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5238
|
Title: | 白堊記憶:台灣「五○年代白色恐怖」集體記憶的保存、復甦與重建 White Memory -- The White Terror in Taiwan in the 1950s: Preservation, Rise, and Reconstruction of Collective Memory |
Authors: | 葉怡君 |
Contributors: | 林元輝 葉怡君 |
Keywords: | 白色恐怖 集體記憶 政治迫害 政治犯 社會建構 認同 戒嚴時期 五○年代台灣史 collective memory white terror social construction national identity political events |
Date: | 2000 |
Issue Date: | 2016-04-18 16:22:02 (UTC+8) |
Abstract: | 本篇論文探討的是,台灣「五○年代白色恐怖」政治案件的「集體記憶」(collective memory)保存、復甦和建構的社會過程。 |
Reference: | 【英文參考文獻】
Bakurst, David.(1990). Social memory in Soviet thought. In David Middleton & Derek Edward (eds.). Collective Remembering . Pp.203-226.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Baumeister, Roy F.& Hastings, Stephen.(1997). Distortion of collective memory: How groups flatter and deceive themselves. In J. W. Pennebaker et al. (eds.)( 1997) Collective Memory of Political Events: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Pp.277-293.Mahwah, N. 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
Benedict , Anderson.(1991).Imagined Communities-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Rev. London: Verso.
Berger, P. L. & Luckmann, T.(1966):《社會實體的建構》。鄒理民(譯;1991)。台北:巨流出版社。
Billig, Michael.(1990). Collective memory, ideology and the British Royal Family. In David Middleton & Derek Edward (eds.). Collective Remembering, Pp.60-80.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Bodnar, John.(1994). Public memory in an American city: Commemoration in Cleveland. J. R. Gills. (eds.)(1994). Commemorations. Pp.74-89. NJ: Princeton Univ. Press.
Boyer, M. Christine.(1996).The City of Collective Memory: Its Historical Imagery and Architectural Entertainments.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Burke, P.(1997):《製作路易十四》(The Fabrication of Louis XIV)。許綬南(譯)。台北:麥田出版。
Cash, J. D.(1995). State, civil society, and the political subject in a divided society: Reimaging political relations in Northern Ireland. In J. A. Camilleri. (eds.). The State in Transition. Pp.77-90. London: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Collins, C. et al.(1997):《舊城再生:美國都市成長政策與史蹟保存》。台北:創興出版社。
Coser, Lewis A.(1992). Introduction: Maurice Halbwachs 1877-1945 In Lewis A. Coser (eds.& trans). On Collective Memory.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ressy, David.(1994). National memory in early modern England In J. R. Gills.(eds.)(1994). Commemorations. Pp.61-73. NJ: Princeton Univ. Press.
Davis, Eric.(1994). The museum and the politics of social control in modern Iraq In J. R. Gills. (eds.)(1994). Commemorations. Pp.90-104. NJ: Princeton Univ. Press.
Droysen, J. G.(1986):《歷史知識的理論》。(胡昌智譯)。台北:聯經出版。
Edmondson, Robert Andraw.(1997). The 50th Anniversary Commemoration of Taiwan`s February 28th Incident : The Politics of Social Memory. Master of Art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Eppler, E.(2000年3月):〈國家、權力與暴力〉。《當代》151:34-49。
Frijda, Nico H.(1997). Commemorating In J.W. Pennebaker et al. (eds.)(1997). Collective Memory of Political Events: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Pp.103-127. Mahwah, N. 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
Garton Ash, T.(2000):《檔案羅密歐》(The File: a personal history)。台北:時報出版。
Gaskell, G. D.& Wright, D. B.(1997). Group Differences in Memory for a Political Event In J. W. Pennebaker (Eds.)(1997). Collective memory of Political Events: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Pp.175-189. Mahwah, N. 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
Gills, John, R.(Eds.)(1994). Commemoration. NJ: Princeton Univ. Press.
Halbwachs, Maurice.(1992).On Collective Memory .In Lewis. A Coser. (ed. & tran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andler, Richard.(1994). Is identity a useful cross-cultural concept ? In J. R. Gills. (eds.)(1994).Commemorations.Pp.27-40.NJ: Priceton Univ. Press.
Hobsbawn, E. J.(1983a). Introduction In E. J. Hobsbawn.& R. Terence.(eds.) (1983).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Pp.1-14.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bsbawn, E. J.(1983b). Mass-producing tradition: Europe,1870-1914 In E.J. Hobsbawn.& R. Terence.(Eds.)(1983).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Pp.263-269.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bsbawm, E. J.(1997):《民族與民族主義》(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李金梅(譯)。台北:麥田出版。
Husmann, Lisa E.(1994). National unity and national identitie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David Hooson (Eds.)(1994).Geography and National Identity, Oxford. [England]; Cambridge, Mass: Blackwell.
Hutton, Patrick.H.(1993) History as an Art of Memory. Hanover, New Hampshire: 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
Iniguez, Lupicnio et al..(1997). The construction of remembering and forgetfulness: memory and histories of the Spanish Civil War. In J.W. Pennebaker. et al. (eds.). Collective Memory of Political Events: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Pp.237-252. Mahwah, N. 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
Irwin-Zarecka, Iwona.(1994).Frames of Remembrance: The Dynamic of Collective Memory. New Brunswick, New Jersey: Transaction Publishers.
Jenkins, K.(1996):《歷史的再思考》(Re-thinking History)。台北:麥田出版。
Jewsiewicki, B.(1990). Collective memory and its images: Popular urban painting in Zaire-A source of present past. In Marie-Noelle Bourguet et al.(eds.) (1990) . Between Memory and History .Chur, Switzerland; New York: Harwood Academic Publishers.
Killenberg, G. M. & Amderson, .R.(1992):《報導之前》(Before the Story)。(李子新譯)。台北:遠流出版社。
Koshar, Rudy, J.(1994). Building pasts: History preservation and identity in twentieth-century Germany In J. R. Gills.(eds.)(1994).Commemorations. Pp215-238. NJ: Princeton Univ. Press.
Koonz, Calaudia.(1994). Between memory and oblivion: Concentration camps in German memory. In J. R. Gills. (eds.)( 1994).Commemorations. Pp.258-280. NJ: Princeton Univ. Press.
Lawson, Stephanic.(1995).The authentic state: History and tradition in the ideology of ethnonationalism In J. A. Camilleri. (eds.)(1995). The State in Transition. Pp.77- 90. London: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Lebovics, Herman.(1994). Creating the authentic France: Struggles over French identity in first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In J. R. Gills. (Eds.)(1994). Commemorations. Pp.239-257. NJ: Princeton Univ. Press.
Le Goff, Jacques.(1992). History and Memory. Trans Steven Rendall & Elizabath Clama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Lira, Elizabeth.(1997). Remembering: Passing back through the heart. In J.W. Pennebaker (eds.)(1997).Collective Memory of Political Events: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Pp.223-235.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
Lowenthal, David.(1994). Identity, heritage, and history. In J. W. Gills. (Eds.) (1994).Commemorations. Pp.41-57. NJ: Princeton Univ. Press.
Lynch, Kevin.(1972)..What Time Is This Place. Cambridge: MIT press.
Middleton, David & Derek Edward.(1990). Introduction. In David Middleton & Derek Edward (Eds.).Collective Remembering,Pp.1-22.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Orr, Julian E.(1990). Sharing knowledge, celebrating identity: community memory in a service culture. In David Middleton & Derek Edward (eds.). Collective Remembering. Pp.169-189.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Paez, Dario et al..(1997). Social processes and collective memory: A cross-cultural approach to remembering political events. In J.W. Pennebaker et al. (Eds.) (1997) .Collective Memory of Political Events: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Pp.147-174. Mahwah, N. 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
Pennebaker, James W.(1997). Introduction In J. W. Pennebaker et al. (eds.)(1997). Collective Memory of Political Events: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Pp.vii-xi. Mahwah, N. 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
Pennebaker, J. W. & Banasik, B. L.(1997). On the cre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collective memories: History as social psychology. In J.W. Pennebaker (eds.)(1997).Collective memory of political events: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Pp.3-19. Mahwah, N. 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
Radley, Alan.(1990). Artifact, memory and a sense of the past. In David Middleton & Derek Edward (Eds.).Collective Remembering. Pp.46-59.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Ranger, T.(1983).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in Colonial Africa In E. J. Hobsbawn & R. Terence.(eds.).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Pp.211-26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utledge & Kegam, Paul.(1982). Culture, Ideology, and Politics: Essays for Eric Hobsbawn. London ; Boston.
Said, E. W.(1997):《知識份子論》(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單德興(譯)。台北:麥田出版。
Sallmann, J.(1998):《女巫:撒旦的情人》。台北:時報出版。
Savage, Kirk.(1994). The politics of black emancipation and The Civil War monument In J. R. Gills. (eds.)(1994).Commemorations. Pp.127-149. NJ: Princeton Univ. Press.
Schwartz, Barry.(1990). The reconstruction of Abraham Lincoln. In David Middleton & Derek Edward (eds.).Collective Remembering. Pp.81-107.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Sherman, Daniel J.(1994). Art, commerce, and the production of memory in France after World War I. In J. R. Gills (eds.)(1994).Commemorations. Pp.197-211. NJ:Priceton Univ. Press.
Shotter, John.(1990). The Social Reconstruction of Remembering and Forgetting. In David Middleton & Derek Edward (eds.). Collective Remembering. Pp.120-138.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唐諾•里齊 (1997):《大家來做口述歷史》(Doing Oral History)。(王芝芝譯)。台北:遠流出版社。
Turner, G. (1998):《英國文化研究導論》(British Culture Studies: An Introduction)。唐維敏(譯)。台北:亞太出版。
Zelizer, Barbie.(1992).Covering the Body: The Kennedy Assassination, the Media, and the Shaping of Collective Memor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Zerubavel, Yael.(1995).Recovered Roots: Collective memory and the Making of Israeli National Tradi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中文參考文獻】
王汎森(1993):〈歷史記憶與歷史:中國近代史事為例〉。《當代》91:40-49。
--------(1996年9月):〈清末的歷史記憶與國家建構:以章太炎為例〉。《思與言》34(3):1-18。
王明珂(1993):〈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91:6-19。
--------(1994年4月):〈過去的結構--關於族群本質與認同變遷的探討〉。《新史學》5(3):119-139。
--------(1996年9月):〈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34(3):147-184。
--------(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王培五口述(1999):《十字架上的校長----張敏之夫人回憶錄》。高惠宇等(整理)。台北:文經社。
王浩威(1994):《一場論述的狂歡宴》。台北:九歌出版社。
王乃信(1996):〈王乃信訪談紀錄〉。林金田(訪問)。《台灣地區戒嚴時期五O年代政治案件史料彙編第二輯》。頁392-406。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王朝天(1999年12月26日):〈白色恐怖補償 審查從速〉。《聯合報》。第15版。
王雪美(1999年12月28日):〈白色恐怖補償 首件駁回個案〉。《聯合報》。第四版。
王歡(1999):《烈火的青春:五O年代白色恐怖證言》。台北:人間出版社。
王震寰(1993):《資本、勞工與國家機器》。台北:唐山書局。
--------(1996):《誰統治台灣 ? --轉型中的國家機器和權力結構》。台北:巨流出版社。
《中國時報》(2000年5月28日):〈老大哥,你好!〉。第3版。
《公共電視》(1993年9月8日):〈法會訪問遺族〉。林樂群(採訪),高文中(攝影)。《四十、五十年代政治事件精華帶》。
《台灣新生報》(1951年10月9日):〈前已自首的匪幫在台最高負責人蔡孝乾,發表正告匪諜書〉。
台灣省文獻會編(1998):《台灣地區戒嚴時期五O年代政治案件史料彙編第一輯》。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台灣省文獻會編(1998):《台灣地區戒嚴時期五O年代政治案件史料彙編第二輯》。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台灣省文獻會編(1998):《台灣地區戒嚴時期五O年代政治案件史料彙編第三輯》。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台灣省文獻會編(1998):《台灣地區戒嚴時期五O年代政治案件史料彙編第四輯》。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台灣省文獻會編(1998):《台灣地區戒嚴時期五O年代政治案件史料彙編第五輯》。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台灣省保安司令部(1951):〈肅奸匪犯分類統計表〉。《台灣地區戒嚴時期五O年代政治案件史料彙編第一輯》。頁46。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江士林(1993):〈什麼是歷史保存〉。《第五次古蹟修護技術研討會專輯》。台北市:行政院文建會。
江文瑜(1996):〈口述史法〉。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49-270。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文化。
朱天心(1992):《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台北:麥田出版。
杜維運(1979):《史學方法論》。台北:華世出版社。
江明修(1992):〈社會科學多重典範的爭辯:辯論質與量研究方法的整合〉。《國立政治大學學報》64:315-344。
石麗東(1991):《當代新聞報導》。台北:正中書局。
谷正文(1998):〈谷正文先生訪問紀錄〉。李宣鋒(訪問)。《台灣地區戒嚴時期五O年代政治案件史料彙編第五輯》。頁209-210。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呂赫若(1995):《呂赫若小說全集》。林至潔(譯)。台北:聯合文學。
呂秀蓮(1997):《重審美麗島》。台北:前衛出版。
呂芳上等訪問(1999):《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口述歷史第一輯》。丘慧君等(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李瞻(1991):《新聞採訪學》。台北:三民書局。
李鎮洲(1994):《火燒島第一期新生:一個白色恐怖受難者的回憶》。台北:時報文化。
李敖(1997):《李敖回憶錄》。台北:商周出版。
------(1998):《李敖快意恩仇錄》。台北:商周出版。
李永熾(2000年3月):〈神話的暴力和理性的暴力〉。《當代》151:14-23。
李筱峰、劉峰松(1994):《台灣歷史閱覽》。台北:自立晚報出版。
李睿明(1997):〈張木生家屬李睿明訪談紀錄〉。李宣鋒(訪問)。《台灣地區戒嚴時期五O年代政治案件史料彙編第三輯》。頁267-276。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柏楊(1996):《柏楊回憶錄》。周碧瑟(執筆)。台北:遠流出版。
邢玉玫(199?): 《社區記憶的建構對社區營造之影響分析-以台北市福林社區為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貴芬(1996年9月):〈族國建構與當代台灣女性小說的認同政治〉。《思與言》34(3):79-112。
---------(1996年10月):〈歷史記憶的重組和國家敘述的建構:試探《新興民族》、《迷園》及《暗巷迷夜》的記憶認同政治〉。《中外文學》25(5):6-27。
邱銘輝(1999年9月):〈白色恐怖賠償難產 劉和謙出馬求援〉。《新新聞》。654。
胡幼慧等(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胡慧玲(1995):《島嶼愛戀》。台北:玉山社。
林元輝(1998年9月):〈以連橫為例析論集體記憶的形成、變遷與意義〉。《台灣社會研究》31:1-56。
林書揚(1992):《從二二八到五O年代白色恐怖》。台北市:時報出版。
林書揚等(1996):《五O年代政治案件處理委員會、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相關文件彙編》。台北:政治受難人互助會。
林樹枝(1997):《白色恐怖X檔案》。台北:前衛出版。
林照真(1995年3月7日):〈台灣左派的悲情和徬徨〉。《中國時報》。第23版。
--------(1998年12月17日):〈白色恐怖中的紅色思想〉。《中國時報》。第4版。
林賜安(1996):〈林賜安事件調查表〉。《台灣地區戒嚴時期五O年代政治案件史料彙編第二輯》。頁407-418。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林義旭(1999):〈林義旭先生訪問紀錄〉。沈懷玉等(訪問)。《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口述歷史第一輯》。頁35-48。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吳澍培(1996):〈吳澍培訪談紀錄〉。陳文達(訪問)。《台灣地區戒嚴時期五O年代政治案件史料彙編第二輯》。頁272-278。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吳金鏞(1994):《國族建構、歷史記憶與紀念空間-二二八紀念碑的建構》。台灣大學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錦勳(2000年4月22日):〈台灣左派系列三之一:為何台灣「沒有」左派?〉。《明日報》。www網址:http://Ttimes.com.tw。
--------(2000年4月23日):〈台灣左派系列三之二:墮落的革命、徒然的革命與新的未來〉。《明日報》。www網址:http://Ttimes.com.tw。
--------(2000年4月24日):〈台灣左派系列三之三:台灣左翼雜誌現況〉。《明日報》。www網址:http://Ttimes.com.tw。
周婉窈(1995年3月):〈歷史的記憶和遺忘--『台籍日本兵』之戰爭經驗的省思〉。《當代》107:34-47。
---------(1997):《台灣歷史圖說:史前至1945年》。台北:聯經出版社。
周英雄、劉紀蕙編(2000):《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出版。
陳光興(1994年7月):〈帝國之眼:『次』帝國與國族-國家的文化想像〉。《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7:149-222。
--------(1996年1月):〈去殖民的文化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1:73-139。
陳志梧(1995年2月):〈動員記憶、創造城市-社區歷史保存的初步題綱〉。《漢聲雜誌》74:63-76。
陳芳明(1993):〈白色歷史與白色文學--葉石濤與藍博洲筆下的台灣五O代〉。《典範的追求》頁281-304。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1996):〈已歸與未歸的望鄉人〉。《危樓夜讀》。頁163-170。台北:聯合文學。
--------(1996):《危樓夜讀》。台北:聯合文學。
--------(1998a):《殖民地台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台北:麥田出版社。
--------(1998b):《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台北:麥田出版社。
--------(1998c):《風中蘆葦》。台北:聯合文學。
--------(1998d):《夢的終點》。台北:聯合文學。
--------(1998e):《時間長巷》。台北:聯合文學。
--------(1998f):《掌中地圖》。台北:聯合文學。
陳柔縉(1999):《總統的親戚:台灣權貴家族》。台北:時報文化。
陳映真等(2000年2月):〈囚室之春----政治犯怎樣過年〉專輯。《歷史月刊》145:35-73。
---------(1984):《山路》。台北:遠流出版。
---------(1987):《趙南棟及陳映真短文選》。台北:人間出版社。
陳映真(2000年4月10日):〈文學的世界已經變了?〉。宇文正(記錄整理)。《聯合報》。第37版。
陳永善(1995):《春祭》。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陳勤(1999):〈陳勤女士訪問紀錄〉。沈懷玉等(訪問)。《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口述歷史第一輯》。頁49-80。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南方朔(1998):《世紀末抒情》。台北:大田出版。
張炎憲、高淑媛(1998):《鹿窟事件調查研究》。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張純如(1997):《被遺忘的大屠殺:1937南京浩劫》。蕭富元(譯)。台北:天下文化。
張光直(1998):《蕃薯人的故事》。台北:聯經出版。
張裕宏(1997年10月23日):〈白色恐怖受難者 將有上訴法源〉。《台灣日報》。第4版。
張守一(2000年4月1日):〈接下阿扁總統頒的獎〉。《中國時報》。第26版。
張金杏(1996):〈岩石縫長出的小草〉。《台灣地區戒嚴時期五O年代政治案件史料彙編第二輯》。頁279-289。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張如芬(1996):〈張添丁家屬張如芬訪談紀錄〉。吳文星(訪問)。《台灣地區戒嚴時期五O年代政治案件史料彙編第三輯》。頁12-16。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薛化元(1996年9月):〈台灣自由主義思想發展的歷史考察(1949-1960):以反對黨問題為中心〉。《思與言》34(3):241-286。
孫哲(1995):《人權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孫治本(2000年3月):〈暴力史與意識型態----從兩項納粹暴行研究說起〉。《當代》151:24-33。
徐宗懋(1993):《台灣人論》。台北:時報文化。
---------(1997):《日本情結》。台北:天下文化。
潘國正(1998年1月):〈白色恐怖〉專輯。《竹塹文獻雜誌》6:104-126。
蔡德本(1995):《蕃薯仔哀歌》。台北:遠景出版。
陳銘城、施正鋒編(2000):《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的故事》。台北:前衛出版。
郭紀舟(1999):《七O年代台灣左翼運動》。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郭文亮(1993):〈古蹟保存與論述涉入〉。《第五次古蹟修護技術研討會專輯》頁17-24。台北:行政院文建會。
郭晏生(1998):〈郭鐘誼家屬郭先生(郭晏生)先生訪問紀錄〉。李宣鋒(訪問)。《台灣地區戒嚴時期五O年代政治案件史料彙編第四輯》。頁46-48。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郭錕銘(1996):〈郭錕銘先生訪問紀錄〉。李宣鋒(訪問)。《台灣地區戒嚴時期五O年代政治案件史料彙編第四輯》。頁49-55。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蔡詩萍(1998):〈終於體會父親心底那一絲猶豫〉。《男回歸線》。頁130-138。 台北:聯合文學。
徐業勤(1997年5月):〈殖民主義之空間意涵〉。《Dialogue建築》3:64-70。
連約安(1995):〈連約安事件調查表〉。《台灣地區戒嚴時期五O年代政治案件史料彙編第二輯》。頁52-54。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彭家發(1986a):《小型報刊實務》。台北:三民書局。
--------(1986b):《特寫寫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彭家發譯著(1988):《新聞文學點線面》。台北:業強出版社。
彭瑞金(1999):《葉石濤評傳》。高雄:春暉出版社。
顏元叔(1976):《何謂文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簡炯仁(1997):《台灣共產主義運動史》。台北:前衛出版。
簡後聰、林君成(1993):《歷史編纂法》。台北:五南出版社。
許惠華(1994):《突破距離,實現教育機會均等之理想----看城鄉教育資源差距問題》。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段濟安、段建安(1994):〈陳情書〉。《台灣地區戒嚴時期五O年代政治案件史料彙編第四輯》。頁97-112。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施明雄(1998):《白色恐怖黑暗時代:台灣人受難史》。台北:前衛出版。
施叔青、蔡秀女編(1999):《世紀女性、台灣第一》。台北:麥田出版。
施明德(1998):《閱讀施明德》。台北:新台灣研究文教基金會。
--------(1992):《囚室之春》。台北:前衛出版。
馬雯鵑(1998):〈當事人蔡孝乾家屬馬雯鵑暨蔡艾安訪談紀錄〉。李宣鋒等(訪問)。《台灣地區戒嚴時期五O年代政治案件史料彙編第二輯》。頁62-63。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單厚之(1998年1月6日):〈白色恐怖受難者將獲補償〉。《聯合報》。第四版。
黃克武等訪問(1999):《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口述歷史第二輯》。李郁青等(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黃克武等訪問(1999):《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口述歷史第三輯》。丘慧君等(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黃勝雄(1996年9月):〈族群、社會文化與空間意涵〉。《思與言》34(3):185-240。
黃石貴(1999):〈黃石貴先生訪問紀錄〉。沈懷玉等(訪問)。《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口述歷史第一輯》。頁321-336。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黃俊欽(1997年8月4日):〈政治犯重返綠島〉。《民眾日報》。第五版。
黃麗玲(1995):《新國家建構過程中社區角色的轉變》。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夏春祥(1998年9月):〈文化象徵與集體記憶的競逐:從台北市凱達格蘭大道談起〉。《台灣社會研究》31:57-96。
--------(1999年1月):〈媒介效果與集體記憶〉。《新聞學研究》58:295-298。
夏鑄九(1993):〈訪問:關於建築史研究〉。《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選1987-1992》。台北:台灣社會研究社。
夏鑄九、林 (1993年12月):〈戰後歐美聚落保存論述的形成與趨勢〉。《當代》92:30-47。
《新新聞》編輯部(1989):《美麗島十年風雲》。台北:新新聞文化。
《新國會》(1993年7月):〈兩岸和解下,白色恐怖死難者的復活意義〉。《新國會》。7:1。
鄭貞銘(1966):《新聞採訪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歐陽醇(1990):《採訪寫作》。台北:三民書局。
楊國樞等(1989):《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出版社。
楊照(1993):《臨界點上的思索》。台北:自立晚報出版。
------(1991):《流離觀點》。台北:自立出版。
------(1998年1月):〈歷史的墮落、墮落的歷史〉。《新新聞周報》567:72-73。
楊渡(2000):《兩三個朋友》。台北:大塊文化。
楊澤(1994):《七O年代:理想繼續燃燒》。台北:時報文化。
-----(1999):《狂飆八O:記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台北:時報文化。
楊肅民(1998年5月29日):〈白色恐怖受難者 確定可獲補償〉。《中國時報》。第4版。
楊聰榮(1992):《文化建構與國民認同:戰後台灣的中國化》。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威理(1995):《雙鄉記》。陳映真(譯)。台北:人間出版社。
野島伸司(1994):《一O一次求婚》。孫慧敏(譯)。台北:台灣東販。
葉石濤(1989):《紅鞋子》。台北:自立晚報出版。
--------(1991):《一個台灣老朽作家的五O年代》。台北:前衛出版社。
---------(1996):《台灣男子簡阿淘》。台北:草根出版。
蘇繼光編(1998):《一位令人感念的將軍----蘇紹文》。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謝聰敏(1991):《談景美軍法看守所》。台北:李敖出版社。
---------(1993):《黑道治天下及其他》。台北:謝聰敏國會辦公室。
廖嘉展(1995):《老鎮新生》。台北:遠流出版社。
董振良(1999):《Kinmen Pause1987-1997:解嚴前後金門十年影像誌》。台北:思想生活堂。
魏廷朝(1997):《台灣人權報告書(一九四九~~一九九六)》。台北市:文英堂。
唐湯銘(1997):〈唐湯銘先生訪問紀錄〉。李宣鋒(訪問)。《台灣地區戒嚴時期五O年代政治案件史料彙編第五輯》。頁215-216。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錢永祥(1992):〈迷惘與結論〉。《台灣之愛:鄭南榕逝世三週年紀念集》頁49-50。台北:鄭南榕紀念基金會。
盧建榮(1999):《分裂的國族認同:1975-1997》。台北:麥田出版社。
嚴祥鸞(1996):〈參與觀察法〉。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95-222。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戴獨行(1998):《白色角落》。台北:人間出版社。
戴國煇、葉芸芸(1992):《愛憎二二八》。台北:遠流出版。
蕭新煌(1989):《社會力----台灣向前看》。台北:自立晚報出版。
蕭阿勤(1999年7月):〈1980年代以來台灣民族主義的發展:以「台灣(民族)文學」為主的分析〉。《台灣社會學研究》3:1-51。
--------(1997年3月):〈集體記憶理論的檢討:解剖者、拯救者、與一種民主觀點〉。《思與言》35(1):247-296。
藍博洲(1997):《高雄縣二二八暨五O年代白色恐怖民眾史》。高雄:高雄縣政府。
--------(1997):《五O年代白色恐怖----台北地區案件調查與研究》。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1999):《抗日民族運動、二二八暨五O年代白色恐怖民眾史》期中報告。新竹:新竹市政府。
--------(1991):《幌馬車之歌》。台北:時報文化。
--------(1991):《陳屍、流亡、二二八》。台北:時報文化。
--------(1993):《白色恐怖》。台北:揚智文化。
--------(1994):《尋訪被湮滅的台灣史與台灣人》。台北:時報文化。
--------(2000):《天未亮:追憶1949四六事件(師院部份)》。台北:晨星出版。
--------(2000):《共產青年李登輝》。苗栗:紅岩出版社。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學系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1716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新聞學系]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index.html | 0Kb | HTML2 | 374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