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56/144643 (79%)
Visitors : 51713773      Online Users : 69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傳播學院 > 新聞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85229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5229


    Title: 想像《想像的共同體》—以《民報》社論為分析場域
    Authors: 邱承君
    Contributors: 翁秀琪
    邱承君
    Keywords: 《想像的共同體》
    國族
    再現
    語境
    情境網絡
    文化網絡
    《民報》
    Benedict Anderson
    Date: 2000
    Issue Date: 2016-04-18 16:21:43 (UTC+8)
    Abstract: Benedict Anderson《想像共同體》刺激了跨學門的研究,甚至潛隱成為不同取徑的中軸。本文即以此書為虛擬的對話人,同時延伸書中的指標概念—想像,據以鋪陳、架構本研究的兩個問題:營造國族想像的要素?語言如何扣合本地文化資源以營造國族想像?循著Anderson揭示的時間、印刷資本主義和語言等文化要素,我們進一步將之搭上語言再現論,一方面建築「想像語言」觀、另外延伸時間、印刷資本主義於本地經驗與理論上的意涵。於想像語言,本研究以Wittgenstein後期論理為軸,並向功能語言學派借火,認為語言與脈絡(語境)間的遞迴關係適足以中介台灣社會脈絡與理論的接軌,特別是軸輻自該書印刷資本主義的雙層意涵—一面是文化、一面是結構。作為結構,本論文藉以引導出報業與善書兩個代表,而文化則遙指一種相對於古老宗教共同體的世俗而神聖之文化氛圍。文中也順勢轉入《民報》語料的分析。藉社論的耙梳,我們將文本語言資料、主題與相關意義構連上該時的社會實況與本地文化資源(於內容與形式上,皆隱隱地透露出某種神聖的氣味),其中,當以本省人╲外省人的定位為核心,同時含括了國族之於人的隱喻、對為官者的期待,以及時間因素的相關分析。
    Reference: 中文部分
    邱承君(1998),〈語言、想像與人我區隔〉,發表於再現研究群討論會,未刊出。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
    洪漢鼎(1992),《語言學的轉向:當代分析哲學的發展》,台北:遠流。
    趙彥寧(1999),〈國族想像的權力邏輯:試論五0年代流亡主體、公領域與現代性之間的可能關係〉,《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6期,頁37-83。
    楊聰榮(1992),《文化建構與國民認同:戰後台灣的中國化》,清華大學社人所社會組碩士論文。
    羅世弘(1994),《後蔣經國時代的國家、媒介與反對運動:國家認同議題的媒介框架分析》,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篤堅(1996),〈對1980年代台灣民族認同形成的文化分析〉,收錄於張炎憲等編,《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頁303-330。
    沈松橋(1997),〈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8期,頁1-78。
    池煥德(1997),《「台灣」:一個符號鬥爭的場域—以台灣結╲中國結論戰為例》,東海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全斌(1998),〈由年齡、族群等變項看台灣民眾的國家及文化認同〉,《新聞學研究》,第56集,頁35-64。
    黃克武(1996),〈「文化想像的與族國建構」專號序〉,《思與言》,第34卷第3期,頁Ⅰ-Ⅵ。
    蕭高彥(1996),〈共同體的理念:一個思想史之考察〉,《台灣政治學刊》,第1期,頁257-295。
    方孝謙(1996),〈西來庵事變的象徵意義初探—果報、財富與兩性關係在有關善書中的鋪演〉,收錄於張炎憲等編,《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頁213-234。
    ——(1999),〈再現之比較研究:實在、再現與意義〉,宣讀於再現研究群讀書會。
    鍾蔚文、翁秀琪、簡妙如、邱承君(1999),〈似假還真的新聞文本世界:新聞如何呈現超經驗事件〉,《新聞學研究》,第58期,頁59-84。
    謝國雄(1997),《純勞動:台灣勞動體制諸論》,台北:中研院社研所。
    黃應貴(1999),〈導論:時間、歷史與記憶〉,收錄於黃應貴編,《時間、歷史與記憶》,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吳叡人(1999),〈認同的重量:《想像的共同體》導讀〉,吳叡人中譯,《想像的共同體》,頁1-21,台北:時報。
    趙敦華(1996),《維根斯坦》,台北:生智。
    周婉窈(1997),〈美與死—日本領台末期的戰爭語言〉,收錄於黃富三等編,《台灣史研究一百年》,頁85-99,台北:中研院台史所。
    倪炎元(1999),〈再現的政治:解讀媒介對他者負面建構的策略〉,《新聞學研究》,第58期,頁85-112。
    鍾蔚文、翁秀琪、紀慧君、簡妙如(1999),〈新聞事實的邏輯〉,《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第9卷第4期,頁575-589。
    翁秀琪(1997),〈批判語言學、在地權力觀和新聞文本分析:宋楚瑜辭官事件中李宋會的新聞分析〉,發表於中華傳播學會97’年會。
    翁佳音(1991),〈府城教會報所見日本領台前後歷史像〉,《台灣風物》,第41卷第3期,頁83-100。
    高棣民(1997),〈殖民地時期台灣資本主義的根源〉,收錄於韋愛德、葛蘇珊編,張必蕪中譯,《台灣政治經濟學諸論辯析》,頁139-164,台北:人間。
    史明(1992),《民族形成與台灣民族》,東京:株式會社東京研文社。
    ——(1998),《台灣人四百年史》,台北:草根文化。
    陳紹馨(1979),《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
    張國興(1996),〈四本殖民統治時代台灣社會的變化〉,收錄於張炎憲等編,《台灣史論文精選:下》,頁55-76,台北:玉山社。
    莊惠惇(1998),《文化霸權、抗爭論述—戰後初期台灣的雜誌文化分析》,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程宗明(1997),〈對台灣戰後初期報業的原料控制(1945-1967):新聞紙的壟斷生產與計畫性供應〉,發表於中華傳播學會97’年會。
    春原昭彥(1988),〈日本統治下的台灣報紙〉,劉明華中譯,《新聞研究資料》,第43期,頁163-183。
    蔡培火(1971),《台灣民族運動史》,台北:自立晚報。
    梁華璜(1981),〈台灣總督府對「閩報」及「全閩新日報」的遭縱策略〉,《台灣風物》,第31卷第3期,頁1-30。
    何義麟(1996),〈戰後初期台灣報紙之保存現況與史料價值〉,《台灣史料研究》,第8號,頁88-97。
    ——(?)〈《政經報》與《台灣評論》解題—從兩份刊物看戰後台灣左翼勢力之言論活動〉,台灣舊雜誌覆刻系列4之4,《政經報》,台北:傳文文化。
    林麗雲(1999),〈台灣威權政體下「侍從報業」的矛盾與轉型:1949-1999〉,發表於國科會美麗島研究計畫結案研討會。
    楊肇嘉(1968),《楊肇嘉回憶錄》,台北:三民。
    李曉峰(1987),《台灣民主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
    ——(1993),《島嶼新胎記—從終戰到二二八》,台北:自立晚報。
    ——(1996a),〈一百年台灣政治運動中的國家認同〉,收錄於張炎憲等編,《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頁275-302。
    ——(1996b),〈從《民報》看戰後初期台灣的政經與社會〉,《台灣史料研究》,第8號,頁98-122。
    李世偉(1999),《日據時代台灣儒教結社與活動》,台北:文津。
    朱榮貴(1996),〈台灣民間宗教中所呈現的孝道—以善書及媽祖信仰為例〉,收錄於李豐楙、朱榮貴編,《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頁67-98,台北:中研院文哲所。
    呂紹理(1998),《水螺響起—日治時代台灣社會的生活作息》,台北:遠流。
    林 正子(1996),〈年中行事〉,收錄於若林正丈等編,《台灣百科》,頁253-260,台北:一橋。
    梁其姿(1999),〈《三字經》裡歷史時間的問題〉,收錄於黃應貴編,《時間、歷史與記憶》,頁31-74,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黃應貴(1999),〈導論:時間、歷史與記憶〉,收錄於黃應貴編,《時間、歷史與記憶》,頁1-30,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張珣(1993),〈台灣漢人收驚儀式與魂魄觀〉,收錄於黃應貴編,《人觀、意義與社會》,頁207-232,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1996),〈道教與民間醫療文化—以著驚症候群為例〉,收錄於李豐楙、朱榮貴,《儀式、廟會與社區》,頁427-458,台北:中研院文哲所。
    ——(1999),〈香客的時間經驗與超越:以大甲進香為例〉,收錄於黃應貴編,《時間、歷史與記憶》,頁74-126,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劉康(1995),《對話的喧囂—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麥田。
    李茂政(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
    南方朔(1994),《台灣政治的深層批判》,台北:風雲時代。
    許介鱗(1996),《戰後台灣史記》,台北:文英堂。
    若林正丈(1994),《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吳金珠、許佩賢中譯,台北:月旦。
    薛化元(1993),《台灣歷史年表:終戰篇Ⅰ(1945-1965)》,台北:業強。
    —— (1998),〈戰後十年台灣的政治初探〉,收錄於張炎憲等編,《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基金會。
    馬起華(1986),《抗戰時期的政治建設》,台北:近代中國。
    黃孋莉(1999),《人際和諧與衝突:本土化的理論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文星(1992),《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
    王汎森(1996),〈清末的歷史記憶與國家建構〉,《思與言》,第34卷第3期,頁1-18。
    楊天石、王學莊編(1995),《南社史長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金澤(1994),《禁忌探密》,台北:珠海。
    宋光宇(1994),〈台灣現行善書之蒐集與分析〉,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王志宇(1996),〈從鸞堂到儒神宗教—論鸞堂在台灣之發展與傳布〉,收錄於李豐楙、朱榮貴編,《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頁157-178,台北:中研院文哲所。
    李豐楙(1996),〈道教齋儀與喪葬禮俗復合的魂魄觀〉,收錄於李豐楙、朱榮貴編,《儀式、廟會與社區》,頁459-484,台北:中研院文哲所。
    杜正勝(1993),〈形體、精氣與魂魄:中國傳統對「人」認識的形成〉,收錄於黃應貴編,《人觀、意義與社會》,頁27-88,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臧國仁、鍾蔚文(1997),〈時間概念與新聞報導:初探新聞文本如何使用時間語彙〉,發表於中華傳播學會97’年會。
    何華欽(1996),《二二八歷史敘事權的爭奪及其社會效應—歷史的敘事分析》,東海大學社研所碩士論文。
    外文部分
    Anderson,Benedict(1991[1983]),Imagined Communities: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London:Verso.
    ——(1991[1983]),Imagined Communities: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吳叡仁中譯(1999),台北:時報。
    Appleby,Joyce(1994),Telling the Truth about History,薛絢中譯(1996),台北:正中。
    Berger,Peter and Thomas Luckmann(1966),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鄒理民中譯(1991),台北:巨流。
    Balakridhnan,Gopal(1996),”The Nation Imagination”,in Balakrighnan, G.(ed.),Mapping The Nation,p.198-213,London:Verso.
    Breuilly,John(1996),”Approaches to Nationalism”,in Balakrighnan, G.(ed.),Mapping The Nation,p.146-174,London:Verso.
    Chatterjee,Partha(1986),Nationalist Thought and The Colonial World : A Derivative Discourse?,London:Zed.
    ——(1993),The Nation and Its Fragments: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History,Princeton:Princeton Press.
    Duranti,Alessandro(1985),”Social Cultural Dimensions of Discourse”,in van Dijk,T. A.(ed.),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 Vol.1 Disciplines of Discourse,London : Academic Press.
    Durkheim,Emile(),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us Life,芮傳明、趙學元中譯(1992),台北:遠流。
    Friedch,Paul(1979),Language Context and the Imagination,California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Eggins,Suzanne and Martin J. R.(1997),”Genres and Registers of Discourse” in van Dijk, T. A.(ed.),Discourse as Structure and Process.,p.London : SAGE.
    Eagleton,Terry(1983),Literary Theory:An Introduction,吳新發中譯(1993),台北:書林。
    Friedch,Paul(1979),Language Context and the Imagination,California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Fairclough,Norman(1989),
    Hall,Stuart(1996),”Signification, Representation, Ideology: Althusser and the Post-Structuralist Debates” in Curran, J.,Morley, D. and V. Walkerdine(ed.),Cultural Studies and Communications,p.London: Arnold.
    ——(1997),”The Work of Representation”,in Hall, S.(ed.),Representation:Cultural Representaions and Siginifying Practice,p.13-74,London:SAGE.
    Hobsbawm,Eric(1990),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978:Programme,Myth,Reality,吳金梅中譯(1997),台北:麥田。
    ——(1992),"Introduction: Inventing Traditions",in Hobsbawm, E. and T. Ranger(ed.),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 Press.
    Halliday,M A. K.(1996),”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s”,in Cobley,P.(ed.),The Communication Theory Reader,p.359-383,London:Routledge.
    ——(1996),”’Introduction’、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s: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in Cobley,P.(ed.),The Communication Theory Reader,p.88-98,London:Routledge.
    Hasan,R.(1995),"The concept of context in text" in Fries, P. H. and M. Gregory(ed.),Discourse in Society : Systematic Functional Perspectives,p.183-283,Norwood,New Jersey:Ablex.
    Innis,Harold A.(1972),Empire and Communication,曹定仁中譯(1993),台北:遠流。
    Jensen,Klaus B.(1996),The Social Semiotics of Mass Communication,London:SAGE.
    James,Paul(1996),Nation Formation : Toward a Theory of Abstract Community,London:SAGE.
    Kress,Robert and Gunther Hodge(1993[1973]),Language as Ideology,London: Routledge.
    ——(1988),Social Semiotics,Cambridge:Polity Press.
    Laclau and Mouffe(1994[1985]),Hegemony and Socialist Strategy Towards a Radical Democratic Politics,陳墇津中譯(1994),台北:遠流。
    Leckie-Tarry,Helen(1995),Language and Context : A Functional Linguistic Theory of Register,London : Pinter Publishers.
    Mcluhan,Marshall(1965),Understanding Media : The Extensions of Man,New York:McGraw-Hill.
    ——(1967),Explorations in Communication : An Anthology,Boston:Beacon Press.
    Pinker,Steven(1994),The Language Instinct:How the Mind Create Language,洪蘭中譯(1998),台北:商週。
    Potter,Jonathan(1998),”Cognition as Context”,in Research on Language and Social Interaction,Vol.31(1),p.29-44.
    Renan,Ernest(1990),”Qu’est-ce au’une nations?”,李紀舍中譯(1995),「何謂國家」,《中外文學》,第24卷第6期,頁4-18。
    Smith,Anthony D.(1998),”Nationalism and Modernism”,London : Routledge.
    Thompson,John B.(1995),The Media and Modernity:A Social Theory of the Media,Cambridge:Polity.
    Woodward,Kathryn(1997),”Concept of Identity and Difference”,in Woodward, K.(ed.),Identity and Difference,London:SAGE.
    Wittgenstein,Ludwig(1945),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尚志英中譯(1995),台北:桂冠。
    White,Alan(1990),The Language of Imagination,Oxford:Blackwell.
    Williams,Raymond(1976),Keywords,London:Fontana Press.
    報紙與其他資料
    Anderson,Benedict,〈民族主義圖騰,橫貫古今東西〉,李巧雲,閻紀宇中譯,中國時報,89年4月23日,第14版。
    卜大中,〈民族想像的碰撞〉,中國時報,89年4月23日,第3版。
    黃偉峰,〈一中原則:主權與民族主義的共同想像〉,中國時報,89年4月23日,第15版。
    《民報》,〈國家高於一切的概念〉,1946年4月5日,一版(附錄二)。
    《民報》,〈我們的國家觀念〉,1946年7月3日,一版(附錄三)。
    《民報》,〈如何中國化?〉,1946年6月12日,一版(附錄四)。
    《民報》,〈漢奸的判決〉,1946年4月25日,一版(附錄五)。
    《民報》,〈怎樣來解除隔膜?〉,1946年4月29日,一版(附錄六)。
    《民報》,〈官民各要反省〉,1946年3月9日,一版(附錄七)。
    《民報》,〈認識中國魂〉,1946年6月19日,一版(附錄八)。
    《政經報》,〈創刊詞—民族意識之發揚及整個指導中心〉,1945年10月25日(附錄九)。
    (清)徐本項著(1924),《立命功過格》,慎讀山房。
    (明)李士達輯(1877),《功過格輯要》。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學系
    85451010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1706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新聞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28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