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974/145000 (79%)
Visitors : 52009688      Online Users : 24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81513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1513


    Title: 《妙法連華經》詞彙研究
    Study of ";Lotus Sutra";Vocabulary
    Authors: 施怡華
    Contributors: 竺家寧
    施怡華
    Keywords: 詞彙
    佛經
    同形異義詞
    鳩摩羅什
    妙法蓮華經
    詞綴
    前綴
    後綴
    詞義分析
    Date: 2016
    Issue Date: 2016-03-01 10:37:16 (UTC+8)
    Abstract: 本論文以姚秦鳩摩羅什所譯之《妙法蓮華經》作為研究對象,分析討論其中的詞彙,包括同形異義詞及詞綴,試圖由此反映出這些詞彙當時的用法及其發展的狀況。
    在第三章「同形異義詞」中,將《妙法蓮華經》與現代漢語的同形異義詞依其在《妙法蓮華經》中的詞性分類,分為名詞、動詞、以及形容詞三類。依照詞義場理論,運用義素分析法,將傳統的詞義單位區分為更小的辨義成分,辨析所討論的詞彙。名詞類的同形異義詞有「導師」、「志願」、「障礙」、「顏色」、「玫瑰」、「方便」、「恐怖」等七個;動詞類的同形異義詞有「演說」、「遊行」、「擁護」、「貿易」、「造作」、「利益」、「說法」、「踴躍」、「宛轉」、「究竟」等十個;形容詞類的同形異義詞則只有「堅固」一詞。
    本論文第四章,探討《妙法蓮華經》中的詞綴。在前綴分面,討論了「所~」、「自~」及「第~」三種;後綴部分,則討論「~子」、「~所」、「~兒」、「~來」、「~者」及「~等」六種。
    透過《妙法蓮華經》詞彙的考察,呈現古今詞彙語義範圍的異同、也為漢語由單音詞過渡到雙音詞的過程,提供了案例。其中詞綴的使用,也與漢語的雙音化有密切關係。「同形異義詞」的研究,則能夠疏通古今詞義,消弭語義流變所產生的隔閡。
    Reference: 一、專著

    《漢語大辭典》,漢語大辭典出版社,1994 年。

    《現代漢語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香港 : 商務出版

    發行 : 臺灣商務總代理,第 1 版 2001 年。

    丁福保:《佛教大詞典》,華嚴蓮社,1969 年。

    方一新:《中古近代漢語詞彙學上下編》,商務印書館,2010 年。

    方廣錩:《佛教大藏經史》,中國社科出版社,1991 年。

    王力:《漢語史稿》,中華書局,1980 年。

    王文顏:《佛典漢譯之研究》,天華出版社,1984 年。

    加地哲定著.劉衛星譯:《中國佛教文學》,今日中國出版社,1990 年。

    伍華:《唐宋禪宗語錄的疑問句研究》,中山大學,1982 年。

    朱慶之:《佛典與中古漢語詞彙研究》,文津出版社,1992 年。

    呂叔湘:《漢語語法分析問題》,商務印書館,1979 年。

    李維琦:《佛經釋詞》,岳麓書社,1999 年。

    汪維輝:《東漢─隋常用詞演變研究》,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年。

    辛島靜志:《妙法蓮華經辭典》,日本創價大學,2001 年,。

    周法高:《中國古代語法 ̇構詞篇》,台聯國風出版社,1972 年。

    竺家寧:《支謙譯經語言之動詞研究》 執行期限:2002.08.01-2003.07.31。

    竺家寧:《安世高譯經複合詞詞義研究》 執行期限:2001.08.01-2002.07.31。

    竺家寧:《早期佛經詞彙研究:三國時代佛經詞彙研究》,執行期限:

    1996.08.01-1998.07.31

    竺家寧:《早期佛經詞彙研究:西晉佛經詞彙研究》,執行期限:

    1995.06.01-1996.07.31

    竺家寧:《早期佛經詞彙研究:東漢佛經詞彙研究》

    竺家寧:《詞彙之旅》,正中出版,2010 年。

    竺家寧:《漢語詞彙學》,五南出版,2009 年。

    竺家寧:《慧琳一切經音義複合詞研究》

    俞理明:《佛經文獻語言》,巴蜀書社,1993 年。

    徐時儀:《古白話詞彙研究論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年第一版。

    徐朝華:《上古漢語詞彙史》,商務印書館,2003 年第一版。

    張松輝注譯、丁敏校閱:《新譯妙法蓮華經》,台北市:三民出版,2007 年。

    梁啟超:《佛學研究十八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

    梁曉虹:《佛教與漢語詞彙》,佛光文化事業,2001 年。

    梁曉虹:《佛教詞語的構造與漢語詞彙的發展》,杭州大學博士論文,1991 年。

    梁曉虹:《漢魏六朝佛經意譯詞研究》,南京師大,1982 年。

    梁麗玲:《賢愚經研究》,台北市:法鼓文化,2002 年。

    陳義孝:《佛學常見詞彙》,光明慈悲喜捨救濟會,2011 年。

    陳寶勤:《漢語造詞研究》,巴蜀書社,2002 年第一版。

    陳明娥:《敦煌便文詞彙計量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4 年。

    張靜:《漢語語法問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 年。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年第一版。

    葛本儀:《實用中國語言學辭典》,靑島市:靑島出版社:新華發行,1992 年。

    董秀芳:《詞彙化:漢語雙音詞的衍生和發展》,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年第一

    版。

    趙元任:《中國話的文法》,香港中文大學出版,1980 年。

    熊十力:《佛家名相通釋》,廣文書局,1969 年。

    管錫華:《古漢語詞彙研究導論》,學生書局,2006 年。

    蔣紹愚:《古漢語詞匯綱要》,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年二版。

    龍國富:《妙法蓮華經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年。

    顏洽茂:《佛教語言闡釋─中古佛經詞匯研究》,杭州大學出版社,1997 年。

    顏洽茂:《南北朝佛經複音詞研究》,遼寧師大,1981 年。

    二、單篇論文

    王希杰:〈詞彙學的對象和研究方法〉,《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

    11 卷第 6 期,2007 年,頁 26-31。

    朱慶之:〈從魏晉佛典看中古"消息"詞義的演變〉,四川大學學報,1989 年。

    何耿鏞:〈古代漢語單音詞發展為複音詞的轉化組合(並列複合詞的詞義關係)〉

    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 ,1992 年第一期 ,頁 116-118。

    吳鴻逵:〈論同義複詞的類型及其作用〉,徐州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1991 年。

    李雪濤:〈佛經漢譯的譯經制度與譯場組織 〉,內明 221,1990 年。

    松本文三郎著,許洋五譯:〈中國的印度音譯學〉,收入《世界佛學名著譯叢》,

    華宇出版社 1984 年。

    竺家寧:〈 西晉佛經詞彙之並列結構,《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二期,87-114,

    1999 年 3 月。

    竺家寧:〈 佛經中幾組複合詞的訓詁問題〉,《文字學論叢》第三輯,頁 372-386,

    向光忠主編,中國戲劇出版社,2006 年 7 月。

    竺家寧:〈 法護經典中的「色」與「欲」(上)〉,《妙林》12 卷 2 期,19-29,2000

    年 2 月。

    竺家寧:〈法護經典中的「色」與「欲」(下)〉,《妙林》12 卷 6 期,18-22,2000

    年 6 月。

    竺家寧:〈法護經典中的「色」與「欲」(中)〉,《妙林》12 卷 4 期,30-33,2000

    年 4 月 。

    竺家寧:〈 論佛經哀字的詞義〉,第二屆國際暨第四屆全國訓詁學學術研討會論

    文集 115-130,台灣師大,1998 年。

    竺家寧:〈三國時代複音節動詞的發展與演化〉,19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ese Linguistics (IACL-19),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天津,2011.06.11-13。

    竺家寧:〈中古佛經的「所」字構詞〉,古漢語研究 2005 年第一期,68- 73,北京

    商務印書館出版,湖南師大主編。

    竺家寧:〈中古佛經音譯詞的來源與演化〉,第九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話

    語的流動」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台中,2012.04.27-28。

    竺家寧:〈中古佛經詞彙的義素分析〉,漢語歷史詞彙與語義演變學術研討會,浙

    江大學,杭州,2008.08.25-27。

    竺家寧:〈中古漢語的「兒」後綴〉,《中國語文》,2005 年第四期(總第三 0 七期),

    頁 346- 354。

    竺家寧:〈什麼是「囑累」?〉,《妙林》11 卷 12 期,頁 14-20,1999 年。

    竺家寧:〈仁從何來?──佛經中的仁與仁者〉,《香光莊嚴》,第 87 期,112-123,

    2006 年 09 月。

    竺家寧:〈早期佛經中的派生詞研究〉,佛學研究論文集(四)387-432,佛光山文教

    基金會,高雄,1996 年。

    竺家寧:〈早期佛經動賓結構初探〉,《國立中正大學學報》第十卷第一期, 人文

    分冊,頁 1-38,1999 年。

    竺家寧:〈早期佛經詞彙之動補結構研究〉, 《國立中正大學學報》第 8 卷第 1

    期, 人文分冊,頁 1-20,1997,年 12 月。

    竺家寧:〈早期漢語中「於是」的語法功能〉,《國立中正大學學報》第 7 卷第 1

    期, 人文分冊 1-15,嘉義。

    竺家寧:〈西晉佛經中表假設的幾個複詞〉,《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三期,

    45-58,2000 年。

    竺家寧:〈西晉佛經並列詞之內部次序與聲調的關係〉,《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

    創》刊號,頁 41-70,1997 年 12 月。

    竺家寧:〈佛經中「唐」字的意義和用法〉,《妙林》9 卷 2 期,頁 6-8,1997 年。

    竺家寧:〈佛經中「嚴」字的構詞與詞義〉,《文與哲》第八期,頁 127-156,國立

    中山大學中文系,2006 年 6 月。

    竺家寧:〈佛經中的『不請』〉,《香光莊嚴》雜誌第 56 期,頁 32-47,1998 年 12

    月。

    竺家寧:〈佛經中的「有所」與「無所」〉,紀念許世瑛先生九十冥誕學術研討會

    論文集, 台灣師範大學,台北,1999 年 4 月。

    竺家寧:〈佛經中的名詞重疊現象〉,首屆佛經音義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海師

    範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主辦,2005.09.21-23。

    竺家寧:〈佛經同形義異詞舉隅〉,《國立中正大學學報》第九卷第一期, 人文分

    冊,頁 1-34,1998 年 12 月。

    竺家寧:〈佛經研究綜述〉,《佛教圖書館刊》,第 45 期,2007 年。

    竺家寧:〈佛經語言研究綜述──詞彙篇〉,《佛教圖書館館刊》44 期,頁 66-86,

    伽耶山基金會圖書資訊中心,2006 年 12 月。

    竺家寧:〈佛經語言研究綜述──詞義的研究〉,《佛教圖書館館刊》第 45 期,頁

    60-76。釋自衍主編。伽耶山基金會發行(香光寺),2007 年 6 月 。

    竺家寧:〈佛經語言學的研究現況〉,《香光莊嚴》雜誌第 55 期,頁 14-29,1998

    年 9 月。

    竺家寧:〈東漢佛經的同素異序詞〉,第七屆中國訓詁學全國學術研討會,國立政

    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2005.05.28 。

    竺家寧:〈晉代佛經和《搜神記》中的「來/去」──從構詞看當時的語言規律〉,

    《政大中文學報》第一期,頁 1-48,國立政治大學,2004 年。

    竺家寧:〈幾個漢代佛經詞語的訓詁問題〉,第六屆中國訓詁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

    文集,中國訓詁學會,2003 年。

    竺家寧:〈論心經中「是」字的功能〉,《香光莊嚴》雜誌第 82 期,64-71,2005

    年。

    竺家寧:〈論佛經中的「都盧皆」和「悉都盧」〉,文與哲第三期,《中山大學中文

    系》,2003 年。

    竺家寧:〈論佛經詞彙的義場研究〉,漢譯佛典語法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四屆

    漢文佛典語言國際研討會,北京大學中文系主辦,2009.8.2-4。

    竺家寧:〈論佛經詞彙研究的幾個途徑〉,第三屆漢文佛典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法鼓佛教學院,臺北,2008.10.31-11.3。

    竺家寧:〈論佛經語言學的重要性〉,《香光莊嚴》雜誌,第 48 期,1996 年。

    俞敏:〈佛教詞語小議〉,收入《俞敏語言學論文集》,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9

    年。

    俞理明:〈從早期佛經材料看古代漢語中的兩種疑問詞"為"〉,四川大學學報,

    19914 月。

    胡適:〈佛教的翻譯文學〉,收入《白話文學史》,樂天出版社,1970 年。

    孫雍長:〈古漢語的詞義滲透〉,《中國語文》,1985 年。

    徐流:〈論同義複詞〉,《重慶師院學報》, (哲社版) ,1990 年, 頁 73-79。

    張永綿 :〈近代漢語中字序對換的雙音詞〉,《中國語文》,1980 年。

    曹先擢:〈並列式同素異序同義詞〉,《中國語文》,1979 年。

    梁啟超:〈佛典之翻譯〉,收入《佛學研究十八篇》,中華書局,1971 年。

    梁啟超:〈翻譯文學與佛典〉,收入《佛學研究十八篇》,中華書局,1971 年。

    梁曉虹:〈佛經用詞特色雜議 〉, 收入《小慧叢稿》,香港亞太教育書局,1992

    年。

    梁曉虹:〈漢魏六朝譯經對漢語詞彙雙音化的影響〉,南京師大學報,1991 年。

    梁曉虹:〈論佛教對漢語詞彙的影響〉,收入《小慧叢稿》,香港亞太教育書局,

    1992 年。

    陳愛文、于平:〈並列式雙音詞的字序 〉,《中國語文》,1979 年。

    陳愛文:〈並列雙音詞的字序〉,《中國語文》,1979 年。

    曾昭聰:〈中古佛經中的字序對換雙音詞舉例〉,《古漢語研究》,2005 年第一期,

    頁 84-87。

    曾昭聰:〈佛典文獻詞彙研究的現狀與展望〉,佛教圖書館館刊,第 50 期,2009

    年。

    黃志強、楊劍橋:〈論漢語詞彙雙音節化的原因〉,復旦學報,社科版,1990 年

    第一期 ,頁 98-101。

    董玉芝:〈《抱朴子》詞綴研究〉,《新疆教育學院學報》,第 21 卷第 4 期,頁 67。

    楊賀:〈漢語詞綴的形成及其特徵〉,《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雙月刊>)》,

    2009 年,第 4 期。頁 108-112。

    潘文國、韓洋:〈漢語構詞法的歷史研究--「漢語的構詞法研究:1898-1990」緒論〉,

    《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1993 年 5 月,頁 58-63。

    蔡德明:〈佛經對漢語的影響 〉,香港佛教,385 期,1992 年。

    蔡鏡浩:〈魏晉南北朝詞語考釋〉,《中國語文》,1985 年。

    蔣文欽 :〈關於並列結構固定詞語的內部次序〉,《中國語文》,1982 年。

    顏洽茂:〈魏晉南北朝佛經詞釋〉,《杭州大學學報》,1996 年。

    三、學位論文

    丁瑾:《淺析鳩摩羅什與義淨佛經翻譯的異同》,河北師範大學,2012 年。

    王玥雯:《鳩摩羅什五種譯經複音詞研究》,武漢大學,2004 年。

    汪禕:《中古同經異譯佛典詞匯比較研究》,南京師範大學,2005 年。

    柴冠羽:《妙法蓮華經研究》,東北師範大學,2012 年。

    馬麗:《論鳩摩羅什的佛典翻譯及其歷史貢獻》,東北師範大學,2002 年。

    高婉瑜:《漢文佛典後綴的語法化現象》,國立中正大學,2006 年。

    梁富國:《竺法護與鳩摩羅什入華傳教比較研究》,西北大學,2008 年。

    梁曉虹:《佛教詞語的構造與漢語詞彙的發展》,杭州大學,1991 年。

    陳麗敏:《竺法護譯經副詞研究》,西南大學,2011 年。

    張嘉驊:《現代漢語後綴及其構詞問題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1994 年。

    楊憶慈:《西遊記詞彙研究─論擬聲詞、重疊詞和派生詞》,國立成功大學,1995

    年。

    楊憶慈:《老乞大諺解與朴通事諺解派生詞研究》,國立中山大學,2012 年。

    漆灝:《大莊嚴論經詞匯研究》,湖南師範大學,2005 年。

    四、資料庫

    CBETA 大正藏漢文電子佛典

    中國基本古籍庫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0151007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151007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0701.pdf26588KbAdobe PDF2239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