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8871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648/144635 (79%)
造訪人次 : 51643153      線上人數 : 26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88719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8719


    題名: 法西斯主義對中國三○年代政治的影響
    Fascism and the Politics of China in 1930s
    作者: 馮啟宏
    Feng, Chi-hung
    貢獻者: 胡春惠
    Hu,Chuen-huey
    馮啟宏
    Feng,Chi-hung
    關鍵詞: 法西斯主義
    藍衣社
    周毓英
    力行社
    領袖獨裁制
    Fascism
    The Blue Shirts Society
    日期: 1993
    上傳時間: 2016-04-29 16:31:42 (UTC+8)
    摘要: 由於本文研究的主題,國內過去的研究非常地少,因此本文在章節安排上
    除了側重法西斯主義對三○年代中國政治的影響外, 並嚐試將法西斯主
    義傳入中國及其興起過程作一清楚釐清。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緒論
    」,簡述撰寫本文的動機、過去研究回顧及成果、 以及研究上所面臨的
    限制等。第二章「法西斯主義的傳入」, 即是探討法西斯主義傳入中國
    及三○年代興起的過程。第三章「國民黨內的態度與爭議」的內容, 即
    是國民黨的重要人士的法西斯主義觀,及其在國民黨內引起的爭議, 和
    中共在此問題上的因應與策略作一探討與分析。南京中央籌組「藍衣社」
    中國的法西斯組織的傳言, 顯然是造成國民黨內反對派系激烈反對法西
    斯主義主要原因。 本文第四章「三民主義力行社的成立」,主要係針對
    被誤認為「藍衣社」的力行社,其成立的背景、經過、影響及其與法西斯
    主義的關係作一釐清。三○年代中國知識份子與國民黨人的獨裁政治思想
    內容及其動機分析,即是本文第五章「一元化領袖的確立」所要探討的問
    題。第六章「結論」除了將法西斯主義在中國的發展型式, 與其他國家
    的法西斯主義作一比較,試圖演繹出些新意之外,最後並對全文作一總結
    ,看看法西斯主義對三○年代中國政治究竟發生了那些真正的影響。
    參考文獻: (一)回憶錄、年譜(含短篇回憶性文章)
    1.劉健群<<銀河憶往>> (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1966年11 月)。
    2. 薩孟武<<中年時代>> (台北,三民書局. 1971 年4月4 日)。
    3. 鄧文儀<<冒險犯難記>> (台北,學生書局. 1973年3月,初版。
    4. 將廷甜甜<<將起繃回憶錄>> (台,化,傳記文學出版社. 1979年3
    月1 日,初版) 。
    5. 陳敦正<<動亂的回憶>> (台北,元霞書舍. 1979年3 月)
    6. 蔣永敏<<民國胡展堂先生漢民牢譜>> (台北,商務印書繕. 19
    81 年1 月) 。
    7. 劉紹唐編<<藍衣社、復興社、力行社>> (台北,傳記文學出版
    本土, 1984年11 月30 日, 初版) 。
    8. 齊世英<<齊世英先生訪問記錄>> (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
    究所, 1990年8月,初版) 。
    9. 中國社會科學院編<<中國民權保障同盟>> (北京,中國社會科
    學出版社, 1979年) 。
    法西斯主義對中國三O年代政治的影響
    10. 沈醉、文強<<戴笠其人>> (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 1980年8
    月,初版) 。
    11. 中國社科院新聞研究所編<<世界日報興衰史>> (重慶,重慶出
    版社, 1982 年) 。
    12. 政治協商會議天津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天津文史
    資料選輯>>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5年12 月) 。
    13. 江蘇省文史資料委員會編<<中統內幕>>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
    社. 1988年1月,再版)。
    14. 柴夫編<<c c 內幕>> (北京,中國文史出版本土. 1988年12 月)。
    15. 廣西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新桂魚記實>> (桂林,政協文史資料
    委員會出版,1990年3 月)。
    16. 陳公博<<苦笑錄>> (香港,香港大學. 1979年) 。
    17. 程思遠<<政海秘辛>> (香港,南奧出版社. 1988年1 月,初版
    18.龐境塘等著<<蔣家天下陳家黨>> (香港,中原出版社, 1989年
    3 月初版) 。
    19. 干國勛:<釋r 藍衣社』並懷劉健群> ,傳記文學2 1 卷1 3 期
    (台北1972年9 月) 。
    20. 干國勛:<民族復興運動記> ,中外雜誌1 6 卷1 期(台北:19
    74年7 月)。
    21. 程天放: 川〈國社黨大會> ,傳記文學4 卷4 期(台北1964年4
    月) 。
    22, 陳立夫<我的創造、倡建、與服務一一九十憶往> , 轉引自傳
    記文學54 卷6 期(台北1989年6 月)。
    法西斯主義對中國三○年代政治的影響
    (二)檔案、史料、文集
    1.毛思誠: 《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 (線裝本,政大中正
    圖書館館藏,出版年月日不詳)。
    2. 國民黨中央宣傳部編<<新生活運動言論集>> (重慶,正中書局
    , 1938年9 月,初版)。
    3. 蔣總統集編輯委員會<<蔣總統集>> (台北,國防研究院. 1960
    年10月31 日,初版) 0
    4.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國父全集>> (台北,黨
    史會出版, 1973年6 月,初版)。
    5. 秦孝儀編<<革命文獻第七十六輯一一中國國民黨歷次全國代表
    大會重要決議案彙編>> (台北,國民黨黨史會,1978年9 月) 。
    6. 中國國民黨黨史會編:<<總統蔣公思想吉論總集>> (台北,黨史
    會出版. 1987年) 。
    7. 中國國民黨黨史會主肩<<總統蔣公思想吉論總集>> (台北,國民
    黨黨史會, 1987年4月) 。
    8. 蔣中正<<自反錄>> (台北,影印本,藏於政大圖書館) 。
    9. 賀衷寒<<一得集>> (重慶,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出版. 1938年8
    月,再版)。
    10.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國現代政治史資料彙編>> (南京,
    第二歷史檔案館. 1957年,鉛印本) 。
    11. 楊永泰<<楊永泰先生吉論集>> (馬來西亞沙巴,神山公司. 19
    63年1 2 月, 再版)。
    法西斯主義對中國三○年代政治的影響
    12. 蔣廷黼<<蔣廷黼選集>> (台北.文星書店. 1965年12 月9 日,
    初版) 。
    13. 魯迅<<魯迅書信集>> (上海,人民文學出版社. 1976年) 。
    14. 胡漢民<<胡漢民先生文集>> (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
    1978年11 月26 日) 。
    15. 人民出版社編<<馬林在中國的有關資料>> (北京,人民出版社
    • 1980年4 月) 。
    16. 胡適者,梁錫華還註<<胡適祕藏書信選>> (台北,風雲時代,
    1980年3 月11 日)
    17. 馬若芳編<<文化建設與西化問題討論集>> (台北,帕米爾書局
    , 1980年3 月) 。
    18. 丘為君編: 《民主與獨裁論戰》(台北,龍田出版社. 1981 年10
    月) 。
    19. 陳紹禹<<王明選集>> (北京,誠古書院,復印版) 。
    20. 周恩來<<周恩來選集>>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年) 。
    21. 劉健清<<中國法西斯主義資料選編(一) >> (北京,中國人民出
    版社. 1984年3 月)。
    22. 陳獨秀<<陳獨秀文章選編>> (北京,三聯書局. 1984年) 。
    23. 唐縱<<在蔣介石身邊八年一一侍從室高級幕僚唐縱日記>> (北
    京,群眾出版社. 1991 年12 月,二版) 。
    24. 華萬聞主編<<張學良文集>> (北京,新華書店. 1992年1 月,初版) 。
    法西斯主義對中國三○年代政治的影響
    1. 三三民主義月刊(廣卅) 1 卷1 期(1933年1 月) , 1 卷3 期(1 9
    33年3月) , 1 卷5 期(1933年- 5月)
    1 卷6 期(1933年6 月) , 1 卷6 期(1 9
    33年6 月) , 2 卷2 期(1933年8 月)
    2 卷3 期(1 933年9 月) , 2 卷4 期(1 9
    33年10 月) , 2 卷4 期(1933年10 月)
    2 卷6 號(1 934年6 月) , 3 卷1 期(1 9
    34年2 月) , 3 卷2 期(1934年3 月)
    4 卷1 期(1 934年7 月) , 4 卷5 期(1 9
    34年11 月) , 5 卷2 期(1 935年5 月)
    5 卷4 期(1 935年5 月)
    2. 中央日報(南京) (1 931 年---1936年)
    3. 中央半月刊(南京)第1 期(1927年1 月)
    4. 天津大公報(天津) (1 929年---1936 年)
    5. 申報CJ三海) (1 931 :年----1936年)
    6. 世界日報(北平) (1 931年---1935年)
    7. 國立武漢大學社會科學季刊(漢口) 1 卷1 期(1 930年3 月)
    5 卷4 期(1935年6 月)
    8. 國間週報(天津) 1 卷20 期(1924年12 月14 日) , 3 卷9 期(
    1926年3 月14 日) , 3 卷43 期(1926年11 月
    7 日) , 4 卷35 期(1927年9 月11 日) , 5
    卷30 期(1928年8 月5 日) , 1 0 卷1 期(1 933年1 月1 日) ,
    1 1 卷1 5 期(1934年4月16 日) , 1 1 卷26 期(1934年7 月2 日) ,
    1 1 卷28 期(1934年7 月16 日) , 1 1卷31 期(1934年8 月6 日) , 1 1 卷36 期(1 9
    34年9月10 日) , 1 2 卷1 期(1 935年1 月1日) , 1 2 卷5 期(1 935年1 月28 日)
    9. 東方雜誌(上海) 20 卷3 號(1923年2 月10 日) , 20 卷1 9號
    (1 923年10 月10 曰) , 2 1 卷8 號(1 924年4 月25 日) ,
    2 1 卷14 號(1924年7 月10 日 , 23 卷2 號(1 926年1 月25 日) , 2 3 卷3號
    (1926年2 月10 日) , 24 卷1 號(1 926年1 月10 日) ,
    25 卷3 號(1 928年2月10 日) , 30 卷14 號(1933年7月25 日) ,
    31卷1號(1934年1 月1 日) , 32 卷1 號(1 935年1 月1 日)
    10. 傳記文學(台北) 1 1 卷2 期(1 967年8 月) , 2 8 卷6 期(1 976年6月1 日),
    23 卷3 期---30 卷2期(1973年9 月-----1977年2 月) , 5 3卷3期(1 988年11 月)
    11. 掃蕩報(南昌) (1932年---1935年)
    12. 前途月刊(上海) 2 卷1 期(1934年1 月1 日) , 2 卷2 號(1934年2月1 日) ,
    4 卷2 期(1936年2 月16 日)
    13. 當代(台北) 27 期(1988年7 月)
    14. 新月雜言(北平) 2 卷4 期(1929年6 月) , 2卷6 期(1929年8月), 2卷8期(1929年10 月)
    15. 獨立評論(北平) 1 號(1932年5 月22 日) , 1 1 號(1932年7
    月31 日) ,1 7 號(1932年9 月1 日) , 2 0
    號(1932年5 月2 日) , 45 號(1933年4 月
    9 日) , 5 1 號(1933年5 月21 曰) , 80 號
    1933年12 月2 日) ,81 號1933年10 月17
    日) • 82號(1933年10 月24 日) •83號(
    1933年12 月31 日) •84號0934年1 月7 日
    ) •85號(1934年1 月14 曰) • 8 6 號09
    34年1 月21 日) :130 號0934年12 月9 日
    ) ;. 1 3 1 號(1934年12 月16 日) • 1 3 3 號
    (1934年12 月30 日) • 1 3 3 號(1934年12 月
    30 日) • 13 4號(1935年1 月6 日) , 136 號(1935年1 月20 日) •
    1 37 號0934年1 月27 曰) ; 1 4 1 號1935年2 月17 日,162 號1935年8 月4 日) • 1 6 2 號(1935年3 月4 日) • 1 6 3 號(1935年8 月11 日
    ),` 1 6 6 號(1935年9 月1 日) • 1 7 6 號1935年11 月10 日) 0
    16. 青年與戰爭(南昌) 3 卷3 期(1934年1 月21 日) • 3 卷1 0 期
    (1934年3 月11 日) • 3 卷1 1 期(1934年3 月18 日) • 4卷5 期(1934年5 月6日)
    17. 社會主義月刊(上海) 1 卷1 期(1933年3 月1 日) • 1 卷2 期
    (1933年4 月1 日) • 1 卷2 期(1933年4 月1 日) • 1 卷3 期(1933年5 月1 日) 1 卷4 期(1934年6 月1 日) • 1 卷6 期(1933年8 月1 日) • 1 卷7 期(1933年9月1 日), 1 卷7 號(1 933年9 月), 1 卷8 期(1933年11 月1 日) • 1 卷
    8 期(1 933年10 月1 日) • 1 卷1 2 期(1934年2 月1 日)
    18. 老實話(北平) 24 期1934年3 月21 日. 26 期(1 934年4 月11 日)
    19. 汗血(上海) 4 卷3 期(1934年12 月1 日)
    20. 人民評論(北平) 1 卷1 5 期. 57 期
    21. 社會新聞(南京) 1 卷1 期-- 5 卷30期(1932年10 月4 日~1933年12 月30 日)。
    22.中國青年(上海) 1 1 期(上海1923年12 月19 日) • 1 7 期(1924年2 月9 日) • 160 期(上海1927年3 月26 日)
    23. 政治生活(北平) 38 期(1925年5 月1 日)
    24. 戰士(長沙) 28 期(1926年12 月22 日)
    25. 鬥爭(瑞金) 2 7 期(1933年9 月25 日)
    26. 紅色中華(瑞金)一九三三年六月
    27. 嚮導週報(上i每) 29 期(1 923年6 月13 日〉, 72 期(1924年7 月2 日). 1 7 9 期1926年10 月25 日)
    28.時代公論(南京) 23期.24期.25期
    1.胡漢民<三民主義與中國革命> ,三民主義月刊1 卷1 期廣州: 1933年1 月15 日) 。
    2. 劉蘆隱<革命之倒退與前進> ,三民主義月刊1 卷1 期(廣州1933年1 月15 日) 。
    3.王養沖<中國政治上之開倒車運動> ,三民主義月刊1 卷3 期
    (廣州1933年3 月15 日) 。
    4. 胡漢民<論所謂法西斯蒂> ,三民主義月刊1 卷5 期(廣州:
    1933年5 月15 日) 。
    5. 胡漢民<黨權與軍權之消長及今後之補救)三民主義月刊1
    卷6 期(廣卅1933年6 月15 日)。
    6. 王養沖<論臨時全國代表大會與國民大會> , 三民主義月刊1
    卷6 期(廣卅1933年6月15 日) 。
    7. 洪君勉<中國民權政治的難關及今後的出路>三民主義月刊1卷6期(廣州1933年6 月15 日) 。
    8. 胡漢民: 〈關謬一一法西斯蒂與立憲政治之檢討> ,三民主義月
    刊2 卷2 期(廣州1933年8 月15 日) 。
    9. 鄒魯<國民黨黨員目前應採之態度〉三民主義月刊2 卷2 期
    (廣州: 1933年8 月15 日) 。
    10. 劉蘆隱<討蔣救國> ,三民主義月刊2 卷2 期(廣州1933年
    8 月15 日)。
    1 1.蕭佛成<賣國與誤國> ,三民主義月刊2 卷3 期(廣卅1933
    年9 月15 日) 。
    12. 王養沖<攻汪與討蔣> ,三民主義月刊2 卷4 期(廣洲: 1933
    年1 0 月15 日)。
    13.劉紀文<國難兩年來三民主義之劫運>三民主義月刊2卷4
    期(廣洲: 1933年10 月15 日) 。
    14. 胡漢民<革命過程中之幾件史實> ,三民主義月刊2 卷6 號(
    廣卅1934年6 月)。
    15. 錢實甫<專制與革命> ,三民主義月刊3 卷1 期(廣州1934
    年2 月15 日)。
    16. 胡漢民<論均權制度>,三民主義月刊3 卷2 期(廣州1934
    年3 月15 日) 。
    17. 胡漢民<主義紀律與手段> , 三民主義月刊4 卷1 期(廣州:
    1934年7月15 日) 。
    18. 胡漢民<武力統治迷夢者的法西斯蒂運動>三民主義月刊4
    卷5 期(廣州1934年11 月15 日)。
    19. 森永<義大利法西斯蒂與中國> ,三民主義月刊4 卷5 期(廣
    卅1934年11 月15 日) 。
    20. 許大川<所謂中國法西斯蒂的批判> ,三民主義月刊4 卷5 期
    (廣州: 1934年11 月15 日)。
    21. 劉蘆隱<以三民主義批判法西斯蒂主義>, 三民主義月刊4 卷
    5 期(廣卅1934年11 月15 日) 。
    22. 滕柱<法西斯蒂主義辨偽> ,三民主義月刊4 卷5 期(廣卅:
    1934年11 月15 日) 。
    23. 錢實甫<法西斯蒂帶給中國的是什麼一一內竊,外劫,國滅,
    種絕> ,三民主義月刊4 卷5 期(廣州1934年11 月15
    日) 。
    24. 王養沖<全民政治的前夜一一黨治>,三民主義月刊5 卷2 期
    (廣州: 1935年5 月15 日) 。
    25. 鄒魯<黨治、民主、與獨裁〉,三民主義月刊5 卷4 期〈廣州
    1935年5 月15 日)。
    26. 胡漢民<三民主義之認識> ,中央半月刊第1 期(南京1927
    年6 月) 。
    27. 蕭楚女:<教育界的法西塞蒂「國學」! >,中國青年1 1 期(
    上海1923年12 月19 日)。
    28. 朱法源:< 1 9 3 0 年代廣西的動員與重建> ,中央研究院近代
    史研究所集刊1 7 期下冊(台北1988年12 月)。
    29. 徐有春:<蔣介石與德國法西斯的勾結) ,江海學刊一九八三年
    第四期。
    30. 胡愈之:<意國偉人慕沙里尼的生平一一才是社會主義到棒喝主義〉,
    東方雜誌20 卷3 號(上海1923年2 月10 日)。
    31. 胡愈之:<棒喝主義與中國),東方雜誌第20 卷1 9 號(上海
    1923年10月10 日) 0
    32. 胡愈之:<棒喝團威脅下的義大利選舉),東方雜誌2 1 卷8 號
    (上海1924年4月25 日)。
    33. 陳叔諒:<大戰與領袖主義>,東方雜誌2 1 卷14 號(上海:1924年7 月10 日) 。
    34. 何作霖:<義大利棒喝圍三週年紀念與最近之改革) ,東方雜誌23 卷2 號(上海1926年1 月25 日) 0
    35. 愉之:<棒喝運動一一國際問題研究之三),東方雜誌23卷3號(上海1926年2月10 日) 。
    37. 何作霖:<棒喝主義下之義大利>,東方雜誌24 卷1 號(上海
    1926年1 月10 日) 。
    38. 俞頌華:< 義大利的新選舉法>,東方雜誌25 卷3 號(上海:1928年2 月10 日)。
    39. 史國綱:<國家主義與世界前途>,東方雜誌30 卷14 號(上
    海1933年7 月25 日)。
    40. 錢端升:<民主政治乎?極權政治乎? >,東方雜誌3 1 卷1 號
    (上海1934年1 月1 日) 。
    41.胡適:<一年來關於民治與獨裁的討論>,東方雜言志32 卷1 號
    (上海1935年1 月1 日)。
    42. 高新民:<胡漢民與新國民軍卦,社會新聞1 卷1 期(南京1932年10 月4 日)。
    43. 毛冠山:<國民黨與法西斯蒂運動>,社會新聞4 卷1 8 號(南京1933年8 月24 日)。
    44. 周毓英:<法西斯蒂與中國革命> ,社會主義月刊1卷1期(上海1933年3 月1 日)。
    45. 周毓英:<中國革命怎麼進行>,社會主義月刊 l 卷 2 期(上海1933年4月1 日) 。
    46. 周毓英:〈獨裁與革命〉,社會主義月刊1 卷2 期(上海1933年4月1 日) 。
    47. 周毓英:<人類的自由> ,社會主義月刊1 卷3 期(上海1933年5 月1 日) 。
    48. 周毓英:<論法西斯蒂)社會主義月刊1 卷4 期(上海1934年6 月1 日) 。
    49. 周毓英:<法西斯蒂的技術>,社會主義月刊1 卷6 期(上海:1933年8 月1 日) 。
    50. 梅麗:<我們需要領袖> ,社會主義月刊l 卷6 期(上海1933年8 月1 日),頁41。
    51. 周毓英:<與胡漢民先生論法西斯蒂> ,社會主義月刊1 卷7 期
    (上海1933年9 月1 日)。
    52. 陳穆如:<法西斯蒂與中國出路> ,社會主義月刊1 卷7 號(上海1933年9 月) 。
    53. 徐淵:<法西斯蒂與三民主義> ,社會主義月刊1 卷8 期(上海1933年11 月1 日) 。
    54. 周毓英:<世界大勢所趨一一法西斯蒂〉,社會主義月刊工卷8期(上海1933年10 月1 日)。
    55. 周毓英:<中國社會主義之旗> ,社會主義月刊工卷1 2 期(上海1934年2 月1 日)
    56. 周毓英:<國民黨恢復總理制與中國法西斯蒂的組織) ,社會主義周刊工卷1 2 期(上海1934年2 月1 曰)。


    57. 余子道、徐有威:<力行社述論> ,近代史研究一九八九年六期(北京1989年12 月) 。
    58. 劉健清:<國民黨法西斯主義的泛起與蔣介石獨裁統治的建立>,南開舉報第5 期(天津1983年) 。
    59. 方正庵:<中國急須建立獨裁的領袖> ,前途月刊2 卷工期(上海1934年1 月1 日) 。
    60. 陳秋云:<三民主義與法西斯蒂> ,前途雜誌2 卷1 號(上海:1934年1 月1 日) 。
    61. 陳秋云:<法西斯蒂主義與中國>,前途月刊2 卷2 號(上海:1934年2 月1 日)。
    62. 黃浩然:〈國難與自救),前途4 卷2 期(南京1936年2 月16日) 。
    63. 李冰若:< 民國二十五年的展望>, 前途4 卷2 期(南京1936年2月16 日) 。
    64. 李永熾:<法西斯運動的形態與思想>,當代27 期(台北:1988年7 月) 。
    65. 王芝芝:<英國民主傳統中的異數:摩理期的法西斯黑衫軍〉,當代27 期(台北1988年7 月) 。
    66. 胡適:<知難,行亦不易>,新月雜誌2 卷4 期(北平1929年6 月) 。
    67. 胡適:<新文化運動與國民黨>,新月雜誌2 卷6 期(北平1929年6 月) 。
    68. 羅隆基:<我對黨務的「盡情批評>> >,新月雜誌2 卷8 期(北平1929年8 月) 。
    71.羅文幹:<中國採用外國制度問題>,國聞週報1 卷20 期(天津1924年12 月14 日) 。
    72. 陳博生:<義大利與俄羅斯>,國間週報3 卷9 期(天津1926年3 月14 日) 。
    73. 何政之:<墨索利尼叉被刺>,國間週報3 卷4- 3 期,時評(天津1926年11 月7 日) 。
    74. 自鵬飛:<獨裁政治之流行的傾向>,國間週報4 卷35 期(天津1927年9月11 日)。
    75. 歷樵:<一黨統治底下新義大利組織者一一墨索里尼>國間週
    報5卷30 期( 1928年8 月5 日)。
    76. 前溪:<如何救中國>,國聞週報10卷1期(天津1933年1月1 日) 。
    77. 張季鸞:<我之新生活觀>, 國聞週報1 1 卷1 5 期(天津1934年4月16 日)。
    78. 張佛泉:<建國與專制問題> ,國聞週報1 1 卷26 期(天津:
    1934年7 月2 日)。
    79. 蔣廷黼:<民族復興的一個條件> ,國聞週報1 1 卷28 期(天
    津1934年7 月16 日) 。
    80. 王嘉謨:<從出版物質上見到的日本法西斯蒂勢力的高漲> ,國
    聞週報1 1 卷3 1 期(天津1934年8 月6 日) 。
    81. 張佛泉:<訓政與專政>國聞週報11卷36 期(天津1934年9 月10 日) 。
    82. 陶孟和:〈民治與獨裁一一對於丁文江先生「民主政治與獨裁政治』的批評> ,國聞週報12 卷1 期(天津1935年1月1 日)。
    83. 張季鸞:<關於獨裁制> ,國聞週報1 2 卷5 期(天津1935年1 月28 日)。
    84. 吳相湘:<首任駐義大使劉文島>,傳記文學1 1 卷2 期(台北
    1967年8 月) 。
    85. 沈雲龍:<胡漢民是民國史上的關鍵人物> ,傳記文學28 卷6
    期(台北1976年6 月1 日)。
    86. 傅實真:<在華德國軍事顧問史傳> ,傳記文學23 卷3 期至30卷2 期(台北1973年9月----1977年2 月)。
    87. 劉心皇:<西安事變兩主角:蔣介石與張學良(二) > ,傳記文學53 卷3 期(台北1988年11 月) 。
    88. 蔣廷黼:<參加國難會議的回顧>,獨立評論1 號(北平1932年5 月22 日) 。
    89. 丁文江:< 中國政治的出路>獨立評論1 1 號(北平1932年7 月31 日) 。
    90. 胡適:<中國政治出路的討論>獨立評論1 7 號(北平1932年9 月11 日) 。
    91. 胡適:<一個時代錯誤的意見>一文的附記,獨立評論20 號(北平1932年5 月22 日) 。
    92. 蔣廷黼:<長期抵抗中如何運用國聯與國際>,獨立評論 4 5 號
    (北平1933年4月9 日)。
    93. 蔣廷黼:<知識階級與政治> ,獨立評論5 1 號(北平1933年5 月21 曰) 。
    94. 蔣廷黼:<革命與專制> ,獨立評論80 號(北平1933年12 月2 日) 。
    95. 胡適:<建國與專制>,獨立評論81號(北平1933年10 月17日) 。
    96. 胡適:<再論建國與專制> ,獨立評論82 號(北平1933年10月24 日)。
    97. 蔣廷黼:<論專制並答胡適之先生〉,獨立評論83 號(北平:1933年12 月31 日)。
    98. 吳景超:<草命興建國>,獨立評論84 號(北平1934年1 月7 日)。
    99. 胡適:<武力統一論>,獨立評論85號(北平1934年1 月14日) 。
    100.胡適:<政治統一的途徑),獨立評論86 號(北平1934年1月21 日) 。
    101 胡適:<中國無獨裁的必要與可能> ,獨立評論130 號(北平:1934年12 月9 日)。
    102 胡適:<汪蔣通電裡提起的自由> ,獨立評論第131 號(北平: 1934年12月16日) 。
    103 胡適:<答丁在君先生論民治與獨裁> ,獨立評論133 號(北平1934年12月30 日) 。
    104 丁文江:<民主政治與獨裁政治>,獨立評論133 號(北平:1934年12 月30 日)。
    105 吳景超:<中國的政制問題> ,獨立評論134 號(北平1935年1 月6 曰)。
    106 陳之邁:<民主與獨裁的討論> ,獨立評論136 號(北平1935年1 月20 日) 。
    107 丁文江:<再論民治與獨裁>,獨立評論137 號(北平1934年1 月2 7 日) 。
    108 胡適:<從民主典獨裁的討論裡求得一個共同的信仰> ,獨立評論141 號(北平1935年2 月17 日)。
    109 錢端升:<對於六中全會的期望>,獨立評論162 號(北平::1935年8 月4 曰) 。
    110 陳立過:<政制改革的必要>,獨立評論162號(北平1935年8 月4 日) 。
    111 胡適:<政制改革命大路> ,獨立評論163 號(北平1935年8 月1 日) 。
    112 蔣廷黼:<矛盾的歐洲(下) >,獨立評論166 號(北平1935年9 月1 曰) 。
    113 蔣廷黼:<國民黨和國民黨員>,獨立評論176 號(北平1935年11 月10 日) 。
    114 張太雷(筆名太雷): <法西塞黨的破裂> ,嚮導週報29 期(上海1923年6 月13 日) 。
    115 陳獨秀:< 法西斯黨與中國>,嚮導週報72期(上海1924年7 月2 曰)。
    四.專著:(按作者姓名筆劃)
    1. 干圓勛:<< 三民主義力行社與民族復興運動>> (台北,作者出版
    , 1986年8 月15 日,初版)。
    2. 王曾才:<< 西洋現代史>>(台北,東華書局,1976年10月,初版)。
    3. 王維禮主編<< 中國現代史大事紀本末>> (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87年) 。
    4. 王維禮主編: 《蔣介石的文臣武將》( 台北,巴比倫出版社. 1992年4 月15 日),頁18。
    5. 中國青年軍人社編著:<<反蔣運動史>> (廣州,中國青年軍人社
    1934年10 月)。
    6.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抗戰前十年團軍立建設史研討會集刊》
    (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85年10 月)
    7. 中國近現代史大典編委會線:<< 中國近現代史大典>> (北京,中
    共黨史出版社, 1992年6月,初版) 。
    8. 平心編:<<生活全國總書目>> (上海, 生活書店. 1936年10 月,三版) 。
    9. 外交評論社編<<希特勒執政後之德意志>> (南京,正中書局,1937年5月,初版〉。
    10. 史全生:<<中華民國文化史>> (長春,吉林文出版社. 1988年)。
    1 1.朱庭光主編:<<法西斯新論>> (重慶,重慶出版社. 1991 年4 月, 初版)。
    12. 良雄(唐新筆名): <<戴笠傳>> (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0年) 。
    13. 李邁先:<<西洋近世史(三) >>(台北,幼獅書店, 1969年7 月)。
    14. 李國祁等著:<<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一一民族主義>> (台北,時報出版社. 1980年6 月20 日)。
    15. 李敖:<<蔣廷黼和他走的路>> (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1986年7月16 日) 。
    16. 李澤厚、林毓生等著:<<五四一一多元的反思>> (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 1989年5月,初版)。
    17. 李又寧編:<<胡適興也的朋友>> (紐約,天外出版社, 1991 年12月) 。
    18. 李子文:<<中國現代政治思想史>> (-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 1991 年12 月,初版) 。
    19. 李澤厚:<<中國現代思想史論>> (台北,谷風出版社) 。
    20. 余英時:<<猶記風,吹水上鱗>> (台北,三民書局, 1991 年10 月)。
    2 1.呂明灼:<<宋慶齡傅>>(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年11 月,初版)。
    22. 吳友三:<<法西斯運動問題>> (上海,商務, 1937年)。
    23. 帕米爾書局編:<<民主主義>> (台北帕米爾書局, 1976年12 月,初版) 。
    24. 帕米爾書店編輯部編:<<法西斯主義>> (台北,帕米爾, 1977年,1 月,初版) 。
    25. 周毓英:<<法西主義的理論基礎>> (上海,民族書局, 1934年)。
    26. 周毓英<<法西斯蒂與中國革命>> (上海,民族書局, 1934年12月15 日,初版) 。
    27. 周陽山編:<<從五四到新五四>> (台北,時報文化出版, 1989年6月30 日)。
    28. 周陽山編:<< 知識份子與中國>> (台北,時報文化公司, 1985年12 月31 日,初版) 。
    29. 周尚文編:<<中國共產黨的創建>>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年6月初版) 。
    30. 祝百英:《世界法西運動》(上海,中增書屑, 1934年) 。
    31. 胡適:<<丁文江的傳記>> (台北,中央研究院, 1965年) 。
    32. 胡秋原:<<古代中國文化與中國知誠份子>> (台北,學術出版社,1978年) 。
    33. 軍事新聞社:<<蔣委員長五秩慶壽集>>〈南京, 軍事新聞社, 1936年12 月,初版) 。
    34. 浦薛鳳:<< 政治論叢>> (台北,正中, 1974年,台三版) 。
    35. 浦薛鳳:<<現代西洋政治思潮>> (台北,正中書屑, 1963年,初版)。
    36. 秦孝儀主編:<<中國現代史辭典>> (台北, 近代中國出版社. 1985年6 月)。
    37. 徐復觀:<<學術與政治之間》(台北,學生書局. 1980年) 。
    38. 孫中山先生與近代中國學術討論會:<<孫中山先生與近代中國學
    術討論集>> (台北,說中山先生與近代中國學術討論集出版委員會. 1985年12月31 日) 。
    39.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1975 年,初版) 。
    40. 郭華倫:<<中共史論>> (台北. 1969年)。
    41. 陳方:<<黑網錄>> (香港,春城出版社. 1966年) 。
    42. 陳之邁:<<蔣廷黼的志事與平生>> (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1967年1 月1 日) 。
    43. 陳儀深、劉阿榮編:<<孫文思想的理論與實除>> (台北,弘文館出版社. 1989年9 月,再版) 。
    44. 張克林:<<法西斯主義論>> (成都,開明書局. 1936年9月,四版) 。
    45. 張玉法:<<中國現代史>> (台北,東華書局. 1986年11 月七版)。
    46. 張玉法:<<中國現代史論集>>, 第一輯一一一總論、第九輯一一八年抗戰(台北,聯徑, 1985年11 月,二版)。
    47. 張玉法:《中國現代政治史論》〈台北,東華書局. 1988年9 月,初版〉。
    48. 張忠棟:<<胡適五論>> (台北,允展出版社. 1988年8 月)。
    49. 張同新編:<<蔣、汪合作的國民政府>> (哈爾演,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88年) 。
    50. 崔書琴:<<三民主義新論>> (台北,商務印書館,1974年,台十一版)。
    51. 許介鱗:<<近代曰本論>> (台北,故鄉出版本土. 1986年5 月)。
    52. 舒新城:<<近代中國留學史>> (上海. 1933年,第三版) 。
    53. 傅無退編:<<日本與法西斯主義>> (上海,商務印書館. 1935年1 月.再版) 。
    54. 董之學:<<法西主義>> (上海,生活書局. 1934年) 。
    55. 楊公達先生治喪委員會:<<揚公達先生哀思錄>> (台中,楊公達
    先生治喪委員會出版) 。
    56. 楊樹標:<<蔣介石傅>> (北京,團結出版社, 1991年6月,五版)。
    57. 趟家璧主編:<<中國新文學大系>> (上海,良友圖書公司. 1935年) 。
    58. 劉文島:《政黨政治論》(上海,商務印書館, 1923年1 月,初版)。
    59. 劉文島: 《義大利史地》(上海,商務印書館, 1936年10 月)。
    60. 劉建群: 《復興中國革命之路》(南京,拔提書局. 1934年6 月)。
    61. 劉大元:<<五十年來蔣先生與中國----蔣先生五十誕辰紀念>> (漢口,建國書局. 1938年7 月,再版)。
    62. 蔡之華:<<法西斯主義之理論與體采>> (上海,商務. 1935年2月) 。
    63. 鄧元忠:<<三民主義力行社史>> (台北,實踐出版社, 1984年)。
    64. 薛光前:<<意大利復興之道>> (上海,商務印書館. 1937年11 月,初版)。
    65. 滕傑:<<組織與策略>> (台北,龍旗出版社, 1985年)。
    66. 蕭文哲:<<法西斯蒂及其政治>> (上海,神j+f國主任社, 1933年2月,再版)。
    67. 蕭文哲:法西斯蒂小叢書(共五本<<1惠國法西斯蒂運動》、《日
    本法西斯蒂運動》、《墨索里尼與法西斯蒂》、《法西
    斯蒂教育》、《希特拉與國社黨>> (上海,光華書局,1933年11 月)。
    68. 蕭文哲:<<法西斯義大利政治制度>> (上海,商務印書館, 1935年5月,初版)
    69. 譚汝謙編:<<中圍譯日本書綜合目錄>> (香港,中文大學, 1980年) 。
    四、碩、博士論文
    1.邵銘煌:<<抗戰前北方學人與『獨立評論』>> (台北:政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
    2. 楊明哲:<<民國二十年(一九三一)長江大水災之研究>> (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戶斤碩三七論文,未刊本, 1987年6月)一書。
    3. 陳儀深:<<獨立評論的民主思想>> (台北,聯徑, 1989 年)。
    4. 曹伯一:<<江西蘇維埃之建立及其崩潰(1931~1934)>> (台北,政大東亞所出版, 1969年12 月,初版) 。



    貳.英、日文部份
    (一)英文原著(按作者英文字母)
    1. Alan Bullock & Overbr Stallgbrass: The fontana
    Djctionary of Mordern Thought (London Fontana /Collins1982)。
    2. Chi Hsi--Shing : Nationalist China at War: Milatary
    Defeat and Poljtical Coijapse. 1937---1945(Ann Arbor, The
    Univ. of Michigan Press, 1982)。
    3. David Pang and Edmund Fung(eds): Ideal and Reality:
    Social and Politjcal Change jn Modern China. 1860--1949
    (Univ. press of America , 1985),
    4. James Thomson: While China Faces West: American 10
    Nalionalist China (Harvard Umiv. press. 1969)。
    5. Lin Yu-sheng: The Crisis of Chinese Consciousness
    Radical Antitraditjonaljsm jn The Hay Fourth Era (The
    Univ. of Wisconsim Press, Madison, Wisconsin, 1979)。
    6. Lloyd E. Eastman: .. Fascism in Kuomintang China: The
    Blue Shirts", The China Quarterly, No.49 (Jan---Harch1972) 。
    7. Lloyd E.Eastman :" Fascism and Modern China:A Rejoinder"
    , The China Quarterly, No.79 (November , 1979)
    8. Lloyd E. Eastman: "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Blue
    Shirts": A Review Article" Republican China. Vol.XIII
    • NO.1 (November 1987)
    9. Lloyd E. Eastman: The Abortive Revolutjon: China Under
    Nationalist Rule. 1927~1937,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10. Harry Paxton Howard:" Hitler`s Failure i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No.3 (Summer 1938) 。
    11. Harold Isaacs: " "Blue Shirts" in China" The Nation
    (October 17. 1934)。
    12. H. R. Kedward: Fascism in Western Europe 1990~45 (New
    York, New York Univ. 1974)。
    13. Howard L.Booman: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Republican
    China (New York and Lond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7) 0
    15. Hung-Mao Tien: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in Kuomintang
    1927--1937 (Stanford Univ. Press. 1972)。
    16. Maria Hsia Chang :" Fascism and Modern China " t The
    China Quarterly, No.79 (September~December 1979) 0
    17. Maria Hsia Chang : The Chinese Blue Shirt Society
    Fascism and Developmental Natjonalism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 of California, Berkeley,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1985)。
    18. S. J. Woolf (eds) :The Nature of Fascism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69) , pp.51~61。
    19. W.F.Flkins:" "Fascism" in China:The Blue Shirts Society
    • 1932~1937 ". Science and Society. 33:4 (1969)。
    20. Willian C.Kirby: Germany and Republican China (Stanford
    Univ. Press. 1984)。



    (二)英文譯本
    1. Barr ington Moore原著,結構群編譯<<民主和專制的社會
    起源一一一現代世界之產生中的貴族興農民>) (台北,
    結構群文化事業公司. 1990年12月,初版)。
    2. C linton L. Ross i ter原著,楊日旭等譯<<憲政獨裁一一近代民
    主政府如何渡過危難>) (台北,黎明出版社. 1987年4 月)。
    3. Frederick M. Watkins & Isaac Kramnick原著,張明貴譯<<
    意識形態的時代一一從一七五0 年到現在的政治思想>> (台北,聯經出版社. 1991 年9 月,五版)。
    4. Gerogo. H. Sabine 著,李少軍、尚新建譯:<<西方政治思想史)) (台北,桂冠出版社. 1991 年10 月)。
    5. 艾愷(GUY Alitto) 原著,谷風出版社譯<<西方史學論著中的蔣介石>) (台北,谷風出版社,出版年月日不詳)0
    6. Hannah Arendt原著,蔡英文譯<<極權主義>> (台北,聯經出版社. 1982 年)。
    7. 費正清(J. Fa irbank ) 編,章建剛等譯<<劍橋中華民團史一一第一部>)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年5月,二版)

    (三)日文原著(按出版時間先後)

    貳.英、日文部份
    (一)英文原著(按作者英文字母)
    1. Alan Bullock & Overbr Stallgbrass: The fontana
    Djctionary of Mordern Thought (London Fontana /Collins1982)。
    2. Chi Hsi--Shing : Nationalist China at War: Milatary
    Defeat and Poljtical Coijapse. 1937---1945(Ann Arbor, The
    Univ. of Michigan Press, 1982)。
    3. David Pang and Edmund Fung(eds): Ideal and Reality:
    Social and Politjcal Change jn Modern China. 1860--1949
    (Univ. press of America , 1985),
    4. James Thomson: While China Faces West: American 10
    Nalionalist China (Harvard Umiv. press. 1969)。
    5. Lin Yu-sheng: The Crisis of Chinese Consciousness
    Radical Antitraditjonaljsm jn The Hay Fourth Era (The
    Univ. of Wisconsim Press, Madison, Wisconsin, 1979)。
    6. Lloyd E. Eastman: .. Fascism in Kuomintang China: The
    Blue Shirts", The China Quarterly, No.49 (Jan---Harch1972) 。
    7. Lloyd E.Eastman :" Fascism and Modern China:A Rejoinder"
    , The China Quarterly, No.79 (November , 1979)
    8. Lloyd E. Eastman: "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Blue
    Shirts": A Review Article" Republican China. Vol.XIII
    • NO.1 (November 1987)
    9. Lloyd E. Eastman: The Abortive Revolutjon: China Under
    Nationalist Rule. 1927~1937,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10. Harry Paxton Howard:" Hitler`s Failure i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No.3 (Summer 1938) 。
    11. Harold Isaacs: " "Blue Shirts" in China" The Nation
    (October 17. 1934)。
    12. H. R. Kedward: Fascism in Western Europe 1990~45 (New
    York, New York Univ. 1974)。
    13. Howard L.Booman: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Republican
    China (New York and Lond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7) 0
    15. Hung-Mao Tien: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in Kuomintang
    1927--1937 (Stanford Univ. Press. 1972)。
    16. Maria Hsia Chang :" Fascism and Modern China " t The
    China Quarterly, No.79 (September~December 1979) 0
    17. Maria Hsia Chang : The Chinese Blue Shirt Society
    Fascism and Developmental Natjonalism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 of California, Berkeley,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1985)。
    18. S. J. Woolf (eds) :The Nature of Fascism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69) , pp.51~61。
    19. W.F.Flkins:" "Fascism" in China:The Blue Shirts Society
    • 1932~1937 ". Science and Society. 33:4 (1969)。
    20. Willian C.Kirby: Germany and Republican China (Stanford
    Univ. Press. 1984)。



    (二)英文譯本
    1. Barr ington Moore原著,結構群編譯<<民主和專制的社會
    起源一一一現代世界之產生中的貴族興農民>) (台北,
    結構群文化事業公司. 1990年12月,初版)。
    2. C linton L. Ross i ter原著,楊日旭等譯<<憲政獨裁一一近代民
    主政府如何渡過危難>) (台北,黎明出版社. 1987年4 月)。
    3. Frederick M. Watkins & Isaac Kramnick原著,張明貴譯<<
    意識形態的時代一一從一七五0 年到現在的政治思想>> (台北,聯經出版社. 1991 年9 月,五版)。
    4. Gerogo. H. Sabine 著,李少軍、尚新建譯:<<西方政治思想史)) (台北,桂冠出版社. 1991 年10 月)。
    5. 艾愷(GUY Alitto) 原著,谷風出版社譯<<西方史學論著中的蔣介石>) (台北,谷風出版社,出版年月日不詳)0
    6. Hannah Arendt原著,蔡英文譯<<極權主義>> (台北,聯經出版社. 1982 年)。
    7. 費正清(J. Fa irbank ) 編,章建剛等譯<<劍橋中華民團史一一第一部>)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年5月,二版)

    (三)日文原著(按出版時間先後)
    1. 山口勝一: 《藍衣社真相》( 東京, 鶴鳴圧出版社. 1937年) 。
    2. 岩井英一: 《藍衣社ニ関スル調査》( 東京, 外務省調査部, 昭
    手口12月6日) 。
    3.木下半治: 《日本國家主義運動史》( 東京, 福村出版社, 1971
    年) 。
    4. 八巻佳子< 中固におけゐ法西斯主義をめぐって〉, 社會思想
    季刊一九七二年2-3期。
    (四) 日文譯本
    1. 今中次磨者, 萬青選言事《現代燭裁政治史怨説》 ( 上海, 華通
    書局, 1933年7月) 。
    2. 丸山真男著, 林明徳譯《現代政治的思想興行動一一兼論日本
    軍國主義》 ( 台北, 聯經出版社. 1984年12月, 初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G7856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4228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2513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