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1. 王慶文(1998),「台灣地區個人電腦維修後勤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
2. 王繼賢(2004),「國際供應關係對企業成長模式的影響─以台灣筆記型電腦代工廠商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
3. 史欽泰(2005),「服務型經濟與對科技管理之挑戰」。
4. 吳思華(2000),「策略九說」,臉譜出版。
5. 何金源(2005),「台灣資通產業從OEM/ODM轉型到自有品牌之全球客戶服務體系建構與管理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碩士論文。
6. 林竹璇(2005),「產品服務網絡之維修供應初探」,國立台灣大學工業工程學研究所。
7. 林芯玫(2003),「我國筆記型電腦代工廠商競爭優勢之探討」,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
8. 林維偉(2005),「筆記型電腦代工廠商競爭力分析」,國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國際企業管理組。
9. 林柏自(2005),「從價值鏈角度探討EMS產業 策略群組模式」,東海大學管理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
10. 林紹琪(2000),「台灣筆記型電腦產業競爭策略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
11. 林政榮與劉尚德(2006/11/04),「服務導向的價值創新模式架構建立之探討」,中華民國品質學會第42屆年會暨第12屆全國品質管理研討會。
12. 周信成(2004),「台灣筆記型電腦產業垂直整合策略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
13. 徐子雯(2003),「企業成長與廠商間合作關係之研究─以筆記型電腦廠商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
14. 許牧彥(2007),「以消費過程為基礎的獲利策略」,海峽兩岸創新的產業化與社會化學術研討會,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管理學院,北京中關村。
15. 許進發(2003),「全球運籌管理模式下服務模式之研究—以筆記型電腦產業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16. 許文宗(2003),「代工範疇變化主動程度之研究─以台灣國際代工廠商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
17. 許朱勝,「服務科學,新經濟時代決勝關鍵」,IBM 知識大學。
18. 張元杰(2004),「後工業化時代的科技創新政策:服務─技術融合的典範轉移」,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19. 陳立恆(2006/03/28),「MIC產業研究報告:筆記型電腦ODM大廠全球運籌模式分析」。
20. 陳振祥與李吉仁(1998),「ODM策略的成因與策略運作」,中山管理評論,第六卷第一期。
21. 陳信宏(2000),「全球運籌管理對台灣電子資訊業的影響」,中華經濟研究院。
22. 陳信宏、劉孟俊(2005),「產業發展模式與經濟產出:檢視『高科技,高附加價值』命題」,中華經濟研究院。
23. 趙郁文(1998),「跨國委託製造對台灣資訊電子廠商營運能力之提升效果」,中山管理評論第六卷第四期。
24. 黃銘章(2002),「影響代工供應商與顧客間夥伴關係因素之研究-以台灣電子資訊產業為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
25. 黃錦鎔(200705),「台灣筆記型電腦ODM產業—緯創優勢凌駕群雄」,元大京華投資專題。
26. 湯明哲、李吉仁(1999),「外包與專業製造商雙贏的策略」,遠見雜誌62期。
27. 蔡吉雄(2005),「台灣筆記型電腦產業經營策略之研究-以華碩公司為例」,東海大學管理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
28. 劉孟俊(2005),「我國資訊電子產業進入微粒時代之分析」,中華經濟研究院。
29. 劉麗文、楊軍(2001),「服務業營運管理」,五南出版社。
30. 公開資訊觀測站網站。
31. 台灣證券交易所網站。
32. 資策會資訊工業年鑑(2002)。
33. 資策會產業研究報告(2007)。
34. 資策會MIC,工研院經資中心ITIS計畫(2002/11)。
35. 資策會MIC,經濟部ITIS計畫(2005/09)。
36. 緯創資通客戶服務手冊。
37. 緯創資通客戶服務模式資料。
38. 緯創資通年報。
39. Chandler, A. (1990), “Scale and Scope: Dynamics of Industrial Capitalis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
40. CRIC (2001), Innovation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Research Vision 2002/2001, The Centre for Research on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on (CRIC),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England.
41. Davidow, William H. and Bro Uttal著(1991),「全面顧客服務─決勝90年代的終極武器」,尉騰絞譯,長河出版社。
42. DisplaySearch,日經BP社(2007/6/21)。
43. Dyer, H.J. and H. Singh(1998),《The relational view:Cooperative strategy and source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23, No.4, pp660-679.
44. Gilmour, Peter (1997), “Customer Service:Differentiation by Marketing Seg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and Material Management, Vol.7, No.3, p.145.
45. Kaufman, A., C.H. Wood, and G. Theyel(2000),《Collaboration and technology linkage:A strategic supplier typolog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21, No.7, pp649-663.
46. LaLonde, Bernard J. and Paul H. Zinszer (1976),“Customer Service Meaning and Measurement”, National Counci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47. Morris, A. Cohen., Yu-Sheng Zheng and Vipul Agrawal (1997),“Service Parts Logistics:a Benchmark Analysis”, IIE Transactions, p.627 - 639.
48. Morris, A. Cohen., and Seungjin Whang (1997), “Competing in Product and Service: a Product Life-Cycle Model”, Management Science, Vol.43, No.4.
49. Molenaar, P.A., A.J.M. Huijben, D. Bouwhuis and A.C. Brombacher (2002), “Why do Quality and Reliability Feedback LOOPS not Always Work in Practice a Case Study”,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and System Safety 75, p.295 – 302.
50. Porter, Michael E.著(1990),李明軒、邱如美譯(1996),“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國家競爭優勢」,天下文化。
51. Prahalad, C. K. & Ramaswamy, V. (2004) ,“The future of competition: Co-Creating Unique Value with Customer,”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52. Williamson O.E. (1985),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 New York, NY:Free Press.
53. Yin, K.R., 尚榮安譯(2001),「個案研究法」,弘智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