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72576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4105/145137 (79%)
造訪人次 : 52156910      線上人數 : 53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2576


    題名: 青少年培力與公民參與行為關係之探討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ower and civic behavior of adolescents
    作者: 劉亞晉
    Liu, Ya Chin
    貢獻者: 楊佩榮
    Yang, Pei Jung
    劉亞晉
    Liu, Ya Chin
    關鍵詞: 青少年
    培力
    公民參與行為
    adolescent
    empowerment
    civic behavior
    日期: 2014
    上傳時間: 2015-01-05 11:26:11 (UTC+8)
    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青少年的參與培力經驗與公民參與行為間之關係,其公民參與行為包含了在班級、學校以及社會層面的參與,並納入人口變項進行討論,人口變項則包含性別、年齡以及擔任幹部次數。
      本研究採取問卷調查法,以參與培力之青少年為研究對象,共計有118份有效樣本。採用階層迴歸分析發現「參與自主性」、「參與培力投入程度」和「民主開放型」的領導表現會對公民參與行為產生影響。以自我推薦報名參與者其公民參與行為較他人推薦者更為積極,而參與培力投入程度越高者,其公民參與行為亦會較高,最後,當工作者領導表現愈趨向民主開放,青少年也會展現較積極的公民參與行為。然而,「性別」、「年齡」、「擔任幹部次數」、「威權管理型」以及「放任型」的領導表現則不會對公民參與行為產生影響。
      最後,根據本研究之研究結果,提出對教育策略、政策規劃以及實務工作者之具體建議。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youth participatory experience in civic program on their later civic behavior, such as their extent of participation in class, school, and the society. The study also assessed the effect of gender, age, and leadership experience on youth civic behavior. There were 118 adolescents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who had prior experiences in the civic empowerment program in Taiwan. Data were collected using questionnaires.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youth civic behavior was predicted by their degree of involvement in the empowerment program, the style of their program leaders, and whether they themselves register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ogram. When youth initiated the participation and had high involvement in the program, they later presented more civic behavior. When they had program leaders with democratic leading style, the youth showed more civic behavior too. There were no effects of gender, age, and youth leadership experience, however. At the end, suggestions and implications to education, policy, and social work administration were discussed.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王昱婷(2010)。〈主委的話〉,載於蘇于修主編,《靑年改革力 : 15則行動與宣言》,頁2-3。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王宣惠、洪儷瑜、陳秀芬(2013)。《國中低成就學生課堂行為表現與學習成效之研究》。永齡希望小學執行成果暨補救教學學術研討會。

    王家英(1999)。《香港人的公民意識與民族認同:回歸一年的發展》。香港:香港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

    王誕生、宋美妹(2002)。〈大專學生社團組織發展之研究〉,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社團輔導》,第二輯,頁115-127。台北:東吳大學。

    甘楊(1996)。〈公民個體為本 統一憲政立國〉,《二十一世紀評論》。第35期,頁5-14。

    江明修(1996)。〈社區意識與公民參與〉,《教育研究雙月刊》,第51期,頁41-52。

    江美慧(2003)。《國中生的公民知識與態度之研究─以高雄市國三學生為對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05)。《青少年政策白皮書綱領》。台北:行政院青輔會。

    行政院主計總處(2009)。《98年青少年狀況調查報告》。取自http://www.dgbas.gov.tw/lp.aspctNode=3307&CtUnit=409&BaseDSD=7&mp
    =1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4)。《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OldVer_Vaild.aspx?PCODE=D0050001。

    吴立德(1995)。〈班级活動在青少年社會化過程中的作用〉,《浙江師大學報》,第2期,頁59-62。

    吳定、張潤書、陳德禹、賴維堯(1996)。《行政學(一)》,臺北:空大。

    吳宗立(2002)。《班級經營:班級社會學》。高雄:復文。

    吳英明(1993)。〈公私部門協力關係和「公民參與」之探討〉,《中國行政評論》。第2卷第3期,頁1-14。

    吳英明 (1999)。《市民社會與地球村》。高雄:宏文。

    吳幸蓉(2007)。《女性社區工作者增權展能歷程之研究--以高雄縣婦女館婦女教育方案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博士論文。

    吳清山、李錫津、劉緬懷、莊貞銀、盧美貴(1990)。《班級經營》。台北:心理。

    吳清基(1988)。〈學生權利的主要內涵分析〉,《現代教育季刊》,第3卷第1期,頁77-89。台北:現代教育雜誌社。

    李怡娟、葉若芬、張麗春(2003)。〈建構賦權式以社區為基礎的獨居老人照護模式〉,《護理雜誌》,第50卷第3期,頁49-55。

    李昌雄、侯永昌(2001)。〈課外活動線上社群的理論與實務〉,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社團輔導》。台北:東吳大學,頁215-231。

    李建興(1991)。《我國大學院校學生自治組織現況與發展之研究》。台北:青輔會委託研究。

    李美麗(2006)。《公民參與理論與實務:以臺北市文山區社區巡守隊組織運作為個案》。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何進財(2000)。〈社團指導老師的角色〉,《訊育研究》,第39卷第1期,頁1-3。

    林火旺(2002)。〈自由主義與我國的公民教育〉,載於公民與道德教育學會主編,《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公民資質與師資培育》,頁1-18。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系。

    林水波、王崇斌(1999),〈公民參與與有效的政策執行〉,《公共行政學報》。第3期,頁175-202。

    林水吉(2005)。〈從政治參與觀點探討公民投票的立法建制〉,《通識研究集刊》,第8期,頁107-148。

    林世治(2011)。《部落培力社會工作重建模式之研究-以莫拉克風災三地門鄉生活重建服務中心的案例分析》。樹德科技大學兒童與家庭服務系碩士論文。

    林至善(2000)。〈學生社團輔導與發展〉,《訊育研究》,第39卷第1期,頁6-15。

    林卲昀(2009)。《提升國小二年級學童法治認知與法治態度之行動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碩士論文。

    林孟儀(2004)。〈社會狀元贏在事業考卷〉,《商業周刊》,第870期,頁98-100。

    林美容、莫寄屏、李清澤(1999)。《解嚴後文化與歷史的重構-兼論省籍情結解決之道》。威權體制的變遷-解嚴後的台灣國際研討會。

    林進財(2005)。《班級經營》。台北:五南。

    林嘉誠(1981)。〈大學生的政治態度與政治參與〉,《政治學報》,第9期,頁353-418。

    林嘉誠(1989)。政治心理形成與政治參與行為。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林瓊珠(2005)。〈臺灣民眾的政治知識:1992∼2000年的變動〉,《選舉研究》,第12卷第1期,頁147-171。

    卓播英(1980)。《現代公民教育的發展方向》。台北:正中書局。

    胡欣佳(2009)。《高雄市青少年參與志願服務的動機、內在歷程與持續性之探究》。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盈廷(2007)。《找尋民主參與的新典範-從上街頭到上維基百科》。中華傳
    播學會年會論文。

    段盛華(1988)。《台灣地區五專學生政治社會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雪蓮、馮國堅(2003)。〈社區工作與青年充權〉,載於趙雨龍、黃昌榮、趙維生編著,《充權-新社會工作視界》,頁105-125。台北:五南。

    徐千偉(2000)。《網際網路與公民參與:臺北市政府網路個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徐聖汶(2008)。《苗栗縣女性創業者的培力與困境之研究》。國立聯合大學經濟與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以緯(2003)。《台北縣市高中生參與志願服務動機與滿足感相關之研究》。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陳可慧(2005)。《社區培力成效與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區域型培力中心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光輝(編譯),Dan Conrad & Diane Hedin原著(1988)。〈參與式的公民教育〉,《美國的公民教育》,頁157-184。台北:東大出版社。

    陳金貴(1992)。〈公民參與的研究〉,《行政學報》。第24期,頁95-128。

    陳其南(1992)。《公民國家意識與台灣政治發展》。台北:允晨文化。

    陳玫伶(2012)。〈青少年增權的意涵及其價值〉,《社區發展季刊》,第139期,頁
    206-215。

    陳秋山(譯),Robert Adams 原著(2010)。《培力、參與、社會工作》。台北:心理。

    陳綺媚(2003)。〈少女的充權工作〉,載於趙雨龍、黃昌榮、趙維生編著,《充權-新社會工作視界》,頁263-276。台北:五南。

    孫本初、賴維堯(2008)。《行政學辭典》。台北:一品文化。

    孫治本(2004)。《公民意識之培養與建構》。國家發展委員會委託研究。

    孫建文(2008)。《大學生公民參與態度與行為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文忠(2010)。〈台灣民眾公民意識的變化:2008 年政權二次輸替前後的比較分析〉,《入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二十二卷第二期,頁201-246。

    莊敦傑(2012)。《青少年充權導向服務內涵與歷程探討─以台北都會區某少年服務中心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張同廟、董旭英、林真夷(2011)。《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之動機、核心特質與公民參與相關研究》。明新科技大學服務學習e點通第三屆服務學習學術研討會論文。

    張壯熙(2001)。〈學生會級學生社團的意義與輔導〉,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社團輔導》,頁337-358。台北:東吳大學。

    張金鑑(1977)。《動態政治學》。臺北:七友。

    張秀雄(1999)。〈建構適合台灣社會的公民資格觀〉,《公民訓育學報》,第8期,頁99-122。

    張添洲(2003)。《學校經營與行政》。台北:五南。

    張倢妤(2008)。《審議式班會對學生民主行為能力之影響評估》。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菁芬、趙碧華、胡愈寧(2003)。《92年國內青年從事志願服務暨服務學習現況調查》。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張銀富(1992)。《大學學生自治政府研究》。台北:五南。

    張輝政(2000)。〈從新新人類看社團活動的價值〉,《高中教育》,第10期,頁21-25。

    張慶勳(2004)。〈國小校長領導風格與行為之研究〉,《屏東師院學報》。第20期,頁1-38。

    教育部(2012)。《100年度學生自治組織現況普查問卷分析》。教育部第四屆
    學生自治及公民教育實踐政策諮詢小組調查報告。

    區結蓮(2003)。〈單親婦女的充權工作〉,載於趙雨龍、黃昌榮、趙維生編著,《充權-新社會工作視界》,頁277-288。台北:五南。

    單文經(1994)。《班級經營策略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彭如婉(1997)。《從當代社群主義的公民觀探究公民教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瀧森(1985)。《國中生政治社會化之研究--板橋地區國三學生公民教育調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欣儀(2004)。《台北市社區大學學員公民意識、公民參與行為及其影響因素
    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昌榮(2003a)。〈充權的政治面向:青年工作為例〉,載於趙雨龍、黃昌榮、趙維生編著,《充權-新社會工作視界》,頁51-71。台北:五南。

    黃昌榮(2003b)。〈機構管理與充權工作實踐〉,載於趙雨龍、黃昌榮、趙維生編著,《充權-新社會工作視界》,頁147-157。台北:五南。

    黃昌榮、邵家臻(2003)。〈結構取向的充權實踐:青年工作為例〉,載於趙雨龍、黃昌榮、趙維生編著,《充權-新社會工作視界》,頁127-146。台北:五南。

    黃建松(2013)。《青少年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行為之研究-以台南市某國中為例》。臺南市立後甲國民中學102年度自行研究報告書。

    黃政傑(1990)。〈以潛在課程落實民主教育〉,《師友月刊》,第277期,頁16-18。

    黃素貞(2011)。〈落實校園人權-以融入班會活動為例〉,《教師天地》,第170期,頁44-47。

    黃景裕(1995)。〈台北市高中職學生現代公民性及其家庭因素之研究〉,《公民訓育學報》。第4期,頁433-457。

    黃莉棋(2012)。《國中學生家庭社會資本與公民參與行為之相關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華源、曾騰光(2006)。《志願服務概論》。台北:揚智。

    曾濟群(1996)。〈談國中公民與道德科新課程教育〉,《國立編譯館通訊》。第9卷,第4期,頁48-54。

    馮燕、王麗容、沈瓊桃、王雲東(2005)。《台灣少年志願服務現況之研究》。台北:保德信人壽。

    雷渝齊(1968)。《課外活動的理論與實際》。台北:中國文化學院學生活動中心。

    楊士裕(2002)。〈大學師生對全校性學生自治選舉態度初探-以輔大為例〉,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社團輔導》,第二輯,頁308-331。台北:東吳大學。

    楊世裕(2001)。〈課外活動中輔導學生自治之探討與展望〉,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社團輔導》,頁359-385。台北:東吳大學。

    楊長鉿(2006)。《如何推動學校公民教育,以培養健全現代公民》。南區學務研討會。

    楊晶雲(2011)。《臺灣八年級學生的公民參與意向及其相關因素》。國立臺灣
    師 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

    楊錦雀 (2002)。《公民參與我國節約能源政策之研究》。私立銘傳大學公共管理與社區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大華(2012)。〈不再只是福利依賴者:民間團體對於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修法立場〉,《社區發展季刊》。第139期,頁42-50。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2013a)。《102年臺北市兒童及少年福利促進委員會兒童及
    少年諮詢代表試辦遴選作業流程》。取自http://www.dosw.taipei.gov.tw/i/i0300.asp?fix_code=0129009&group_type=1&l1_code=01&l2_code=29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2013b)。《102年臺北市兒童及少年福利促進委員會設兒童及
    少年諮詢代表試辦實施計畫》。取自http://www.dosw.taipei.gov.tw/i/i0300.asp?fix_code=0129009&group_type=1&l1_code=01&l2_code=29

    趙雨龍、黃昌榮、趙維生(2003)。《充權-新社會工作視界》。台北:五南。

    趙雨龍(2003)。〈充權導向的個案處理手法〉,載於趙雨龍、黃昌榮、趙維生編著,《充權-新社會工作視界》,頁87-103。台北:五南。

    趙善如(2003)。〈台灣婦女志工充權〉,載於趙雨龍、黃昌榮、趙維生編著,《充權-新社會工作視界》,頁341-359。台北:五南。

    趙維生(2003a)。〈充權的概念探索:青年工作為例〉,載於趙雨龍、黃昌榮、趙維生編著,《充權-新社會工作視界》,頁13-31。台北:五南。

    趙維生(2003b)。〈弱勢社群的充權探討〉,載於趙雨龍、黃昌榮、趙維生編著,《充權-新社會工作視界》,頁251-262。台北:五南。

    鄭得興、張家銘(2012)。〈中東歐地方的社會資本與公民參與—捷克 Oloumoc 及斯洛伐克 Presov 的實證研究〉,《2010臺灣社會學年會暨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發表會》。台北:台灣社會學會。

    鄭慧蘭(2000)。《高中生公民參與態度與行為之研究-以台北市公立高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麗珍(2002)。〈增強權能理論與倡導〉,載於宋麗玉、曾華源、施教裕、鄭麗珍編著,《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頁363-392。台北:洪葉。

    衛生福利部(2013)。《101年度全國志願服務統計表》。取自
    http://vol.mohw.gov.tw/vol/home.jsp?mserno=200805210006&serno=200805210008&menudata=VolMenu&contlink=ap/date_view.jsp&dataserno=201304230001&logintype=null

    劉行五、廖福村(2012)。〈臺灣地區在學少年生活壓迫與社會支持因素對偏差行為影響之性別差異研究〉,《台灣警察專科學校警專學報》,第5卷第4期,頁99-122。

    劉阿榮(2002)。〈社群主義與公民資質:社群V.S 族群的困惑〉,載於公民與道德教育學會主編,《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公民資質與師資培育》,頁83-107。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系。

    劉湘川(1997)。〈小學公民教育之意義、目標與內涵〉,《國教輔導》。第37卷第1期,頁44-52。

    蔡育璟(2008)。《公民意識與公民參與行為對組織公民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滕建勇(2002)。〈學生社團發展的現狀與對策〉,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社團輔導》,第二輯,頁469-473。台北:東吳大學。

    潘裕豐、呂秋慧(2007)。〈社團參與對學生自我與領導能力發展之研究-以台灣師大之社團達人活動為例〉,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社團輔導》,第六輯,頁341-661。台北:東吳大學。

    盧富美(2002)。《班級常規經營:常規與教學雙人行》。台北:心理。

    蕭揚基(2000)。《台灣中部地區高中生公民意識及相關因素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賴維堯、林鐘沂、施能傑、許立一(2005)。《行政學入門》。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謝文中、鄭夙芬、梁綺薇、潘友為(2009)。〈香港地區病人自助組織專職人員對人力資源管理需求之探討-以接受香港復康會社區復康網絡計畫培力之病人自助組織為例〉,《社區發展季刊》,第126期,頁432-455。

    謝芳(2009)。《西方社區公民參與-以美國社區為例》。北京:中國社會。

    簡文吉、何政光、翁源燦、劉光元(2005)。《公民》。台北:新文京。

    羅秀華(2003)。《文山社區由充權到治理的發展歷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蘇癸玲(1998)。《鄉村學校義工參與動機、參與程度與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嚴秋蓮(2011)。《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課程與公民素質影響因素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

    貳、英文部分
    Adler, R. P. & Goggin, J. (2005 ). What do we mean by civic engagement? Journal of Transformative Education, 3(3), 236-253.

    Arnstein, S. R. (1969). 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35(4), 216-224.

    Barber, Benjamin R. (1984). Strong democracy: Participatory politics for a new ag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ary, L. J. (1970).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 a Process. Columbia, MO: 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

    Cooper, T. L. (1983).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T. D. Lynch (ed.),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Management, 13-45, New York: Marcel Dekker.

    Creighton, J. L. (1981). The public involvement manual. Cambridge, Mass: Abt Books.

    Erikson, E.H.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Norton.

    Frederickson, H. G. (1997). The spiri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an Francisco, CA: Jossey Bass.

    Garson, G. D., & Williams, J. O. (1982). Public administration concepts, readings, skill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Gutie’rrez, L. M., Parsons ,R.J., & Cox, E.O. (1998). Empowerment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A sourcebook. Pacific Grove, CA: Brooks/Cole.

    Gutowski, M., Salamon, L. M., & Pittman, K. (1984). The Pittsburgh Non-profit Sector in A Time of Government Retrenchment. Washington: Urban Institute.

    Hansell, W. H. (1996). A common vision for the future: the role of local government and citizen in the democratic process. National Civic Review, 85(3), 5-13.

    King, C. S., Kathryn M. F., & Bridget O’Neil S. (1998). The Question of Participation Toward Authentic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58(4), 317-326

    Kweit, M. G., & Kweit, R. W. (1981). Implementing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a Bureaucratic Society. New York: Praeger.

    Maclntyre, A. (1984). After Virtue: A Study in Moral Theory, 2th. Notre Dam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Parker, L. M., & Franco, L. F. (1999). Empowering youth to build community through service : Youths’ attitudes toward service and extent of their service activities. Social work in Education, 21(3), 163-175.

    Parsons, R. J. (1989). Empowerment for role alternatives for low income minority girls: a group work approach, In Judith A. B. L. (ed.,), Group Work with the Poor and Oppressed, 27-46, New York: Haworth.

    Philips, G. H., & Long, R. L. (1978).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ty development. Columbu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operative Extension Severce.

    Rakusanova, P. (2005). Civil Society and Civic Participation in the Czech Republic. Prague: Institute of Sociology of the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Czech Republic.

    Reuben, W. (2004). Civic engagement, social accountability and the governance crisis. In Spoor, Max (Ed.), Globalisation, Poverty and Conflict, 199-216. Netherlands: Kluwer And Publishers.

    Ryles, S. M. (1999). A concept analysis of empowerment: its relationship to mental health nursing.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9(3), 600-607.

    Smith, J. S. (199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volvement i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the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of Clemson university students.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Staples, L. H. (1990). Powerful ideas about empowerment. Administration in social work, 14(2), 29-42.

    Torre, D. (1985). Empowerment: structured conceptualization and instrument development. Unpublished docroral dissertation.,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Verba, S., Nie, N. H., & Kim, J. (1987). Participation and Political Equality: A Seven Nation Comparis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allerstein, N. (1992). Powerlessness, empowerment and health: Implication for health promotion programmes.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 6(3), 197-205.

    Whitaker, G. P. (1980). Coproduction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service delivery.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40(3), 240-246.

    Williams, M., & Winston, Jr., R. B. (1985). Participation in organized student activities and work: differences in developmental task achievement of traditional aged college students. NASPA Journal, 23(3), 52-59.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工作研究所
    101264009
    10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12640091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社會工作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009101.pdf1600KbAdobe PDF2889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