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7629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4105/145137 (79%)
造访人次 : 52191901      在线人数 : 16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6293


    题名: 中共推動FTA戰略的政經分析- 新現實主義的視角(2002-2015)
    An Analysis of Mainland China’s FTA Strategy and Network-Perspectives on Neo-Realism(2002-2015)
    作者: 林欣潔
    贡献者: 邱坤玄
    林欣潔
    关键词: 自由貿易協定
    新現實主義
    霸權穩定論
    相對利益
    權力平衡
    free trade agreement
    neorealism
    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
    relative gain
    balance of power
    日期: 2014
    上传时间: 2015-07-01 17:13:26 (UTC+8)
    摘要: 自由貿易協定(FTA)於1990年代開始,逐漸成為國際經濟合作最主要形式。尤其,當前雙邊FTA關係不僅牽動經濟合作,且已經成為各國爭奪市場和資源的重要手段,以及大國開展地緣經濟和政治博弈的戰略平臺,美、歐盟、日本等大國已將「FTA戰略」作為整體國家安全戰略上的重要一環。而對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大陸而言,必然體認到FTA競賽對於國家經濟發展、經濟安全、地緣戰略的重要性。在中共「十七大」提出「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的政策帶領下,中國大陸所推動FTA牽動其經濟持續發展、經濟體制改革、戰略物資供給、區域經濟整合等面向利益。在當前大國FTA戰略具高度政、經意涵的發展過程中,必須藉由新現實主義理論下霸權穩定論、相對利益、權力平衡等角度,才能真正瞭解到大國FTA競賽對中共整體國家戰略的影響,以及中共如何透由FTA戰略回應國際新秩序的挑戰,以為研究中共FTA戰略最適切的途徑。
    Since the 1990s, free trade agreements (FTAs) have gradually replaced multilateral
    mechanisms introduced by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and have become the most
    prevalent form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In particular, current bilateral
    FTAs not only affect economic cooperation, but also constitute the primary means
    through which countries engage in market and resource competition, and the arena
    in which the superpowers carry out their geopolitic and geoeconomic strategies.
    Superpower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the European Union, and Japan have considered
    FTAs as a critical element of their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Regarding the role of China as the world’s second-largest economy, the country’s
    leaders have undoubtedly acknowledged the significance of FTA competition for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economic security, and geostrategy. At the 17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hina’s leaders announced its policy for
    implementing a free trade zone strategy, which was soon followed by a series of studies
    by Chinese scholars to provide a policy reference for the government. Their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the implications of FTAs o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economic
    reform, strategic resource supply, and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Because the FTA strategies adopted by the superpowers are of high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ignificance, neorealism—particularly 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 and the
    concepts of relative gain and the balance of power—constitutes the optimal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how FTA competition among the superpowers has influenced China’s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and how China applies its FTA strategy to respond to the new
    international order.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一、書籍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檔匯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王俊評,和諧世界與亞太權力平衡:中國崛起的世界觀、戰略文化,與地緣戰略。臺北:致知學術,2014年。
    王逸舟主編,中國國際關係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Andrew J. Nathan、Andrew Scobell著,何大明譯,尋求安全感的中國。臺北:左岸文化出版社,2013年。
    何茂春,經濟外交學教程。北京:北京知識出版社,2010年。
    Robert Gilpin著,宋新寧、杜建平譯,世界政治中的戰爭與變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李慎明、王逸舟主編,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2010)。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肖歡容譯,David A. Baldwin編,新現實主義和新自由主義。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
    林碧炤,國際政治與外交改革。臺北:五南圖書公司,1990年。
    門洪華,構建中國大戰略的框架:國家實力、戰略觀念與國際制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姜文學,國際經濟一體化的新特徵與大國的戰略取向。遼寧: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年。
    洪德欽編,歐盟與美國生物科技政策。臺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2011年。
    David M.Lampton著,計秋楓譯,同床異夢:處理1989至2000年之中美外交。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年。
    倪世雄,當代國際關係理論。臺北:五南出版社,2008年。
    孫玉紅,全球FTAs 網路化與發展中國家一體化戰略。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7年。
    徐遵慈,WTO 與自由貿易協定爭端解決機制規範與實務運用之比較:主要國家之策略與經驗。臺北:經濟部國際貿易局,2011年。
    HedleyBull著,張小明譯,無政府社會:世界政治秩序研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
    張亞中主編,國際關係總論。臺北:揚智文化出版社,2007年。
    張彬、王勝、余振,國際經濟一體化福利效應-基於發展中國家視角的比較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張登及,建構中國:不確定世界中的大國地位與大國外交。臺北:揚智出版社,2003年。
    John Mearsheimer著,張登及、唐小松、潘崇易、王義桅譯,大國政治的悲劇。臺北:麥田出版社,2014年。
    張登及編,東亞區域競合與兩岸國際參與創新。臺北:二十一世紀基金會出版,2013年。
    Amrita Narlikar著,陳泰鋒 薛榮久譯,權力、政治與WTO。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年。
    鈕先鍾,國家戰略論叢。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4年。
    楊聖明,服務貿易:中國與世界。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1999年。
    楚樹龍,國際關係基本理論。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編著,國際投資協定─分析釋義。臺北:經濟部,2012年。
    詹滿容,我國因應中共與東協建立自由貿易區之研究。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案,2003年。
    靳希斌主編,國際教育服務貿易研究:理論、規則與行動。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課題組,中國自貿區戰略:周邊是首要。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0年。
    劉關溪、陳泰鋒,區域合作與多邊貿易體制:中國利益及政策選擇。上海:德國阿登納基金會,2004年。
    魯毅等編,新時期中國國際關係理論研究。上海:時事出版社,1999年。
    羅至美,檢視區域經濟整合的效益:德國、法國、英國的歐盟經驗。臺北:五南出版社,2013年。
    羅昌發,國際貿易法。臺北:元照出版社,2010年。
    羅金義、鄭宇碩編,中國改革開放30年:變與常。香港:香港城市大學,2009年。
    龐中英主編,中國學者看世界-全球治理卷。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
    蘇長和,全球公共問題與國際合作:一種制度的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蘇長和譯,Robert Keohane著,霸權之後─世界政治經濟中的合作與紛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康紹邦、宮力等著,國際戰略新論。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6年。
    曹雲華、唐翀,新中國—東盟關係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5年。
    詹滿容,我國因應中共與東協建立自由貿易區之研究。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1993年。
    彭述華,東亞經濟一體化主導問題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經濟部投資業經濟部投資業務處,智利投資環境簡介。臺北:經濟部,2013年。
    Peter Robson著,戴炳然譯,國際一體化經濟學。上海:海譯文出版社,2001年。
    朱穎,美國全球自由貿易協定戰略。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12年。
    王洛林、張季風主編,日本經濟藍皮書:日本經濟與中日經貿關係研究報告(2014)。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
    二、期刊
    Mario Ignacio Artaza,「智利與中國關係:遠超預期的好夥伴」。現代國際關係,2011年第8期,頁62-64。
    丁工,「中等強國崛起及其對中國外交佈局的影響」。現代國際關係,2011 年第10期,頁47-53。
    王君,「RCEP的構建及中國應對策略研究」。東南亞縱橫,2013年第4期,頁3-6。
    王金強,「TPP對RCEP:亞太地區合作背後的政治博弈」。亞太研究,2013年12月24日,http://fass.net.cn/xs/5284.htm.
    王俊,「區域主義新路徑」。國外社會科學,2011年第5期,頁47-53。
    王紅霞,「服務於國家安全及整體戰略-美國雙邊及區域自由貿易協定的戰略目標及啟示」。國際貿易,2004年第10期,頁1-3。
    王軍紅,「中國經濟轉軌前後國家經濟利益的演變─一種國際關係的視角」。經濟論壇,2013年第7期,頁32-34。
    王飛、吳縉嘉,「中國與巴西經貿關係的現狀、機遇與挑戰」。國際論壇,2014年第4期,頁52-58。
    王高成,「歐巴馬亞洲之行的評析與因應」。臺北論壇,2014年5月29日,http://140.119.184.164/taipeiforum/print/P_142.php.
    王琳,「中智FTA 正式實施後的貿易競爭性與互補性研究」。對外經貿,2014年第4期,頁12-14。
    王緝思,「中國的國際定位問題與『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的戰略思想」。國際問題研究,2011年第2期,頁4-9。
    王緝思等,「未來10年的中國與美國」。國際經濟評論,2011年第3期,頁15-35。
    王聯合,「TPP對中國的影響及中國的應對」。國際觀察,2013年第4期, http://www.faobserver.com/NewsInfo.aspx?id=9239.
    田光強,「國際公共物品與美國制度霸權」。太原師範學院學報,第12卷第6 期(2013年),頁44-47。
    田起安,「簡析RCEP未來發展之挑戰」。經貿法訊,2013年第142期,頁1-8。
    任濤,「雙邊抑或多邊:論FTA對WTO多邊貿易體制的影響」。黑龍江對外經貿,2011年第5期,頁24-26。
    任懷鋒,「中國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簡論」。廣西社會科學,2009年第1期,頁44-46。
    宇都宮溪,「東協在大國參與區域整合後之多邊主義策略」。全球政治評論,2014年第47期,頁121-144。
    曲韶,「中新自貿協定的歷史、現狀與展望」。國際經濟合作,2013年第5期,頁12-17。
    朱工宇,「美式FTA中與藥品專利有關的超TRIPs條款研究」。廣西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廣西),2009年第5期,頁94-100。
    朱成虎、孟凡禮,「簡論美國實力地位的變化」,美國研究,第2012年第2期,頁35-41。
    朱炎,「中國大陸建立自由貿易區的進展和對兩岸經貿關係的影響」。發表於 WTO架構下的兩岸經貿關係學術研討會(臺北: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主辦,2002年 9月17、18日)。
    朱穎,「美國競爭性自由化戰略的形成與實施」。國際論壇,2007年第1期,頁63-67。
    朱穎,「評歐盟全球貿易新戰略」。世界經濟研究,2007年第8期,頁68-73。
    江時學,「中國—拉美:開啟南南合作新議程」。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第633期,http://sscp.cssn.cn/xkpd/gjyk/201408/t20140813_1288985.html.
    江啟臣,「東亞經濟整合趨勢對台灣經濟的影響」。發表於推動區域經濟整合加速台灣與全球接軌國際研討會(臺北:國立臺北大學亞洲研究中心、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主辦,2008年7月10日)。
    余振、沈銘輝、吳瑩,「非對稱依賴與中國參與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路徑選擇-基於貿易指數實證分析」。亞太經濟,2010年第3期,頁15-19。
    呂宏芬、鄭亞莉,「對中國—智利自由貿易區貿易效應的引力模型分」。國際貿易問題,2013年第2期,頁51-54。
    宋國友,「中國與周邊國家經濟關係及政策選擇」。國際問題研究,2013年第5期,頁152-166。
    宋國友,「全球自由貿易協定競爭與中國的戰略選擇」。現代國際關係,2013 年第5期,頁30-35。
    宋錫祥、張琪,「關於中國與智利自由貿易協定若干法律問題探討」。武漢大學學報,第61卷第6期(2008 年),頁835-840。
    李永,「全球自貿區:分化與融合」。時事報告,2014年第6期,頁25-27。
    李玉舉,「中國雙邊FTA建設的六大突破點」。中國對外貿易,2012年第9期,頁60-61。
    李向陽,「區域經濟合作中的小國戰略」。當代亞太,2012年第6期,頁36-49。
    李向陽,「新區域主義和大國戰略」。國際經濟評論,2003年第四期,頁5-9。
    李洋、臧秀玲,「美國以色列自由貿易區的深層政治動因探析」。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學報,2012年5期,頁115-120。
    李晶晶,「由東協高峰會看東亞經濟整合之趨勢」。東亞經貿投資研究季刊,2007年第38期,http://eatir.cier.edu.tw/jour/all38.htm.
    李瓊莉,「美國『重返亞洲』對區域主義之意涵」。全球政治評論,2012年第39期,頁87-103。
    李羅莎,「TPP的影響與中國的戰略選擇」。全球化,2014年第3期, http://govinfo.so/news_info.php?id=33052.
    杜巧霞、梁逸韵,「全球區域貿易協定對臺灣產業之影響」。貿易政策叢論,2010年第14期,頁1-40。
    沈明室,「中共珍珠鏈戰略的檢視」。發表於第13屆軍事社會科學學術研討會(臺北: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2010年 9 月 30 日)。
    沈銘輝,「亞洲經濟一體化:基於多國FTA戰略角度」。當代亞太,2010年第4期,頁45-71。
    沈驥如,「2007年區域經濟合作的回顧與展望」。當代世界,2008年第1期,頁14-17。
    肖歡,「淺析美國與新西蘭軍事關係的新動向及影響」。國際論壇,第14卷第5期(2012年),頁26-29。
    周方銀,「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動力、路徑與前景」。當代亞太,2013年第2期,頁4-21。
    周永生,「中國對東南亞的大戰略思想梳理」。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4年第7期,頁6-12。
    周泳宏,「CEPA 改變了兩地貿易對香港經濟增長的影響嗎?」。統計研究,2012年第3期,頁61-66。
    周海生,「國際體系中的中國國家利益」。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3 年第4期,頁61-63。
    林俊宏,「ECFA 爭端解決模式之形成及未來定位」。東海大學法學研究,2013年第39期,頁219-260。
    邱坤玄,「結構現實主義與中共大國外交格局」。東亞季刊,第30卷第3期(1999年),頁23-38。
    邱坤玄,「霸權穩定論與冷戰後中(共)美權力關係」。東亞季刊,第31卷第3期(2000年),頁1-14。
    邱坤玄、黃鴻博,「中國的負責任大國身分建構與外交實踐:以參與國際裁軍與軍備管制建制為例」。中國大陸研究,第53卷第2期(2010年),頁73-110。
    邵兵家、李麗,「CAFTA的構建對成員國經濟影響的計量研究」。經濟科學(北京),2006年第6期,頁97-106。
    金燦榮、戴維來、金君達,「中等強國崛起與中國外交的新著力點」。現代國際關係(北京),2014年第8期,頁1-8。
    門洪華,「中國國家戰略利益的拓展」。戰略與管理,2003年第2期,頁83-89。
    門洪華,「國際機制與中國的戰略選擇」。中國社會科學,2001年第2期,頁178-187。
    門洪華,「國際機制與美國霸權」。美國研究,2001年第1期,頁74-88。
    門洪華,「關於中國國家定位的思考」。戰略與管理,2013年第4期,http://www.cssm.org.cn/newsite/view.php?id=32887.
    門洪華,「霸權之翼:國際制度的戰略價值」。開放導報,2005年第 5期,頁47-52。
    俞肇熊、王坤,「CEPA 對香港和內地經濟一體化的影響」。宏觀經濟研究,2006年第6期,頁56-60。
    姜文學、梁春媚,「經濟互補性、競爭性與中、日、韓FTA物件選擇」。財經問題研究,2005年第1期,頁50-53。
    姜書竹、張旭昆,「東盟貿易效應的引力模型」。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3年第10期,頁53-57。
    姜茜,「新形勢下我國FTA 的特點及戰略取向」。對外經貿實務,2009年第2期,頁20-22。
    洪德欽,「自動出口設限措施之研究」。歐美研究,第27卷第3期(1997年),頁1-110。
    倪月菊,「全球自由貿易和保護貿易的新博弈」。國際貿易,2013年第6 期,頁36-40。
    倪世雄、王義桅,「霸權均勢:冷戰後美國的戰略選擇」。美國研究,2000年第1期,頁7-23。
    唐世平,「制度建設中的領導問題-以10+3為個案」。國際經濟評論,2004年第10期,頁27-32。
    孫玉紅,「比較南北型FTA與南南型FTA的利益分配」。世界經濟研究,2007年第5期,頁 3-8
    孫國祥,「新區域主義及其對臺灣發展的影響」。全球政治評論,2003年第3期,頁83-113。
    徐秀軍,「亞太區域經濟合作:緣由、路徑、糾結與化解」。世界知識,2014年第21期,頁14-20。
    徐曉迪,「CEPA 實施績效評估與香港經貿戰略發展走向探析」。特區經濟,2012年第12期,頁13-16。
    秦亞青,「制度霸權與與合作治理」。現代國際關係,2002年第7期,頁10-12。
    秦亞青、王燕,「建構共同體的東亞模式」。外交學院學報,2004年第78期,頁8-13。
    秦治來,「準確理解地區主義的開放性-以東亞地區合作為例」。世界經濟與政治,2008年第12期,頁71-76。
    袁偉華,「中國是修正主義國家嗎?」。國際展望,2012年第6期,頁62-63。
    馬南屏,「從麻六甲海上通路之痛論中日能源爭奪戰的佈局與困境」。海軍學術雙月雙月刊,第 40 卷第 4 期(2006年),頁 26-37。
    張忠軍,「增強中國國際話語權的思考」。理論視野,2012年第4期,頁56-59。
    張建平,「正確認識和看待CEPA實施以來的作用和影響」。宏觀經濟研究,2006年第7期,頁55-59。
    張清敏,「60年來新中國外交佈局的發展」。外交評論,2009年第4期,頁32-42。
    張登及,「『再平衡』對美中關係之影響:一個理論與政策的分析」。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4卷第2期(2013年),頁53-97。
    張敬新 蘇俊燮,「國際制度中的霸權」。國際觀察,2001年第2期,頁19-24。
    張義明,「新區域主義與中國的自由貿易區戰略」。復旦國際關係評論,2009年,頁230-244。
    張福昌,「歐盟與美國共同建構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TTIP的演進與效應」。臺北論壇,2013年9月24日,http://140.119.184.164/taipeiforum/view/97.php.
    張學良,「新區域主義在北美自由貿易區的應用」。世界經濟研究,2005年第7期,頁27-30。
    張應武、徐麗蘋,「CEPA 促進了香港與內地的貨物貿易嗎?」。國際經貿探索,2014年第2期,頁100-110。
    張蘊嶺,「推動東亞經濟合作需要新思維」。新視野,2010年第3期,頁85-87。
    曹雲華,「前景光明、道路曲折: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構想」。東南亞研究,2002年第4期,頁6-13。
    盛斌,「美國視角下的亞太區域一體化新戰略與中國的對策選擇:透視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的發展」。南開學報,2010年第4期,頁70-80。
    章百家,「90年代的中國內政與外交」。中共黨史研究,2001年第6期,頁29-34。
    許齡井,「CEPA對香港貿易的影響分析」。商業文化,2012年第10期,頁132。
    連文榮、葉華容,「東協加中國大陸FTA在2010年貿易面之成效回顧」。東亞經貿投資研究季刊,2011年第52期,http://eatir.cier.edu.tw/jour/all52.htm.
    陳建、王博,「論 CEPA 實施後的香港經濟」。教學與研究,2007年第1期,頁63-69。
    陳恩、劉璟,「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路徑研究」。南方經濟,2013年第11期,頁74-84。
    陳華昇,「中國大陸強化東協外交之戰略意涵:習近平與李克強出訪東南亞之評析」。國政研究報告,2013年11月27日,http://www.npf.org.tw/post/2/12962.
    陳德甯、陳軍才、何一鳴,「CEPA 下香港與內地經濟耦合度與效應分析」。學術研究,2014 年第1期,頁85-92。
    陳鴻鈞,「美國貿易授權法時期 FTA 的簽訂策略」。問題與研究,第47卷第4期(2008年),頁141-166。
    陸建人,「2006年APEC河內會議評述」。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6年11月23 日,http://yataisuo.cass.cn/xueshuwz/showcontent.asp?id=824.
    彭學龍、姚鶴徽,「中國 FTA 版權政策的基本立場」。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14年第1期,頁43-48。
    曾復生,「美國亞洲再平衡戰略發展前景研析」。國政研究報告,2013年8月29日,http://www.npf.org.tw/post/2/12643.
    舒建中,「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美國的意圖與中國的選擇」。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14年第4期,頁73-77。
    賀平,「新型跨區域主義的重要一環:日本―歐盟EPA/FTA初探」。日本學刊,2014年第2期,頁100-117。
    賀平、沈陳,「RCEP與中國的亞太FTA戰略」。國際問題研究,2013年第3期,頁138-158。
    馮邦彥、胡娟紅,「CEPA框架下香港與中國內地的貿易創造-基於1997~2010年貿易關聯面板資料」。國際經貿探索,2013 年第3期,頁61-71。
    馮昭奎,「10+3:走向東亞自由貿易區之路」。世界經濟與政治,2002年第3期,頁21-26。
    馮淩慧,「中、日、韓競相推動區域經濟整合浪潮」。臺北產經,2014年第17期,頁43-50。
    黃子庭,「紐西蘭FTA的發展與挑戰:中型強權外交的理論觀點」。全球政治評論,2014年第48期,頁123-150。
    黃征學、肖金成、申兵,「中國參與瀾滄江-湄公河國際次區域合作的思路及對策」。區域經濟評論,2013年第3期,頁16-22。
    黃益盟、顧長永,「從國際關係理論檢視中國與緬甸的反毒合作」。全球政治評論,2013年第44期,頁29-31。
    黃偉峰,「試探『歐體/歐盟」』與『歐洲自由貿易協會』之貿易自由化的競爭」。臺灣政治學刊,第17卷第1期(2013年),頁1-55。
    黃淩雲、劉清華,「建立東亞自由貿易區的中國經濟效應研究—基於GTAP 模型的實證分析」。國際貿易問題,2008年第12期,頁60-68。
    黃鵬、汪建新,「對中國潛在自貿區夥伴的選擇戰略研究」。國際貿易,2009年第10期,頁18-21。
    楊西,「90年代智利的對外貿易新戰略」。拉丁美洲研究,1996年第5期,頁39-42。
    楊枝煌,「關於發展中國自由貿易區的思考」。科學發展,2012年第12期,頁70-92。
    楊捷、單文婷,「中國與歐盟和東盟的貿易特點及影響因素比較-基於引力模型的實證分析」。國際貿易問題,2007年第11期,頁21-24。
    楊毅,「亞太區域化與中國:區域主義視角下的戰略抉擇」。雲南行政學院學報,2003年第2期,頁 84-86。
    楊潔勉,「新型大國關係:理論、戰略和政策建構」。國際問題研究,2013年第3期,頁19-36。
    葉自成,「中國在多極化進程中的地位、作用和策略」。國際觀察,1998年第4期,頁12-16。
    葉自成,「對中國多極化戰略的歷史與理論反思」。國際政治研究,2004第1期,頁9-23。
    葉華容,「東協對外發展FTA的戰略與進程」。國際經濟情勢雙週報,2013年第1760期,頁5-12。
    董志勇、官靚、黃邁,「中國對自由貿易區的政策設想及其對亞洲其他國家的影響」。國際關係學院學報,2008年第2期,頁37-42。
    裘兆琳,「柯林頓總統爭取國會批准北美自由貿易協議之策略分析」。歐美研究,第24卷第3期(1994年),頁27-38。
    趙文衡,「區域貿易協定與東亞國際政經體系之重組」。問題與研究,第41卷第6期(2002年),頁81-108。
    趙可金,「中國外交3.0版:十八大後的中國外交新走向」。社會科學,2013年7期,http://www.faobserver.com/Newsinfo.aspx?id=9119.
    趙光銳,「從比較利益看東北亞國際經濟合作」。世界經濟研究,1999年第2期,頁62-66。
    趙金龍,「中國在東北亞地區的FTA 戰略選擇:基於CGE 模型的比較研究」。東北亞論壇,第17卷第5期(2008年),頁8-14。
    趙金龍,「韓國的自由貿易區戰略及其動機」。韓國研究論叢,2011年第1期,頁88-101。
    趙海青,「淺析新美新型戰略夥伴關係」。中國國際問題研究,2011年第4期,頁126-140。
    劉永泉、李萍,「中國自由貿易協定策略探討」。時代經貿,2008年第121期,頁138-139。
    劉岩,「中國潛在自貿區夥伴的選擇戰略:基於貿易效應的局部均衡分析」。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3年第10期,頁15-26。
    劉建昌,「自由貿易區: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的穩定器」。對外經貿實務,2011年第7期,頁4-9。
    劉飛濤,「奧巴馬的亞太『再平衡』:降速糾偏?」。國際問題研究,2013年第3期,http://www.ciis.org.cn/gyzz/2013-05/30/content_5993372.htm.
    劉培華,「中國FTA發展戰略探討」。黑龍江對外經貿,2009年184期,頁20-22。
    劉勝湘、張磊,「從認知的角度討論中國和平發展外交目標」。世界經濟與政治,2006年第10期,頁59-65。
    劉豐,「國際體系轉型與中國角色定位」。外交評論,2013年第2期,頁1-16。
    劉騫,「大國關係『路向何方?』—新型大國關係的內涵與發展趨勢學術研討會綜述」。美國研究,2013年第4期,頁154-157。
    蔚彬,「轉型時期中國國家身份認同的困境」。現代國際關係,2007年第7期,頁36-42。
    蔡宏明,「CEPA與兩岸經貿合作機制」。貿易政策叢論,2004年第1期,頁41-86。
    蔡東傑、洪銘德,「新世紀以來美國對東南亞外交政策分析」。臺灣國際研究季刊,第5卷第2期(2009年),頁79-104。
    蔡學儀,「亞洲經貿區域化與台灣因應之道」。問題與研究,第42卷第2期(2003年),頁 23-53。
    鄧雙榮,「中國與智利經濟貿易關係的發展」。拉丁美洲研究,1997年第2期,頁40-44。
    鄭先武,「全球新一輪雙邊自由貿易探析」。環球經貿實務,2002年11月,頁30-34。
    盧業中,「G20集團對全球格局發展之衝擊」。全球政治評論,2011年第33期,頁1-8。
    蕭全政,「東亞區域主義的發展與臺灣的角色」。政治科學論叢,2001年第14期,頁201-222。
    戴婉蓉,「TPP與RCEP現況與未來發展」。發表於TPP/RCEP對我國工業發展之機會與挑戰研討會(臺北: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2013年4月18日)。
    薛敬孝、張伯偉,「東亞經貿合作安排:基於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的比較研究」。世界經濟,2004年第6期,頁51-59。
    魏艾,「從CEPA成效看兩岸經貿合作關係的發展前景」。發表於東亞區域與臺灣經濟發展學術研討會(臺北:中華歐亞教育基金會,2005年11月)。
    羅峰,「國際機制:美國霸權的隱身外衣」。社會觀察,2005年第8期,頁29-30。
    譚偉恩,「權力平衡理論之研究:現實主義的觀點」。國際關係學報,2006年第22期,頁129-166。
    譚偉恩、蔡育岱,「食品政治:『誰』左右了國際食品安全的標準?」。政治科學論叢,2009年第42期,頁1-42。
    譚瑾瑜,「從中港簽訂CEPA談中國大陸區域整合進度及其對台灣的影響」。國家政策論壇,2004年春季號,http://old.npf.org.tw/monthly/0401/theme-077.htm.
    龐中英,「中國在國際體系中的地位與作用」。現代國際關係,2006年第4期,頁17-22。
    顧國達、任禕卓,「TPP:中美日博弈與中國應對」。探索雜誌,2014年第4期,頁82-83。
    三、媒體
    BBC中文網,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
    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BIG5/.
    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http://cpc.people.com.cn/.
    中國評論新聞網,http://hk.crntt.com/.
    中國新聞網,http://www.chinanews.com/.
    香港文匯網,http://www.wenweipo.com/.
    美國之音,http://www.voachinese.com/.
    新浪網,http://www.sina.com.tw/.
    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
    環球網,http://www.huanqiu.com/.
    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index.
    四、網站
    中共外交部網站,http://www.fmrc.gov.cn.
    中共商務部自由貿易區服務網站,http://fta.mofcom.gov.cn/index.shtml.
    中共商務部網站,http://www.mofcom.gov.cn/.
    中華民國經濟部,http://www.moea.gov.tw/MNS/populace/home/Home.aspx
    中華經濟研究院(臺灣WTO及RTA中心),http://www.cier.edu.tw/ct.asp?xItem=9531&CtNode=220&mp=1.
    求是雜誌網,http://www.qstheory.cn/.
    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網站,http://iir.nccu.edu.tw.
    香港大學民意網站,http://hkupop.hku.hk/chinese/.
    國家政策基金會網站,http://www.inpr.org.tw.
    國策研究基金會網站,http://www.npf.org.tw.
    臺北論壇,http://www.taipeiforum.org.tw/.
    貳、英文部分
    一、書籍
    Balassa, Bela A. The Theory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Homewood: Richard D. Irwin, 1961.
    Baldwin, David. 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 the Contemporary Debat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Booth, Kenneth and Steve Smith.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oday. Cambridge: State Press, 1995.
    Buzan, Barry and Ole Waver and Jaap de Wilde. Security: A New Framework for Analysis. Colorado: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1998.
    Chan, Steve. China, the U.S., and the Power-Transition Theory: A Critiqu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8.
    Collins, John M. Grand Strateg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73.
    Economy, Elizabeth and Michel Oksenberg eds. China Joins the World : Progress and Prospects. New York :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1999.
    Francois, Joseph. Reducing Transatlantic Barriers to Trade and Investment:An Economic Assessment. London: Centr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 2013.
    Frankel, Jeffrey A ed. The Regionalization of the World. Economy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8.
    Gilpin, Robert. Wa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Hasenclever, Andreas and Peter Mayer and Volker Rittberger.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gimes.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Johnston, Alastair Iain and Rebert S. Ross. New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China’s Foreign Polic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Kegley, Charles W. and Eugene Wittkopf eds. The Global Agenda: Issue and Perspectives.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84.
    Keohane, Robert and Joseph S. Nye, Jr., eds. Transnational Relations and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Keohane, Robert ed.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tate Power: Essay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Colorado: Wesrview Press, 1989.
    Keohane, Robert ed. Neorealism and its Critic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6.
    Keohane, Robert. After Hegemony: 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7.
    Kim, Samuel S. China, the United Nations, and World Order.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9.
    Lampton. David M. ed. The Making of Chinese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 in the Era of Reform, 1978-2000.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Lawrence, R. Z. Regionalism, Multilateralism, and DeeperIntegration.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96.
    Melo, J. de and A. Panagariya eds. New Dimensions in Regional Integra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Palmujoki, Eero. Regionalism and Globalism in Southeast Asia.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1.
    Robinson, Thomas W. and David Shambaugh eds. Chinese Foreign Policy: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1994.
    Rotberg, Robert I. and Theodore K. Rabb eds. The Origin and Prevention of Major War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Schiff, Maurice and L. Alan Winters.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2003.
    Schiff, Maurice and L. Alan. Winters.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Washington. Washington D.C. : World Ban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Steil, Benn. and Robert E. Litan. Financial Statecraft : The Role of Financial Markets i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6.
    Swaine, Michael. America’s Challenge, Engaging a Rising China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Washington D. C.: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2011.
    Viner, Jacob. The customs union issue. New York: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1950.
    Walt, Stephen M. The Origins of Alliances.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7.
    Waltz, Kenneth N.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1979.
    Wendt, Alexander.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Youngs, Gillian.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Power and inequalit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7.
    Youngs, Gillia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a Global Age: A Conceptual Challeng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9.
    二、期刊
    Andriamananjara, Soamiely and Maurice Schiff. “Regional Groupings amongst Microstates.”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ol. 9, Issue.1 (2001), pp. 42-51.
    Baldwin, Richard E. “A Domino Theory of Regionalism.” NBER Working Paper, No. 4465 (September 1993), pp. 1-20.
    Baldwin, Richard E. “The Causes of Regionalism.” World Economy , Vol. 20, Issue. 7 (November 1997), pp. 865-888.
    Benvenisti, Eyal. “The US and the Use of Force: Double-edge Hegemony and the Management of Global Emergencies.”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 15, No. 4 (September 2004), pp. 677-700.
    Bergsten, C. Fred. “A Renaissance for U.S. Trade Policy?.” Foreign Affairs, Vol. 81, No. 6 (November 2002), pp. 86-98.
    Bergsten,C. Fred. “Globalizing Free Trade.” Foreign Affairs, Vol. 75, No. 3 (May 1996), pp. 105-120.
    Bhagwati, Jagdish. “The Threats to the World Trade System.” The World Economy, Vol. 15, Issue. 4 (July 1992), pp. 443-456.
    Brown, Oil and Faisal Haq Shaheen and Shahhen Rafi Khan and Moeed Yusuf.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 Promoting Conflict or Building Peace?."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ctober 2005), pp. 1-17.
    Capling, Ann and John Ravenhill. “Multilateralising Regionalism: What Role for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he Pacific Review, Vol. 24, Issue.5 (December 2011), pp. 553-575.
    Cooper , C. A. and B. F. Massell. “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customs union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73, No. 5 (October 1965), pp. 461-476.
    Cooper, William H. “Free Trade Agreements: Impact on U.S. Trade and Implications for U.S. Trade Policy.”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Report, (February 2014), pp. 1-15.
    Corden, W. M. “Economies of scale and customs union theor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80, No. 3 (May 1972), pp. 465-475.
    Ethier, Wilfred. J. “Regionalism in a Multilateral World.”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106, No. 6 (October 1998), pp. 1215-1245.
    Ethier, Wilfred. J. “The New Regionalism.” Economic Journal, Vol. 108, Issue. 449 (July 1998), pp. 1149-1161.
    Evenett, Simon J. and Michael Meier. “An Interim Assessment of the U.S. Trade Policy of ‘ Competitive Liberalization’.” The World Economy, Vol. 31, Issue. 1 (January 2008), pp. 31–66.
    Falk, Richard. “Regionalism and World Order After the Cold War.” Australi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49, Issue. 1 (May 1995), pp. 1-15.
    Fernandez, R. and J. Portes. “Returns to regionalism:an analysis of nontraditional gains from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 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Vol. 8, No. 2 (May 1998), pp. 197-220.
    Florida, Richard. “Toward the Learning Region.” Futures, Vol. 27, No. 5 (June 1995), pp. 527-536
    Gilpin, Robert. “No One Loves a Political Realist.” Security Studies, Vol. 5, Issue. 3 (1996), pp. 3-26.
    Grieco, Joseph M. “Realist Theory and the Problem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 Analysis with an Amended Prisoner’s Dilemma Model.” Journal of Politics, Vol. 50 .No. 3 (August 1998), pp. 600-624.
    Kawai ,Masahiro and Ganeshan Wignaraja. “Asian FTAs:Trends and Challenges." ADBInstitute, No. 144 (August 2009). pp. 1-38.
    Kemp, M. C. and H. Wan. “An elementary proposition concerning the formation of customs union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ol. 6, No. 1 (June 1976), pp. 95-97.
    Kindleberger, C. P. “European Integr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Acdemic Journal, Vol. 1, Issue. 1 (January 1966), pp. 65-73.
    Krugman, Paul.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99, No. 3 (1991), pp. 483-499.
    Lee, J. W. and Innwon, Park. “Free Trade Areas in East Asia: Discriminatory on Non-Discriminatory.” The World Economy, Vol. 28, No. 1 (January 2005), pp. 21-48.
    Linberg, Leon N. “Political Integration as a Multidimensional Phenomenon Requiring Multivariate Measurement.”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24, No. 4 (Autumn 1970), pp. 649-731.
    Lipsey, R. G. “The theory of Customs Union: A general survey.” The Economic Journal, Vol. 70, No. 279 (September 1960), pp. 496-513.
    Ludema, R. D. and I. Wooton. “Economic geography and the fiscal effects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ol. 52, Issue. 12 (2000), pp. 331-357.
    Mansfield, E. D. and Helen V. Milner. “The New Wave of Regionalis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53, No. 3 (Summer 1999), pp. 589-627.
    Mauzy, Diane K. and Brian L. Job. “The U.S. Policy in Southeast Asia: Limited Re-engagement after Years of Benign Neglect."Asian Survey, Vol. 47, No. 4 (July 2007), pp. 622-641.
    Milner, Helen V. “International Theories of cooperation among Nations.” World Politics, Vol. 44, No. 3 (April 1992), pp. 469-470.
    Neufeld, Mark. “Hegemony and Foreign Policy Analysis: The Case of Canada as Middle Power."Studies in Political Economy, Vol. 48 (Autumn 1995), pp. 7-29.
    Neufeld, Nora. “Trade Facilitation Provisions in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 Traits and Trends."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No. 1 (January 2014) , pp. 1-60.
    Ott, Marvin C. “Southeast Asian Security Challenges: America’s Responses?.” Strategic Forum , No. 222 (October 2006), pp. 1-8.
    Patman, Robert G. “Globalisation, Sovereignt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New Zealand Foreign Policy."Centre for Strategic Studies New Zealand Working Paper, No. 21 (2005), pp.1-23.
    Perroni, Carlo and John Whalley. “The new regionalism: trade liberalization or insurance?.” NBER Working Paper, No. 4626 (January 1994), pp. 1-46.
    Petri, Peter A. and Michael G. Plummer and Fan Zhai. “Adding Japan and Korea to The TPP."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March 2013), http://asiapacifictrade.org/wp-content/uploads/2013/05/Adding-Japan-and-Korea-to-TPP.pdf.
    Petri, Peter A. “AFTA and the Global Track.” ASEAN Economic Bulletin, Vol. 14, No. 2 (November 1997), pp. 190-201.
    Petri, Peter A. and Michael G. Plummer and Fan Zhai.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and Asia-Pacific Integration: A Quantitative Assessment."Economic Series, No. 119 (October 2011), pp. 1-70.
    Plummer , Michael G. “The Emerging, Post-Doha Agenda and the New Regionalism in the Asia-Pacific."ADBI Working Paper, No.384 (October 2012), pp. 1-22.
    Rapkin , David and William R. Thompson. “Power Transition, Challenge and the (Re)emergence of China.” International Interactions, Vol. 29, No. 4 (2003), pp. 315-342.
    Sbragia, A. “The EU, the US, and Trade Policy: Competitive Interdependence in the Management of Globalization.” Journal of European Public Policy ,Vol. 17, No. 3 (March 2010), pp. 368-382.
    Spindler, Manuela. “New Regionalis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Global Order."Centre for the Study of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ization Working Paper, No. 93/02 (March 2002), pp. 1-31.
    United States 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 “International Trade: Intensifying Free Trade Negotiating Agenda Calls for Better Allocation of Staff and Resources."GAO Report, No. 04-233 (January 2004), http://www.gao.gov/new.items/d04233.pdf.
    Walt, Stephen M. “The Progressive Power of Realism.”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91, No. 4 (December 1997), pp. 931-935.
    Waltz, Kenneth N. “America as a Model for World? A Foreign Policy Perspective.” 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 Vol. 24, Issue. 4 (December 1991), pp. 667-670.
    Waltz, Kenneth N. “Evaluating Theorie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91, No. 4 (December 1997), pp. 913-917.
    Waltz, Kenneth N. “Force, Order and Justice.”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 11, No. 3 (September 1967), pp. 279-283.
    Wang, Jiangyu. “China`s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 the Law,Geopoliticsand Impaction on the Multilateral Trading System.” Singapore Year Book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 8 (2004), pp. 119-148.
    Wonnacott , Paul and Ronald Wonnacott. “Is Unilateral Tariff Reduction Preferable to a Customs Union? The Curious Case of the Missing Foreign Tariff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71, No. 4 (September 1981), pp. 704-714
    Wonnacott, Ronald. “Trade and investment in a hub-and-spoke system versus a free trade area.” World Economy, Vol. 19, Issue. 3 (May 1996), pp. 237-252.
    Yong, Deng. “Remolding great power politics: China`s strategic partnerships with Russia, the European Union, and India."The Journal of Strategic Studies, Vol. 30 ,No. 4-5 (August 2007), pp. 863-903.
    三、網站
    ASEAN,http://www.asean.org/.
    IIP DIGITALl ,http://iipdigital.usembassy.gov/#axzz3RENlJXPB.
    New Zealand Official Yearbook,
    http://www.stats.govt.nz/browse_for_stats/snapshots-of-nz/yearbook.aspx.
    The World Factbook,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index.html.
    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http://www.eia.gov/.
    World Bank,http://www.worldbank.org/en/research.
    WTO,http://www.wto.org.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94260504
    10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260504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東亞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没有与此文件相关的档案.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