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8597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648/144635 (79%)
造访人次 : 51681636      在线人数 : 61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85979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5979


    题名: 楊牧散文研究
    作者: 張家豪
    Chang, Chia-hao
    贡献者: 沈謙
    Shen Gian
    張家豪
    Chang Chia-hao
    关键词: 楊牧
    散文
    台灣文學
    日期: 1998
    上传时间: 2016-04-22 11:20:43 (UTC+8)
    摘要:   楊牧是臺灣當代文壇上少數兼擅新詩與散文的作家,從他的第一本散文集《葉珊散文集》開始,楊牧便努力地經營他散文創作的道路,在近三十年的寫作歷程中,他不僅能持續不輟地以寫作為職志,同時他也能勇於自我反省,追求突破。因此,他的每一部作品總能達到一番新的成就,奠定了他在文壇上的地位。
      本論文以楊牧為研究對象,兼採內在與外緣的研究方法,一方面透過對作者寫作背景、求學經歷、人生歷練之觀察分析,以求明瞭其創作的外緣因素﹔一方面則探討作品本身的內在特性,就其所表現之形式、技巧、主題加以析論,以明其散文之藝術價值,二者互相配合參照,期能藉此對楊牧散文的意義與價值,有更深入而完整的掌握。本文共分為六章:
      第一章首先概述研究動機。歷來對於臺灣散文的研究已稍嫌不足,而楊牧既身為臺灣文壇上傑出的創作者之一,然而,學者對於其散文的研究卻僅限於對單一作品探討,較缺乏系統而完整的論述。因此,本論文以楊牧散文為研究對象,期能對其散文作品作一公允而適當的評價。其次則略述研究方法、研究範圍與章節架構。
      第二章探討楊牧散文的寫作背景與風格轉變。在楊牧的創作歷程中,其成長背景與生活經歷佔了相當大的影響力,尤其對於其出生地—花蓮—的戀慕之情,亦在其散文作品中屢見不鮮,甚至他以其少年時期成長之體驗,創作了《山風海雨》、《方向歸零》、《昔我往矣》一系列的自傳體散文,可見故鄉花蓮在其心目中實扮演著文學原鄉的角色。學生時代,他離鄉背井到東海大學求學,而此時期正是其創作的啟蒙發展期,其第一本散文集《葉珊散文集》中所收錄的作品,大部份皆為此時期的創作。其後他到金門服役,退伍後又出國留學,而後長期定居國外,凡此種種的人生經歷,皆左右了其創作生涯與心靈世界,而為研究其散文創作時所不可忽視的要素。此外,在人生的不同時期,楊牧散文的風格也隨著心境的成長而有所轉變。故本章著重作品的外緣分析,略述作者之生活經歷與創作環境,以及其散文的風格轉變,以為其後研究之根本。
      第三章詳述楊牧所秉持的文學理念。楊牧除了身為散文創作者之外,同時本身亦從事文學評論,其間也提出了不少關於散文的理論批評,而此類論述除了收錄於《文學知識》、《文學的源流》等評論集中之外,同時亦散見於其散文集中。故本章即著重探討其散文理論,對於其意見加以整理、歸納,以呈現出楊牧對散文所秉持的理念與其創作觀,並以之作為與其作品相互印證之基礎。
      第四章從作品的內部著眼,分析其散文的主題。楊牧是一位不斷追求自我成長的作家,也因此他的創作也隨著他年齡、閱歷的增長,呈現出不同的風貌,而其創作的主題亦往往隨之改變。本章即根據其不同時期所創作之散文,分析歸納出其創作的主題,以「個人情思與成長身世的書寫」、「社會現實與人文精神的關懷」、「文學意義與生命本質的探索」等,概括其基本題材、中心思想,而作更深入之探討。
      第五章從作品的外在入手,以修辭的角度分析楊牧散文的藝術技巧。楊牧以其外文系出身的專業背景,加上他深厚的中文學養,巧妙地融合了中西方的語言特性,展現出了散文高度的藝術成就。故本章主要即透過修辭學的角度,針對其散文中所使用的排比、類疊、象徵、寓言等種種技巧,以及語法的融會和描述的手法,加以分析,以審視其語言特性與藝術成就。
      第六章根據前面章節所述,總結楊牧散文的意義與價值,以明其在臺灣散文界之地位。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楊牧散文的寫作背景與風格轉變 7
    第一節 楊牧文學創作的原鄉 8
    第二節 楊牧散文的寫作歷程 14
    第三節 楊牧散文的風格轉變 21
    第三章 楊牧散文的理論基礎 33
    第一節 散文的源流與類型 34
    一、現代散文的源流 34
    二、現代散文的類型 38
    第二節 散文創作的理念 42
    一、楊牧的文學觀 42
    二、楊牧的散文理論 45
    第四章 楊牧散文的創作主題 51
    第一節 個人情思與成長身世的書寫 52
    一、年少的單純情思 52
    二、童年生活的懷想 54
    三、故鄉的追憶與感懷 57
    第二節 社會現實與人文精神的關懷 61
    一、社會現實的批判 61
    二、人文精神的發揚 63
    三、高尚人格的孺慕 65
    四、文化意識的闡發 66
    第三節 文學意義與生命本質的探索 68
    一、文學意義的探索 69
    二、生命本質的思考 71
    第五章 楊牧散文的藝術技巧 75
    第一節 繁複的修辭技巧 76
    一、自然精緻的語言 76
    二、變化多端的句式 78
    三、豐盈鮮明的意象 81
    第二節 融會的語法運用 83
    一、語法的融合 83
    二、詩化散文 86
    第三節 獨特的描述手法 88
    一、描寫手法 88
    二、敘述手法 91
    第六章 結論 95
    參考書目 101
    參考文獻: 一、專書
    (一)
    楊牧 《文學知識》 台北 洪範書店 民國68年
    楊牧 《葉珊散文集》 台北 洪範書店 民國69年
    楊牧 《柏克萊精神》 台北 洪範書店 民國69年
    楊牧 《年輪》 台北 洪範書店 民國71年
    楊牧 《搜索者》 台北 洪範書店 民國71年
    楊牧 《文學的源流》 台北 洪範書店 民國73年
    楊牧 《交流道》 台北 洪範書店 民國74年
    楊牧 《山風海雨》 台北 洪範書店 民國76年
    楊牧 《一首詩的完成》 台北 洪範書店 民國78年
    楊牧 《方向歸零》 台北 洪範書店 民國80年
    楊牧 《疑神》 台北 洪範書店 民國82年
    楊牧 《星圖》 台北 洪範書店 民國84年
    楊牧 《亭午之鷹》 台北 洪範書店 民國85年
    楊牧 《昔我往矣》 台北 洪範書店 民國86年
    (二)
    王夢鷗 《文學概論》 台北 藝文印書館 民國65年5月
    朱光潛 《文藝心理學》 台北 開明書店 民國80年6月
    朱光潛 《談文學》 台北 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民國78 年3月
    艾布拉姆斯(M.H.Abrams)(酈稚牛、張照進、童慶生譯) 《鏡與燈—浪漫主義文論及批評傳統》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9年12月
    李光連 《散文技巧》 北京 中國青年出版社 1997年11月
    沈師謙 《修辭學》 台北 國立空中大學 民國84年1月
    亞菁 《現代文學評論》 台北 東大圖書公司 1983年2月初版
    洪富連 《當代主題散文研究》 高雄 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1998年4月
    姜岱東 《文學風格概論》 山東 山東教育出版社 1996年3月
    范培松 《中國現代散文史》 江蘇 江蘇教育出版社 1993年3月
    夏之放 《文學意象論》 廣東 汕頭大學出版社 1993年12月
    陳芳明 《典範的追求》 台北 聯合文學出版社 1994年2月
    華倫(Austin Warren)、韋勒克(Ren`e Wellek)(王夢鷗譯)《文學論》 台北 志文出版社 1996年11月
    黃修己編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方法論集》 北京 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4年10月
    黃慶萱 《修辭學》 台北 三民書局 民國81年9月
    張健 《文學概論》 台北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民國72年11月
    現代散文研究小組編 《中國現代散文理論》 台北 蘭亭書店 民國75年10月
    傅德岷 《散文藝術論》 重慶 重慶出版社 1988年2月
    傅德岷 《中國現代散文發展史》 四川 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7 年3月
    楊昌年 《現代散文新風貌》 台北 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民國77年2月
    鄭明娳 《現代散文構成論》 台北 大安出版社 1991年11月
    鄭明娳 《現代散文類型論》 台北 大安出版社 1992年5月
    鄭明娳 《現代散文現象論》 台北 大安出版社 1992年8月
    鄭明娳 《現代散文欣賞》 台北 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92年10月
    衛姆塞特(William K.Mimsatt,Jr.)、布魯克斯(Cleanth Brooks)(顏元叔譯)《西洋文學批評史》 台北 志文出版社 民 國62年7月
    二、單篇論文
    (一)
    小葉 〈右外野之歌—讀楊牧「一首詩的完成」〉 台北 《書評》 民國86年4月(27期)
    王文進 〈三十五歲以後的葉慈,三十五歲以後的楊牧—兼談《亭午之鷹》〉 台北 《幼獅文藝》 民國85年9月(83卷9期)
    王克文 〈詩人與鄉土—談《柏克萊精神》〉 台北 《書評書目》民國66年10月(64期)
    石曉楓 〈楊牧〈野櫻〉的主題意涵—兼論其散文創作的理論與實踐〉 台北 《國文天地》 民國88年6月(15卷1期)
    江奇龍 〈楊牧《一首詩的完成》的幾種修辭格〉 台北 《國文天 地》 民國83年3月(9卷10期)
    江寶釵 〈在寂寂停頓中—評楊牧的散文集《亭午之鷹》〉 台北 《中外文學》 民國85年7月(25卷2期)
    何寄澎 〈永遠的搜索者—論楊牧散文的求變與求新〉 台北 《臺大中文學報》 民國80年6月(4期)
    李昂 〈把真實作虛幻—葉珊.楊牧.王靖獻訪問記〉 台北 《新書月刊》 民國74年2月
    李祖琛 〈中年詩人的執著與憂患—評楊牧的《一首詩的完成》〉 《聯合文學》 民國78年5月(5卷7期)
    李漢呈 〈從《柏克萊精神》看楊牧的「變」〉 台北 《出版與研究》 民國66年11月(9期)
    李奭學 〈雪虹鱒的旅程—評楊牧散文新著《星圖》〉 台北 《中 時晚報》 第14版 民國84年4月9日 沈冬青 〈進入源頭參與創造—內心風景的搜索者楊牧〉 台北 《幼
    吳潛誠 〈評《一首詩的完成》—融議論、記述、抒情於一爐〉 台北 《中國時報》 第20版 民國78年12月25日
    吳潛誠 〈疑神〉 台北 《中國時報》 第42版 民國82年12月23日
    林式 〈典範的追求〉 高雄 《台灣新聞報》 第13版 民國86 年1月19日
    林素芬整理 〈英雄回家—楊牧和王文進談散文歷程〉 台北 《幼獅文藝》 民國85年9月(83卷9期)
    林燿德 〈讀楊牧《山風海雨》〉 台北 《文訊月刊》 民國77 年4月
    夏祖麗 〈詩、酒、有限的溫暖—楊牧訪問記〉 台北 《書評書目》 民國66年4月(48期)
    郝譽翔 〈花蓮,我永遠的秘密—訪問楊牧〉 《聯合報》 第41版 民國86年9月15日
    許悔之 〈美學演練與精神象徵—關於〈循行大島〉〉 台北 《自由時報》 第34版 民國84年11月6日
    許悔之 〈少年之眼,哀愁之心〉 台北 《聯合報》 第47版 民國87年3月2日
    張讓 〈耽美之歌—評《亭午之鷹》〉 台北 《聯合報》 第43版 民國85年6月10日
    陳芳明 〈兩岸的對話—訪問楊牧先生〉 台北 《幼獅文藝》 民國64年4月(41卷4期)
    陳祖彥 〈「文學的代言人」或是「文學的預言者」—生命論述在花蓮轉折的楊牧〉 台北 《幼獅文藝》 民國86年5月(84卷5期)
    陳維信 〈真切風格的展現〉 台北 《聯合報》 第37版 民國88年2月8日
    曾珍珍 〈楊牧作品中的海洋意象〉 施懿琳主編《臺灣的文學與環境》 高雄 麗文文化出版社 民國85年初版
    游喚 〈三十年來最前衛的一部散文:論楊牧《年輪》的表現藝術〉 台北 《散文季刊》 民國73年7月(3期)
    楊子澗 〈《傳說》中的葉珊與《年輪》中的楊牧〉 台北 《中華文藝》 民國66年1月(12卷5期)
    溫任平 〈葉珊與思采的散文〉 台北 《幼獅文藝》 民國62年11月(38卷5期)
    溫任平 〈從楊牧的《年輪》看現代散文的變〉 台北 《中外文學》 民國68年8月(8卷3期)
    溫瑞安 〈散文的意象:雄偉與秀美—略論余光中、葉珊的散文風格〉 台北 《幼獅文藝》 民國65年7月(44卷1期)
    廖咸浩 〈評介《時光命題》、《昔我往矣》〉 台北 《中國時報》第37版 民國87年3月12日
    劉克襄 〈愛是我們的嚮導—劉克襄訪楊牧〉 台北 《中國時報》第8版 民國76年6月11日
    鍾怡雯 〈無盡的搜索—論楊牧《搜索者》〉 臺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 民國88年3月
    顏艾琳 〈攤開一張心靈的航圖—楊牧.「星圖」〉 台北 《台灣日報》 第23版 民國85年11月5日
    羅智成 〈收放自如的四重奏—評楊牧的《方向歸零》〉 台北 《聯合文學》 民國81年2月(8卷4期)
    羅智成 〈生命與大自然的奇遇〉 台北 《中國時報》 第39版 民國85年6月6日
    (二)
    史墨卿 〈現代散文的取向〉 台北 《古今藝文》 民國77年5月
    杜淑貞 〈現代散文創作理論探微〉 花蓮 《花蓮師專學報》 民國71年10月
    杜萱 〈現代散文的特質與賞析〉 台北 《國文天地》 民國78年1月
    林錫嘉 〈中國現代散文理論簡介〉 台北 《文訊月刊》 民國73年10月
    張春榮 〈現代散文的六大特色〉 台北 《國文天地》 民國75年7月
    陳信元 〈臺灣地區現代散文研究概論(一九四九至一九八七)〉 台北 《文訊月刊》 民國76年10月
    童慶炳 〈作家童年的經驗及其對創作的影響〉 北京 《文學評論》 1993年第4期
    游喚 〈現代散文研究的問題及其解決途徑示例〉 台北 《中外文學》 民國79年2月
    鄭明娳 〈從古典到現代:初論現代散文的源流〉 台北 《古典文學》 民國76年4月
    鄭明娳 〈現代散文中的意象〉 台北 《國文天地》 民國78年6月
    鄭明娳 〈試論現代散文〉 台北 《文訊月刊》 民國73年10月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8515100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1265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2401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