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7330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656/144643 (79%)
造访人次 : 51730571      在线人数 : 63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3303


    题名: 地方派系與公務倫理價值的衝突—以台南市海安路地下街為例
    作者: 張建智
    贡献者: 蕭武桐
    張建智
    关键词: 地方派系
    公務倫理
    倫理價值衝突
    課責
    黑金政治
    利害關係人
    日期: 2014
    上传时间: 2015-02-03 10:27:27 (UTC+8)
    摘要: 近年來,隨著台灣政治民主化、經濟自由化和社會多元化的快速變遷,政府所要處理的事務,愈趨複雜化、分殊化與專業化。公共政策本身就是以價值為基礎,如果政治被界定為社會性價值的權威性分配,那麼公共政策代表配置及分配那些價值的手段。分配價值的主事者即為行政機關,而行政機關所分配的依歸必須合乎公務倫理,再者價值分配的過程中必定與利害關係人有極密切的互動,其中之一即為地方派系,地方派系影響地方政治甚鉅台灣地方派系在戒嚴時期威權統治及開放自由走向民主化的轉型過程中,扮演著極為關鍵性的角色。它,操控著地方選舉,影響了地方政治,甚至與黑金結合,藉以要求政府政策。
    本研究主要透過台南市海安路個案中,運用質性研究方法,以四者連環關係行動者作表示,主要架構是建立在利害關係人的理論上,透過文獻歸納的政策三要素,以及地方派系在地方政策系統的作用下,使擁有公權力的行政人員如何在各種連鎖利益的夾擊衝突下因應,已達多方面的兼顧與自身地位與利益的保全。
    "目次 I
    表次 II
    圖次 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1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倫理 13
    第四節 個案析述 1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7
    第一節 政策過程中之公務倫理價值衝突 17
    第二節 利害關係人 40
    第三節 恩庇侍從主義與台灣地方派系政治 45
    第四節 黑金政治 57
    第五節 小結 66
    第三章 研究設計 7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7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73
    第二節 訪談對象、實施與次級資料 78
    第四章 台南市海安路地下化個案分析 85
    第一節 個案分析 85
    第二節 台南市地方派系析述 103
    第三節 行政體系多元價值之衝突 109
    第五章 結論 127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2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37
    參考文獻 149
    附錄一 實施地方自治後歷屆台南市長 157
    附錄二 海安路地下街工程大事記 159
    表次
    表1 全台灣89個縣級派系參與經濟經營之個數與比例 9
    表2 傳統與現代公共行政 18
    表3 公務倫理核心價值與行為內涵 37
    表4 政治派系之運作特性 52
    表5 台灣地方政治生態之發展階段 58
    表6 深度訪談受訪者列表 79
    表7 台南市海安路地下化個案分析之訪談題綱 80

    圖次
    圖1 行政責任分析架構 29
    圖2 權威衝突事例 33
    圖3 我國法律上之公務員定義範圍 40
    圖4 政策系統三項要素 42
    圖5 利害關係人類型 45
    圖6 派系在地方政治系統之作用 53
    圖7 派系在地方政權轉換過程作用 53
    圖8 台灣民主化與社會經濟發展對地方派系變遷的影響 56
    圖9 黑金政治的結合 63
    圖10 黑道與地方政治社會及選舉之關係 66
    圖11 文獻整理架構圖 70
    圖12 研究架構圖 73
    圖13 台南市海安路受災戶籌備會翻拍圖 94
    圖14 研究架構個案分析圖 111
    圖15 需要層次論 147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書目

    丁仁方(1999)。統合化、半侍從結構、與台灣地方派系的轉型。政治科學論叢,1(10),59-82。

    王振寰(2001)。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巨流圖書。

    王雲東(2008)。社會研究方法:量化與質性取向及其研究。台北:揚智。

    史美強(譯)(1997)。官僚控驗(R. P. Humrnel 原著)。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丘昌泰(2010)。公共政策,高雄: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江明修、姜誌貞、陳定銘(1998)。台灣行政倫理之初探:台北市政府政策規劃人員決策價值之質的研究。中國行政評論,7 (l),1-56。

    江家慧(2003)。公民參與機制運用於政策規劃過程之研究:以雲林林內焚化廠設置過程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定(2003)。政策管理。台北:聯經。

    吳定、張潤書、陳德禹、賴維堯(2000)。行政學(修正四版),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呂亞力(1979)。政治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

    呂季蓉(2006)。地方派系、社會運動與環境治理:以八輕在雲、嘉設廠決策分析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杜文苓、陳致中(2007),民眾參與公共政策的反思—以竹科宜蘭基地設置為例,台灣民主季刊,1(3),33-62。

    周芳怡(2012)。我國政策創新與執行模式之研究:以教育部「建立社區教育學習體系計畫」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政緯、沈鑼志(2012)。地方派系與政黨輪替。台北:蘭臺。

    林鍾沂(2001)。行政學(初版)。台北:三民書局。

    林鍾沂(2008)。科層官僚制的理論發展及其內在理路。探索公共行政真義:吳定教授榮退紀念學術研討會,台北。

    洪淑貞(2011)。水落石未出。台北:英文台灣日報。

    海闊富(1987)。行政倫理。人事月刊,4(5),1-12。

    黃坤山(2011)。選舉制度、地方派系與政黨政治關係之研究。嘉南學報,1(37),638-651。
    張昆山、黃政雄(1996)。地方派系與台灣政治(初版)。台北:聯合報社。

    張俊毅、蔡勝義(1996)。台南市:朝野黨內各有山頭,同志鬩牆明爭暗鬥。載於張昆山、黃政雄(編),地方派系與台灣政治(239-248頁)。台北:聯合報社。

    張金鑑(1983)。行政學典範(再版),台北:中國行政學會。

    郭正亮(1988)。國民黨在台灣的轉化:1945至1988。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介玄(1994)。派系網路、樁腳網路及俗民網路-論台灣地方派系成之社會意義。地方社會與地方政治專題研討會,台中。

    陳向明(2013)。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圖書。

    陳明通(2001)。派系政治與台灣政治變遷(二版)。台北:新自然主義。

    陳明通、朱雲漢(1992)。區域性聯合獨佔經濟、地方派系與省議員選舉–一項省議員候選人背景資料的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2(1),77-97。

    陳敦源、蕭乃沂、劉宜君、林昭吟(2011)。政策利害關係人指認的理論與實務:以全民健保改革為例。國家與社會,1(10),1-10。

    彭渰雯(2006)。後實證政策分析的理論與應用。載於余致力(編),新世紀公共政策理論與實務(51-72頁),台北:世新大學。

    湯京平(2012)。個案研究。載於瞿海源等(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二):質性研究法(241-270頁)。台北:臺灣東華。

    黃朝盟、許立一、曾介宏、夏道維(譯)(2003)。公共行政(初版)(Robert Denhardt & Joseph Grubbs原著),台北:五南。

    黃榮慧(2005)。台灣地方派系黑金政治之研究—以台中縣、雲林縣、嘉義縣、屏東縣為利比較分析。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惠雯等(譯)(2003)。最新質性方法與研究(Benjamin F. Carbtree & William L. Miller 原著),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公司。

    黃德福 (1992)。民主進步黨與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台北:時英出版社。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4),17-23。

    葉俊榮(2002)。環境理性與制度抉擇,台北:台灣大學法學叢書。

    廖忠俊(2000)。台灣地方派系及其主要領導人物(初版)。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趙永茂(1978)。台灣地方派系與地方建設關係之研究。高雄:德馨室出版社。

    趙永茂(1987)。台灣省基層政治精英之民主價值取向─鄉鎮(市)長、民意代表之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趙永茂(1994)。非都會區之黑道與選舉之關係。理論與政策,8(4),83-96。

    趙永茂(1998)。台灣地方政治的變遷與特質(再版)。台北:翰蘆圖書。

    劉佩怡(2002)。台灣發展經驗中的國家、地方派系、信用合作社的三角結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文輝(1999)。社會福利、經濟發展與財政平衡。載於于宗先、孫克難(編),財政平衡與財政改革–台灣經驗的評價(305-356頁)。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

    蕭武桐(1995)。行政倫理(修訂版)。台北:華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蕭武桐(2002)。公務倫理(初版)。台北:智勝文化。

    顧幕晴(1998)。縣市政府行政人員行政倫理強化之研究。中國行政評論,7 (3),103-130。





    二. 英文書目

    Belloni, F. P. & Beller, D. C. (1978). Faction Political:Political Parties and Factionalism. England:Oxford Press.

    Brinkerhoff, D. W. & Crosby, B. L. (2002). Managing Policy Reform: Concepts and Tools for Decision-makers in Developing and Transitioning Countries. Kumarian Press, Inc.

    Buchholz, R. A. (1992). 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Public Policy (4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utterfield, F. (1983). China:Alive in The Bitter Sea. UK:Coronet Books.

    Cooper, L. T. (2006). The Responsible Administrator:An Approach to Ethics For The Administrative Role (5th ed.).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Denhardt, R. B. & Denhardt, J. S. (2007). The New Public Service: Serving , not Steering. New York: M. E. Sharpe.

    Denhardt, R. B. & Grubbs, J. W. (1999).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 Action Orientation.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College.

    Dunn, W. (1994).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Eisenstadt , S. N. & Roniger , L. (1980). Patron—Client Relations as a Model of Structuring Social Exchange.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22(1), 42-77.

    Farh, J. L. & Tsui, A. S. & Xin, K. & Cheng, B. S. (1998). The Influence of Relational Demography and Guanxi:The Chinese Case. Organization Science, 9(4). 471-488.

    Fassin, Y. (2009). The Stakeholder Model Refined.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84, 113-135.

    Fleishman, J. L. & Payne, L. B. (1980). Ethical Dilemma and The Education of Policy Makers. Hastings-On-Hudson, New York.

    Freeman, R. Edward. (1984). Strategy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 Boston, MA: Pitman.

    Friedman, A. & Miles, S. (2006). Stakeholders: Theory and Practices.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lazer, M. P. & Glazer, P. M. (1989). The Whistle-Blowers: Exposing Corruption
    in Government and Industry. New York: Basic Books.

    Gilbert, C. E. (1959). The Framework of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21(3), 373-407.

    Jenkins-Smith, Hank C. (1990).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Policy Analysi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

    Jones, T. M. (1991). Ethical decision making by individuals in organization: An issue-contingent model.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6(2), 366-395.

    Jun, J. S. (1986). Public Administration:Design and Problem Solving, New York:MacMillan.

    King, A. Y. (1991). Kuan–His and Network Building:A Sociological Interpretation. Daedalus,120. 63-84.

    Martin, M. W. (1995). Everyday Morality:An Introduction to Applied Ethics. (2nd ed.). Calif.:Wadsworth.

    Mean, R. (1970). The Ethical Imperative. New York:Doubleday.

    Milgram, S. (1974). Obedience to Authority. New York:Harper & Row.

    Mitchell, R. K., & Agle, B. R., & Wood, D. J. (1997). Toward a Theory of Stakeholder Identification and Salience: Defining the Principle of Who and What Really Count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2 (4): 853-886.

    Mosher, F. (1968). Democracy and the Public Servic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reston, N. (1996). Understanding Ethics. Sydney:Federation Press.

    Rest, J. R. (1986). Moral Development: Advances In Research and Theory. New York: Praeger.

    Rosenbloom, H. D. (1998). Public Administration:Understanding Management, Politics, and Law In The Public Sector, New York:McGraw-Hill.

    Saeednia, Y. & Md-Nor, M. (2010). Innovation in Scheming Maslow`s Hierarchy of Basic Needs, US-China Education Review, 7 (5), 94-100.

    Schneider, A. & Ingram, H. (1997). Policy Design for Democracy. Lawrence, KS:University of Kansas Press.


    Stone, D. (2002). Policy Paradox:The Art of Political Decision Making, New York:W. W. Norton.

    Tussman, J. (1960). Obligation and The Body Politic.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aldo, D. (1948). The Administrative State: A Study of the Political Theory of American Public Administration. New York:Ronald Press.

    Wamsley, G. L. (1990). Refound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Newbury Park,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Wildavsky, A. (1977).Doing Better and Feeling Worse:The Political Pathology of Health Policy. Daedalus, 106(1), 105-123.

    Yang, K. S. (1988). Will Societal Modernization Eventually Eliminate Cross-Cultural Psychological Differences? In M. H. Bond (Ed.), The Cross- Cultural Challenge to Social Psychology (pp. 67-85). London, UK:Sage Publication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研究所
    101256019
    10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256019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公共行政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2350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