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0301
|
Title: | 都市阿美族工地板模工班的勞動過程:一個日常生活史角度的考察 The labour Process of Urban Amis workmen Crew in Formwork Construction Sites : An Investigation from Everyday Life History Perspective |
Authors: | 楊士範 Yang, Shi Fan |
Contributors: | 石磊 苗延威 Shih, Lei Miao, Yen Wei 楊士範 Yang, Shi Fan |
Keywords: | 都市阿美族 板模工 生命史 日常生活 勞動過程 urban Amis template worker life history everyday life labor process |
Date: | 2015 |
Issue Date: | 2016-01-04 16:54:18 (UTC+8) |
Abstract: | 本文書寫的七位都市阿美族營造業板模師傅的勞動生命故事,將帶領我們走入一趟勞動社會學之旅。這些受訪的新店區阿美族資深板模工人,主要來自花東平原或縱谷不同的部落。目前他們有些居住於新店國宅內,有些居住於河濱部落,有些散居於安坑地區。他們都是技術工人,從事營造業板模工作也都有二十個年頭以上。他們豐富的板模工作經驗及長時期待在此行業,不僅提供我們重新認識台灣建築工人勞動過程的自主性及日常生活樣貌,也從他們口述史中知道整個營造業產業的變遷風向。雖然他們以個案方式被呈現,但我們借助這些個案也試圖超越這些個案,嘗試從具體工人個案敘述,走向抽象工人的理論論述與剖析。
這是一趟勞動社會學之旅,但同時也是一趟勞動生命史之旅。本文採取田野調查、深度訪談與歷史文獻爬梳的方式,試圖去貼近被研究對象。他們的勞動與都市生活,其實是具體地鑲嵌於母文化及其社會關係之中。當越是深入田野貼近都市阿美族的工作經驗及其日常生活,筆者就越想瞭解下列的疑問:「都市阿美族建築業工班是如何運作的?」、「都市阿美族人其原來的勞動文化,如何被帶入工地勞動之中的?」、「台灣營造業的剝削與不公平問題,更勝於其他行業,但為何沒有建築工人走上街頭呢?其中製造甘願的機制為何呢?」、「都市阿美族建築工人的抗爭,如何展現及其限制為何?」最後還有「都市阿美族人建築工人團結文化如何可能?」這些大問號,將引導本文的思考與書寫的方向。
本文的章節安排,扼要說明如下。第一章〈導論〉,包括研究動機與目的、文獻回顧與評析、研究方法及章節安排之說明;第二章〈近代阿美族的社會歷史及其時代變遷〉,探討阿美族自荷西時代到日本殖民時代的社會變遷;第三章〈當代阿美族的西部都會地區移工、族裔社區與日常生活〉,則試圖描繪當代阿美族的社會變遷面貌,尤其考察都市阿美族的形成、社群網絡、自願團體、貨幣使用及其日常生活樣貌;第四章〈阿美族板模工個案生命史〉,正式進入七位男性都市阿美族板模師傅個案勞動生命史自傳的書寫;第五章〈都市阿美族營造業工班組織與勞動過程考察〉,將由這七位板模師傅的勞動經驗出發,並將其放在台灣營造業鋼筋混凝土工法引進百年歷史、戰後台灣營造業外包制度、工班運作及其生產政治中考察;第六章,〈戰後台灣工地文化、營造技術及其社會變遷〉,我們將聚焦在台灣特殊的工地文化、營造業去技術過程及建築工人的勞動自主性之課題;第七章〈工地「階級」關係、勞動過程與市場專制/關係主義〉,試圖建立在上述個案研究基礎之上,並超越個案的侷限,從事抽象的建築工人勞動過程的理論討論與剖析。其中,特別指出及論證台灣營造業之「市場專制與關係主義複合體組合」勞動體制特色;最後第八章〈結論〉,扼要說明本研究的若干研究發現。 In this book, the hardworking life stories of seven urban Amis template workers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will lead us to a journey of sociology of labor. These interviewed senior Amis template workers who live in Sindian District, New Taipei City, mainly come from different tribes in Huatung Valley or Plain. They chose to settle down in Sindian District of New Taipei City. Some of them live in Sindian public housing, some live in riverbank tribes, and others live scattered in Ankeng. They are all skilled workers who have experience in making templates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for more than twenty years. With their extensive experience of making templates and stay in this industry for a long time, we not only rediscover the autonomy of labor and daily life of construction workers in Taiwan but also lear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with their oral history. Although it is presented with cases, we attempt to transcend the cases, and with these cases, we try to discuss and analyze the cases from concrete labour cases to abstract labour theory.
This is a journey of sociology of labor, and also a journey of history of labor life. With the methods of field work, depth interview, and historical references, the writer tries to get close to the subjects and finds that their labor and urban lives are concretely embedded to mother culture and social relations. The deeper the writer gets into the field and urban Amis’ working experience and daily life, the more the writer wants to solve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How does the construction shift of urban Amis works?” “How did Amis’ original labor culture be brought to the construction labor?” “The exploitation and unfairness of labor in Taiwan construction industry are more serious than those of other industries, but why there aren’t social movement of construction workers in the streets? What is the mechanism of creating consent?” “How should we express and what is the limit of the fight of urban Amis construction workers?” “What is the possibility of unity culture of urban Amis construction workers?” These big questions will lead the way of this essay’s thought and direction of writing.
The chapter arrangement of the essay are as follow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including the motivation and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reviewing and analyzing the references,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arrangement of chapters; chapter 2, “Recent social history of the Amis and the change of its time,” discussing the change of Amis society from European rule to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chapter 3, “Present Amis’ migrant workers in Taiwan’s western metropolitan areas, community, and daily life,” trying to describe the appearance of present Amis’ change of the society, especially inspecting the formation, community grid, volunteer group, usage of currency, and daily life of present Amis; chapter 4, “Individual life history of Amis template workers,” beginning to write the biography of the history of labor life of the seven urban Amis template workers; chapter 5, “Inspecting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work organization and labor process of urban Amis,” starting from the personal labor experience of these seven template workers, it investigate the history of hundreds of year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technique in Taiwan construction industry, post-war outsourcing system in Taiwan, operation of working shifts, and production politics; chapter 6, “Post-war culture of construction site,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and change of society in Taiwan,” focusing on the special culture of construction sit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and the labor autonomy of constriction workers in Taiwan; chapter 7, “The ‘class’ relations of construction site, process of labor, and despotic marketism / relationalism,” trying to establish the above basics of mentioned individual case research, transcending the limitation of individual case, and conduct the abstrac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on the theory of labor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workers. It especially points out and demonstrates the features of labor regime of the complex of despotic marketism and relationalism in Taiwan construction industry; chapter 8, “Conclusion,” briefly elaborating the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
Reference: | 中日文獻部分
小泉鐵,2014【1933】,《臺灣土俗誌》,黃廷嫥、何姵儀 中譯。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于若蓉、辛炳隆,2010,<原住民就業狀況與政策分析>。收錄於黃樹民、章英華主編,《臺灣原住民政策變遷與社會發展》。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121-180。 山中樵,2011,<《享和三年癸亥漂流臺灣チョプラン島 之記》解說>,收錄於蔡美蒨(主編),《享和三年癸亥漂流臺灣チョプラン島之記 編譯本》。新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內政部營建署,2011,《中華民國98年營造業經濟概況調查報告》。台北:內政部營建署編印。 井出季和太,2003【1936】,《日據下之臺政》,郭輝編譯。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王秋月,2013,<Fudafudak 金色波浪:茹妮老王的勞動女兒>。收錄於《伏流潛行:女性社運工作者練功手記》。台北:財團法人導航基金會。 王振寰,1989,〈工人階級形成的分析──E.P. Thompson與新馬克思主義〉,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4):147-173。 ───,1996,《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王淑英 編著,1999,《台灣原住民史料彙篇 8-都市原住民婦女生活的圖像:高屏地區都市原住民婦女訪談錄》。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王學新、許守明,1999,〈日治時期東台灣地區原住民勞動力之利用〉。《東台灣研究》4:35-72。 亓昕,2011,《欠薪與討薪:工地政體與勞動過程的實證研究》。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方俊吉 主持、曾駿文 記錄,2001,<高雄市九十年度原住民耆老座談會紀錄>, 《高市文獻》,14(4):83-107。 尹衍樑、賴世勳,2007,<台灣地區預鑄技術發展與應用>,《技師月刊》,46:44-51。 方敏英,1986,《阿美語字典》。台東:中華民國聖經公會。 中華民國建築學會會刊雜誌,1997,<建築工程自動化新工法新材料應用現況調查與分析「系統模板應用現況座談會」紀錄>,《中華民國建築學會會刊雜誌》35/36:26-34。 末成道男,2007【1983】,《臺灣阿美族之社會組織及其變化:從招贅婚到嫁娶婚》。何姵儀、黃淑芬編譯。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石湘恆,2008,<我們就要出發!「原權會」籌備紀事>,《臺灣原住民族運動史料彙編(上)》,台北:行政院原民會。 石磊,1998,<社會接觸與文化接觸:試論台灣原住民社會變遷的兩種類型>。刊於臺灣原住民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65-78。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矢內原忠雄 著、周憲文譯,1985【1929】,《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台北市:帕米爾書店。 台北市勞工局勞工教育中心,2003,《那年冬天我們埋鍋造飯:新光士林廠關廠勞工生命故事及抗爭實錄》。台北:台北市勞工局勞教中心。 台灣總督府警察本署編,1999【1921】,《理蕃誌稿 第二卷》(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 第二卷)。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伍江,2008,《上海百年建築史1840-1949》。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第二版。 西村一之,2004,〈臺灣東部的漁撈技術的傳承與「日本」--於近海鏢旗魚盛衰之間〉,《臺灣文獻》,55:3,頁117-144。 江冠明,2008,<Onor(夏國星)>(詞條),收入於陳郁秀 總策劃《臺灣音樂百科辭書》頁92。台北:遠流。 ───,1999,《台東縣現代後山創作歌謠踏勘》,台東:台東縣立文化中心。 成伯清,1999,《格奧爾格‧齊美爾:現代性的診斷》。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 李亦園,1982,《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李宏堅,1994,《台灣日據時期鋼筋混凝土建築技術與樣式發展間之關係探討》。桃園: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宜霖,2011a,<勞動的邦查系列1:邦查長老 困頓中求生存>。《台灣立報》,2011/4/4。 ───,2011b,<勞動的邦查系列25:邦查耆老 回憶部落風景>。《台灣立報》,2011/5/23。 李政憲,1974,<適合本省的預鑄工法和工廠>,《實業世界》,94:135-137。 汪偉杰、陳文祈,1999,<系統模板應用於營建自動化技術之探討>,《工程》,72(3):18-27。 呂紹理,1998,《水螺響起: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作息》。台北:遠流出版社。 沈原、周瀟,2007,<「關係霸權」:對建築工勞動過程的一項研究>,收於沈原,《市場、階級與社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余建宏,1988,<承包制下台灣營造業的臨時工>。《新經濟周刊》24:35-38。 近藤正己,2014【1996】,《總力戰與臺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林詩庭 譯。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吳永毅,1987,<論營造業中國家-資本-勞動的關係:由非正式部門的個案研究所作的推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2,3):211-230。 ───,2014,《左工二流誌》。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吳昱瑩,2013,<透過千千岩助太郎調查資料剖析日治後期阿美族的「改良蕃屋」>,《民族學界》,31:89-126。 吳明季,2013,<探究建構中的奇美部落共同經營經濟運行邏輯>。2013年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暨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合作培訓計畫研究成果發表會 。 ───,2014,<部落共同經營與青年組織>,《臺灣社會研究季刊》,96 :215-223。 吳明義,2013,《阿美族語辭典》。台北:南天。 吳堯峰,1989 <都市山胞政策之回顧與展望>,《思與言》,26(5)。 吳密察,2000,《台灣史小事典》。台北市:遠流。 阮昌銳,1984,《花蓮縣吉安鄉阿美族社會文化變遷之研究》。台北:台灣省立博物館。 何明修,2006 〈台灣工會運動中的男子氣概〉,《台灣社會學刊》,3:65-108。 ───,2008,〈沒有階級認同的勞工運動:台灣的自主工會與兄弟義氣的極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2:49-91。 林玉茹,2007,《殖民地的邊區:東臺灣的政治與經濟發展》。台北市:遠流。 林志興,2003,<原住民趣壇-「家庭訪問」>,《原住民教育季刊》,134-135期。 林宗弘,2005,<譯序:邁可•布若威與生產的政治>。頁5-67,收錄於林宗弘等譯,《製造甘願:壟斷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的歷史變遷》,台北:群學出版社。 林金泡,1981,《北區都市山胞生活狀況調查研究》。南投:台灣省政府民政廳刊行。 ───,1983,《北市、高雄市山胞生活狀況調查研究》,南投:台灣省政府民政廳刊行。 林復,1998,<我的蕃社生活>,黃宣衛編譯。《東台灣研究》3:147-194。 林彩雪,1973,《一個紡織廠女工調適的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煒舒,2008,《日治時期臺灣歲計制度建立之研究(1895-1899)》,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澤田,1975,<該是企業家投資預鑄房屋的時候了>,《住的世界》,11:26-28。 林鳳珠,2005,《原住民的工作世界--阿美族青年的故事》,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瀟,2007,《關係霸權:對建築工地勞動過程的一項田野研究》。北京:清華大學法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阿道‧巴辣夫,2003,<肛門說:我們才是愛幣力君啊!-給雅美勇士們,在立法院>,收錄於《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詩歌卷 》。台北:印刻出版。 ───,2003【1993】,<彌伊禮信的頭一天>,收錄於《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詩歌卷》。台北:印刻出版。 拉黑子‧達立夫,2006,《混濁》。台北:麥田。 孟祥瀚, 2002,<日據初期東台灣的部落改造-以成廣澳阿美族為例>,《興大歷史學報》,第13期,頁99-129。 ───,2003,<日治時期東台灣成廣澳的林野整理與土地調查>,《東台灣研究》,第8期,頁59-92。 ───,2005,<社會教化與地方控制-以日治時期東台灣新港郡社會教化組織為例>,《興大歷史學報》,第16期,頁277-304。 金觀濤、劉青峰 著,2003,<從「經世」到「經濟」―社會組織原則變化的思想史研究>。《台大歷史學報》,32:139-189。 ───,2009,《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北京:法律出版社。 姚人多,2001,<認識臺灣:知識、權力與日本在臺之殖民治理性>。《臺灣社會研究》42:119-182。 姚村雄,2004,《釀造時代─1895-1970台灣酒類標貼設計》。台北:遠足文化。 柯志明,1993,《台灣都市小型製造業的創業、經營與生產組織以五分埔成衣製造業為案例的分析》。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 2005,<歷史的轉向:社會科學與歷史敘事的結合>,《臺灣社會學》10:149-170。 胡志佳、陳介英,2008,《中華民國儲蓄互助社運動發展史》。台中:中國民國儲蓄互助協會。 徐正光,1989,〈從異化到自主:台灣勞工運動的基本性格和趨勢〉。受錄於徐正光、宋文里 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 施添福,2000,〈台灣東部的區域性:一個歷史地理學的觀點〉,收於夏黎明, 呂理政主編,《東臺灣社會與文化的區域研究研討會論文集》,台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 ───,2003,〈日本殖民主義下的東部臺灣:第二臺灣的論述〉,「臺灣社會經濟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慶祝王世慶先生七五華誕」。南港: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籌備處,頁1-47。 侯念祖,2000,《以工匠為師:對鹿港小木工匠的經驗考察》。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學博士論文。 (未出版) 帝瓦伊‧撒耘,2005,《阿美族群諺語 (1) O Laylay no kakausan no pangcah_ ato Sakizaya Cikasoan》。台北:德英國際。 范雅慧,2002,《台灣酒的故事》。台北:貓頭鷹。 范碧珍 主編,2006,《發現台灣藍海》。台北:天下遠見。 星‧歐拉姆,2005,《阿美語譯伊索寓言》。台北: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原住民宣道委員會。 俄鄧‧殷艾 口述、吳明季 紀錄,1996,<我們一直沒有給原住民機會-訪俄鄧‧殷艾談原住民的工作處境及解決之道>。《勞動者雜誌》,85期。 孫大川,2005,〈被迫讓渡的身體─高砂義勇隊所反映的意識構造〉,《當代雜誌》,第212、213期。 ───,201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台北市:聯合文學。 孫清山,1991,《台灣地區營造業勞工短缺的調查研究》(1991),台灣省政府研考會。 郭文華,2004,<現代社會的韻律與時間>,《科學發展月刊》,第378 期。 郭斯傑、蔡洲灝,1999,<建築工程系統模板評選決策模式之建立與應用>,《建築學報》,31:91-105。 陳永成,1999,<預鑄工法 明日之路>,《營建資訊》,195:10-21。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出版社。 陳宗仁,2005,〈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大歷史學報》第36期,頁53-106。 陳信行,2011,〈從“社會問題研究”到勞工研究’:二戰後台灣社會科學視角中的工人階級〉。收錄於黃德北 等主編,《全球化下的勞工處境與勞動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陳彥廷,2011,《文化「傳統」如何落腳異鄉?權力與象徵在溪洲部落阿美族豐年祭之變遷與重塑》。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柔縉,2009,《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台北市:時報。 陳重仁,2007,〈找尋禮物的理論:馬歇‧牟斯與牟斯式禮物經濟〉,《中外文學》,36:3。 陳國鈞,1963,《台灣土著社會成年習俗》,台北,幼獅文化。 陳聰亨,2006,《好宅:集合住宅設計與品質》。台北:詹氏書局。 陳瑞麟,2010,《科學哲學:理論與歷史》。台北:群學。 陳憲明、汪明輝,1993,<台灣山地鄉的酒類消費與飲酒問題>,《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20期。 高健章,2003,<鋼筋凝混土之過去與未來>,收錄於《跨世紀的台灣土木-回顧與展望論述集》。台北:財團法人台大土木文教基金會。 宮本延人 等,2012【1950】,<以高砂族統治為主題的座談會>。收錄於滿田彌生、蔣斌 主編,《原住民的山林及歲月:日籍學者臺灣原住民族群生活與環境研究論文集》。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頁399-400。 馬淵東一 著、張家銘 譯, 2013【1941】。<山地高砂族的地理知識與社會、政治組織>。收錄於 滿田彌生、蔣斌 主編,《原住民的山林及歲月:日籍學者臺灣原住民族群生活與環境研究論文集》。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馬淵悟,1986,<臺灣海岸阿美族的老人>,黃宣衛 譯 。收於黃應貴 主編,《臺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 財團法人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1997,《大台北地區原住民營造工現況調查》。台北市政府委託專題研究。 莫那能 口述,2010,《一個台灣原住民的經歷》,劉孟宜 錄音整理、呂正惠 編輯校訂。台北市:人間。 黃美英,1986,〈都市山胞與都市人類學:台灣土著族群都市移民的初步探討〉,《思與言》,23(2)。 ───,1996,《從部落到都市:台北縣汐止鎮山光社區阿美族遷移史》(主編), 台北:文建會出版。 黃俊銘、李宏堅,1993,<日據初期鋼筋混凝土建築技術引進台灣的歷史過程>。論文發表於「第六屆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 台南:中華民國建築學會,民國82年11月12日。 黃貴潮(Lifok Oteng),1998,《阿美族傳統文化》。臺東: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2006,《伊那Ina,我的太陽》。台北市:山海雜誌。 黃唯玲,2012,<日治時期「平地蕃人」的出現及其法律上待遇(1895-1937)>,《台灣史研究》,19(2):99-150。 黃宣衛,1989 ,<從歲時祭儀看宜灣阿美族傳統社會組織的互補性與階序性>,《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7:75-108 ───,1997,<阿美族>,《台灣原住民文化基本教材》(下),第九章。台北:國立編譯館編印 ───,1999,<一個海岸阿美族村落的時間、歷史與記憶:以年齡組織與異族觀為中心的探討>。收錄於 黃應貴主編,《時間、歷史與記憶》,頁485-539。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 ───,2002,《成功鎮志阿美族篇》(編纂)。成功:台東縣成功鎮公所。 ───,2005a,《國家、村落領袖與社會文化變遷:日治時期宜灣阿美族的例子》。台北:南天書局。 ───,2005b,《異族觀、地域性差別與歷史:阿美族研究論文集》。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08,《阿美族》。台北市:三民。 ───2014,《末代sapalengaw的話: 馬太安大頭目Unak Tafong 1958年錄音重現》(主編)。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黃應貴,2012,《「文明」之路》。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黃富三,1977,《女工與台灣工業化》。台北:牧童。 黃博怡,1984,《台灣地區儲蓄互助社的發展與管理》,南投:基層金融研究訓練中心。 葉啟政,2000,《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與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論述對話》。台北:三民。 葉肅科,1993,《日落台北城-日治時期台北都市發展與台人日常生活》。台北:自立晚報。 翁佳音,2001,《異論臺灣史》。台北:稻鄉。 許木柱,1993,《阿美族的社會文化變遷與青少年適應》,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許功明、黃貴潮,1998,《阿美族的物質文化─變遷與持續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許坤榮,1988,<台灣邊緣地區住宅市場之社會學分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2,3) : 149-209。 許信民,1988,〈勞工運動與工會-台灣勞工運動的基礎問題探討〉。《南方》,第15期。 康培德,1999,《殖民接觸舆帝國邊陲: 花蓮地區原住民十七至十九世紀的歷史變遷》。台北:稻鄉。 ───,2011,〈十九世紀初秀姑巒溪口的地方史——以《享和三年癸亥漂流臺灣チョプラン島 之記》為主的討論〉,收錄於蔡美蒨(主編),《享和三年癸亥漂流臺灣チョプラン島之記 編譯本》。新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張裕民、陳泓文,1999,<系統模板之應用與評選>,《四海學報》,13:27-36。 張旭宜,1995,《臺灣原住民出草慣習與總督府的理蕃政策》。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論文。(未出版) 張烽益 等著,2012,《搞工會:工會正義與不當勞動行為裁決機制》。台北: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張晉芬,2011,《勞動社會學》。台北:政大出版社。 張曉春,1972 ,<台北地區山胞大專學生社會適應之研究>,《台大社會學刊》,8:63-99。 ───,1974,<台北地區山地移民適應初步調查研究>(上/下),《思與言》(11-6)/(12-1)期。 ───,1987,《勞力勞心集》。台北:時報。 移川子之藏 著、吳建翰 譯,<未開化社會中的時間觀念>,2013【1936】。收錄於 滿田彌生、蔣斌 主編,《原住民的山林及歲月:日籍學者臺灣原住民族群生活與環境研究論文集》。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 著,2011【1935】,《台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第一冊本文篇),楊南郡 譯。台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南天。 森丑之助,2012【1914】,<臺灣各蕃族的埋葬方式>,收錄於滿田彌生、蔣斌主編,《原住民的山林及歲月:日籍學者臺灣原住民族群生活與環境研究論文集》。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頁365-384。 傅仰止,1986,<都市山胞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思與言》,(2)。 ───,1993,〈原住民移入人口的社區生活:以汐止鎮山光社區為例〉,收錄於 蕭新煌 等著,《台北縣移入人口之研究》,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出版。 ───,1995,《城鄉遷移與社會網絡:以排灣族移民為例》,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未刊行。 傅仰立,1999,<提升營造業競爭力之利器-系統模板>,《營造天下》,42:64-68。 曾德榮,2002,《都市原住民建築板模工問題之研究-以樟原教會為例》。花蓮:玉山神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憲嫻,1997,《日據時期土木建築營造業之研究-殖民地建築與營造業之關係》。桃園: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士範,2005a,《礦坑、海洋與鷹架-近五十年的台北縣都市原住民底層勞工勞動史》。台北:唐山。 ───,2005b,《平和(Piuma)排灣族、城鄉遷移與社會文化變遷》。台北:稻鄉。 ───,2008,《漂流的部落:近五十年的新店溪畔原住民都市家園社會史》。 台北:唐山。 ───,2010,《成為板模師傅:近五十年台北縣都市阿美族板模工師傅養成與生命史》。台北:唐山。 ───,2011a,<臺灣連鎖飲料店下的當代日常飲食生活--以咖啡和珍珠奶茶之連鎖產業為例>,《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17:1:38-47。 ───,2011b,《阿美族都市教會:近五十年新北市都市原住民基督信仰生活史》。台北:唐山。 楊弘任,2008,〈日治時代的技術傳統與屏東蓮霧農業精緻化的技術挖掘:口述史研究法〉。顏上晴 編,《聽歷史在說話:科技與產業口述歷史》,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出版,頁26-38。 ───,2014,《社區如何動起來?》(增訂版)。台北:群學。 楊長鎮,1997,〈原住民勞工何處來?何處去?-原運思考者與行動者必須要有的反省與承擔〉。《南島時報》1997/5/6。 楊彥杰,2000,《荷據時代臺灣史》。台北:聯經。 董忠司 總編纂,2001,《臺灣閩南語辭典》。台北:五南。 溫在弘 等編著,2012,《臺灣戰後人口普查地圖集(1956-2010)》。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出版。 詹素娟,1998,〈Sanasai 傳說圈的歷史圖像〉,《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論文集》。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詹素娟 主持、張家榮紀錄,2009,<新鄉與原鄉--大臺北都會區原住民口述歷史座談會紀錄>,《臺北文獻》,167期,《都市原住民專題》。 葉乃齊 2002,《台灣傳統營造技術的變遷初探-清代至日本殖民時期》。台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蔡文婷,2003,<紅標米酒的百年傳奇>,《台灣光華雜誌》,28(2):6-15。 蔡禾、賈文娟,2009,<路橋建設業中包工頭工資發放的「逆差序格局」—「關係」降低了誰的市場風險>。《社會》2。 蔡政良,2005,<戲謔與名聲﹕都蘭阿美族年齡組織的延續與變遷>。刊於《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暑期田野實習報告2002~2003》,頁277-306。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蔡明哲 等著,2001,《台灣原住民史:都市原住民篇》,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鄭文瑛,2004,<台灣地區不動產景氣與社經情勢變遷之分析>,《現代地政》,276/277期。 鄭幸真,2005,<台灣戰後鋼筋混凝土建築「構築性」的基礎研究>,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十七屆第二次建築研究成果論文發表會。新竹:中華大學。 潘美玲、張維安,2003,〈經濟行動與社會關係:社會自我保護機制的研究〉,《台灣社會學刊》30: 51-88。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潘毅、盧暉臨、張慧鵬,2010,《大工地上中國農民工之歌》。香港:商務印書館。 衛惠林、王人英,1966,《臺灣土著各族近年人口增加與聚落移動調查報告》。臺北市: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考古人類學系。 衛惠林,1953,<臺灣東阿美族的年齡階級制度初步研究>,《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1:2-9。 ───,1958,〈阿美族的部落制度〉,《臺灣文獻》,9(1):1-10。 劉梅君,1999,<性別與勞動>。收錄於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性別與社會、建構》,頁253-303。台北:心理出版社。 劉俞青,2009,<藥酒雙霸天 一年賣出一億五千萬瓶!保力達、維士比暴利傳奇>,《今周刊》,649期。 賴昱錡,2013,《Misakoliay kiso anini haw?你今天作苦力了嗎?:日治時代東台灣阿美人的勞動力釋出》。台東:東台灣研究會。 賴建誠,2010,《經濟史的趣味》,台北:允晨文化 。 盧昱瑞,2009,《冰點: 前鎮漁港的阿美族勞動階級群像》。台南: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鳴珂 等,2004(1915),《臺灣旅行記校釋》,周永芳校釋。台北:台灣古籍。 謝國雄,1997,《純勞動:台灣勞動體制諸論》。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 ───,2008,<從援引、運用、推新與挑戰:台灣勞動研究回顧,1973-2005>。頁243-319,收錄於謝國雄 主編,《群學爭鳴:台灣社會學發展史》,台北:群學出版社。 謝德成,1987,《台北市非正式部門中建築工人之研究》。台中:中興大學都市計畫所碩士論文。 瞿海源,1983,<臺灣山地鄉的社會經濟地位與人口>。《中國社會學刊》7︰ 157-175。 瀨川孝吉 著、吳建翰 譯,2013【1954】,<高砂族的生計產業>。收錄於 滿田彌生、蔣斌 主編,《原住民的山林及歲月:日籍學者臺灣原住民族群生活與環境研究論文集》。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關曉榮,1996,《八尺門手扎》。台北:臺原出版。 蘇碩斌, 2005,《看不見與看得見的台北》。台北市:左岸出版社。 羅文佑,2012,《建築模板工法選擇決策之研究》,成功大學建築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藤井志津枝,1997,《理蕃-日本治理台灣的計策》。台北:英堂。
外文文獻部分
Appadurai, Arjun.1986.Introduction: Commodities and the Politics of Value. Pp.3–63 in idem (ed.), The Social Life of Things: Commodities in Cultural Perspectiv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2009【1996】,《消失的現代性: 全球化的文化 向度》(Modernity at Larg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鄭義愷譯。台北: 群學。 Bell, D.1989【1976】。《後工業社會的來臨》(The Coming of Post Industrial Society),高銛、王宏周、魏章玲譯。台北:桂冠。 Bourdieu, P.,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urawoy, Michael. 1979. Manufacturing consent : changes in the labor process under monopoly capitalis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1985. The politics of production : factory regimes under capitalism and socialism. London [New York, N.Y.: Verso. ——— 2007,<拓展個案法>,《公共社会學》(Public Sociology),沈原 等 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77-138。 Braverman, Harry. 1998. Labor and monopoly capital : the degradation of work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Dunkerley, David. 1975. The foreman : aspects of task and structure. London ; Boston: Routledge and K. Paul. Fantasia, Rick.1988.Cultures of Solidarity: Consciousness, Action and Contemporary Workers.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Freeman, Richard B., and James L. Medoff. 1984. What do unions do? New York: Basic Books. Gates, Hill.1981. “Ethnicity and Social Class.” in Emily Martin Ahern and Hill Gates (eds.) The Anthropology of Taiwanese Socie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ehlen, Arnold, 1994【1957】。《科技時代的心靈::工業社會的社會心理問題》(Gehlen, A. [1957]. Die Seele im technischen Zeitalter. Germany: Rowohlt),何兆武、何冰合譯。台北:巨流。 Giddens, Anthony .2002【1984】。《社會的構成》(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李康、李猛 譯。台北:左岸文化。 ——— , 2010【1981】。《歷史唯物主義的當代批判:權力、財產與國家》(Contem-porary Critiqu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郭忠華 譯。上海:上海譯文。 Hagen Koo,2004。《韓國工人 階級的文化與政治》(Korean Workers: The Culture and Politics of Class Formation),梁光嚴、張靜 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Harvey, David .1994。〈時空之間:關於地理學想像的省思〉(王志弘譯),收於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頁47-79。台北︰明文書局。 ———,2014,《資本社會的17個矛盾》(Seventeen Contradictions and the End of Capitalism),李隆生 等譯。台北:聯經。 Hobsbawm, E.J.,1997【1975】,《革命的年代》(The Age of Revolution),王章 等譯。台北:麥田。 Isaacs, H. R. 2004 (1975)。《族群》(Idols of the TRIBE),鄧伯宸譯。台北:立緒。 Kanter, Rosabeth Moss,2008【1977】,《公司男女》(Men and Women of the Corporation),Nakao Eki譯。台北:群學。 Kopytoff,Igor .1986. The cultural biography of things: commoditization as process. Pp.64-91 in Arjun Appadurai (ed.), The Social Life of Things:Commodities in Cultural Perspective. Knights, David, and Hugh Willmott. 1990. Labour process theory. Houndmills, Basingstoke, Hampshire: Macmillan. Latour, Bruno,2012【1993】。《我們從未現代過》。余曉嵐、林文源、許全義 譯。台北:群學。 Lefebvre, Henri.1984. 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 Trans. Sacha Rabinovitch. London: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91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Trans. John Moore. Vol. 1. London: Verso,. Levi-Strauss,1989【1955】。《憂鬱的熱帶》(Tristes Tropiques),王志明 譯。台北:聯經。 Wardell, Mark L., Thomas L. Steiger, and Peter Meiksins. 1999. Rethinking the labor process.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Williams, Raymond,1985【1963】,《文化與社會: 1780年至1950年英國文化觀念的發者》(Culture and Society),彭懷棟譯。台北:聯經。 ———, (2003【1976】,《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劉建基譯。台北:巨流。 Miller, E. 2010. Solidarity Economy: Key Concepts and Issues, in E. Kawano and T. Masterson and J. Teller-Ellsberg (eds), Solidarity Economy I: Building Alternatives for People and Planet. Center for Popular Economics: Amherst, MA. Mills, C. Wright. 1995【1959】。 《社會學的想像》(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張君玫、劉鈐佑 譯。台北:巨流。 Mintz Sidney W..1996.Tasting Food, Tasting Freedom: Excursionsinto Eating, Culture, and the Past. Perry, Elizabeth J.,2012【1993】,《上海罷工:中國工人政治研究》(Shanghai on Strike: The Politics of Chinese Labor),劉平 譯。南京:江蘇人民。 Polanyi, K.,1989。《鉅變:當代政治、經濟的起源》(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ime),黃樹民 等譯。台北:遠流。 Polanyi, Michael. 1997. Personal knowledge : towards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 London: Routledge.Portes, Alejandro, Manuel Castells, and Lauren A. Benton, 1994。〈底層的世界:非正式經濟的起源、動力與影響〉,夏鑄九、王志弘譯。收錄於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 Rorabaugh, W. J. 1986. The craft apprentice : from Franklin to the machine age in Americ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aad Eddin Ibrahim,1983。《阿拉伯社會新秩序:石油財富傳奇》,張德雄 譯。台北: 中華民國阿拉伯文化經濟協會。 Saunders, Doug. 2010.Arrival city : how the largest migration in history is reshaping our world.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Sayer, Andrew,,2008【2005】,《階級的道德意義》(The Moral Significance of Class),陳妙芬、萬毓澤合譯,台北:巨流。 Simmel, Geory,2002【1900】。《貨幣哲學》(philosophie des geldes), 陳戎女 等譯。北京:華夏。 Scott, James C. 1976. The moral economy of the peasant : rebellion and subsistence in Southeast Asia.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 1985. Weapons of the weak : everyday forms of peasant resistanc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 1990. Domination and the arts of resistance : hidden transcript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Sennett, Richard. 1998. The corrosion of character : the personal consequences of work in the new capitalism. New York: Norton. ———. 2006. The culture of the new capitalis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7。《再會吧!公共人》(The Fall of Public Man), 萬毓澤 譯。台北:群學。 ———. 2008. The craftsma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Sergio Sismondo,2007【2004】。《科學與技術研究導論》(An Introduction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林宗德 譯。台北:群學。 Short, John R. 1996. The urban order : an introduction to cities, culture, and power. Cambridge, Mass., USA: Blackwell Publishers. Silver, Beverly J..2012【2003】。勞工的力量:1870年以來的工人運動與全球化》(Forces of labor : workers` movements and globalization since 1870)。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Sturdy, Andrew, David Knights, and Hugh Willmott. 1992. Skill and consent : contemporary studies in the labour proces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Tilly, Chris, and Charles Tilly. 1998. Work under capitalism.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Thelen, Kathleen Ann. 2004. How institutions evolve :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kills in Germany, Brita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Cambridge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hompson, Paul. 1989. The nature of work : an introduction to debates on the labour process. Houndmills, Basingstoke, Hampshire: Macmillan. Thompson, E. P. 1993(1967), “Time, work discipline and industrial capitalism.” In E. P. Thompson, Customs in Common.. ——— ,2001【1980】,《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The Making of the English Working Class),賈士蘅譯。台北:麥田。 |
Description: |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學系 95254501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254501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社會學系]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Description |
Size | Format | |
450101.pdf | | 3938Kb | Adobe PDF2 | 596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