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014/145046 (79%)
Visitors : 52031186      Online Users : 40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8749


    Title: 欲望大他者:80年代電影與小說的互文性──以〈孤戀花〉、〈我愛瑪莉〉、〈風櫃來的人〉為例
    Desiring the Other: the Intertextuality between Fiction and 1980s Films-using Love`s Lone Flower, I Love Mary, and Boys from Fenggui as the examples
    Authors: 吳孟翰
    Wu, Meng Han
    Contributors: 楊小濱
    Yang, Xiao Bin
    吳孟翰
    Wu, Meng Han
    Keywords: 大他者
    四種話語
    孤戀花
    我愛瑪利
    風櫃來的人
    the Other
    four discourses
    Love`s Lone Flower
    I Love Mary
    Boys from Fenggui
    Date: 2015
    Issue Date: 2015-10-01 14:17:01 (UTC+8)
    Abstract: 本研究的核心關切,在於指出小說與其改編電影之間的差異的面貌,乃因文化語境作為一個拉岡精神分析理論下的大他者,時刻影響著文本的生成與改變。因此,本研究透過互文性的脈絡,將文化語境此一要素引入文學與其改編電影的討論之中,並且經由拉岡四種話語的結構,重新對兩類文本進行分析。在此一方法下,本研究以白先勇〈孤戀花〉、黃春明〈我愛瑪莉〉,以及朱天文〈風櫃來的人〉為主要文學文本,並以林清介、柯一正、與侯孝賢於八○年代分別執導的同名電影為探論對象,最後指出改編電影在文化語境的影響下所形成的三種樣態,分別是:主人話語結構下,主體追尋大他者絕爽的改編;或者,在大學話語結構下,主體因為對文化語境完全臣服,而使改編陷入一種錯亂的情境;又或者,在分析師話語結構下,主體因穿越大他者的幻想,而在境界上形成的超越改編。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rgue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which being the Other in Lacanian psychoanalytic theory, in fiction and its film adaptation. That is, this study would elaborate how a subject`s desire toward the Other could let the Other affect the gene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adaptation in every second. Hence, through the context of intertextuality, this study brings culture into the discussion between fiction and adaptation, and re-analyses two kinds of text by the structure of four discourses in Lacan’s psychoanalysis theory. Using the fiction Love`s Lone Flower, I Love Mary, and Boys from Fenggui as the example, and comparing to their film adaptation, this study, in the end, points out three different types tha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the adaptation would become: In master’s discourse, the adaptation could be the production, produced by the subject who chases after the Other’s jouissance. And in university’s discourse, it could be a confused situation that results from subject’s complete obedience to the Other. Or in analytic discourse, it could be a transcendent adaptation which is generated by the subject who traverses the Other’s fantasy.
    Reference: 一、 中文書目
    (一)專書
    白先勇:《台北人》,台北:爾雅,2002。
    白先勇:《金大班的最後一夜(劇本)》,台北:遠景,1985。
    白先勇原著:《孤戀花》,台北:遠流,2005。
    安德烈・巴贊著,崔君衍譯:《電影是什麼?》,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7。
    朱天文:《朱天文電影小說集》,台北:遠流,1991。
    朱天文:《最想念的季節》,台北:遠流,1994。
    江寶釵、林鎮山編:《泥土的滋味:黃春明文學論集》,台北:聯合文學,2009。
    吳瓊:《雅克‧拉康——閱讀你的症狀》,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宋子文:《台灣電影三十年》,上海:復旦大學,2006。
    李天鐸:《台灣電影、社會與歷史》,台北縣新莊市:視覺傳播藝術學會,1997。
    李泳泉:《台灣電影閱覽》,台北:玉山,1998。
    李瑞騰、梁竣瓘編選:《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42:黃春明》,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3。
    李漢偉:《台灣小說的三種悲情》,台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86。
    李歐梵:《文學改編電影》,香港:三聯書店,2010。
    狄倫‧伊凡斯著、劉紀蕙等譯:《拉岡精神分析辭彙》,台北:巨流,2009。
    卓伯棠編:《侯孝賢電影講座》,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2009。
    柯慶明選編:《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43:白先勇》,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3。
    紀傑克著,蔡淑惠譯:《傾斜觀看:在大眾文化中遇見拉岡》,苗栗:桂冠,2008。
    孫晶:《文化霸權理論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4。
    孫慰川:《當代台灣電影(1949-2007)》,北京:中國廣播電視,2008。
    徐立功、井迎瑞、黃建業總編:《電影辭典》,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1999。
    袁良駿:《白先勇論》,台北:爾雅,1991。
    梁新華:《新電影之死》,台北市:唐山,1991。
    陳儒修:《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台北:萬象,1993。
    喬治‧布魯斯東著,高駿千譯:《從小說到電影》,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1。
    曾秀萍:《孤臣‧孽子‧台北人——白先勇同志小說論》,台北:爾雅,2003。
    焦雄屏:《台灣新電影》,台北:時報,1988。
    雅克‧奧蒙、米歇爾‧瑪利著,崔君衍、胡玉龍譯:《電影理論與批評辭典》,北京:上海人民,2011。
    黃仁、王唯編著:《台灣電影百年史話》,台北:中華影評人協會出版,2004。
    黃建業:《人文電影的追尋》,台北:遠流,1990。
    黃建業編:《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1898-2000》(中冊),台北:文建會,2005。
    黃建業編:《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1898-2000》(下冊),台北:文建會,2005。
    黃春明:《莎喲娜啦・再見》,台北:皇冠,1987。
    黃儀冠:《從文字書寫到影像傳播:台灣「文學電影」之跨媒介改編》,台北:台灣學生,2012。
    楊小濱:《欲望與絕爽:拉岡視野下的當代華語文學與文化》,台北:麥田,2013。
    楊佳嫻編:《台灣成長小說選‧增訂版》,台北:二魚文化,2013。
    葉龍廷:《八十年代台灣電影史》,新竹:竹市影像博物館,2003。
    蒂費納‧薩莫瓦約著,邵煒譯:《互文性硏究》,天津:天津人民,2003。
    管仁健:《你不知道的台灣‧影視祕辛》,台北:文經社,2013。
    齊澤克著,胡大平等譯:《快感大轉移——婦女和因果性六論》,南京:江蘇人民,2004。
    齊澤克著,胡雨譚、葉肖譯:《幻想的瘟疫》,南京:江蘇人民,2006。
    歐陽子:《王謝堂前的燕子》,台北:爾雅,1976。
    盧非易:《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台北:遠流,1998。
    羅柏‧史坦著,陳儒修、郭幼龍譯:《電影理論解讀》,台北:遠流,2002。

    (二)單篇論文
    王艷平:〈男權壓迫下的女性哀歌——解讀白先勇《孤戀花》〉,《文學界(理論版)》2011年第7期,頁56-57。
    朱偉誠:〈〈孤戀花〉‧文本解析〉,收於朱偉誠編著:《台灣同志小說選》(台北:二魚文化,2005,頁62-63。
    朱熠:〈光影中的屋簷——侯孝賢電影對家庭形象的建構〉,《美育學刊》2011年第3期,頁89-97。
    吳孟翰:〈論〈孤戀花〉改編電影中的女性形象轉換〉,《文化研究雙月報》第148期(2015年1月),頁1-20。
    宋澤萊:〈台灣戰後諷刺文學的兩條路線——以吳濁流的〈波茨坦科長〉和黃春明的〈我愛瑪莉〉為例〉,《台灣文學三百年》,新北:印刻,2011,頁272-295。
    李天鐸、陳蓓之:〈八十年代台灣新電影的社會學再探〉,收於《銀幕與螢幕:東西影像文化探討——第二屆電影電視錄影國際學術論文集》,台北縣新莊市:中華民國視覺傳播藝術學會、輔仁大學傳播學系,1990,頁199-242。
    李振亞:〈從歷史的回憶到空間的想像:侯孝賢電影中都市影像的失落〉,《中外文學》第27卷第5期(1998年10月),頁120-135。
    李朝陽:〈《風櫃來的人》主題意蘊剖析〉,《電影文學》2011年第1期 ,頁28-29。
    肖睿:〈幸福在哪裡——評《風櫃來的人》〉,《青年文學》2005年第12期,頁72-75。
    周俊偉:〈後殖民文化與台灣當代文學〉,收於方忠編:《多元文化與台灣當代文學》,北京:文化藝術,2011,頁263-306
    林文淇:〈「醚味」與侯孝賢電影詩學〉,《電影欣賞學刊》第4卷第1期(2007年3月),頁104-117。
    林景蘇:〈侯孝賢的電影美學與語言〉,《應華學報》第1期(2006年12月),頁165-196。
    紀大偉:〈愛錢來做伙——1970年代台灣文學中的「女同性戀」〉,《女學學誌》第33期(2013年12月),頁1-46。
    胡萬川:〈你方唱罷我登場——從《台北人》中幾篇小說談起〉,《中外文學》第16卷第7期(1987年12月),頁56-69。
    孫松榮:〈新電影的窗框景觀,或新台灣電影的銀幕脈動〉,《電影欣賞學刊》第14期(2011年6月),頁39-54。
    孫筑瑾:〈《色戒》的兩個版本:評張愛玲小說兼談李安的電影〉,《思想》第15期(2010年5月),頁227-237。
    張夢妮:〈鄉土視域中的《風櫃來的人》〉,《名作欣賞》2014年第30期,頁146-151。
    莊宜文:〈文學/影像的合謀與拮抗─論關錦鵬《紅玫瑰‧白玫瑰》、李安《色‧戒》和張愛玲原文本的多重互涉〉,《政大中文學報》第九期(2008年6月),頁69-100。
    陳映真:〈七十年代黃春明小說中的新殖民主義批判意識——以《莎喲娜拉‧再見》、《小寡婦》和《我愛瑪莉》為中心〉,《文藝理論與批評》1999年第2期,頁89-101。
    陳碧月:〈白先勇及其小說中的同性戀人物〉,收於陳碧月編:《小說選讀》,台北:五南,1999,頁147-196。
    陸杰:〈我們青春停靠的車站——解讀《風櫃來的人》〉,《電影評介》2009年第11期,頁38-39。
    彭瑞金:〈我不愛瑪莉——試論黃春明的變調〉,《泥土的香味》,台北:東大,1980,頁93-105。
    曾秀萍:〈流離愛欲與家國想像:白先勇同志小說的「異國」離散與認同轉變(1969~1981)〉,《台灣文學學報》第14期(2009年6月),頁171-203。
    曾秀萍:〈從「台北人」到「雙城記」:《孤戀花》的城市再現、性別政治與家園認同〉,《第五屆國際青年學者漢學會議——表演與視覺藝術領域中的漢學研究》會議論文,台北:輔仁大學,2007。
    覃嫦、孫慰川:〈論當代台灣電影對城鄉文明的書寫〉,《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頁137-141。
    黃儀冠:〈性別符碼、異質發聲——白先勇小說與電影改編之互文研究〉,《台灣文學學報》第14期(2009年6月),頁139-170。
    楊雅君:〈沈從文對侯孝賢影像語言的影響研究〉,收於《東吳中文線上學術論文》第20期(2012年12月),頁77-111。
    廖素琴:〈黃春明七○年代城市小說之語言與文化探析〉,《朝陽人文社會學刊》第7卷第1期(2009年6月),頁131-160。
    蒲彥光:〈白先勇《台北人‧孤戀花》主題試析〉,《中國文學研究》第20期(2005年6月),頁319-352。
    褚錦婷、曾雨潤記錄整理:〈黃春明文學與宜蘭風土座談會記錄〉,《宜蘭文獻雜誌》(1994年9月),頁29-76。
    齊益壽:〈一把辛酸淚——試評《我愛瑪莉》〉,收於王夢鷗編:《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文學評論集》,台北:天視,1979,頁470-480。
    鄭樹森著,吳小俐、唐夢譯:〈「涉世」的意識形態——論侯孝賢的五部電影〉,《世界電影》1998年第4期,頁48-56。
    謝世宗:〈再探侯孝賢《風櫃來的人》:一個互文關係的研究〉,《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7期(2013年10月),頁9-32。
    謝婉貞:〈台灣社會中的一雙銳眼——黃春明的小說及其改編電影〉,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系刊第28期(2002年6月),頁5-6。
    韓琛:〈台灣新電影三十年:鄉土與本土的糾結〉,《台灣研究集刊》2012年第1期,頁79-86。
    簡政珍:〈白先勇的敘述者與放逐者〉,《中外文學》第30卷第2期(1997年7月),頁169-194。

    (三)學位論文
    申偉佩:《女性、城市、現代性——朱天文劇本與侯孝賢電影之互文研究(1987-2007)》(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吳佳芬:《白先勇小說中的同志人物形象刻畫與心理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
    林宣孝:《女同志書寫:白先勇小說〈孤戀花〉及其改編電影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侯季然:《「台灣黑電影」紀錄片之創作與意義》,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2006。
    徐正芬:《朱天文小說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2002。
    徐秀慧:《黃春明小說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
    張舟:《朱天文的文學與電影創作關係研究》,上海外國語大學碩士論文,2014。
    梁竣瓘:《黃春明及其作品研究——文學、社會和歷史的交互考察》,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梁瓊芳:《文學‧影像‧性別——八○年代台灣「文學電影」中的女身╱女聲》,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黃儀冠:《台灣女性書寫與電影影像之互文研究——以八○年代文化場域為主》,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
    葉思嫻:《性別、離散與空間─白先勇小說電影化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廖師宏:《侯孝賢電影中的青年群像與青春敘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趙庭婉:《尋找港都美學:電影中的高雄再現》,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羅琇怡:《朱天文電影文本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12。

    (四)其他
    于麗娜:〈青春物語——台灣新電影中的青春視角〉,《藝術廣角》2004年第6期,頁30-33。
    心岱:〈亞當不再愛夏娃——問卷之五〉,《皇冠》第335期,1982年1月,頁261。
    未著撰者:〈「我愛瑪莉」元月初開鏡/保持原著情節?柯一正「頭大」〉,《民生報》,1983年12月19日,第11版。
    未著撰者:〈廿六套戲服/只穿了一半/「金大班」主戲已結束〉,《民生報》1984年5月31日,第11版。
    未著撰者:〈白先勇「孤戀花」搬上銀幕〉,《民生報》,1984年7月6日,第11版。
    未著撰者:〈陸小芬、姚煒/比演技不比脫〉,《民生報》,1984年11月27日,第12版。
    未著撰者:〈暴露尺度引起衝突/陸小芬雨林清介陷入冷戰〉,《聯合報》1985年3月21日,第9版。
    未著撰者:〈花心紅杏拖住女星〉,《聯合報》,1985年4月15日,第9版。
    未著撰者:〈端節國片票房分曉〉,《民生報》,1985年6月25日,第11版。
    未著撰者:〈暑假開始了/戲院最熱鬧〉,《民生報》,1985年7月2日,第11版。
    孟莉萍:〈女的要「豪放」男的要「驃悍」/國片兩新途令人心憂憂〉,《民生報》,1984年12月1日,第11版。
    孟莉萍:〈再脫,她就拒演?陸小芬鬧「穿幫後遺症」?〉,《民生報》1985年4月22日,第12版。
    東方既白:〈黃春明式的嘲諷——從〈我愛瑪莉〉說起〉,《中國時報》,1997年10月4號,12版。
    金琳:〈白先勇、黃春明陷入矛盾/深恐影片破壞了原著精〉,《民生報》,1983年12月17日,第11版。
    黃仁:〈國片危機再現「罪」不在演員導演/這回救命的應是電影院!〉,《民生報》,1985年2月17日,第11版。
    楊士琪:〈黃浦灘頭銷金窟/百樂門舞廳重現〉,《聯合報》1984年5月18日,第9版。
    楚蜺:〈論黃春明的轉變〉,《自立晚報》,1978年11月12日,3版。
    聞天祥:〈台灣新電影的文學因緣〉,收於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編:《台灣新電影二十年》,台北:財團法人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2002。
    龍傑娣整理:〈學生‧電影——林清介〉,《電影欣賞》第52期,1991年7月,頁34。


    二、 外文書目
    Andrew, Dudley. Concepts in Film The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Boothby, Richard. “Figurations of the Objet a,” in Slavoj Žižek ed., Jacques Lacan: Critical Evaluations in Cultural Theory, Vol. 2 (London: Routledge, 2003), pp. 2-159.
    Bazin, Andre. “Adaptation, or the Cinema as Digest,” in Timothy Corrigan ed., Film and literature: An Introdction and Reader, New York: Routledge, 2012.
    Boothby, Richard. “Figurations of the Objet a,” in Slavoj Žižek ed., Jacques Lacan: Critical Evaluations in Cultural Theory, Vol. 2, London: Routledge, 2003.
    Bracher, Mark. “On the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Functions of Language: Lacan’s Theory of the Four Discourses,” in Mark Bracher ed., Lacanian Theory of Discourse: Subject, Structure, and Society (New York; London: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4), pp. 107-128.
    ——. Lacan,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A Psychoanalytic Cultural Criticism.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3.
    Cartmell, Deborah, and Imelda Whelehan, eds. Adaptations: From Text to Screen, Screen to Text. London: Routledge, 1999.
    Clemens, Justin and Grigg, Russell, eds. Jacques Lacan and the Other Side of Psychoanalysis: Reflections on Seminar XVII.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6.
    Chiesa, Lorenzo. Subjectivity and Otherness: a philosophical reading of Laca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2007.
    Constandinides, Costas. From Film Adaptation to Post-Celluloid Adaptation: Rethinking the Transition of Popular Narratives and Characters across Old and New Media, New York: Continuum, 2010.
    Fink, Bruce. “Knowledge and Jouissance”, in Suzanne Barnard ed., Reading Seminar XX: Lacan`s Major Work on Love, Knowledge, and Feminine Sexuality,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2.
    ——. The Lacanian Subject: Between Language and Jouissanc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5.
    Grigg, Russell. “The Concept of Semblant in Lacan`s Teaching.” http://www.lacan.com/griggblog.html
    Hutcheon, Linda. A Theory of Adapt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6.
    Hoens, Dominiek. “Toward a New Perversion: Psychoanalysis,” in Justin Clemens and Russell Grigg eds., Jacques Lacan and the Other Side of Psychoanalysis: Reflections on Seminar XVII,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6, pp. 88-103.
    Johnson, T.R. Lacan`s Four Discours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 Writer,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14.
    Lacan, Jacques. “Anamorphosis,” in The Seminar of Jacques Lacan: The Four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Psychoanalysis, trans. Alan Sheridan, New York: W.W. Norton & Co., 1998.
    ——. “Of the Subject who is Supposed to Know, of the first Dyad of the Good,” in The Seminar of Jacques Lacan: The Four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Psychoanalysis, trans. Alan Sheridan, New York: W.W. Norton & Co., 1998.
    ——. “On Jouissance”, in The Seminar of Jacques Lacan: On Feminine Sexuality, the Limits of Love and Knowledge, trans. Bruce Fink, New York: W.W. Norton & Co., 1999, p. 1-13.
    ——. “To Jackobson”, in The Seminar of Jacques Lacan: On Feminine Sexuality, the Limits of Love and Knowledge, trans. Bruce Fink, New York: W.W. Norton & Co., 1999, p. 14-25.
    ——. Autres écrits, Paris: Seuil, 2001.
    ——. Écrits, trans. Bruce Fink. New York: W.W. Norton & Co., 2006.
    ——. D`un autre à l`autre, ed. Jacques-Alain Miller, Paris: Editions du Seuil, 2006.
    ——. From an Other to the other, trans. Cormac Gallagher, from unedited French manuscripts, S.l.: s.n., 2002.
    ——. The Seminar of Jacques Lacan: The Ego in Freud`s Theory and in The Technique of Psychoanalysis, trans. Sylvana Tomaselli and John Forrester,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 The Seminar of Jacques Lacan: The Other Side of Psychoanalysis, trans. Grigg, Russell, New York: W.W. Norton & Co., 2007.
    Leitch, Thomas. “Adaptation and Intertextuality, or, What isn’t an Adaptation, and What Does it Matter?” in Deborah Cartmell ed., A Companion to Literature, Film, and Adaptation, Malden, MA: John Wiley & Sons, 2012.
    ——. “Twelve Fallacies in Contemporary Adaptation,” in Timothy Corrigan ed., Film and literature: An Introduction and Reader, New York: Routledge, 2012.
    Leupin, Alexandre. Lacan Today: Psychoanalysis, Science, Religion, New York: Other Press, 2004.
    McFarlane, Brian. Novel to Film: 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Adapt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Nasio, Juan-David. Five Lessons on The Psychoanalytic Theory of Jacques Lacan, trans. David Pettigrew and François Raffoul,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8.
    Pluth, Ed. Signifiers and acts: freedom in Lacan’s theory of the subject,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7.
    Ragland, Ellie. “The Discourse of the Master,” in Willy Apollon and Richard Feldstein eds., Lacan, Politics, Aesthetics,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6.
    Schroeder, Jeanne Lorraine. The Four Lacanian Discourses: or Turning Law Inside-Out, New York: Birbeck Law Press, 2008.
    Stam, Robert. “Beyond Fidelity: The Dialogics of Adaptation,” in Timothy Corrigan ed., Film and literature: An Introduction and Reader. New York: Routledge, 2012.
    ——.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Adaptation,” in Robert Stam and Alessandra Raengo eds., Literature and Film: A Guide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Film Adaptation, Malden, MA: Blackwell, 2005.
    Venuti, Lawrence. “Adaptation, Translation, Critique,” in Timothy Corrigan ed., Film and Literature: An Introduction and Reader, New York: Routledge, 2012.
    Verhaeghe, Paul. Beyond Gender: From Subject to Drive. New York: Other Press, 2001.
    Weber, Samuel. Return to Freud: Jacques Lacan`s dislocation of psychoanalysis, trans. Michael Levine,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Žižek, Slavoj “Che Vuoi,” in The Sublime Object of Ideology. London; New York: Verso, 1989.
    ——. “Four Discourses, Four Subjects,” in Slavoj Žižek ed., Cogito and the Unconscious: Sic 2,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8.
    ——. “Jacques Lacan`s Four Discourses.” http://www.lacan.com/zizfour.htm
    ——. “Object a in Social Links,” in Justin Clemens and Russell Grigg eds., Jacques Lacan and the Other Side of Psychoanalysis: Reflections on Seminar XVII,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6, pp. 107-128.
    ——. The Fragile Absolute: Or, Why Is the Christian Legacy Worth Fighting For? New York: Verso, 2000.
    ——. The Plague of Fantasies, London; New York: Verso Books, 2008.
    Zupančič, Alenka. “When Surplus Enjoyment Meets Surplus Value,” in Justin Clemens and Russell Grigg eds., Jacques Lacan and the Other Side of Psychoanalysis: Reflections on Seminar XVII,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6, pp. 155-178.


    三、 影視資料
    林清介:《孤戀花》。演出:姚煒、陸小芬、歐陽俊。1985。
    侯孝賢:《在那河畔青草青》。演出:鍾鎮濤,江玲。1982。
    侯孝賢:《風兒踢踏踩》。演出:鳳飛飛,鍾鎮濤,陳友。台北:豪客唱片,2012。
    侯孝賢:《風櫃來的人》。演出:鈕承澤、張世、庹宗華、楊麗音、陳淑芳、林秀玲。三視,2001。DVD。
    侯孝賢:《就是溜溜的她》。演出:鳳飛飛,鍾鎮濤,陳友。台北:豪客唱片,2012。
    侯季然:《台灣黑電影》,2005。
    柯一正:《我愛瑪莉》。演出:李立群、阿西、禹黎朔、侯孝賢、吳念真。1984。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10115900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1159001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臺灣文學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01101.pdf2062KbAdobe PDF21447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