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85967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4104/145136 (79%)
造訪人次 : 52232415      線上人數 : 30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85967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5967


    題名: 《三言》的死亡故事探討
    A study of death stories in San-Yan
    作者: 金明求
    kim, Myung-Goo
    貢獻者: 高桂惠
    Gao,Gui-Hui
    金明求
    kim,Myung-Goo
    關鍵詞: 三言
    死亡故事
    義與死
    愛與死
    超越死亡
    日期: 1998
    上傳時間: 2016-04-22 11:20:19 (UTC+8)
    摘要: 現實中的人往往囿於當下的生活過程,僅僅關注眼前的人生,而忽略了人生的另一面,就是死亡。每一種死亡方式或死亡類型,以及每一類對於這種死亡方式、類型的體驗與思考,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人們對於生命、存在的考慮與反思。其實在小說虛構的情節,在人們生命與死亡故事為基礎下,常常產生活著與死亡的掙扎、衝突並透射在永恆的生命理想故事上,但以正面活著的角度來探究人生的本質、意義,可能會變得非常複雜、模糊,而且掌握得不大明確,反而從人生本質的反面就是死亡的角度來觀察,以生者在世為主的觀念上所忽略或放棄的值得思索的部份,或許會有啟發的可能性。觀察《三言》每一篇中的人物的時候,看起來似乎只是在一寸紙面上活躍,其實在無限的時間、空間上生動地活著。在生命故事中,可以說集中在生與死的關照,所以每一篇無不是對生死的焦慮、掙扎、表現出不斷的衝突,而且他們處理死亡的方式、態度著墨得非常濃厚。小說人物在作品中以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思考、不同的死亡態度來對死亡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呈現,進而探索總體的死亡的本質與生命的價值。《三言》人物在面對死亡時候的心理變化、死亡的預備、對死亡的思考、超越對死亡困惑等,了解人生的本源,有很大的啟發性。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小說,更生動地表達了人們對死亡難以言喻的複雜心理,而提供對人生意義進行深沈的思考機會。《三言》作品的死亡主題,突破以偏重生命為主的有限局面,對深入地了解「人」,應有些幫助。
    本論文各章的分類與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章 緒論
    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三言》的刊刻及研究概況。
    第二章 義與死——捨生取義的人格理想
    作品中表現「重義」死亡觀的不同面貌,如堅持行俠仗義、重視忠烈孝義、呈現結交之義的高尚精神等,雖然在重義的實踐上理想、信念態度不同,但共同觀點是在實現自己理念的時候,或面臨自己義與不義衝突的時候,就誠懇選擇重義的信念。他們將所有生命意志放在「重義」上,來呈現行義的高尚性。
    第三章 愛與死——愛的毀滅與再生
    「愛與死」強烈精神意志透過人物獨特實現愛情的方式,表現出追求愛情的強烈生命意志。雖然肉體生命不存在、含著冤恨而死、生離死別後盼望重會而堅決守節,但為了心之所愛犧牲自己,在其精神上仍是感到心滿意足的。他們對死亡的態度非常果決,倘若追求不到想望中的愛情,便毫無後悔而實踐死亡。相對而言,一旦愛情出現變化,其所受到的衝擊更不可輕忽,生而無愛太痛苦,所以不得已選擇死亡之路。「愛與死」的主題思想中對於愛情幸福強烈追求的意志更是不容忽略的一環。
    第四章 超越死亡——仙境與悟境
    「超越死亡」方式來試圖「覺悟」可以分成為「逍遙自在」道教思惟的呈現與「佛門坐化」佛教思惟的呈現。人物達到悟境之前,經過道教、佛教的磨練過程前後的自我全然不同,其人生觀、精神價值都改變了。現實上追求功名富貴之心、生死存亡之事,全轉化為「無常」、「空虛」。精神覺悟之前而歸於道仙、佛門,或通過道教、佛教式考驗而得到覺悟過程來看,都有充分地呈現出以精神覺悟來超越生死,而邁向解脫境界。雖然人物「逍遙自在」、「因果輪迴」的悟境方式不同,都是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來突破堅固的現實生死束縛,而實現超越境界的理想世界。
    第五章 結論
    以《三言》的死亡主題來著手深入地靠近人生的死亡涵意,我們常常迴避而不敢接近的生命的另外一部份會了解得更多,這就是我們理解人生本質的時候值得切入的面向。《三言》人物的死亡意識並非一味地走向「悲劇性」,反而以獨特的死亡方式來超越生與死的焦慮、解脫死亡畏懼,最後邁向生命理想的國度。雖然每一個人物面對死亡的態度、思考、具體行為不同,但是他們對死亡的思索、困惑、哀傷,比生命的思考更深入、更豐富,所以了解人生本質的時候,有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在內。
    附錄 中國的死亡觀念
    重點在於死亡觀念的溯源及其歷史進程,如語言文字的溯源、中國民間死亡觀的透視,如喪葬禮俗、先秦諸子死亡觀及其流衍、佛道教的死亡觀及其演變過程、宋明理學的死亡觀等。
    《三言》的死亡故事探討
    目 次
    第一章 緒 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 8
    第三節 《三言》的刊刻及研究概況‥‥‥‥‥‥‥‥‥ 13
    第二章 義與死——捨生取義的人格理想 ‥‥‥‥ 17
    第一節 行俠仗義‥‥‥‥‥‥‥‥‥‥‥‥‥‥‥‥‥‥ 18
    一、 堅持俠義不動情愛‥‥‥‥‥‥‥‥‥‥‥‥‥ 21
    二、 以孝道為基礎呈現俠義精神‥‥‥‥‥‥‥‥‥ 25
    三、 平不平的義士精神‥‥‥‥‥‥‥‥‥‥‥‥‥ 28
    四、 「受恩必報」的價值實現‥‥‥‥‥‥‥‥‥‥ 32
    第二節 忠烈孝義 ‥‥‥‥‥‥‥‥‥‥‥‥‥‥‥‥‥ 34
    一、 襯托忠義精神之「私」的面貌‥‥‥‥‥‥‥‥ 38
    二、 以孝道來發揚重義精神‥‥‥‥‥‥‥‥‥‥‥ 43
    第三節 結交之義 ‥‥‥‥‥‥‥‥‥‥‥‥‥‥‥‥‥ 48
    一、 併糧之交與雞黍之約‥‥‥‥‥‥‥‥‥‥‥‥ 49
    二、 知音之交以實現「彈心」、「聽心」之境 ‥‥ 54
    三、 結心以同生死 ‥‥‥‥‥‥‥‥‥‥‥‥‥‥‥ 59
    第四節 結 語‥‥‥‥‥‥‥‥‥‥‥‥‥‥‥‥‥‥‥ 64
    第三章 愛與死——愛的毀滅與再生 ‥‥‥‥‥‥ 67
    第一節 死而求愛 ‥‥‥‥‥‥‥‥‥‥‥‥‥‥‥‥‥ 70
    一、 倫理阻隔與愛情期望的落差‥‥‥‥‥‥‥‥‥ 72
    二、 「同歸於盡」而消除愛冤之衝突‥‥‥‥‥‥‥ 75
    三、 解放愛情的執著 ‥‥‥‥‥‥‥‥‥‥‥‥‥‥ 78
    四、 團圓夢境 ‥‥‥‥‥‥‥‥‥‥‥‥‥‥‥‥‥ 79
    第二節 非愛冤死‥‥‥‥‥‥‥‥‥‥‥‥‥‥‥‥‥ 84
    一、 愛情與長恨的不同呈現 ‥‥‥‥‥‥‥‥‥‥ 85
    二、 再生與死亡的「同歸內涵」 ‥‥‥‥‥‥‥‥ 88
    三、 不容真情的「怒恨」抗訴 ‥‥‥‥‥‥‥‥‥ 92
    第三節 生死恩情 ‥‥‥‥‥‥‥‥‥‥‥‥‥‥‥‥‥ 96
    一、 生前之情,死後之戀‥‥‥‥‥‥‥‥‥‥‥‥ 98
    二、 悲哀心死,弔喪傷感‥‥‥‥‥‥‥‥‥‥‥‥ 101
    三、 「同生共死」信念以實現愛情圓滿 ‥‥‥‥‥ 104
    四、 「為愛情而守節」的精神昇華 ‥‥‥‥‥‥‥‥ 109
    第四節 生離死別 ‥‥‥‥‥‥‥‥‥‥‥‥‥‥‥‥‥ 114
    一、 生離與會合的愛情曲線‥‥‥‥‥‥‥‥‥‥‥ 116
    二、 相思難忘,盼望重會 ‥‥‥‥‥‥‥‥‥‥‥‥ 119
    三、 分離的悲傷 ‥‥‥‥‥‥‥‥‥‥‥‥‥‥‥‥ 124
    第五節 結 語 ‥‥‥‥‥‥‥‥‥‥‥‥‥‥‥‥‥‥ 127
    第四章 超越死亡——仙境與悟境 ‥‥‥‥‥‥‥ 131
    第一節 鬼域幻境後的逍遙自在——道教思惟的呈現‥‥‥‥ 132
    一、 看破「鬼趣」、「變魚」後的精神開悟‥‥‥‥ 138
    二、 經過現實歷程後的人生省察‥‥‥‥‥‥‥‥‥ 147
    三、 成仙考驗而邁向永生‥‥‥‥‥‥‥‥‥‥‥‥ 155
    四、 逍遙遊的精神超越‥‥‥‥‥‥‥‥‥‥‥‥‥ 165
    第二節 因果輪迴後的涅槃世界——佛教思惟的呈現 ‥‥‥ 174
    一、 覺悟色空而修行坐化‥‥‥‥‥‥‥‥‥‥‥‥ 180
    二、 解脫三世輪迴業報以成就涅槃‥‥‥‥‥‥‥‥ 186
    三、 周遊地獄後體會「天地無私」‥‥‥‥‥‥‥‥ 194
    第三節 結 語 ‥‥‥‥‥‥‥‥‥‥‥‥‥‥‥‥‥‥ 202
    第五章 結 論‥‥‥‥‥‥‥‥‥‥‥‥‥‥‥‥ 207
    附錄 中國的死亡觀念 ‥‥‥‥‥‥‥‥‥‥‥ 219
    第一節 死亡觀念的溯源及其歷史進程 ‥‥‥‥‥‥‥ 219
    一、 語言文字的溯源 ‥‥‥‥‥‥‥‥‥‥‥‥‥‥ 219
    二、 中國民間死亡觀的透視——喪葬禮俗的死亡思考 ‥‥‥ 227
    第二節 先秦諸子死亡觀及其流衍 ‥‥‥‥‥‥‥‥‥‥ 231
    一、 孔子的死亡觀 ‥‥‥‥‥‥‥‥‥‥‥‥‥‥‥ 232
    二、 老子的死亡觀 ‥‥‥‥‥‥‥‥‥‥‥‥‥‥‥ 241
    三、 莊子的死亡觀 ‥‥‥‥‥‥‥‥‥‥‥‥‥‥‥ 245
    四、 其他先秦諸子的死亡觀‥‥‥‥‥‥‥‥‥‥‥ 247
    第三節 佛教的死亡觀 ‥‥‥‥‥‥‥‥‥‥‥‥‥‥‥ 252
    一、 佛教死亡觀的變遷——以佛教經典為中心 ‥‥‥‥‥ 253
    二、 輪迴報應的思想起點 ‥‥‥‥‥‥‥‥‥‥‥ 255
    三、 關注西方極樂淨土 ‥‥‥‥‥‥‥‥‥‥‥‥ 262
    四、 嚮往生死涅槃之境界 ‥‥‥‥‥‥‥‥‥‥‥ 264
    第四節 道教的死亡觀及其流衍 ‥‥‥‥‥‥‥‥‥‥‥ 266
    一、 道教的變遷 ‥‥‥‥‥‥‥‥‥‥‥‥‥‥‥‥ 268
    二、 尋求現世快樂之理想 ‥‥‥‥‥‥‥‥‥‥‥ 269
    第五節 宋明理學的死亡觀 ‥‥‥‥‥‥‥‥‥‥‥‥‥ 275
    第六節 結 語 ‥‥‥‥‥‥‥‥‥‥‥‥‥‥‥‥‥‥‥ 278
    參考書目 ‥‥‥‥‥‥‥‥‥‥‥‥‥‥‥‥‥‥‥ 281
    參考文獻: 參 考 書 目
    一、 專書
    (1)古代文獻
    《論語正義》,《諸子集成》,劉寶楠,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第9次印刷。
    《老子注》,《諸子集成》,王弼,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第9次印刷。
    《莊子集解》,《諸子集成》,王先謙,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第9次印刷。
    《荀子集解》,《諸子集成》,王先謙,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第9次印刷。
    《墨子閒詁》,《諸子集成》,孫詒讓,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第9次印刷。
    《孟子正義》,《諸子集成》,焦循,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第9次印刷。
    《抱朴子內篇》,王明,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7月 3次印刷。
    《抱朴子外篇校箋》,楊明照,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12月 初版。
    《明史》,張廷玉等,台北︰鼎文書局影印中華書局點校本,1975年6月。
    《朱子文集》,《叢書集成新編》,第74冊,「文學類」,朱熹,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年6月。
    《焚書.續焚書》,李贅,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5年5月 初版。
    (2)《三言》及相關小說專書
    《喻世明言》,馮夢龍編、徐文助校注、繆天華校閱,台北︰三民書局,1998年4月 初版。
    《警世通言》,馮夢龍編、徐文助校訂、繆天華校閱,台北︰三民書局,1992年9月 再版。
    《醒世桓言》,馮夢龍編、廖吉郎校訂、繆天華校閱,台北︰三民書局,1995年4月 再版。
    《太平廣記》,李昉(宋)編,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5月 再版。
    《清平山堂話本》,洪楩編輯、石昌渝校點,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年5月 2刷。
    《京本通俗小說》,無名氏著、程毅中、程有慶校點,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年5月 2刷。
    《三言兩拍資料(上下)》,譚正璧,台北︰里仁書局,1981年 初版。
    《馮夢龍研究》,陸樹全,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7年9月 1版。
    《三言二拍的精神史研究》,王鴻泰,台北︰國立壹彎大學出版委員會,1994年6月 初版。
    《馮夢龍與三言》,繆詠禾,台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9月 初版。
    《三言二拍的世界》,陳永正,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4年1月 初版二刷。
    《情史類略》,馮夢龍,湖南︰岳麓書社,1984年4月 1版。
    《牡丹亭》,湯顯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
    《湯顯祖集》,湯顯祖,台北︰洪氏出版社,1975年3月 初版。
    《元明清三代禁毀小說戲曲史料(增訂本)》,王利器輯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2月 初版。
    《明清小說叢稿》,孫遜、孫菊園編,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2年9月 初版。
    《明清小說資料選編》,朱一玄編,濟南︰齊魯出版社,1990年2月 1版。
    《明代小說的藝術流變》,孫一珍,四川︰四川文藝出版社,1996年10月 1版。
    《明清小說論稿》,孫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9月 1版。
    《明清小說的藝術世界》,黃清泉、蔣松源、譚邦和合著, 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6月 1版。
    《明清小說采正》,歐陽健,台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2年1月 初版。
    《明清小說探幽》,蔡國梁,台北︰木鐸出版社,1987年7月 初版。
    《話本小說概論》,胡士瑩,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3年5月 初版。
    《發跡變泰——宋人小說學論稿》,康來新,台北︰大安出版社,1996年12月 初版。
    《宋明之際的社會心理與小說》,傅惠生,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10月 1版。
    《意志與命運——中國古典小說世界觀綜論》,樂蘅軍,台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4月 初版。
    《唐代小說嬗變研究》,程國賦,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 1版。
    《中國近代白話短篇小說研究》,小野四平(日)著•施小煒、邵毅平等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0月 1版。
    《中國小說世界》,內田道人(日)編•李慶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7月 1版。
    《中國古代小說文化研究》,王平,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 1版。
    《中國小說形式系統》,王定天,上海︰學林出版社,1988年8月 1版。
    《古典小說考論》,王枝忠,寧夏︰寧夏人民出版社,1992年11月 1版。
    《古典小說版本資料選編(上下)》,朱一玄編,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 1版。
    《中國古典小說美學資料匯粹》,孫遜、孫菊園編,台北︰大安出版社,1991年1月 初版。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叢刊□□小說之部(二)》 ,柯慶明、林明德主編,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79年10月 初版二刷。
    《中國古典小說新論集》,段啟明、陳周昌、沈伯俊合著,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年11月 1版。
    《古代小說戲曲論叢》,聶石樵、鄧魁英合著,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5月1版。
    《中國古代小說論集》(修訂三版),郭豫適,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2月 3版。
    《中國古典小說導論》,夏志清,安徽︰安徽文藝出版社,1994年5月 1版2刷。
    《中國古典小說戲劇欣賞》,岳麓書社編,長沙︰岳麓書社,1984年5月 1版。
    《韓南中國古典小說論集》,王秋桂編,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年9月 初版。
    《中國古典研究小說專集1》,靜宜文理學院中國古典小說研究中心編,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1年8月 二刷。
    《中國古典研究小說專集2》,靜宜文理學院中國古典小說研究中心編,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1年8月 二刷。
    《中國古典研究小說專集5》,靜宜文理學院中國古典小說研究中心編,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年11月 初版。
    《小說的興起》,伊恩.P.瓦特著•高 原、董紅鈞譯,北京︰三聯書店,1992年6月1版2刷。
    《小說結構》,方祖燊,台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95年10月 初版。
    《中國愛情與兩性關係︰中國小說研究》,何滿子,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1月 初版。
    《小說形象新論》,吳士余,上海︰學林出版社,1989年 2版2刷。
    《中國小說美學論稿》,吳士余,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1年9月 1版。
    《小說論稿合集》,吳小如、曦鐘、于洪江合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10月 1版。
    《小說美學》,吳功正,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1985年6月1版。
    《話本小說史》,歐陽代發,武漢︰武漢出版社,1997年6月 1版2刷。
    《中國小說史》,郭箴一,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2月 8版。
    《中國小說史(上下)》,孟瑤,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6年12月 再版。
    《中國古代小說演變史》,齊裕焜,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1991年9月1版2刷。
    《明代小說史(中國小說叢書)》,齊裕焜,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1版。
    《中國歷代著名小說史話》,劉子清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0年12月 初版。
    《小說史︰理論與實踐》,陳平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3月 1版。
    《中國小說史漫稿》,李悔吾,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7月1版。
    《中國小說史論集稿》,馬幼垣,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3月 二版一刷。
    《中國古典小說史論》,楊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12月 1版。
    《中國的小說藝術》,周中明,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11月 1版。
    《古典小說鑑賞》,周先慎,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1月 1版。
    《小說結構美學》,金健人,台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6月 初版。
    《中國小說比較研究》,侯健,台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3年12月 初版。
    《俠讀蹤跡——中國武俠小說史論》,徐斯年,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12月 1版。
    《小說藝術論稿》,馬振方,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2月 1版。
    《海峽兩岸明清小說論文集》,崔永清編,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1991年8月 1版。
    《中國古典短篇俠義小說研究》,崔奉源,台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6年3月 初版。
    《傳統小說與中國文化》,張振軍,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通俗小說的歷史軌跡》,陳大康,湖南︰湖南出版社,1993年1月 1版。
    《千古文人俠客夢——武俠小說類型研究》,陳平原,台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4月 初版。
    《中國小說理論史》,陳洪,安徽︰安徽文藝出版社,1992年9月 1版。
    《古典短篇小說藝術新探》,陳炳熙,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9月1版。
    《中國歷朝小說與文化》,楊義,台北︰業強出版社,1994年8月 初版。
    《中國小說美學》,葉朗,台北︰里仁出版社,1994年11月 初版三刷。
    《中國古典小說藝術欣賞》,賈文昭、徐召勛合著,台北︰里仁書局,1983年3月 初版。
    《古小說論稿》,談鳳梁,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2月 1版。
    《中國小說史略》,魯迅,台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10月5版。
    《中國古代小說藝術論》,魯德才,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8年12月 1版。
    《人心可測——小說人物心理探索》,俞汝捷,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6年8月 1版2刷。
    《小說,歷史,心理,人物》,周英雄,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3月 初版。
    《小說考信編》,徐朔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0月 1版。
    《小說考證(上下)》,蔣瑞藻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7月1版。
    《小說創作論》,羅盤,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80年2月 初版。
    《小說面面觀》,E.M﹒Forster著•李文彬譯,台北︰志文出版社,1995年12月 修訂版一刷。
    《人物刻劃基本論》,Maren Elwood著•丁樹南譯,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9年4月 初版。
    (3)文學與社會文化
    《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王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7月 初版。
    《古典文學與性別研究》,洪淑苓等著,台北 : 里仁書局,1997年9月 初版。
    《晚明士風與文學》,夏咸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7月 1版。
    《晚明文學新探》,馬美信,桃園︰聖環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6月 初版。
    《佛教與中國文學》,孫昌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8月 1版。
    《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錢志熙﹐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6月 1版。
    《漢文學史綱》,魯迅,台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11月 初版。
    《文學心理學》,錢谷融、魯樞元主編,新學識文教出版中心,1990年9月 初版。
    《中國文學與宗教》,鄭志明,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年9月 初版。
    《文學與佛教關係》,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4年7月 初版。
    《青樓文學與中國文化》,陶慕寧,北京︰東方出版社,1995年5月 1版3刷。
    《從影響研究到中國文學》,陳鵬翔、張靜二合編,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
    《湯顯祖與晚明文化》,鄭培凱,台北︰允晨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11月 初版。
    《中國古代文藝美學範疇》,曾祖蔭,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8月 初版。
    《中國文史中的俠客》,張志和、鄭春元合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10月1版。
    《命定與抗爭——中國古典悲劇及悲劇精神》,王宏維,北京︰三聯書店,1996年4月 1版。
    《道教與中國傳統文化》,卿希泰主編,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 1版2刷。
    《儒、佛、道與傳統文化》,《文史知識》編輯部編,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道教文化概說》,于民雄,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11月 1版2刷。
    《中國社會與宗教》,鄭志明,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年11月 二刷。
    《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方立天,台北:桂冠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初版2刷。
    《鬼神的魔力——漢民族的鬼神精神》,王景琳,北京:三聯書店,1996年2次印刷。
    《中國古代夢幻》,吳康,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2年6月 1版。
    《中國人的性格》,李亦因、楊國樞合著,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2月 初版五刷。
    《中國文化中的人的觀念》,李慶,上海︰學林出版社,1996年9月 1版。
    《中國文化與悲劇意識》,張法,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11月1版2刷
    《道教與中國文化》,葛兆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3月 5刷。
    《佛教與中國文化》,趙樸初、任繼愈等著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0年3月 初版。
    《中國俠文化史》,曹正文,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4年4月 1版。
    《中國文化要義》,梁漱溟,台北︰里仁書局,1982年9月 初版。
    《晚明思潮與社會變動》,淡江大學中文系主編,中國社會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集,台北︰弘化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7年2月 初版。
    《俠與中國文化》,〈從游俠、少俠、劍俠到義俠□□中國古代俠義觀念的演變〉,淡江大學中文系編,林保淳,台北:學生書局,1993年。
    《人物類型與中國市井文化》,淡江大學中文系主編,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5年1月 初版。
    《中國古代社會□□文字與人類學的透視》,許進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2月,修訂版。
    《明清文化史教論》,馮天瑜,武昌︰華中工學院出版社,1986年12月 1版2刷。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余英時,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3年9月 初版6刷。
    《愛的藝術》,弗洛姆著、孟祥森譯,台北:志文出版社,1998年。
    《知識、理性與生命》,孫寶琛,台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4年。
    《人論》,恩斯特.卡西勒著•甘陽譯,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11月 再版四刷。
    《中國心理學史》,高覺敷主編•燕國材、楊鑫輝副主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 4刷。
    《中國人的心理》,楊國樞主編,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3月 初版。
    《中國心理學思想史》,楊鑫輝,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8月 1版。
    《社會心理學》,劉安彥,台北︰三民國書局,1988年8月 三版。
    《中國傳統價值觀念詮釋學》,劉翔,台北:桂冠出版社,1993年4月 初版。
    《笑的心理學》,拉爾夫.皮丁頓著、潘智彪譯,南海:中山大學出版社,1988年5月 1版。
    《中國武俠史》,陳山,上海︰新華書店,1992年12月 1版。
    《明代文學復古運動研究》,廖可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2月 1版。
    《明代政治制度研究》,關文發、顏廣文合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5月2版2刷。
    《明代政治思想》,王雲五,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5月 二版。
    《明清政治社會史論》,陳石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1年 初版。
    《明清政治制度》,陶希聖、沈任遠合著,台北︰臺潛商務印書館,1972年10月 二版。
    《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劉澤華主編•葛荃副主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2年6月 2刷。
    《中國古代社會的法律觀》,馬小紅著•饒鑫賢審定,鄭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4月1版。
    《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瞿同祖,台北︰里仁書局,1982年 初版。
    《中國社會政治史》,薩孟武,台北︰三民國書局,1975年10月 初版。
    《生命哲學》,羅光,台北:學生書局,1985年。
    (4)有關「生死」研究論著
    《死亡與超越》,李向平,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7年9月 1版。
    《古代生命禮儀中的生死觀□□以《禮記》為主的現代詮釋》,林素英,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8月 1版。
    《死亡哲學》,段德智,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9月 1版2刷。
    《生死事大□□生死智慧與中國文化》,袁陽,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12月 1版。
    《中國古代死亡觀之探究》,康韻梅,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4年6月 初版。
    《死亡之思》,張三夕,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3月 初版。
    《死的困惑生的執著》,郭于華,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10月 初版。
    《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傅偉勳,台北︰正中書局,1995年11月 5版4刷。
    《死亡與解脫》,黃應全,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年1月 1版。
    《死亡社會學》,楊鴻台,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12月 1版。
    《死亡的藝術表現》,趙遠帆,北京︰群言出版社,1997年12月 1版2刷。
    《中國死亡文化大觀》,鄭小江編,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5年8月 1版。
    《生死智慧》,鄭曉江,台北︰漢欣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10月 初版。
    《死亡美學》,顏翔林,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年10月 1版。
    《宗教的死亡哲學》,肯內斯.克拉瑪著˙方蕙玲譯,台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97月2月 初版。
    《生與死——現代道德困境的挑戰》,路易斯.波伊曼著•江麗美譯,台北︰桂冠圖書有限公司,1997年3月 初版二刷。
    《死論》,E.雲格爾(德)著•林克譯,香港︰三聯書店,1995年6月 1版2刷。
    《死亡的意義》,約翰.鮑克著•商戈令譯,台北︰正中書局,1994年11月 初版2刷。
    《今生今世——生命的神聖、品質和意義》,路易斯.波伊曼編著•陳瑞麟等譯,台北︰桂冠圖書有限公司,1997年4月 初版。
    《死亡心理學》,Robert Kastenbaum著•劉震鐘、鄧博仁譯,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6年9月 初版。
    《面對死亡》,A Π.拉夫林(俄羅斯)著•成都科技翻譯研究會譯,成都︰內蒙古出版社,1997年9月 1版。
    二、學位論文與期刊論文
    (1)學位論文
    《三言主題研究》,李淑均,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5月。
    《三言愛情故事研究》,咸恩仙,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年5月。
    《三言題材研究》,崔桓,國立臺彎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5月。
    《三言獄訟故事研究》,郭靜薇,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1990年5月。
    《三言人物研究》,柳之青,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5月。
    《三言二拍中的女性研究》,林麗美,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5年6月。
    《三言教化功能之研究》,柯瓊瑜,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三言》中的婚姻與戀愛》,蔡蕙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三言公案小說的罪與法》,霍建國,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三言、二拍、一型」中的婦女形象研究》,劉灝,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5年。
    《三言「發跡變泰」題材之研究》,王吟芳,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6月。
    《宋代話本研究》,樂蘅軍,國立臺彎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67年5月。
    《馮夢龍生平及其對小說之貢獻》,胡萬川,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3年5月。
    《短篇話本小說的文學論》,杜奕英,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年4月。
    《話本小說之世界觀研究》,李騰淵,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5月。
    《明末清初的時事小說研究》,顏美娟,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年6月。
    《馮夢龍編作三言的社會經濟基礎》,黃明芳,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6月。
    《明代白話短篇小說中「反禮教」的思想》,王靖芬,國立臺彎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6月。
    (2)期刊論文
    〈中國通俗小說《三言》、《二拍》、《今古奇觀》中的個人與社會〉,Kern Jean E 著•張艾茜譯,《中華國學》第1期,1977年1月。
    〈唐代再生類小說初探〉,丁肇琴,《輔大中研所學刊》,第4期,民國84年3月。
    〈試論宋元話本中市民意識的兩重性〉,于平,《明清小說研究》,1988年第5期。
    〈生與死,愛與恨〉,于斌,《中華文化復興月刊》,8卷2期,1973年2月。
    〈關於馮夢龍〉,小野四平著•魏仲佑譯,《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5期,1982年11月。
    〈宋元話本與明清擬話本敘事體制之比較〉,元健,《明清小說研究》(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6年12月第4輯。
    〈論馮夢龍的文學觀〉,方文,《中川學刊》,1984年2月。
    〈明代小說與明清社會〉,方志遠,《文史知識》,1988年12月。
    〈“情”與小說創作——明清小說理論研究之一〉,方勝,《明清小說研究》(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6年12月第4輯。
    〈也談文藝創作中的情與理〉,王世德,《文史哲》,1982年第1期。
    〈不受恩報與受恩必報——恩報倫理與俠文學主題〉,王立,《通俗文學評論》(武漢),1996年第4期。
    〈古代女性在復仇中的作用試探──四論女性與中國古代復仇文學主題〉,王立,《龍江社會科學》(哈爾濱),1995年第5期。
    〈古代悼亡文學的艱難歷程──兼談古代的悼夫詩詞〉,王立,《社會科學研究》(北京),1997年2期。
    〈表悼文化與中國古代復仇文學主題〉,王立,《社會科學戰線》(長春),1994年第3期。
    〈略論中國古代文學中的生死主題〉,王立,《雲南社會科學》,1988年第4期。
    〈慾望的凸現與調控——對“三言”“二拍”的一種讀解〉,王宏圖,《中州學刊》,1998年第2期。
    〈逍遙遊〉,王邦雄,《鵝湖月刊》,第18卷第6期,1992年12月。
    〈中國愛情小說中的女鬼〉,王拓,《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9卷6期,1976年6月。
    〈《三言》為文學史提供了那些東西〉,王凌,《福建論壇》,1986年第2期。
    〈「三言二拍」中的情感世界□□一種「心態史」趣味的嚐試〉,王鴻泰,《史原》19期,1993年10月。
    〈《三言二拍》與《今古奇觀》海外藏本、外文翻譯及研究著作〉,王麗娜,《中華文史論叢》,1984年1月。
    〈明代律例有關官吏出人入罪的規定〉,巨煥武,《政大法學評論》,23期,1970年6月。
    〈中國古代的生/死禮儀〉,安娜.瑪麗亞.阿瑪羅,《文化雜誌》(澳門文化司署出版),1994年18期。
    〈赤裸裸的黑幫邏輯□□評《水滸》的忠義觀〉,朱志方,《鵝湖月刊》,22卷9期,1997年3月。
    〈《喻世明言》的本事及影響〉,江宗賢,《中國戲劇集刊》,3期,1982年6月。
    〈神仙思想之始源初探〉,江寶釵,《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8卷12期,1985年12月。
    〈明代哲學思潮與《三言》中的明代擬話本〉,何寅,《山西師大學報》,1985年第2期。
    〈謫仙醉草嚇蠻書——從神仙傳說到意識轉化〉,余崇生,《國文天地》,1992年6月。
    〈生命之喻——論中國古代關于文學藝術人化的批評〉,吳承學,《文學評論》,1994年1期。
    〈中國古代話本小說的典型塑造淺探〉,吳紅,《社會科學研究》,1984年第6期。
    〈《牡丹亭》中的生死情愫〉,呂蓓蓓,《臺北技術學院學報》,第30之2期,1997年9月。
    〈中國文學中的俠義觀念〉,宋瑞,《文壇》,第247期,1981年1月。
    〈游仙詩死亡再生母題〉,李永平,《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26卷4期,1997年12月。
    〈「忠」之歷史演變及期現代啟示〉,李承貴,《孔孟月刊》(台北),第36卷第4期,1997年12月。
    〈「貞節」觀念的歷史演變及其現代啟迪〉,李承貴,《孔孟學報》,第75期,1998年3月。
    〈中國神仙信仰的形成與談仙文學〉,李威熊,《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6卷3期,1983年3月。
    〈「三言」與佛教〉,李雪濤,《內明》,226期,1991年1月。
    〈論型意象——“俠”的三層面〉,李歐,《四川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南充),1994年4期。
    〈支離其形,以養天年□□《莊子》內篇生死觀〉,李霖生,《哲學雜誌》,第8期,1994年4月。
    〈台灣民間禮俗中的生死關懷〉,李豐楙,《哲學雜誌》,第8期,1994年4月。
    〈白蛇傳說的「常與非常」結構〉,李豐楙,《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6年3月。
    〈談中國短篇小說中話本的藝術〉,杜奕英,《東海文藝》,2期,1971年1月。
    〈宋人的白話小說〉,杜若,《自由談》,32卷2期,1970年2月。
    〈明朝的白話短篇小說〉,杜若,《台北月刊》,22卷7期,1970年8月。
    〈“生死俱善,人道畢矣”□□中國古代的生死觀及其現代意義〉,沈銘賢,《上海社會科學院術季刊》,1997年2期。
    〈人對死亡的態度及其意義〉,沈毅,《浙江學刊》,1995年第5期。
    〈東漢末的「死義」現象〉,汪治平,《海軍軍官學校學報》,第5期,1995年10月。
    〈《三言》市民文學特色〉,汪玢玲、羅叢秀,《東北師大學報》,1989年第4期。
    〈重評馮夢龍對《三言》的貢獻〉,周中明,《明清小說研究》,1992年第2期。
    〈論《醒世恆言》在思想和藝術上的新發展〉,周中明,《明清小說研究》,1991年第4期。
    〈《三言》《二拍》反映的明代後期物償和市民經濟生活〉,周舸岷,《浙江師大學報》,1980年第1期。
    〈從文言到白話:古典敘事的演變□□論“三言”對神道小說的改編〉,周絢隆,《山東大學學報(哲社版:濟南)》,1997年第1期。
    〈論晚明文人對小說的態度〉,周質平,《中外文學》,2卷12期,1972年5月。
    〈莊子「逍遙遊」的超個人心理分析〉,林秀珍,《鵝湖月刊》,第21卷第9期,1996年3月。
    〈莊子「逍遙遊」的超個人心理學分析〉,林秀珍,《鵝湖月刊》,21卷9期,1996年3月。
    〈中國古典小說中的「女俠」形象〉,林保淳,《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1期,1997年9月。
    〈精誠不散,那論生死——「七世夫妻」中的永生〉,林美青,《哲學雜誌》,第8期,1994年4月。
    〈明代文人「情」概念之遞變探究〉,林嘉怡,《中國文化月刊》,第215期,1998年2月。
    〈《三言》市民意識淺探〉,林樟杰,《上海師大學報》,1983年第3期。
    〈試論盛唐田園詩的心理依據〉,林繼中,《文史哲》,1989年4期。
    〈從《三言》看明代奴僕〉,南炳文,《歷史研究》,1985年第6期。
    〈試說古代小說的概念與實績〉,段啟明,《明清小說研究》,1993年4期。
    〈試論孔子死亡思想的哲學品格及其當代意義□□與蘇格拉底死亡哲學思想的一個比較研究〉,段德智,《中州學刊》,1997年第6期。
    〈把握現在、展望未來——談存在主義的死亡觀點〉,洪寶蓮,《學生輔導通訊》,第25期,1993年3月。
    〈三言敘集眉批的作者問題〉,胡萬川,《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期,1980年6月。
    〈乍看不起眼的那些角色︰傳統小說人物試論之一〉,胡萬川,《古典文學》(台北︰學生書局),第7集(下冊),1985年8月。
    〈從智囊、智囊補看馮夢龍〉,胡萬川,《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期,1979年8月。
    〈從馮夢龍編輯舊作的態度談所謂宋代話本〉,胡萬川,《古典文學》(台北︰學生書局),第2集,1980年12月。
    〈馮夢龍「情教說」識論〉,胡萬川,《漢學研究》,第6卷1期,1988年6月。
    〈馮夢龍所編話本小說「三言」的版本與流傳〉,胡萬川,《中華文化復興月刊》,9卷6期,1976年6月。
    〈馮夢龍與復社人物〉,胡萬川,《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期,1979年8月。
    〈關於三桂堂刊本《警世通言》第四十卷〉,胡萬川,《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5期,1982年11月。
    〈爭豔鬥奇的明代小說〉,范寧,《文史知識》,1984年3月。
    〈馮夢龍和他編撰的《三言》〉,范寧,《文學遺產》增刊1卷13期。
    〈“禮”、“忠”、“孝”的現代註釋〉,范鵬白奚,《孔子研究》(北京),1997年第4期。
    〈論馮夢龍對話本的編撰〉,苑坪玉,《貴州文史叢刊》,1984年第1期。
    〈中國舊白話短篇小說裡的社會與自我〉,夏志清著˙林耀福譯,《純文學》2卷1期,1967年7月。
    〈生、死與再生〉,夏爾瑪,《哲學雜誌》,第8期,1994年4月。
    〈西洋哲學家的生死輪迴觀〉,孫振青,《哲學雜誌》,第8期,1994年4月。
    〈釋道「轉世」、「謫世」觀念與中國古代小說結構〉,孫遜,《文學遺產》(北京),1997年第4期。
    〈論《三言》、《二拍》的通俗文學品性〉,孫麗華,《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97年第5期。
    〈馮夢龍之生平及其《警世通言》〉,徐文助,《師大學報》,27期,1982年6月。
    〈馮夢龍古今小說研究〉,徐文助,《國文學報》,12期,1972年6月。
    〈從《三言》看明代僧尼〉,徐志平,《嘉義農專學報》,第17期,1988年4月。
    〈《三言》中的馮夢龍作品考辨〉,徐朔方,《杭州大學學報》,1982年3月。
    〈魏晉小說俠義精神考略〉,翁麗雪,《嘉義農專學報》,第41期,1995年5月。
    〈文學中的“情”與“理”〉,袁世碩,《文史哲》,1981年第2期。
    〈話本小說裡的俠〉,馬幼垣著•宋秀雯譯,《中外文學》,6卷第1期,1977年6月。
    〈馮夢龍及其創作〉,馬興榮,《華東師範大學學報》,1985年4月。
    〈輪迴思想面面觀〉,高大鵬,《哲學雜誌》,第8期,1994年4月。
    〈馮夢龍《古今小說》中的梁祝故事□□兼談江蘇省民間梁祝故事〉,高國藩,《民俗曲藝》,72□73期,1991年7□9月。
    〈醒人進而醒世——評杜十娘的“怒”和李甲的“狂”〉,崔積寶,《學習與探索(哈爾濱)》,1997年第1期。
    〈《三言》中婦女的情欲世界及期意蘊〉,康韻梅,《臺大中文學報》,8期,1996年4月。
    〈生死幼槃說探討——佛教的死亡意識分析〉,張三夕,《海南大學學報(社科版)》,1993年第4期。
    〈從死亡學層面看中國古代詩哲薄人事厚自然的審美襟懷〉,張文初,《鄭州大學學報(哲社版)》,1997年第3期。
    〈馮夢龍小說理論與《三言》〉,張志合,《四川師大學報》,1988年第4期。
    〈淺析《三言》和《聊齋》〉,張健,《書評書目》,第58期,1978年2月。
    〈從小說的角度設計——看賣油郎與花魁娘子的愛情〉,張淑香,《中國文選》,66期,1972年10月。
    〈《三言》中婦女形象與馮夢龍的情教觀〉,張璉,《漢學研究》,第11卷第2期,1993年2月。
    〈飛越死亡的幽谷——儒家的生死智慧〉,張燕梅,《中國文化月刊》,201期,1996年12月。
    〈死之況味——中國古典中的「自殺」與「自殺論」〉,陳仰芳,《歷史月刊》,第11期。
    〈《莊子》「逍遙」義闡論〉,陳建樑,《中國文化月刊》,第201期,1996年12月。
    〈莊子「逍遙」義闡論〉,陳建樑,《中國文化月刊》,第201期,1996年12月。
    〈讀史談信義〉,陳致平,《中央月刊》,第3卷第2期,1980年12月。
    〈生與死的關懷——中國詩人對死亡的凝視〉,陳清俊,《中國學術年刊》,第16期,1995年3月。
    〈從海德格的死亡觀點論自殺〉,陳瑞麟,《哲學與文化》,23卷2期,1996年2月。
    〈馮夢龍「情教說」試論「晚明文學的情論」〉,陳萬益,《漢學研究》,第6卷第1期(第一冊),1988年6月。
    〈從《三言》看馮夢龍的儒釋道思想〉,陳遼,《社會科學研究》,1987年第6期。
    〈論中國古小說中的情愛小說、性愛小說和性小說〉,陳遼,《書目季刊》,27卷2期,1993年9月。
    〈一個天主較神父看《前世今生》〉,陸達誠,《哲學雜誌》,第8期,1994年4月。
    〈人與超越界的適當關係〉,傅佩榮,《哲學雜誌》,第3期,1993年1月。
    〈死亡觀與輪迴問題——兼評《前世今生》〉,傅佩榮,《哲學雜誌》,第8期,1994年4月。
    〈中國哲學中和諧觀念的意義〉,湯一介,《哲學與文化》,第23卷第2期,1996年2月。
    〈關於宋代的話本小說〉,程千帆、吳新雷,《社會科學戰線》,1981年3月。
    〈談「醒世恆言」的成書集其中兩卷所反映的明代社會〉,程似錦,《法商學報》,27期,1992年12月。
    〈一位天主教哲學工作者眼中的死亡〉,項退結,《哲學雜誌》,第8期,1994年4月。
    〈中國古代的「義」、「均」、「分」與多瑪斯的正義觀〉,項退結,《哲學與文化》,20卷4期,1993年4月。
    〈《三言》《二拍》所表現的明代歷史的新變遷〉,馮天瑜、涂文學,《史學集刊》,1984年第2期。
    〈明朝︰一個內向的國家〉,黃仁宇,《歷史月刊》,55期,1992年8月。
    〈晚明一個停滯但注重內省的時代〉,黃仁宇,《歷史月刊》,56期,1992年9月。
    〈《三言》《二拍》對商人的描寫及其反映的經濟思想〉,楊仁蓉、張稼仁,《齊齊哈爾師院學報》,1985年第1期。
    〈中國古典人情世態小說的文體建構與宗教意象〉,楊洪承,《貴州社會科學》,1995年第1期。
    〈《三言》人物塑造的藝術特色〉,楊國祥,《北方論叢》,1983年第3期。
    〈一代名臣屬酒人一輪《三言》中發跡變泰的故事〉,楊國祥,《社會科學戰線》,1986年第2期。
    〈無懼的愛:面對死亡,活出生命〉,楊瑞珠,《學生輔導》,54期。
    〈禮教社會與愛情小說〉,葉慶炳,《幼獅文藝》,第45卷6期,1977年6月。
    〈廿五史忠義列傳研究〉,董金裕,《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2卷第12期,1979年12月。
    〈論《三言》對通俗文學典文人文學的融合〉,寧稼雨,《南開大學學報》,1987年5期。
    〈《三言》《二拍》與宋史研究〉,漆俠,《河北大學學報》,1988年第3期。
    〈生死教育〉,趙可式,《學生輔導》,54期。
    〈京本通俗小說中的女性與愛情〉,趙潤海,《東海文藝季刊》,2期,1982年1月。
    〈宋詞:死亡情結的感性呈現〉,鳳文學、陳憲年,《海南大學學報(社科版)》,1994年第3期。
    〈人物形象及其語言〉,劉芝芬,《瀋陽師院學報》,1988年第3期。
    〈傳統文化中的信仰概念〉,劉建軍,《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8年第5期。
    〈論游俠與游民〉,劉智民,《史學薈刊》,1992年6月36期。
    〈“因果報應”觀念與中國話本小說〉,劉興漢,《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長春),1997年第5期。
    〈明朝對僧道的管理〉,暴鴻昌,《北方論叢》,1986年第5期。
    〈“三言”“二拍”中“發跡變泰”主題新說〉,歐陽健,《文史哲》(山東大學學報),1985年第5期。
    〈馮夢龍史籍著作考述〉,蔣美華,《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集刊》,1期,1996年6月。
    〈仙話:神仙信仰的文學〉,鄭土有,《中外文學》,19卷7期,1990年12月。
    〈說俠義——試論中國文學□的俠義精神〉,鄧仕樑,《國文天地》,7卷2期,1991年7月。
    〈古代印度的生死輪迴觀〉,賴顯邦,《哲學雜誌》,第8期,1994年4月。
    〈論中古文學生命主題的盛衰之變及其社會意識背景〉,錢志熙,《文學遺產》,1997年第4期。
    〈桃花流水窅然去——「灌園叟晚逢仙女」、「盧太學詩酒傲王侯」中的花園與園主〉,駱水玉,《中國文學研究》,10期,1996年5月。
    〈《三言》二題〉,繆詠禾,《文學評論》,1988年第4期。
    〈中國白話小說的發展與市民文學的關係〉,謝桃坊,《明清小說研究》,1988年第3期。
    〈宋代瓦市技藝與市民文學的興起〉,謝桃坊,《社會科學研究》,1991年第3期。
    〈古代小說中婦女命運的文化透視〉,謝真元,《重慶師院學報哲社版》,1997年第1期。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與「杜十娘怒沈百寶箱」撰述考〉,韓南著、吳璧婉譯,《中外文學》,5卷1期,1976年6月。
    〈莊子在小說中的形象——淺談王應遴《逍遙遊》〉,簡光明,《國文天地》,10卷8期,1995年1月。
    〈論莊子的詩亦與審美的死亡觀〉,顏翔林,《江海學刊》(南京),1996年第6期。
    〈馮夢龍與金瓶梅〉,魏子雲,《漢學研究》,第6卷第1期(上冊),1988年6月。
    〈馮夢龍、凌濛初和《三言》《二拍》〉,魏同賢,《文史知識》,1986年第2期。
    〈馮夢龍的生平、著述及其時代特點〉,魏同賢,《中華文史論叢》,1986年2月。
    〈死亡哲學:靈魂不死的歷史追溯與深層思考〉,魏義霞,《北方論叢》,1998年第3期。
    〈生命哲學〉,羅光,《哲學與文化》,第23卷第2期,1996年2月。
    〈愛與死亡——與馬賽爾懇談〉,關永中,《哲學雜誌》,第8期,1994年4月。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8515102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1253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2909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