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9406
|
Title: | 臺灣地區團體協商制度之研究 |
Authors: | 吳姿慧 WU, ZI-HUI |
Contributors: | 顏良恭 YAN, LIANG-GONG 吳姿慧 WU, ZI-HUI |
Keywords: | 台灣地區 團體協商制度 研究 |
Date: | 1993 1992 |
Issue Date: | 2016-05-02 15:24:49 (UTC+8) |
Reference: | 丁幼泉
1969 勞工問題。 台北:中華書局。
于大智
1986 民生主義勞工保險現狀展望之研究。 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
碩士論文。
中國勞工運動史編算委員會
1984 中國勞工運動史(一)。台北: 中國勞工運動史續編編纂委員會
編纂。
王學良
1989 「 台達事件解決之道與我國勞資關係法制之檢討」 。 勞工研先
季刊, 95期. 32-39。
王振寰
工989 「 遠化罷工事件的反省一國家與勞工關係的對峙」 。 中國論壇
, 331期43-45 。
王振寰、方孝鼎
1992 「 國家機器、勞工政策與勞工運動」 。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3
期. 1- 31 。
方翊倫
1989 「 團體協商實務撮要」 。 勞工之友, 468 期。
史尚寬
1965 「 勞工立法史」 。 勞工研究季刊,工期. 12-25 。
1968 「 法國勞動團體協約」 。 勞工研究季刊, 11期1-11。
1978 勞動法原論。 台北:正大印書館(重刊)。
仰西
1977 「 輔導推行工廠會議、締結團體協約甘苦談」 。 中國勞工, 636
期. 78-86 。
全國總工會
工989 締結團體協約實務手冊。 中華民國勞資關係協會出版。
李允傑
1989 台灣地區工會政策之結構性分析:195 0 -1984 。 台灣大學政治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燕堂
1992 「 要自由化,就要徹底一對勞委會徹回工會法修正草案的建議
」 。 中國時報81年4 月14 日,第33版。
汪立峽
1989 「 一場罷工權和管理權的戰爭」 。 中國論壇, 331 期:49-52 。
吳水郎
1985 「 我國團體協商制度之研究」 。 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
論文。
1988 「 德、日團體協約拘束力一般化宣告之比較研究」 。 勞工研究
季刊, 92期: 134-145 。
吳乃得
1989 「 從自主國家到迷惑國家:政治自由化之後的勞資政策(第一
階段) 」 。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研究計畫。
吳全成
1989 「 現代勞資關係法初步一從組織工會與認可工會談起」 。 勞工
研究季刊96期. 61-66-。
林大鈞
1991 「 英國勞資團體協商」。勞工之友, 48 8期。
林忠正
1987a 「 勞資爭議問題與展望」 。 經濟前瞻, 6 號. 13 -16
1987b 「 勞委會與勞工政策的落實」 。 中國論壇, 286 期. 23-25 0
1989 「 現階段我國勞工政策之檢討」。 勞工研究季刊, 96期17-
32 。
洪慶麟
1990 「 團體協約與勞資關係」 。 勞工研究季刊, 99期. 1-5 。
侯英豪
1989 「 讓步協商」 。 勞工之友, 463期。
馬超俊、余長河
1978 比較勞動政策(上)、(下)。商務印書館重刊。
徐正光
1987 「 統合政策下的台灣勞工」 。 第一屆勞資關係研討會論文。
1989 「 從異化到自主一台灣勞工運動的基本性格與趨勢」 。 收錄於
徐正光、宋文里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 台北:巨流。
郭明政
1985 勞資關係中權利爭議處理之比較研究。 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
士論文。
韋積慶
1989 「 台灣工運的危機與轉機一遠東化纖罷工事件的啟示」 。 中國
論壇, 331 期:46-48 。
唐文慧
1988 高職業成就婦女的家庭與事業:以工商企業女性經理人為例。
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國際勞工局
1988 團體協商。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編印。
張天開
1984 「 如何有效推行團體協約與勞資會議」。 中央黨部社會工作會
委託研究計畫,中國文化大學編印。
1989 「 美國式的團體協商與工業民主」。勞工之友, 462期:
張濟平
1989 美國不公平勞動行為制度之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
士論文。
許慶雄
1991 社會權論。 台北:眾文圖書公司。
黃同圳
1992 「 政府在勞資關係中角色之發展與變遷」。 勞工行政`的期:17
-21。
黃呈買
1992 「 強制入會!? 」。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日期: 31 -620
黃越欽
1991a 「 團體協約法修正意見座談會」第二場發言意見。 收錄於「團
體協約法修正座談會記錄」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編印。
1991b 勞動法論。 台北: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出版
黃慶章
1988 勞資關係政策對勞資糾紛的影響--台灣地區的發展經驗。 中興
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坤祥
1992 「勞資爭議民間中介團體的功能與做法」。 勞工研究季刊,109
期73 - 86 。
陳抗生
1968 「試擬團體協約草案及其說明」。 勞工研究季刊, 12期. 98-
119 。
1970 「我國工會之法律地位」。勞工研究季刊, 24期: 40-56 。
陳國鈞
1975 「論我國勞工立法」。 勞工月刊,第一卷8期。
陳繼盛
「西德團體協約拘束力之一般化宣告」。勞工研究季刊, 13期:
64- 72。
1982 「建立勞工法規完整體系之研究」。 行政院九年度研考專案。
1 984「我國勞資關係諮商制度之檢討」 。 勞資關係諮商研討會資料
彙編91 0 台北:生產力中心。
1991a「團體協約法修正意見座談會」 第三場發言意見。 收錄於「團
體協約法修正座談會記錄」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編印。
1991b「 我國團體協約法制之研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委託研究計
畫。
楊兩傳
1992 「工會因應經社變遷之策略」。 勞工之友, 502 期: 18-22。
潘世偉
1989 「 對我國工會發展途徑之檢討與建議」。勞工研究季刊, 96期:
67- 71。
鄭勝龍
1989 「 我國團體協約制度之現況與展望」 。 勞工研究季刊, 96期:的
- 85。
鄭陸霖
1987 「 台灣主運發展的結構困境」。 中國論壇, 279 期33-37 。
1987 「 勞工運動與政治民主」。 中國論壇, 283 期:6 。
鄭為元
1985 「 台灣的勞資爭議與勞動基準法立法過程的研究」。中國社會
學刊,九期2 4- 2 5 。
劉宏基
1979 勞資關係中集體協商過程之研究。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所
碩士論文。
劉進慶
1988a 「 新興工業國的發展和新經濟階層一民主化之政治經濟的底流
(中) 」 。五月評論, 2 期:3 -41 。
1988b 「 新興工業國的發展和新經濟階層一民主化之政治經濟的底流
(下) 」 。 五月評論, 3 期:36-60。
謝長宏、黃棋良
1986 「 如何促成公民營交通事業(運輸及通訊事業)簽訂並履行團
體協約專案調查研究」。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社會工作會委
託中華民國勞資關係協會辦理。
戴西君「苗客事件中政府的角色一對自由主義經濟學派觀點的批判」
1988 0 中國論壇312期: 71-73 。
戴筱瑛
1989 台灣地區工會發展之分析。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藍科正
1992 台灣工會組織及其功能研究。
Atle sol1, J ames B.
1985 Collective Bargaining in Private Employment . second
edition, by The Bureau of National Affairs,Inc. ,
Washington,D.C.
Bean, R.
1985 Comparative Industrial Relations An Introduction to
Cross-nation Perspectives.
Bar-bash, Jack
1986 ~The new industrial relationsH , Proceedings of the
Industrial Relations Research Assiciation, spring 1986.
Beaumont, P.B.
1990 Change ln Industrial Relations . Routledge, Chapman and
Hall, Inc.
Beaumont, P.B. and Gregory, M.B.
1990 ~The Role of Employers in Collective Bargaining ln
Britain`" ,Industrial Relations Journal, 11(5).
Bernett, James T. and Dilorenzo, Thomas J.
1984 ~Unions, Politics and ProtectionismH ,Journal of Labor
Research, Volume 5,No3.
Burkitt, Brain and Bower , David
1979 Trad Uni ons and he Economy. London , Macmi Ian .
Burtt, Everett Johnson
1975 Labor in the American Economy. St. Martin`s Press, Inc.
1979 Labor ln the American Economy.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Inc.
Carrell, Michael R.& Heavrin, Christina
1988 Collective Bargaining and Labor Relations Cases
Practice and Law. 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
Chamberlain I N.W.
1951 Collective Bargaining. New York: McGraw Hill.
1961 ~Determinants of Collective Bargaining StructureH in
A.R. Weber (ed.) I The Structure of Collective Bargaining
: Problems and Prespectives. Free Press of Glencoe
Inc. 1 Illinois.
Chamberlain I N.W.and Kuhn I James W.
1965 Collective bargaining. (2nd ed.) New York I McGraw-Hill.
Clegg I H.A.
1976 Trade Unionism under Collective Bargaining : A Theory
Based on Comparision of Six Countrie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Cordova I Efren
1983 ~Sel ec ted Basic Agreements and Joint Declara i ons on
Labor-management RelationsH lIn I.L.O. Labor-Management
Relations Series No.63 (Geneva)
1990 ~Collective BagainingH I In Blanpain R. (ed.) IComparative
Labor Law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Industrialized
Market Economies I 4thl Kluwer Law and Taxation
Pubisher/ 1990.
Estey, Marten
1976 The Unions.second edition.By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Inc.
Hanami, T.
1989 Industrial Conflict Resolution in Market Economics. (ed.
) Kluwer Law and Taxation Publishers.
Haruo Shimada
1985 " The Ma nagemen t Ch a 11 enge--Th e Percetp `lo ns and the
Reality of Japanese Industrial Relations~ , by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gy .
Flanders, A.D.
1974 " The Tradition of Voluntarism#, British Jouncal of
Industrial elations, Vol. 12 , November.
Freeman, Richard B. and Medoff, James L.
1984 What Do Unions Do?, New York, Basic Books.
Gallie, D.
1978 In Search of the New Working Class : Automation
& Social Intergration Within the Capitalist Enterpris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
George, H.H.
1979 American Unionism: An Historical and Analytical Survey.
Press:Cornell University.
Gospel, Howard F.
1984 ~Trade unions and the Legal Obligation to bargain :
An American, Swedish and British comparison~ ,in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Nov.
Hibbs, D.A.
1976 "Industrial Conflict in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ie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70.
Hutt, W.H.
1980 Th Theory of Collective Bargaining 1930-1975. Published
by Institute of Economic A f airs, London .
I .L .O.
1974 Collective Bargaining in Industrial Market Economics.
Geneva. 1980 Concilation and Arbitration Procedures in
Labor Disputes: A Comparative Study,Geneva.
1985 World Labor Report 2.Geneva.
Kassalow, E.M.
1969 Western Labor Movements, Origins and
Characteristics, Random House, Inc.
General
1982 II Industrial Democracy and Collective Bargaining : A
Comparative View II , in Labor and Society July-Sep. (Geneva
IlLS) .
Katz, Harny C.
1985 ~Collective Bargaining in the 1982 Bargaining RoundN
In Thomas A. Kochan(ed.), 1985, Challenges and Choices
Facing American Labor. Press : Massachusettes Institute
of Techology.
Keith, Sisson
1987 The Management of Collective Bargaining
national Comparison. Basil Blackwell Ltd.
Kendall, W.
An Inter-
1975 The Labor Movement La Europe,Al en ane, and n ,
Koshiro Kazutashi
1983 "Development of Collective Bargaining in Postwar Japanll
edited by Taishiro ShiraI : Contemporary Industrial
Relation in Japan. Press:University of Wisconsin.
Larson, Simeon and Bruce Nissen
1987 Theories of the Labor Movement. Press Wayne State
University .
Markovits, Andrei S.
1986 The Politics of the West GernBn Trade Unions--Strategies
of Class and Interest, Representation in Growth and
Crisi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orse, Bruce
How to Negotitate the Labor Agreement.1rends Publishing
Co.
Poole, Michale
1986 Industrial Relations: Origins and Patterns of National
Diversity. Published: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Treu, T.
1981 "Italy", 111. R.Blanpain(ed.), Internationl Encyclopaedia
for Labor Law and I ndustrial Relations. Kluwer,
Deventer .
Weber, A.R.
1963 `(\\The Structure of Collective Bargainung and Bargaining
Power:Foreign Experience"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6.
Windmuller, J.P.
1967 `(\\ Employers and Employers` Associations in the
Netherlands Industrial Relations System~, Relations
Idustriells,22 .
1987 Collective Bargaining in Industrialised Market Economies:
A Reappraisal. Press:I.L.O. Geneva.
Yasuo Suwa
1979 “Recent Trends in Collective Bargaining Agreement in
Japan: Based on Results of the 1977 Labor Ministry Survey”.
In the Bulletin of July, Vol. 18-No.7.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勞工研究所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4319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勞工研究所]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index.html | 0Kb | HTML2 | 436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