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76268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4012/145044 (79%)
造訪人次 : 52092632      線上人數 : 51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6268


    題名: 桃園市高中職校長學術樂觀與 教師教學成效關係之研究
    Research on Principal’s Academic Optimism and Teacher’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n Seiner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in Taoyuan City
    作者: 黃挹芬
    貢獻者: 郭添財
    黃挹芬
    關鍵詞: 校長學術樂觀
    教師教學成效
    信任
    重視學生學習
    學術強調
    principal’s academic optimism
    teacher’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rust
    academic emphasis
    日期: 2014
    上傳時間: 2015-07-01 15:05:11 (UTC+8)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桃園市高中職校長學術樂觀與教師教學成效的現況,藉由分析不同背景變項與學校變項之教師在知覺校長學術樂觀與教師教學成效的差異情形;進而探討校長學術樂觀對教師教學成效,最後根據研究提出結論。
    為達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桃園市33所公私立高中職之教師兼主任、教師兼組長(含科主任)、教師兼導師與專任教師為研究對象,採隨機抽樣方式,寄發問卷440份,回收有效問卷412份,有效回收率為93.6 %。問卷所得資料採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0統計軟體進行資料分析,獲得以下結論:

    一、高中職現職教師在年齡與任教年資的差異上,顯現出對校長學術樂觀有不同之知覺傾向
    二、高中職兼任導師之現職教師對校長學術樂觀知覺較低
    三、公立高中職之現職教師對校長學術樂觀知覺呈現正相關
    四、高中職現職教師在年齡與任教年資的差異上,顯現出對教師教學成效有不同之知覺傾向
    五、高中職兼任導師之現職教師對教師教學成效知覺較低
    六、高中職之現職教師對校長學術樂觀與教師教學成效具中度顯著關係,但在「班級氣氛」層面呈現低度顯著
    七、高中職現職教師在「校長學術樂觀」的「信任教師、學生、家長」與「重視學生學習」對「教師教學成效」具有較高之預測力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tatus of high school principal’s academic optimism, teacher’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in Taoyuan. Base on the result of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teachers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and different schools, and of school principal’s academic optimism, and on the result of exploring the influence of principal’s academic optimism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er’s teaching, the conclusion is made.
    To achieve the above purpose, the research use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procedure, the grand total provides 440 questionnaires randomly to teachers who are in different positions, either homeroom teachers, full time teachers, section chief or directors in 33 public or private high schools in Taoyuan, recycling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412, the effective questionnaire recycling a rate 93.6%. The data obtained from questionnaires has been analyzed by using IBM SPSS Statistics 20.00 obtain the following a conclusion:

    1. When high school teachers’ age and the length of teaching year vary, their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academic optimism differs.
    2. High school teachers’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academic optimism is weak if they are homeroom teachers.
    3. Public high school teachers have stronger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academic optimism.
    4.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ages and different length of teaching years have different perception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5. Current teachers who are homeroom teachers have weak perception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6. Academic optimism of high school principals is moderat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to teacher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but weak correlated to classroom climate.
    7. Two parts of measurement of principal’s academic optimism, faculty trust in students and parents and the school’s academic emphasis are highly predictable to teacher’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current high school teachers.
    參考文獻: 壹、 中文部分:

    丁文琪(2008)。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教師社群互動、教師專業實踐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丁英哲(2008)。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以臺灣北部地區三縣市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丁雍哲(2014)。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道德領導、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王翠娥(2004)。慈輝班學校學生教學輔導對其生活適應及教學成效之影響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彰化縣。
    王浩博(2009)。不讓孩子落後法對美國地方課程與教學之影響:一位紐約州地方學區實務工作者的觀點。教育與發展,26(5),123-130。
    王建祥(2012)。國民中學教師學術樂觀之指標建構及其現況調查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
    王玉美(2014)。國民小學教師正向領導與學生學習表現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新竹市。
    江志軒(2011)。苗栗縣國民小學校長分布式領導、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教師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臺北市。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市。
    吳清山(1992)。教師效能研究之探討。載於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教育研究與發展(頁185-206)。台北:台灣書局。
    吳清山(2003)。當前學校組織變革的理念與策略。教師天地,123,4-16
    吳勁甫(2011)。台灣地區近年來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學位論文研究走向之分析。嘉大教育研究學刊,27,1-47。
    吳叁賜(2012)。國民小學室內環境品質與教學成效之研究-以雲林縣為例。南華大學。旅遊管理學系休閒環境管理碩士班,嘉義縣。
    吳元芬(2013)。教師領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師學術樂觀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新竹市。
    吳倏銘(2013)。國民中學校長正向領導、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新竹市。
    呂斌(2012)。校長教學領導的基石:團隊文化。載於香港中文大學主辦之「第六屆兩岸四地『學校改進與夥伴協作』學術研討會」(頁97-134),香港。
    呂建宏(2014)。校長正向領導、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的關係之研究 以新北市偏遠國小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臺北市。
    宋元志(2013)。宜蘭縣國民中學校長正向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
    李俊湖(1992)。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李安明(1998)。我國國小校長教學領導之研究省思。教育研究資訊,6(6),121-146。
    李安明(1999)。「為教學而行政」的校長教學領導:理論與實務。教育政策論壇,2(2),158-203。
    李新寶(2001)。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碩士班,新竹市。
    李婉華(2011)。新北市公立國民小學分佈式領導、教師自我效能感與集體教師效能感關係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臺北市。
    李勁霆(2012)。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教師賦權增能與教師心理契約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新竹市。
    杜岐旺(2014)。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行為影響學生學習成效模式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臺中市。
    沈千暉(2010)。臺南縣、市國民中學之學習文化、知識管理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校長知識領導為干擾變項。長榮大學。高階管理在職專班,臺南市。
    沈碩彬(2014)。高中職教師心理資本、工作價值觀、情緒勞務與學校生活適應之徑路模式探析。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高雄市。
    周良基(2012)。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和學業樂觀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
    林清山(1986)。教學的心理學基礎。載於中國教育學會(1987)主編:有效教學研究(頁57-87)。臺北:臺灣書店。
    林明地、楊振昇、江芳盛(2000)。教育組織行為。臺北市,揚智。
    林明地(2000)。校長領導的影響:近三十年來研究結果的分析。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0(2),232-254。
    林三維(2006)。桃園縣國民中學體育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臺中市。
    林進材(2006)。教學論。臺北市:五南。
    林倩瑜(2007)。國小學童師生關係與學習態度、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輔導教學碩士班,新竹市。
    林宣嫚(2008)。台中市國民小學學校行政服務品質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臺中市。
    林斯嫺(2013)。國民中學校長靈性領導、教師心理資本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新竹市。
    林松德(2014)。新北市國民中學校長分散式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
    林碩彥(2014)。以探究式學習導入高職化工群學生「專題製作」核心能力指標建構與驗證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博士論文,彰化縣。
    邱明珠(2013)。國民中小學校長人格特質、分布式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中國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邱顯坤(2013)。臺北市國民中學校長正向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
    洪福源、鄭光燦(2013)。高中校長轉型領導、學校學業樂觀、教師學業樂觀與學生成績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研究學報,47(2),47-72。
    紀慧萍(2014)。臺中市國民中學導師服務領導與師生互動相關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胡央志(2007)。高職專業類科教師教學效能模式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博士論文,彰化市。
    徐超聖、李明芸(2005)。課程領導與教學領導關係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129-154
    秦夢群(2010)。教育領導理論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高玉玲(2009)。國民小學教師對新移民子女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之研究-以澎湖縣與基隆市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張德銳(1994)。變中求勝:論教育組織革新。國立編譯館館刊,23(2),235- 267。
    張慈娟(1997)。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新竹市。
    張碧娟(1999)。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學校教學氣氛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張春興(200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明輝(2009)。學校經營與管理新興議題研究。臺北市,學富。
    張奕華(2009)。分散式領導、教師學術樂觀與學生學習成就關係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NSC98-2410-H004-011)。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教育學系,臺北市。
    張奕華、許正妹、顏弘欽(2011)。「國民小學教師學術樂觀量表」之發展與衡量。測驗學刊,58,261-289。
    張素花(2012)。國民小學校長分布式領導、教師情緒勞務對教師教學效能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博士論文,臺北市。
    莊雅雯(2014)。十二年國教政策下臺中市公立國中教師對於教師教學效能及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臺中市。
    許一(2009)。柔性領導︰21世紀有效領導要訣。大陸:經濟管理出版社。
    郭小蘋(2011)。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後設分析。中興大學。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所。臺中市。
    陳木金(1997)。國民小學教師領導技巧、班級經營策略、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市。
    陳美言(1998)。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教學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陳佳燕(2004)。臺北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教師自我效能感與集體教師效能感。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新北市。
    陳怡潔(2007)。國中校長教學領導、教師領導與家庭教養文化對學生表現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陳思妤(2010)。同理心教學代理人對一般及低成就高中生之影響。國立清華大學。資訊系統與應用研究所,新竹市。
    陳美鈴(2012)。高屏地區原住民國小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教師教學效能與學校競爭力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陳宇軒(2013)。桃園縣國民中學校長分布式領導、教師心理賦權與教師學術樂觀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臺北市。
    陳偉國(2013)。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學校文化與教師學術樂觀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新竹市。
    單文經(2013)。試釋學習領導的意義。教育研究月刊,229,5-17。
    彭永青(2013)。國民中學校長正向領導、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專業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新竹市。
    彭怡真(2014)。臺灣地區幼兒園園主任肯定式探詢、組織氣氛與教師學術樂觀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新竹市。
    曾能進(2009)。臺北市高中體育教師教學關注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臺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曾彩環(2009)。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行動研究知能、參與及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班,臺北市。
    曾信榮(2010)。高中職工業類科學校教師教學效能、教育專業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彰化縣。
    湯志民(2009)。教育領導與學校環境。教育研究月刊,181,16-28。
    程婉婷(2011)。應用多媒體概念圖數位教材於高職會計學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彰化市。
    黃光雄(2000)。教育概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永和(2007)。情境學習理論與教學研究。臺北市:心理。

    黃哲彬(2008)。從1995年至2007年臺灣地區學校校長實施教學領導之研究分析與展望。載於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主編之「第七屆臺灣學者暨博士生教育經營與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 1-23)。臺南市。
    黃偉菖(2009)。屏東縣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縣。
    黃秀霞(2012)。公立高中校長教學領導、教師社群互動、學校創新氣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黃佳慧(2012)。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學校組織變革與教師心理資本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新竹市。
    黃敏榮(2012)。高級中等學校分布式領導、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市。
    黃麗鴻(2012)。校長正向領導、學校組織健康、教師心理資本與組織承諾之影響關係:階層線性模式的驗證。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嘉義市。
    黃中良(2014)。公立高中校長教學領導、學校組織變革及教師創新教學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
    楊振昇(1997)。我國國小校長從事教學領導概況、困境及其因應策略之分析研究。暨大學報,3(1),183-236。
    楊振昇(2004)。近十年來教育組織變革對教學領導的啟示。教育政策論壇,7(2),107-130。
    楊惠雯(2011)。桃園縣國民中學教師知覺工作價值觀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桃園市。
    楊詠翔(2012)。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教師專業發展與學校智慧資本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臺北市。
    楊榮仁(2012)。高中生活科技教師教法取向、教學領導和自我效能感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臺北市。
    葉佳文(2007)。臺灣地區公立高中校長教學領導、教師組織承諾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廖釧如(2007)。國小特殊教育教師知識管理與教學效能相關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臺中市。
    廖介敏(2014)。桃園縣國民中學教師學術樂觀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
    管意凱(2013)。國中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正向心理資本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
    趙廣林(1996)。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劉文章(2010)。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學術樂觀對教師學術樂觀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
    劉幼玲(2010)。學業樂觀的引入及對我國教育的啟示。基礎教育,7(9),59-62。
    蔡秀媛(1998)。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蔡麗華(2001)。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投入與教師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蔡政明(2003)。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中市。
    蔡玲玲(2013)。私立高中職學校校長分布式領導、學校組織健康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市。
    蔡俐萍(2014)。國民中學組織健康、教師心理資本與教師效能關係之研究-工作投入的中介效果。南華大學。企業管理系管理科學碩博士班,嘉義縣。
    鄭采佩(2011)。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學生學習成就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職業繼續教育研究所,新竹市。
    魯先華(1994)。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臺北市。
    魯和鳳(2009)。校長領導風格與校園危機管理之研究-以基隆市高級中等學校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黎秋妤(2014)。教師知覺校長教學領導、集體效能感與其參與專業學業學習社群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國小為例。國立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縣。
    盧建銘(2012)。新北市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教師幸福感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
    蕭增鈺(2013)。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台中市。
    鮑世青(2001)。國民小學校長與教師對「校長教學領導」所為知覺度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碩士班,新竹市。
    戴國雄(2013)。國民小學校長心理資本、正向領導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教育行政碩士專班,新竹市。
    謝建成(2001)。台北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專業成長之調查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圖書資訊學研究所,臺北市。
    謝明俸(2004)。國民小學教師文化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縣。
    謝傳崇(2013)卓越領導的核心信念-校長學術樂觀。載於台灣教育評論月刊(頁30-32)。
    謝傳崇(2013a)。十二年國教的挑戰:找回學術樂觀。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30(3),25-34。
    謝傳崇(2013b)。卓越領導的核心信念:校長學術樂觀。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5),30-32。
    謝傳崇(2013c)。校長學術樂觀的意涵與價值。師友月刊,期別44-48。
    謝傳崇(2013d)。學生學術樂觀-正向力量讓他再站起來。師友月刊,期別50-54。
    謝傳崇(2014)。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對教師學術樂觀影響之研究-以學校創新文化為中介變項。學校行政雙月刊,91,33-56。
    鍾佳穎(2003)。台北縣國民小學體育教師效能信念與教學行為之相關研究。臺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臺北市。
    鍾文峰(2014)。苗栗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臺中市。
    簡毓玲(2000)。國民小學校長教學視導對教師教學效能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簡玉琴(2002)。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藍慧娟(2014)。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學校組織健康與教師效能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桃園市。


    魏聰賢(2011)。合作學習教學應用於「機械製造」科目學習成就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彰化縣。
    羅彣玢(2009)。花蓮縣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碩士班,花蓮縣。
    鐘鎮郎(2010)。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知識管理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鐘靜芬(2013)。新北市幼兒園教師學術樂觀與組織氣候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

    貳、 外文部分:


    Avila, L. (1990). Just what is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anyway? NASSP Bulletin, 74(525), 52-56.
    Alig-Mielcarek, J., & Hoy, W. K. (2005).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Its nature, meaning and influence. In W. K. Hoy & C. Miskel (Eds.),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nd reform (pp. 29–54). Greenwich, CT: Information Age Publishers.
    Amy Schrepfer-Tarter, M.A.(2013) .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he Academic Optimism of Principals. Ohio: Graduate Program in Education: Policy and Leadership
    Bryk, A. S., & Schneider, B. (2002). Trust in schools: A core resource for improvement.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Bandura, A. (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 191–215.
    Bandura, A. (1997). Self-efficacy:The exercise of control. New York:W.H. Freeman and Company.
    Bandura, A. (1991).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self-regulatio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 248-287.
    Bandura, A.(1993). 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8(2), 117-148.
    Beard, K. S., Hoy, W. K., &Hoy, A. W.(2010). Academic optimism of individual teachers: Confirming a new construct.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6(5): 1136-1147.
    Cardno, C.(2006). Leading change from within: Action research to strengthen curriculum leadership in a primary school. School Leadership & Management 26(5): 453-71.
    Cardno, C., and D. Collett.(2003) Curriculum leadership: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perspectives on this challenging role in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Educational Leadership 19(2): 15-29.
    Cheng-Yong Tan(2012).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toward a contextualized knowledge creation model. School Leadership & Management. 32(2): 183-194.
    Curt M, Adams(2013). Collective trust: a social indicator of instructional capacity.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51, 363-382.
    Edmonds, R. R.(1979). Effectiveness schools for the urban po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 37(1), 15-27.
    Fullan, Michael G. (1992). Vision That Blind.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9(5),p19-20.
    Goddard, R. D. (2001). Collective efficacy: A neglected construct in the study of
    schools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3(3),
    467–476.
    Goddard, R. D., Tschannen-Moran, M., & Hoy, W. K.(2001).A multilevel examin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and effects of teacher trust in students and parents in urban elementary schools.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102(1), 3–17.
    Hallinger, P., & Murphy, J. (1985). Assessing the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behavior of principals.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86(2), 217-248.
    Hallinger, P.(1992). The evolving role of American principals:From managerial to instructional to transformation leaders. Journal of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30(3), 35-48.
    Heck, R. H. (1992). Principal`s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and school performance: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development.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14(1), 21-34.
    Hoy, W. K., & Tschannen-Moran, M. (1999). Five faces of trust: An empirical
    confirmation in urban elementary schools. Journal of School Leadership,
    9,184 – 208.
    Hoy, W. K., & Sweetland, S. R. (2001). Designing better schools: The Meaning and
    measure of enabling school structure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37(3), 296–321.
    Hoy, W. K. (2002). Faculty trust: A key to student achievement. Journal of School
    Public Relations, 23(2), 88–103.
    Hoy, W. K., & Tschannen-Moran, M.(Eds.).(2003). The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faculty trust in schools: The Omnibus T-Scale. Greenwich, CT: Information Age.
    Hoy, W. K., Tarter, C. J., & Hoy, A. W. (2006a). Academic optimism of schools: A force for student achievement.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43(3), 425- 446.
    Hoy, W. K., Tarter, C. J., & Woolfolk-Hoy, A. (2006b). Academic optimism: A second order confirmatory analysis. In W. K. Hoy, & C.G.Miskel (Eds.), Contemporary issues in educational policy and school outcomes (pp.135-149). Greenwich, CT: Information Age.
    Hoy, W. A., Hoy, W. K., & Kurz, N. M. (2008). Teacher’s academic optimism: The
    development and test of a new construct.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4,
    821-835.
    Horng, E. & Loeb, S. (2010). New Thinking About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Phi
    Delta Kappan, 92 ( 3 ).
    Horng, Eileen L., Daniel Klasik, and Susanna Loeb(2010). Principal Time-Use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 116(4),492-523
    Handford, Victoria ; Leithwood, Kenneth(2013). Why Teachers Trust School Leader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51(2),194-212.
    Krug, F. S. ( 1986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structional management behavior of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
    Kurz, N. M. (200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sense of academic and commitment to the profess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Lisa A. Riegel, B.A., B.S., M.A.E.(2012). Efficacy and academic emphasis: A leadership factor in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hope, resilience, optimism, and view of intelligence.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Louis, K. (2007), Trust and improvement in school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hange, 8(1),1-24.
    Lunenburg, F.C., & Ornstein, A. C. (2000).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Concepts
    and practices. Belmont, CA: Wadsworth/Thompson Learning.
    Margaret C. Wang , Geneva D. Haertel & Herbert J. Walberg(1995). Research on school effects in urban school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6504).
    McGuigan, L., & Hoy, W. K. (2006). Principal leadership: Creating a culture of
    academic optimism to improve achievement for all students. Leadership and
    Policy in Schools, 5, 203-229.
    Pellicer, L. O. (1982). Providing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A principal challenge. NASSP Bulletin, 66 (458),61-70.
    Rayma L. Harchar & Adrienne E. Hyle (1996). Collaborative Power: A Grounded Theory of Administrative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34(3),15-29.
    Riegel, L. A., (2012). An exploration of academic optimism at the principal level,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UCEA Annual Convention, City Center Marriott, Denver.
    Sheppard, L. B. (1993).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behaviors of the school principal and selected school-level characteristics,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Ottawa, Canada.
    Stronge, James H. (1988). The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hip: A position in transition? Principal, 67 (5), 32-33.
    Southworth, G. 2002.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in schools: Reflection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School Leadership & Management 22(1),73-91.
    Smith, P. A., & Hoy, W. K. (2007). Academic optimism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in
    urban elementary school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45(5),
    556-568.
    Weber, J. R. (1989). Leading the instructional program.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09513).
    Ubben, G. & Hughes, L. (1987). The principal: Creative leadership for effective schools. Boston: Allyn & Bacon.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101911024
    10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911024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102401.pdf10866KbAdobe PDF2299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