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1546
|
Title: | 我國食品安全管制及法執行之研究 Regulation and Law Enforcement of Food Safety in Taiwan |
Authors: | 姜至剛 Chiang, Chih Kang |
Contributors: | 劉宗德 姜至剛 Chiang, Chih Kang |
Keywords: | 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 風險分析 風險評估 公私協力 黑心食品 food safety Act Governing Food Safety and Sanitation Taiwan risk analysis risk evaluation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evil food event |
Date: | 2016 |
Issue Date: | 2016-03-01 10:44:50 (UTC+8) |
Abstract: | 我國向以「美食王國」享譽國際,各種美食不但曾為國人共同驕傲,亦帶來大量觀光人潮與經濟收入。未料,2011年5月「塑化劑事件」揭開我國食安風暴之黑幕,此後毒澱粉事件、黑心油事件等一連串黑心事件爆發,不但使國人對政府食品安全行政管制失去信心,亦讓我國美食商譽嚴重受創。
政府雖於每次食安事件爆發後,隨即召開相應之各種食安會議,提出相關管制改革措施;更透過數次修改食安法,不斷提高對違反法規黑心食品相關業者之罰則。然而食安事件仍不斷爆發,黑心食品不但數量未曾減少,反而製造、加工方法更趨黑心;顯示我國食品安全行政管制完全失靈,傳統法執行制度陷入困境,亟需改革。
我國食安法於2013年6月進行重大修正,此次修正納入以預防原則為前提之風險分析模式,風險分析模式係由歐盟開始發展,主要包括風險評估、風險管理及風險溝通。我國雖擬納入風險分析模式革新食品安全管制,惟食安法似僅將核心置於風險評估之制度設計,有關風險管理措施著墨不多,風險溝通更是付之闕如。因此,修法2年多以來,食品安全仍未能有效管制,食安事件爆發後,更是主管機關手忙腳亂,消費者人心惶惶。
有鑑於傳統法執行制度陷入困境,無法完成食安管制之任務,食安法除納入風險分析模式外,尚設立三級管理機制,亦即採取公私協力與自主規制之手段,主要透過業者自我管理、建立通報系統等措施強化食安管制。藉由與私部門之合作,固可提高食安管制之專業與效率,惟因我國未能體察社會民情與企業文化之差異,徒使自主規制成為政府卸責之藉口,有待進一步檢討。
因此,我國應就食品安全管制應就立法政策、風險分析及供應鏈管制等三方面,徹底檢討並提出解決辦法。 In Taiwan, “Delicious Food” is well known world wide, and is one of the most proud of issue for Taiwanese. Small eats, and a lot of them, are the big things in Taiwan, and attracted a lot of tourists and brought a favorable income. Unfortunately, the Taiwan food scandal was started by the overuse one of plasticizer as a clouding agent in numerous food and beverage. It followed by “Toxic starch” and “Evil oil event”, which led to lose confidence and ruin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 of food safety to Taiwan government. Furthermore, there was a huge impact on Taiwan delicious food goodwill in the world.
After uncovered each food scandal, Taiwan government tried to organize numerous food safety conferences, and has taken measures to restrain food safety regulation. In addition to food safety law revision, the penalty provision has been enhanced for unscrupulous vendors of food industry. However, food scandal is keeping on going, and the events are increasing in numbers these years. The food manufacturing and refining processes has become more evil. It means that food safety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 is run out of order, and the traditional law enforcement has faced the difficulty in this changing era.
Since June 2013, food safety law revision included the brand new “Risk Analysis” model into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concept. Risk analysis started over by European Union (EU), which is a politico-economic union of 28 member states that are located primarily in Europe. “Risk Analysis” model has three components, including risk evaluation, risk management and risk communication. In Taiwan, we have already taken “Risk Analysis” model on board for the innovation of food safety regulation, but Food Safety Law focused in the accounting system design of risk evaluation. There is only few in the risk management, and no statements in risk communication. Two years after food safety law revision, we still found the administration office has difficulty in facing the new food scandal, and the general populations are still worry about food safety issue.
In order to reform the traditional law enforcement in food safety, the Act Governing Food Safety and Sanitation Taiwan included the risk analysis model first. Furthermore, in Taiwan’s food safety regime, the three-tier quality control system refers to self-management by food businesses, testing by independent institutions, and inspections by the government. It means that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PPP) and self-regulation become a part of new regulation system.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aiwan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TFDA) and private industrial association, the professionalism and efficiency of food safety regulation will be enhanced, but this kind of cooperation might be become the reasons of shirking the responsibility of government. Further investigation is mandator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一項 從數起新聞事件談起:食安風暴擂鼓,美食王國蒙塵 1
第二項 研究動機 2
第三項 研究目的 3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方法 3
第一項 研究架構 3
第二項 研究方法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一項 研究範圍 5
第二項 研究限制 6
第二章 食品安全管制之現狀與檢討 7
第一節 食品安全管制之正當性 7
第一項 憲法層次之作為義務 7
第二項 經濟學之管制正當性 9
第二節 食品安全管制之重要機制 11
第一項 風險預防機制 11
第二項 三級品管原則 12
第三項 食品追溯追蹤系統 13
第四項 食品責任保險制度 14
第五項 「食品安全警報紅綠燈」至「食品安全健康風險燈號」機制 15
第六項 行政制裁措施 15
第七項 建立檢舉獎勵辦法 16
第八項 食品安全品質認證制度 17
第三節 食品安全管制之修法過程 18
第一項 2013年6月19日修正 18
第二項 2014年2月5日修正 23
第三項 2014年12月10日修正 25
第四項 2015年2月4日修正 32
第五項 2015年12月16日修正 33
第四節 食品安全管制之困境 34
第一項 制度設計層面 34
第二項 立法技術層面 35
第五節 小結 37
第三章 食品安全管制與風險分析 38
第一節 風險社會與預防原則 38
第一項 由危險防止至風險預防 39
第二項 預防原則之發展與適用 41
第三項 食品安全管制之預防原則 43
第二節 食品安全與風險評估 48
第一項 風險評估之原則 48
第二項 風險評估之程序 51
第三項 我國法制之檢討 54
第三節 風險管理與風險溝通 55
第一項 風險管理與風險評估之區別 56
第二項 風險管理措施 56
第三項 發布預警措施 57
第四項 風險溝通 58
第四節 小結 60
第四章 食品安全管制之調查與制裁 62
第一節 食品安全管制之調查手段 62
第一項 行政調查之概念及定性 62
第二項 行政調查之分類及方法 65
第三項 行政調查與刑事偵查、其他概念之區辨 70
第四項 行政調查與依法行政原理 72
第五項 食品安全領域之行政調查 75
第二節 食品安全管制之違法制裁 77
第一項 大統公司案 78
第二項 福懋公司案 86
第三項 對受處分人外之追繳不法利得—以觀音工業區案為例 89
第三節 法執行方式之困境及其變革 94
第一項 法執行制度之概念與困境 94
第二項 法執行手段之創新與變革 96
第四節 小結 98
第五章 食品安全管制之公私協力與自主規制 99
第一節 公私協力概說 99
第一項 公私協力之源起 99
第二項 公私協力之意涵 100
第三項 公私協力之特徵 101
第四項 公私協力之類型 103
第五項 公私協力與民營化 108
第二節 自主規制概說 110
第一項 自主規制之源起 110
第二項 自主規制之意涵及特徵 113
第三項 公私協力與自主規制之關聯 115
第四項 自主規制之定位 116
第五項 自主規制之類型 117
第六項 自主規制之法理基礎與憲法界限 120
第三節 擔保國家概說 123
第一項 發展原因 124
第二項 具體內涵 125
第三項 結構隱憂 126
第四項 擔保國家與合作國家之區別 127
第四節 我國實務運作情形與檢討 128
第一項 公私協力之發展與檢討 128
第二項 自主規制之發展與檢討 133
第五節 小結 137
第六章 結論 138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38
第一項 立法政策 138
第二項 風險分析 140
第三項 供應鏈管制 14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42
第一項 立法政策 142
第二項 風險分析 143
第三項 供應鏈管制 145
參考文獻 147
一、正體中文 147
(一)專書 147
(二)期刊論文 148
(三)專書論文 151
(四)學位論文 153
(五)研討會論文 153
(六)政府出版品 153
二、簡體中文 154
(一)專書 154
(二)期刊論文 154
(三)專書論文 154
(四)學位論文 155
三、日文 155
(一)專書 155
(二)期刊 155" |
Reference: | 一、正體中文
(一)專書
1. 施啓揚,民法總則,三民書局1973年9月。
2. 塩野宏著,劉宗德、賴恆盈譯,行政法Ⅰ,月旦出版社1996年5月。
3. 張世賢、陳恆鈞公共政策:政府與市場的觀點,商鼎2001年12月。
4. 王澤鑑,民法總則,2002年1月自版。
5. 段樵、伍鳳儀 編,公有企業改革與民營,香港中文大學2002年8月。
6. 陳慈陽,環境法總論,元照2003年1月。
7. 吳庚,憲法的解釋與適用,三民2004年。
8. 李惠宗,行政罰法之理論與案例,元照2005年8月。
9. 林錫堯,行政罰法,元照2005年10月。
10. 洪家殷,行政罰法論,五南2006年11月。
11. 蔡志方,行政罰法釋義與運用解說,三民2006年11月。
12. 蔡震榮,行政執行法,元照2008年9月。
13. 董保城、湛中樂,國家責任法─兼論大陸地區行政補償與行政賠償,元照2008年9月。
14. 林明鏘,歐盟行政法—德國行政法總論之變革,新學林2009年12月。
15. 洪德欽,歐盟與美國生物科技政策,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2011年11月。
16. 法治斌、董保城,憲法新論,元照2012年9月。
17. 李震山,行政法導論,三民書局,2012年。
18. 白瑞龍,民間參與之公共設施國家賠償責任,元照2012年11月。
19. 陳敏,行政法總論2013年9月。
20. 林淑馨,檢證:民營化、公私協力與PFI,巨流圖書2013年12月。
21. 吳志光,行政法,新學林2014年9月。
22. 邱錦添、李根永,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之理論與實務,元照2014年11月。
23. 鄭雲鵬,公證法新論,元照2015年3月。
24. 陳新民,行政法學總論,2015年9月自版。
25. 詹森林、馮震宇、林誠二、陳榮傳、林秀雄,民法概要,五南2015年9月。
26. 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三民2015年10月。
(二)期刊論文
1. 吳英明,從政府管制論環境保護管制,中山社會科學第6卷第4期,1991年12月。
2. 張桐銳,論行政機關對公眾提供資訊之行為,成大法學第2期,2001年12月。
3. 許宗力,國家機關的法人化—行政組織再造的另一選擇途徑,月旦法學雜誌第57期,2002年2月。
4. 王兆鵬,臨檢與行政搜索,月旦法學雜誌第85期,2002年6月。
5. 許惠悰,食品安全之風險評估,看守台灣第6卷第3期,2004年秋季。
6. 張桐銳,行政法與合作國家,月旦法學雜誌第121期,2005年6月。
7. 廖義銘,從「產業自律管制」看國家新治理模式之實踐條件與要素,公共行政學報第18期,2006年3月。
8. 胡文棟,公證法新制立法過程之爭點及施行後相關問題探討,軍法專刊第53卷第4期,2007年8月。
9. 蔡宗珍,刑事罰排除行政罰鍰之要件行政罰法第二六條之適用問題,月旦法學教室第62期,2007年12月。
10. 劉淑範,行政任務之變遷與「公私合營事業」之發展脈絡,中研院法學期刊第2期,2008年。
11. 孫本初、鄭國泰,歐盟公私合夥政策之分析,考銓季刊第53期,2008年1月。
12. 陳文貴,行政調查與行政檢查及行政搜索之法律關係,法令月刊第60卷第3期,2009年3月。
13. 程明修,行政法上之預防原則—食品安全風險管理手段之擴張,月旦法學雜誌第167期,2009年4月。
14. 傅玲靜,行政罰法上不法利益之審酌及追繳,月旦法學雜誌第174期,2009年11月。
15. 洪家殷,論行政調查中職權調查之概念及範圍—以行政程序法相關規定為中心,東吳法律學報第21卷第3期,2010年1月。
16. 洪家殷,行政調查之時點—台北高等行政法院98年訴字第401號判決簡評,月旦裁判時報第2期,2010年4月。
17. 李建良,行政罰法中「裁罰性之不利處分」的概念意涵及法適用上之若干基本問題—「制裁性不利處分」概念之提出,月旦法學雜誌第181期,2010年6月。
18. 李建良,行政罰法中「裁罰性之不利處分」的概念意涵及法適用上之若干基本問題—「制裁性不利處分」概念之提出,月旦法學雜誌第181期,2010年6月。
19. 陳敦源、張世杰,公私協力夥伴關係的弔詭,文官制度季刊第2卷第3期,2010年7月。
20. 黃源銘,論專家學者參與公共事務之法律地位:以行政法與刑法觀點為中心,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75期,2010年9月。
21. 陳清秀,行政罰法上不當利益之追繳問題,法學叢刊第220期,2010年10月。
22. 黃之棟、黃瑞祺,光說不安全是不夠的:美牛風險、管制理論與政策選擇,國家與社會第9期,2010年12月。
23. 張滋偉,淺析我國公證新制之現況與展望,公證法學第7期,2011年3月。
24. 洪德欽,預防原則歐盟化之研究,東吳政治學報第29卷第2期,2011年6月。
25. 劉淑範,公私夥伴關係(PPP)於歐盟法制下發展之初探,台大法學論叢第40卷第2期,2011年6月。
26. 林昱梅,核電廠之風險管理法制—福島核電廠事故之省思,臺灣法學雜誌第193期,2012年2月1日。
27. 陳清秀,違規行為不當利益之追繳—台北高等行政法院99年度訴字第707號判決評析,台灣法學雜誌第194期,2012年2月。
28. 倪貴榮,食品安全與風險治理—評析含「萊克多巴胺」美畜產品之管制,月旦法學雜誌第217期,2013年6月。
29. 劉宗德,公私協力與自主規制之公法學理論,月旦法學雜誌第217期,2013年6月。
30. 洪家殷,行政調查與刑事偵查之界限,東吳法律學報第25卷第1期,2013年7月。
31. 童子斌,從歐洲經驗概觀我國近來食品安全問題,台灣法學雜誌第236期,2013年11月15日。
32. 林明鏘,行政罰法上「不法利益」規定之基本問題—以屏東縣悠活案為例,臺灣環境與土地法學雜誌第1卷第8期,2013年12月。
33. 李惠宗,「毒澱粉不是澱粉!」座談會會議綜述,月旦法學雜誌第223期,2013年12月。
34. 程立民、林清同,食品安全風暴下政府的因應作為,治未指錄:健康政策與法律論叢第2期,2014年1月。
35. 曾淑瑜,從食品攙偽之類型論入刑化之必要性,台灣法學雜誌第241期,2014年2月。
36. 劉宗德,行政上法執行制度之合法性論議,月旦法學雜誌第225期,2014年2月。
37. 吳行浩,由比較法觀點論食品安全管理規範之檢討,高大法學論叢第9卷第2期,2014年3月。
38. 陳陸宏,食品違規與食品安全,中國飲食文化第10卷第1期,2014年4月。
39. 陳英鈐,追繳不法利得不生一罪二罰問題─103年衛部法字第1030117520號訴願決定評析,月旦裁判時報第29期,2014年10月。
40. 林明鏘,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制與檢討—從地方自治團體有效管制觀點出發,月旦法學雜誌第234期,2014年11月。
41. 劉宗德,土污規制行政上法執行之實效性論議,月旦法學雜誌第234期,2014年11月。
42. 劉建宏,公私協力合作模式紛爭解決機制之困境,月旦法學雜誌第234期,2014年11月。
43. 廖鋸賢、許輔,田間到餐桌—食品履歷透明管理,科學發展第504期,2014年12月。
44. 林昱梅,論食品標示不實之判斷—以德國法及我國法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第236期,2015年1月。
45. 陳信安,論德國行政法上之納用私人,月旦法學雜誌第237期,2015年2月。
46. 林明鏘,臺灣BOT制度的制度缺陷與修法建議,月旦裁判時報第36期,2015年6月。
47. 許登科,BOT爭議仲裁之行政法觀點,月旦裁判時報第36期,2015年6月。
48. 黃清華,健康權再認識—論健康權的民事、社會和政治權利屬性,醫事法學第22卷第1期,2015年6月。
49. 李志宏、施肇榮,食品安全衛生管理(下)—103年立法院修法,臺灣醫界第58卷第7期,2015年7月。
50. 謝碧珠,法人為犯罪主體之相關問題探討—以智慧財產法院103年度刑智上易字第13號判決為例,檢察新論第18期,2015年7月。
51. 林昱梅,論食品安全管理法制中之預防原則:以歐盟與臺灣為中心,臺大法學論叢第44卷特刊,2015年11月。
52. 洪德欽,歐盟食品安全制度對台灣食安改革的啟示,臺大法學論叢第44卷特刊,2015年11月。
(三)專書論文
1. 周佑勇,作為過程的行政調查,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當事人協力義務/行政調查/國家賠償,元照2006年11月。
2. 蔡秀卿,台灣之行政檢查—以食品藥品管制及消費者保護行政為檢討對象,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當事人協力義務/行政調查/國家賠償,元照2006年11月。
3. 詹鎮榮,德國法中「社會自我管制」機制初探,民營化法與管制革新,元照2005年9月。
4. 詹鎮榮,論民營化類型中之「公私協力」,民營化法與管制革新,元照2005年9月。
5. 程明修,公私協力之行政行為,行政法之行為與法律關係理論,新學林2005年10月。
6. 程明修,私人履行行政任務時的法律地位,行政法之行為與法律關係理論,新學林2005年10月。
7. 程明修,「根據私法契約羅致之私人」之國家賠償責任,行政法之行為與法律關係理論,新學林2005年10月。
8. 葉俊榮,行政法的時代機能,行政法案例分析與研究方法,三民1999年3月。
9. 葉俊榮,祥香油行案,行政法案例分析與研究方法,三民1999年3月。
10. 法治斌,試讀一事不二罰,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行政救濟、行政處罰、地方立法,元照2000年12月。
11. 劉宗德,日本公害防止協定之研究,行政法基本原理,學林2000年12月。
12. 劉宗德,日本行政調查制度之研究,行政法基本原理,學林2000年12月。
13. 劉宗德,行政不作為之國家賠償責任,行政法基本原理,學林2000年12月。
14. 林錫堯,制定行政罰法之理論與實務,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行政命令、行政處罰及行政爭訟之比較研究,翰蘆2001年12月。
15. 許宗力,論行政任務的民營化,法與國家權力(二),元照2007年1月。
16. 陳春生,行政法學上之風險決定與行政規則,行政法之學理與體系(二),元照2007年3月。
17. 林明昕,裁處之審酌加減及不法獲利之追繳,廖義男主編:行政罰法,元照2007年11月。
18. 詹鎮榮,行政合作法之建制與開展—以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為中心,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行政契約之法理/各國行政法學發展方向,元照2009年7月。
19. 蕭文生,自程序與組織觀點論基本權利之保障,國家/基本人權/政府組織,五南2011年。
20. 山本隆司著、劉宗德譯,日本公私協力之動向與課題,政治大學法學院公法中心編:全球化下之管制行政法,元照2011年5月。
21. Jan Ziekow著、詹鎮榮譯,從德國憲法與行政法觀點論公私協力,政治大學法學院公法中心編:全球化下之管制行政法,元照2011年5月。
22. 李震山,人性尊嚴與人權保障,元照2011年10月。
23. 陳愛娥,公私協力的規制,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全球化/福利國家/特別權力關係/公私協力,元照2012年12月。
24. 蔡震榮,處罰法定主義與刑事優先原則之探討,行政制裁之理論與實務,元照2013年1月。
25. 詹鎮榮,行政合作法之建制與開展,公私協力與行政合作法,新學林2014年3月。
26. 陳誌泓,公私協力之法律關係及其爭訟途徑—以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之實務見解為核心,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現代行政之正當法律程序/公私協力與行政合作法制,元照2014年12月。
27. 詹鎮榮,國家擔保責任之實踐與檢討,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現代行政之正當法律程序/公私協力與行政合作法制,元照2014年12月。
28. 林淑馨,日本推動民間融資提案(PFI)制度之經驗與啟示,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現代行政之正當法律程序/公私協力與行政合作法制,元照2014年12月。
29. 宮文祥,食品安全在行政管制上之應有思考—兼論臺灣「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之檢討與改革建議,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行政組織/行政執行/訴願制度/食品安全/金融監理,元照2016年1月。
30. 林錫堯,行政程序上職權調查主義,當代公法理論:翁岳生教授六秩誕辰祝壽論文集,月旦1993年。
31. 張文貞,面對全球化—台灣行政法法展的契機與挑戰,當代公法新論(中)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元照2002年7月。
32. 蔡茂寅,行政委託相關問題之研究,當代公法新論(中)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元照2002年7月。
33. 林明鏘,擔保國家與擔保行政法:從2008年金融風暴與毒奶粉事件談國家的角色,政治思潮與國家法學:吳庚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元照2010年1月。
34. 李建良,民營化時代的行政法新思維,2011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民營化時代的行政法新趨勢,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2012年12月。
35. 劉宗德,行政法學方法論─兼論行政程序法之行為與制度,政治大學法學院編:臺灣法制導論,元照2013年8月。
(四)學位論文
1. 張享琦,職業災害調查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5月。
2. 許登科,德國擔保國家理論為基礎之公私協力(ÖPP)法制-對我國促參法之啓示,國立臺灣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6月。
3. 林慧菁,論環境刑事案件之行政調查與刑事偵查,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7月。
4. 賴國星,合作國家理念對進出口行政管制法制化之影響—以高科技貨品進出口管制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7月。
5. 陳軍志,公私協力法制下之社會自主管制,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7月。
6. 游璧瑜,論公私協力行為之國家擔保責任-以促參法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7月。
7. 楊岱欣,歐盟與我國食品管理法制之比較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1月。
8. 侯宜諮,風險行政法的建制嘗試—以食品衛生安全領域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1月。
(五)研討會論文
1. 賴恆盈,行政調查權之理論與實務—以經濟行政領域貿易救濟案件調查制度為例,「經濟行政法制實務研討會」論文集,2011年9月。
2. 102年推動環境執行變革裁處不法利得論壇,行政院環保署2013年3月18日。
3. 林昱梅,食品安全管制措施限制食品業者基本權利之正當性探討—德國司法實務之觀察,「食品安全的法律對策與法治實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2015年11月20-21日。
4. 張永明,臺灣食品安全風險管理法制之研究,兩岸法制學術研討會(青年法律人論壇),國立高雄大學法學院,2015年11月25日。
(六)政府出版品
1. 行政調查制度之研討,行政院94年度第2次法制研討會實錄,2006年7月。
2. 劉宗德主持,99年度「環境保護協定推廣及輔導簽訂」專案工作計畫成果報告,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委託,2010年12月。
3. 監察院,我國食品安全衛生把關總體檢專案調查研究報告,2011年6月。
4. 消費者保護研究第十六輯,行政院消費者保護會,2013年9月。
5. 蘇嘉瑞主持,健全我國食品安全管理機制之研究,國家發展委員會編印,2015年4月。
6. 立法院第8屆第8會期第11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722號2015年11月25日。
二、簡體中文
(一)專書
1. 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着、何博闻译,风险社会,译林出版社2004年7月。
2. Stephen Breye著,李洪雷、宋华琳等译,规制及其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
3. 南博方着、杨建顺译,行政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
4. 余凌云,行政法讲义,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
5. 江利红,行政过程论研究︰行政法学理论的变革与重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
6. 杨小敏,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
7. 程景民,食品安全行政性规制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年1月。
8. 曾文革等,食品安全国际软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15年6月。
(二)期刊論文
1. 喻文光,德国水务私有化及其监管,行政法学研究2005年第3期。
2. 郑少华,简论社会自我管制,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3期。
3. 贾康、孙洁,公私伙伴关系模式的特征与职能,经济纵横2009年第8期。
4. 沈岿,风险评估的行政法治问题—以食品安全监管领域为例,浙江学刊2011年第3期,2011年5月。
5. 王传干,从“危害治理”到“风险预防”—由预防原则的嬗变检视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6卷第4期,2012年7月。
6. 赵鹏,风险评估中的政策、偏好及其法律规制—以食盐加碘风险评估为例的研究,中外法学第26卷第1期,2014年2月。
7. 贾康、孙洁,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的概念、起源与功能,中国政府采购杂志第157期,2014年6月。
8. 杜仪方,公私协作中国家责任理论的新发展—以日本判决为中心的考察,当代法学第29卷第3期,2015年5月。
9. 孙铭宗,论日本公私协力的变革与动向,浙江学刊2015年第4期,2015年7月。
(三)專書論文
1. 罗豪才等,软法与公共治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2. 赵鹏,风险社会的自由与安全,沈岿主编:风险规制与行政法新发展,法律出版社2013年7月。
3. 张文胜,食品安全现状与多元治理理论,王硕主编:食品安全多元治理,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
(四)學位論文
1. 林沈节,行政法视野中的风险警示研究—以食品安全领域为例,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4月。
三、日文
(一)專書
1. 山本隆司「日本における公私協働」藤田宙靖博士東北大学退官記念『行政法の思考様式』(青林書院、2008年)。
2. 佐伯仁志『制裁論』(有斐閣、2009年5月)。
3. 曽和俊文『行政法執行システムの法理論』(有斐閣、2011年)。
4. 生貝直人『情報社会と共同規制:インターネット政策の国際比較制度研究』(勁草書房、2011年)。
(二)期刊
1. 宇賀克也「SECの法執行」同『行政手続法の理論』(東京大学出版会、1995年)。
2. 畠山武道「行政強制論の将来」公法研究58号(1996年)。
3. 山本隆司「工業製品の安全性に関する非集権的な公益実現の法構造」ジュリスト1245号(2003年)。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101961007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961007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index.html | 0Kb | HTML2 | 943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