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873/144892 (79%)
Visitors : 51961016      Online Users : 50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78080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8080


    Title: 論竺道生從毘曇到般若的轉向
    The conversion from Abhidharma to Prajñā on Zhu Tao-sheng
    Authors: 謝獻誼
    Xie, Xian Yi
    Contributors: 涂艷秋
    謝獻誼
    Xie, Xian Yi
    Keywords: 竺道生
    毘曇
    般若

    大乘
    Zhu Tao-sheng
    Abhidharma
    Prajñā
    Li
    Mahāyāna
    Date: 2015
    Issue Date: 2015-09-01 16:16:04 (UTC+8)
    Abstract:   本論文主要探究竺道生思想中毘曇學闕如的現象問題,尤其側重於竺道生曾經積久學習毘曇之學,卻為何在其後來的論著當中難以尋見此般毘曇學的影響及痕跡。本論文的處理方式主要採取思想比較的進路,即透過選取毘曇學和竺道生思想中具代表性之論點,再運用分析、比較之方法,逐步釐清毘曇學在竺道生思想中所佔有的份量,以及竺道生對待毘曇學的立場、觀感等;透過補白竺道生思想中關於毘曇學的容受問題,將對於竺道生思想有著更為整全、確當的認識。同時,在回歸中國佛學發展的脈絡底下,亦能對於早期中國佛教毘曇和般若、甚至擴及大、小乘間的交涉過程、細節及其相關問題等,提供一個合理的觀察與說解。
      在實際論述方面,第二章隸屬本論文的研究基礎。此部份包含探討中國早期毘曇文獻的翻譯與傳播、容受狀況,其用意在於呈顯、了解竺道生以前中國毘曇學的發展情形。其次,針對史傳等載錄竺道生生平遊學事跡與毘曇學接觸的史實進行考訂,其中包含竺道生接觸毘曇學的年份、地點、授予毘曇學的對象等各種細節。最後,具體論證竺道生所接觸到的毘曇學理論為何,用以釐清竺道生在各種部派毘曇學系統中的接受對象,始能明確地與後文論述般若學與毘曇學交涉的部分有所接應。
      第三章以降,主要以思想、理論比較的方式進行。該章首先針對竺道生所接觸的毘曇學理論進行析論,主要集中在毘曇學對於「法體恆存」和「三世實有」理論的探討,其間包含毘曇學如何定義「法體」的內涵,以及由此導出「法體實有」的理路。其次,針對竺道生思想中位居核心地位的「理」概念進行考論,嘗試分析竺道生「理」概念的內涵,包含其中的觀念架構和理路推演,以及「理」概念的形成背景和基礎成分等,同時亦就竺道生言論中與「理」概念相關的其他理論內容,像是法身、悟理等概念進行延伸性的說明,以求能完整掌握道生「理」概念的特殊意義。第三部分則具體比較毘曇學「法體恆存」理論與竺道生「理」之概念在學說理論上的異同,並嘗試釐清二者間是否具有可架接或可融通之處,其間的轉圜點為何,轉出後的「理」概念是否有超越或不同於「法體實有」理論的部分,同時也觀察在道生身上當毘曇學遇到般若學時,他是否全盤的接受般若並放棄毘曇等關鍵問題。
      接續的第四章主要進行關於修道理論的考察。由於上一章次已然確立對於法體內容的界定,而法體內涵的提出,最終仍回歸、落實於修行者的體證,故順此理路而進行修道論的比較。首先,將析論毘曇學中的修道理論,主要側重討論毘曇學中有關「漸修」與「頓斷」的關係,其中包含毘曇學對於修行次第、所斷煩惱、斷煩惱之智慧以及最終獲證果位等細節的分析。其次,論究竺道生思想中另一有關修道的核心議題──「頓悟」說,嘗試解讀竺道生「頓悟」說的內容,例如「頓」的意義指向、「悟」與「理」的關係、如何界定「頓悟」的標準、「頓悟」是否與「漸修」形成背反、相違等,同時亦針對與「頓悟」說相關的修行觀點,像是道生所認為障礙修行的主要煩惱為何、斷除煩惱所具備的智慧為何,以及其他有關修行過程的重要原則等,均在第二部分進行考論,以求能整全地發見竺道生對於修道理論的觀點。最後,專就毘曇學「漸修頓斷」理論與竺道生「頓悟」說的內容進行比對,討論其間是否有類同或相異之處,又該如何看待這些異同的部分。
      第五章在比較、討論完法體與修道的理論後,由於凡夫修行至最終獲得成佛果位,並非一蹴可成,因此在不斷向上、向善的還滅過程中,便涉及界定善惡業報的發生及其可能造成的影響等,故須辨析業報論的層面。而由業報論衍生之問題係為「誰」來受報,故延伸之討論便觸及對眾生主體性解釋的意見差別。在實際論述上,本章仍先考察毘曇學對於業報理論的看法,箇中包含諸如「業」、「報」、「果」等個別概念定義及其種類區分,並且關注毘曇學談論業報的核心訴求為何。接著,則將集中於「業力相續」的討論;這涉及毘曇學認為業力如何延續的問題,並且擴及對眾生主體性的看法,同時亦將循此論究毘曇學在「無我」原則的堅持下如何維繫業感緣起的生發。此外,本章亦將擴及《三法度論》和犢子部立「不可說我」的內容,此係因道生很可能曾從僧伽提婆接觸到此種對眾生主體性問題的特殊意見。第二部分將考論竺道生的「善不受報」說;表面上「善不受報」似乎違逆於毘曇學承許業報存在的概念,但其實竺道生並非否認行善造惡等果報的因果鏈結關係,而是另有他所欲強調的、關於業報的看法,此係為本章次亟欲釐清的重點,故第二部分將以「善不受報」為主題線索,同時討論竺道生有關業報說的其他觀點,例如眾生未成佛前的行善造惡問題。第三部分,則比較毘曇學與竺道生對因果業報的看法、界說等,同時亦涉及二者對眾生主體性問題的立場;而究竟兩造理論間是否具有共通或迥異之處,又該如何解釋、看待道生對於業報的立場。
      而經以上進程設定及考察後發現,竺道生係以般若學理為其思想基底,復在此上融會、貫通各類大乘經典,並且在會通各種大乘思想的過程中,亦對毘曇之學做出裁定與選擇。換句話說,竺道生思想中般若與毘曇之交涉現象,其實衍生的是他如何面對和處理大、小乘間教理取捨、定位等相關問題。而以道生為例,般若所反映的大乘空義思潮與毘曇所代表的部派佛學系統,對道生而言,最終他是擇選以般若等大乘經典為其思想歸向,也因此在他自覺地檢討、修正毘曇學問題時,遂體現出其思想形成毘曇學空白、闕如之現象。但另一方面,當談說竺道生思想以般若學為顯著特色、而以佛性義為最終歸向的同時,其間不可忽略者係是做為基層的毘曇學;正因為具備深厚、踏實的阿毗達摩基礎,道生才能在其上快速融會般若空理,然後串聯於佛性教說,並以之做為思想定位的終點,甚至可說正是因為道生具有深厚且由「部派阿毗達摩→般若經→法華經→涅槃經」的循序基底,所以才能在其上開結出以涅槃佛性為代表的思想取向,而這一切的根源自不脫離於毘曇之學。
    Reference: ※漢譯佛典(按譯/著年代排序)
     ﹝後漢﹞安世高譯:《阿毘曇五法行經》,《大正藏》冊28。
     ﹝吳﹞陳慧:《陰持入經註》,《大正藏》冊33。
     ﹝符秦﹞鳩摩羅佛提等譯:《四阿鋡暮抄解》,《大正藏》冊25。
     ﹝東晉﹞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大正藏》冊1。
     ﹝東晉﹞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經》,《大正藏》冊2。
     ﹝東晉﹞法顯譯:《大般泥洹經》,《大正藏》冊12。
     ﹝東晉﹞佛陀跋陀羅譯:《摩訶僧祇律》,《大正藏》冊22。
     ﹝東晉﹞僧伽提婆譯:《三法度論》,《大正藏》冊25。
     ﹝東晉﹞僧伽提婆譯:《阿毘曇心論》,《大正藏》冊28。
     ﹝東晉﹞竺道生:《法華經疏》,《卍續藏》冊150。
     ﹝後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譯:《長阿含經》,《大正藏》冊1。
     ﹝後秦﹞曇摩耶舍共曇摩崛多等譯:《舍利弗阿毘曇論》,《大正藏》冊28。
     ﹝後秦﹞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冊8。
     ﹝後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大正藏》冊9。
     ﹝後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大正藏》冊14。
     ﹝後秦﹞竺佛念譯:《鼻奈耶》,《大正藏》冊24。
     ﹝後秦﹞鳩摩羅什譯:《梵網經》,《大正藏》冊24。
     ﹝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大正藏》冊25。
     ﹝後秦﹞鳩摩羅什譯:《十住毘婆沙論》,《大正藏》冊26。
     ﹝後秦﹞鳩摩羅什譯:《中論》,《大正藏》冊30。
     ﹝後秦﹞鳩摩羅什等著:《注維摩詰經》,《大正藏》冊38。
     ﹝後秦﹞僧肇:《肇論》,《大正藏》冊45。
    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四十卷本),《大正藏》冊12。
     ﹝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大正藏》冊2。
     ﹝宋﹞僧伽跋摩等譯:《雜阿毘曇心論》,《大正藏》冊28。
     ﹝宋﹞慧嚴等修訂:《大般涅槃經》(三十六卷本),《大正藏》冊12。
     ﹝齊﹞僧伽跋陀羅譯:《善見律毗婆沙》,《大正藏》冊24。
     [齊]那連提耶舍譯《阿毘曇心論經》,《大正藏》冊28。
     ﹝梁﹞寶亮等撰:《大般涅槃經集解》,《大正藏》冊37。
     ﹝梁﹞慧皎:《高僧傳》,《大正藏》冊50。
     ﹝梁﹞僧祐:《出三藏記集》,《大正藏》冊55。
     ﹝陳﹞真諦譯:《阿毘達磨俱舍釋論》,《大正藏》冊29。
     ﹝陳﹞真諦譯:《部執異論》,《大正藏》冊49。
     ﹝陳﹞慧達:《肇論疏》,《卍續藏》冊54。
     [隋]灌頂:《大般涅槃經玄義》,《大正藏》冊38。
     ﹝隋﹞灌頂撰、﹝唐﹞湛然再治:《大般涅槃經疏》,《大正藏》冊38。
     ﹝隋﹞吉藏《淨名玄論》,《大正藏》冊38。
     ﹝隋﹞吉藏:《二諦義》,《大正藏》冊45。
     ﹝隋﹞吉藏:《大乘玄論》,《大正藏》冊45。
     ﹝隋﹞吉藏:《三論玄義》,《大正藏》冊45。
     ﹝隋﹞碩法師:《三論遊意義》,《大正藏》冊45。
     ﹝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本),《大正藏》冊10。
     ﹝唐﹞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大正藏》冊27。
     ﹝唐﹞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大正藏》冊29。
     ﹝唐﹞玄奘譯:《異部宗輪論》,《大正藏》冊49。
     ﹝唐﹞波羅頗蜜多羅譯:《般若燈論釋》,《大正藏》冊30。
     ﹝唐﹞窺基:《說無垢稱經疏》,《大正藏》冊38。
     ﹝唐﹞道宣:《廣弘明集》,《大正藏》冊52。
     ﹝唐﹞智昇:《開元釋教錄》,《大正藏》冊55。
     ﹝唐﹞道宣:《大唐內典錄》,《大正藏》冊55。
     ﹝唐﹞窺基:《異部宗輪論疏述記》,《卍續藏》冊83。
     ﹝南宋﹞日僧宗性:《名僧傳抄》,《卍續藏》冊134。
     失譯(或言真諦譯):《十八部論》,《大正藏》冊49。

    ※專書(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序)
     Donald S. Lopez, Jr編、周廣榮等譯:《佛教解釋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
     E. Lamotte著、郭忠生譯:《維摩詰經序論》(南投:諦觀雜誌社,1990年9月)。
     Richard H.Robinson著、郭忠生譯:《印度與中國的早期中觀學派》(南投:正觀出版社,1996年12月)。
     ﹝俄﹞Stcherbatsky, T.著、立人譯:《小乘佛學:佛教的中心概念及法的意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1月)。
     ﹝俄﹞Stcherbatsky, T.著、宋立道譯:《大乘佛學:佛教的涅槃概念》(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1月)。
     T.R.V.Murti著、郭忠生譯:《中觀哲學》,收錄於藍吉富主編:《世界佛學名著譯叢》(台北:華宇出版社,1984年11月)。
     ﹝日﹞山口益著、肖平等譯:《般若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
     ﹝日﹞小林正美:《六朝佛教思想の研究》(東京:創文社,1993年12月);中譯本由王皓月譯:《六朝佛教思想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13年1月)。
     ﹝日﹞木村泰賢著、釋演培譯:《大乘佛教思想論》(台北:慧日講堂,1978年11月二版)。
     ﹝日﹞木村泰賢著、釋演培譯:《小乘佛教思想論》(台北:慧日講堂,1978年12月二版)。
     ﹝日﹞水野弘元等著、許洋主譯:《印度的佛教》(台北:法爾出版社,1988年11月)。
     ﹝日﹞水野弘元著、香光書鄉編譯組譯:《佛教的真髓》(台北:香光書鄉出版社,2002年11月)。
     ﹝日﹞水野弘元著、劉欣如譯:《佛典成立史》(台北:東大圖書,2007年1月修訂二版)。
     ﹝日﹞水野弘元著、釋慧敏譯:《佛教教理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二》(台北:法鼓文化,2000年7月)。
     方立天:《魏晉南北朝佛教論叢》(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4月)。
     方立天:《佛教哲學》(台北:洪葉文化,1994年4月)。
     方東美:《中國大乘佛學》﹙台北:黎明文化,1986年6月二版﹚。
     ﹝日﹞平川彰著、心靈雅集編輯組譯:《自由自在──涅槃經》(台北:大展出版社,1992年4月)。
     ﹝日﹞平川彰等著、林保堯譯:《法華思想》(高雄:佛光文化,2011年10月二版)。
     ﹝日﹞平川彰著、莊崑木譯:《印度佛教史》(台北:商周,2012年9月)。
    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上),收錄於《牟宗三先生全集》第3冊(台北:聯經,2004年5月)。
     朱文光:《佛學研究導論》(台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5月)。
     李幸玲:《廬山慧遠研究》(台北:萬卷樓圖書,2007年9月)。
     呂澂編述:《佛教研究法》(台北:新文豐,1977年1月)。
     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8月)。
     呂澂:《呂澂佛學論著選集》(濟南:齊魯書社,1991年7月)。
     呂澂:《印度佛學源流略論》(台北:大千出版社,2010年9月二版)。
     杜繼文:《中國佛教與中國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10月)。
     杜繼文主編:《佛教史》(南京:鳳凰出版傳媒,2008年4月)。
     杜繼文:《漢譯佛教經典哲學(上卷)》(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
     何石彬:《《阿毘達磨俱舍論》研究──以緣起、有情與解脫為中心》(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7月)。
     吳汝鈞:《印度中觀哲學》(台北:鴻泰圖書,1993年8月)。
     吳汝鈞:《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6月)。
     吳汝鈞:《印度佛學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5年5月)。
     吳汝鈞:《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6月)。
     吳汝鈞:《龍樹中論的哲學解讀》(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2月)。
     吳汝鈞:《佛教的概念與方法》(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8月二版)。
     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全二冊)(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6年4月三版)。
     吳汝均、陳森田合著:《中國佛學要義──以人物傳記為線索》[台北:文津出版社,2013年12月]。
     林朝成、郭朝順合著:《佛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2000年2月)。
     屈大成:《大乘《大般涅槃經》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2月)。
     屈大成:《中國佛教思想中的頓漸觀念》(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1月)。
     周貴華:《唯識、心性與如來藏》(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3月)。
     胡中才:《道安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4月)。
     胡中才:《道安在襄陽》(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年6月)。
     胡騰友:《《大般涅槃經》續譯之佛性論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13年7月)。
     ﹝日﹞高崎直道等著、李世傑譯:《如來藏思想》,收錄於藍吉富主編:《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68冊(台北:華宇出版社,1984年)。
     姚衛群編著:《印度哲學》(台北:淑馨出版社,1996年10月)。
     姚衛群:《印度宗教哲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9月)。
     姚衛群:《佛教思想與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10月)。
     陳沛然:《竺道生》(台北:東大圖書,2011年10月二版)。
     涂艷秋:《鳩摩羅什般若思想在中國》(台北:里仁書局,2006年2月)。
     郭朋:《中國佛教思想史》(上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8月)。
     ﹝日﹞梶山雄一等著、許洋主譯:《般若思想》(台北:法爾出版社,1989年1月)。
     ﹝荷﹞許理和著、李四龍等譯:《佛教征服中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
     惟善:《說一切有部之禪定論研究──以梵文《俱舍論》及其梵漢注釋為基礎》(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5月)。
     張曼濤:《涅槃思想研究》(高雄:佛光文化,1998年2月)。
     張志芳、張彬:《譯以載道:佛典的傳譯與佛教的中國化》(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2年12月)。
     張雪松:《唐前中國佛教史論稿》(北京:中國財富出版社,2013年5月)。
    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1月二版)。
     湯用彤著:《魏晉玄學論稿及其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11月)。
     湯用彤:《印度哲學史略》(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11月)。
     單正齊:《佛教的涅槃思想》(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9月)。
     張敬川:《廬山慧遠與毘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9月)。
     黃懺華:《中國佛教史》(台北:國家出版社,2001年4月)。
     董群:《中國佛教百科叢書‧人物卷》(高雄:佛光文化,1999年8月)。
     廖明活:《中國佛教思想述要》(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6年8月)。
     廖明活:《中國佛性思想的形成和開展》(台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5月)。
     楊惠南:《龍樹與中觀哲學》(台北:東大圖書,2010年10月二版)。
     楊惠南:《佛教思想發展史論》(台北:東大圖書,2012年4月二版)。
     楊惠南:《印度哲學史》(台北:東大圖書,2012年7月二版)。
     楊維中:《如來藏經典與中國佛教》(全二冊)(南京:鳳凰出版傳媒,2012年1月)。
     潘桂明:《中國佛教思想史稿》第一卷(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11月)。
     蔡耀明:《佛教的研究方法與學術資訊》(台北:法鼓文化,2006年6月)。
     賴永海主編:《中國佛教通史》第三卷(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年11月)。
     賴永海:《中國佛性論》(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年6月二版)。
     霍韜晦:《絕對與圓融──佛教思想論集》(台北:東大圖書,1989年12月再版)。
     劉貴傑:《竺道生思想之研究──南北朝時代中國佛學思想之形成》(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5月)。
     劉貴傑:《佛教哲學》(台北:五南圖書,2006年7月)。
     劉果宗:《竺道生之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5月)。
     劉立夫:《弘道與明教:《弘明集》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5月)。
     劉立夫:《佛教與中國倫理文化的衝突與融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12月)。
     ﹝日﹞橫超慧日:《法華思想の研究》(京都:平樂寺書店,1971年6月);中譯本由釋印海譯:《法華思想之研究》(加州:法印寺印行,2009年10月)。
     藍吉富、黃錦鋐等著:《中國歷代思想家》第六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8月二版)。
     藍吉富:《佛教史料學》(台北:東大圖書,1997年7月)。
     羅因:《「空」、「有」與「有」、「無」:玄學與般若學交會問題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3年7月)。
     蘇軍:《道生法師傳》[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8月]。
     嚴耕望遺著、李啟文整理:《魏晉南北朝佛教地理稿》(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研究所,2006年7月)。
     釋悟殷:《部派佛教(上編)──實相篇、業果篇》(台北:法界出版社,2001年3月)。
     釋悟殷:《部派佛教(中編)──修證篇》(台北:法界出版社,2003年3月)。
     釋悟殷:《部派佛教(下編)──諸部論師的思想與風格》(台北:法界出版社,2006年5月)。
     釋印順:《印度佛教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6月)。
     釋印順:《印度之佛教》(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4月)。
     釋印順:《空之探究》(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4月)。
     釋印順:《性空學探源》(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4月)。
     釋印順:《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上、下冊)(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10月)。
     釋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全三冊)(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10月)。
     釋印順:《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上、下冊)(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10月)。
     釋印順:《佛教史地考論》(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10月)。
     釋印順:《以佛法研究佛法》(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10月)。
     釋恆清:《佛性思想》(台北:東大圖書,2012年5月修訂二版)。
     ﹝日﹞鐮田茂雄著、周淨儀譯:《中國佛教通史》第一卷(高雄:佛光文化事業,2010年6月二版)。
     ﹝日﹞鐮田茂雄著、周淨儀譯:《中國佛教通史》第二卷(高雄:佛光文化事業,2010年10月二版)。
     ﹝日﹞鐮田茂雄著、周淨儀譯:《中國佛教通史》第三卷(高雄:佛光文化事業,2010年12月二版)。
     ﹝日﹞鐮田茂雄著、周淨儀譯:《中國佛教通史》第四卷(高雄:佛光文化事業,2011年9月二版)。

    ※學位論文(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序)
     余日昌:《實相本體與涅槃境界──梳論竺道生開創的中國佛教本體論》(南京: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01年10月),後收錄於《儒道釋博士論文叢書》(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10月)。
     林明莉:《南北朝佛性思想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頁1-522。
     許棋淵:《魏晉「聖人」思想之探究──以西晉到東晉的轉折為中心》(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6月),頁1-115。
     陳松柏:《竺道生頓悟思想之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1月),頁1-158;後收錄於《法藏文庫──中國佛教學術論典》冊95(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頁329-465。
     陳星潔:《論竺道生佛性論提出的緣由》(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1月),頁1-132。
     陳苑如:《竺道生「佛性論」與孟子「性善論」之比較》(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頁1-104。
     董靜宜:《道生法師佛性論之研究》(新竹:玄奘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頁1-148。
     趙志剛:《竺道生佛性思想研究》(蘇州:蘇州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4月),頁1-46。
     鄭慶田:《論竺道生佛性思想的理論特色》(重慶:西南師範大學政法學院碩士論文,2005年5月),頁1-45。
     劉貴傑:《竺道生思想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1982年),頁1-202。
     劉劍鋒:《竺道生頓悟思想研究》(廣東:華南師範大學政法學院碩士論文,2003年6月),頁1-38。
     謝如柏:《從神不滅論到佛性論──六朝佛教主體思想研究》(台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7月),頁1-560。

    ※期刊、會議論文(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序)
     ﹝日﹞小川弘貫:〈シナ初期の仏性解釈〉,《駒沢大学仏教学部研究紀要》第21期(1962年3月),頁83-99。
     ﹝日﹞小林正美:〈竺道生の大乘小乘觀と一闡提成佛義〉,《Philosophia》第67期(1979年12月),頁45-75
     ﹝日﹞小林正美:〈竺道生の実相義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8卷第2期/總號56(1980年3月),頁251-256。
     ﹝日﹞工藤雅也:〈『注維摩』道生注における経典注釈法〉,《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8卷2號/總號96號(2000年3月),頁643-645
     ﹝日﹞木村宣彰:〈竺道生の「新説」とその背景〉,《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9卷第2期/總號78(1991年3月),頁81-86。
     ﹝日﹞古田和弘:〈竺道生の法身無色説〉,《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7卷第2期/總號34(1969年3月),頁127-129。
     ﹝日﹞古田和弘:〈竺道生の仏無浄土説〉,《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9卷第2期/總號38(1971年3月),頁313-318。
     方立天:〈中國佛教「理」思想的拓展與演進〉,《哲學與文化》第29卷第11期(2002年11月),頁973-989。
     王新水:〈從《注維摩詰經》看竺道生和僧肇佛學思想的差异〉,《蘭州學刊》2005年第5期/總146(2005年5月),頁91-92。
     史經鵬:〈再論竺道生的佛教倫理思想──以「善不受報義」為中心〉,《佛學研究》2013年5第1期(2013年1月),頁253-261。
     史經鵬:〈竺道生「法身無色」與「佛無淨土」說考〉,《法音》2014年第6期/總358期(2014年6月),頁24-28。
     ﹝日﹞池田宗讓:〈竺道生の空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5卷第2期/總號70(1987年3月),頁112-115。
     汪義麗:〈竺道生成佛理論的檢討〉,《慧炬》232期(1983年10月),頁4-7。
     李開濟:〈竺道生的涅槃佛性思想〉,《哲學與文化》第30卷第7期(2003年7月),頁4-8。
     李小榮:〈論《大般涅槃經》卷八之「文字品」〉,《法音論壇》2003年第5期/總225期(2003年5月),頁17-26。
     李明芳:〈廬山慧遠《法性論》佚文之考證〉,《東吳哲學學報》第10期(2004年8月),頁1-24。
     呂凱文:〈以兩類《大般涅槃經》論兩種佛教典範之判教原則的詮釋學轉向問題〉,《正觀雜誌》第41期(2007年6月),頁33-64。
     ﹝日﹞板野長八:〈道生の佛性論 特にその歷史性について〉,《支那佛教史學》第2卷第2號(1938年5月),頁1-26。
     周伯戡:〈《三法度論》初探〉,《東方宗教研究》第1期(1987年9月),頁23。
     林建德:〈佛教「意業為重」之分析與探究〉,《台大文史哲學報》第80期(2014年5月),頁145-178。
     屈大成:〈中國判教思想的濫觴〉,《正觀雜誌》第21期(2002年6月),頁185-196。
     吳汝鈞:〈佛教空有兩大宗的判釋〉,《正觀雜誌》第41期(2007年6月),頁65-184。
     周麗楨、陳松柏合著:〈道生佛性說之形上思維模式與深層義理-以馬丁海德格「在世能在」與「本真狀態」說為解讀媒介〉,《南開學報》第7卷第1期(2010年6月),頁43-56。
     姚衛群:〈佛性觀念的形成和主要發展線索〉,《中華文化論壇》2002年第2期(2002年2月),頁98-104。
     涂艷秋:〈鳩摩羅什門下由「空」到「有」的轉變──以僧叡為代表〉,《漢學研究》第18卷第2期(2000年12月),頁113-142。
     姜劍雲:〈謝靈運與「涅槃聖」竺道生〉,《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卷第9期(2005年9月),頁13-18。
     夏金華:〈論說一切有部「實有」觀念對慧遠思想的影響〉,《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9卷第1期(2007年1月),頁49-54。
     惟善:〈試論九定與解脫的關係──依說一切有部的觀點〉,《世界宗教研究》2008年第4期(2008年4月),頁24-33。
     高璐:〈竺道生與慧遠佛學思想的差異〉,《宗教學研究》2013年3期(2010年3月),頁124-128。
     梁晉源:〈竺道生之生平與主要思想概述〉(一),《獅子吼》第30卷第5期(1991年5月),頁3-9。
     梁晉源:〈竺道生之生平與主要思想概述〉(二)《獅子吼》第30卷第6期(1991年6月),頁22-27。
     梁晉源:〈竺道生之生平與主要思想概述〉(三)《獅子吼》第30卷第7期(1991年7月),頁15-21。
     梁晉源:〈竺道生之生平與主要思想概述〉(四)《獅子吼》第30卷第8期(1991年8月),頁35-40。
     梁晉源:〈竺道生之生平與主要思想概述〉(五)《獅子吼》第30卷第9期(1991年9月),頁28-33。
     ﹝日﹞鳥居達久:〈竺道生における帰一の実について『妙法蓮花経疏』を中心にして〉,《國際佛教學大學院大學研究紀要》第2期(1999年3月),頁137-157。
     ﹝日﹞鳥居達久:〈竺道生撰『法花経疏』における「実」と「実相」〉,《國際佛教學大學院大學研究紀要》第3期(2000年3月),頁155-182。
     ﹝日﹞鳥居達久:〈「諸法の實相」の意味──竺道生撰述「法花經疏」をめぐって〉,《國際佛教學大學院大學研究紀要》第4期(2001年3月),頁137-160。
     ﹝日﹞鳥居達久:〈竺道生によるいわゆる十如是の解釈〉,《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0卷第2期/總號100(2002年3月),頁97-99。
     郭朝順:〈《大般涅槃經》中的生死學:一個佛教文化哲學觀點的解讀〉,《正觀雜誌》第52期(2010年3月),頁154-188。
     陳艷萍、楊慶傑合著:〈「道生革命」的「期待視界」〉,《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5期(2001年5月),頁119-124。
     陳平坤:〈涅槃之研究──以漢譯「阿含」經典為範圍〉,《新世紀宗教研究》第5卷第2期(2006年12月),頁88-122。
     許瀟:〈竺道生佛學思想的毗曇學印跡〉,《世界宗教研究》2013年第1期(2013年3月),頁91-96。
     彭楚珩:〈南北朝革命和尚─竺道生〉,《生力月刊》第10卷113-114期(1977年3月),頁23-26。
     陽力:〈道生和尚與早期中國禪學〉,《香港佛教》403期(1993年12月),頁26-28。
     單正齊:〈竺道生的實相涅槃說〉,《江淮論壇》2007年第2期(2007年2月),頁110-116。
     喬寧:〈從《維摩詰經》看大乘佛教的涅槃觀〉,《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4期/總135期(2009年4月),頁71-75。
     曾乃芳:〈竺道生淨土觀之探悉〉,《有鳳初鳴年刊》第9期(2013年7月),頁396-417。
     董平:〈道生佛性說與孟子人性論的比較〉,《齊魯學刊》1986年第1期(1986年1月),頁42-44。
     楊慶傑、陳艷萍:〈「道生革命」的「期待視界」〉,《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5期(2001年5月),頁119-124。
     ﹝日﹞菅野博史:〈竺道生における機と感応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2卷第1期/總號63(1983年12月),頁261-264。
     ﹝日﹞菅野博史:〈中国仏教初期の機と感応思想について:道生、僧亮を中心として〉,《創価大学人文論集》第19期(2007年3月),頁33-51。
     ﹝日﹞菅野博史:〈竺道生『妙法蓮花教疏』における信解品の譬喩解釈について〉,《創価大学人文論集》第2期(1990年3月),頁31-57。
     ﹝日﹞菅野博史:〈道生撰『妙法蓮花経疏』における注釈の方法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9卷第1期/總號77(1990年12月),頁74-79。
     ﹝日﹞菅野博史:〈道生撰『妙法蓮花経疏』における「理」の概念について〉,《創価大学人文論集》第3期(1991年3月),頁119-143。
     黃鴻文:〈竺道生「佛性論」探源〉,收錄於《2010華嚴專宗學院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台北:華嚴蓮社,2010年),頁1-14。
     張曼濤:〈竺道生の涅槃思想-その序説〉,《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5卷第2期/總號30(1967年3月),頁176-178。
     張慧芳:〈論佛教有部的煩惱義〉,《靜宜中文學報》第2期(2012年12月),頁155-192。
     ﹝日﹞森江俊孝:〈竺道生の感応思想〉,《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1卷第1期/總號41(1972年12月),頁140-141。
     陶玉璞:〈中國佛學發展的偶然性──試論竺道生、謝靈運的佛學思想〉,《東華漢學》第4期(2006年9月),頁39-65。
     傅新毅:〈竺道生「闡提成佛」說新論〉,《哲學研究》2014年第6期(2014年6月),頁107-113+129。
     聖凱:〈《大般涅槃經》在兩晉時代的傳承與流行〉,《南京曉庄學院學報》第2期(2011年3月),頁33-39。
     廖明活:〈南北朝時代的佛性學說──中國佛性思想的濫觴〉,《中華佛學學報》第20期(2007年7月),頁105-137。
     潘桂明:〈晉宋之際思想界的狀況〉,《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1期(2011年1月),頁56-63。
     蔡惠明:〈道生大師的「頓悟成佛」學說〉,《內明》第158期(1985年5月),頁37。
     蔡伯朗:〈《大般泥洹經》一闡提思想研究之評析〉,《正觀雜誌》第50期(2009年9月),頁6-31。
     ﹝日﹞橋本芳契:〈註維摩詰經の思想構成─羅什・僧肇・道生三師説の對比〉,《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6卷第2期/總號12(1958年3月),頁198-202。
     黎惠倫:〈再論道生之頓悟論〉,收錄於﹝美﹞Peter N. Gregory編、馮煥真等譯:《頓與漸──中國思想中通往覺悟的不同法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3月),頁141-168。
     ﹝日﹞橫超慧日:〈竺道生の頓悟説──中国禅の源流として〉,《禪研究所紀要》第3期(1973年9月),頁97-110。
     ﹝日﹞橫超慧日:〈竺道生撰法華経疏の研究〉,《大谷大學研究年報》第5輯(1952年12月),頁169-276。
     韓國良:〈竺道生對玄學「言意觀」的解構與重建〉,《雲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1期(2009年1月),頁109-114。
     ﹝日﹞鐮田茂雄:〈道生の頓悟思想とその展開〉,《駒沢大学仏教学部研究紀要》第20期(1962年3月),頁35-48;後收錄於氏著:《中國華嚴思想史の研究》第三章「道生の頓悟思想と華嚴思想の變貌」(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65年3月),頁403-421。
     劉貴傑:〈竺道生思想之理論基礎〉,《華岡佛學學報》第5期(1981年12月),頁357-375。
     劉貴傑:〈竺道生思想之背景及其理論淵源〉,《國立編譯館館刊》第12卷第1期(1983年6月),頁65-85。
     劉貴傑:〈竺道生思想之理論特色及其價值意義〉,《華岡佛學學報》第6期(1983年7月),頁377-415。
     劉果宗〈竺道生之生平事蹟〉(上),《獅子吼》第31卷第1期(1992年1月),頁4-10。
     劉果宗〈竺道生之生平事蹟〉(下)《獅子吼》第31卷第2期(1992年2月),頁12-19。
     劉果宗:〈竺道生思想之探討〉,《獅子吼》第31卷第6期(1992年6月),頁15-21。
     劉劍鋒:〈論早期中土佛教解經學的轉向〉,《蘭州學刊》2005年第5期/總146期,頁88-90。
     劉劍鋒:〈涅槃「有」與般若「空」義理論爭的發展──從廬山慧遠到竺道生〉,《江西社會科學》2007年第11期(2007年11月),頁64-67。
     劉劍鋒:〈從般若「空」到涅槃「有」──晉宋佛學轉向的社會文化背景考察〉,《新鄉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1卷第6期(2007年11月),頁54-56。
     樸庵:〈晉宋間佛學大師竺道生〉,《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4卷第9期(1981年9月),頁60-63。
     釋宗平:〈說一切有部無表色功能之探討〉,《圓光佛學學報》第5期(2000年12月),頁169-195。
     釋見豪:〈印度佛教史的文獻資源概介〉,《佛教圖書館館訊》第39期(2004年9月),頁6-22。
     釋長慈:〈說一切有部觀四諦十六行相減行減緣入見道之修道次第初探〉,《福嚴佛學研究》第8期(2013年4月),頁79-122。
     釋慧揚:〈自性三身佛初探──《六祖壇經》與竺道生《佛性論》之比較〉,《慧炬》第408期(1998年6月),頁26-52。
     龔寯:〈從道生的頓悟學說分析早期禪的圓頓與次第觀念的由來〉,收錄於《第三屆兩岸禪學研討會論文集──圓頓與次第》(台中:慈光禪學研究所,2001年10月),頁231-248。
     謝獻誼:〈《大般涅槃經》「常樂我淨」觀的兩重面相及其與「佛性」說的交涉──以〈前分〉為範圍的考察〉,《中國文學研究》第36期(2013年7月),頁1-36。


    ※電子資源
    CBETA電子佛典集成/2009年版,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015100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15100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0301.pdf2965KbAdobe PDF251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