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71758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873/144892 (79%)
造访人次 : 51919974      在线人数 : 54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1758


    题名: 詐欺市場理論於我國司法實務判決之運用與會計師損害賠償責任之探討
    The Study on the CPA`s Civil Liability and Legal Problems of Fraud-on-the-Market Theory under the ROC Securities Exchange Act
    作者: 張德君
    贡献者: 楊淑文
    張德君
    关键词: 詐欺市場理論
    效率市場
    交易因果關係
    損失因果關係
    財報不實證券詐欺訴訟
    證券交易法第20條之1
    日期: 2013
    上传时间: 2014-12-01 14:27:01 (UTC+8)
    摘要: 財務報表不實證券詐欺訴訟是近年來新崛起的經濟犯罪型態之一,行為人的詐欺行為不僅要負擔相關刑事責任,更必須對投資人負擔民事損害賠償的責任,而對財務報表出具查核報告書的簽證會計師而言,近年來亦是投資人提出民事損害賠償的對象,顯見會計師的執業風險已有逐漸升高趨勢。
    財務報表資訊重大不實,是民事損害賠償訴訟成立的先決要件。但財務報表審計是一項專業複雜的工作,發生財務報表資訊不實,並無法據此即逕行認定簽證會計師有故意或過失,其癥結點仍須回歸到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是否有善盡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以及專業上應有之注意義務。因此,本文將以執業會計師的觀點,對於會計師如何進行審計工作做一介紹,包括審計應遵循的法令規範以及一般公認審計準則等,讓一般大眾可以初步瞭解會計師並非是財務報表正確性的保證人,會計師的查核工作仍存有先天上與後天上的限制,而且並非是公司財務報表之編製主體。
    投資人以證券交易法第20條之1作為請求權基礎提出民事損害賠償訴訟時,投資人所必須面臨的,即是所謂的「交易因果關係」與「損失因果關係」的舉證問題。為了達到證券交易法保護投資的目的,近年來我國法院開始引進美國司法實務判決發展出的「詐欺市場理論」,藉以解決上述舉證困難的問題。據此,本文除了將蒐集論述美國與我國關於證券詐欺的法規範,包括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對於「詐欺市場理論」之最新見解與發展,並分成以下的主題分別論述:
    一、效率市場的認定問題
    包括美國司法實務判決對於效率市場的認定指標,以及我國司法實務判決對於我國證券市場是否為效率市場的見解。
    二、交易因果關係
    「交易因果關係」是否可以推定,歷來即是證券詐欺訴訟兩造攻防的重點。本文將對比較美國與我國證券法制對於因果關係的規範,包括「詐欺市場理論」對於「交易因果關係」的推定,以及被告可以提出反證的例示情形。此外,本文亦將蒐集比較我國司法實務判決對於「交易因果關係」的見解。
    三、損失因果關係
    「損失因果關係」是否可以採用推定方式認定?或是應由原告負擔起舉證責任?這一部分的認定往往涉及損害賠償範圍計算的認定,亦是曾經造成美國司法判決至為困擾的議題。對此議題,在2005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於Dura案中已經獲得一致性之見解,確認「損失因果關係」採用推定是一種錯誤後,已經豁然開朗。但我國司法實務判決對於「損失因果關係」係採用推定?或是如同美國私法實務採用由原告舉證證明的方式認定,本文將蒐集我國近年來之司法實務判決予以分析、歸納與討論。
    四、損害賠償計算範圍
    在對於此部分的認定上,一般有「毛損益法」與「淨損差額法」兩種方法。本文將介紹這兩種方法之優劣,以及美國與我國司法實務判決對於這兩種方法之見解。
    五、會計師民事損害賠償因果關係
    在證券詐欺案件中,社會大眾常常對簽證會計師予以非難之程度甚高,會計師若要在此等地雷股案件全身而退,在執行審計業務過程中必須確實遵守證券法令以及一般公認審計準則的相關規範,保有專業上之警覺與注意義務,才能將損害與執業風險降到最低。本文蒐集我國司法實務判決對於會計師是否具有故意或過失之判決,以明瞭會計師在審計過程的過失內容與型態。
    參考文獻: 壹、中文資料(依據中文筆畫順序)
    一、專書
    1. 王澤鑑,侵權行為法,自版,2010年3月再刷。
    2. 史尚寬,債法總論,自版,1990年8月。
    3. 沈冠伶,民事證據法與武器平等原則,元照出版社,2007年10月。
    4. 林柄滄,如何避免審計失敗,自版,1997年7月初版。
    5. 吳琮璠,審計學:審計應用與法律觀點,智勝文化,2013年9月6版。
    6. 吳從周,民事法學語法學方法(四),新學林出版,頁483,2010年3月。
    7. 姜世明,新民事證據法論,新學林出版,2009年11月,修訂3版。
    8 姜世明,舉證責任與證明度,新學林出版,2008年10月。
    9. 姜世明,民事證據法實例研習(二)暨判決評釋,新學林出版,2011年11月二版。
    10. 徐惠慈,IFRS版中級會計學上冊,台灣東華書局,2011年8月2版。
    11. 馬秀如、陳志明,商業會計法導讀,智勝文化,1999年9月初版。
    12.陳聰富,因果關係與損害賠償,元照出版社,2007年1月,初版2刷。
    13.陳春山,不實財務報告之民事責任法律適用爭議,現代公司法制之新課題-賴英照大法官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元照出版社,2005年8月初版。
    14.曾宛如,證券交易法原理,元照出版社,2005年3月。
    15.會計師報告例示,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出版,2006年9月初版。
    16.黃立,民法債編總論,元照出版社,1999年9月。
    17.黃國昌,證明妨礙法理之再檢討,民事訴訟理論之新開展,元照出版,2005年。
    18.楊淑文,民事實體法與程序法爭議問題,元照出版社,2010年6月。
    19.廖大穎,證券市場與投資人保護之法理,新學林,2011年9月1版。
    20.賴英照,最新證券交易法解析,自版,2011年2月再版2刷。
    21.駱永家,民事舉證責任論,台灣商務印書館,2009年9月,初版11刷。
    22.劉連煜,新證券交易法實例研習,元照出版社,2011年9月增訂10版。
    23.鄭丁旺,中級會計學上冊,自版,1993年11月5版。
    24.謝易宏、黃鈵淳,證券求償之訴訟巧門-詐欺市場經典案例,五南圖書,2006年9月。


    二、期刊論文
    1.沈冠伶,證明妨礙法理在醫療民事責任訴訟之適用,台大法學論叢38卷1期,2009年,頁164至頁165。
    2.莊永丞,論證券交易法第20條證券詐欺損害賠償責任之因果關係,中原財經法學,第8期,2002年6月。
    3.莊永丞,證券交易法第20條證券詐欺損害估算方法之省思,台大法學論叢第34卷第2期,頁134至135,2005年4月。
    4.陳文智,論會計師之注意義務–專業之注意義務,月旦法學雜誌,第127期,頁137至頁138,2005年12月。
    5.陳春山,不實財務報告之民事責任法律適用爭議,現代公司法制之新課題─賴英照大法官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元照出版社,頁475。
    6.陳俊仁,論Dura Pharmaceuticals v. Broudo : 美國證券詐欺因果關係要件之再建構與對我國證券交易法制之啟示,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歐美研究》第39卷第4期,2010年12月。
    7.陳錦隆,會計師查核簽證財務報表之民事責任(上),會計研究月刊,第171期,頁104,2000年2月。
    8.章友馨,從證交法新增訂第二十條之一論會計師過失責任之舉證責任歸屬,證券暨期貨月刊,第24卷第2期,頁26,2006年2月。
    9.曾宛如,論證券交易法第二十條之民事責任–以主觀要件與信賴為核心,台大法學論叢第三十三卷第五期,頁73。
    10.黃朝琮,美國案例法中詐欺市場理論之脈絡與發展–從Basic到Amgen,證券暨期貨月刊第31卷第5期,頁31以下,2013年5月。
    11.薛明玲,現場重建-國票楊瑞仁案會計處理紀實,會計研究月刊,190期,頁76,2001年8月。
    12.廖大穎,承銷商、會計師及律師專家責任明確區分之研究,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2007 年6月。
    13.潘維大,美國侵權行為法對因果關係之認定,東吳法律學報,第七卷第二期,頁2。
    14.劉連煜,證交法第20條第2項資訊不實規範功能之檢討,台灣法學雜誌131期,頁244至頁245,2009年7月。


    三、學位論文
    1.林文里,證券市場資訊不實損害賠償的因果關係與責任範圍,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6月。
    2.黃建智,被忽視公司股票報酬效應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6月。
    3.黃沛頌,「我國公開發行公司財務預測法制研究」,國立台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2005 年7 月。
    4.劉彥廷,論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法之團體訴訟,國立台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8月。


    四、公報系列
    1.中華民國會計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發佈之職業道德規範第5號公報「保密」。
    2.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一號「財務會計觀念架構及財務報表之編製」。
    3.國際會計準則公報IAS第1號「財務報表之表達」。
    4.國際會計準則公報IAS第37號「負債準備、或有負債及或有資產」。
    5.國際會計準則第28號「投資關聯企業」。
    6.國際會計準則第27號「合併及單獨財務報表」。
    7.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發佈之「財務報表編製及表達之架構」公報。
    8.審計準則公報第1號「審計準則公報制訂的目的與架構」。
    9.審計準則公報第6號「關係人交易之查核」。
    10.審計準則公報第7號「客戶聲明書」。
    11.審計準則公報第16號「繼續經營之評估」。
    12.審計準則公報第17號「繼任會計師與前任會計師間之聯繫」。
    13.審計準則公報第28號「特殊目的查核報告」。
    14.審計準則公報第33號「財務報表查核報告」。
    15.審計準則公報第36號「財務報表之核閱」。
    16.審計準則公報第38號「函證」。
    17.審計準則公報第43號「查核財務報表對舞弊之考量」。
    18.審計準則公報第44號「查核歷史性財務資訊之品質管制」。
    19.審計準則公報第45號「查核工作底稿準則」。
    20.審計準則公報第47號「財務報表查核之規劃」。
    21.審計準則公報第48號「瞭解受查者及其環境以辨認並評估重大不實表達風險」。
    22.審計準則公報第51號「查核規劃與執行重大性」。
    23.審計準則公報第53號「查核證據」。



    五、法院判決
    最高法院:
    1.最高法院95年台上字第2385號民事判決。
    2.最高法院96年度台上字第296號民事判決。
    3.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1118號民事判決。
    4.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2729號民事判決。
    5.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1351號民事判決。
    6.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1455號民事判決。
    7.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521號民事判決。
    8.最高法院101年度台上字第1695號民事判決。

    高等法院:
    1. 台灣高等法院93年度重上字第220號民事判決。
    2. 台灣高等法院94年金上易字第1號民事判決。
    3. 台灣高等法院96年金上第1號民事判決。
    4. 台灣高等法院97年度金上字第3號民事判決。
    5. 台灣高等法院99年度金上更(一)字第1號民事判決。
    6. 台灣高等法院101年度金上字第1號民事判決。
    7. 台灣高等法院101年度金上字第7號民事判決。
    8. 台灣高等法院101年度金上字第22號民事判決。
    9. 台灣高等法院台中分院92年上易字第471號民事判決。
    10. 台灣高等法院台中分院93年度金上字第2號民事判決。
    11. 台灣高等法院台中分院93年金上字第4號民事判決。
    12. 台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94年度金上字第1號民事判決。

    地方法院:
    1. 台北地方法院74年度訴字地15521號民事判決。
    2. 台北地方法院87年度重訴1347號民事判決。
    3. 台北地方法院92年度訴更一字第35號民事判決。
    4. 台北地方法院94金字第18號民事判決。
    5. 台北地方法院96年度金字第20號民事判決。
    6. 台北地方法院99年度金字第19號民事判決。
    7. 台北地方法院99金字第19號民事判決。
    8. 士林地方法院93年金字第3號民事判決。
    9. 士林地方法院95年度金字第19號民事判決
    10. 士林地方法院99年度金字第5號民事判決。
    11. 板橋地方法院98金字第3號民事判決。
    12. 新竹地方法院90年重訴字第162號民事判決。
    13. 新竹地方法院93年度重訴字第59號民事判決。
    14. 台北地方法院87年度重訴字第1347號。
    15. 台中地方法院90重訴字706號民事判決。
    16. 台中地方法院91訴字第243號民事判決
    17. 台中地方法院91年重訴字第334號民事判決。
    18. 高雄地方法院91年度重訴字第447號民事判決。




    貳、英文資料
    法院判決
    1. Affiliated Ute Citizens of Utah v. United States - 406 U.S. 128 (1972).
    2. Amgen Inc. v. Conn. Ret. Plans & Trust Funds, No. 11-1085. (U.S. Feb. 27, 2013).
    3. Archdiocese of Milwaukee v. Halliburton Co. 597 F.3D 330 (5th Cir. 2010).
    4.Archdiocese of Milwaukee Supporting Fund, Inc. v. Halliburton Co. Not Reported in F.Supp.2d, 2012 WL 565997,N.D.Tex., 2012.
    5. Basic Inc. v. Levinson, 485 U.S. 224 (1988).
    6. Baumel v. Rosen 412 F.2D 571 (4th Cir. 1969).
    7. Broudo v. Dura Pharmaceuticals, Inc, 339 F.3d 933 ( 9th Cir. 2003 ).
    8. Cammer v. Bloom, 711 F. Supp. 1264 (D.N.J. 1989).
    9. Conley v. Gibson, 355 U. S. 41 (1957).
    10. Dura Pharmaceuticals, Inc. v. Broudo, 544 U.S. 336.(2005).
    11. Erica P. John Fund Inc. v. Halliburton Co., No. 09-1403, (U.S. Jun. 6, 2011).
    12.Erica P. John Fund, Inc. v. Halliburton Co.718 F.3d 423, C.A.5 (Tex.),2013.
    13. Emergent Capital Investment Management Llc v. Stonepath Group Inc,343,F.3d 189 (2d Cir. 2003).
    14. Gebhardt v. Conagra Foods Inc, 335 F. 3d 824.
    15. Green v. Occidental Petroleum Corp. 541 F.2D 1335 (9th Cir. 1976).
    16.Halliburton Co. v. Erica P. John Fund, Inc. --- S.Ct. ----, 2014 WL 2807181, U.S.,2014.
    17. Huddleston v. Herman & Maclean 640 F.2D 534 (5th Cir. 1981).
    18. In re DVI, Inc. Securities Litigation, 639 F. 3d 623 (CA3 2011).
    19. In re Dura Pharmaceuticals, Inc. Securities Litigation, No. 99CV0151-L(NLS) 2000 WL 33176043, *12 (S.D.Cal. Jul. 11, 2000).
    20. In re Salomon Analyst Metromedia Litigation, 544 F.3d 474 (CA2 2008).
    21. Jordan v. Duff and Pheleps, Inc. 815 F.2D 429 (7th Cir. 1987).
    22. Oscar Private Equity v. Allegiance Telecom,487 F.3D 261 (5th Cir. 2007).
    23. Peil v. Speiser, 806 F.2d 1154 (3d Cir. 1986).
    24. Robbins, 116 F. 3d.
    25. Schlick v. Penn-Dixie Cement Corporation,507 F. 2d 374. (1974).
    26. Schleicher v. Wendt, 618 F.3d 679 (7th Cir. 2010).
    27. Semerenko v. Cendant Corp., 223 F.3d 165 (3rd Cir. 2000).
    28. Stat-Tech Liquidating Trust v. Fenster, 981 F.Supp. 1325 (D. Colo. 1997)
    29. TSC Industries, Inc. v. Northway, Inc., 426 U. S. 438 (1976).
    30. Wool v. Tandem Computers Incorporated C V G, 818 F. 2d 1433.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100961040
    1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961040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104001.pdf4848KbAdobe PDF2681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