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4292
|
Title: | 「草莓世代」的建構與想像 Construction and Imagination of “Strawberry Generation” |
Authors: | 邱楷恩 Chiu, Kai En |
Contributors: | 柯裕棻 Ko, Yu Fen 邱楷恩 Chiu, Kai En |
Keywords: | 草莓族 世代 勞動力 工作倫理 生命治理 消費社會 strawberry generation generation labor force work ethic biopolitics consumer society |
Date: | 2013 |
Issue Date: | 2015-04-01 10:10:13 (UTC+8) |
Abstract: | 以出生年份所定義的七年級生,因其富庶卻又嚴苛的生存條件而與草莓族形象疊合,形成獨一無二的「草莓世代」。筆者身為七年級生的一員,關注此世代從無到有、經由比較與召喚所被建構的過程。首先將勾勒出七年級生的成長背景,討論他們何以繼釣魚台世代之後被指認,並試圖指出其歷史意義;其次蒐集七年級生在財經企管雜誌中的相關表述,並置於時空脈絡中探討其形象如何被建構,及背後的論述形構。世代的建構與定義方式,從曼海姆與蕭阿勤的自我定義與實踐,消費社會中以行銷為本、針對年輕族群所貼的標籤,到「草莓世代」的勞動主體建構,反映不同的命名邏輯與社會脈絡。本研究發現,草莓世代中的「生產力論述」中出現了工作倫理轉向,從生產者社會的全景敞視規訓,轉化為消費者社會中具備彈性與動能、隨時召喚認同的生命治理模式:由內而外進行勞動主體的調理與改造,使之內化此規訓法則,進而成為個體化社會中自負盈虧、高度彈性的理想勞動力。 Youths born in 1980s (The Post-80s) were raised rich yet faced relatively crucial living status when grown up, and thus were defined as unique "strawberry generation." As part of the youths, I concern the process that how the generation emerged by comparison and interpellation. First of all, the article illustrates social background in the 1980s, discussing why the Post-80s were identified as “strawberry generation” after the Diaoyu/Senkaku Islands generation, and then points out the historical meaning behind. Secondly, I collected essays about the Post-80s in business magazines, analyzing how their images were constructed and the discursive formulation in temporal context. The ways that generations were constructed and defined were shifting from the self-definition/practice that Mannheim and A-chin Hsiau have discussed, labels on youths in terms of marketing strategy of consumer society, to the construction of labor subjectivity among "strawberry generation." Furthermore, the evolution reflects different naming logic as well as social context. In this research, I discover that there has been a work ethic turn in the "productivity discourses" of strawberry generation. It turns from the panoptical discipline of producer society to the flexible/dynamic biopolitics that may call for identification in consumer society. In terms of the biopolitics, it manages to convert labor subjects from the inside out, making them internalize the discipline rules and thus become ideal labor force who takes his/her own responsibility with higher mobility. |
Reference: | 一、西文資料 Alsop, R. (2008). The Trophy Kids Grow Up: How the Millennial Generation is Shaking Up the Workplace.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Andrews, M. (2002). Generational Consciousness, Dialogue, and Political Engagement. In J. Edmunds & B. S. Turner (Eds.), Generational Consciousness, Narrative, and Politics (pp. 75-87).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Carvalho, A. (2010). Media(ted) discourse and society: Rethinking the framework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J. E. Richardson (Ed.), Language and journalism (pp. 11-26). London: Routledge. Hardy, M. A. & Waite, L. (1997). Doing Time: Reconciling Biography with History in the Study of Social Change. In Hardy, M. A. (Ed.), Studying Aging and Social Change: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pp.1-21). London, UK: Sage Publ. Inc. Jaeger, H. (1985). Generations in History: Reflections of a Controversial Concept. History and Theory, 24, 273-292. Mannheim, K. (1952 [1927]). The Problem of Generations. In Kecskemeti, Paul. (Ed.), Essays o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pp. 276-320). London, UK: Routledge & Kegan Paul. Redlich, F. (1976). Generations: A Critique and Reconstruction. Belgisch T ijdschrift voor. Nieuwste Geschiedenis, 7, 243-271. Ryder, Norman B. (1965). The Cohort as a Concept in the Study of Social Chang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0: 843-861. Spitzer, A. B. (1973). The Historical Problem of Generation.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78, 1353-1385. Stein, J. (2013). Millennials: The Me Me Me Generation. Time magazine, 18, No.19. Strauss, W. & Howe, N. (1991). Generations: The History of America’s Future, 1584 to 2069. New York, NY: HarperCollins.
二、中文資料 Cheers雜誌編輯部(2005)。〈專訪哈佛商學院MBA生涯發展中心主任巴特勒 膽識是在學習中變得強悍與耐操〉,《Cheers雜誌》,56:82-84。 Cheers雜誌編輯部(2013)。〈Action! 給自己的行動筆記〉,《Cheers雜誌》,157:138-141。 Cheers雜誌編輯部(2013)。〈9成青年有夢還沒追!追求小確幸,最有行動力〉,《Cheers雜誌》,157:74-79。 九十六學年度至九十九學年度大專畢業生至企業職場實習方案實施要點〈2013年修正〉 王智明(2007)。〈敘述七○年代:離鄉、祭國、資本化〉,《文化研究》,5: 7-48。 王志弘譯(2003)。《工作、消費與新貧》。台北:巨流。(原書Bauman, Zygmunt. [1998]. Work, Consumerism and the New Poor.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王志弘譯(2008)。《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邁向不均地理發展理論》。台北:群學。(原書Harvey, David. [2006]. Spaces of Neoliberalization: Towards a Theory of Uneven Geographical Development. Stuttgart: Franz Steiner Verlag) 毛利嘉孝(2009)。〈J-pop:從創意的意識型態到DiY的音樂文化〉,《新聞學研究》,101: 215-244。 李明譯 (2007)。〈下一個二十年的工作者:人才未來式〉,《哈佛商業評論》,12: 2-15。(原作Strauss, W. & Howe, N. The Next 20 Years: How Customer and Workforce Attitudes Will Evolve, HBR, 85(7), 41-52.) 李丁讚(2009)。〈世代如何浮現:評蕭阿勤著《回歸現實》〉,《臺灣社會學刊》,42: 189-198。 李紀舍、黃宗儀(2010)。〈新自由主義經濟人的生命政治:中國富商傳的企業家主體敘述〉,《文化研究》,11: 55-82。 李靜婷(2010)。《台灣選民政治認同之世代分析》 ,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郁怡、邱碧玲(2010)。〈同樂世代3大發現 台灣八○後白皮書〉,《商業周刊》,1197:150-174。 李郁怡(2010)。〈我們更快樂,墊高台灣軟實力〉,《商業周刊》,1197:170-172。 李雪莉、賴建宇(2009)。〈巷弄創業家來了! 草莓世代 掀起第5波創業潮〉,《天下雜誌》,415:52-62。 李欣岳(2012)。〈釋放Y世代熱情,而不只是工作〉,《Cheers雜誌》,145:86-89。 李欣岳(2013)。〈擺脫「無方向人生」關鍵5問〉,《Cheers雜誌》,158:126-131。 吳忠恩譯(2006)。《下流社會:新社會階級的出現》,台北:英屬維京群島商高寶國際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原書:三浦展 [2005]. 《下流社会:新たな階層集団の出現》。日本東京:光文社。) 吳永佳(2013)。〈調整4心態,領導更「有感」〉,《Cheers雜誌》,153:128-129。 吳琬瑜(2005)。〈膽識567〉,《Cheers雜誌》,56:12。 周婉窈 (2003)。 《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台北:允晨文化。 林更盛(2007)。〈從維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反思類推適用的相似性─以鄰地通行權為例〉,《東海大學法學研究》,27: 1-29。 林宗弘、洪敬舒、李健鴻、王兆慶 、張烽益(2011) 。《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台北:台灣勞工陣線。 林東泰(2013)。〈從Giddens結構化理論看高教研三巨頭扮演的能動者變革角色:以國科會研究費案為例的批判論述分析〉。台北:輔仁大學。 姜靜繪譯 (1998)。《世代流行大調查─從1909年~X世代》。台北:時報。(原書 Smith, J. Walker & Clurman, Ann. [1997]. Rocking The Ages : The Yankelovich Report on Generational Marketing. New York, NY : HarperBusiness.) 南方朔(2003年10月)。 〈符號交換時代,「族」的家譜學〉,《誠品好讀》,37: 48-49。 胡綺珍(2009)。〈中國字幕組與新自由主義的工作倫理〉,《新聞學研究》,101: 177-214。 洪懿妍(2011)。〈Y世代.新勢力〉,《Cheers雜誌》,133:106-113。 洪懿妍(2013)。〈想好了就放膽做〉,《Cheers雜誌》,157:66-73。 茂呂美耶(2011)。《乙男蟻女:106個世代標籤,深入你不知道的日本》,台北:麥田。 翁靜玉 (1993)。《辦公室物語》。台北:就業情報雜。 翁秀琪(2001) 。〈集體記憶與認同構塑─以美麗島事件為例〉,《新聞學研究》,68: 117-149。 夏春祥(2004) 。〈「集體記憶」的記憶—台灣社會中觀念接受史的考察〉,「文化研究學會2004年會」,台北市。 倪炎元(2000)。〈初探論述分析與傳播研究:兼論其在中文傳播研究上的前景〉,《2000中華傳播學會論文選集》,頁127-167。 倪炎元(2012)。〈批判論述分析的定位爭議及其應用問題:以Norman Fairclough 分析途徑為例的探討〉,《新聞學研究》,110: 1-42。 畢然、郭金華譯(2002)。《論集體記憶》,上海人民出版社。(原書Coser, L. A. [1992]. Introduction: Maurice Halbwachs 1877-1945. In Lewis A. Coser (Ed.). On collective memor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張君玫譯(2001)。《全球化:對人類深遠的影響》,台北:群學。(原書Bauman, Z. [1998]. Globalization and The Human Consequences. New York,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張家銘、鄭得興(2011年12月)。〈全球化下新世代的歷史意識與集體記憶─台灣、捷克及斯洛伐克之比較〉,「2011台灣社會學會年會」,台北市。 張鈞凱(2012)。《世代與時代:1970年代台大保釣與學生運動》,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雅琦(2013)。〈我們享受當下,追求意義感〉,《Cheers雜誌》,156:40。 陳怡伶、李郁欣、張婷華(2010)。〈5大關鍵留住Y世代〉,《Cheers雜誌》,119:70-73。 許芳菊譯(2013)。《邁向目的之路:幫助孩子發現內心的召喚,踏上自己的英雄旅程》,台北:天下雜誌。(原書Damon, William. [2008].The Path to Purpose: Helping Our Children Find Their Calling in Life. New York, NY: Simon & Schuster) 麥立心(2006)。〈6種「世代特質」變成職場優勢〉,《Cheers雜誌》,71:117-119。 黃基祐(2003)。《「E世代」的誕生:對「E世代」論述的知識社會學考察》,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惠娟(2002)。〈他將幹掉老闆!〉,《商業周刊》,747: 68-77。 黃靜儀譯(2008)。《下流志向:為什麼孩子不上學、不工作》,台北:麥田。(原書:內田樹 [2007].《下流志向─学ばない子どもたち、働かない若者たち》。日本東京:講談社。) 楊倩蓉(2013)。〈當「追快樂世代」碰上「反快樂世代」〉,《Cheers雜誌》,157:80-85。 劉鳳珍(2013)。〈報告老闆!我要去打工度假〉,《Cheers雜誌》,157。 劉維公(2003年10月)。〈世代的消費‧消費的世代〉,《誠品好讀》,37: 44-45。 劉克襄(2003年10月)。〈三十歲隨堂考〉,《誠品好讀》,37: 37。 歐陽景根譯(2002)。《流動的現代性》,上海:三聯書店。(原書Bauman, Zygmunt. [2000]. Liquid Moderni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盧智芳、沈倖如(2003a)。〈七年級來了!最矛盾的世代,首度進入職場〉,《Cheers雜誌》,34: 38-46。 盧智芳、沈倖如(2003b)。〈小朋友,不管舞台多小,都要能 ENJOY!〉,《Cheers雜誌》,34:56-60。 盧智芳(2005)。〈膽識造英雄 膽識567全民大調查〉,《Cheers雜誌》,56:88-94。 盧昱瑩(2013)。〈4成徵才看血統,自學力卻是續航關鍵〉,《Cheers雜誌》,150:44-49。 鄭呈皇(2004)。〈七年級《特別企畫》〉,《商業周刊》,885:62。 蕭阿勤(2008)。《回歸現實─台灣一九七O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三、網路資料 王曉晴(2006年6月)。〈7種新世代的生涯想像〉,《Cheers雜誌》。取自http://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3534&page=6 史書華、吳律頤、張玄江(2008年9月)。〈7年級:其實,我想的跟你不一樣〉,《Cheers雜誌》。取自http://career11.mac.nthu.edu.tw/job/freshman/1221010584-2360.htm 吳永佳(2012年12月)。〈Off Course放假學〉,《Cheers雜誌》。取自http://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5274 周奕成(2013年1月26日)。〈小日子與大時代〉,《天下雜誌》。取自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62/article/92 紀淑芳 (2011年8月17日)。〈7年級「沒錢,不怕死」、「苦悶,才要玩」〉,《 財訊》。取自http://book.wealth.com.tw/index2.aspx?f=201&id=1838 洪雪珍(2013年11月4日)。〈七年級最大焦慮:提離職就被說是爛草莓〉,《商業周刊》。取自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5148 梁文道(2010年5月30日)。〈梁文道:這也叫一代不如一代?〉,《蘋果日報》。取自http://www.commentshk.com/2010/05/blog-post_30.html 許芳菊(2013年12月25日)。〈年輕人不被卡住的九種方法〉,《天下雜誌》。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4818 陳一姍、馬岳琳(2013年7月10日)。〈小日子,大志氣〉,《天下雜誌》。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0290 陳怡如 (2012年4月30日)。〈行動×社群=微世代商機,微=大利時代來臨!〉,《數位時代》。取自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23046 陳家聲(2010年8月11日)。〈破除新世代離職的魔咒〉,《天下雜誌》。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00071 陳竫詒(2013年8月21日)。〈全球化競爭 移動力決勝負〉,《天下雜誌》。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1551 郭珊(2013年7月30日)。〈台灣小旋風專輯/像豔遇一樣憂傷的小清新〉,《聯副電子報》。取自http://paper.udn.com/udnpaper/PIC0004/241421/web/ 黃仲豪(2012年12月26日) 。〈魏華星─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鬧鐘,是夢想〉,《社企流》。取自http://www.seinsights.asia/story/828/794/843 楊翠(2012年11月29日)。〈野草莓學運世代誕生〉,《蘋果日報》。取自http://www.coolloud.org.tw/node/71751 臧聲遠(2003年9月20日)。〈六、七年級生,你為何不生氣?〉。取自http://blog.career.com.tw/managing/default_content.aspx?na_id=100&na_toolid=401 熊毅晰(2013年6月26日)。〈戴勝益x李吉仁:給下一代急迫感、飢餓感、使命感〉,《天下雜誌》。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9963 鄭亘良(2004年9月3日)。〈論「年級論」—年級現象的初步探討〉,《Career就業情報》。上網日期2010年12月7日,取自http://career11.mac.nthu.edu.tw/job/freshman/1065423895-1496.htm 盧希鵬(2009年6月11日)。〈快樂經濟學!快樂的新生活運動〉,《天下雜誌》。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05922 顏擇雅(2013年7月10日)。〈戴勝益沒說出口的真相〉,《天下雜誌》。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0284 蘇盈如(2012年9月6日)。〈反對一切小而輕的東西〉,《破報》。取自http://pots.tw/node/11013 《重整隊伍,野草莓學運誕生!全台串連,我們會堅持下去!》(2008年11月10日)。取自 http://action1106.blogspot.tw/2008/11/1110_10.html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100451016 102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451016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新聞學系]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101601.pdf | 6533Kb | Adobe PDF2 | 1547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