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75458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873/144892 (79%)
造访人次 : 51908410      在线人数 : 52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75458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5458


    题名: 漢賦語法風格研究
    The Study On the Grammar Style of Han Rhapsody(Fu)
    作者: 丁憶如
    Ding, Yi Ru
    贡献者: 竺家寧
    Zhu, Jia Ning
    丁憶如
    Ding, Yi Ru
    关键词: 語言風格
    漢賦
    句式
    假平行
    陌生化
    Stylistic
    pseudo parallel
    unfamiliar
    Han Rhapsody
    fu
    日期: 2014
    上传时间: 2015-06-01 12:17:23 (UTC+8)
    摘要: 辭賦在兩漢四百多年間,由於作者身分逐漸轉換,傳播方式的改易,還有文人對五七言句的接受,及政治環境的崩解等因素,導致其語言形式產生明顯變化,有漸趨駢偶、篇幅縮減等傾向。為了說明其語言風格與時俱「變」的軌跡,本文以169篇現存完整的漢賦為觀察對象,具體地描述並比較兩漢賦的種種異同,也嘗試將原本以作者等單「點」研究為主的語言風格學,延伸為一斷代賦史的「線」性觀察,更全面地回應賦學和文學史的研究成果。

    本文第一章交代研究動機、方法及範圍,第二章則針對漢賦排比成篇的特徵,討論其句式風格及與五七言詩的關係;第三章進一步分析排比句中的「假平行」現象,並指出其與近體詩「假平行」不同的對仗習慣。第四章從較為宏觀的「篇章架構」著手,一方面呈現西漢著重時空順序的特徵,另方面也說明東漢建安小賦以首句概括全篇的安排。在第五章,筆者敘述漢賦「鋪彩摛文」的設計,包括使用長主語、長賓語以炫耀博學,竭力排比長謂語的種種動態,乃至多採「奔行」等手法;第六章則援引俄國形式主義學者所謂的「陌生化」概念,說明漢賦穿插「零句」和倒置語序,以引起聽眾或讀者新鮮感的安排。最後,第七章結論略述各章梗概,說明本文價值、研究限制和可繼續發展的相關議題。此外,〈附錄一〉〈附錄二〉是第二章的補充資料,分別為各篇句式分析表,以及二三、四三節奏賦句列表。
    Researchers of Han Rhapsody often suggest that, as a dominant literary genre of the Han Dynasty, rhapsody had changed its linguistic style gradually owing to the differences from the changes of authors’ social identities, the growing popularity and development of five and seven syllables(五七言詩), and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Han empire. However, research that describes the specific and concrete features of this genre during the four hundred years of Han Dynasty is scant.

    To illustrate how the varying line length, loose parallelism, and extensive themes in Han Rhapsody was built up, interacted with the five and seven syllables(the representative genre of the six dynasty(魏晉六朝)), and influenced other rhythm works for the following millennium, I described, grouped, and integrated all the distinguishing details in Han Rhapsodies with the method which Leo Spitzer had mentioned in his work, Linguistics and Literary History: Essays in Stylistics.

    By analyzing the syntactic mode(句式), the pseudo parallel(假平行),the discourse- oriented topics, and the strategies the authors took to extend the length of the rhapsody and to unfamiliarize the readers with the incomplete or inverted sentence, this study showed how the complicated expressions, exhaustive details, and magnificent structures had been simplified and shortened, and both the authors and reader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emotions expressed rather than to the exaggerated language adapted step by step. To conclude, this study may be of importance in providing researchers with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ow the changes within a genre had taken place, as well as enriching the realm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which usually explains the literature phenomenon by subjective impression.
    參考文獻: 引用書目

    一、引用古籍(依時代排序,同時代以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戰國‧荀況著,清‧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台北市:華正書局,1993年。
    漢‧王逸章句,宋‧洪興祖補注:《楚辭補注》,台北市:大安出版社,2004年。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市:中華書局,2007年。
    漢‧班固,清‧王先謙補注:《漢書補注》,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漢‧班固:《漢書》,北京市:中華書局,2007年。
    漢‧劉安等著,張雙棣校釋:《淮南子校釋》,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三國‧曹丕著,魏宏燦校注:《曹丕集校注》,合肥市:安徽大學出版社,2009年。
    三國‧曹植著,趙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台北市:明文書局,1985年。
    韓格平等校注:《全魏晉賦校注》,長春市: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
    晉‧葛洪:《西京雜記》,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035冊,台北市:商務印書館,1983年。
    梁‧劉勰著,王更生注譯:《文心雕龍讀本》,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2004年。
    明‧王世貞:《藝苑卮言》卷二,明萬曆十七年武林樵雲書舍刻本。
    明‧胡震亨:《唐音癸籤》,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清乾隆年間。
    清‧丁福保編:《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京都市:中文出版社,1978年。
    清‧王國維:《宋元戲曲史》,台北市:商務印書館,2001年。
    清‧宋長白:《柳亭詩話》,清康熙丁亥年天茁園刻本,1707年。
    清‧李元度編:《賦學正鵠》,清同治10年刊本,1871年。
    清‧李兆洛:《駢體文鈔》,上海市:中華書局,聚珍仿宋版排印本,1936年。
    清‧阮元校勘:《重刊宋本禮記注疏》,台北市:藝文印書館,1981年。
    清‧浦銑注,何新文、路成文校證:《歷代賦話校證:附復小齋賦話》,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清‧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校讎通義校注》,新北市:項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
    清‧劉咸炘:《推十書》戊集,上海市:上海科技文獻出版社,2009年。
    清‧劉熙載:《藝概》台北市: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85年。
    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清嘉慶丙寅刊本,1806年。

    二、引用專書(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丁邦新:《中國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市:中華書局,2008年。
    丁金國:《語體風格分析綱要》,廣州市: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
    丁憶如:《司馬相如賦篇之音韻風格研究》,新北市:花木蘭出版社,2012年。
    丁聲樹:《現代漢語語法講話》,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79年。
    孔德明:《漢賦的生產與消費研究》,北京市:光明日報出版社,2013年。
    王力:《中國現代語法》,台北市:藍燈出版社,1987年。
    王力:《中國語法理論》,台北市:藍燈出版社,1987年。
    王力:《漢語史稿》,北京市:中華書局,2005年。
    王力:《漢語詩律學》,香港:中華書局,1999年。
    王力:《漢語語法史》,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3年。
    王琳:《六朝辭賦史》,哈爾濱市: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王煥然:《漢代士風與賦風研究》,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王夢鷗:《傳統文學論衡》,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87年。
    王夢鷗:《鄒衍遺說考》,台北市:商務印書館,1966年。
    王瑤:《中古文學史論》,台北市:長安出版社,1982年。
    王德華:《唐前辭賦類型化特徵與辭賦分體研究》,杭州市: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年。
    王澤強:《簡帛文獻與先秦兩漢文學研究》,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
    曲德來:《漢賦綜論》,瀋陽市:遼寧人民出版社,1993年。
    朱光潛:《詩論》,台北市:正中書局,2002年。
    朱剛:《二十世紀西方文藝文化批評理論》,台北市:揚智文化,2002年。
    朱德熙:《語法問答》,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0年。
    何成邦:《陸機詩歌的語言風格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2年。
    何樂士:《《史記》語法特點研究》,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5年。
    何樂士:《古漢語語法研究論文集》,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0年。
    余光中:《逍遙遊》,台北市:九歌出版社,2000年。
    余光雄:《英語語言學概論》,台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86年。
    余冠英:《漢魏六朝詩論叢》,上海市:中華書局,1962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年。
    余毅恆:《詞筌》,台北市:正中書局,1991年。
    吳小平:《中古五言詩研究》,南京市: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吳競存、梁伯樞:《現代漢語句法結構與分析》,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呂叔湘:《中國文法要略》,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呂叔湘:《漢語語法論文集(增訂本)》,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2年。
    呂珍玉:《從《全唐詩》中六句詩看四句詩及八句詩之定體並附論六言詩》,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年。
    宋振華、王今錚:《語言學概論》,長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1957年。
    李立信:《七言詩之起源與發展》,台北市: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阮忠:《漢賦藝術論》,武漢市: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周世箴:《語言學與詩歌詮釋》,台中市:晨星出版社,2003年。
    周碧香:《書寫風的線條:語言風格學》,台北市:洪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3年。
    屈承熹:《漢語篇章語法》,北京市:北京語言大學,2006年。
    祁立峰:《相似與差異:論南朝文學集團的書寫策略》,台北市:政大出版社,2014年。
    竺家寧:《語言風格與文學韻律》,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邵敬敏:《新時期漢語語法學史(1978-2008)》,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11年
    邵敬敏:《漢語語法學史稿(修訂本)》,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6年。
    胡裕樹:《現代漢語(增訂本)》,台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1992年。
    徐志嘯:《歷代賦論輯要》,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1991年。
    徐烈炯、劉丹青:《話題的結構與功能》,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台北市:學生書局,2001年。
    馬積高:《賦史》,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馬積高:《歷代辭賦研究史料概述》,北京市:中華書局,2005年。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高名凱:《語言論》,北京市:科學出版社,1963年。
    張德明:《語言風格學》,高雄市:麗文出版社,1995年。
    張慧美:《語言風格之理論與實例研究》,台北市:駱駝出版社,2006年。
    張慧美:《廣告標語之語言風格研究》,台北市:駱駝出版社,2002年。
    曹明綱:《賦學論稿》,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曹虹:《中國辭賦源流綜論》,北京市:中華書局,2005年。
    曹逢甫、蔡中立、劉秀瑩:《身體與譬喻──語言與認知的首要介面》,台北市:文鶴出版社,2001年。
    曹逢甫:《從語言學看文學:唐宋近體詩三論》,語言及語言學甲種專刊之七,台北市:中研院語言所,2004年。
    曹勝高:《從漢風到唐音:中古文學演進論稿》,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許長謨:《漢語語言結構義證》,台北市:里仁書局,2010年。
    許結:《賦學:制度與批評》,北京市:中華書局,2013年
    許結:《賦體文學的文化闡釋》,北京市:中華書局,2005年。
    許結講述,潘務正記錄:《賦學演講錄》,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郭建勛:《辭賦文體研究》,北京市:中華書局,2007年。
    郭維森、許結:《中國辭賦發展史》,南京市: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
    陳去病:《辭賦學綱要》,新北市:文海出版社,1971年
    陳亞川、鄭懿德:《呂叔湘著《漢語語法分析問題》助讀》,北京市:語文出版社,2000年。
    陳韻竹:《歐陽修蘇軾辭賦之比較研究》,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
    勞榦:《漢晉西陲木簡新考》,收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單刊》甲種之二十七,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5年。
    曾永義:《詩歌與戲曲》,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年。
    游適宏:《試賦與識賦--從考試的賦到賦的教學》,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紅螞蟻圖書總經銷,2008年。
    湯廷池:《國語變形語法研究》,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1977年。
    程祥徽、鄧駿捷、張劍樺:《語言風格學》,香港:三聯書店,2002年。
    程祥徽、黎運漢合編:《語言風格論集》,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程祥徽:《語言風格初探》,台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
    程章燦:《魏晉南北朝賦史》,南京市: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程德和:《漢賦管窺》,鄭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費振剛、仇仲謙、劉南平校注:《全漢賦校注》,廣州市:廣東教育出版社,2005年。
    馮勝利:《漢語的韻律、詞法與句法(修訂版)》,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馮勝利:《漢語韻律語法研究》,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黃自來編:《理論與應用語言學英漢辭典》,台北市:文鶴出版社,1992年。
    楊合鳴:《詩經句法研究》武漢市: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年。
    楊伯峻、何樂士:《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北京市:語文出版社,1992年。
    溫知新、楊福綿編:《中國語言學名詞滙編(一九二五~一九七五)》,台北市:學生書局,1985年。
    萬光治:《漢賦通論》,北京市:華齡出版社,2005年。
    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上)》,台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1987年。
    葛兆光:《漢字的魔方: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學劄記》,香港:中華書局,1989年。
    葛曉音:《先秦漢魏六朝詩歌體式研究》,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董季棠:《修辭析論》,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鈴木虎雄:《賦史大要》,台北市:正中書局,1976年。
    廖振東:《古代漢語特殊語法》,呼和浩特市: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
    廖國棟:《建安辭賦之傳承與拓新》,台北市:文津出版社,2000年。
    廖蔚卿:《漢魏六朝文學論集》,台北市:大安出版社,1997年。
    臺靜農:《龍坡雜文》,台北市:洪範書局,1990年。
    趙一凡等編:《西方文論關鍵詞》,北京市: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年。
    趙逵夫主編:《歷代賦評註(漢代卷)》,成都市: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10年。
    劉朝謙:《賦文本的藝術研究》,北京市:華齡出版社,2006年。
    蔡宗陽、余崇生主編:《中國文學與美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衛紹生:《六言詩體研究》,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
    鄭明璋:《漢賦文化學》,濟南市:齊魯書社,2009年。
    鄭毓瑜:《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鄭遠漢:《言語風格學》,武漢市: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鄭遠漢:《漢語風格學》,廣州市 : 廣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
    黎運漢:《漢語風格探索》,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90年。
    黎運漢:《黎運漢修辭‧語體‧風格論文選》,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
    鍾濤:《六朝駢文形式及其文化意蘊》,北京市:新華書店,1997年。
    韓高年:《詩賦文體源流新探》,成都市: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4年。
    簡宗梧:《漢賦史論》,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
    羅根澤:《羅根澤古典文學論文集》,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蘇慧霜:《騷體的發展與衍變--從漢到唐的觀察》,台北市: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7年。
    龔鵬程:《文化符號學》,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1年。


    三、引用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一)期刊論文:

    丁邦新:〈從聲韻學看文學〉,《中外文學》4:1,1975年,頁1-20。
    丁邦新:〈漢語詞序問題札記〉,《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學》第4期,1997年,頁155-162。
    王運熙:〈談漢代的小賦〉,《新亞學術集刊》第13期,1994年,頁17-21。
    王璦玲:〈《經典轉化與明清敘事文學》導言一:重寫文學史--重構與明清文學之心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9:2,2009年6月,頁1-17。
    朱曉海:〈自東漢中葉以降某些冷門詠物賦作論彼時審美觀的異動〉,《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2期,1998年3月,頁91-124。
    佟雪煥:〈郭敬明小說語言風格〉,《文學評論》2014年23期,頁14-15。
    吳旻旻:〈「框架、節奏、神話」:析論漢代散體賦之美感與意義〉,《台大中文學報》第25期,2006年12月,頁51-94。
    吳儀鳳:〈騷體賦、散體賦分類概念評析〉,《東華人文學報》第5期,2003年7月,頁209-234。
    吳禮權:〈平淡風格與絢爛風格的計算統計研究〉《雲南師範大學學報》36:2,2004年3月,頁42-46。
    吳禮權:〈從統計分析看「簡約」與「繁豐」的修辭特徵及其風格建構的原則〉,《修辭學習》2003年2期(總116期),頁18-20。
    宋俊偉:〈以情緯文--曹丕賦的詩化探析〉,《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3期,頁98-101。
    李宇明:〈非謂形容詞的詞類地位〉,《中國語文》1996年第1期(總第250期),頁1-9。
    李時銘:〈論重編「全漢賦」──以費編「全漢賦」在文獻整理上的問題為借鑑〉,收入《逢甲人文學報》第3期,2001年11月,頁22-45。
    李慧芳:〈論屈騷句式在漢賦中的流變〉,《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6:3,2010年6月,頁111-115。
    李艷峰:〈漢魏賦風轉變中蔡邕賦的過渡特徵--兼論蔡邕賦的文學史地位〉,《中國賦學》卷二(南京市: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年),頁122-144。
    沈家煊:〈「零句」和「流水句」──為趙元任先生誕辰120周年而作〉,《中國語文》2012年第5期(總350期),頁403-415。
    林文月:〈蓬萊文章建安骨--試論中世紀詩壇風骨之式微與復興〉,《中外文學》11:1,1982年6月,頁4-41。
    竺家寧:〈《詩經.蓼莪》的韻律之美〉,《國文天地》8:8,1993年1月,頁98-102。
    竺家寧:〈漢語與變換律語法〉,《淡江大學中文學報》第1期,1992年3月,頁76-101。
    胡裕樹:〈試論漢語句首的名詞性成分〉,《語言教學與研究》1982年4期,頁13-20
    胡裕樹、范曉:〈試論語法研究的三個平面〉《新疆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5年第2期,頁7-15、30。
    胡裕樹、李熙宗:〈40年來的修辭學研究〉,《語文建設》1990年第1期,頁6-19。
    胡裕樹、范曉:〈動詞形容詞的「名物化」和「名詞化」〉,《中國語文》1994年第2期(總第239期),頁81-85。
    胡裕樹:〈漢語語法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三明職業大學學報》1996年第1期,頁1-8
    唐子恒:〈關於漢賦語言的兩點思考〉,《文史哲》1990年第5期,頁37-39。
    徐公持:〈詩的賦化與賦的詩化——兩漢魏晉詩賦關係之尋蹤〉,《文學遺產》1992年第1期,頁16-25。
    高友工、梅祖麟:〈分析杜甫的《秋興》:試由語言結構入手作文學批評〉,《中外文學》1:6,1972年11月,頁8-26。
    高友工、梅祖麟:〈論唐詩的語法、用字與意象(Syntax, Diction, and Imagery in T’ang Poetry)〉上篇,《中外文學》1:10,1973年3月,頁30-63。
    高友工、梅祖麟:〈論唐詩的語法、用字與意象(Syntax, Diction, and Imagery in T’ang Poetry)〉中篇,《中外文學》1:11,1973年4月,頁100-114。
    高友工、梅祖麟:〈論唐詩的語法、用字與意象 (Syntax, Diction, and Imagery in T’ang Poetry)〉下篇,《中外文學》1:12,1973年5月,頁152-169。
    高名凱,〈語言風格學的內容和任務〉,《語言學論叢》第4輯,1960年,頁172-210。
    崔艷霞:〈從小說《金鎖記》看張愛玲的語言風格〉,《芒種》2014年22期,頁14-15。
    張新華:〈論話題和主語〉,《語言研究集刊》第3輯,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7月,頁110-128。
    張德蘇:〈漢宮廷「兮」字脫落考辨〉,《中國楚辭學》第16輯,2011年12月,頁329-335。
    梅祖麟:〈文法與詩中的模稜〉,《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39本上冊,1969年,頁83-124。
    梅祖麟:〈從詩律和語法來看〈焦仲卿妻〉的寫作年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3:2,1982年,頁227-249。
    莊雅州:〈駢散相通論〉,《學粹》 17:1,1975年4月,頁23-26。
    許東海:〈李白詠物、詠地詩歌的漢賦風貌〉,《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第2期, 1999年12月,頁75-110。
    許結:〈論東漢周禮學興起的文化問題〉,《古典文獻研究》第11輯,2008年4月,頁43-65。
    許結:〈論漢賦章句與修辭藝術〉,《中國韻文學刊》27:1,2013年6月,頁80-87。
    陳昭瑛:〈霸權與典律:葛蘭西的文化理論〉,《中外文學》21:2,1992年7月,頁54-92。
    陳韻竹:〈秦觀〈湯泉賦〉與〈遊湯泉記〉虛詞運用比較--論「賦體」句法與「文體」句法之異同〉,《政大中文學報》第4期,2005年12月,頁79-122。
    陸丙甫:〈讀〈「的」字結構和判斷句〉〉,《中國語文》1979年第4期(總151期),1979年7月,頁275-278。
    彭曉霞:〈《世說新語》語言風格論析〉,《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2期,頁43-47。
    游適宏:〈《全臺賦》所錄八篇應考作品初論〉,《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5期,2007年12月,頁61-84。
    程俊:〈李白樂府詩與漢樂府詩的語言風格比對〉《綿陽師範學院學報》2013年10期,頁24-26、30。
    黃耀堃:〈兩漢辭賦亂辭考〉,《新亞學術集刊》第13期,1994年,頁287-305。
    靳啟華:〈也談詩的賦化與賦的詩化--庾信詩賦創作藝術論〉,《山東教育學院學報》1998年第1期(總第65期),頁31-35。
    趙敏俐:〈四言詩與五言詩的句法結構與語言功能比較研究〉,《中州學刊》1996年第3期,頁87-92。
    劉淑娟:〈解析〈古詩十九首〉的語言運用風格〉,《語文建設》2014年12期,頁25-26。
    黎運漢:〈模糊語言文化風格窺探〉,《平頂山學院學報》29:3,2014年6期,頁90-99。
    簡宗梧:〈生鏽的文學主環--賦〉,《國文天地》14:6,1998年11月,頁1-10。
    簡宗梧:〈從漢到唐貴遊活動的轉型與賦體變化之考察〉,《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第1期,1999年6月,頁59-78。
    簡宗梧、游適宏:〈律賦在唐代「典律化」之考察〉,《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期,2000年11月,頁1-16。
    簡宗梧:〈賦體之典律作品及其因子〉,《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6期,2003年5月,頁1-28。
    簡宗梧:〈全臺賦》編校之商榷--以曹敬賦為例〉,《長庚人文社會學報》1:1,2008年4月,頁85-10。

    (二)論文集論文:

    丁邦新:〈七言詩的起源〉,收入氏著:《中國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市:中華書局,2008年),頁592-597。
    丁邦新:〈從音韻論柏梁臺詩的著作年代,收入《總統蔣公逝世周年紀念論文集》(台北市:中央研究院,1976年),頁1223-1230。
    王瑤:〈擬古與作偽〉,收入氏著:《中古文學史論集》(上海市:上海古典出版社,1956年),頁69-84。
    朱德熙:〈自指和轉指--漢語名詞化標記「的、者、所、之」的語法功能和語意功能〉,收入氏著:《語法叢搞》(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頁55-84。
    吳炎塗:〈帝國與自我的交光疊影──漢賦〉,收入蔡英俊主編:《意象的流變》(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年,中國文化新論文學篇第二集),頁61-114。
    呂正惠:〈俄國形式主義〉,收入呂正惠、蔡英俊編:《中國文學批評》第1集(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1992年),頁349-370。
    杜芳琴:〈中國宮廷婦女政治角色研究〉,收入張妙清,葉漢明,郭佩蘭合編:《性別學與婦女研究:華人社會的探索》(新北市:稻香出版社,1997年),頁 171-200。
    梅祖麟:〈我的學思歷程〉,收入國立台灣大學共同教育委員會編:《追求卓越》(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頁2-34。
    賀陽:〈形容詞與不及物動詞的區分〉,收入胡明陽編:《詞類問題考察》(北京市: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7年),頁147-156。
    葉慶炳:〈長門賦的寫作技巧〉,收入張健、簡錦松編:《中國古典文學論文精選叢刊(文學批評、散文與賦類)》(台北市:幼獅出版社,1980年),頁403-410。
    詹杭倫:〈《賦譜》校注〉,收入詹杭倫、李立信、廖國棟著:《唐宋賦學新探》(台北市:萬卷樓圖書股份,2005年),頁59-98。
    蔡英俊:〈「詩」與「藝」--中西詩學議題析論〉,收入柯慶明、蕭馳主編:《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台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09年),頁131-188。
    錢穆:〈讀文選〉,收入氏著:《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第19冊(台北市:聯經出版公司,1998年),頁161-208。

    (三)學位論文:

    王學玲:《漢代騷體賦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民國85年碩論,張夢機指導。
    朴現圭:《漢賦體裁與理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民國72年碩論,方祖燊指導。
    李玉玲:《齊梁詠物詩與詠物賦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民國80年碩論,羅宗濤、廖國棟指導。
    周能昌:《杜甫七律的語法功能》,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民國91年碩論,竺家寧指導。
    周碧香:《《東籬樂府》語言風格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民國83年碩論,竺家寧指導。
    林春玫:《古典詩中的主題句研究:試由語法入手進行詩歌批評》,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民國80年碩論,周法高指導。
    徐敏綺:《陳子昂〈感遇詩〉語言風格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民國94年碩論,葉鍵得指導。
    張靜宜:《李賀詩之語言風格研究──從詞彙及句型結構分析》,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民國85年碩論,竺家寧指導。
    許銘全:《唐前詩歌中「抒情空間」形成之研究──從空間書寫到抒情空間》,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民國98年博論,方瑜指導。
    郭曄儒:《從句式結構看杜甫七言律詩的語法特點》,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民國96年碩論,蔡美智指導。
    陳姿蓉:《漢代散體賦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民國85年博論,簡宗梧指導。
    陳逸梅:《東坡詞語言風格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民國85年碩論,竺家寧指導。
    陳韻竹:《論賦之緣起》,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民國97年博論,簡宗梧、徐信義指導。
    劉芳薇:《《維摩詰所說經》語言風格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民國84年碩論,竺家寧指導。
    蘇怡如:《魏至西晉賦之「詩化」現象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民國89年碩論,齊益壽指導。

    (四)會議論文:

    丁憶如:〈司馬相如〈長門賦〉的音韻風格及其意義〉,《第十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賦學會、貴州師範大學文學院,2012年10月10-11日,頁167-174。
    李立信:〈齊言賦出於楚辭說〉,《第十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中國賦學會、貴州師範大學文學院,2012年10月10-11日,頁54-59。
    李立信:〈論六朝賦之詩化〉,收入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第三屆魏晉南北朝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頁95-111。
    唐定坤:〈論漢魏之際文體的丕變〉,《第十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賦學會、貴州師範大學文學院,2012年10月10-11日,頁75-82。
    釜谷武志:〈東漢時期詩的變化以及賦的改變〉,《中國文學歷史與思想中的觀念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系,2005年),頁81-96。
    湯廷池:〈漢語兼語句:結構與功能〉,收入王旭、曹逢甫、連金發編:《第五屆漢語語言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選集》(台北市:文鶴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頁87-118。
    簡宗梧:〈試論東漢賦的變異因素〉,《第六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2008年),頁1-12。
    顏崑陽:〈漢代「賦學」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意義〉,《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集(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1996年),頁107-135。

    四、外文資料(含譯著,日文依作者姓氏筆劃,英文依字母排列順序)

    (一)外文著作:

    〔日〕戶倉英美:《詩人たちの時空──漢賦から唐詩へ》,東京都 :平凡社,1988年。
    〔日〕古田敬一:《中国文学における対句と対句論》,東京都 :風間書房,1982年。
    〔日〕吉川幸次郎:《宋詩概說》,東京市:岩波雄二郎印行,1967年。
    〔日〕津田左右吉:《論語と孔子の思想》,《津田左右吉全集》第14卷,東京都 : 岩波書店,昭和39(1964)。
    〔英〕Abrams, M. H., 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 Boston: Thomson Higher Education, 2005.
    〔英〕Chafe, Wallace L. ,“Giveness, contrastiveness, definiteness, subjects, topics ,and point of view,” in Subject and topic, edited by Charles N. Li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6), pp. 25-50.
    〔英〕Chen , Matthew Y.(陳淵泉),“The Primacy of Rhythm in Verse:A Linguistic Perspective,”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8(1980),pp.15-41.
    〔法〕De Saussure, Ferdinand,Cours de lingistique générale , publié par Charles Bally et Albert Sechehaye;avec la collaboration de Albert Reidlinger; Éd. critique preṕareé par Tullio de Mauro, Paris:Payot, 1974.
    〔英〕Douglas M. Hawkins, Identification of outliers, London: Chapman & Hall,1980.
    〔法〕Genette,Gérard, Palimpsestes: la literature au second degré, Paris: Seuil Press,1982.
    〔英〕John Guillory, Cultural Capital: the Problem of Literary Canon Formati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3.
    〔英〕Li ,Charles N. & Thompson ,Sandra A. ,Mandarin in Chinese: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1.
    〔法〕Lucién Lévy-Brühl, La mentalité primitive, Paris: F. Alcan, 1925.
    〔英〕M.M. Bakhtin & P.N. Medvedev, translated by Albert J. Wehrle, The formal method in literary scholarship: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ical poetics, Baltimore, Md.: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8.
    〔英〕Newman, Channa & Doubinsky, Claude, Palimpsests: literature in the second degree,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1997.
    〔英〕Raman Selden& Peter Widdowson, Peter Brooker, 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New York: Prentice Hall/Harvester Wheatsheaf, 1997.
    〔英〕Ross, John Robert, Constraints on Variables in Syntax,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M.I.T., 1967.
    〔英〕Shklovsky ,Victor, “Art as Technique,” in Russian Formalist Criticism: Four Essays, translated and with an introduced by Lee T. Lemon and Marion J. Reis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65),pp.3-24.
    〔英〕Spitzer, Leo, Linguistics and Literary History: Essays in Stylistic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8.
    〔英〕Tsao, Feng- fu, A Functional Study of Topic in Chinese:The First Step Towards Discourse Analysis. Taipei: Student Book Co.,1979.

    (二)外文翻譯著作:
    〔日〕古田敬一著,李淼譯:《中國文學的對句藝術》,新北市:祺齡出版社,1994年。
    〔日〕弘法大師撰,王利器校注:《文鏡秘府論校注》,台北市: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1年。
    〔日〕松浦友久著,孫昌武、鄭天剛譯:《中國詩歌原理》,台北市: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
    〔日〕前野直彬主編,何寄澎、連秀華譯:《中國文學史》,台北市:長安出版社,1979年。
    〔日〕稻畑耕一郎著,陳植鍔譯:〈賦的小品化初探(下)--賦的表現論之一〉,《杭州大學學報》第3期,1980年9月,頁29-36。

    〔英〕Bloom, Harold著,高志仁譯:《西方正典(The Western Canon)》,新北市: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
    〔英〕Chao, Yuen Ren(趙元任)著,丁邦新譯:《中國話的文法(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2年。
    〔法〕De Saussure, Ferdinand著,沙‧巴利、阿‧薛施藹、阿‧里德林格合作編印,高名凱譯,岑麒祥、葉蜚聲校注:《普通語言學教程》,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99年。
    〔英〕Fiske, John著,張錦華等譯:《傳播符號學理論(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法〕Genette,Gérard著,史忠義節譯:《熱奈特論文集》,天津市: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年。
    〔英〕Liu,Kang(劉康):《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市:麥田出版公司,2005年)
    〔法〕Lucién Lévy-Brühl著,丁由譯:《原始思維(La mentalité primitive)》,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
    〔法〕Samoyault ,Tiphaine著,邵煒譯:《互文性研究(L`intertextualité, Mémoire de la littérature)》,天津市: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英〕Severin, Werner J. & Tankard, James W.著,羅世宏譯:《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Communication theorie: origins, methods, uses)》,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英〕Tötösy de Zepetne, Steven著,馬端琦譯:《文學研究的合法化(Legitimizing the Study of Literature)》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英〕Tsao, Feng-fu(曹逢甫)著、謝天蔚譯:《主題在國語中的功能研究――邁向語段分析的第一步》,北京市:語文出版社,1998年。

    五、網路資料

    中研院史語所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網址:http://hanji.sinica.edu.tw/index.html?
    中研院漢字古今音資料庫: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ccr/#
    台灣碩博士論文網,參考網址: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MbVDj/search#result ,檢索日期:2015年4月12日。
    故宮寒泉古典文獻全文檢索資料庫網址:http://210.69.170.100/S25/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98151510
    10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81515102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510201.pdf14377KbAdobe PDF21391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