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75464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4014/145046 (79%)
造访人次 : 52059347      在线人数 : 83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5464


    题名: 兩岸專利權海關保護之研究
    A Study on Cross-Strait Customs Protection of Patent Rights
    作者: 洪三凱
    Hung, San Kai
    贡献者: 王文杰
    Wang, Wen Chieh
    洪三凱
    Hung, San Kai
    关键词: 海關
    暫不放行措施
    表面證據
    貨物外觀辨識原則
    專利權邊境執行
    customs
    suspension of release
    prima facie evidence
    The Principle of Goods Appearance Identification
    patent border enforcement
    日期: 2014
    上传时间: 2015-06-01 12:18:43 (UTC+8)
    摘要: 大陸及臺灣均規定,發明專利權人專有排除他人未經其同意而實施該發明之權。亦規定,物之發明之實施,指製造、為販賣之要約、販賣、使用或為上述目的而進口該物之行為。在專利權人或其專屬被授權人提起專利侵權實體訴訟前,專利權人或其專屬被授權人一般得請求海關就嫌疑貨物為暫不放行措施或扣押,以防止侵害專利權之貨物進入商業市場。一般而言,涉及商標權或著作權之貨物較容易透過貨物外觀以觀察是否侵權。然而,大部分附有專利的貨物均不易以貨物外觀以觀察是否侵權。特別是,舉例而言,一支智慧型手機上可能有上千的專利於其上,而且許多商品都有類似情形。所以,由第一線的海關人員去辨識有無專利侵權是困難的。

    「與貿易有關的智慧財產權協定」第52條規定,任何權利人申請第51條之暫不放行措施,都應向主管機關提出足以推定在進口國法律之下有侵害權利持有人智慧財產權之表面證據,並就有關物品提供詳細說明,俾使海關易於辨認。如果權利持有人提供有侵害其智慧財產權之表面證據,仿冒品或是盜版品一般來說較易於由海關第一線人員透過貨物外觀加以辨識。另一方面,專利權人或其專屬被授權人提出侵害其專利權之表面證據是困難的。
    除上述問題之外,尚有一更困難的問題有待專利權人或其專屬被授權人解決。那便是,如果專利權人或其專屬被授權人不指派間諜至競爭對手之中,並不知道涉及侵害專利權之貨物何時、何地將會進口。因此,本論文嘗試研究如何扣押侵害專利權貨物之議題。

    本論文區分為六個部分。第一章是緒論,說明研究動機及目的,以及研究方法及範圍。第二章是說明及定義智慧財產權邊境執行之指導原則,以及第一線海關人員依據貨物外觀辨識原則查尋嫌疑貨物。第三章是討論智慧財產權邊境執行之三種方式。第四章是分析與比較兩岸專利權之執行。第五章是闡述司法暫時權利保護與專利權邊境執行之配合。第六章是結論。
    Both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enacted laws to protect patentees’ exclusive rights to the invention and to prevent the rights from being exploited, without the patentee’s consent, via making, offering for sale, selling, using or importing of the infringed goods. Prior to filing the infringement litigation, the patentee or the exclusive licensee may generally initiate to request its customs authorities to suspend the release of, or to detain, suspect goods that involve the infringement of a patent from entering into the channels of commerce. Generally speaking, goods that involve trademark or copyright can be more easily observed whether it is infringed via its apprearance. However, most of goods that involve patents can not be more easily observed whether it is infringed, and inter alia, for example, there are probably more than 1,000 patent rights in one smart phone, and many goods have the similar situations. So it is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infringed or non-infringed goods by front line staffs of customs.

    Article 52 of 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defines suspension of release. It provides: “Any right holder initiating the procedures under Article 51 shall be required to provide adequate evidence to satisfy the competent authorities that, under the laws of the country of importation, there is prima facie an infringement of the right holder’s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and to supply a sufficiently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goods to make them readily recognizable by the customs authorities.” It’s understood that the counterfeit trademark or pirated copyright goods can be generally observed via its appearance by front line staffs of customs, if a right holder supply prima facie evidence of infringement of the right holder’s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very difficult for a patentee or a exclusive licensee to supply prima facie evidence of infringement of the patent.

    In addition to the above mentioned issues, there is a more severe problem that the patentee or the exclusive licensee needs to solve. It’s that the patentee or the exclusive licensee doesn’t know when and where the goods that involve the infringement of patents will import, if the patentee or the exclusive licensee seek for the goods that involve the infringement of patents without designating spies in rivals. Therefore, this thesis tries to research the issue with respect to how to detect and detain goods that infringe patent rights.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 six parts. Chapter 1 makes a description of the motive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t also includes the method and the range of this research. Chapter 2 explains and defines “The Guideline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Border Enforcement” and the suspect of goods could be found by front line staffs of customs in compliance with “The Principle of Goods Appearance Identification”. Chapter 3 discusses three mode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enforcement. Chapter 4 analyzes and compares Cross-Strait Customs in patent border enforcement. Chapter 5 describes cooperation of provisional measures and patent border enforcement. Finally, Chapter 6 is the conclusion.
    參考文獻: 壹、書籍
    一、大陸部分
    (一)王殊,中國知識產權邊境保護,2011年7月。
    (二)王意家,海關概論,2版,2011年4月。
    (三)尹新天,中國專利法詳解,第2版,2012年9月。
    (四)朱秋沅,知識產權邊境保護制度原理與實案,2013年9月。
    (五)周陽,美國海關法律制度研究,2012年8月。
    (六)吳海民,大國的較量─中美知識產權談判紀實,2009年10月。
    (七)賈小龍,知識產權侵權與停止侵害,2014年4月。
    二、臺灣部分
    (一)王文杰,嬗變中之中國大陸法制,4版,2014年1月。
    (二)王文杰,投資中國的十三堂必修課,2009年4月。
    (三)林洲富,專利法─案例式,4版,2013年1月。
    (四)林清和,通關實務與法規,7版,2012年7月。
    (五)李憲佐,關稅法論,更正版,2012年11月。
    (六)陳鴻瀛,海關通關實務,12版,2002年8月。
    (七)熊誦梅,當公法遇上私法─台灣智慧財產訴訟制度之今昔,2011年5月。
    (八)劉尚志、王敏銓、賴婷婷,美台專利訴訟─實戰暨裁判研析,2011年8月。

    貳、學位論文
    一、王文瑛,以海關邊境管制落實保護智慧財產權之政策研究,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6月。
    二、施嘉鎮,智慧財產權邊境措施之研究,世新大學法學院法律所碩士論文,2010年8月。
    三、袁如逸,兩岸海關智慧財產權邊境措施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四、盧佳欣,海關知識產權保護之研究─以中國海關知識產權保護條例為中心,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科技法律組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叁、專書論文
    一、陳暉主編,朱秋沅副主編,比較海關法,2011年11月。
    二、陳暉主編,海關法評論(第1卷),2010年9月。

    肆、期刊
    一、大陸部分
    (一)王秋華,對我國適用海關邊境保護措施涉及專利權問題的思考─兼談TRIPs協議的相關要求,科技與法律,第1期,2003年。
    (二)余翔、李新江,強化執法力度─中國海關知識產權保護問題探析,國際貿易,第12期,2003年。
    (三)陳小俊,知識產權海關保護立法缺陷探析─全國首例知識產權權利人狀告海關案引發的思考,上海海關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4期(總第86期),2005年12月。
    (四)陳旭東,淺談“入世”后的知識產權海關保護,中國海關,第10期,2000年。
    (五)陳昌柏,從中美知識產權談判看實施海關邊境措施的必要性,開放導報,第4期,1995年。
    (六)黃道雄,我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制度之不足与完善,政法論叢,第6期,2001年。
    (七)梅毅之,關于出口環節海關知識產權保護案例分析,科技與法律,第2期,2007年。
    (八)張紅,知識產權海關保護的私權性及利益平衡要求,政法論壇,第5期,2010年9月。
    (九)張益俊,中美知識產權談判內幕,經濟世界,第9期,1996年。
    (十)楊國華,中美知識產權談判的影響及啟示,國際經濟合作,第7期,1998年。
    (十一)鄭躍聲、蔣兆康,關于中國海關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中國海關,第9期,1995年9月。
    (十二)厲寧,芻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的修訂─兼析美國海關的知識產權保護及我國企業的對策,南京社會科學,第1期,2003年。
    (十三)劉行,淺析我國現行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机制之不足與改進,對外經貿實務,第11期,2007年。
    (十四)劉俊卿,如何改進我國海關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消費導刊,第9期,2008年5月。
    (十五)劉菊堂,知識產權海關保護的兩种模式分析,青島遠洋船員學院學報,第1期,2007年。
    二、臺灣部分
    (一)朱怡貞,淺析美國與歐盟之智慧財產權邊境措施,科技法律透析,25卷1期,頁45-50,2013年1月。
    (二)易建明,TRIPs下日本及兩岸有關侵害「智慧財產權」邊境管制措施之研究:以權利人申請保護為中心,科技法學評論,5卷1期,頁1-60,2008年4月。
    (三)洪三凱,淺析我國專利權邊境保護措施,科技法律透析,24卷10期,頁25-28,2012年10月。
    (四)洪三凱,淺析中國大陸專利權邊境保護措施,科技法律透析,25卷5期,頁15-18,2013年5月。
    (五)洪三凱,臺灣海關專利權邊境執行之疑義分析,專利師,17期,頁44-69,2014年4月。
    (六)張宇樞、劉尚志、王俊凱,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專利紛爭之案例分析與因應策略,萬國法律,142期,頁10-22,2005年8月。
    (七)馮震宇,論美國對外國不公平貿易之法律救濟體系--以侵害智慧財產權之救濟體系為例,萬國法律,97期,頁2-25,1998年2月。
    (八)馮震宇,邊境保護措施與智慧財產權之保護:從美國關稅法337條發展趨勢與因應談起,萬國法律,142期,頁2-9,2005年8月。
    (九)馮震宇,從美國司法實務看台灣專利案件之假處分救濟,月旦法學雜誌,109期,頁9-35,2004年6月。
    (十)馮震宇,從珠海炬力訴SigmaTel案看大陸訴前禁令制度與發展趨勢,法令月刊,59卷2期,頁197-214,2008年2月。
    (十一)羅昌發,論美國貿易法對智慧財產權之環境保護 ─ 337條款之過去、現在與未來,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21卷1期,頁293-326,1991年12月。

    伍、其他資料
    一、大陸部分
    (一)海關總署政策法規司編印,中國海關知識產權保護狀況及備案名錄2012年版,2012年11月。
    (二)國家知識產權局編印,中國知識產權統計年報2013, 2014年10月。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網站:http://www.customs.gov.cn/。
    二、臺灣部分
    (一)財政部關務署網站:http://web.customs.gov.tw/。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100961015
    10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09610151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015101.pdf2359KbAdobe PDF2237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