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822/144841 (79%)
Visitors : 51814385      Online Users : 33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2579


    Title: 從攻勢現實主義論中共之東海戰略
    A Research on PRC`s Strategy of East China Sea based on Offensive Realism
    Authors: 顏志揚
    Yen, Chih Yang
    Contributors: 高永光
    Kao, Yuang Kuang
    顏志揚
    Yen, Chih Yang
    Keywords: 攻勢現實主義
    釣魚臺
    東海爭議
    釣魚臺國有化
    offensive realism
    Diaoyutai Islands
    East China Sea dispute
    nationalization of Senkaku Islands
    Date: 2013
    Issue Date: 2015-01-05 11:26:41 (UTC+8)
    Abstract: 海洋法的生效及海洋天然資源的發現,造成了中共與周邊國家的海洋主權利益衝突導因,並隨著中共整體實力的提升,致使衝突於近年加劇。改革開放後的30年間,中共面對著國際上之「中國威脅」論,對於與日本的東海主權爭議採取「擱置爭議」的守勢作為;惟自2010年開始對此項爭端採取較強硬之政策。
    本研究試圖以攻勢現實主義之各項論點,去檢驗是否近年中共對日本的諸多表態,是否符合該理論之假設,潛在霸權國會儘其所能擴張超過得已確保自身安全之權力,並於最後挑戰既有霸權國成為改變現狀者,進而導致安全困境的產生。
    The approval and valid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and the discovery of undersea resources had brought about the conflict betwee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and its neighboring countries. As PRC`s power rises, the conflict becomes worse. To erase other country`s anxiety of China threat, PRC used to take an defensive strategy toward sovereignty dispute of East China Sea after PRC carried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But it appears that PRC had changed its strategy into offensive toward sovereignty dispute since 2010.
    As a result, this research applies offensive realism as 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views the case of PRC`s reaction toward Japan on the sovereignty dispute of East China Sea recently, which tries to find out whether the assumption that potential hegemony will gain more power than that can ensure its security and at last challenge the hegemony in existence is true or not.
    Reference: 中文部分
    一、專書
    宋燕輝(2007)。「日本海洋政策發展與對策」政策建議書。臺北:研考會。
    林宗達(2013)。中共海軍現代化。臺北:精采文化。
    林碧炤(1999)。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臺北:五南,第二版。
    黃兆強(2004)。釣魚臺列嶼之歷史發展與法律地位。台北:東吳大學。
    劉華清(2004)。劉華清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劉錫江(1993)。釣魚臺列嶼附近海洋環境與資源之研究。行政院研考會委託研究報告。臺北:研考會。
    蔡東杰(2007)。東亞區域發展的政治經濟學。臺北:五南。
    鞠海龍(2010)。中國海權戰略。北京:時事出版社。
    鄭海麟(2007)。中日釣魚臺之爭與東海劃界問題:海外保釣十年記錄。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二、期刊論文
    王冠雄(2012)。海洋資源開發之法規與政府組織之因應。鑛冶:中國鑛冶工程學會會刊,217,15-22。
    王瑋琦(2013)。中國大陸在釣魚臺主權紛爭中的法律戰。空軍學術雙月刊,634,18-32。
    宋吉峰(2012)。美軍全新作戰二部曲—海空整體作戰。國防雜誌,27(2),39-54。
    宋吉峰(2013)。從戰術面向探討美國「空海一體戰」的具體作為。海軍學術雙月刊,47(1),48-66。
    沈明室(2010)。中日釣魚臺事件發展的觀察。戰略安全研析,66,18-21。
    沈明室(2012)。中共近期東海軍演的內涵、意圖與未來發展。戰略安全研析,87,4-12。
    何思慎(2010)。日中東海水域紛爭之發展。全球政治評論,31,7-12。
    吳正光(2013)。以賽局理論解析釣魚臺主權衝突事件。國防雜誌,28(2),37-48。
    吳釗燮(2010)。主導性霸權的困境-九一一後國際局勢與美中臺關係演變。東吳政治學報,28(1),1-32。
    吳雪兒(2008)。保釣運動推動香港成長。新紀元周刊,79。取自:http://mag.epochtimes.com/b5/079/4983.htm。
    呂建良(2009)。從中日漁業協定論臺日漁業糾紛之解決。問題與研究,50(1),35-65。
    呂建良(2010)。2010年9月釣魚臺撞船事件之評析。戰略安全研析,66,22-26。
    呂建良(2012)。東海油氣田爭端的回顧與展望。問題與研究,51(2),101-132。
    余一鳴、鄒湘明(2008)。中共興建海南島核子潛艦基地的戰略意涵。海軍學術雙月刊,42(3),84-94。
    林文程(2013)。美國與中國的競合關係—對習近平、歐巴馬高峰會之觀察。新世紀智庫論壇,62,100-105。
    林宗達(2011)。國際關係攻勢現實主義理論之評析。朝陽人文社會學刊,9(2),59-105。
    林國炯(2011)。論《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對中國島嶼權益的衝擊(上)。海峽評論,248。取自:http://www.haixiainfo.com.tw/248-8215.html。
    林賢參(2012)。東海釣魚臺爭端與臺日中三邊關係。清流月刊,2012年11月。取自:http://moj-org-tw.webnode.tw/news/東海釣魚臺爭端與臺日中三邊關係/。
    林賢參(2013)。日「中」海權發展與釣魚臺爭議-「安全困境」的觀點。展望與探索,11(10),61-80。
    秦亞青(2003)。國家身份、戰略文化和安全利益-關於中國與國際社會關係的三個假設。世界經濟與政治,1,10-77。
    張子揚(2012)。因勢利導:中共和平發展道路之本質。亞太研究通訊,10,21-45。
    張蜀誠(2013)。大陸在釣魚臺主權紛爭中的法律戰策略。清流月刊,中華民國102年5月號。取自:https://sites.google.com/site/mojorgtw/xin-wen-lun-shu/daluzaidiaoyutaizhuquanfenzhengzhongdefaluezhanceluee。
    康培莊(2013)。東海和平倡議與美國重返亞洲政策。全球政治評論,42,1-6。
    黃載皓(2013)。美國重返亞洲戰略後中國的外交安全政策。全球政治評論,42, 133-144。
    曾復生(2012)。美「中」日亞太戰略逐形勢剖析。戰略與評估,3(2),1-21。
    陳文生(2005)。九一一後美國之霸權治理策略:以伊拉克為例。政治科學論叢,23,169-200。
    陳欣之(2010)。霸權治理的省思:權力消長與權威起伏。問題與研究,49(1),59-85。
    無署名(2011)。淺龍出海-小步快跑的中國海域執法力量。尖端科技,322,22-25。
    楊仕樂(2005)。攻守理論爭辯之評析。問題與研究,44(1),141-167。
    楊仕樂(2009)。重建威脅平衡理論與臺灣大陸政策的案例研究 1993~2008。亞太研究通訊,7,103-128。
    楊永明(1997)。美國亞太安全戰略之理論分析。美歐季刊,12(3),35-71。
    劉宜友(2013)。「分而共治」的中國大陸海事執法力量。中共研究, 47(2),79-95。
    龍村倪(2006)。釣魚臺及春曉油臺日本劃定的「防空識別區」。全球防衛雜誌,261。取自:http://www.diic.com.tw/mag/mag261/261-68.htm。
    龍村倪(2006)。從中國東海「春曉油田」論中國海域油氣開發新形勢。鑛冶:中國鑛治工程學會會刊,50(2),39-52。
    潘兆民(2013)。中國十八大後對區域安全之影響。全球政治評論,41,13-18。
    賴怡忠(2013)。美中競合格局下的台日關係發展策略。臺灣國際研究季刊,9(3), 49-70。
    應紹基(2012)。中共研發反航母彈道飛彈與美國可能對策之研析。海軍學術雙月刊,46(4),103-115。
    蔡明彥(2009)。當前東亞安全問題中的中國因素分析-以地緣政治、經貿整合與北韓核武問題為例。全球政治評論,26,1-20。
    蔡明彥(2013)。俄「中」「海上聯合2013」軍演觀察。亞太和平月刊,5(8),8-10。
    顏建發(2010)。馬英九邁向以中國中心之戰略思維的困境與挑戰。臺灣國際研究季刊,6(2),63-90。
    鄭海麟(2010)。中日釣魚臺之爭與美國的亞洲戰略部署。海峽評論,240。取自:http://www.haixiainfo.com.tw/240-8030.html。
    鄭端耀(2003)。國際關係攻勢與守勢現實主義理論爭辯之評析。問題與研究,42(2),1-18。
    鄭端耀(2005)。國際關係新古典現實主義之評析。問題與研究,44(1),115-140。
    顧宗平(1999)。東海平湖油氣田的勘探與開發-從發現到建成投產的全面回顧。中國海洋平台,14(14),1-6。
    蘇俊斌(2012)。中國崛起後的日本對中政策。臺灣國際研究季刊,8(2),15-34。

    三、學位論文
    王俊評(2011)。潛在的超強:中國崛起的地緣戰略與亞太安全研究。政治大學外交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何函潔(2010)。中共處理邊界爭議的戰略選擇(1949-2009):守勢現實主義的驗證。
    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呂建良(2007)。日本的東海政策。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張越思(2011)。中日東海爭議分析(1990-2010):攻/守勢現實主義的驗證。政治大學東亞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林韋志(2011)。東南亞國家對中國南海戰略之回應-從平衡與扈從戰略分析(2002-2011年)。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黃柏維(2008)。論戰國時期的推卸責任-攻勢現實主義的觀點及分析。政治大學外交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阮甫寬(2013)。中臺日防空識別區現狀與釣魚臺爭議解決可能性之研究。政治大學外交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論文,未出版,臺北。
    楊永平(2006)。冷戰後中共對日外交政策的民族主義因素。政治大學東亞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楊仕樂(2007)。跳脫國際政治的攻勢及守勢現實主義:體系穩定的互動與結構解釋之嘗試。政治大學外交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葉柏熙(2011)。從釣魚臺爭議分析中國與日本之海洋戰略。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偉志(2007)。抗美奪臺?解放軍反艦彈道飛彈的能與不能。南華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亞太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戴宗翰(2011)。北極圈海域爭端之研究-Waltz結構現實主義理論之檢視與評析。文化大學政治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四、研討會論文
    王高成(2013)。亞太新局勢下的兩岸關係。黃輝珍(主持人),台灣綜合研究院「習近平時代兩岸關係展望」論壇,臺北。
    汪開宏(2013)。中共處理島嶼領土衝突模式–黃岩島案例。顧長永(主持人),東南亞與南海問題。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2013年度「東亞區域經濟整合下的臺灣與東南亞」研討會。
    吳志中、林佳龍 (2002)。中共的國家戰略與對外政策:「十六大」後的觀察。行政院研考會(主編)。展望2003年兩岸社經發展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研考會。
    沈明室(2012)。2008-2012 年間政府對釣魚臺爭議處置與經驗學習。林中斌(主持人),釣魚臺爭議的處置與經驗學習。釣魚臺爭議與和平解決途徑學術研討會,臺北,174-200。
    林廷輝(2012)。民進黨執政時期對釣魚臺列嶼爭端的處置與經驗學習。林中斌(主持人),釣魚臺爭議的處置與經驗學習。釣魚臺爭議與和平解決途徑學術研討會,臺北,151-173。
    林賢參(2010)。從海權發展的觀點探討日中兩國在東海之爭端。第一屆全國大學院校日本研究中心聯合年會暨2010東亞區域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
    翁明賢(2012)。釣魚臺與區域安全意涵。張京育(主持人),釣魚臺爭議的面向。釣魚臺爭議與和平解決途徑學術研討會,臺北。
    孫本初(2005)。如何寫好一篇優質的碩博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撰寫碩博士論文與投稿學術期刊論壇,臺北。
    孫國祥(2012)。兩岸在東亞海域爭端中之競合。何思慎、王冠雄(主編)。東海及南海爭端與和平展望。臺北:遠景基金會,175-192。
    胡聲平(2013)。中共處理領土爭議行為的續與變(1949-2012)。陳金貴(主持人),臺灣政治學會「東方政治學? 臺灣經驗、中國崛起及國際流變」研討會,高雄。
    楊仕樂(2012)。釣魚臺爭議與資源開發的爭奪:守勢現實主義的觀點。何思因(主持人),釣魚臺爭議的面向。釣魚臺爭議與和平解決途徑學術研討會,臺北。
    賴怡忠(2012)。美國的釣魚臺議題戰略操作-從「同盟綁架」向「同盟遺棄」轉移。翁明賢(主持人),釣魚臺爭議和平解決的展望。釣魚臺爭議與和平解決途徑學術研討會,臺北。
    蔡東杰(2005)。多層次整合與東南亞區域發展前景。蕭新煌(主持人),2005年台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論文研討會,南投。
    羅致政(2013)。習近平的中國夢與中共對台政策。黃輝珍(主持人),「習近平時代兩岸關係展望」論壇,臺北。

    五、譯著
    于鐵軍(譯)(2007)。帝國的迷思:國內政治與對外擴張(Jack Synder原著)。北京:北大出版社。
    王義桅、唐小松(譯)(2003)。大國政治的悲劇(John J. Mearsheimer原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版。
    白希(譯)(1990)。權力與正義(Theodore A. Couloumbis, James H. Wolfe合著)。北京:華夏出版社。
    吳家恆、方祖芳(譯)(2006)。柔性權力(Nye, Joseph. S.原著)。臺北:遠流。
    袁平(譯)(2011)。共軍從「積極防禦」至「主動攻擊」的轉變(James R. Holmes and Toshi Yoshihara原著)。國防譯粹,38(11),82-88。
    高一中(譯)(2011)。中共軍事發展-區域與全球勢力佈局(Richard D. Fisher原著)。臺北:國防部。
    高德源(譯)(2002)。現實主義與國際關係(Jack Donnelly原著)。臺北:弘智文化。
    時殷弘、吳征宇(譯)(2007)。國際政治-常在概念和當代問題(Robert Jervis原著)。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
    胡祖慶(譯)(1989)。國際政治體系理論解析(Kenneth Neal Waltz原著)。台北:五南。
    張小明(譯)(2009)。理解國際衝突:理論與歷史(Nye, Joseph. S.原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楊明珠、黃菁菁(譯)(2011)。臺灣出使記(池田維原著)。臺北:允晨文化。

    六、網際網路資源
    大公網。網址:http://wap.takungpao.com/。
    中共駐黎色嫩大使館。網址:http://lb.china-embassy.org/chn/。
    中國評論通訊社。網址:http://hk.crntt.com/。
    中華民國外交部。網址:http://www.mofa.gov.tw/。
    王冠雄(2009)。海洋資源開發之法規與政府組織之因應。2014年1月2日,取自:http://www.mdc.idv.tw/mdc/navy/jmsdf/jmsdf-p3.htm。
    王高成(2013)。中國大陸公布防空識別區對區域安全之影響。2013年12月28日,取自:http://140.119.184.164/taipeiforum/view_pdf/110.pdf。
    多維新聞網。網址:http://www.dwnews.com/。
    行政院海巡署資訊網。網址:http://www.cga.gov.tw/GipOpen/wSite/mp?mp=9997。
    宋燕輝(2013),釣魚臺戰略安全 三角習題難解。中國時報,2013年12月26日,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0506000473-260109。
    軍武狂人夢網站。網址:http://www.mdc.idv.tw/mdc/。
    高聖惕(2012)。論聯合國大陸礁層界限委員會對日本提案之決定。2014年1月7日,取自:http://www.csil.org.tw/home/wp-content/uploads/2012/12/%E7%A0%94%E8%A8%8E%E6%9C%83(%E4%B8%80)%E6%B5%B7%E6%B4%8B%E6%B3%95/%E9%AB%98%E8%81%96%E6%83%95%E6%95%99%E6%8E%88_%E8%AB%96%E8%81%AF%E5%90%88%E5%9C%8B%E5%A4%A7%E9%99%B8%E7%A4%81%E5%B1%A4%E7%95%8C%E7%B7%9A%E5%A7%94%E5%93%A1%E6%9C%83%E5%B0%8D%E6%97%A5%E6%9C%AC%E6%8F%90%E6%A1%88%E4%B9%8B%E6%B1%BA%E5%AE%9A.pdf。
    陳一新(2012)。從我國立場看東海與南海爭議。2014年1月7日,取自:http://www.kpwan.com/news/viewNewsPost.do?id=497。
    陳如音(2007)。中共對台統戰之研究-從一個中國的觀點出發。2014年1月7日,取自:http://blog.xuite.net/sam82782004/china2007/12262929。
    陳宜中、蔡孟翰(2013)。台日漁業協議的真相。蘋果日報,2013年12月23日,取自: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30513/35014201。
    陳嘉生(2013)。美中關係將圍繞平等打轉。中國時報,2013年12月26日,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0611001127-260310。
    胡念祖(2005)。臺日漁權談判無解?中國時報,2005 年 8 月 1 日,版 A15,2012年10月20日,取自:http://marinepolicy.nsysu.edu.tw/files/15-1152-84519,c9429-1.php。
    胡念祖(2013)。台日漁業協議 自我設限?中國時報,2013年12月23日,取自:http://marinepolicy.nsysu.edu.tw/files/15-1152-81306,c9429-1.php。
    國際線上新聞網。網址: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
    臺北論壇網。網址:http://140.119.184.164/taipeiforum/index.php。


    英日文部分
    一、專書
    Carr, E. H. (1939). The Twenty Year`s Crisis , 1919-1939. 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
    Mearsheimer, John J. (2001).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New York: Norton.
    Morgenthau, Hans J. (1954). 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altz, Kenneth N. (1979).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Addison-Wesley.
    岡田充(2012)。釣魚臺列嶼問題-領土民族主義的魔力(原文:尖閣諸島問題―領土ナショナリズムの魔力)。東京:蒼蒼社。

    二、期刊
    Biddle, Stephen D. (2001). Rebuilding the Foundations of Offense-Defense Theory.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63(3), 741-774.
    Glaser, Charles L. (1994). Realists as Optimists:Cooperation as Self-Help. International Security,19(3), 50-90.
    Glaser, Charles L. (1997). The Security Dilemma Revisited. World Politics, 50(1), 171-201.
    Glaser, Charles L. & Kaufmann, Chaim D. (1998). What is the Offense-Defense Balance and Can We Measure It? International Security,22(4), 44-82.
    Jervis, Robert (1978). Cooperation under the Security Dilemma. World Politics, 30(2), 167-214.
    Legro, Jeffrey W. & Moravcsik, Andrew (1999). Is Anybody Still A Realist? International Security, 24(2), 5-55.
    Lynn-Jones, Sean M. (1995). Offense-Defense Theory and Its Critics. Security Studies, 4(4), 660-691.
    Walt, Stephen M. (1985). Alliance Formation and the Balance of World Powe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9(4), 3-43.
    Yoshihara, Toshi (2010). Chinese Missile Strategy and the U.S.Naval Presence in Japan. Naval War College Review, 63(3), 39-62.
    豊下楢彦(2012)。購買釣魚臺議題之陷阱(原文:「尖閣購入」問題の陥穽)。世界,2012年8月號,41-49。

    三、報紙
    佐佐木類(2012)。美國「釣魚臺的施政權交予日本」-琉球群島歸還前早已決定(原文:米「尖閣 日本に施政権」沖縄返還直前決断)。產經新聞,2012年9月28日,頭版。

    .四、網際網路資源
    China builds up strategic sea lanes. (January 17, 2005). The Washington Times. Retrieved January 2, 2014, from http://www.washingtontimes.com/.
    Gertz, Bill (January 17, 2005). China builds up strategic sea lanes. The Washington Times. Retrieved January 2, 2014, from http://www.washingtontimes.com/.
    Hilburn, Matthew (October 16, 2012). China Undertakes Massive Island Naming Campaign. Voice of America. Retrieved January 2, 2014, from http://www.voanews.com/content/china_naming_thousands_islands/1527815.html.
    Perhrson, Christopher J. (2006). String of Pearls: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China`s Rasing Power Across the Asia Littoral. Carlisle, PA: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U.S. Army War College. Retrieved January 2, 2014, from http://www.strategicstudiesinstitute.army.mil/pdffiles/PUB721.pdf.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2009). Annual Report on the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2009), Retrieved January 5, 2013, from http://www.defense.gov/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2011). The National Military Strategy 2011. Retrieved January 5, 2013, from http://www.army.mil/info/references/docs/NMS%20FEB%202011.pdf.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100921102
    10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92110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行政管理碩士學程(MEPA)]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39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