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014/145046 (79%)
Visitors : 52061237      Online Users : 78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3554


    Title: 高中公民與社會教科書及教師認知 之人權保障及法治觀念
    High school’s civics and society textbooks and teachers` cognition of human rights and rule of law
    Authors: 李美樺
    Contributors: 莊國榮
    李美樺
    Keywords: 人權保障
    法治觀念
    公民與社會
    教科書
    教師認知
    Date: 2015
    Issue Date: 2016-04-01 10:44:23 (UTC+8)
    Abstract:   本研究旨在探討現行《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公民與社會」課程綱要》,各版本的公民與社會教科書,與人權保障及法治觀念相關的課程內涵及教師認知。並藉由憲法學對人權保障及法治觀念的典型見解,檢視現行教科書與教師認知,所傳授給學生的學習內容,是否符應於其中對人權保障及法治觀念的認識。最後再根據分析結果提出對當前公民與社會教學現場的幾點建議。
      經文獻分析與訪談結果,本研究發現:99課綱的高中公民與社會教科書,在人權保障及法治觀念的內涵傳遞,已較過往研究的內容偏差情形,獲得相當程度地改善。如對人權的保障,已符合典型見解對基本權的詮釋,並於弱勢人權的教學內容,得見身心障礙者、原住民、同性戀、環境權與校園人權等新興人權之說明。而在法治的刑法單元處,雖仍存有部分犯罪防治的觀念宣導,但其比例已較以往的威嚇成份少了許多,並藉由探討刑法存在的目的,引出當中對基本權的保障,而此乃是過往研究中未曾發現。其次,就受訪的十四位教師認知得見,教師們對人權保障及法治觀念的理解,在對比憲法學的典型見解後,呈現相當參差不齊的教學認知。故我國的人權及法治教育,實有很大的問題是在教師本身觀念及素養的不足。最後,因我國的教學現場仍受制於升學主義與校園管制環境的影響,故在人權保障及法治觀念的推動,仍有流於形式及口號之嫌,而未能內化為教師與學生們普遍認可的情感。
    Reference: 壹、 中文文獻
    一、 期刊、論文、報章雜誌與書籍
    王俊斌(2007),個體自由、群體權利與全球公民一論人權理念的發展與教育實踐。師大學報,教育類,52(1),頁25-44。
    王乾坤(2001),臺灣地區國小師生對校園兒童人權認知與實踐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社會科教學碩士班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王碩禧(2008),人權教育作為友善校園的建構與實踐。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2011),老師,你也可以這樣做。臺北市:五南。
    羊憶蓉(1994),教育與國家發展-臺灣經驗。臺北市:桂冠。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2),人權立國與人權保障的基礎建設:2002年國家人權政策白皮書。臺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吳乃德(2006),轉型正義和歷史記憶:台灣民主化的未竟之業。思想,2,頁1-34。
    吳庚(2014),憲法理論與政府體制。臺北市:三民版。
    吳清山、林天佑(2000),教育名詞:人權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37,99。
    吳清山、林天祐(2005),教育名詞:友善校園。教育資料與研究,62,177-177。
    吳瓊洳(2012),國中社會學習領域公民課程內容之意識型態分析。教師專業研究期刊,4,頁81-108。
    李建良(1999),憲法的理論與實踐(一)。臺北市:學林文化。
    李建良(2004),憲法的理論與實踐(三)。臺北市:學林文化。
    李建良(2011),德國基本權理論攬要─兼談對台灣的影響。月旦法學教室,100,頁38-50。
    李惠宗(2012),憲法要義。臺北市:元照。
    李震山(2001),人性尊嚴與人權保障。臺北市:元照。
    林佳範(2002a),九年一貫課程與法治教育教材。司法改革雜誌,40,6-7。
    林佳範(2002b),法治教育的問題與發展。司法改革雜誌,42,64-65。
    林佳範(2002c),論人權理念與教改理念的一致性─從法治教育的言教與身教說起。臺灣教育,611,35-45。
    林佳範(2003),論我國法治教育的問題與發展─從法治理念的傳統與現代說起。律師雜誌,281,24-37。
    林佳範(2009),心動才會行動─從24個問答淺論人權教育的教學融入(二)。司法改革雜誌,74,69-75。
    林佳範(2010),從「基本權利」、「權利」、「利益」到「權力」或「暴力」—幾個常見人權說法的釐清。2015年6月25日取自網路:http://cve.ntnu.edu.tw/blog/11/195。
    林佳範(2011),當教育遇上法律—淺論台灣校園的「人權法治觀」與「人權法治教育」。島弧人權:亞洲人權的理論,實務與歷史國際研討會。臺北市:輔仁大學。
    法治斌、董保城(2014),憲法新論。臺北:元照。
    洪如玉(2003),人權教育與師資培育。師資培育機構人權教育課程規劃研討會專刊,211-220。
    洪如玉(2004),人權教育與其他相關議題理論整合:概念分析、澄清與聯繫。教育資料與研究,59,17-25。
    洪如玉(2006),人權教育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五南。
    洪頌媖(2013),活化國中法治教育課程的行動研究─以美國民主基礎系列教材「認識正義」為藍本。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唐秋霜(2003),九年一貫課程人權教育能力指標核心內涵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徐宗林(1995),人權與教育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36,19-51。
    翁國彥(2004),由法律文化觀點檢討臺灣的法治教育。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翁國彥(2006),由法律文化觀點檢討臺灣的法治教育。全國律師月刊,6,4-23。
    財團法人民間公民與法治教育基金會等編譯(2012a),民主基礎系列少年版教師手冊。臺北市:五南。
    財團法人民間公民與法治教育基金會等編譯(2012b),民主基礎系列叢書-認識正義少年版。臺北市:五南。
    財團法人民間公民與法治教育基金會等編譯(2012c),民主基礎系列叢書-認識責任少年版。臺北市:五南。
    財團法人民間公民與法治教育基金會等編譯(2012d),民主基礎系列叢書-認識隱私少年版。臺北市:五南。
    財團法人民間公民與法治教育基金會等編譯(2012e),民主基礎系列叢書-認識權威少年版。臺北市:五南。
    張秀雄(1998),公民教育的理論與實施。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茂桂(2008),高中「公民與社會」新課綱的訂定。教育研究月刊,166,44-53。
    張茂桂(2009),再探公民:反思高中《公民與社會》新課綱之訂定。公民訓育學報,20,1-31。
    張素真(1998),尊重人權是民主政治的體現-人權教育內涵。新世紀智庫論壇,4,51-61。
    張嘉尹(2010),違憲審查中之基本權客觀功能。月旦法學雜誌,185,17-38。
    張嘉尹(2012),憲法學的新視野(一):憲法理論與法學方法。臺北市:五南。
    張澤平(2002),談法治教育的紮根之路。司法改革教育,39,52-54。
    教育部(2008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2014年11月21日取自網路:http://www.edu.tw/。
    教育部(2008b),普通高級中學「公民與社會」(含必、選修)課程綱要修訂重點與特色。2014年11月15日取自網路:http://win2k.klgsh.kl.edu.tw/ftproot/socialweb/civics1/20Curriculum/98_3.doc

    教育部(2008c),國民教育社群網之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2015年4月1日取自網路:http://teach.eje.edu.tw/9CC/discuss/discuss5.php
    教育部(2009),普通高級中學公民與社會科課程綱要補充說明。2014年11月15日取自網路: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q=%E6%99%AE%E9%80%9A%E9%AB%98%E7%B4%9A%E4%B8%AD%E5%AD%B8%E5%85%AC%E6%B0%91%E8%88%87%E7%A4%BE%E6%9C%83%E7%A7%91+%E8%AA%B2%E7%A8%8B%E7%B6%B1%E8%A6%81%E8%A3%9C%E5%85%85%EF%A5%AF%E6%98%8E&rls=com.microsoft:zh-TW:%7Breferrer:source?%7D&ie=UTF-8&oe=UTF-8&sourceid=ie7&rlz=1I7PPST_zh-TW&gfe_rd=cr&ei=Wi2SVYKNI8PA8AXs9IHQAw&gws_rd=ssl#
    教育部(2012a),人權及公民教育中程計畫。2014年12月26日取自網路:http://www.edu.tw/FileUpload/1184-20109%5CDocuments/%E6%95%99%E8%82%B2%E9%83%A8%E4%BA%BA%E6%AC%8A%E5%8F%8A%E5%85%AC%E6%B0%91%E6%95%99%E8%82%B2%E4%B8%AD%E7%A8%8B%E8%A8%88%E7%95%AB.docx
    教育部(2012b),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劃。2014年11月21日取自網路: http://www.edu.tw/。
    莊國榮(2014),行政法。臺北市:元照。
    莊國榮(2015),憲法講義。未出版,臺北市。
    莊富源(2007),轉變中的學校公民教育。高雄市:復文圖書。
    許育典(2010a),從法治國家到人權保障的希望工程:以人權教育為中心。臺北市:元照。
    許育典(2010b),法治教育在臺灣中小學的實踐與檢討。載於湯德宗、鍾騏主編,2010兩岸四地法律發展(下冊)—法學教育與法治教育。臺北市:中央研究院。
    許育典(2013a),人權、民主與法治─當人民遇到憲法。臺北市:元照。
    許育典(2013b),教育憲法與教育改革。臺北市:元照。
    許育典(2013c),憲法。臺北市:元照。
    許育典(2014),學校法制與學校行政。臺北市:元照。

    許育典、翁國彥(2005a),法治教育在臺灣的建構與實踐(上)。政大法學評論,85,頁133-172。
    許育典、翁國彥(2005b),法治教育在臺灣的建構與實踐(下)。政大法學評論,86,頁1-48。
    許佳慧(2003),國小實施人權教育之個案研究。國立臺北市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宗力(1999),教育行政體制合法化之研究。載於氏著,憲法與法治國行政(頁481-509)。臺北市:元照。
    許宗力(2002),基本權的功能。月旦法學教室,2,頁72-80。
    陳玉佩(1999),國民中學人權教育課程內涵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玉佩(2004),國中人權教育實務與經驗分享。教育資料與研究,59,頁26-32。
    陳光輝(1986),公民教育的意義、內涵、目標與沿革。載於師大學術研究委員會主編,明日的公民教育(頁1-5)。臺北市:幼獅。
    陳光輝、詹棟樑(1998),各國公民教育。臺北市:水牛。
    陳向明(2009),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彥廷(2012),國(初)中公民教科書法治教育內涵之演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傅木龍(2001),起航與前瞻─人權教育契機與發展。學生輔導,73,頁6-19。
    湯梅英(1999),人權教育理論與實際一以教師工作坊為例。初等教育學刊,7,頁173-198。
    湯梅英(2001),人權教育的課程與教學:一個重要卻受忽視的新興議題。課程與教學季刊,4(4),頁1-20。
    湯梅英(2011),高中職以下學校教師人權態度與意識之調查研究。教師天地雙月刊,170,頁4-11。
    黃旭田(2003),臺灣地區中小學法治教育之現況與展望。律師雜誌,281,頁38-49。
    黃旭田(2009),法治教育在臺灣的發展-從學校到社會的無限可能性。2012年11月16日取自:http://www.lre.org.tw/newlre/RTE/myform_detail.asp?id= 2621。
    黃建銘(2008),邁向公民社會之公民教育課程設計:高級中學「公民與社會」課程之檢視。2008臺灣公共行政與公共事務系所聯合會(TASPAA)夥伴關係與永續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臺中市:東海大學。
    黃惠雯譯(2007),質性方法與研究,Benjamin Crabtree and William L. Miller著;臺北市:韋伯文化。
    黃默(1998),聯合國人權教育的十年與臺灣人權教育現況及展望。月旦法學,44,頁67-76。
    黃默(2002),人權發展史與世界人權宣言解讀。2014年12月21日取自教育部人權教育資訊網:http://www.hre.edu.tw/report/new/articles/articles-20021212-01.htm。
    黃默(2003),勾勒人權教育的圖譜:從普世化人權價值談起。公民與道德教育學會九年一貫課程人權教育實務研討會。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廖飛筆(1999),國中在職教師與未來教師人權教育態度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美慧(2003),多元文化課程轉化:三個不同文化脈絡之個案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1(5),頁3-28。
    蔡勇美、廖培珊、林南作(2007),社會學研究方法。臺北市:唐山。
    蔡毓智譯(2013),研究方法:基礎理論與技巧,Earl Babbie著。臺北市:雙葉書廊。
    蔣興儀、簡瑞容譯(2002),Betty A. Reardon著,人權教育:權利與責任的學習。臺北市:高等教育。
    鄧衍森(2006),法治與人權。臺北市:新學林。
    黎倩菱(2013),高中公民與社會教科書性別意識型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藍順德(2009),教科書政策與制度。臺北:五南。
    顏厥安、周志宏、李建良(1996),教育法令之整理與檢討:法治國原則在我國教育法制中之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二、 教科書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4),公民與社會第一冊。臺北:三民。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4),公民與社會第三冊。臺北:三民。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5),公民與社會第二冊。臺北:三民。
    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4),公民與社會第一冊。臺北:全華。
    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4),公民與社會第三冊。臺北:全華。
    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5),公民與社會第二冊。臺北:全華。
    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公民與社會第一冊。臺北:南一。
    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公民與社會第三冊。臺北:南一。
    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5),公民與社會第二冊。臺北:南一。
    康熹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公民與社會第一冊。臺北:康熹。
    康熹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公民與社會第三冊。臺北:康熹。
    康熹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5),公民與社會第二冊。臺北:康熹。
    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公民與社會第一冊。臺北:翰林。
    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公民與社會第三冊。臺北:翰林。
    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5),公民與社會第二冊。臺北:翰林。
    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公民與社會第一冊。臺北:龍騰。
    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公民與社會第三冊。臺北:龍騰。
    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5),公民與社會第二冊。臺北:龍騰。

    貳、 外文文獻
    Amnesty International (1996). First Steps - A Manual for Starting Human Rights Education. London: Amensty International Secretariat.
    Bajaj. M. (2011). Human Right Education: Ideology, Location, and Approaches. Human Rights Quarterly, 33(2), p481-508.
    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 (2002). Foundations of Democracy: Authority, Privacy, Responsibility, and Justice—Student Text. 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
    Lister, I. (1984). Teaching and learning about human rights. Strausberg: Council of Europe.
    Lister, I. (1991). The challenge of human rights for education. In H. starkey (Ed.), The challenge of human rights for education(pp. 245-254). London:Cassell Education Limited.
    Lynch, J. (1989).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a global society. London. New York. Philadelphia:The Falmer Press.
    McFarlane, L. J. (1985).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Human Rights. London: Temple Smith.
    Milne (1986). Human Rights and Human Diversity.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National Institute for Citizen Education in the Law (1996). Human Rights For All.
    Ray, D. & Tarrow,N. B. (1987). Human rights and education: an overview. In N. B. Tarrow (Ed.), Human rights and education (pp. 3-4). New York: Pergramon Press.
    Shiman, D. (1991). Teaching human rights:classroom activities for a global age,in Hugh Starky(ed.) The Challenge of Human Rights Education. London: Cassell.
    Thomas, P. (1999). Understanding Human Rights.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Thomas, P. (2008). World Poverty and Human Rights.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UN Centre for Human Rights (1997).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Plans of Action for Human Rights Education. Geneva: UN Centre for Human Rights.
    W. Carl (1989). A New Conception of Human Right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學系
    102256026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256026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公共行政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602601.pdf2415KbAdobe PDF2333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