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76825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4105/145137 (79%)
造访人次 : 52192777      在线人数 : 36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6825


    题名: 迷的開始與消逝-以日本男偶像團體w-inds.迷為例
    The Beginning and End of Fans- A Case Study of the Japanese Boy Idol Group w-inds.
    作者: 劉鎧蒂
    Liu, Kai Di
    贡献者: 黃葳威
    Huang, Wei Wei
    劉鎧蒂
    Liu, Kai Di
    关键词: 迷群
    偶像崇拜
    忠誠度
    fandom
    idol worship
    loyalty
    日期: 2015
    上传时间: 2015-07-27 11:15:56 (UTC+8)
    摘要: 迷研究自Fiske在1989提出迷是一種閱聽人以來,研究取向多以迷為主動閱聽人此概論為主探討其的主動性,再者在探討迷與偶像的關係時,多以「認同」、「愉悅」、「創作」以及「模仿」為主,此種樂觀的態度探討兩者的關係,忽略了迷是會有不再迷戀偶像的可能。

    本研究以此研究途徑出發,探討迷從迷戀偶像到不再迷戀偶像過程中的變化。透過質化取徑的深度訪談法,訪談十二位曾經為w-inds.迷的閱聽人,希冀透過與十二位受訪者的訪談,了解閱聽人成為迷之後的原因與行為,以及不再迷戀偶像後的原因與行為。

    在整理訪談資料後提出以下研究發現:首先,閱聽人會因為偶像的外型、作品,在大眾媒體的曝光以及周儕團體與家人的推薦之下迷戀偶像,透過消費偶像商品、創作文本、參與演唱會、加入迷社群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於偶像的喜愛,迷戀的過程也會有較為隱私的內在心理反應。其次,因為偶像的緋聞與轉變、自己的個人因素以及與他人的衝突不再迷戀偶像。不再迷戀偶像後會減少消費偶像商品的次數,退出原先加入的迷社群,也會出現負面行為以諷刺的言語評斷原先迷戀的偶像;最後,本研究亦發現若是迷當初是因為偶像的作品而迷戀偶像的話,只要偶像的新作品能夠再一次吸引到迷,這時候是有可能再一次迷戀偶像的。
    Since the study by Fiske in 1989 that fans are a type of audience, research on fandom has mainly focused on the proactiveness of fans. Furthermore, when exploring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fans and their idols, it is usually in the form of “agreement,” “pleasure,” “creation,” and “imitation.”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both parties with such optimistic attitudes neglects the possibility that fans might someday lose interest in their idols.

    Based on the research context above,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changes during the process of how fans begin and cease worshipping their idols.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of 12 w-inds. audiences, who were once fans, hope to understand the reasons for audiences becoming fans and their subsequent behaviors, as well as the reasons that they stop worshipping their idols and their subsequent behaviors.

    The following was found after data collation: firstly, audience members become fans due to their idols’ appearance, creative works, mass media exposure, and recommendations from peer groups and family members. The fans express their devotion by purchasing products related to their idols, writing fan-fictions, attending concerts, and joining fan organizations. During the process of idolization they also have inner psychological reactions. Next, gossip and changes in the idols, personal factors related to fans, and conflicts with others could result in the termination of their idolization. This leads to reduced frequency of purchasing products related to their idols, leaving fan groups they had previously joined, and even the use of ironic language when judging idols they had previously worshipped. Lastly, if fans initially idolized an idol due to their work, and if the idol can present a new creative work that can again attract the fans, then the audience members might once again become fans of the idol.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王仕圖、吳慧敏(2003)。〈深度訪談與案例演練〉,齊力、林本炫(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 97-116。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王如鈺(2011)。《品牌知覺價值、品牌忠誠度f與熱迷行為之研究-以兄弟象迷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欣如(2005)。《從崇拜到背棄偶像之探索性研究》。中正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
    王映涵譯(2012)。《迷與消費》。新北:韋伯文化。(原書Sandvoss, C. [2005]. Fans : The Mirror of Consumption. London, UK: Blackwell Publish.)
    王婉婷(2014)。《高中生偶像崇拜與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以台南市翱翔高中為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伍至亮(2002)。《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與電視收視行為、偶像崇拜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峰誼(2007)。《扁迷作為一種道德實踐》。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義平(2008)。〈文化主題商品體驗行銷效果之研究〉,《東吳經濟商學學報》,60:67-104。
    何詩韻(2012)。《統一超商企業公仔代言人OPEN家族之符號費與迷群樣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綺(2011年07月)。〈「Live 文」,球迷的產製行為與即時互動—以 PTT Tennis 板與 Federer 板為研究場域〉,「2011年中華傳播學會研究會」,新竹縣竹北市。
    余國瑋(2005)。《偶像化品牌:「公開道歉」是回應負面報導的最佳選擇?》。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廷勻(2004)。〈再思考迷:一個Bourdieu理論的應用〉。「2004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澳門。
    吳佳蓉(2012)。《偶像崇拜歷程及其對自我發展之影響─以兩位個案為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金鍊、曾湘雲(2002)。〈從韓劇的風行看臺灣閱聽眾的文化認同—以新竹市為例〉。「2002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台北市。
    吳姿嫻(2008年07月)。〈迷的前世、今生、未來:論「新媒介科技迷」〉,「2008年中華傳播學會研討會」,新北市。
    吳憲鎮(2004)。《漫畫同人誌創作者的閱讀與書寫之研究》。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曉雯(2002)。《影響職棒球迷選擇支持球隊的因素及其與忠誠度、滿意度的關係》。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季芳(2007)。〈消費者購買行為與品牌忠誠度關係之研究〉,《管理科學研究》,177-188。
    呂真真(2004)。《完全追蹤!Johnny’s Jr.》。台北:尖端出版。(原書:吹上流一郎 [2004]. 《完全追蹤!Johnny’s Jr.》。日本東京:CORE HOUSE。)
    呂雪華(2003)。《w-inds.光榮的軌跡》。台北:尖端出版。(原書:吹上流一郎 [2003].《w-inds.光榮的軌跡》。日本東京:CORE HOUSE。)
    李文欽(2009)。《國中生自我概念與偶像崇拜心理之相關研究》。中華大學應用數學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佩真(1998)。《偶像文本的消費意義:迷與偶像之探討》。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忠儒(2014)。《球隊印象、球迷忠誠度對周邊商品購買意願之影響─以自我表達為調節變數》。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李明璁(2002年04月15日)。〈宰制?自主?或兩者皆非:「哈日」研究的方法論反思〉,《文化研究月報》。取自http://www.cc.ncu.edu.tw/~csa/oldjournal/14/journal_park93.htm。
    李明璁(2004年12月)。〈「親日」的情感結構,與「哈日」的主體-一個跨世代認同政治的考察〉,「2004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暨研討會」,新竹市。
    李政賢譯(2014)。《質性研究-從開始到完成》,台北:五南。(原書Robert, K. [1974]. Qualitative Research from Start to Finish. New York, NY: Guilford Press.)
    李欣複(2001)。〈偶像崇拜的多緯度解讀〉,《寶雞文理學院學報》,2:8-12。
    李姿蓉(2006)。《青少年偶像崇傾向與崇拜延伸消費之研究》。南台科技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
    李蕙如(2009)。《在台灣的日本文化-以日劇為中心》。義守大學應用日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雨芹(2010年08月24日 )。〈w-inds武道館開唱 橘慶太追憶往事流淚〉,《蘋果日報》。取自http://ent.appledaily.com.tw/enews/article/entertainment/20100824/1297791/
    周昱伶(2012)。《華流偶像的日本30代女性迷群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岳曉東(1999)。〈青少年偶像崇拜與榜樣學習異同分析〉,《青年研究》,7:1-9。
    岳曉東(2007)。《追星與粉絲》。香港:香港城市大學。
    林妤蓁(2011)。《品牌知覺價值、品牌忠誠度與熱迷行為之研究-以兄弟象迷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林念葦(2008)。《迷群解讀傳媒訊息與形塑歌手形象之研究─以流行音樂歌手之網路新聞為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英貴(1987)。《台北地區國中生電視明星認同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佳心(2009)。〈想像與創作:同人誌的情慾文化探索〉,《資訊傳播學報》,6:141-172。
    邱淑珠(2012)。《國小高年級學生偶像崇拜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教學視導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邱琡涵(2012年05月)。〈迷的文化資本與消費價值觀-以安室奈美惠忠實歌迷為例〉,「第五屆21世紀廣告行銷策略與創意設計發展研討會」,台北市。
    邱慧仙(2011年11月)。〈社群網站臨場感與忠誠度之探索性研究: 以Facebook為例〉,「媒介生態變遷衝擊下的創新、挑戰與社會參與研討會」,台北市。
    孫治本(2002)。〈BBS上的社群〉,《當代》,181:14-33。
    徐韻婷(2014)。《社群媒體與音樂消費:以K-Pop迷群為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碩士論文。
    袁方(2004)。《社會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復文。
    康宸瑋(2011)。《和我在一「綺」,意識陳綺貞的演繹:歌迷的詮釋與轉變》。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立嵐(2006)。《扮誰像誰?迷的行為特質、實踐與認同研究--以青少年cosplay為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振鴻(2011)。《濱崎。步。一樣的偶像-日本流行音樂迷群之偶像認同與消費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紘炬(2009)。《抽樣方法與調查分析:理念、設計、分析、實例》。台北:華泰文化。
    莊淑珍(2009)。〈偶像品牌-顧客滿意與滿意前置因素對品牌忠誠度影響的研究〉,《醒吾學報》,40:235-262。
    莊智凱(2005)。《演藝人員之形象修護策略分析:以負面感情事件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介英(2005)。〈深度訪談在經驗研究地位的反思〉,齊力、林本炫(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 117-128。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陳向明(2003)。《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建安(2000)。《傳播科技對媒介消費者影響分析-比較傳統媒介、電腦網路與有線電視網路》。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奎熹、高強華、張鐸嚴(2000)。《教育社會學》。新北:空大。
    陳彥豪(2004)。《職棒球迷涉入程度、球隊認同、參與滿意度、與球迷忠誠度之關聯探討》。嘉義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禹任(2013)。《負面訊息、球隊形象、球迷認同、球迷忠誠度與購買意願之相關研究-以中華職棒大聯盟為例》。亞洲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勝發(2003)。《國中生偶像崇拜之研究-以台東市國中生為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燕珠(2004)。《青少年自我概念、行為困擾與偶像崇拜關係之研究─以台灣地區高職生為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魯萍(2007)。《在台播映的日本偶像劇類型與閱聽人解讀分析》。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論文。
    雪寶(2014年03月13日)。〈那些年像風一樣的男子 席捲所有少女心的w-inds.〉,《妞新聞》。
    取自http://www.niusnews.com/index.php/main/tag/new/1/w-inds。
    創市際(2014年12月01月)。〈2014同學有事?青少年調查〉,《動腦電子報》。取自http://www.brain.com.tw/News/RealNewsContent.aspx?ID=21099。
    曾維瑜(2000)。《閱讀日本偶像劇:《東京愛情故事》文本及《蕾娜塔報導》使用者》。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湘宜(2014)。《品牌知覺價值、品牌忠誠度與熱迷行為之關聯性-以五月天迷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佳筠(2010)。《幻想的實現或破滅?少女漫畫迷對漫畫改編偶像劇認同與區辯歷程之研究》。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葳威(2004)。《閱聽人與媒體文化》。新北:揚智文化。
    黃顗穎(2003)。《流行音樂歌手形象、偶像崇拜與消費行為關係研究》。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明綺譯(2003)。《w-inds. 大百科》。台北:尖端出版。(原書:吹上流一郎 [2003]. 《w-inds. 大百科》。日本東京:CORE HOUSE。)
    楊維倫(2002)。《情境脈絡與台灣日劇迷的收視經驗》。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千慈(2010)。《台灣年輕族群對流行音樂演唱會體驗歷程之研究》。中正大學企業管理暨行銷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宜欣(2007年11月15日)。〈w-inds.粉絲抗議 造訪醒吾非突襲〉,《中國時報》。取自http://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282050。
    葉原榮(2009)。《王子的國度:台灣BL(Boy’s Love)漫畫迷的行為特質與愉悅經驗之研究》。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淑敏(2013)。《韓國流行音樂在台灣之發展與成功因性分析》。中國文化大學韓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齊力、林本炫(主編)(2005)。《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劉孟玲(2004年10月11日 )。〈w-inds台演門票23分鐘賣光〉,《蘋果日報》。取自http://ent.appledaily.com.tw/enews/article/entertainment/20041011/1297791/
    劉孟玲(2005年03月12日)。〈橘慶太戀情曝光 新單曲銷售下滑〉,《蘋果日報》,頁 C4。
    劉美琪(2006)。《行銷傳播概論》。台北:雙葉書廊。
    劉韋伶(2010)。《偶像商品與消費:以台灣傑尼斯迷為例》。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蔡宜欣(2007年11月01 日)。〈w-inds.獨厚台灣 舉辦海外握手會〉,《中國時報》,頁 D2。
    鄭君仲(2001)。《我迷,故我在─流行音樂樂迷和流行音樂文本互動關係之探索》。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青青(2009)。《台灣同人誌裡的男男性戀情想像-以台灣霹靂布袋戲耽美迷為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鄭智銘(2003)。《日劇在台所引發之哈日風潮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
    錢玉芬(2007)。《傳播心理學》。新北:威仕曼文化。
    簡妙如(1996)。《過度的閱聽人-「迷」之初探》。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威瑟(2009)。《球迷觀賞行為與球隊形象、球迷忠誠度、消費意圖之間的關係──以中華職棒大聯盟為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世宏譯(2001)。《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台北:五南書局。(原書Werner J. Severin [1997]. Communication Theories Origins , Methods , and uses in the Mass Media. New York, NY : Addison-Wesley.)
    羅沁穎(2004年11月12日)。〈w-inds.駕到 粉絲搶拍照〉,《自由時報》。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4/11/12/n715368.htm
    龐惠潔(2003年02月)。〈初探迷社群內階級與權力差異—以台灣傑尼斯迷為例〉,「第四屆網路與社會研究會」,新竹市。
    龐惠潔(2008)。〈美麗人生?網路相簿社群內階級與權力關係研究〉,《資訊社會研究》,14:197-227。
    蘇威全(2004年11月12日)。〈w-inds.颳旋風 又驚又喜〉,《自由時報》。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entertainment/paper/17966/print
    二、英文部份
    Bauer, R. (1964). The Obstinate Audience: the Influence Proces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ocial Communication, in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 319-328.
    Baym, N. K. (2000). Tune In, Log On: Soaps, Fandom, and Online Community. London, UK: Sage.
    Bennett, B. (2002). Fan Club Confessions: Teens Underestimate Influence of Celebrity Idols, Psychology Today, 35(1), 18-29.
    Bourdieu, P.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London, UK: Routiedge.
    Bourdieu, P. (2000). On Television. New York, NY: The New Press.
    Bloemer & Kasper. (1995).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umer Satisfaction and Brand Loyalty.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16(2), 311-330.
    Blumler, J. G. & Kats, E. (Eds.). (1973). The uses of Mass Communications, Current Perspectives in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Beverly Hills: age.
    Chematony, L. D. & Mcwilliam, G. (1989). Branding Terminology the Real Debate. Marketing Intelligence& Planning, 7(7), 29-32.
    Daugherty, T. M. (2001), Consumer Learning and Three-dimensional Ecommerce: The Effects ofSequential Exposure of a Virtual Experience Relative to Indirect and Direct Product Experience of Product Knowledge, Brand Attitude and Purchase Intent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State.
    De Certeau, M. (1984).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Elliott,A. (1999). The Mourning of John Lennon. New York, NY: Routledge.
    Fiske, J. (1989).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London, UK: Routledge.
    Fiske, J. (1992). ‘The cultural economy of fandom’, In Lewis, L.A. (Ed.), The adoring audience: 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 (pp.30-49). New York, NY: Routledge.
    Gray, J. (2007). Fandom-Identities and communities in a mediated world. New York, NY: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Grossberg, L. (1992). Is there a fan in the house ? : ‘The affective sensibility of fandom’, In Lewis, L.A. (Ed.), The adoring audience: 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 (pp. 50-65). New York, NY: Routledge.
    Gilmore, J. H. (1999). The Experience Economy. Boston, MA :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Hills, M. (2002). Fan cultures. London, UK: Routledge.
    Jenkins, H. (1992). Textual Poachers: Television Fans & Participatory Culture. New York, NY: Routledge.
    Jenkins, H. (2006). Interactive Audience? “The Collective Intelligence”of Media Fans. In Fans, Bloggers and Gamers. New York, NY: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Jenson, J. (1992). Fandom as pathology. In Lewis, L.A. (Ed.), The adoring audience: 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 (pp. 9-29). New York, NY: Routledge.
    Jordan, T. (1999). Cyberpower : the Culuture and Politics Of Cyberspace and the Internent. London, UK: Routledge.
    McQuial, D. (2000). McQuia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London, UK: Sage.
    Meehan, E. (1993). Citizenship and The European Community. The Political Quarterly, 64(2), 521-538.
    Morley, D. (1992). Television , Audiences & Cultural Studies. New York, NY: Routledge.
    Newman, B. M. (1984). Development through Life. Belmont, CA: The Dorsey Press.
    Oliver, R. L. (1999). “Whence Consumer Loyalty?”. Journal of Marketing, 63, 33-44.
    Prus, A. & Brandt, D. R. (1995). Understanding your customers. American Demographics, (July), 10-13.
    Rheingold, H. (1993). 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London, UK: MIT press.
    Silverstone, R. (1999). Why studies the Media. London, UK: Sage.
    Watson, N. (1997). Why We Argue Virtual Community: A Case Study of the Phish.Net Fan Community. In Jones, S. G. (Ed.), Virtual Culture: Identity and Communication in Cybersocitey. (pp.293-300). London, UK: SAGE.
    Yue, X. D. & Cheung, K. C. (2000). Selection of favorite idols and models among Chinese young peop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24(1), 91-98.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廣播電視學研究所
    10145300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453008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廣播電視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2824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