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79522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4105/145137 (79%)
造访人次 : 52149441      在线人数 : 64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79522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9522


    题名: 春秋時期之道德:以《左傳》、《國語》為中心
    Ethics in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Centered on Tso Chuan and Guo Yu
    作者: 陳一弘
    Chen, I hung
    贡献者: 林啟屏
    陳一弘
    Chen, I hung
    关键词: 春秋
    左傳
    國語
    道德
    孔子
    儒家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so Chuan
    Guo Yu
    ethics
    Confucius
    the Confucianists
    日期: 2015
    上传时间: 2015-12-02 16:08:57 (UTC+8)
    摘要: 本文旨在透過兩部現存最能反映春秋時期歷史的著作,即《左傳》與《國語》,探究時人對於道德之看法。
    過程中,主要討論了幾項議題。一者,根據《左傳》、《國語》探討春秋時期道德之重要性與可行性。二者,春秋時人對於道德的高度關注;以及如何解釋道德生活之必然,還有道德的最終根源。三者,天人之間,所具有的道德關係如何呈現?又會衍生哪些問題?四者,春秋時人對於道德行為的自覺,與內在修養功夫的重視。五者,春秋時期四個關鍵的道德概念――仁、義、忠、禮,其內容為何?並怎樣作為時人行為的指導原則。
    在第一項議題方面:春秋道德的探究,既可說明諸子百家興起前的思想背景,亦有助於理解中國思想尚德的淵源,故具有尋根之意義。而透過《左》、《國》記載的歸納、分析與詮釋,足以展現時人在道德思考上的複雜面相以及深刻體會。
    在第二項議題方面:藉由春秋時人推崇道德之說,可知道德已作為指導人生最為重要的原則。彼時往往憑藉歷史傳統、天道、人性,闡述道德的必要性。而這三種說明,亦各自有其解釋強度。歷史傳統,是從「時際人」的角度,論述道德之必要;天道,係由神秘的覺知觀照中,相信道德之必要,且作為道德的形上依據;人性,則是體察自我身心之理,以求建立個人秩序,並發為群體倫理、文化之努力。
    在第三項議題方面:春秋時人既認為上天是道德之形上根源,復以上天秉持道德原則獎懲人世;甚至諸多現象之發生,亦歸於上天獎懲。然此種德福一致的觀點,勢必引發「應然」與「實然」衝突的質難。因此當時存在著極為深刻的懷疑上天之說。此外,也有試圖從不同角度,期望捍衛天道的主張。凡此,均顯示春秋時人於道德根源問題的省思與琢磨。
    在第四個議題方面:本文說明春秋時人對道德自覺已有意識;並指出精潔、敬、情感三者,與道德的自我覺察、建構,還有修養功夫,有著密切關聯。精潔,目的在於純化意念,令內在理則透顯。敬,是一個人自我內外的時刻觀照、提撕,而不流於苟且。情感,則是人類美好之性質,然則欲使之中和,必得經過一番認知、體察,以及歷練。
    在第五個議題方面:本文考察仁、義、忠、禮的意義,與其概念運用之情況。指出這四個概念都具有「廣大涵攝性」與「自我調節性」,由是判定在春秋時人之道德觀中,此四者實乃「相互為用」之關係。
    要之,春秋時期於道德之「形式意義」與「實質意義」,均展現極其豐富的內涵。它既深化了殷周之際以來,由周公確立的倫理道德精神,也帶給後人莫大的啟發與影響。
    參考文獻: 一、古籍及近人校注
    (一)、經部
    1. 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華書局,1994。
    2. 屈萬里,《尚書集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
    3. 鄭玄 箋,孔穎達 正義,《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
    4. 屈萬里,《詩經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
    5. 鄭玄 注,賈公彥 疏,《周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6. 鄭玄 注,孔穎達 正義,《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
    7. 孫希旦,《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
    8. 杜預 注,孔穎達 正義,《春秋左傳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9. 竹添光鴻,《左傳會箋》,臺北:明達出版社據「漢文大系本」影印,1986。
    10.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1990。
    11. 呂祖謙,《東萊博議》,臺南:東海出版社,1971。
    12. 何休 注,徐彥 疏,《春秋公羊傳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13. 范寧 集解,楊士勛 疏,《春秋穀梁傳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14. 蘇輿,《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
    15. 陳厚耀,《春秋世族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印行,時間不詳。
    16. 皇侃,《論語集解義疏》,臺北:世界書局,1963。
    17. 楊伯峻,《論語譯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7。
    18. 唐玄宗 注,邢昺 疏,《孝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
    19.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
    20. 戴震,《孟子字義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82。
    21. 許慎 撰,段玉裁 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
    22. 張舜徽,《說文解字約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4。
    23. 丁福保,《說文解字詁林正補合編》,臺北:鼎文書局,1997。
    24. 張伯行 纂輯,《小學集解》,收於《叢書集成新編》第三十三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25. 汪中,《經義知新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
    26. 王引之,《經義述聞》,臺北:廣文書局,1963。
    27. 俞樾,《群經平議》,收於楊家駱 主編,《俞樾劄記五種》,臺北:世界書局,1963。
    (二)、史部
    1. 徐元誥,《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
    2. 吳曾祺,《國語韋解補正》,收於林慶彰、賴明德、劉兆祐、張高評主編,《晚清四部叢刊》冊52,臺中:文听閣圖書有限公司,2010。
    3. 董增齡,《國語正義》,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續修四庫全書》42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 劉向 集錄,《戰國策》,臺北:里仁書局,1990。
    5. 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
    6. 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
    7. 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
    8. 陳壽,《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59。
    9. 房玄齡等,《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三)、子部
    1. 李滌生,《荀子集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
    2. 朱謙之,《老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4。
    3. 王先謙、劉武,《莊子集解 莊子集解內篇補正》,臺北:木鐸出版社,1988。
    4. 王煥鑣,《墨子集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5. 黎翔鳳,《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
    6. 陳奇猷,《韓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7. 陳奇猷,《呂氏春秋校釋》,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88。
    8. 王充 著,楊寶忠 校箋,《論衡校箋》,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9. 徐震堮,《世說新語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84。
    10. 王應麟 撰,翁元圻 注,《翁注困學紀聞》,臺北:世界書局,1984。
    11. 黎靖德 編,《朱子語類》,臺北:華世出版社,1987。
    12. 洪邁,《容齋隨筆》,北京:中華書局,2005。
    13. 顧炎武,《原抄本日知錄》,臺北:臺灣明倫書局,1979。
    14. 俞正燮,《癸巳類稿 癸巳存稿》,臺北:世界書局,1960。
    15. 王念孫,《讀書雜志》,臺北:世界書局,1988。
    16. 陳澧,《東塾讀書記》,臺北:世界書局,1961。
    17. 袁珂,《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82。
    18. 鳩摩羅什 譯,《佛遺教經》,收於《佛遺教三經》,臺南:和裕出版社,2007。
    19. 跋陀羅等 譯,《大方廣佛華嚴經》,臺北:華嚴法會四眾緇素,1975。
    20. 釋道安 發行,《楞嚴經》,臺北:臺灣印經處,1973。
    21. 岡波巴大師 著,張澄基 譯,《岡波巴大師全集選譯》,臺北:法爾出版社,1992。
    22. 瞿汝稷 編集,廖進生 整編,《指月錄》,臺南:和裕出版社,2008。
    23. 袁了凡,《了凡四訓》,臺南:能仁出版社,2012。
    24. 不著撰人,《關聖帝君戒淫經》,臺北:耀騰印刷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印行時間不詳。
    (四)、集部
    1. 洪興祖,《楚辭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
    2. 柳宗元,《柳河東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3. 張載,《張載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
    4. 葉夢得 撰,逯銘昕 校注,《石林詩話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
    5. 陳俊民 校編,《朱子文集》,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2000。
    6. 呂祖謙 編著,黃靈庚、吳戰壘 主編,《呂祖謙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
    7. 陳亮,《陳龍川文集》,臺北:新興書局,1956。
    8. 歸有光,《震川先生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9. 阮元,《揅經室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
    二、近人著作
    (一)、專書
    25. 丁耘 主編,《什麼是思想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6. 于省吾,《雙劍誃群經新證 雙劍誃諸子新證》,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
    27.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上古史編輯委員會,《中國上古史(待定稿)》第三本,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上古史編輯委員會,1985。
    28. 中國歷史大辭典.先秦史卷編纂委員會編,《中國歷史大辭典.先秦史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6。
    29. 方孝岳,《左傳通論》,上海:上海印書館,1935。
    30.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5。
    31. 毛起,《春秋總論初稿》,上海:貞社,1935。
    32. 王力,《古代漢語》冊三,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
    33. 王國維,《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1959。
    34. 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古文字詁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5. 弘一大師 原著,豐子愷 畫,《護生畫集(一)》,臺南:和裕出版社,2003。
    36. 田苗苗 整理,《吳虞集》,北京:中華書局,2013。
    37. 任繼愈 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先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8.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
    39. 朱維錚 編,《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
    40. 朱耀沂,《人蟲大戰:改寫人類歷史的蟲蟲危機》,臺北:商周出版,2005。
    41.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4。
    42.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
    43. 牟宗三,《牟宗三先生全集》冊九,臺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2003。
    44. 佐藤將之,《中國古代的「忠」論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
    45.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
    46. 吳闓生,《左傳微》,收於林慶彰 編,《民國時期經學叢書》第二輯40,臺中:文听閣圖書有限公司,2008。
    47. 呂思勉,《先秦學術概論》,收於《民國叢書》第四編,上海:上海書店,1992。
    48. 李杜,《中西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上帝》,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8。
    49. 李杜,《中國古代天道思想論》,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
    50. 李宗侗,《中國古代社會史》,臺北,華岡出版有限公司,1977。
    51. 李學勤,《李學勤學術文化隨筆》,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
    52. 李學勤,《重寫學術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53. 李學勤,《李學勤文集》,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
    54. 杜維明 著,郭齊勇、鄭文龍 主編,《杜維明文集》第五卷,武漢:武漢出版社,2002。
    55. 沈剛伯,《沈剛伯先生文集》,臺北,中央日報出版社,1982。
    56. 沈起煒,《中國歷史大事年表 古代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
    57. 周法高,《金文詁林補》,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2。
    58. 屈萬里,《屈萬里先生文集》冊十七,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5。
    59.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
    60. 林慶彰 主編,《五十年來的經學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
    61. 芥川龍之介 著,高慧勤 譯,《蜘蛛之絲》,青島:青島出版社,2013。
    62. 金其源,《讀書管見》,臺北:世界書局,1963。
    63. 金岳霖 著,胡軍 編,《金岳霖選集》,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64. 金滿慈 著,南懷瑾 批,《參禪日記續集》,臺北:老古文化事業公司,1986。
    65. 侯外盧,《中國古代社會史》,收於《民國叢書》第一編,上海:上海書店,1989。
    66. 俞志慧,《《國語》韋昭注辨正》,北京:中華書局,2009。
    67. 胡厚宣,《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68. 胡軍、孫尚揚 主編,《詮釋與建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69. 胡適,《中國古代哲學史》,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6。
    70. 范文瀾,《群經概論》,收於《民國叢書》第二編,上海:上海書店,1992。
    71. 唐文治,《茹經堂文集》,臺北:環球書局,1970。
    72.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 原道篇》,香港:新亞書院研究所,1973。
    73.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 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
    74.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 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75. 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
    76. 唐君毅全集編委會,《唐君毅先生全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
    77.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59。
    78.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三,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
    79. 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
    80.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81. 高兆明,《心靈秩序與生活秩序:黑格爾《法哲學原理》釋義》,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82. 高亨 纂著,董治安 整理,《古字通假會典》,濟南:齊魯書社,1989。
    83. 張心澂,《偽書通考》,臺北:明倫出版社,1970。
    84. 張世超、孫凌安、金國泰、馬如森,《金文形義通解》,京都:中文出版社,1996。
    85. 張以仁,《春秋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
    86. 張光直,《考古學專題六講》,臺北:稻鄉出版社,1988。
    87. 張光直,《考古人類學隨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
    88. 張亨,《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
    89. 張其淦,《左傳禮說》,收於臺灣力行書局編輯部,《經學粹編》,臺北:臺灣力行書局,1970。
    90. 張春興,《現代心理學》,臺北: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1。
    91. 張高評,《春秋書法與左傳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92. 張端穗,《左傳思想探微》,臺北:學海出版社,1987。
    93. 張蓓蓓,《認識國學》,臺北:臺灣書店,2000。
    94. 張澄基,《佛學今詮》上冊,臺北:財團法人臺北市慧炬出版社,1992。
    95. 張澄基,《佛學今詮》下冊,臺北:財團法人臺北市慧炬出版社,1992。
    96. 張蔭麟,《中國上古史綱》,收於《張蔭麟先生文集》上冊,臺北:九思出版社,1977。
    97. 梁啟超,《儒家哲學》,臺北: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59。
    98. 梁啟超,《要籍解題及其讀法》,臺北,華正書局,1974。
    99. 梁啟超,《先秦政治思想史》,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0。
    100. 梁啟超,《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01. 章炳麟,《春秋左氏疑義答問》,收於章炳麟,《章氏叢書》,臺北:世界書局,1981。
    102. 章太炎 著,張昭軍 編,《章太炎講國學》,北京,東方出版社,2007。
    103. 許子濱,《《春秋》《左傳》禮制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04. 許倬雲,《求古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
    105. 郭沫若,《金文叢考》,收於郭沫若著作編輯出版委員會編,《郭沫若全集 考古編》第五卷,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106. 郭沫若,《青銅時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107. 陳大齊,《論語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
    108.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
    109. 陳建民 口述,康地保羅 筆錄,無憂子 譯,《佛教禪定》,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
    110.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1988。
    111. 陳槃,《舊學舊史說叢》,臺北:國立編譯館,1993。
    112. 陳槃,《澗莊文錄》,臺北:國立編譯館,1997。
    113.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
    114. 傅斯年,《性命古訓辨證》,收於傅斯年 著,陳槃等 校訂,《傅斯年全集》第二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
    115.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4。
    116. 智顗大師 述,寶靜法師 講,《修習止觀坐禪法要講述》,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1996。
    117. 程發韌,《春秋人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
    118. 童書業,《春秋左傳研究》,收於童教英 整理,《童書業著作集》第一卷,北京:中華書局,2008。
    119.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出版項未載明。
    120. 馮友蘭,《三松堂全集》,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121. 黃彰健,《經今古文學問題新論》,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
    122. 黃彰健,《中國遠古史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6。
    123. 黃彰健,《周公孔子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7。
    124. 楊寬,《古史新探》,出版項未註明。
    125. 楊寬,《戰國史》,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7。
    126. 楊儒賓 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
    127.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
    128. 楊樹達,《積微居讀書記》,臺北:大通書局,1971。
    129. 楊樹達,《積微居金文說》,北京:中華書局,1997。
    130. 楊樹達,《詞詮》,北京:中華書局,2004。
    131. 楊樹達,《春秋大義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32. 葉國良,《古代禮制與風俗》,臺北:臺灣書店,1997。
    133. 虞萬里 校點,《馬一浮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134. 裘錫圭,《文史叢稿》,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
    135. 熊十力,《原儒》,臺北:大明王氏出版公司,1975。
    136. 蕭萐父 主編,《熊十力全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137. 臺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美國大英百科全書公司,《簡明大英百科全書》冊17,臺北:臺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9。
    138. 蒙文通,《古學甄微》,收於黃小石 編,《蒙文通文集》第一卷,成都:巴蜀書社,1987。
    139. 蒙文通,《經學抉原》,收於黃小石 編,《蒙文通文集》第三卷,成都:巴蜀書社,1995。
    140. 趙紀彬,《中國哲學思想》,收於《民國叢書》第二編,上海:上海書店,1990。
    141. 劉正浩,《左海鉤沈》,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
    142. 劉咸炘,《推十書》,成都:成都古籍書店,1996。
    143. 劉建國,《先秦偽書辯正》,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7。
    144. 劉師培,《劉申叔先生遺書》,臺北:華世出版社,1975。
    145. 劉瑛,《《左傳》、《國語》方術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
    146. 劉夢溪 主編,《中國現代學術經典 梁漱溟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147. 鄭良樹,《續偽書通考》,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148. 鄭開,《德禮之間:前諸子時期的思想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2009。
    149. 黎建球,《先秦天道思想》,臺北:箴言出版社,1974。
    150.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
    151. 錢玄同,《錢玄同文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152. 錢穆,《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臺北:三民書局有限公司,1971。
    153.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6。
    154. 錢穆,《中國思想通俗講話》,收於錢賓四先生全集編委會,《錢賓四先生全集》24,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
    155. 錢賓四先生全集編委會,《錢賓四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
    156.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
    157. 戴君仁,《梅園論學集》,臺北:臺灣開明書店,民1970。
    158. 瞿同祖,《中國封建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59. 羅義俊 編,《評新儒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160. 釋繼程,《六妙門講記》,臺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
    161. 顧德融、朱順龍,《春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62. 顧頡剛,《史林雜識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63。
    163. 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 著,范進、柯錦華、秦典華、孟慶時 譯,《叔本華論說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164. 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 著,劉大悲 譯,《意志與表象的世界》,臺北:志文出版社,1993。
    165. 阿爾弗雷德.諾思.懷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 著,楊富斌 譯,《過程與實在》,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03。
    166. 安東尼.弗盧(Antony Fltw) 主編,黃頌杰等 譯,《新哲學辭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2。
    167. 阿爾貝・雅卡爾(Albert Jacquatd)、于蓋特・普拉內斯(Huguette Planés) 著,周冉 譯,《獻給非哲學家的小哲學》,臺北:知書房出版社,2002。
    168. 貝奈戴托.克羅齊(Benedetto Croce) 著,傅任敢 譯,《歷史學的理論和實際》,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169. 本杰明.史華慈(Benjamin Isadore Schwartz) 著,程鋼 譯,《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
    170. 榮格(Carl Gustav Jung) 著,鴻鈞 譯,《分析心理學──集體無意識》,臺北:結構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0。
    171. 羅伯特.梅斯勒(C. Robert Mesle) 著,周邦獻 譯,《過程─關係哲學──淺釋懷特海》,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9。
    172. 休謨(David Hume) 著,周曉亮 譯,《論道德原理/論人類理智》,南京:譯林出版社,2010。
    173. Dennis Lloyd 著,張茂柏 譯,《法律的理念》,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
    174. 愛德華.泰勒(Edward Tylor) 著,連樹聲 譯,《原始文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175. 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著,范揚、張企泰 譯,《法哲學原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176. George Moore 著 楊選 譯,《哲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77. Jenny Teichman、Katherine C. Evans 著,蔡政宏、古秀鈴、謝鳳儀 譯,《哲學的二十六堂課》,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3。
    178. 雅斯培(Karl Jaspers) 著,魏楚雄、俞新天 譯,《歷史的起源與目標》,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
    179. 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 著,尚志英 譯,《哲學研究》,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
    180. L.史特博(Lee Strobel) 著,李伯明 譯,《為何說不?基督信仰再思》,香港:海天書樓,2002。
    181. 馬克思.韋伯(Max Weber) 著,林榮遠 譯,《經濟與社會》,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182. 戈爾丁(Martin P. Golding) 著,廖天美、結構編輯群 譯,《法律哲學》,臺北:結構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1。
    183. Nigel Warburton 著,李培元 譯,《哲學思想的大師》,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3。
    184. 尼克拉斯.盧曼(Niklas Luhmann) 著,瞿鐵鵬、李強 譯,《信任:一個社會複雜性的簡化機制》,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5。
    185. 羅伯特.奧迪(Robert Audi) 主編,王思迅 中文版主編,《劍橋哲學辭典》,臺北:貓頭鷹出版,2002。
    186. 魯道夫.奧托(Rudolf Otto) 著,成窮、周邦憲 譯,《論神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187. 雪莉.雪莉.阿南達慕提(Shrii Shrii Anandamurti) 著,李淑蘭、沈鳳財 譯,《阿南達瑪迦:激揚生命的哲學》,臺北:阿南達瑪迦出版社,1990。
    188. 雪莉.雪莉.阿南達慕提(Shrii Shrii Anandamurti) 著,吳春華、陳怡靜、邱奕嘉、陳懷塵 譯,《生命的奧秘․脈輪科學觀》,臺北:阿南達瑪迦出版社,2008。
    189. 霍布斯(Thomas Hobbes) 著,黎思復、黎廷弼 譯,《利維坦》,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
    190. 考夫曼(Walter Kaufmann) 著,陳鼓應、孟祥森、劉崎 譯,《存在主義哲學》,臺北:商務印書館,1982。
    (二)、學位論文
    1. 楊美玲,《左傳倫理精神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學院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
    2. 王聰明,《左傳之人文思想研究》,收於林慶彰主編,《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第十五冊,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1987年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3. 陳熾彬,《左傳中的巫術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9。
    4. 蔡妙真,《《左傳》中有關神異記事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5. 陳一弘,《呂氏春秋名實觀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
    6. 紀慶豐,《左傳忠義史觀研究》,新竹:玄奘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7. 李強,《左傳預言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學位論文,2009。
    (三)、文集論文
    1. 成中英,〈中國倫理體系及其現代化〉,收於樊和平,《中國倫理的精神》(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5),頁1-23。
    2. 牟鐘鑒,〈新儒家的歷史貢獻與理論難題〉,收於鄭家棟、葉海煙 主編,《新儒家評論》(北京:中國廣播電社出版社,1994),頁36-56。
    3. 李弘祺,〈試論思想史的歷史研究〉,收於李弘祺等著,《史學方法論集》(臺北:食貨出版社,1980),頁199-236。
    4. 杜正勝,〈周禮身分的象徵〉,收於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 歷史與考古組》(臺北:中央研究院,1989),頁295-306。
    5. 胡念貽,〈《左傳》的真偽和寫作時代問題考辨〉,收於傅永聚,韓鍾文 主編,《儒家經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3),頁413-467。
    6. 張以仁,〈國語札記〉,收於慶祝李濟先生七十歲論文集編輯委員會 編,《慶祝李濟先生七十歲論文集》(臺北:清華學報社,1967),頁905-916。
    7. 陳大齊,〈孔子學說的五個中心概念〉,收於陳大齊等著,《孔學論集》(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7),頁1-33。
    8. 程水金,〈睿智的理性與狡黠的良知──《左傳》對天人關係的文化反思〉,收於馮天瑜 主編,《人文論叢》(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頁319-328。
    9. 楊伯峻,〈我和《左傳》〉,收於張世林 編,《學林春秋初編》(北京:朝華出版社,1999),頁200-203。
    10. 楊亮功,〈中國家族制度與儒家倫理思想〉,收於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編輯委員會 編印,《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 思想哲學組》(臺北:中央研究院,1981),頁937-950。
    11. 趙伯雄,〈《春秋》學研究的現狀及相關諸問題〉,收於北京大學《儒藏》編纂中心 編,《儒家典籍與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頁79-86。
    12. 劉正浩,〈六十年來之左氏學〉,收於程發韌 主編,《六十年來之國學》(一)(臺北:正中書局,1972),頁467-524。
    13. 饒宗頤,〈《春秋左傳》中之「禮經」及重要禮論〉,收於《聯合書院三十周年紀念論文集》(出版項未注明),頁49-57。
    14. 顧頡剛 遺作,王煦華 整理,〈春秋研究講義案語〉,收於入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主辦,《中國古籍研究》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頁1-29。
    15. Werkmeister, William Henry 著,姚介厚 譯,〈價值理論問題〉,收於涂紀亮 編,《當代美國哲學論著選譯》第二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頁246-271。
    (四)、期刊論文
    1. 雷海宗,〈孔子以前之哲學〉,《金陵學報》2.1(1932.5):1-19。
    2. 陳朝爵,〈讀左隨筆〉,《國立中央大學社會科學叢刊》2.3(1934.12):1-23。
    3. 孫次舟,〈左傳國語原非一書證〉,《責善半月刊》1.4、1.6、1.7(1940.5、1940.6):2-6,7-10,11-16。
    4. 傅斯年,〈跋陳槃君「春秋公矢魚於棠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2(1936,月份未詳):194-197。
    5. 陳槃,〈古社會田狩與祭祀之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1.2(1948,月份未詳):1-17。
    6. 董作賓,〈毛公鼎釋文註釋〉,《大陸雜誌》5.9(1952.11):13-19。
    7. 錢穆,〈論春秋時代人之道德精神(上)(下)〉,《新亞學報》2.2(1957.2):35-77。
    8. 芮逸夫,〈釋甥舅之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0(1959.10):237-258。
    9. 安志敏、陳公柔,〈長沙戰國繒書及其有關問題〉,《文物》155(1963.9):48-60。
    10. 許倬雲,〈春秋戰國間的社會變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4(1963.12):559-587。
    11. 李杜,〈孔子以前之宗教形而上觀〉,《思與言》2.6(1965.3):3-12,30。
    12. 陳鼓應,〈漫談存在主義〉,《思與言》2.6(1965.3):42-44。
    13. 張以仁,〈國語札記〉,《大陸雜誌》30.7(1965.4):27-31。
    14. 陳鼓應,〈約伯──最早的存在主義者〉,《出版月刊》13(1966.6):47-49,55。
    15. 徐復觀,〈從學術上搶救下一代──以許君倬雲有關周初史實的一篇論文為例〉,《中華雜誌》6.9(1968.9):30-43。
    16. 戴君仁,〈陰陽五行學說究原〉,《大陸雜誌》37.8(1968.10):1-8。
    17. 陳槃,〈春秋時代的鄉校〉,《大陸雜誌》38.4(1969.2):6-9。
    18. 王泳,〈左傳中的民本思想及其對後世的影響〉,《新時代》9.3、9.4(1969.3、1969.4):23-25、35。
    19. 李曰剛,〈春秋之大義微言〉,《中華文化復興月刊》4.3(1971.3):37-40。
    20. 楊希牧,〈中國古代的神秘數字論稿〉,《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3(1973.4):89-118。
    21. 鄭良樹,〈論左傳「君子曰」非後人所附益〉,《書目季刊》8.2(1974.9):21-28。
    22. 杜正勝,〈城邦時代的農莊社會結構與土地經濟型態〉,《大陸雜誌》50.5(1975.5):27-41。
    23. 杜正勝,〈城邦時代的貴族世官與采邑世祿〉,《大陸雜誌》51.1(1975.7):24-33。
    24. 鄭良樹,〈再論左傳「君子曰」非後人所附益〉,《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8.2(1975.12):42,50-51。
    25. 方穎嫻,〈原仁論──自詩書至孔子時代觀念之演變〉,《大陸雜誌》12.3(1976.3):22-34。
    26. 王靖宇,〈從左傳看中國早期敘事文〉,《中華文化復興月刊》9.5(1976.5):18-24。
    27. Roland N. Stromberg 著,蔡英文 譯,〈思想史家所用的模式〉,《食貨月刊》6.8(1976.10):40-50。
    28. 白川靜 著,張賢豹 譯,〈青銅器時代〉,《幼獅月刊》45.3(1977.3):50-53。
    29. 陳特,〈目的論與義務論之爭的根源問題〉,《中國學人》6(1977.9):25-37。
    30. 戴君仁,〈釋敬〉,《書目季刊》11.1(1977.6):3-5。
    31. 饒宗頤,〈天神觀與道德思想〉,《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9.1(1978.3):77-100。
    32. 杜正勝,〈周代封建的建立 封建與宗法(上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0.3(1979.9):485-550。
    33. 薛順雄,〈左傳補箋(上篇)〉,《東海中文學報》1(1979.11):25-38。
    34. 萊特(Arthur F. Wright) 著,張端穗 譯,〈研究中國思想的方法〉,《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5.5(1982.5):17-22。
    35. 胡昌智,〈什麼是歷史意識?〉,《思與言》21.1(1983.5):2-12。
    36. 王曉波,〈古代民主與民本思想〉,《大陸雜誌》67.1(1983.7):14-24。
    37. 日原利國 著,余崇生 譯,〈復讐之論理〉,《大陸雜誌》67.6(1983.12):29-39。
    38. 殷孟倫,〈《國語》哲學思想研究〉,《中國哲學史研究》44(1984.1):31-35。
    39. 呂紹綱,〈試論春秋前期和中期的道德〉,《社會科學戰線》26(1984.4):32-36。
    40. 張以仁,〈國語韋解商榷〉,《孔孟月刊》23.3(1984.11):36-37。
    41. 杜普瑞(Louis Dupré) 著,傅佩榮 譯,〈神聖記號之種種(三)〉,《中國文化月刊》70(1985.8):105-111。
    42. 陳槃,〈中國古史論稿商榷〉,《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19.1(1986.6):99-117。
    43. 杜正勝,〈關於周代國家型態的蠡測──「封建城邦」說芻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7.3(1986.9):465-500。
    44. 施之勉,〈國語確為左丘明作辨〉,《大陸雜誌》68.2(1984.2):47-48。
    45. 施之勉,〈國語二十一篇左丘明著〉,《大陸雜誌》70.5(1985.6):46-47。
    46. 施之勉,〈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大陸雜誌》74.1(1987.1):29-31。
    47. Robert M.Kingdon 著,林安梧 譯,〈神學中的決定論:預定論〉,《鵝湖》13.6(1987.12):34-41。
    48. 李弘祺,〈另一種鄉愁──從敏銳的直覺談思想史上理智的問題〉,《文星》(1988.1):55-65。
    49. 陳槃,〈中國古史論稿商榷(二)〉,《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21.1(1988.6):73-90。
    50. 祝平次,〈道德行為的分析模式〉,《臺大中文學報》2(1988.11):401-427。
    51. 陳槃,〈中國古史論稿商榷(三)〉,《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21.2(1988.12):43-60。
    52. 李零,〈出土發現古書年代的再認識〉,《九州學刊》3.1(1988.12):105-136。
    53. 成中英,〈自目的論與責任論分析與重建儒家道德哲學〉,《漢學研究》7.1(1989.6):307-352。
    54. 劉雨,〈西周金文中的祭祖禮〉,《考古學報》1989第四期(1989.10):495-521。
    55. 趙雅博,〈從左傳國語看春秋時代的思想(上)〉,《中國國學》17(1989.11):6-29。
    56. 徐文珊,〈由左丘明國語看政治道德〉,《孔孟月刊》28.10(1990.6):17-24。
    57. 施孝適,〈《爾雅》蟲魚名今釋〉,《大陸雜誌》81.3(1990.9):34-48。
    58. 趙雅博,〈從左傳國語看春秋時代的思想(下)〉,《中國國學》18(1990.11):6-29。
    59. 杜正勝,〈中國古代社會史重建的省思〉,《大陸雜誌》82.1(1991.1):15-30。
    60. 顧立三,〈左傳中有關心理記述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8(1991.1):1-22。
    61. 余英時,〈中國知識分子的邊緣化〉,《二十一世紀》6(1991.8):15-25。
    62. 勞榦,〈與何炳棣院士論「仁」書〉,《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3(1991.9):173-177。
    63. 李一遂,〈左氏春秋著錄書目研究〉,《書目季刊》25.3(1991.12):94-150。
    64. 康丹(Daniel Kane),〈文化相對主義與普遍主義〉,《二十一世紀》8(1991.12):68-72。
    65. 何炳棣,〈「克己復禮」真詮──當代新儒家杜維明治學方法的初步檢討〉,《二十一世紀》8(1991.12):139-147。
    66. 杜維明,〈從既驚訝又榮幸到迷惑而費解──寫在敬答何炳棣教授之前〉,《二十一世紀》8(1991.12):148-150。
    67. 劉述先,〈從方法論的角度論何炳棣教授對「克己復禮」的解釋〉,《二十一世紀》9(1992.2):140-147。
    68. 詹志禹、吳璧純,〈邏輯實證論的迷思〉,《思與言》30.1(1992.3):101-121。
    69. 何炳棣,〈答劉述先教授──再論「克己復禮」的詮釋〉,《二十一世紀》10(1992.4):150-155。
    70. 何炳棣,〈原禮〉,《二十一世紀》11(1992.6):102-110。
    71. 劉述先,〈再談「克己復禮真詮」──敬答何炳棣教授〉,《二十一世紀》11(1992.6):148-150。
    72. 林火旺,〈結果論及其批判〉,《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39(1992.6):295-339。
    73. 孫國棟,〈「克己復禮為仁」爭論平議〉,《二十一世紀》12(1992.8):139-142。
    74. 何炳棣,〈答孫國棟教授〈「克己復禮為仁」爭論平議〉〉,《二十一世紀》13(1992.10):129-133。
    75. 王靖宇,〈美國的《左傳》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通訊》3.1(1993.3):72-80。
    76. 陳槃,〈中國古史論稿商榷別錄〉,《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1993.3):1-26 。
    77. 孫國棟,〈敬答何炳棣教授〉,《二十一世紀》17(1993.6):138-140。
    78. 羅多弼(Torbjörn Lodén),〈觀念的意義與功能辨析〉,《二十一世紀》18(1993.8):108-113。
    79. 劉起釪,〈《尚書》的〈甘誓〉〈洪範〉兩篇中的「五行」〉,《中國文哲研究通訊》3.3(1993.9):1-14。
    80. 晁福林,〈論周代卿權〉,《中國古代史(先秦至隋唐)》1994第一期(1994.2):45-62。
    81. 林啟屏,〈擴大征兵與東周世局的變化〉,《曁大學報》2.1(1994.3):13-32。
    82. 陳鴻森,〈《國語三君注輯存》摭遺(上)〉,《大陸雜誌》88.5(1994.5):4-18。
    83. 陳鴻森,〈《國語三君注輯存》摭遺(下)〉,《大陸雜誌》88.6(1994.6):10-18。
    84. 王靖宇,〈從敘事文學角度看《左傳》與《國語》的關係〉,《中國文哲研究集刊》6(1995.3):1-30。
    85. 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中國古代生命觀念的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6.2(1995.6):383-485。
    86. 何炳棣,〈華夏人本主義文化:淵源、特徵及意義(上)〉,《二十一世紀》33(1996.2):91-101。
    87. 何炳棣,〈華夏人本主義文化:淵源、特徵及意義(下)〉,《二十一世紀》34(1996.4):88-101。
    88. 鄔昆如,〈倫理學是什麼──基本概念〉,《哲學與文化》23.7(1996.7):1748-1763。
    89. 趙雅博,〈左傳國語中的天道思想〉,《哲學與文化》23.10(1996.10):3056-3072。
    90. 夏傳才,〈詩經學四大公案的現代進展〉,《河北學刊》95(1998.1):62-72、78。
    91. 吳榮曾,〈讀帛書本《春秋事語》〉,《文物》501(1998.2):35-38。
    92. 余英時,〈軸心突破和禮樂傳統〉,《二十一世紀》58(2000.4):17-28。
    93. 劉麗文,〈論《左傳》「天德合一」的天命觀〉,《中國哲學》2001第一期(2001.1):8-15。
    94. 顏世鉉,〈郭店楚簡〈六德〉箋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2.2(2001.6):443-501。
    95. 王遠義,〈儒學與馬克思主義:析論梁漱溟的歷史觀〉,《臺大文史哲學報》56(2002.5): 145-196。
    96. 甘懷真,〈中國古代君臣間的敬禮及其經典詮釋〉,《臺大歷史學報》31(2003.6):45-75。
    97. 戴景賢,〈殷周政教關係與周代治術中人文觀念之概念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3(2003.9):129-177。
    98. 吳汝鈞,〈知識論的重要概念與問題:量論之一(中)〉,《鵝湖月刊》30.6(2004.12):40-45。
    99. 司坎倫(Thomas Scanlon) 著,陳真 譯,〈何為道德:道德動機和道德的多樣性〉,《江漢學刊》237(2005.3):22-28。
    100. 黃進興,〈閱讀理論與史學理解〉,《新史學》16.2(2005.6):153-177。
    101. 晁福林,〈先秦時期「德」觀念的起源及其發展〉,《中國哲學》2005第九期(2005.9):15-27,73。
    102. 黃彰健,〈釋《春秋》左氏經傳所記魯國禘禮並釋《公羊傳》「五年而再殷祭」〉,《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5.4(2005.12):699-743。
    103. 白奚,〈從《左傳》、《國語》的「仁」觀念看孔子對「仁」的價值提升〉,《中國哲學》2007十一期(2007.11):2-7。
    104. 金春峰,〈「德」的歷史考察〉,《中國哲學》2008第三期(2008.3):3-10。
    105. 何炳棣,〈從《莊子・天下》篇首解析先秦思想中的基本關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8.1(2007.3):1-34。
    106. 陳一弘,〈荀子與周禮之關係──以威儀為攷察中心〉,《漢學研究》27(2009.6):201-232。
    107. 林啟屏,〈「內在超越」的一個發生學解釋:以堯舜形象為討論中心〉,《哲學與文化》39.4(2012.4):117-139。
    108. 楊儒賓,〈時間形式、禮與恥感──火的原型象徵〉,《清華學報》43.4(2013.12):555-598。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9415150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41515071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507101.pdf4667KbAdobe PDF22669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