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70342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4012/145044 (79%)
造访人次 : 52083991      在线人数 : 28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0342


    题名: 二十一世紀後美中在六方會談之外交戰略
    After the 21st century American and mainland China joins battle outside the six-party talks slightly
    作者: 張達智
    贡献者: 邱坤玄教授
    張達智
    关键词: 六方會談
    北韓核武危機
    中共外交
    Six-Party Talks
    North Korea Nuclear Crisis
    PRC’s Foreign Policy
    日期: 2013
    上传时间: 2014-10-01 13:46:22 (UTC+8)
    摘要: 中共為積極於東北亞地區展現外交作為,視六方會談為當前最適當的外交擂台,冀望主導會談機制及後續發展,產生更勝過往的影響力,由於朝鮮半島同時受美俄中日等強權勢力包圍,深受地緣政治影響,各國之間亦鬥亦合,時敵時友,冷戰留下的東北亞政局,在各國追求國家利益的交互影響下,兩極對峙格局再度復甦,北韓身處其中,為保全内政、安全、經濟發展所需條件,與美國擴張東北亞影響力之目標相衝突,因此北韓自力研製核武用於外交籌碼。
    北韓三次核武危機,震驚國際社會,美國與北韓摩擦不斷,從雙邊會談到四方、三方會談均徒勞無功,中共於此間,以其發展中國力為依託,成為六方會談發起國,美、俄、中、日、南北韓自2003年起召開六輪會議,期間數次囿於部分國家利益受損而杯葛會談進程,然略有斬獲,產生9.19共同聲明及衍生行動文件,在北韓第二次核試爆後,相關協議未賡續執行,六方會談延宕迄今,已面臨談判空轉、決議無法奏效之困境。
    美國地位係屬主導國,中共角色是影響國兼東道國,但兩國作用有限,無法約束北韓配合,日本、南韓亦不樂見北韓予取予求,使得六方會談無法實現半島無核化之初衷,各方在會談中基於相對利得之邏輯,執意追求自家權利最大化及最多利益,加上北韓面新領導人政權接班未久,均左右未來朝核問題解決方案。
    短期内無法和平解除北韓核武,又不易執行嚴厲制裁,北韓勢將循其戰爭邊緣慣例,以和談及衝突交叉運用,北韓一日不棄核,美國亦無法安心裁減軍力,只能強化同盟,造成新冷戰格局日益明朗,在「美日韓」與「中俄朝」的博弈算計過程中,未來中共將極力保持權力平衡現狀,居中斡旋制衡各方,以和諧世界之理想主義塑造正面形象,包藏真實目的,實則牵制西方文明擴張, 降低周邊國家核武競賽風險,並視北韓地緣特性成為中美之間緩衝,鞏固安全邊界。
    China has demonstrated its active diplomatic posture in northeast Asia, and considered Six-Party Talks as the most appropriate diplomatic arena. China hopes to lead this Six-Party Talks mechanism and the following developments in order to gain more influence beyond the past. Owing to the fact that Korean Peninsula is greatly affected by geopolitics with surrounding powers, including the United States, Russia, China and Japan, there are struggles and cooperation among these powers; they are both adversaries and friends. The bipolar competition is restored in 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 of Post-Cold War Northeast Asia by the interactions among nations’ interests. North Korea which strives for domestic affairs, secur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has its conflict with the United States whose intention is to expand its influence on northeast Asia. Therefore, North Korea has developed the nuclear weapons as a bargaining chip.
    North Korea conducted three nuclear weapons crisis which shocke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has caused friction against the United States. The bilateral, tripartite and four-party talks were all failed. China, based on its developing power, initiated the Six-Party Talks. The United States, Russia, China, Japan, South Korea and North Korea chaired the six rounds of talks by turn. Although the talks were boycotted on account of some nations’ interests loss for several times, there were still some achievements, such as September 19 Joint Statement along with Initial Actions for Implementation of the Joint Statement. After North Korea conducted the second nuclear test, the implementations of the agreements have been suspended. The Six-Party Talks has been delayed so far and came to a predicament which the negotiations become idle and the resolution could not be achieved.
    The United States acts as a leading nation while China plays a role as an influencing and host nation. However, both nations are incompetent to restrict North Korea because of limited actions. Japan and South Korea are also not pleased to see North Korea can demand what it wants. They made the objective of the Six-Party Talks, denuclearizing North Korea, fail to be realized. All parties, based on the logic of relative gain, insist on maximizing their rights and interests. In addition, the new leader of North Korea newly took over the regime. These ar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olutions of North Korea nuclear issue.
    Nuclear disarmament of North Korea can’t be made peacefully in a short time, nor can the sanctions be strictly implemented. North Korea would certainly follow the behavior of pushing to the edge of war and use the means of peaceful talks and conflicts alternatively. As long as North Korea does not give up nuclear weapons, the United States would not reduce armaments but strengthen its alliance. A new Cold War becomes clear. In a bargaining game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Japan-South Korea” and “China-Russia-North Korea”, China would make its efforts to maintain the balance of power and mediate between the parties in order to create a positive image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world. In fact, China’s hidden intention is to restrain the expansion of the Western civilization and to lower the risk of nuclear arm race in the neighboring countries. China regards the geographic location of North Korea as a buffer zone from the United States for the purpose of consolidating its borders.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中文專書
    王中書,美蘇爭霸戰略問題(北京:中共國防大學出版社,1988年)。
    王文榮等編,戰略學(北京:中共國防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
    中共年報編輯委員會,2013年中共年報(臺北:中共研究雜誌社,2013年)。
    中共年報編輯委員會,2014年中共年報(臺北:中共研究雜誌社,2014年)。
    史派克曼,和平地理學(臺北:商務印書館,1965年)。
    林春誠,六方會談框架下朝核問題解決策略探析(吉林大學,2010年4月)。
    高連福,東北亞國家對外戰略(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盂慶義、趙文靜、劉會清,朝鮮半島:問題與出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
    湯瑪斯.謝林(Thomas C. Schelling),武備的影響力(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編譯處,2007年2月)。

    期刊論文
    王逸舟,「構築安定、繁榮的東北亞」,當代韓國,冬季號(1999年),頁22。
    王鴻剛,「中美『合作夥伴關係』新定位評析」,現代國際關係,第2期(2011年),頁12-17。
    毛峰,「朝鮮御廚细說金正恩童年」,亞洲周刊,第43期(2010年10月24日),頁22-28。
    尹承德,「美俄合裁軍新條約與無核神話」,國際問題研究,第4期(2010年7月),頁11-18。
    江迅,「朝鮮租島外交爭取北京支持金正恩」,亞洲周刊,第45期(2010年11月7日),頁22-26。
    林利民,「朝核危機管理與中國的外交抉擇」,現代國際關係,第8期(2006年),頁32。
    金大中,「韓半島的統一與中國」,南韓研究論叢,第1輯(1995年),頁9。
    李靖宇、曾祥正,「美國在東北亞地區的利益」。美國研究,第4期(1997年),頁136。
    邱坤玄,「冷戰後中共與朝鮮半島的權力平衡」,亞洲硏究,第40期(2001年9月),頁107。
    邵軒磊,「六方會談前期協商之過程論分析」,全球政治評論,第40期(2012年),頁89。
    時永明,「朝核問題六方會談的現實與未來」,和平與發展,第4期(2005年),頁24。
    張璉瑰,「朝鮮核問題:回顧與思考」,韓國研究論叢,第20輯(2009年8月),頁124-136。
    游智偉、洪銘德,「中國東北亞安全政策的本質與目的:以六方會談為例」,東亞研究,第41卷第 1 期(2010 年 1 月),頁 77-118。
    黃宇藍,「朝核問題六方會談中的中國國家利益」,學術論壇,第2期(2007年),頁63。
    馮昭奎,「日本東亞戰略初探」,日本問題資料,第1期(1991年)。
    楊希雨,「關於建立朝鮮半島和平體制的幾個法律問題」,國際問題研究,第4 期(2009年),頁30-35。
    楊紅梅,「朝鮮核危機與中國在東北亞地區安全中的作用」,世界經濟研究,第2期(2004年),頁38-43。
    廖小娟,「中共與北韓的雙邊關係─以兩次核武危機的處理檢視」,展望與探索,第3卷第5 期(2005年5月),頁47。
    蔡建,「中國在朝核問題上的有限作用」,國際觀察,第3期 (2006年),頁55-61。
    謝毅哲,「世襲政治的諭譎」,亞洲周刊,第45期(2010年11月14日),頁27-28。
    劉鳴,「朝鮮核試驗與六方會談:評估與展望」,國際觀察,第3期(2007年3月),頁69。
    劉俊波,「六方會談能否重回正軌」,中國報導,第3期(2010年4月),頁63-64。
    劉雪蓮,「朝核問題視角下的東北亞安全」,東北亞論壇,第19卷第4期(2010年7月),頁14-20。
    劉德海,「北韓權力繼承及其對東北亞地區之影響」,展望與探索,第8卷第11期(2010年11月),頁22-26。
    劉賽力,「朝鮮半島安全問題及中國與有關各方的合作策略」,東北亞論壇,第19卷第6期(2010年 11月),頁42-47。
    龔克瑜,「對中國參與解決朝核問題的前瞻性思考」,鴨綠江論壇,第12卷第1期(2010年2月),頁117-123 。
    James J Przystupz (翻譯:李育慈),「日中近期關係逐步好轉」,國防譯粹, 37卷第8期(2010年8月),頁45。
    「正反省思-看東北亞情勢」,時代週刊,第38期(2010年9月28日),頁35-37。
    Dirk K. Nanto, Mark E. Manyin, Kerry Dumbaugh(翻譯:歐冠宇),「中共與北韓的關係」,國防譯粹,第37卷第8期(2010年8月),頁45。

    報刊
    綜合外電,「北韓挖坑道明年三月核試」,青年日報,2010年12月16日,版5。
    陳世欽,「北韓秀核武力大型右濃縮廠曝光」,聯合報,2010年11月22日,版A14。
    鄭佑相,「金正日胡錦濤異口同聲重啟六方會談」,朝鮮日報,2010年8月31日。
    黃菁菁,「日相擬14日改組内閣撤換官房長官」,中國時報,2011年1月13日,版A21。
    綜合外電,「日倡四國安保對話聯手制衡中共」,青年日報,2010年12月16日,版5。
    劉俊波,「六方會談能否重回正軌」,中國報導,2010年4月,頁63〜64。
    王潔予,「接班熱身金正銀成北韓二當家」,蘋果日報,2010年9月30日,版A22。
    蔡筱雯,「北韓黨慶閱兵金正銀超搶眼」,蘋果日報,2010年10月11日,版A22。
    王光磊,「美軍首度披露北韓有20萬特種部隊」,青年日報,2011年2月10日,版5。
    王光磊,「延坪島砲擊後兩韓首度軍事會談」,青年日報,2011年2月9日,版5。
    王光磊,「會談分歧-北韓不願與南韓再見面」,青年日報,2011年2月11日,版5。
    綜合外電,「美發表戰略報告」,青年日報,2011年2月10日,版5。
    王潔予,「北韓挺少主金正銀封大將」,蘋果日報,2010年9月29日,版A24。
    綜合外電,「北韓挖坑道明年三月核試」,青年日報,2010年12月16日,版5。

    網路資料
    李小龍,「國際在線專稿-朝核問題六方會談團長會能否取得進展」,國際縱橫,http://gb.cri.cn/19224/2008/12/07/3285s2352117.htm(檢索日期:2014年5月25日)。
    「金正恩體制下的核與飛彈問題的走向」,走進日本,http://www.nippon.com/hk/in-depth/a01303/(檢索日期2013年12月14日)。
    「韓美現裂痕,金泳三憂心」,財團法人吳舜文獎助基金基金會,國際新聞報導獎-蛻變中的南韓(第19 屆新人獎), htp://w/www.vivanwu.org.tw/02c.php1(檢索日期2013年12月14日)。
    評論「美國害怕中國軍事潛力增長」,俄羅斯之聲,2010年11月17日,2010年美國國會討論有關中共武裝力量發展,認為中共擁有足夠的導彈潛能,未來美國可能失去地區軍事強國地位,五角大廈已投資80億美元用於航母碼頭的建設、建立導彈防禦糸統和擴大關島機場,二戰後從未如此大幅投資地區軍事基地。
    六方會談,中文百科在線,http://zh.wikipedia.org/zh-tw/%E5%85%AD%E6%96%B9%E4%BC%9A%E8%B0%88(檢索日期2013年12月14日)。
    六方會談,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www.zwbk.org/zh-tw/Lemma_Show/89989.aspx(檢索日期2013年12月14日)。
    王超群,「重啟六方會談北韓須展現無核化誠意」,旺報,2011月1月28日,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50405472/112011012800182.html(檢索日期2014年4月14日)。
    張成澤,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s://zh.wikipedia.org/wiki/張成澤(檢索日期2014年5月3日)。
    劉屏,「美國副助卿:邀中共在國際舞台扮要角」,中時電子報,2007年2月24日,http://blog.sina.com.tw/cnear/article.php?pbgid=33723&entryid=355201&comopen=1(檢索日期:2014 年 4 月 11 日)。
    朱松柏,「六方會談與朝核危機」, http://iiro.nccu.edu.tw/attachments/journal/add/5/2005report-4.pdf(檢索日期:2014年4月14日)。
    中國軍方智庫發表「戰略評估2012」,中國新聞網,http://www.chinanews.com/mil/2013/05-28/4864236.shtml(檢索日期2014年5月12日)。
    「朝鮮要糧但不要監督」,大紀元, http://www.epochtimes.com/b5/5/9/30/n1069648.htm(檢索日期2014年5月20日)
    「世界糧食署開始爲朝鮮洪災地區21萬人發放援糧」,北方網,http://news.big5.enorth.com.cn/system/2007/08/22/001834897.shtml(檢索日期2014年5月20日)

    二、英文部分
    英文期刊
    Armitage Richard L.,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Norttl Korea (Armitage Report), Institute for National Securiy Studies Strategic Forum, no 159, (March 1999)
    Clinton Hillary,“America`s Pacific Century”,Foreign Policy ,November 2011。
    Barry John, “Why the Military Option is not an Option against Kim Jong Il and his Nuclear Program,” Newsweek, October 19, 2006.

    英文專書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2010.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 2010.Washington, D.C.: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2011. The National Military Strategy 2011. Washington, D.C.: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Jasper Becker, Rogue Regime: Kim Jong II and the Looming Threat of North Korea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101981017
    1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981017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没有与此文件相关的档案.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