor Market: Factors Motivating the Sponsorship and Temporary Migration of Skilled Workers to Australia”, IMR, vol.41.
    13.Scott M. Fuess, (2003).“Immigration Policy and Highly Skilled Workers: The Case of Japan, 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 vol. 21.


    叁、網路部份
    1.Manpower Hong Kong,(2008). “Confronting the Talent Crunch: 2008”, Manpower White Paper, form: http://www.manpower.com.hk/pdf/Talent_CrunchA4_1.pdf.
    2.日本技術人才嚴重短缺,國際日報電子報,2008年5月18日,取自http://www.chinesetoday.com/news/show/id/65612。
    3.「日本放寬移民政策增加留學生歡迎日語人才」,大紀元時報,2008年5月8日,取自:http://news.epochtimes.com/b5/8/5/8/n2109835.htm。
    4.王英偉,人才開發—香港經驗,西部地區人才資源開發國際研討會專題報告,2001年7月19~20日,瀏覽網頁:http://www.wongyingwai.org/speeches.asp。
    5.李雪莉,新加坡吸引世界一流人,天下雜誌258期,2002年9月,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catalog/index.jsp?PID=98。
    6.吳孟抿,市府增設外國人服務窗口,中華日報,2008年6月9日,取自:http://www.cdnnews.com.tw/20080610/news/ncxw/T90016002008060918412019.htm。
    7.柳靜等,日本各區政府都設有外國人專用窗口,朝鮮日報,2008年1月15日,取自:http://chn.chosun.com/big5/site/data/html_dir/2008/01/15/20080115000028.html
    8.林友順,大馬及中國移民變身新加坡政經精英,亞洲週刊,二十一卷十二期,http://www.yzzk.com/cfm/Content_Archive.cfm?Channel=ae&Path=378636641/12ae1a.cfm,上網瀏覽日期:97年5月2日。
    9.林宏達,10000個亞洲飯碗,專找台灣人!,商業周刊第1052期,民97年1月21日,取自: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fineprint.php?id=29540,瀏覽日期民97年5月15日。
    10.林憬屏,調查:新加坡為亞洲移民心中最佳居住城市,奇摩新聞,2008年3月4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304/19/umhu.html。
    11.張沛元翻譯,日本工程師荒鬧警報,自由電子報,2008年5月18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may/18/today-int3.htm。
    12.張智達,香港優才計畫一年半攬322人九成屬普通專才,中央日報網路報,民97年1月14日,取自: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13&docid=100266817。
    13.陳雅玲,未來的一軍,商業周刊第1006期,2007年3月,取自: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25017。
    14.黃友信,國際社會變遷下之日本外國人入國管理制度,中央警察大學國境警察學報第二期,2004年2月,取自:http://cpuweb2.cpu.edu.tw/border/studentpost/93/boederpost93.htm。
    15.康世人,星2月起以兩種新准證讓外國人申請短期工作,中央社,民97年1月26日,取自:http://tw.money.yahoo.com/news_article/adbf/d_a_080126_1_sqtf。
    16.戴肇洋,台灣產業科技人才供需問題與解決之道,台灣省商業會,2005,http://www.tcoc.com.tw/newslist/009100/9138.aspx,上網瀏覽日期,2008年5月13日。
    17.新加坡人力部,http://www.mom.gov.sg/publish/momportal/en/home.html
    18.日本法務省入國管理局,http://www.immi-moj.go.jp/
    19.香港政府統計處,http://www.censtatd.gov.hk/
    20.香港入境事務處,http://www.immd.gov.hk/index.html
    21.美國國際商會,http://www.aiccus.org/
    22.歐洲商務協會,http://www.ecct.com.tw/
    23.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http://www.evta.gov.tw/home/index.asp
    24.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http://www.rdec.gov.tw/mp.asp?mp=100
    25.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http://www.cepd.gov.tw/
    26.經濟部人才網,http://hirecruit.nat.gov.tw/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勞工研究所
    94262005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262005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Graduate Institute of Labor Research]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31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