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014/145046 (79%)
Visitors : 52065916      Online Users : 62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94835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4835


    Title: 蒙文通史學探析
    Authors: 方彥傑
    Contributors: 彭明輝
    方彥傑
    Keywords: 蒙文通
    經學
    史學
    古史多元論
    中國史學史
    Date: 2009
    Issue Date: 2016-05-09 11:57:24 (UTC+8)
    Abstract: 本文藉由考察蒙文通的史學著作,探討蒙文通從經學到史學之間的轉折,對其上古史研究的影響;並探究蒙文通的中國史學史研究,分析蒙文通史學思想的特點;最後討論蒙文通在現代中國史學中的具體位置,並置於現代史學發展的歷史脈絡中論述。
    除緒論與結論外,第二章論述蒙文通的生平,探討其思想背景,包括其師廖平的經學思想,以及近代四川的經學發展。第三章分析《古史甄微》的內容,討論蒙文通古史多元論的內涵,最後探討蒙文通古史多元論與當時學界的互動,以及與其他古史多元論之差異。第四章探究蒙文通中國史學史研究,包括史學史的分期、對史料與史學的看法、與“全”、“變”、“深”的治史原則,以及對南宋史學的特殊觀點。第五章打破“史料”與“史觀”二元的分派方式,論析蒙文通在現代中國史學中所扮演的角色。
    蒙文通一生學術面向寬廣,自經學入,泛及史傳、諸子、理學、釋、道、二藏,兼采博涉,莫不淹通,考辨抉微,自成體系。雖然蒙文通一生最關心的仍為儒學,但不可諱言,史學研究仍是其學術生命的重要部分,史學觀點更有其特出之處。希冀透過對蒙文通史學的探析,進一步了解複雜的現代中國史學,並填補其間之空白。
    Reference: 一、專書(依作者姓名筆劃序)
    1.Wang Fan-sen , Fu Ssu-nien: 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2.丁文江,《梁任公先生年譜長編》,臺北,世界書局,1958。
    3.山口久和(著),王標(譯),《章學誠的知識論──以考證學批判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4.支偉成,《清代樸學大師列傳》,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
    5.王永興,《陳寅恪先生史學述略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6.王玉璋,《中國史學史概論》,重慶:商務印書館,1942。
    7.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
    8.王汎森,《古史辨運動的興起》,臺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87。
    9.王明珂,《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根基歷史的文本與情境》,臺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2006。
    10.王東杰,《國家與學術的地方互動──四川大學國立化進程(1925-1939)》,北京:三聯書店,2005。
    11.王國維,《觀堂集林》,23,收入:王國維,《王觀堂先生全集》,3,臺北:文華出版社,1968。
    12.王晴佳,《西方的歷史觀念:從古希臘到現代》,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13.王晴佳,《臺灣史學五十年》,臺北:麥田出版公司,2002。
    14.王德毅,《王國維年譜》,臺北:中國學術獎助委員會,1967。
    15.王學典、孫延杰(著),《顧頡剛和他的弟子們》,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0。
    16.王曉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北京:中華書局,2000。
    17.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編),《蒙文通先生誕辰110周年紀念文集》,北京:線裝書局,2005。
    18.左玉河,《從四部之學到七科之學:學術分科與近代中國知識系統之創建》,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
    19.白壽彜,《中國史學史》,1,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20.朱希祖,《中國史學通論》,收入:朱希祖,《朱希祖先生文集》,2,臺北:九思出版公司,1979。
    21.朱歧祥,《王國維學術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
    22.朱維錚,《中國經學史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23.艾爾曼(Benjamin Elman)著,趙剛(譯),《從理學到樸學──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
    24.西華大學、四川省文史研究館蜀學研究中心,《蜀學》,第一輯,成都:巴蜀書社,2006。
    25.何炳松,《浙東學派溯源》,北京:中華書局,1989。
    26.何炳松,《通史新義》,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27.余旦初,《愛國主義與中國近代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28.余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4。
    29.余英時,《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
    30.余英時,《猶記風吹水上鱗:錢穆與現代中國學術》,臺北:三民書局,1995。
    31.余英時,《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05。
    32.吳少珉、趙金昭(主編),《二十世紀疑古思潮》,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
    33.吳學昭,《吳宓與陳寅恪》,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2。
    34.吳澤(主編)、袁英光(選編),《王國維學術研究論叢》,1-3,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3-1990。
    35.李永圻(編),《呂思勉先生編年事輯》,上海:上海書店,1992。
    36.李玉梅,《陳寅恪之史學》,香港:三聯書店,1997。
    37.李承熙(輯),《錦江書院紀略》,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咸豐八年刻本影印,1858。
    38.李則綱,《史學通論》,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
    39.李家駒,《商務印書館與近代知識文化的傳播》,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40.李華瑞,《王安石變法研究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1.李璜,《學鈍室回憶錄》,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8。
    42.李耀仙,《廖平與近代經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43.杜正勝,《周代城邦》,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8。
    44.杜正勝,《新史學之路》,臺北:三民書局,2004。
    45.杜維運,《中國史學史》,1-3,臺北:三民書局,2004。
    46.沈松僑,《學衡派與五四時期的反新文化運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4。
    47.沈兼士,《沈兼士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
    48.沈善洪(主編),《蔡元培選集》,下,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49.汪榮祖,《史家陳寅恪傳》,臺北:聯精出版公司,1998。
    50.周文玖,《中國史學史學科的產生和發展》,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51.周文玖,《史學史導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
    52.林時民,《史學三書新詮:以史學理論為中心的比較硏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
    53.林毓生(著),穆善培(譯),《中國意識的危機:“五四”時期激烈的反傳統主義》,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8。
    54.金毓黻,《中國史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55.金毓黻,《靜晤室日記》,1-11,瀋陽:遼瀋書社,1993。
    56.施耐德(Laurence A. Schneider)著,梅寅生(譯),《顧頡剛與中國新史學》,臺北:華世出版社,1984。
    57.柳曾符、柳佳(編),《劬堂學記》(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58.胡守為(編)《陳寅恪與二十世紀中國學術》,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59.胡昌智,《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8。
    60.胡昭曦,《四川書院史》,成都:巴蜀書社,2000。
    61.胡適,《章實齋先生年譜》,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4。
    62.孫永和,《柳詒徵評傳》,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3。
    63.孫敦恆、錢競(編),《紀念王國維先生誕辰120週年學術論文集》,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9。
    64.徐杰舜,《漢民族發展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65.徐炳昶,《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收錄:《民國叢書》,2:73,上海:上海書店,1990。
    66.徐國利,《錢穆史學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
    67.桑兵,《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68.袁英光,《新史學的開山:王國維評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69.袁英光、桂遵義,《中國近代史學史》,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
    70.馬金科、洪金陵,《近代中國史學發展敘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
    71.馬乘風《中國經濟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72.高明士(主編),《戰後臺灣的歷史學研究 1945-2000‧總論》,1,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4。
    73.康樂、彭明輝(主編),《史學方法與歷史解釋》,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
    74.張之洞,《張文襄公全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63。
    75.張杰、楊燕麗(選編),《解析陳寅恪》,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
    76.張書學,《中國現代史學思潮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77.張岂之(主編),《民國學案》,2,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
    78.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正補編‧新史學 合刊)》,臺北:里仁書局,1994。
    79.梁啟超,《飲冰室文集》,13,臺北:中華書局,1983。
    80.梁啟超,《飲冰室文集》,3,臺北:中華書局,1978。
    81.梁啟超,《飲冰室專集》,1,臺北:中華書局,1987。
    82.紹特韋爾(J.T. Shotwell)著,何炳松、郭斌佳(譯),《西洋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
    83.許冠三,《新史學九十年》,長沙:岳麓書社,2003。
    84.陳文豪,《廖平經學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
    85.陳以愛,《中國現代學術研究機構的興起:以北大研究所國學門為中心的探討》,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
    86.陳志明,《顧頡剛的疑古史學──及其在中國現代中國思想史上的意義》,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3。
    87.陳寅恪,《金明館叢稿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88.陳寅恪,《陳寅恪先生論文集》,臺北:九思出版社,1977。
    89.陳寅恪,《寒柳堂集》,北京:三聯書店,2001。
    90.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外二種)》,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91.陳智超(編注),《陳垣來往書信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92.陳德述、黃開國、蔡方鹿,《廖平學術思想研究》,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7。
    93.陸鍵東,《陳寅恪的最後20年》,北京:三聯書店,1995。
    94.章太炎,《訄書》,臺北:世界書局,1971。
    95.章太炎,《章太炎全集》,3,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96.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5。
    97.麻天祥,《晚清佛學與近代社會思潮》,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
    98.傅斯年,《傅斯年全集》,3,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0。
    99.彭明輝,《晚清的經世史學》,臺北:麥田出版公司,2002。
    100.彭明輝,《疑古思想與現代中國史學的發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
    101.彭明輝,《歷史地理學與現代中國史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
    102.馮友蘭,《三松堂自序》,臺北:谷風出版社,1987。
    103.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補》,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104.黃進興,《歷史主義與歷史理論》,西安: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105.黃開國,《廖平評傳》,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3。
    106.黃福慶,《近代日本在華文化及社會事業之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7。
    107.新亞學術期刊編輯委員會,《錢賓四先生百齡紀念會學術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2003。
    108.楊向奎等,《百年學案》,下,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3。
    109.楊寬,《歷史激流中的動盪和曲折:楊寬自傳》,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3。
    110.路新生,《中國近三百年疑古思潮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11.路新生,《經學的蛻變與史學的“轉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12.廖平,《重訂榖梁春秋經傳古義疏》,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
    113.廖平,《經學五變記》,臺北:長安出版社,1978。
    114.廖幼平(編),《廖季平年譜》,成都:巴蜀書社,1985。
    115.蒙文通,《中國史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16.蒙文通,《中國哲學思想探原》,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1997。
    117.蒙文通,《古史甄微》,成都:巴蜀書社,1999。
    118.蒙文通,《古地甄微》,成都:巴蜀書社,1998。
    119.蒙文通,《古族甄微》,成都:巴蜀書社,1993。
    120.蒙文通,《古學甄微》,成都:巴蜀書社,1987。
    121.蒙文通,《先秦諸子與理學》,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122.蒙文通,《老子徵文》,臺北:萬卷樓圖書出版公司,1998。
    123.蒙文通,《經史抉原》,成都:巴蜀書社,1995。
    124.蒙文通,《經學抉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25.蒙文通,《道書輯校十種》,成都,巴蜀書社,2001。
    126.蒙文通,《儒學五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127.蒙默(編),《川大史學──蒙文通卷》,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6。
    128.蒙默(編),《蒙文通學記(增補本)》,北京:三聯書店,2006。
    129.蒙默(編),《蒙文通學記》,北京:三聯書店,1993。
    130.劉俐娜,《由傳統走向現代:論中國史學的轉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131.劉咸炘(著),黃曙輝(編校),《劉咸炘學術論集 史學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132.劉師培,《中國民族志》,收錄:劉師培,《劉申叔先生遺書》,1,臺北:華世出版社,1975。
    133.劉夢溪(編),《中國現代學術經典‧廖平蒙文通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134.劉龍心,《學術與制度:學科體制與現代中國史學的建立》,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2。
    135.蔣天樞,《陳寅恪先生編年事輯(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36.蔡方鹿、劉興淑,《蒙文通經學與理學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7。
    137.蔡尚思,《中國歷史新研究法》,上海:中華書局,1940。
    138.鄭匡民,《梁啟超啟蒙思想的東學背景》,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
    139.鄭師渠,《晚清國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140.魯賓遜(J.H. Robinson)著,何炳松(譯),《新史學》,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141.黎靖德(編),王興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94。
    142.錢穆,《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合刊》,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
    143.錢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
    144.瞿林東,《中國史學史綱》,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145.魏徵、長孫無忌(等撰),《隋書》,40,臺北:鼎文書局,1980。
    146.魏應麒,《中國史學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47。
    147.羅志田(主編),《20世紀的中國:學術與社會 史學卷》,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
    148.羅志田,《近代中國史學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149.羅志田,《烈變中的傳承:20世紀前期的中國文化與學術》,北京:中華書局,2003。
    150.羅志田,《國家與學術:清季民初關於“國學”的思想論爭》,北京:三聯書店,2003。
    151.羅志田,《權勢轉移:近代中國的思想、社會與學術》,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152.嚴耕望,《治史經驗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
    153.蘇雙碧、王宏志,《吳晗傳》,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
    154.饒宗頤,《中國史學之正統論》,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
    155.顧頡剛(等編),《古史辨》,1-7,臺北:藍燈文化出版公司,1987。
    156.顧頡剛,《秦漢的方士與儒生》,臺北,里仁書局,1985。
    157.顧頡剛,《當代中國史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158.顧頡剛,《顧頡剛日記》,1-12,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7。
    二、論文(依作者姓名筆劃序)
    1.于凌波,〈支那內學院始末〉,收入:于凌波,《中國近現代佛教人物志》(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頁366-371。
    2.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新史學》,14:4(臺北,2003.12),頁177-194。
    3.王汎森,〈從經學向史學的過渡──廖平與蒙文通的例子〉,《歷史研究》,2(北京,2005),頁59-74。
    4.王汎森,〈傅斯年與陳寅恪〉,《中國文化》,12(香港,1995),頁238-241。
    5.王明珂,〈論攀附:近代炎黃子孫國族建構的古代基礎〉,《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3:3(臺北,2002.09),頁583-624。
    6.王信凱,〈柳詒徵研究:一個學術文化史個案分析〉,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7.王晴佳,〈中國近代“新史學”的日本背景──清末的“史界革命”和日本的“文明史學”〉,《臺大歷史學報》,32(臺北,2003.12),頁191-236。
    8.王晴佳,〈錢穆與科學史學之離合關係 1926-1950〉,《臺大歷史學報》,26(臺北,2000.12),頁121-149。
    9.朱維錚,〈學人必讀書──張之洞和《書目答問》兩種〉,收入:朱維錚,《求索真文明──晚清學術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頁114-136。
    10.江乾益,〈陳壽祺父子三家詩遺說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
    11.何一民,〈試論尊經書院與四川士林風氣的變化〉,《四川師範大學學報》,1(成都,1991.03),頁87-95。
    12.何域凡,〈存古學堂嬗變記〉,收入:四川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四川文史資料集粹》,第四卷 文化教育科學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頁417-428。
    13.何曉濤,〈蒙文通與中國史學史〉,《四川大學學報》,132(成都,2004),頁78-84。
    14.余英時,〈中國史學的現階段:回顧與展望〉,收入:余英時,《史學與傳統》(臺北:時報出版公司,1982),頁1-29。
    15.余英時,〈清代思想史的一個新解釋〉,收入: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頁121-156。
    16.吳月美,〈王闓運觀世變〉,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
    17.李宇平,〈柳詒徵的史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6(臺北,1988.06),頁285-308。
    18.李有明,〈經史學家蒙文通〉,收入:四川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四川文史資料集粹》,第四卷 文化教育科學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頁687-700。
    19.李美惠,〈何炳松的史學〉,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20.李朝津,〈論清末學術中經學與史學的交替──章太炎民族史學的形成〉,《思與言》,36:1(臺北,1998.03),頁1-37。
    21.沈松僑,〈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8(臺北,1997.12),頁1-77。
    22.沈松僑,〈振大漢之天聲──民族英雄與晚清的國族想像〉,《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3(臺北,2000.06),頁77-158。
    23.沈剛伯,〈史學與世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5/上(臺北, 1967.10),頁509-517。
    24.汪榮祖,〈五四與民國史學之發展〉,收入:杜維運、陳錦忠(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3(臺北:華世出版社,1971),頁505-516。
    25.周予同,〈五十年來中國之新史學〉,收入:杜維運、陳錦忠(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3(臺北:華世出版社,1980),頁371-428。
    26.周予同,〈緯讖中的“皇”與“帝”〉,《暨南學報》,1:1(上海,1936.02;臺北:臺聯國風出版社,1971),頁13-58。
    27.周樑楷,〈傅斯年和陳寅恪的歷史觀點─從西方學術背景所作的討論(1880-1930)〉,《臺大歷史學報》,20(臺北,1996.11),頁101-127。
    28.林志宏,〈戰時中國學界的“文化保守”思潮(1941-1948)──以《思想與時代》為中心〉,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29.林毓生,〈五四時期的激烈反傳統思想與中國自由主義的前途〉,收錄:林毓生,《思想與人物》(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4),頁139-196。
    30.胥端甫,〈經學家廖季平的生平〉,《大陸雜誌》,23:6(臺北:1961.12),頁10-11。
    31.胡昌智,〈錢穆的《國史大綱》與德國歷史主義〉,《史學評論》,6(臺北:1983.09),頁15-38。
    32.胡昭曦,〈蒙文通先生與宋史研究──讀《蒙文通文集》〉,《四川大學學報》,135(成都,2004),頁89-109。
    33.胡逢祥,〈中國現代史學的制度建設及其運作〉,《鄭州大學學報》,37:2(鄭州,2004.03),頁66-72。
    34.胡逢祥,〈現代中國史學專業學會的興起與運作〉,《史林》,3(北京,2005),頁50-60。
    35.胡適,〈《國學季刊》發刊宣言〉,收入:胡適,《胡適文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4),頁229-245。
    36.唐屹軒,〈無錫國專與傳統書院的轉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37.孫隆基,〈清季民族主義與黃帝崇拜之發明〉,收錄:孫隆基,《歷史學家的經線》(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頁1-22。
    38.徐中舒,〈從古書中推測之殷周民族〉,《國學論叢》,1:1(北京,1927),頁108-123。
    39.栗品孝,〈大師已去 風範何存──略議蒙文通先生學術成就的宣傳和探討的問題〉,《中華文化研究通訊》,4(2004),頁17-19。
    40.桑兵,〈二十世紀前半期的中國史學會〉,《歷史研究》,5(北京,2004),頁116-139。
    41.桑兵,〈中國思想學術史上的道統與派分〉,收入:桑兵、關曉紅(主編),《先因後創與不破不立:近代中國學術流派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07),頁1-42。
    42.桑兵,〈民國學界的老輩〉,《歷史研究》,6(北京:2005),頁3-24。
    43.桑兵,〈東亞各國的學術交流──以中國研究為中心〉,收錄:桑兵,《國學與漢學:近代中外學界交往錄》(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頁201-249。
    44.桑兵,〈傅斯年與抗戰時期的中國史學會〉,收入:布占祥、馬亮寬(主編),《傅斯年與中國文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頁41-49。
    45.康虹麗,〈梁任公的新史學和柳翼謀的國史論〉,收入:杜維運、陳錦忠(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3(臺北:華世出版社,1971),頁429-504。
    46.張崟,〈《古史甄微》質疑〉,《史學雜誌》,2:3、2:4(南京,1930),頁1-8。
    47.陳以愛,〈學術與時代:整理國故運動的興起、發展與流衍〉,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48.陳訓慈,〈清代浙東之史學〉,收錄:杜維運、黄進興(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2(臺北:華世出版社,1976),頁597-666。
    49.彭明輝,〈五四史學的方法與方法論意識〉,收入:彭明輝,《台灣史學的中國纏結》(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頁1-65。
    50.楊向奎,〈夏民族起於東方考〉,《禹貢半月刊》,7:6.7(北平,1937.06;臺北:臺灣大通書局景印本,1972),頁63-81。
    51.楊樹榖、楊樹達(記),崔建英(整理),〈郋園學行記〉,《近代史資料》,57(北京,1985.04),頁110-114。
    52.路新生,〈劉師培的民族史研究及對蒙文通的影響〉,《史學史研究》,120(北京,2005),頁55-60。
    53.鄔國義,〈梁啟超新史學思想探源──代序言〉,收入:浮田和民(講述),李浩生等(譯),鄔國義(編校),《史學通論四種合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頁1-49。
    54.熊鐵基,〈重新認識《古史辨》〉,收錄: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中山大學歷史系(合編),《紀念顧頡剛先生誕辰110周年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頁120-122。
    55.蒙文通,〈古代民族移徙考〉,《禹貢半月刊》,7:6.7(北平,1937.06;臺北:臺灣大通書局景印本,1972),頁15-40。
    56.蒙文通,〈晚周僊道分三派考〉,《圖書集刊》,8(成都:1948.06),頁19-28。
    57.蒙文通,〈評《學史散論》〉,《圖書季刊》,2:2(北京:1935.06),頁18-27。
    58.蒙文通,〈楊朱考〉、〈黃老考〉,《靈巖學報》,創刊號 (灌縣,1946.10),頁8-32。
    59.蒙文通,〈楊朱學派考〉,《圖書集刊》,8(成都:1948.06),頁29-54。
    60.蒙文通,〈論墨學源流與儒墨匯合〉,《重光》,6(成都:1938.06),頁11-27。
    61.蒙文通,〈論墨學源流與儒墨匯合〉,《圖書集刊》,3(成都:1942.11),頁33-48。
    62.齊思和,〈評金毓黻著《中國史學史》〉,《燕京學報》,32(北京,1947.06),頁249-250。
    63.劉迪香,〈存古學堂──從書院到學堂的過渡〉,《湖南大學學報》,13:1(長沙,1999.03),頁30-34。
    64.劉德美,〈清季的學政與學風、學制的演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7(臺北,1989.06),頁301-340。
    65.劉興淑,〈“蒙文通先生誕辰110週年紀念暨學術討論會”綜述〉,《中華文化論壇》,1(2005),頁151-152。
    66.劉龍心,〈七十年來對於“現代中國史學史”(1902-1949)的研究回顧與評析〉,收錄: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四屆討論會秘書處(編),《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四屆討論會》,1(臺北:國史館,1998),頁1051-1088。
    67.蔣俊,〈梁啟超早期史學思想與浮田和民的《史學通論》〉,《文史哲》,5(臺北,1993),頁33-58。
    68.鄭于香,〈清代三家《詩》輯佚學研究──以陳壽祺父子、王先謙為中心〉,中壢: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69.蕭雅宏,〈王闓運(1833-1916)的政治思想與活動〉,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70.閻鴻中,〈錢賓四先生對中國傳統史學的詮釋〉,《錢穆先生紀念館館刊》,8(臺北,2000.12),頁148-167。
    71.魏怡昱,〈王闓運春秋學思想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72.羅志田,〈事不孤起,必有其鄰──蒙文通先生與思想史的社會視角〉,《四川大學學報》,139(成都,2005),頁101-113。
    73.蘇雲峰,〈尊經書院:四川大學的前身1875-1903〉,收入:李國祁(主編),《郭廷以先生百歲冥誕紀念史學論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5),頁271-297。
    74.黄俊傑,〈錢賓四史學中的“國史”觀:內涵、方法與意義〉,《臺大歷史學報》,26(臺北,2000.12),頁1-37。
    三、網路資料
    1.楊世文,〈清代四川經學之歷史演變:清代四川經學三考之一〉,參閱:
    儒藏網 http://www.ruzang.net/article/2006129162150.htm;資料取得時間:2007/11/05。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9315301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15301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46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