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822/144841 (79%)
Visitors : 51799082      Online Users : 41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教育學院 > 教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84881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4881


    Title: 沙特自由哲學及其在生命教育之蘊義
    Authors: 林靜如
    Contributors: 馮朝霖
    林靜如
    Keywords: 沙特
    自由哲學
    存在主義
    生命教育
    Date: 2001
    Issue Date: 2016-04-15 16:00:26 (UTC+8)
    Abstract: 本篇論文以沙特之自由哲學思想為中心,探究其中「主體」、「自由」、「選擇」、「行動」與「負責」的概念,並就其內容與生命教育問題進行考察。沙特的自由哲學以其存有學為基礎,他將存有分成兩個類型:「在己存有」與「為己存有」。「在己存有」為現象之存有,其存在出自於偶然,不具 被動或能動性,是一種僵化、固態的存有,因此沙特主張「在己存有」是「在己的」、「是其所是」以及「存在」的。「為己存有」則是意識的存有,它是動態、具意向性的存有。「為己存有」具「否定性」、「時間性」與「超越性」三項特色。沙特主張人之存有即是「意識的存有」,是「為己存有」。至於「為他存有」則是「為己存有」在意識到「他者」的存在時,自我因他者之注視而被客體化與異化的另一種存有形式。在早期沙特的思想中,他主張他者的存在是對「為己存有」的威脅,兩者間呈顯出敵對與衝突的關係;至中晚期之後,沙特對他者與「為己存有」的關係漸轉而主張「相互主體性」,認為兩者仍有共融共存的可能。
    Reference: 英文部分
    Broudy, H. S. (1971). Sartre’s Existentialism and Education. Education Theory, Vol.21, No.2, pp.155-177.
    Brown, Stuart、Collinson, Diane、Willkinson, Robert(eds.) (1988). One Hundred Twentieth-Century Philosophers . New York: Routledge.
    Catalano, J. S. (1980). A Commentary on Jean-Paul Sartre’s Being and Nothingnes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aws, Peter(1979). Sartre :The Arguments of the Philosopher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
    Denton, D. E. (1974). Existentialism and Phenomenology in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Craib, Ian(1976). Existentialism and Sociology.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rene, Marjorie(1947). Dreadful Freedom: A Critique of Existentialis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eidegger, Martin (1993). Basic Writings. Translated by R. F. C. Hall & Alan Crick.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Hendley, Steven(2000). Sartre and The idea of Socialism- Normative Limitations of Collective Autonomy. Philosophy Today, spring, pp.60-71.
    Howells, Christina (eds.) (1988). Sartre The Necessity of Freedo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wells ,Christina (eds.) (1992).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Sartr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aufmann, Walter (eds.) (1956). Existentialism from Dostoevsky to Sartre. Ohio: The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Jeanson, Francis(1980). Sartre and the Problem of Morality. Translated by R. V. Stone.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Macann, Christopher(1993). Four Phenomenonological Philosophers: Husserl, Heidegger, Sartre, Merlear-Ponty. London: Routledge.
    Matthews, Eric(1996). Twentieth-Century French Philosophy. New York: Oxford.
    Morris, Phyllis Sutton(1985). Sartre on the Transcendence of the Ego.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Vol.XLVI, No,2 , pp.179-197.
    Natanson, Maurice(1973). A Critique of Jean-Paul Sartre’s Ontology. Hague:Martinus Nijhoff.
    Sartre, J. P. (1956). Being and Nothingness. Translated by Hazel E. Barnes. New York: Philosophical Library, Inc.
    Sartre, J. P. (1965).Existentialism and Humanism. 收錄於 Jean-Paul Sartre Essays in Existentialism. Edited by Wade Baskin. New Jersey: The Citadel Press.
    Sartre, J. P.(1991). Critique Of Dialectical Reason. New York: Verso.
    Slater, B. H.(1988). Contradiction and Freedom. Philosophy, 63, pp.317-330.
    Stack, G. J.(1977). Sartre’s Philosophy of Social Existence. Missouri: Warren H. Creen Stewart, Jon(1995). Merleau-Ponty’s Criticisms of Sartre’s Theory of Freedom. Philosophy Today, fall, pp.311-323.
    Spiegelberg, Hebert(1959). Husserl`s Phenomenology and Sartre’s Existentialism. New York: Rortledge. Phenomenology:The Philosophy of Edmund Husserl and Its Interpretation.
    中文部分:
    Buber, Martin著,陳維剛譯(民80)。我與你。台北:桂冠。
    Morris, Van Cleve著,黃昌誠譯 (民84)。兩種自由的追尋。台北:五南。
    Schutz, Alfred著,江日新譯(民79)。馬克斯•謝勒三論。台北:東大。
    Tilly,Charles著,劉絮愷譯(民88)。法國人民抗爭史。台北:麥田。
    Versini, Georges著,阮若缺譯 (民82)。 二十世紀法國戲劇。台北:遠流。
    卡繆著(民81)。薛西弗斯的神話。收錄於存在主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克里希那穆提著,廖世德譯(民84)。論自由。台北:方智。
    克里希那穆提著,張南星譯(民84)。人生•教育•學習。台北:方智。
    克里希那穆提著,胡因夢譯(民85)。自由•愛•行動。台北:方智。
    尚- 保羅•沙特著,陳宣良等譯 (民89)。 存在與虛無。台北:貓頭鷹。
    尚- 保羅•沙特著,譚逸譯(民72)。沙特自傳(字句)。台北:志文。
    尚- 保羅 沙特著,施康強譯(民79)。七十歲自畫像。收錄於薩特研究。上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尚- 保羅•沙特著,林驤華、徐和瑾、陳偉豐譯(民84)。辯證理性批判(上)、(下)。台北:時報文化。
    尚- 保羅•沙特著,桂裕芳譯(民86)。嘔吐。台北:志文。
    尚- 保羅•沙特著,陳鼓應等譯(民88)。沙特小說選。台北:志文。
    尚- 保羅•沙特著(民87)。蒼蠅。收錄於薩特哲學論文集。合肥:安徽文藝。
    尚- 保羅•沙特著(民87)。今天的希望:與薩特的談話。收錄於薩特哲學論文集。合肥:安徽文藝。
    尚- 保羅•沙特著,潘培慶、湯永寬、魏金聲等譯(民87)。薩特哲學論文集。合肥:安徽文藝。
    佛洛姆著,莫迺滇譯(民80)。逃避自由。台北:志文。
    沈翠蓮 (民85)。沙特(Sartre)自由意識在青少年問題策略的解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刊,12期,263-281。
    宋國誠(民77)。卡爾馬克思「一九八四年經濟學手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汪文聖(民85)。一解海德格之《何謂形上學》。哲學與文化,23卷,5期,1570-1577。
    李瑜青、凡人主編(民87)。薩特哲學論文集。安徽:安徽文藝出版社。
    邱羿森(民89)。沙特《存有與虛無》的自由概念。國立台灣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鎮國(民88)。重訪人文主義—從沙特、海德格、德希達到牟宗三。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5期,197-216。
    保羅•田立克著,成顯聰、王作虹譯(民79)。存在的勇氣。台北:遠流。
    柳鳴久編選(民70)。薩特研究。上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洪玉如 (民86)。沙特意識哲學中[自我]概念之意涵及其教育蘊義。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鎌德(民73)。馬克思與社會學。台北:遠景。
    洪鎌德(民87)。馬克思論人的解放與自由。暨大學報,第二卷,第一期,85-102。
    段德智著(民83)。死亡哲學。台北:洪葉文化。
    馬克斯•謝勒(Max Scheler)著,陳仁華譯(民80)。情感現象學。台北:遠流。
    馬克思(Karl Marx)著,司馬宇譯(民79)。188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台北:時報文化。
    索甲仁波切著,鄭振煌譯(民85)。西藏生死書。台北:張老師文化。
    孫效智 (民89a)。從災後心靈重建談生命教育。台灣教育月刊,589期,52-61。
    孫效智 (民89b)。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哲學基礎。
    吳武雄 (民88)。推展生命教育 回歸教育本質。高中教育,7期,10-15。
    畢普塞維克著,廖仁義譯(民80)。胡塞爾與現象學。台北:桂冠。
    高宣揚著(民82)。存在主義。台北:遠流。
    高宣揚著(民83)。沙特傳。台北:萬象。
    張淑美(民87)。死亡學與死亡教育。學生輔導通訊,54期,32-43。
    梁其姿(民75)。激情與行動。六八年以後的沙特。當代,6期,92-94。
    陳鼓應編(民81)。存在主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陳俊輝著(民83)。海德格論存有與死亡。台北:台灣學生。
    陳芳玲(民89)。死亡教育。收錄於生死學概論。台北:五南。
    黃武雄著(民83)。童年與解放。台北:人本教育基金會。
    黃武雄著(民86)。台灣教育的重建。台北:遠流。
    翁啟峰(民84)。馬克思對自由的看法。國家發展學刊,1卷,135-146。
    陶在樸著(民88)。理論生死學。台北:五南。
    項退結 (民59)。存在主義的寵兒—沙特(上)。現代學苑,7卷2期,45-63。
    項退結 (民59)。存在主義的寵兒—沙特(下)。現代學苑,7卷3期,109-119。
    喬治•奈勒著,陳迺臣譯(民81)。教育哲學。高雄:復文。
    尉池淦編(民89)。生死學概論。台北:五南。
    楊世雄(民78)。馬克思價值論的哲學反省。哲學年刊,7卷,19-32。
    傅偉勳(民72)。沙特的存在主義思想評論(上)。中國論壇,17卷6期,66-72。
    傅偉勳(民73)。沙特的存在主義思想評論(下)。中國論壇,17卷7期,69-72。
    傅偉勳(民76a)。後馬克思主義與新馬克思主義(上)。中國論壇,25卷5期,47-53。
    傅偉勳(民76b)。後馬克思主義與新馬克思主義(下)。中國論壇,25卷6期,60-64。
    曾志朗 (88.1.3)。生命教育— 教改不能遺漏的一環。聯合報第4版。
    曾建元 (民87)。沙特與馬克思人學的比較。哲學與文化,25卷,1期,65-79。
    馮俊(民83)。當代法國倫理思想概論。台北:遠流。
    馮朝霖(民87)。克里希那穆提觀點:開展無欲自由的愛。收錄於關於性的最高觀點。台北:圓神。
    馮朝霖著(民89)。教育哲學專論—主體、情性與創化。台北:元照。
    馮朝霖(民90)。未確定性與自我完成— 從陳大齊論儒家教育人類學。中國近代文化的解構與重建。第四屆中國近代文化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馮朝霖(民90)。認同、差異與團結— 人權教育與教育人權的辯證。
    彭鈺君(民89)。席勒美育思想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瑞霖(民76)。胡塞爾與沙特意識觀之比較研究—「意識與自我」之現象學探討。 私立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嘉慧(民86)。杜威與沙特道德思想之比較與評析。教育研究,5期,363-379。
    蔣年豐(民77)。從法國文化大革命到文化大革命— 論沙特的政治心靈。中國文化月刊,103期,66-80。
    蔣年豐(民78)。沙特政治哲學的方法論。中國文化月刊,114期,23-34。
    鄭聖沖著(民64)。存在的奧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鄭重信著(民64)。存在哲學與其教育思想。台北:文景。
    鐘慧卿(民89)。尼采生命哲學及其教育意涵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學系
    8715200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107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教育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28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