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民7 9 )台灣刑案統計。
法務部(民7 1 ) 少年輔育院學生生活狀況分析暨個案研究。法務部犯罪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報告提要集。台北:法務通訊雜誌社。
教育計劃小組(民72): 我國青少年價值觀念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教育部。
中央警官學校研究小組( 民6 8 )少年犯罪心理之研究。
法務部犯罪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報告提要集。台北:法務通訊雜誌社。
王秀技( 民75 ): 生活事件、生活壓力及身心疾病的動力性關係。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慧娟( 民7 2 ): 高中(職) 學生違規行為處理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燦槐( 民7 0 ):心理需求、環境壓力與逃學行為。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民璿(民74):台灣地區現代青少年價值觀念之研究。
青少年社會參與及社會適應,1 7 3 - 2 1 2。
呂民璿( 民7 9 )青少年社會參與及社會適應。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余昭(民6 6 ):人格心理學。桃園:中央警官學校。
車煒堅(民 75):社會轉型與少年犯罪。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林憲(民6 7 ):青少年犯罪及虞犯之成因研究,第三部分:心理研究。台灣大學醫學院神經精神科。
林來發(民6 7):台北市國民中學學生心理適應狀況調查。社會變遷中青少年問題研討會論文專集,165- 180,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林正文(民6 9 ):暴力少年與非暴力少年犯人格特質比較。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義男(民6 7 ) 我國國中學生價值取向之研究。輔導學報,1,291-343。
吳英璋、黃榮村( 民74):環境噪音與生活壓力。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1), 155~164
吳英璋(民7 6 ):未升學、未就業國中畢業生個案長期追?研究期中報告。 職訓局: 未出版。
吳澄波(民67): 虞犯青少年輔導工作之檢討與改進。張老師月刊,(6), 24~34。
吳武典(民78): 青少年問題與對策。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吳錦鳳(民70):一般少年與犯罪少年在心理動力、需求與自我概念之比較研究。國立彰化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永河(民67):青少年犯罪行為的心理成因。社會變遷中青少年問題研討會論文專集,325~328。
莊耀嘉、古文明(民72): 竊盜累犯之研究。載於法務部犯罪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報告提要集。台北: 法務通訊雜誌社。
高金桂(民68):台灣地區竊盜犯罪之分析及其預防措施之研究。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華強(民68):我國研究生學術價值導向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金聲(民66):犯罪少年與一般少年自我概念及生活摘應之比較研究。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所碩士論文。
古秉正等(民78):青年心理學。台北:中國行為科學社。
施俊堯(民6 8 ) : 少年犯罪預防整體策略之研究。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傳鎮(民67): 台灣地區犯罪少年與一般少年之比較研究──人格特質與父母管教態度之差異。台北:中國行為科學社。
馬傳鎮(民72): 少年犯罪心理學理論之探討。警察叢刊,14(1),32。
馬傳鎮 (民73):少年犯罪問題。載於台灣的社會問題,510-512,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性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郭為藩(民59):自我的意義及其概念架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12,67。
徐雙喜(民67):少年暴力犯與正常少年之人格特質比較研究。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老師研究小組(民6 6 ): 虞犯少年與正常少年在文氏少年人格測驗上的出較。張老師簡訊., 73, 2~5 。
張春興( 民7 3 ): 心理學概要。 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民75): 價值學習四部曲。聯合報7 5 . 9 . 3。
張春興(民7 8 ):張氏心理學辭典。 台北:東華書局。
張國挺(民5 8 ):青年心理學。台北:維新出版社。
張傳春(民6 0 ):青年的需要與青年的問題。青年的良師益友,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張華褓(民7 1 ):從心理分析學派的觀話來探討中國少年犯罪問題及其對策。載於社會變遷中的犯罪問題及其對策研討會專集。台北:中國社會學社。
張平吾(民7 4 )台灣地區竊盜初犯與累犯受刑人幾個社會因素之比較研究。中央警官學校警政學報,7,234-237 。
張德銳(民7 5 ):台北市國民中學三年級學生次級文化與違規犯錯行為的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景然(民7 7 ):少年機車竊盜犯與贓物犯之行為相關因素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春金(民75 ):青少年犯罪原因論社會控制理論之中國研究。桃園: 中央警官學校犯罪防治學系。
陳英豪(民6 7 ):我國青少年道德判斷的發展及其影響因素。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學報,6。
陳明終、許勝哲、吳清山、林之佑(民77):我國心理與教育測驗彙編。高雄:復文書局。
黃俊傑、吳素倩(民7 7 ): 都市青少年的價值觀。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黃光國、黃曬莉(民7 1 ):低社會階層罪犯之自我概念、價值觀念與犯罪心態。社會變遷中的犯罪問題及其對策研討會文集,167--- 200 。
黃國彥、楊國樞、鄭慧玲( 民6 7 ):國中學生的心理需求與問題行為的關係。社會變遷中的青少年問題研討會論文專集,61~ 75 ,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黃堅厚(民4 8 ):台灣省犯罪少年之心理研究。測驗年刊,7, 526--- 535 。
黃澄月(民54): 自我概念與問題少年。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系學士論文。
楊國樞(民6 7 )中學生的問題行為及其學校影響因素。載於青少年行為與輔導。台北:幼師文化事業公司。
楊國樞、吳英璋、余德慧(民7 5 )台北市青少年犯罪之心理傾向及其防治。台北市警察局。
楊國樞、吳英璋、鍾思嘉、張本聖(民76):未升學未就業青少年學習適應與職業成熟之系統性研究。內政部職訓局。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民77):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書局。
賈馥茗(民61):個人會值觀念的發展與形成。教育論叢。台北:文景社書局。
臺灣省政府社會處(民66):少年感化教育問題調查研究報告。台灣省政府社會處。
趙家琛(民68):青少年的道德判斷與認知發展──非行青少年與一般青少年的比較。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熊祥林(民6 8 ):心理學導論。三民書局。
蔡德輝(民7 9 ):少年犯罪類型分析。教育部訓育委員。
蔡德輝(民80):台灣地區國中、高中階段少年犯罪少資料分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蔡璧煌(民79):家庭結構、家庭過程與國民中學學生學業成就及偏差行為之關係。國科會人文及社會科學。
蔡崇振(民65 ):我國高級中學中途離校學生現況之調查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志謙( 民7 1 ):機構處從青少年輔導效果。社會變遷中的犯罪問題及其對策研討會專集,151~166。
劉焜輝( 民6 5 ): 現代人的心理衛生。台北:天馬文化事業公司。
劉焜輝(民7 3 ): 青少年不良適應行為──形成原因及輔導策略。台北:天馬文化事業公司。
魏渭堂(民70):12~16歲男性少年犯輔導果研究。國立彰化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保禎(民5 5 ):少年犯罪心理之研究。訓育研究,6(2),30~31。
賴保禎(民6 2 ):犯罪少年的犯罪行為類別與心理特質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2,77~88。
賴保禎(民6 6 ): 少年(國中學生)犯罪原因的探討及其預防措施之研究。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謝高橋(民7 3 ):社會學。台北: 巨流圖書公司
蕭世璋( 民7 2 ):少年暴力犯與一般少年心理特質之比較分析。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Abrahamsen,D (1960) The Psychology of Crim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37-41.
Ambrose. P.A. (1987) A Comparison of Personality,
Intelligence and Learning-Disability Factors,
among Juventle Offenders. Dissertation Abstr-
acts International,48,10A.
Arkoff. A. (1968) 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New York:Mcgraw Hill.
Atchison, C.O. (1958)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Self-Concept of Behavior Problem and Nonbehav-
ior Problem High School Boys. Ann.Arbor. Mich:
University Microflims, 58, 5196.
Auerback,J.G. (1950) Value Chane in Therapy. Per-
Sonality Symposium, 1,63-67.
Carr, L.J. (1950) Delienquency Control. New York:
Harper and Brothers .
Cernkovich, S.A. (1978) Evaluating two models of
deliquency causation: Structural theory and
Control theory. Criminology. 3, 109-133.
Crowell, C.R. & Brown, J.S. (1979) Conflict. Inter-
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Psychiatry、 Psychology
、 Psychoanalysis and Neurology, 3 .New York:
Aescalapius Publishers CO.
Deitche., J.H. (1959) The Performance of delin-
quent and nondelin ouent boys on the Tennessee
Department of Mental Health Self Concept. Ann.
Arbor, Mich:University Microflims. 59, 3998.
Derenge, J.F (1979) Self-Concept, Family Congr-
uence and Productivity as Predictors of
Success on Probation.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0, 11B.
Dollard, J. & Miller, N.E. (1939) Frustration and
Aggression. New York :Haven.
Edwards, A.L.(1969) Manual of Edwards Personal
Preference Schedule. New York:The Psychol cor-
Por.
Fodor, E.M. (1972) Delinquency and Susceptibility
to Social Influence among Adolescents as A
Function of Level of Moral Development. The
Glueck, S. & Glueck, E.(1950) Unraveling Juven-
Ile Delinquency. N.Y. :Common Wealth Fund.
Glueck, S.& Glueck, E.(1952) Delinquents in the
Making:Path to Prevention. N.Y.: Harper and
Brothers.
Gordon, C.P.& Gallimore, R.(1972) Teachers’ Rating
Of Behavior Problem of Hawaiian-American Adoles-
Cent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3(2)
,203-213.
Healy, W.(1915) The Individual Delinquent. Boston:
Little Brown.
Henning, J.J. & Levy, R.H. (1971)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White and Negro Adolescent
Delinquents. Criminology and Penology, 3, 87-92.
Hogan, R.O.,Mankin, J. & Fox, S(1970) Personal-
ity Corvelates of Undergraduate Marijuana Use.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35, 58-63.
Hudgins, W. & Prentioe, N.M.(1973) Moral Judg-
ment in Delinquent and Nondelinquent Adoles-
cents And Their Mothers.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82, 145-152.
Kohlberg, L.(1971) Stage of Moral Development as
a Basis for Moral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es. New York: Newman.
Kaufman. A.S. & Swan. W.W.(1979) Dimensions of Pro-
blem Behavior of Emotionally Disturbed Children
as Seen by Their Parents and Teachers.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 16(2), 207-217.
Kyriacou, C. & Roe, H. (1988)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Pupils’ Behaviour Problem at a Comprehensive
School.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 14
(2) , 167-173.
Lefeber, J.A.(1965) The Delinquent’s Self-Concept.
Ann. Arbor, Mich:University Mcroflims. 65,10094.
Lewin, K. (1942) A Dynamic Theory of Personality.
New York: Harper and Brothers.
McGuire, J. S. & Mcgargce, I. (1974) Personality
Correlates of Marijuana Use among Youthful
Offender.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2, 124-133.
Price, T.F. (1978) Conflict Resolution among
Juvenile Delinquents. Dissertations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39, 05B.
Pickar, D.B. (1986) The Learning Disabled Adole-
Scent: Eriksonian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Self
Concept and Delinquent Behavior.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5(5) , 429-440.
Ray, J.B. (1983) First Offender Adult Shoplifter:
Apreliminary Profil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9, 769-770.
Rathus, S.A. & Siegel, I.J. (1980) Crime and Per-
Sonality Revisited: Effect of MMPI Response
Sets in Self-Report Studies. Criminology, 18(2),
245-251.
Reckless, W.C.、Dinitz, S,. & Kay, B. (1957) The
Self-Compoment in Potential Delinquentcy and
Potential Nondelinquency. Americal Social Revi-
Ew, 22, 556-570.
Rotenberg, M. & Nachshon, .(1979) Impulsive-
Ness and Aggression among Israeli Deliquents.
Criminology and Penology, 19(14), 409.
Ryan, M.F. (1984) Anxiety, Moral Development and P-
erception of Behavioral Consequences in Delinq-
uent and Nondelinquent Adolescents. Dissertati-
on Absstracts International, 46, 01B.
Schnell, S.V. (1986) Delinquents with Mature Moral
Reasoning: A Comparison with Delayed Delinquents
And Mature NonDelinquents. Dissertation Abstra-
Cts International, 47, 05B.
Vold, G.B. (1979) Thepretical Criminolog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Zolick, E. S. (1958) A Comparison of the Bender
Gestale Reproductions of Delinquents and
Nondelinquents. Journal of Clinic Psychology.
14, 2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