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205/145239 (79%)
Visitors : 52552705      Online Users : 71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7932


    Title: 中國大陸建立自由貿易協定之比較研究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a`s Free Trade Agreements with Pakistan, ASEAN, and Singapore
    Authors: 王議賢
    Contributors: 邱坤玄
    王議賢
    Keywords: 中國
    貿易自由化
    自由貿易協定
    新加坡
    巴基斯坦
    東協
    Date: 2013
    Issue Date: 2014-07-29 16:17:39 (UTC+8)
    Abstract: 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社會上出現了許多形式的國際合作,然而直至1980年代以前,中國與各種貿易自由化的形式都保持著一定距離。1980年代後,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中國開始積極融入國際社會貿易自由化的浪潮當中。1990年代以來,「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做為貿易自由化的具體形式之一,亦成為中國所積極關切的目標。至2014年,中國已與十二個國家、經濟體完成了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同時也正與許多國家進行相關商議,欲求建立更多、更廣泛的自由貿易協定。

      本研究乃是從上述的背景中提出欲探討之主題:「哪些因素使得中國能成功地與其它經濟體建立自由貿易協定?」應此,本研究的內容主要分成以下部分:首先,本研究提出以「貿易緊密度、貿易型態距離、議題設定」三個自變項綜合而成的研究設計,用以檢視並研析中國的各個自由貿易協定。其次,本研究選定中國與巴基斯坦、東協、新加坡所簽訂的自由貿易協定做為重點個案,以上述的研究途徑分別研析此三個個案。最後,本文在整合並比較對此三個個案的研究結果後發現:第一,「貿易緊密度」為中國得以順利與他國建立自由貿易協定的重要基礎;第二,中國能否與他國成功建立自由貿易協定,亦取決於雙方在「貿易型態」上是否存在共同的利益動機與偏好;第三,雙方在自由貿易協定建立中的「議題設定」,有助於強化及鞏固雙方貿易深化的政治正當性。本研究乃希望能藉由上述的論述鋪陳,進一步豐富對於中國融入國際貿易自由化的相關研究成果。
    Reference: 壹、中文部分
    專書
    俞新天等著,國際體系中的中國角色 。北京:中國大百科全全書出版社,2008  年。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2008年中國的國防。2009年。
    Tsebelis, George著,吳文欽譯,否決者論。國立編譯館與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合作翻譯發行,2007年。
    宋泓,「中國與WTO:一個相互學習、適應和促進的過程」,王逸舟主編,磨合中的建構。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3年。
    楊豔麗,區域經濟一體化法律制度研究-兼評中國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法律對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嚴震生發行,劉復國、吳士存主編,2010年度南海地區形式評估報告。台北市:政大國關中心,2011年。

    期刊論文
    李向陽,「全球化時代的區域經濟合作」,世界經濟,2002年第5期,頁1-8。
    賓建成、陳柳欽,「世界雙邊FTA的發展趨勢與我國的對策探討」,南京社會科學,2005年11期,頁9-19。
    賓建成,「新一代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的比較與借鑑─以日新FTA、歐墨FTA為例」,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3年,頁85-90。
    陳柳欽、黃慶,「論雙邊FTA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基於經濟增長和就業效應的實證分析」,鄂州大學學報,第11卷第3期,2004年7月,頁11-14。
    林千文,「中國對外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之決策分析(2002~2010)」,中共研究,民國99年12月,頁99-104。
    李霞,「世界FTA發展趨勢與我國的區域經濟合作戰略」,南方經濟,廣東省WTO事務中心研究部,2008年08期,頁62-64。
    朱穎,「美國全球自由貿易協定戰略」,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第37卷第5期,2008年9月,頁63-72。
    鄭先武,「全球新一輪雙邊自由貿易探析」,環球經貿實務,2002年11月,頁30-34。
    劉德標,「自由貿易協定方興未艾」,數據,2005年09期,頁54-55。
    嚴啟發,「雙邊FTA:國際經貿關係新熱點」,新商務,2003年第11期,頁76-77。
    谷源祥、郝忠勝,「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理性選擇─建立自由貿易區及其相關理論問題」,財經問題研究,第243期,2004年2月,頁39-44。
    鐘乃儀,「自由貿易協定的理論與實踐」,國際觀察,2002年第2期,頁30-34。
    溫耀慶,「入世五年來中國參與經濟合作的觀察與思考」,國際貿易,2006年第12期,頁36。
    李煒,「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貿易效應淺析」,洛陽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第4期,頁172-174。
    楊麗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協定及其對廣西經貿的影響」,廣西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頁62-66。
    胥麗,「中澳自由貿易區建立:知易行難」,現代管理科學,2011年第3期,頁83-90。
    趙軍華、陳曉紅,「中挪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中農業貿易政策建議」,世界農業,2011年第1期,頁43-49。
    谷克鑒,「國際經濟學對引力模型的開發與應用」,世界經濟,2001年第2期,頁14-25。
    徐遵慈,「東協《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的最新發展與對台灣之影響」,貿易政策論叢,第18期,頁59-90。
    馬勞德‧汗,「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係」,南亞研究季刊,2011年第2期,頁1-3。
    張貴洪,「巴基斯坦的戰略地位與中巴關係的未來」,南亞研究季刊,2011年第2期,頁14-18。
    周蓉、周海燕,「中國與巴基斯坦的經貿發展特點和前景探析」,法制與社會,2008年11月,頁142-143。
    張會麗,「當前中巴經貿關係發展中的制約因素及應對策略」,新疆財經,2010年第3期,頁35-41。
    文富德,「擴大中巴經貿合作需要解決的若干問題」,雲南社科院南亞研究中心評論,2009年9月,頁35-38。
    文富德,「論中巴經濟貿易合作的發展前景」,南亞研究季刊,2007年第1期,頁4-11。
    張皞,「中巴FTA的簽訂與雙邊貿易展望」,國際貿易,第25期,2009年9月,頁15-18。
    田園、程寶棟、趙亞平,「中巴自貿區服務貿易自由化機制分析」,國際經濟合作,2012年第12期,頁45-48。
    楊斌,「淺析《中國-巴基斯坦自由貿易區服務貿易協定》」,世界貿易組織動態與研究,2009年第8期,頁26-29。
    楊立強、高巍,「中巴FTA與中國-南亞經濟合作策策略探討」,亞太經濟,2010年第1期,頁16-20。
    張曉東,「中國和巴基斯坦開展經濟合作的重點領域」,南亞研究季刊,2007年第1期,頁15-19。
    陳利君,「中國雲南與巴基斯坦擴大經貿合作的對策建議」,南亞研究季刊,2007年第1期,頁12-14。
    沈山、孟慶華、喬潔,「地緣政治視角下的中巴區域經濟合作戰略研究」,徐州師範大學學報,第37卷第3期,2011年5月,頁12-15。
    崇泉,「拓展合作領域提升合作水平,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崇泉就中巴自由貿易協定答記者問」,國際商報,2006年11月25日。
    周蓉、周海燕,「中國與巴基斯坦的經貿發展特點和前景探析」,法制與社會,2008年11月,頁142-143。
    沈山、孟慶華、喬潔,「地緣政治視角下的中巴區域經濟合作戰略研究」,徐州師範大學學報,第37卷第3期,2011年5月,頁12-15。
    龍小彪、周華龍,「中巴自由貿易協定簡評」,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第25卷第3期,2008年6月,頁72-75。
    張貴洪,「巴基斯坦的戰略地位與中巴關係的未來」,南亞研究季刊,2011年第2期,頁14-18。
    徐秋爽、伊翔,「中巴經貿關係存在的問題及發展方向」,南亞研究季刊,2006年第4期,頁87-90。
    沈丁立,「發展新世紀中國與巴基斯坦的戰略關係」,南亞研究季刊,2011年第2期,頁4-9。
    洪財隆,「中國與東協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的進程內容與效應」,當代中國研究,第4期,2005年3月,頁13-17。
    曾華群,「WTO規則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發展」,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2005第6期,頁20-25。
    黃偉倫,「中國與東協自由貿易協定內容之探討」,亞洲政經展望,第33卷第10期,頁69-74。
    王娟,「中國-東盟經濟的互補性分析與思考」,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1期,頁76-79。
    吳鵬翼,「東亞區域主義發展與中國的角色」,龍華科技大學學報,第三十三期,2013年6月,頁20-25。
    李慈軍,「中國與新加坡商品貿易實證研究」,國際貿易問題,2006年,第六期,頁37-42。
    李毅,「近年來中國與新加坡貿易的現狀及前景」,南洋問題研究,2000年第一期,頁24-27。
    何傳添、郭好杰,「後金融危機時代優化中國─新加坡雙邊貿易結構之管見」,現代財經,2010,第30卷第240期,頁74-76。
    韋倩青,「美國直接投資對中國新加坡雙邊產業內貿易的影響研究」,經濟問題探索,第295期,頁91-95。
    周中堅,「近年來中國新加坡經濟貿易關係的發展」,東南亞綜衡,1987,第三期,頁29-34。
    王主玉,「中新貿易的結構特點與發展趨勢」,當代亞太,第四期,2005年,頁28-36。
    左正東,「中新自由貿易協定的貿易安全連結」,政治學報,第五十四期,2012年12月,頁81-103。
    高潮,「中新自由貿易區帶來投資新機遇」,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第7期,頁56。
    湘君、劉霓,「新加坡的自由貿易策及對我國的啟示」,海南金融,2007年第8期,頁20-25。
    蔡宏波,「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的理論重構與實證研究」,廈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9年4月,

    網路資料與新聞
    新浪網,「巴基斯坦大使:中企在巴特區的利潤可以100%帶回中國」,http://finance.sina.com/bg/economy/sinacn/20131126/1453912213.html
    中國新聞網,「外媒稱中國對巴基斯坦大型投資變得更加謹慎」,http://www.chinanews.com/gj/2013/02-21/4585209.shtml
    中國自貿區網,「不斷深化的中國-巴基斯坦自由貿易區建設」,http://fta.mofcom.gov.cn/pakistanarticle/chpakistan/pakhwmy/200812/473_1.html
    新華網,「中國-巴基斯坦自貿區第五輪談判基本結束」,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6-11/13/content_5324488.htm
    中國自貿區網,「《中國巴基斯坦自貿協定》將於7月1日起實施」,http://fta.mofcom.gov.cn/article/chpakistan/chpakistannews/201006/2894_1.html
    新華網,「《中國-巴基斯坦自貿區服務貿易協定》10月10日實施」,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10/05/content_12182329.htm
    中國自貿區網,「不斷深化的中國-巴基斯坦自由貿易區建設」,http://fta.mofcom.gov.cn/pakistanarticle/chpakistan/pakhwmy/200812/473_1.html
    中國自貿區網,「中國-新加坡自由貿易協定概述」,http://fta.mofcom.gov.cn/singapore/singapore_xiedinggaishu.shtml
    中國自貿區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國政府自由貿易協定》協定文本」,http://fta.mofcom.gov.cn/singapore/singapore_xieyi.shtml
    中國自貿區網,「中國新加坡自貿區常見問題與解答」,http://fta.mofcom.gov.cn/singapore/singapore_changjianwenti.shtml
    新華網,「中國-東盟關係」,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6-07/20/content_4861242.htm
    新華網,「東盟與中國(10+1)領導人會議」,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10/25/content_607545_1.htm
    新華網,「背景資料: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12/31/content_12735266.htm
    人民網,「攜手共創中國與東盟合作新局面」全文,http://www.people.com.cn/BIG5/paper39/4640/513053.html
    中共商務部國經貿司網站,「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東南亞國家聯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全文,http://gjs.mofcom.gov.cn/aarticle/Nocategory/200212/20021200056452.html
    中國-東盟中心,《落實中國-東盟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夥伴關係聯合宣言的行動計劃》,http://service.asean-china-centre.org/zhuanti/478/6139.html
    中國商務部網站,《中國-東盟自貿區爭端解決機制協議》, http://big5.mofcom.gov.cn/gate/big5/file.mofcom.gov.cn/article/gkml/200804/20080494112314.shtml
    中國自貿區網,「中國-東盟自貿區服務貿易協定」,http://fta.mofcom.gov.cn/dongmeng/dm_fwmy.shtml
    中國自貿區網,《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政府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服務貿易協議》全文,http://fta.mofcom.gov.cn/dongmeng/annex/fumao_120828_bu.pdf
    新華網,「中國和東盟簽署《投資協議》,世界最大自貿明年建成」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08/16/content_11889537.htm
    中新網,「中國和東盟簽署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投資協議」,2009年8月16 日。
    http://big5.chinanews.com:89/gate/big5/www.shx.chinanews.com/news/2009/0816/shx_chinanews_9498.shtml
    鉅亨網,「中石化稱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逾56%」,2012年2月16日。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20206/KFIIGCC3MPXV2.shtml?c=detail
    中國互聯網中心,「外貿領域重大突破、紐西蘭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2004年4月15日。http://big5.china.cn/chinese/zhuanti/sjdw/599888.htm

    貳、英文部分
    專書
    Jacobson, Harold K. China’s Participation in the IMF, the World Bank, and GATT, Ann Arbor, MI: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9.
    Jacobson, Harold K. China’s Participation in the IMP, the world bank, and GATT., Ann Arbor, MI: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0.
    Lieberthal, Kenneth G. Bureaucracy, Politics, and Decision Making in Post-Mao China, Oakland,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Medeiros, Evan S. China’s International Behavior: Activism, Opportunism, and Diversificatio, Santa Monica, CA: RAND Corporation, 2009.
    Lampton, David M. The Making of Chinese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 in the Era of Reform, 1978-2000.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Tingbergen, Jan. Shaping the World Economy: Suggestions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 New York, Washington D.C.: Twentieth Century Fund, 1962.

    期刊論文
    Bedi, Rahul. “China and South Asia Circle”, Asia Times, April 29, 2003, pp.60-67.
    Berstrand, J.H. “The Generalized Gravity Equation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Factor-proportions Theory in International Trades,”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71(1), pp.143-153.
    Curtis, Lisa. “China’s Military and Security Relationship with Pakistan,” Testimony before the 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Commission, May 20, 2009.
    Greenaway, David and C. Hine, Robert. “Intra Industry Specialization, Trade Expansion and Adjustment in the European Economic Space,” Paper prepared for the Conference on the EC Internal Market and the Nordic Countries, Stockholm, June 11-13, 1990.
    Gao, Henry. “China’s Strategy for Free Trade Agreements: Political Battle in the Name of Trade,” Ross Buckley, Richard Hu and Douglas Arner (eds.), East Asian Economic Integration: Law, Trade and Finance, Edward Elgar, 2011. pp. 104-120.
    Wonnacott, Ronald J. “Free Trade Agreements: For Better or Worse?,”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86 No.2, May 1996. pp.62-66
    Kirscmer, Johnathan. “States, Markets, and Great Power Relations in the Pacific: Some Realist Expectati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and the Asia-Pacific.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p. 273-278
    Mansfield, Edward. Helen Milner, Jon Pevenhouse. ” Vetoing Cooperation: The Impact of Veto Players on Preferential Trade Arrangement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pp.403-432.
    Mansfield, Edward. Milner, Helen. “Regime Type, Veto Points, and Preferential Trading Arrangements,” Stanford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46. pp.219-242.
    Pearson, Margaret M. ”The Case of China’s accession to GATT/WTO,”The Making of Chinese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 in the Era of Reform, 1978-2000.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pp.337-495.
    Pearson, Margaret M. “Domestic Institutional Constraints on China’s Leadership in East Asian Economic Cooperation Mechanism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July 27, 2010. pp.621-633.
    McCombs, Maxwell E. and Shaw, Donald L. “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 of Mass Media,”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Vol. 36, No. 2, pp.176-187.
    Svolik, Milan W. “Power Sharing and leadership Dynamics in Authoritarian Regimes,”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53, No.2, April 2009, pp.477-494.
    Milner, Helen V. “Why the Move to Free Trade? Democracy and Trade Policy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59, winter 2005. pp.107-143.
    Yang, Jiang. “China’s pursuit of free trade agreement: Is China exceptional? ,”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17:2, May 2010. pp236-261.

    網路資料與新聞
    Shen, Dingli. “Don’t Shun the Idea of Setting Up Overseas Military Bases,” January 28, 2010. http://china.org.cn/opinion/2010-01/28/content_19324522.htm
    Niazi, Tarique.“New Challenges in Sino-Pakistani Relations” The Jamestown Foundation’s Global Research and Analysis China Brief, Volume: 5 Issue: 14, December 31.
    http://www.jamestown.org/single/?no_cache=1&tx_ttnews%5Btt_news%5D=3873#.U7Uf9ZSSzjU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100260021
    10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0260021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東亞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021101.pdf2149KbAdobe PDF2205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