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822/144841 (79%)
Visitors : 51779874      Online Users : 57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74250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4250


    Title: 漢譯佛典《大般涅槃經》敘事研究
    The Study on the Narrative of Mahāparinirvāna-sūtra
    Authors: 邱琬淳
    Chiu, Wan Chun
    Contributors: 丁敏
    Ting, Min
    邱琬淳
    Chiu, Wan Chun
    Keywords: 大般涅槃經
    涅槃
    敘事學
    佛陀觀
    示現
    遊行經
    Mahāparinirvāna-sūtra
    nirvāna
    narratology
    Buddhology
    Date: 2014
    Issue Date: 2015-04-01 10:03:45 (UTC+8)
    Abstract: 本論文以漢譯大、小乘《涅槃經》為研究對象,依循經典本身的敘事脈絡,運用相關的敘事學理論,從情節結構、空間場景、人物形象等敘事要素,分析比較大、小乘《涅槃經》的敘事特色與思想主題,尋繹兩類經典間的互文性軌跡。並於敘事文本分析的基礎上,探討佛般涅槃故事敘事策略的轉向與佛教教理承衍轉變的發展關係。
    本論文共為六章,第一章說明本文研究動機、研究範圍,綜述前人研究成果,說明研究方法及目的。
    第二章《遊行經》作為小乘《涅槃經》的代表,藉用敘事學的空間理論探討小乘《涅槃經》空間敘事的語義內涵,以見小乘《涅槃經》的敘事特色與主題意涵,建立比較大、小乘《涅槃經》的論述基礎。
    第三章以大乘《涅槃經》〈序品〉為中心,依佛陀展現的三次涅槃意象,分析依序出場的涅槃會眾,並探討敘述者介紹各組涅槃會眾時所隱含的敘事聲調。說明大乘《涅槃經》敘述者如何建構壯麗宏闊的敘事場景,一掃小乘《涅槃經》中眾人悲啼不捨的哀戚氛圍,將佛陀涅槃的雙樹空間重構成大乘涅槃空間,奠定大乘《涅槃經》的敘事基調。
    第四章以大乘《涅槃經》的人物敘事為線索,透過對比大、小乘《涅槃經》的出場人物與情節意涵的改寫,說明大乘《涅槃經》承襲小乘敘事資源的同時,如何改寫故事情節、敘事主題以為己用,並將聖弟子的典範由聲聞比丘改為大乘菩薩。
    第五章以「如來常住不滅」為討論中心,分別從示現說的理論建構、人物的語言風格,以及事件的重述與改寫,探討大乘《涅槃經》的敘述者如何借用佛陀語言的權威性與敘事策略,來填補小乘、大乘《涅槃經》在主題思想與故事情節的落差,進而將小乘《涅槃經》的佛陀入滅改寫為法身常住,實不涅槃。次從時間類型與敘事結構分析兩類《涅槃經》,說明大乘《涅槃經》以佛陀色身的循環示現、如來法身的永恆存在打破小乘《涅槃經》的歷史時間,使佛陀般入涅槃敘事素材超越有為生滅變化,成為涅槃常樂我淨、法性常住無有變異的哲理性論述。
    第六章〈結論〉分別從敘事策略的轉向與佛教法義的承衍兩方面,說明大、小乘《涅槃經》的敘事意涵與文本效應,藉此總結本論文研究成果。
    Reference: 一、漢譯佛典(依《大正藏》冊數經號排序)
    〔後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長阿含經》22卷《大正藏》第一冊no.1。
    〔西晉〕白法祖譯:《佛般泥洹經》2卷,《大正藏》第一冊no.5。
    失譯:《般泥洹經》2卷,《大正藏》第一冊no.6。
    〔東晉〕法顯譯:《大般涅槃經》3卷,《大正藏》第一冊no.7。
    〔東晉〕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60卷,《大正藏》第一冊no.26。
    〔東晉〕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經》51卷,《大正藏》第二冊no.125。
    〔魏〕慧覺等譯:《賢愚經》13卷,《大正藏》第四冊no.202。
    〔東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60卷,《大正藏》第九冊no.278。
    〔唐〕若那跋陀羅譯:《大般涅槃經後分》2卷,《大正藏》第十二冊no.331。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40卷,《大正藏》第十二冊no.374。
    〔劉宋〕慧嚴等再治:《大般涅槃經》36卷,《大正藏》第十二冊no.375。
    〔東晉〕法顯譯:《大般泥洹經》6卷,《大正藏》第十二冊no.376。
    〔後秦〕鳩摩羅什:《佛說首楞嚴三昧經》2卷,《大正藏》第十五冊no.642。
    〔唐〕義淨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40卷,《大正藏》第二十四冊no.1451。
    龍樹菩薩造,〔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100卷,《大正藏》第二十五冊no.1509。
    世親菩薩造,〔唐〕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30卷,《大正藏》第二十九冊no.1558。
    彌勒菩薩造,〔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100卷,《大正藏》第三十冊no.1579。
    〔梁〕寶亮等著:《大般涅槃經集解》71卷,《大正藏》第三十七冊no.1763。
    〔隋〕慧遠:《大般涅槃經義記》10卷,《大正藏》第三十七冊no.1764。
    〔隋〕灌頂,〔唐〕湛然再治:《大般涅槃經疏》33卷,《大正藏》第三十八冊no.1767。
    〔隋〕吉藏《大乘玄論》5卷,《大正藏》第四十五冊no. 1853。
    〔西晉〕安法欽譯:《阿育王傳》7卷,《大正藏》第五十冊no.2042。
    〔梁〕慧皎:《高僧傳》14卷,《大正藏》第五十冊no.2059。
    〔唐〕義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2卷,《大正藏》第五十一冊no.2066。
    〔梁〕僧祐:《出三藏記集》15卷,《大正藏》第五十五冊no.2145。
    〔唐〕智昇:《開元釋教錄》20卷,《大正藏》第五十五冊no.2154。
    巴宙譯:《南傳大般涅槃經》,臺北:慧炬出版社,1998年05月。
    通妙譯:《南傳大藏經‧長部》,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94年12月。
    二、敘事學專著(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王瑾:《互文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5年。
    李玉平:《互文性:文學理論研究的新視野》,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07月。
    胡亞敏:《敘事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2004年12月二版。
    徐岱:《小說敘事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06月。
    高辛勇:《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台北:聯經出版社,1987年11月。
    楊義:《中國敘事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05月。
    〔美〕蒲安迪:《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劉世劍:《小說敘事藝術》,長春:吉林大學,1999年。
    羅婷:《克里斯多娃》,臺北:生智出版,2002年08月。
    譚君強:《敘事學導論-從經典敘事學到後經典敘事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荷〕米克•巴爾(Mieke Bal)著,譚君強譯:《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Narratology: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Narrtive),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04月二版。
    〔美〕西摩‧查特曼(Seymour Chartman)著,徐強譯:《故事與話語:小說和電影的敘事結構》(Story and Discours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01月。
    三、專 書(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丁敏:《中國佛教文學的古典與現代:主題與敘事》,湖南:岳麓出版社,2007年06月。
    丁敏:《佛教神通:漢譯佛典神通故事敘事研究》,臺北:法鼓文化,2007年09月。
    丁敏:《佛教譬喻文學研究》,高雄:佛光出版,2004年07月。
    方立天:《佛教哲學》,臺北:洪葉文化,1994年。
    〔羅馬尼亞〕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 The Nature of Religion),台北:桂冠圖書,2006年。
    吳汝鈞:《印度佛學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97年07月。
    吳海勇:《中古漢譯佛經敘事文學研究》,高雄:佛光文化,2002年03月。
    〔法〕杜蒙(Louis Dumont)著、王志明譯:《階序人II──卡斯特體系及其衍生現象》(Homo Hierarchicus: Essai sur le système des castes),臺北:遠流出版,2007年10月二版。
    杜繼文:《漢譯佛教經典哲學(上)》,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年11月。
    屈大成:《大乘《大般涅槃經》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12月。
    屈大成:《原始佛教僧團生活導論》,臺北:渤海堂出版,2011年06月。
    〔日〕岩本裕著,劉欣如譯:《佛教與女性》,台北:大展出版社,1998年09月。
    〔英〕柯蘭格(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Cultural Geography),臺北:巨流圖書,2003年09月。
    崔連仲:《從佛陀到阿育王》,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1年12月。
    張世君:《《紅樓夢》的空間敘事藝術》,北京:中國科學出版社,1999年09月。
    張曼濤:《涅槃思想研究》高雄:佛光文化,2012年1月二版。
    郭良鋆:《佛陀與原始佛教思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03月。
    郭朝順:《佛教文化哲學》,台北:里仁書局,2012年12月。
    陳兵:《佛教禪學與東方文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08月。
    陳嘉璟:《維摩斗室空間美感之研究》,臺北:法鼓文化,2002年11月。
    〔英〕凱倫‧阿姆斯壯(Karen Armstrong)著,林宏濤譯:《佛陀:喬達摩的人生旅程》(Buddha),臺北:左岸文化,2009年04月。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01月二版。
    程小娟主編:《聖經敘事藝術探索》,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
    楊維中:《如來藏經典與中國佛教(上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年01月。
    〔美〕雷可夫(George Lakoff)、詹森(Mark Johnson),周世箴譯註:《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Metaphors We Live By),臺北:聯經出版社,2006年03月。
    廖明活:《中國佛性思想的形成和開展》,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5月。
    蔡耀明:《佛學建構的出路──佛教的定慧之學與如來藏的理路》,臺北:法鼓文化,2006年04月。
    釋永明:《佛教的女性觀》,台北:佛光文化,1997年09月二版。。
    釋印順:《中國禪宗史》,臺北:正聞出版社,1987年04月。
    釋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新竹:正聞出版社,2003年01月。
    釋恆清:《佛性思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12年01月二版。
    釋恆清:《菩提道上的善女人》,台北:東大圖書,1995年07月。
    四、外文專書(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日〕布施浩岳:《涅槃宗の研究》,東京:国書刊行会,1973年。
    〔日〕橫超慧日:《涅槃経:如来常住と悉有仏性》,京都:平楽寺書店,1981年。
    五、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李坤寅:《釋迦牟尼佛傳記的神話性格分析》,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陳玉純:《涅槃巡禮──從印度至敦煌的涅槃圖像》,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陳益倫:《從敘事到詮釋:兩類《大般涅槃經》典範轉向的人物線索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六、期刊論文、會議論文、論文集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王仲堯:〈南北朝涅槃師的判教及其價值意義〉,《普門學報》第6期,2001年11月,第1-17頁。
    呂凱文:〈以兩類《大般涅槃經》論兩種佛教典範之判教原則的詮釋學轉向問題〉,《正觀雜誌》第41期,2007年06月,第33-64頁。
    長谷川滋:〈大般涅槃経の研究〉,《密教文化》第105期,1974年02月,第20-39頁。
    秦海鷹:〈互文性理論的緣起與流變〉,《外國文學評論》第3期,2004年,第19-30頁。
    康樂:〈轉輪王觀念與中國中古的佛教政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7本第1分,1996年03月,第109-143頁。
    郭朝順:〈六十卷《華嚴經》「始成正覺」的敘事與詮釋的開展〉,《臺大佛學研究》第27期,2014年06月,第1-52頁。
    陳懷宇:〈獅子與佛陀:早期漢譯佛教文獻中的動物裝飾與象徵〉《政大中文學報》14期,2010年12月,第55-84頁。
    廖明活:〈吉藏與大乘《涅槃經》〉,《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6期,2001年07月,第111-137頁。
    蕭世友:〈法批河西──北涼姑臧佛經譯場考論〉,《翻譯學研究集刊》第17輯,2014年,,第127-160頁。
    龍迪勇:〈論現代小說的空間敘事〉,《江西社會科學》第10期,2003年,第15-22頁。
    龍迪勇:〈歷史敘事的空間基礎〉《敘事叢刊(第三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10月,第3-47頁。
    羅因:〈漢譯說一切有部兩種佛傳中對於佛陀的不同詮釋〉,日本北海道大學「首屆東亞經典詮釋中的語文分析國際學術研討會」,2006年08月,第1-22頁。
    嚴瑋泓:〈「迦羅」(Kāla)或「三摩耶」(Samaya)?--以「時間」議題論《大智度論》批判實在論的哲學問題〉,受錄於陳平坤主編:《從印度佛學到中國佛學──楊惠南先生七十壽慶論文集》,新北:Airiti Press,2012年07月),第125-174。
    釋如念:〈大乘《大般涅槃經》中的女性觀〉,《揭諦》第24期,2013年01月,第1-52頁。
    Diana Y. Paul, Women in Buddhism : images of the feminine in Mahāyāna tradition, Berkeley, 2d ed. Calif.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七、網路文獻、電子資源
    CEBTA 電子佛典集成,台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14年。
    《佛光大辭典》網路版,網址:https://www.fgs.org.tw/fgs_book/fgs_drser.aspx。
    Buddhist Library Online,網址:http://buddhistlibraryonline.org/。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99151011
    10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15101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1101.pdf2002KbAdobe PDF2100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