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822/144841 (79%)
Visitors : 51820869      Online Users : 54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8849


    Title: 一九八七年以後台海兩岸民間交流之研究
    A Study on People-to-People Exchanges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since 1987
    Authors: 李孟勳
    Li, Meng Hsun
    Contributors: 施哲雄
    Shy, Jer Shyong
    李孟勳
    Li, Meng Hsun
    Keywords: 兩岸關係
    民間交流
    經貿交流
    Relations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people-to-people exchanges
    economic exchanges
    Date: 1993
    Issue Date: 2016-04-29 16:36:39 (UTC+8)
    Abstract: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二日政府開放一般民眾赴大陸探親, 阻絕將近四十 的
    Reference: Ⅰ、中文部份

    一、 專書

    1.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讀(上冊)。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七年五月。
    2. 大陸工作簡編。台北:行政院大陸工作會報,民國七十九年二月。
    3. 大陸工作手冊(一)。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國八十一年六月。
    4. 王功安、毛磊主編。國共兩黨關係史。武漢:武漢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五月。
    5. 中共「一國兩制」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共黨問題研究中心,民國七十八年九月。
    6. 中美關係文件匯編(1940-1976)。香港:七十年代月刊,一九七九年三月。
    7.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法制局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法規匯編(1949-1990)。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一九九一年七月。
    8.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編。轉型期的台灣經濟與社會。北京:時事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十一月。
    9. ─────────────。轉型期的台灣政治與兩岸關係。北京:時事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十一月。
    10. 毛澤東選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四年。
    11. 丘宏達、任孝琦主編。中共談判策略研究。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六年八月。
    12. 包宗和。台海兩岸互動的理論與政策面向(一九五○~一九八九)。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九年五月。
    13. 朱松柏主編。分裂國家的互動關係-以中、韓兩國為例。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七十八年六月。
    14. ─────。分裂國家的文化整合-以中、韓兩國為例。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七十九年六月。
    15. ─────。分裂國家的統一歷程。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八十年五月。
    16. 李忠杰、徐耀新與魏力。社會主義改革史。北京:春秋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二月。
    17. 李英明。文化意識型態的危機-蘇聯、東歐、中共的轉變。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四月。
    18. 李振編著。和平演變的夢幻。青島:青島出版社,一九九○年十月。
    19. 李家泉。一國兩制與台灣前途-中國海峽兩岸關係探討。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一九九一年二月。
    20. 李達。一國兩制與台灣。香港:廣角鏡出版社有限公司,一九八七年五月。
    21. ──。台灣與「三通」。香港:廣角鏡出版社有限公司,一九八八年四月。
    22. ──。開放台灣。香港:廣角鏡出版社有限公司,一九八八年二月。
    23. ──。美台關係與中國統一。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十一月。
    24. 邢國強主編。華人地區發展經驗與中國前途。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七十七年七月。
    25. 我開放措施與中共干擾我對外關例對照表。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國八十一年五月。
    26. 汪學文。中共文化教育概論。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五年一月。
    27.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年一月。
    28. 兩岸文教交流論文選集(一)。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中華民國八十一年九月。
    29. 兩岸交流中我開放政策與中共緊縮措施之比較分析。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國八十一年八月。
    30. 兩岸經貿概況。台灣省政府經濟研究室編印,民國八十一年八月。
    31. 杭庭頓(Samuel P. Huntington)著。轉變中社會的政治秩序。江炳倫、張世賢與陳鴻瑜合譯。台北:黎明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九月。
    32. 周添城。意見領袖的大陸經貿主張。台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民國七十八年七月十五日。
    33. 林碧炤。論國際政治的持續與轉變。台北:桂冠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六年四月。
    34. 金耀基。中國人的三個政治。台北:經濟與生活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一月。
    35. 侯家駒。經濟統一論。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七十九年五月。
    36. 高希均、李誠與林祖家和著。台灣突破-兩岸經貿追蹤。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一九九二年四月。
    37. 馬英九。兩岸關係的回顧與前瞻。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國八十一年三月。
    38. 夏征農主編。社會主義辭典。吉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五年二月。
    39. 莊金鋒主編。海峽兩岸民間交流政策與法律。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一九九一年三月。
    40. 陳一諮。中國:十年改革與八九民運。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七十九年九月。
    41. 陳匡時、陳必達與沈祥旺主編。當代世界經濟和國際關係。湖南:湖南大學出版社,一九八七年八月。
    42. 陳慶。中共對台政策之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
    43. 張五岳。分裂國家互動模式與統一政策之比較研究。台北:業強出版社,一九九二年八月。
    44. 張煥卿、段家鋒與周玉山主編。中國大陸研究。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八十年二月。
    45. 張榮豐。台海兩岸經貿關係。台北:國家政策研究資中心,民國七十九年三月。
    46. 現行大陸政策與我對外關係。台北:中國大陸研究學會、中國大陸問題研究中心,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
    47. 黃昆輝。國統綱領與兩岸關係。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國八十一年十二月。
    48.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新聞局編。兩岸關係與和平統一。北京:華文出版社,一九九二年一月。
    49. 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四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四年。
    50. 彭懷恩,台灣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民國八十年十一月。
    51. 楊士仁。大陸經貿的情勢與環境。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七十九年十月。
    52. 楊其燦等著。八○年代中華民國外交。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民國七十九年二月。
    53. 楊建新。一國兩制與台灣前途。北京:華文出版社,一九八五年五月。
    54. 楊渡。兩岸迷宮遊戲。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八十一年五月。
    55. 楊新力主編。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八月。
    56. 趙春山。蘇聯領導權力的轉移-從列寧到戈巴契夫。台北:桂冠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九年四月。
    57. 趙春義。一國兩制概論。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五月。
    58. 揭開中共一國兩制統戰陰謀。台北:中共問題資料社,民國七十六年八月。
    59. 廖光生。排外與中國政志。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一九八七年五月。
    60. 蔣經國。中國統一和世界和平。台北:中國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四月。
    61. 鄧小平文選(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八月。
    62. 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廣東: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十二月。
    63. 鄭竹園。台灣經濟與中國重建。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五月。
    64. ───。大陸政經巨變與中國前途。台北:五南圖書出板公司,民國八十一年六月。
    65. 蔡政文。核子時代國際關係的特質。著者印行,民國六十七年十一月。
    66. 蔡政文、林嘉誠。台海兩岸政治關係。台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民國七十九年三月。
    67. 蕭全政。台灣地區的新重商主義。台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民國七十九年三月。
    68. 蕭敬、顧永中與周志懷編。兩岸交往常見問題解答。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一九九一年十二月。
    69. 韓念龍。當代中國外交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八八年。
    70. 瞿海源、丁庭宇、林正義、蔡明璋。大陸探親及訪問的影響。台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民國七十九年四月。
    71. 譚松球等編著。海峽兩岸交流必讀。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一九九○年十二月。
    72. 龔鵬程。兩岸文教交流之現況與展望。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國八十一年九月。
    二、 論文(博、碩士論文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 王玉玲。由兩岸關係看台灣的統獨問題-以博奕理論析之(1979-1990)。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年十二月。
    2. 兩岸大眾文化交流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合報、大陸事務暨政策研究基金會主辦,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協辦,民國八十一年六月二十日~二十一日。
    3. 兩岸社會交流問題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印,民國八十一年六月。
    4. 兩岸關係與中國前途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民主基金會編印,民國八十一年。
    5. 陳重成。鄧小平時代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省份社會發展之研究(1978-1990)。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6. 對大陸貿易與投資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合報系、二十一世紀基金會主辦,民國七十八年六月二十三~二十四日。
    7. 謝金河。論台灣海峽兩岸的轉口經濟行為。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七年七月。
    8. 韓國瑜。從中共「對台統戰」策略看兩航談判。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七年一月。
    9. 簡澤源。香港在台灣海峽兩岸經濟交流的中介地位:理論與實證。香港:珠海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一年六月。
    三、 期刊
    1. 王佩玉。「兩岸新聞交流在波折中發展」。瞭望週刊(海外版),一九九二年八月三十一日,頁二五~二六。
    2. 王玲玲。「論台海兩岸的新聞交流」。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三十五卷第九期(民國八十一年九月),頁七二~八二。
    3. 王思粵。「海峽兩岸在主要出口市場的競爭」。經濟前瞻(台北),第二十七號(民國八十一年七月),頁三四~四○。
    4. 王素彎。「從產業結構的變化看台灣產業是否空洞化?」。經濟前瞻(台北),第二十二號(民國八十年四月),頁五七~六二。
    5. 甘陽。「『民間社會』概念批判」。中國論壇(台北),月刊號第十三期,三十二卷第二期(民國八十年十一月),頁六六~七三。
    6. 甘棠。「中共利用媽祖搞『三通』」。中國大陸(台北),一九九二年六月,頁一七~一九。
    7. 古碧玲、羅如蘭。「台商大串連」。中國時報周刊(台北),第六十一期(一九九三年二月二十八日),頁八~一○。
    8. 任品生。「海峽兩岸關係發展回顧與展望」。台灣研究(北京),一九九○年第四期,頁一○~一五。
    9. 李宏碩。「海峽兩岸的經貿關係」。南開學報(天津),一九八九年第五期,頁一~一○。
    10. 李英明。「論中共論意識型態」。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十三卷第十二期(民國七十六年十二月),頁二九~三七。
    11. ───。「定位中共的『現實』與『理想』」。中國論壇(台北),月刊號第六期,三十一卷第六期(民國八十年四月),頁八一~八四。
    12. 林昱君。「兩岸轉口貿易分析」。經濟前瞻(台北),第二十二期(民國八十年四月),頁七四~七六。
    13. 周添城、吳惠林。「台灣產業空洞化問題的省思與檢討」。經濟前瞻(台北),第二十號(民國七十九年十月),頁三二~三六。
    14. 施若彬。「『兩岸互不侵犯』挑戰中共」。爭鳴(香港),一九九二年六月號,頁八一~八二。
    15. 姜殿銘、郭相枝。「理性務實是海峽兩岸關係健康發展的關鍵」。台灣研究(北京),一九九一年第四期,頁五~一三。
    16. 宦國蒼。「台北是否直選總統,北京虎視眈眈」。九十年代月刊(香港),一九九二年四月號,頁八一~八二。
    17. 郭相枝。「對進一步發展兩岸關係的若干思考」。台聲(北京),第九十三期(一九九二年七月),頁四~七。
    18. 陳建武、吳木春。「十年來兩岸關係發展之分析」。台灣研究(北京),一九八九年第一期,頁一七~二一。
    19. 黃景輝。「兩岸經貿交流的正面、負面分析與良性發展空間的探討」。大陸經濟研究(台北),第十五卷第一期(民國八十二年一月),頁三五~五八。
    20. 逍遊。「兩岸共識逐漸在逐步加強」。台聲(北京),第九十二期(一九九二年六月),頁七~八。
    21. 陳璋津。「兩岸學術交流中的政治因素」。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三十五卷第十一期(民國八十一年十一月),頁八六~九二。
    22. 陳錦鴻。「與大陸學術交流的兩個情結」。中國論壇(台北),第三○六期,第二十六卷第六期(民國七十七年六月),頁三三。
    23. 郭錫嘏。「從台商大陸投資看兩岸經貿關係」。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十八卷第十一期(民國八十一年十一月),頁一七~三○。
    24. 陸鏗。「千家駒談王永慶投資大陸」。百姓(香港),第二一六期(一九九○年五月十六日),頁三~五。
    25. 博德。「兩岸經貿活動與大陸經貿政策之研究」。大陸經濟研究(台北),第十四卷第六期(一九九二年十一月),頁三九~五三。
    26. 楊力宇。「兩岸關係之死結」。百姓(香港),第二七○期(一九九二年八月十六日),頁一六~一八。
    27. 趙建民。「中華民國外交擴展之中共因素分析」。問題與研究(台北),第二十九卷第十三期(民國七十九年七月),頁七三~九一。
    28. 黎健。「中共發展兩岸經貿往來的目的與最新舉措」。中國大陸(台北),民國八十年一月,頁一三~一六。
    29. 廖光生。「國際新格局,兩岸新關係」。中國時報周刊(台北),第六十六期(一九九三年四月四日),頁二六~二八。
    30. 熊自健。「海峽兩岸的宗教政策與宗教交流的前景」,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三十五卷第三期,頁五○~五八。
    31. 廖屏。「我國中部地區經濟發展戰略」。瞭望週刊(北京),一九九二年第二十一期(一九九二年五月二十五日),頁一八~一九。
    32. 蔡宏明。「大陸投資政策的省思」。中國論壇(台北),月刊號第二十四期,三十三卷第一期(民國八十一年十月),頁一○二~一○五。
    33. 蔡其達。「驀然回首,燈火闌珊處有著什麼?」。中國論壇(台北),第三五九期,三十卷第十一期(民國七十九年九月),頁七~十。
    34. 蔡詩萍。「多元社會VS.黨國社會:兩岸『民間社會』的對比」。中國論壇(台北),月刊號第一期,三十一卷第二期(民國七十九年十一月),頁六五~六八。
    35. 劉映仙。「發展兩岸經貿關係透視」。瞭望週刊(海外版),一九九二年八月三十一日,頁二三~二四。
    36. 鄭端耀。「中華民國對東歐國家貿易政策制定之分析」。問題與研究(台北),第二十卷第十期(民國七十九年七月),頁一六~三一。
    37. 魏大業。「新形勢下兩岸關係的思考」。瞭望週刊(海外版),一九九二年五月十八日,頁一九。
    38. 魏艾。「台海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及其限制」。問題與研究(台北),第三十卷第二期(民國八十年二月),頁八~二一。
    39. 嚴宗大。「兩岸貿易型態產品的關係:競爭或互補」。經濟前瞻(台北),第十六號(民國七十八年十月),頁一二五~一二六。
    40. ───。「大陸投資的省思-資料篇」。經濟前瞻(台北),第二十三號(民國八十年七月),頁六二~六五。
    41. ───。「台商投資大陸型態的演變」,經濟前瞻(台北),第二十七號(民國八十一年七月),頁三一~三三。
    42. 鐘琴。「台商赴大陸投資的經濟效果與政策建議」。經濟前瞻(台北),第二十三號(民國八十年七月),頁一八~二四。
    四、 報紙
    1. 人民日報(北京)
    2. 大公報(香港)
    3. 中央日報(台北)
    4. 中國時報(台北)
    5. 文匯報(香港)
    6. 民生報(台北)
    7. 自立早報(台北)
    8. 明報(香港)
    9. 經濟日報(台北)
    10. 經濟日報(北京)
    11. 聯合報(台北)


    1. Anton i 0, Gramsc i. ~o from PcisQn Hoteboi2k. New York: 1971.
    2. Chan, F. Gilbert. China`s Reunification an~~, Hong Kong:
    Asian Research Service, 1984.
    3. Downen, Robert L .. ~Bridge The Taiwan Starit. Washington, D.C. : The
    Counei 1 for Social and Economics Studies, 1989.
    4. Frankel, Joseph. CootemPOry International Theory and Behavior of Stat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5. Hass, Ernst B .. Beyond The Nat jon-Stat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
    6. Huntington, Samuel P .. Political Order in Chan~. New Haven: Yale
    Univers ity Press, 1968.
    7. Henderson, Gregory: Lebow, Richard: and Stoessinger, John G. ed .. Qjvjded
    Nations in a Divided World. New York: David Mckay Company, Inc., 1974.
    8. Laster, Hartin L .. U.S. Policy toward China`s Reunification. Washington, D.C.
    : Heritage Foundation, 1988.
    9, Jocob, Philip E. and Toscano, James V. ed .. The Integration of Political
    Cummunities. Philadelphia: J. B. Lippincott Co., 1964.
    10. Rosenau, James N ..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69.
    11. Senese, Donald J. and Pikcunas, Dianne D.. Can The Two Chinas Become One?
    Washington, D.C. The Council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Studies, 1989.
    12. Stolper, Thomas E .. China. Taiwan and the Offshore Islands. New York: H.E.
    Shape, Inc., 1985.
    13. "`Jang, James C. F .. Cooternporary Ch inese Pol itics: An Introduction.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1985.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G79720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4104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東亞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407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