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89927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656/144643 (79%)
造訪人次 : 51709947      線上人數 : 34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9927


    題名: 中國大陸知識分子在民主運動中的角色-一九八六~一九八九-
    作者: 廖雪霞
    貢獻者: 唐勃
    廖雪霞
    日期: 1990
    1990
    上傳時間: 2016-05-02 17:13:53 (UTC+8)
    摘要: 論文提要內容:
    本文主旨在探討中國大陸知識分子在民主運動中的角色,並以一九八六年到一九八九年所發生的民主運動做為研究的焦點,為顧及論文的完整性與聯貫性,本文也對中共建立政權後歷次民主運動中知識分子角色做一簡單回顧介紹。
    全文架構分六大部分,六章二十二節,對知識分子與民主運動的關係,知識分子如何參與民主運動,其行為模式為何?及造成影響均有研析。
    第一章,說明本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與範圍以及研究架構。
    第二章,探討中國大陸知識分子民主運動與中共社會,並對知識分子、民主、民主運動等名詞做一界定釐清;中共極權主義社會本質加以說明並探究知識分子與民主運動的關係。
    第三章,為了解整個大陸知識分子民主運動的脈絡,本文特闢本章探討中共建立政權後的重要知識分子民主運動,並作一歷史回顧,著重在分析各民主運動知識分子對民主思潮的影響、啓迪。
    第四章,探討一九八六年民主運動及知識分子的角色。對此次運動背景、運動經過、中共對此次民主運動的處理方式、及知識分子的角色及西方民主思潮流入有詳細探討。
    第五章,重點在探討一九八九年民主運動中知識分子的角色,對此次民運發生背景、原因、知識分子訴求有詳細分析,對中共處理方式及其造成影響也有剖析,更著重在知識分子在此次運動中的角色扮演。
    第六章,結論,綜合上述各章內容及當前唾棄共產主義世界潮流趨勢分析,歸納出知識分子是社會民主化的主導力量及民主運動的先鋒主流角色,展望中國大陸民主運動,並對知識分子的角色功能做預測。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I、中文部分(依筆劃次序)
    (1)書籍
    1、丁望主編,毛澤東選集補遺,第三卷(香港:明報月刊出版社,一九七一年)
    2、毛澤東撰,「論人民民主專政」,社會主義教育課程的閱讀文件彙編,第一編。
    3、王希哲撰,「毛澤東與文化大革命」,「共黨問題專題研究(六)」, (台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民國七十年五月三十一日)。
    4、毛澤東選集第一、二、三、四卷(一九七O年),(北京:人民出版社。)
    5、尹慶耀著,「中共外交與對外關係」,(台北:政大國際關係研究所,民國六十二年六月)。
    6、「中共現階段經濟政策---一九七七至一九八二」,(台北: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七十二年四月)。
    7、「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及有關法規匯編」---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四年。
    8、「火與血之真相」---中國大陸民主運動紀實,(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民國七十八年十月)。
    9、王書林譯,「心理學」(行為科學導言),(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一年)。
    10、「天安門民主運動資料彙編」,(台北:中共問題資料雜誌社,民國七十八年)。
    11、卡瑪倫著,孟詳森譯,「近代社會運動」(台北:牧童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元月)。
    12、司馬長風著,「文革始末」,(香港:百葉書舍,三版,民國六十八年一月)。
    13、王章陵編,「從李一哲大字報看中國前途」,(台北:中國大陸問題研究所,民國六十五年)。
    14、石中玉、王莉莉編,「劉賓雁」,(台北:桂冠圖書公司,一九八七年七月十二日)。
    15、王雲五主編,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九冊,「心理學」,陳雪屏編,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九年十月)。
    16、江振昌著,「中國大陸青年民主運動之探討」,(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印行,民國七十六年三月三版)。
    17、列寧著,「列寧全集」第三十卷(一九六三年),(北京人民出版社)
    18、共黨問題研究叢書編輯委員會編,「大陸民主運動與中共反『自由化』鬥爭」,(台北:法務部調查局印行,民國七十六年八月出版)。
    19、朱新民著,「三信危機與民主運動」,中國大陸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印行,民國七十四年十一月初版)。
    20、易君博著,「政治學論文集」,(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六年二版)。
    21、方勵之著,「我們正在寫歷史」,(台北:經濟與生活出版事業公司,一九八七年九月十日第十四次印行)。
    22、石中玉、王莉莉合編,「方勵之---中國的沙卡洛夫!」,(台北:桂冠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六年七月十五日)。
    23、余英時著,「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三年第九次印行)
    24、朱新民、唐國英、張讚合、葉蔭、竇鴻君合著,「中國大陸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七年一月再版)。
    25、李長貴著,「社會心理學」,(台北:中華書局,民國六十三年八月)。
    26、李澤厚著,「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版)。
    27、金耀基著,「中國現代化與知識分子」,(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六十九年七月十五日五版)。
    28、周白雲,「文革後平等主義在中國」,匪情月報,第十九卷第八期,(台北:政治大學,民國六十六年二月)。
    29、金鐘著,「從毛到鄧主義的修正,(台北:文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七十七年元月初版)。
    30、吳雪珍撰「中國大陸青年知識份子政治參與模式之研究---幾個突出個案之分析(一九四九至一九八O),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二年六月。
    31、林子力著,「有林,批判『四人幫』對『唯生產改』的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七八年三月)。
    32、胡秋原著,「古代中國文化與中國知識份子」,(台北:學術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四版)。
    33、劉賓雁,「人的解放和言論自由」,香港大學學生會國事學會編,「改革呼聲」,(香港:集賢社,一九八八年二月初版)。
    34、殷海光著,「知識份子的責任」,殷海光先生文集(二)(台北:桂冠圖書公司,民國六十九年三月十五日二版)。
    35、唐勃著,「中共與知識分子」,(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八年)。
    36、馬克思、恩格斯著,「共產黨原始資料選輯」,(台北:國際閱係研究中心,東亞研究所編印,民國五十八年十月)。
    37、徐鴻武主編、李敬德、朱峻峰,「社會主義民主概論」,(吉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六月)。
    38、唐柱國著,「北平學生反共抗暴紀實」,(台北:雙十字出版,民國四十八年)。
    39、陳克煒編,「大陸知識份子的悲劇」,(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二年九月再版)。
    40、陳力生著,「中共文化大革命與政治鬥爭」,(台北:黎明出版公司,民國六十三年一月)。
    41、鄧華倫編,「中共機密文件彙編」,(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六十七年四月)。
    42、國父著,「三民主義」,(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43、金耀基著,「中國人的二個政治」,(台北:經濟與生活出版事業公司,一九八八年一月二十日,第一版)。
    44、陳力生等編,「野火春風:中國大陸一九八六年學生民主運動紀實」,(台北:中國大陸雜誌社,民國七十六年五月二十日)。
    45、葉啓政著,「從文化觀點談知識份子」見徐復觀等著、周陽山主編,「知識分子與中國」(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一年九月十五日三版)。
    46、楊建業著,「現階段大陸青年反共反毛組織之研究」,(台北:青輔會,民國五十七年七月)。
    47、康峻榮撰,「中國大陸民主化運動之研究」---「一二九新民主運動」的個案研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八年元月。
    48、曾廣順編著,「共匪與中國青年」,(台北:救國團,民國五十年)。
    49、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編印,「中共知識分子問題專輯」,民國七十四年二月十日出版。
    50、葉天生著,「匈牙利人民抗暴記」,(香港:自由出版社印行)。
    51、「新名詞辭典」,(上海:春明出版社,一九五三年)。
    52、裘孔淵著,「中國大陸人民反共抗暴運動」,(台北:雙十字出版社,民國四十七年)。
    53、簡文鎮著,「論變色後大陸民主思潮的發展」,(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大陸問題研究所,民國六十九年七月)。
    54、鄧小平,「鄧小平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出版)。
    55、「社會主義教育課程的閱讀文件彙編」,(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七年出版)。
    56、龍冠海著,「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五十五年版)。
    57、鄭學稼撰,「從文革到十一大---毛澤東扮演的最後悲劇」,(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六十七年元月出版)。
    58、蘇起譯,Jerome Dumoulin著,「戈巴契夫這個人」,亞洲與世界文摘,第二卷第四期,民國七十四年四月。
    59、蔡文輝著,「社會變遷」(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七年三月修訂三版)。
    60、曾慧燕著,「中國大陸學潮實錄」,(香港:新報出版部,一九八九年八月二版)。
    61、魏京生撰,「第五個現代化---民主及其他」,魏京生啓示錄(台北:聞亞出版社,中華民國七十年五月四日)。
    62、「社會主義教育課程的閱讀文件彙編」,(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七年)。
    63、北京「小字報」---「四五論壇」彙編,(台北:國防部特種軍事情報室,民國六十八年十一月)。
    64、葉洪生編著,「中國人權宣言十九條」,(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六十八年十月)。
    65、「鳴放---革命實錄史」,(香港:當代出版社,一九八五年十一月)。
    ( 2 )期刊論文
    1、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一九四一年五月,毛澤東選集第三卷(一九七O年),(北京:人民出版社)。
    2、毛澤東,「整頓學習黨風文風」,一九四二年二月,解放社編:「整頓文獻」, (新華書店,一九四九年出版)。毛澤東,「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毛澤東選集第二卷。
    3、孔德亮,「從中共黨內權力鬥爭看胡耀邦「下台」,共黨問題研究,第十三卷第四期(民國七十六年四月十五日)。
    4、胡喬木,「當前思想戰線的若干問題」,一九八一年八月八日,收錄於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冊),(吉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二年)
    5、王元,「『社會主義陣營的頭』掉了,中共怎麼辦?」,中國大陸月刊,第廿三卷、第四期,民國七十九年四月。
    6、甘為民,「民主運動的先鋒---記民主戰士傅月華、魏京生」,黃河雜誌,第四期。
    7、列寧,「向意大利,法國和德國的共產黨人致敬」,一九一九年十月,見列寧全集三十卷。
    8、列寧,「蘇維埃政權和婦女的地位」,一九一九年十一月,見列寧全集三十卷。
    9、「共匪整肅匪偽分子資料彙編」編前記,(台北:司法行政部調查局編印。
    10、李英明「哈伯馬斯對馬克思意識形態觀的批評」,中國大陸,台北:中國大陸雜誌社,民國七十五年四月。
    11、良驥,「大陸青年運動的歷史探源和未來動向」,中國大陸,第一七六期,(台北:中國大陸月刊社,民國七十一年四月)。
    12、金生,台北「第五個現代化---民主與其它」,探索第一期,北平「小字報」---「探索」彙編(繕正本) ,(台北:國防部特種軍事情報室,民國六十八年十二月)。
    13、吳葭,「中共現代化面臨的困境」,中共研究,第二十一卷第六期,(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民國七十六年六月)。
    14、李英明,「評現階段中共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鬥爭」,理論與政策第一卷第三期,(台北:民國七十六年,四月)。
    15、李英明,「揭開中共意識型態」,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十三卷第十二期,民國七十六年十二月)。
    16、李英明,「揭開中共意識形態的面紗」,中國大陸,第二十卷第一期,民國七十六年一月。
    17、社維明,「代表社會良心的知識分子精英」,潮流月刊,第一期,(香港:潮流月刊社,一九八七年三月十五日)。
    18、汪學文,「大陸學生運動之回顧與前瞻」,中國大陸研究,第二九卷第九期。
    19、金清高,「馬丁、劉再復」,中國大陸研究教學參考資料,第四二期。
    20、吳葭,「評中共『新聞改革』與『新聞自由』的走向」,中共研究,第二一卷第四期,民國七十六年四。
    21、吳雪純,「胡耀邦猝逝對中共政局的影響」,中國大陸研究,第三十一卷第十二期,民國七十八年六月。
    22、汪學文,「當前大陸知識分子問題之剖析」,中國大陸研究,第三十卷第八期。
    23、邱垂亮,「與嚴家其談政治體制及政治改革」,九十年代,一九八六年十二月。
    24、念祖,「北平戒嚴中共軍調動序列」,中國大陸月刊,民國七十八年七月。
    25、周白雲,「文革後平等主義在中國」,匪情月報,第十九卷第八期。
    26、「省無聯-中紅造會鋼二一九兵團奪權軍一兵」,載於廣州「廣印紅旗」第五期,一九六八年三月。
    27、春風,「紀念『四五』實現四化」,四五論壇第八期。
    28、周玉山譯,「中共公民教育目標」,匪情月報,第二十一卷第四期,民國六十七年十月)
    29、洪茂雄,「西歐與蘇聯關係現況---西歐領袖紛訪莫斯科的意義」,亞洲與世界文摘,第九卷第六期,民國七十七年十二月。
    30、洪茂雄,「論匈牙利民主化的發展」,問題與研究月刊,第二十八卷第七期,民國七十八年四月。
    31、唐勃,「大陸知識分子的覺醒」,今日中國,第一二九期,(台北:今日中國雜誌社,民國七十六年五月)
    32、「『馬丁事件』的來龍去脈」,中國大陸研究教學參考資料,第四二期,民國七十五年六月。
    33、珞璘,大陸學潮事件的發展與影響」,匪情研究,第三十卷第二期,民國七十六年二月二十五日。
    34、「從李一哲大字報看中共前途」,(台北:中國大陸問題研究所;民國六十五年)。
    35、常春玉「『四五』戰士談民主」---訪問紀要,北京之春第四期。
    36、開強,「後生可畏」,香港:明報,一九八五年十二月,第五版。
    37、陳墇津,「大陸民主運動理論家方勵之」,中國大陸研究,第二十九卷第九期,(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七十六年三月)。
    38、葉伯棠,「從鄧小平思想路線看中共的困境」,中國大陸研究,第二十九卷第十一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七十六年五月)。
    39、「彭德懷的供詞---看押彭德懷的審訊記錄」,見「彭德懷」,香港,中國問題研究中心編輯,(香港:自聯出版社,一九六九年三月十一版)。
    40、張榮恭,「中國大陸民主運動的歷程、現況與展望」,近代中國,第五七期。
    41、喜兒,「深圳大學生示威三日實錄」,百姓月刊,第一三三期,一九八一年一月。
    42、張結鳳,「一號文件抓起狂風巨浪」,百姓月刊,第一三七期,一九八七年二月一日。
    43、張旭成,「過去十年來的中共政權」,刊於「中共文化大革命資料彙編」第五卷(北京市文化大革命運動),丁望主編,(香港:明報月刊社,一九七O年)。
    44、張之君,「『六、四』事件後中共迫害民運人士概況」、共黨問題研究,第十五卷第八期,民國七十八年八月十五日。
    45、費孝通,「向人民伏罪」,人民日報,一九五七年七月十四日。
    46、評論員,「偉大的啟示」,北京「小字報」---「四五論壇」彙編,(台北:國防部特種軍事情報室,民國六十八年十一月)。
    47、楊祖泉,「怒潮澎湃的大陸學潮」,中國大陸,第二十卷第一期,民國七十六年一月。
    48、楊祖泉,「當前大陸民主運動發展過程及其影響」,中國大陸月刊,民國七十八年七月。
    49、鄧小平,「關於整風運動的報告」,社會主義課程的閱讀文件彙編,(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七年)。
    50、趙建民,「中西『方中共研究』的偏向」---兼評「中共研究方法論上的幾個問題」,中國大陸研究,第二九卷第八期,民國七十六年二月。
    51、齊辛,「四人幫的上台和下台」,刊於香港,七十年代,一九七六年十二月。
    52、趙先運,「大陸『全民愛國民主運動』與中共黨內鬥爭激烈發展之研析」,理論與政策,第三卷第四期,民國七十八年七月。
    53、墨索里尼撰:「法西斯主義:信條與制度」,載於「義大利百科全書」,第十四冊,一九三二版。
    54、劉勝驥,「大陸民主運動再起」,中國大陸研究,第二九卷第七期,民國七十六年一月。
    55、鍾馥名,「當前中共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國大陸研究教學參考文摘,第十三期,民國七十三年十一月。
    56、譚天榮,「教條主義及其產生的歷史必然性」,共黨問題研究,第二卷第一期。
    57、瀾生,「論『民主牆』」,四五論壇第五期。
    58、羅冰,「震憾中南海的『學潮』」,(香港:爭鳴月刊,第九十七期,一九八五年十一月)。
    (3)中文報紙
    1、人民日報(北京)
    2、大公報(香港)
    3、中央日報(台北)
    4、文匯報(香港、上海)
    5、世界經濟報導(上海)
    6、明報(香港)
    7、青年日報(台北)
    8、中國時報(台北)
    9、解放日報(延安)
    10、聯合報(台北)
    11、自立晚報(台北)
    12、自立早報(台北)

    II、英文部分(依英文字母順序)
    (1) Books
    1、Austin Ronney, " Governing: A Brief, L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Inc., 1971) 。
    2、BAlan P.L. Lin, "Political Culture and Group Conflict III Communist China", OP. cit 。
    3、Bruce Douglass and Ross Terrill, ( ed.)," China and Ourselves: Explorations and Rerisions by a New Generation", (Boston: Beacon Press, 1970) 。
    4、Carl A. Dawson & W.E. Getty,"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New York: Ronald Press, 1948) 。
    5、Don Martindale, " Social Life and Cultural Change " (Princeton: D.Van Nostrand, 1962)。
    6、David Easton, "A system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 ( New York :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1965) 。
    7、Dennis J. Doolin, "Communist China: The Politics of Student Opposition", (Stanford: The Hoover Institution of War Revolutionary and Peace, 1964)。
    8、David C. Leege and Wayne L. Francis, "Political Research: Design,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New, York: 1974) 。
    9、David V. Bell, "Power Influence & Authority"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
    10、Franz Schurman "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Berkerl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8)。
    11、F. A. Flayek, "The lntelleectuals and Socialism", in The Intellect uals, edited by George B.de Huzaar (Illinois: Llniversity of Illionis Press, 1960) 。
    12、F. M. Watkins, "The Age of Ideology-Political Ghought, 1750 to the Present", (N.J: Prentice-Hall, Inc., 1965) 。
    13、Guy E. Swanson. "Social Change ", Glenview Illinois: Scott, Foresman, 1971) 。
    14、Gerhard Lenski and Jean Lenske, "Human Societies: An Introduction to Macrosociology", 3rd, ed. (New York: Mc Graw-rlill, 1978) 。
    15、Gordon A. Bennett and Ronald N. Montaperto, "Red Guard: The Blitical Biography of Dai Hsiao-Ai",(New York: Garden City, 1972) 。
    16、Hans Granguist, "The Red Guard: A Report on Mao`s Revolution", ( Frederick A. Praeger Publishers ,1967) 。
    17、Judson R. Landis, "Sociology: Concepts and Charocteristics", (B lmont Calif: Wadsworth ,1974) 。
    18、John Howard, "The Cutting Edge: Social Movements and Social Change in America", (New York: Lippincott, 1974).
    19、Kenneth J. Hauser, Jr., "Basic Facts in Technology", Homewood, (Illinois: Richard D. Irwin, 1973) 。
    20、Lucian W. Pye, "Aspect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Inc., 1966) 。
    21、Lucian W. Pye, "Introduction: Political Culture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5) 。
    22、Lesiek Kolakowski, "Marxist Roots of Stalinism", in Robert C. Tucker, "Stalinism", (New Jers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1977) 。
    23、Lord Bryce, "Modern Democracies", (New York: The Mecmillan Company, 1921) 。
    24、L.W. Milbrath,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P. cit.
    25、Lucian W.Pye, "The Spirit of Chinese Politics" (Boston: M.LT. Press, 1968)
    26、Philip E. Conuerse, "The Nature of Belief Systems in Mass Politics", in David E. Apter (ed.), Ideology and Discontent,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67) 。
    27、Peter R. Moody, "Opposition and Disse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C Stanford: Board of the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1977) 。
    28、P.H. Mussen & J.J. Conger, "Child Development and Persanality", (New York: Happer & Brothers, 1963) 。
    29、Reo I M. Christenson, Alan S. Engel, Dan N. Jacobs, Mostafa Rejai, Herbert Waltzer," Ideogies and Modern Politics", (New York: Dodd, Mead & Company, 1975) 。
    30、Rebert H. Lauer, "Perspectives on Social Change", 2n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1977) 。
    31、Robert H. Lauer, "Perspectives on Social Change", 2nd ed., (Boston: Allyn & Bacon, 1977) 。
    32、Richard G. Braungart, "Society & Politics: Readings in Political Sociolog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76 。
    33、Robert H. Lauer (ed.), "Social Movement and Social Change",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1976) 。
    34、Roderick Mac Farguhar, "The hundred Flowers Campaign and Chinese Intellectuals", (New York: Frederick A. Praeger, Publishers, 1960) 。
    35、Rudolf Heberle, "Social Movement" (New York: Appleton -Century-Crofts, Inc. 1951) 。
    36、Stephen White, John Gardner and George Schopflin," Communist Political Systems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87) 。
    37、Sir Henry Maine, "Popular Government", (New York: Henri Holt and Company Inc.) 。
    38、Tufton Beamish Guy Hadley, "The Kremlin`s Dilemma: The Struggle for Human Rights in Eastern Europe", (London: Qollins and Harvill Press, 1979) 。
    39、Wilbert E. Moore, "Social Change", 2nd ed. Engle 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74
    40、William Ebenstein, "Today`s Isms", Engle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 Hell Inc., 1973) 。
    41、W.Phillips Shively, "The Craft of Political Research Amprimer", (Prentice-Hall, N.T., 1974) 。
    (2)Articles
    1、Byung--Joon Ah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China`s Search for Political Order", China Qusrterly, NO. 58, April-May, 1974 。
    2、Boris Meissner, "Totalitarian Rule and Social Change", Problems of Communism, Vol. XV, No1, Jan.--Feb., 1966 。
    3、"Chinese Rights Leader Sentenced to Prison",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Oct.17, 1979 。
    4、Chalmers Johnson, "What`s Wrong Chinese Political Studies" , Asian Survey 22: 10 October 1982)
    5、H.Odera Oruka,"Ideology & Truth", Praxis International April 1985 。
    6、Harld J. Laski, "Democracy", in Encyclopa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 Vol.5 。
    7、John Higham, "Intelltual History and Its Neigbor"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Vol. XV, No.3 。
    8、Micheal Oksenberg, "The Institutionalisation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Revolution: The Ladder of Success on the eve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China Quarterly, No.36, Oct.--Dec., 1968 。
    9、Milton D. Yell, "National Dignity or Personal Desire: A Review of Student Movements in Mainland China in 1985", Issues & Studies, Vo1.22, No.5, May, 1986 。
    10、Michel Tatu, "Soviet Reforms: The Debate Goes On" in Problens of Communism, Vol. XV. Jan.--Feb., 1966 。
    11、Samuel P. Huntington,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Decay", World Politics, Vol. XVII, No.3, 1965 。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4912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東亞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