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822/144841 (79%)
Visitors : 51819879      Online Users : 58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83655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3655


    Title: 民國以來民間教派大學中庸思想之研究
    Authors: 鍾雲鶯
    Contributors: 李豐楙
    蔡彥仁

    鍾雲鶯
    Date: 2000
    Issue Date: 2016-04-01 17:05:46 (UTC+8)
    Abstract: 封面頁
    證明書
    致謝詞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壹、 民國以來民間教派與理學思想互動之觀察
    貳、 民國以來民間教派解讀儒家書籍之著作經典地位確立
    參、  民國以來大學中庸被宗教詮釋之探究
    第二節 資料的釐定與及其來源
    壹、 資料的訊息----末劫思想的傳達
    貳、民國以來以扶鸞方式創作的著作
    參、 民國以來宗教信徒的詮釋著作
    肆、 資料來源之說明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範疇
    第四節 預期目標與關鍵字說明
    第二章 儒家思想宗教化形成之探討
    第一節 儒家思想的宗教性與被宗教詮釋之討論
    第二節 儒教之形成與歷史淵源
    壹、堯舜心法所衍生的宗教涵義
    貳、道統所代表的宗教意義
    參、儒教神學化的正式成立--孔子為教主身分的確定
    肆、神道傳教的原因與必要性
    第三節 理學思想對民間教派教義的啟發與影響
    壹、 四書的經典化
    貳、 理學本體論思想的發展與再創
    參、 王陽明「格物致知」說的承繼
    第三章 後人詮釋大學中庸思想之角度轉變的探討
    第一節 大學、中庸理學化及其影響
    壹、大學、中庸的神聖化
    貳、性命之書的確立
    參、大學中庸二書之思想內涵的互補
    第二節 從思想性格談論大學中庸被宗教詮釋的原因
    壹、可融合道、釋思的詮釋方向
    貳、性與天道的討論
    第三節 從信仰者角度談論大學、中庸被再詮釋的主因
    壹、「格物致知」佚文之補傳
    貳、回溯聖人立言本意
    參、渡人救世的濟度理念
    第四章 民國以來民間教派對大學中庸首章之釋義
    第一節 民國以來民間教派對大學中庸之「正名」
    壹、「大學」之宗教意義
    貳、「中庸」之宗教意義
    第二節 民國以來民間教派對大學「三綱領」之宗教詮釋
    壹、 明德之詮釋
    貳、 親民之詮釋
    參、 止於至善之詮釋
    第三節 民國以來民間教派對中庸「三提說」之宗教詮釋
    壹、 天命之謂性的詮釋
    貳、 率性之謂道的詮釋
    參、 修道之謂教的詮釋
    小結
    第四節 民國以來一貫道對大學中庸詮釋之關鍵
    壹、「理天」----性命之本源
    貳、玄關----生死之門戶
    第五節 大學、中庸所指涉的終極目標
    壹、 止於至善 明明德於天下
    貳、 終極之境----上天之載 無聲無臭
    第五章 民國以來民間教派對格物致知與誠意慎獨之詮釋
    第一節 民國以來民間教派對格物致知之詮釋與補傳
    壹、 江希張《新註大學白話解說》之解讀
    貳、 救世新教《大學證釋》之改本與詮釋
    參、 《增註大學白話解說》之補傳與詮釋
    肆、 一貫道《學庸淺言新註》之補傳與詮釋
    一、「格物」的定義:除心物、驅身物
    二、「格物致知」與「誠意正心
    三、「格物致知」的終極意義----性心身一貫
    四、「格物致知」的宗教意義----末劫的啟示
    小結
    第二節 誠意慎獨之宗教義涵
    壹、誠意慎獨的基礎──毋自欺
    貳、 毋自欺的修煉階段
    一、 外力的約束──不欺天
    二、 內在的省察工夫──不欺自性
    參、慎「獨」與「十」之宗教密義
    第六章 結論
    壹、 確立民間教派注疏之作的宗教經典地位
    貳、 朱熹、王陽明影響之省思
    參、 三教融合之關鍵性觀念的考察
    肆、 「信、愿、行、證」的詮釋理解
    附錄
    附錄一:
    附錄二:
    主要參考書目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0086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436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