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67892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48/144635 (79%)
Visitors : 51672256      Online Users : 19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7892


    Title: 朱天心作品中文心的一致性
    The Consistency of Tien-hsin Chu`s Works Heart Literature
    Authors: 蘇佳韻
    Su, Chia Yun
    Contributors: 黃錦樹
    Ng, Kim Chew
    蘇佳韻
    Su, Chia Yun
    Keywords: 朱天心
    一致性
    信仰
    記憶
    逆時
    Date: 2013
    Issue Date: 2014-07-29 16:09:39 (UTC+8)
    Abstract: 本論文研究藉由朱天心作品的全面梳理,自1977年《方舟上的日子》至2010年《初夏荷花時期的愛情》,先藉由梳理作品內容,整理出各時期作品的主題、人物,並歸納出相同指涉的部分。另參考朱天心在報刊雜誌所發表的文章,佐以報刊、書評和座談會的紀錄等等,以認識朱天心的信仰思想內容,呈現其信仰體系表現的主要特質,分析討論朱天心的創作觀與寫作歷程,本論文研究也透過文本分析,以記憶與悼祭兩方面的內涵探討其作品的本質,論述、梳理朱天心在近四十年的書寫歲月中,作品的敘事形式的變化與本質的一致性。
    論述的同時,本研究也需探討整理朱天心的創作觀與寫作歷程,從其初扣文壇,三三時期,可視作起始,而朱天心在訪談或是座談會中也表述過自己的創作初衷與對文學的態度,藉由朱天心自己的發言以及對其創作生命的詮釋,也是本研究梳理驗證的過程不可或缺。除整理朱天心的作品以及相關評論、交涉議題和座談會之外,本研究也會加入西方理論的思考,包括文學與真實的體感經驗,記憶的建構與重構以及敘事模式的梳整。
    Reference: 一、朱天心的作品
    《方舟上的日子》,(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77年4月;台北:言心出版社,1977年4月;台北:三三書坊出版:遠流出版社發行,1990年12月;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1月;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1月)。
    《擊壤歌》,(台南:長河出版社,1977年6月;台北:三三書坊,1981年12月;台北:三三書坊出版:遠流出版社發行,1989年9月;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1月)。
    《昨日當我年輕時》,(台北:三三書坊,1981年12月;台北:三三書坊出版:遠流出版社發行,1989年7月;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1月)。
    《未了》,(台北:聯合報社,1982年4月;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1月)。
    《時移事往》,原名《台大學生關琳的日記》,(台北:三三書坊,1984年2月;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87年6月;台北:三三書坊出版:遠流出版社發行,1989年7月(易名《時移事往》);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1月)。
    《我記得……》,(台北:遠流出版社,1989年7月;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1月)。
    《小說家的政治週記》,(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年2月;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1月)。
    《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台北:麥田出版社,1992年5月;台北:印刻文學出版社,2002年6月)。
    《古都》,(台北:麥田出版社,1997年5月;東京:國書刊行會,2000年6月,(日文,清水賢一郎譯);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1月;台北:印刻出版社,2002年6月)。
    《漫遊者》,(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0年11月)。
    《二十二歲之前》,(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1月)。
    《初夏荷花時期的愛情》,(台北:印刻文學出版社,2010年1月)。
    二、朱天心的散作
    〈青青子衿〉,《幼獅文藝》第53期,1981年5月,頁30-31。
    〈文學的童年座談會─摸索碰撞後的真實〉,《聯合報》,第29版,1990年8月16日。
    〈流水十九年〉,《幼獅文藝》,1992年8月號,頁40-41。
    〈一個籃子〉,《聯合文學》,第八卷第十一期。
    〈讀駱以軍小說有感〉,駱以軍《我們自夜闇的酒館離開》(序),台北:皇冠,1993年初版。
    〈去聖邈遠,寶變為石〉,收於楊澤主編,《從四0年代到九0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時報,1994年11月,頁329-334。
    〈壞習慣〉,《聯合文學》144期,1996年10月,頁18-19。
    〈發現人跡〉,蔡逸君《童顏》(序),台北:皇冠,1996年12月初版。
    〈我們今生是這樣的相聚〉,《聯合報》第41版,1998年3月27日。
    〈走向黃昏的青春─蘇建和等三位死刊犯的等待〉,《中國時報》副刊,1999年7月5日。
    〈不再有鄉愁的年代〉,《遠見雜誌》,1999年2月,頁130-131。
    〈序〉,王宣一《天色猶昏,島國之雨》(序),台北:麥田,2000年2月初版。
    〈序文〉,《古都》(珍藏紀念版),台北:城邦文化,2000年3月二版。
    〈看不見的城市〉,《台北畫刊》第388期,2000年5月,頁10-12。
    〈第一六八日,秋涼〉(「走向黎明─救援蘇案行動」專輯),《中國時報》,2000年11月4日。
    〈是不是有一天我可以不寫作?〉,《新朝藝術》,2000年12月,頁42-43。
    〈一場必須加註的聊天會─朱天心的寫作日記本〉,《新潮藝術》第27期,2000年12月,頁44-47。
    〈不認同的自由〉(得獎感言),《第三屆台北文學獎作品集》,台北市立圖書館總策劃,2000年12月初版。
    〈新人獎適合談傳統嗎?〉,《聯合文學》第十四卷第十二期,頁40-41。
    〈唯恐誓盟驚海嶽〉,《中國時報》23版,2001年5月9日到10日。
    〈「大和解?」回應之二〉,收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3期,2001年9月,頁117-125。
    〈新版說明〉,《古都》,台北:印刻,2002年6月初版。
    〈凝神盯視現實〉,《聯合文學》第20卷第5期,2004年3月,頁146。
    〈日本/台灣不在東亞〉,《印刻文學生活誌》第32期,2006年4月,頁165-167。
    〈南都一望〉,《印刻文學生活誌》第37期,2006年9月,頁46-63。
    〈那年,我們一起站出來〉,《印刻文學生活誌》第4卷第11期,2008年7月,頁86-89。
    〈逃離陳映真?〉,收入陳光興、蘇淑芬編《陳映真:思想與文學(上冊)》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2011年,頁293-298。
    〈俊穎我輩〉,《印刻文學生活誌》第93期,2011年5月,頁32-35。
    〈朱天心與蔡逸君的文學答問信〉,《印刻文學生活誌》,第10卷第6期,2014年2月。
    《三十三年夢》,《印刻文學生活誌》自第10卷第6期(2014年2月─)開始連載(至筆者完稿前)。
    三、三三集刊
    《蝴蝶記》,(三三集刊第一輯),台北:皇冠,1977。
    《嶺上雁字》,(三三集刊第二輯),台北:皇冠,1977。
    《我達達的馬蹄》,(三三集刊第三輯),台北:皇冠,1977。
    《守著陽光守著你》,(三三集刊第四輯),台北:皇冠,1977。
    《客舍青青》,(三三集刊第五輯),台北:皇冠,1977。
    《一日浪》,(三三集刊第六輯),台北:皇冠,1977。
    《盧笑》,(三三集刊第七輯),台北:皇冠,1977。
    《劍門》,(三三集刊第八輯),台北:皇冠,1977。
    《落江前的手勢》,(三三集刊第九輯),台北:皇冠,1978。
    《種火行動》,(三三集刊第十輯),台北:皇冠,1978。
    《衣缽》,(三三集刊第十一輯),台北:皇冠,1978。
    《採薇歌》,(三三集刊第十二輯),台北:皇冠,1978。
    《北方有佳人》,(三三集刊第十三輯),台北:皇冠,1978。
    《女兒家》,(三三集刊第十四輯),台北:皇冠,1978。
    《日出西山雨》,(三三集刊第十五輯),台北:皇冠,1978。
    《七月流火》,(三三集刊第十六輯),台北:皇冠,1978。
    《生死場》,(三三集刊第十七輯),台北:皇冠,1978。
    《水勢》,(三三集刊第十八輯),台北:皇冠,1979。
    《在中國》,(三三集刊第十九輯),台北:皇冠,1979。
    《有女同車》,(三三集刊第二十輯),台北:皇冠,1979。
    《少年十五二十時》,(三三集刊第二十一輯),台北:皇冠,1979。
    《桃花渡》,(三三集刊第二十二輯),台北:皇冠,1979。
    《昆明的四月風暴》,(三三集刊第二十三輯),台北:皇冠,1979。
    《雲的小孩》,(三三集刊第二十四輯),台北:皇冠,1979。
    《中國站起》,台北:三三書坊,1980年1月。
    《鐘鼓三年》,(三三集刊第二十五輯),台北:皇冠,1980。
    《看戲去也》,(三三集刊第二十六輯),台北:三三,1980。
    《補天遺石》,(三三集刊第二十七輯),台北:三三,1980。
    《戰太平》,(三三集刊第二十八輯),台北:三三,1981。
    四、胡蘭成的作品
    《山河歲月》,台北:遠景出版社,1975年5月初版。
    《禪是一枝花》,台北:三三書坊,1979年初版。
    《今生今世》,台北:三三書坊,1990年9月初版。
    《今日何日兮》,台北:三三書坊,1990年初版。
    《中國的禮樂風景》,台北:遠流出版社,1991年3月初版。
    《中國文學史話》,台北:遠流出版社初版。
    《革命要詩與學問》,台北:遠流出版社,1991年8月初版。
    《建國新書》,(台北:遠流出版,1991年)。
    五、 專著
    三三羣士論作,《中國站起》(台北:三三書坊出版社,1980年)。
    大衛.洛吉著(David Lodge ),李維拉譯,《小說的五十堂課》(台北:木馬文化出版社,2006年)。
    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4年)。
    王甫昌,《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出版社,2003年)。
    王岳川,《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台北:淑馨出版社,1993年)。
    王斑,《全球化陰影下的歷史與記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王德威,《現代抒情傳統四論》(台北,台大出版中心出版,2011年8月)。
    王德威,《眾聲喧嘩》(台北:遠流出版社,1988年)。
    王德威,《閱讀當代小說》(台北:遠流出版社,1991年)。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
    王德威,《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二十家》(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
    古繼堂,《台灣小說發展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
    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著,謝石、沈力譯,《性史》(台北:結構群出版,1990年)。
    米蘭‧昆德拉,《相遇》(台北,皇冠叢書出版,2009年)。
    伊塔羅‧卡爾維諾著、王志弘譯,《看不見的城市》(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3年)。
    朱雙一,《戰後台灣新世代文學論》(台北:揚智文化出版社,2002年)。
    朱天文,《淡江記》(台北:三三書坊,1979年)。
    朱天文,《花憶前身》(台北:麥田出版,1996年10月)。
    朱天文,《巫言》(台北:印刻出版,2007年12月初版)。
    朱天文,《荒人手記》(台北:新經典圖文傳播出版,2011年1月)。
    向陽,《康莊有待》(台北:東大出版,1985年5月)。
    江宜樺,《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文化出版社,1998年)。
    佛斯特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現代小說寫作的藝術》(台北:志文出版社,1973年)。
    何寄澎主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年)。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台北:聯經出版社,1992年)。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北京:三聯書店,2010年)。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2年)。
    李維‧史陀,《憂鬱的熱帶》,王志明譯(台北,聯經出版,1999年)。
    李歐梵,《上海摩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李豐楙、劉苑如編,《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杜威‧德拉伊斯瑪著,張朝霞譯,《記憶的風景――我們為什麼「想起」,又為什麼「遺忘」》(台北:漫遊者文化出版社,2013年)
    周芬伶,《芳香的祕教:性別、愛慾、自傳書寫論述》(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
    孟 樊,《台灣世紀末觀察》(台北:皇冠文化出版社,1992年)。
    邱貴芬,《(不)同國女人聒噪》(台北:元尊文化出版社,1998年)。
    邱貴芬,《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邱貴芬,《仲介台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台灣閱讀》(台北:元尊文化出版社,1997年)。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
    侯伯.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著,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台北:遠流出版社,1990年)。
    封德屏,《台灣作家作品目錄》(台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年)。
    段義孚(Yi-Fu Tuan)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台北:國立編譯館,1998年)。
    約翰‧伯格(John Berger) 著,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Ways of Seeing)(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
    約翰‧伯格(John Berger) 著,吳莉君譯,《觀看的視界》(The sense of sight )(台北:麥田出版社,2010年)。
    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台北:麥田出版社,2008年)。
    范銘如,《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盛寧,《新歷史主義》(台北:楊智文化事業公司,1998年)。
    夏宇,《88首自選》(台北:布丁宏有限公司出版,2014年1月三版)。
    夏志清著、劉紹銘編譯,《中國現代小說史》(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1年)。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出版社,1993年)。
    夏鑄九,《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選》(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1995年)。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著,張旭東、王斑譯,《啟迪─本雅明文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1998年)。
    班雅明著,林志明譯,《說故事的人》(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1998年)。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作,張旭東,魏文生譯,《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論波特萊爾》(台北,臉譜出版,2002年)。
    郝譽翔編著,《袋鼠族物語》(台北:國立編譯館,2008年)。
    馬丁(Martin Wallance)著,伍曉明等譯,《當代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尉天聰主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出版社,1980年)。
    尉天驄著,《鄉土與民族》(台北:遠景出版社,1981年)。
    尉天驄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出版社,1980年)。
    張愛玲,《第一爐香》(台北:皇冠文化出版,1991年1月)。
    張愛玲,〈國語本《海上花》譯後記〉,收入《張愛玲散文全編》(浙江:浙江文藝出版,1992年)。
    張愛玲,《張看》(台北:皇冠文化出版,1976年5月)。
    張京媛編,《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張瑞芬,《台灣當代女性散文史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當代台灣小說論》(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
    張雙英、黃景進編譯,《當代文學理論》(台北:合森文化出版社,1991年)。
    張雙英,《中國文學批評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0年)。
    張寶琴等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1949-1993》(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4年)。
    張讓,《剎那之眼》(台北:大田出版社,2000年)。
    馮祖貽,《百年家族:張愛玲》(台北:立緒出版,1999年)。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台北:心靈工坊出版社,2001年)。
    莫里斯‧哈布瓦赫(Halbwachs, M.)著;華 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陳玉玲,《尋找歷史中缺席的女人――女性自傳的主體性研究》(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
    陳光興、蘇淑芬編,《陳映真:思想與文學(上冊)》(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出版社,2011年)。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出版社,2011年)。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陳芳明,《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
    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張誦聖、劉亮雅合著,《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陳義芝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
    彭瑞金,《台灣文學探索》(台北:前衛出版社,1995年)。
    彭懷恩,《台灣政治變遷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87年)。
    彭懷恩,《認識台灣――台灣政治變遷五十年》(台北:風雲論壇,1997年)。
    黃錦樹,《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
    楊 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年)。
    楊 澤編,《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年)。
    楊照,《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年)。
    楊澤編,陳芳明論著,《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楊澤編,《七○年代理想繼續燃燒》(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年)。
    楊澤編,《七○年代懺情錄》(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年)。
    楊澤編,《仲介台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台灣閱讀》(台北:元尊文化出版社,1999年)。
    楊澤編,《狂飆八○――紀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9年)。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1993年)。
    葉石濤,《台灣文學的困境》(台北:派色文化出版社,1992年)。
    廖咸浩,《愛與解構》(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年)。
    廖炳惠,《解構批評論集》(台北:東大圖書出版社,1985年)。
    廖炳惠編,《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
    劉昌元,《西方美學導論‧文學與真實》(台北:聯經出版社,1994年)。
    劉亮雅,《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劉紀蕙,《認同、差異、主體性:從性別、國族、族裔談起》(台北:立緒文化出版社,1997年)。
    樊洛平,《當代台灣女性小說史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6年)。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雅典文化出版社,1994年)。
    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小說批評》(台北:正中書局出版社,1993年)。
    鄭鴻生,《青春之歌》(台北:聯經出版,2001年12月)。
    愛德華‧薩伊德著,單德興譯:《知識分子論》(台北:麥田出版,1997年11月)。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許薔薇、許綺玲譯:《神話學》(台北:桂冠新知叢書出版,1998年2月)。
    黛安‧艾克曼著、莊安祺譯,《氣味、記憶與愛欲‧傷痛的記憶》(台北:時報文化,2004年)。
    六、 期刊學報論文 (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1.綜論:
    朱西甯,〈尋求一道軌跡─中國現代文學大系小說序〉《幼獅文藝》,第212期(1971年8月)。
    朱西甯,〈回歸熱〉《幼獅文藝》,第241期(1974年1月)。
    朱西甯,〈學則不固矣〉《幼獅文藝》,第245期(1974年5月)。
    朱天文,〈花憶前身─回憶張愛玲和胡蘭成〉《文學世紀》,第九期(2000年12月),頁59-62。
    朱天文,〈願未央〉《印刻文學生活誌》(台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2010年4月,第6卷第8期,頁186-188。
    林央敏〈散文出位〉,《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散文批評》(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頁113-121。
    Louis A. Montrose著/陳界華譯,〈文本與歷史〉(《中外文學》第二十卷第二十期,1992年5月),頁91-92。
    洪三雄,《烽火 杜鵑城─七O年代台大學生運動》(台北:自立晚報,1993年9月)。
    孟樊〈新歷史主義的文學觀〉,《文訊月刊》105期(1994年7月),頁7-10。
    莊宜文,〈在君父的城邦─三三文學集團研究(上)(下)〉,《國文天地》第152、153期(1998年1月),頁62-75,58-70。
    張英進,〈游離於香港與上海之間:懷舊、電影、文化想像〉,《中外文學》346(2001年3月),頁51-67。
    張堂錡,〈跨越邊界─現代散文的裂變與演化〉,《文訊》(1999年9月),頁42-50。
    張瑞芬::〈明月前身幽蘭谷─胡蘭成、朱天文與「三三」〉,《台灣文學學報》第四期,2003年8月,頁141-201。
    張錦忠,〈1987:之前與之後〉,《思想》,第8期,2008年1月,聯經出版,頁117-122。
    唐諾,〈文學在乎解嚴嗎?〉《思想》第8期,2008年1月,聯經出版,頁109-116。
    唐文標,〈詩的沒落─台港新詩的歷史批判〉,收於趙知悌《現代文學考察》(台北:遠景出版,1976年7月),頁46-94。
    黃錦樹,〈世俗的救贖或超越之路:論張派作家胡蘭成〉,《中山人文學報》第13期,2001年10月,頁63-83。
    黃錦樹,〈胡蘭成與新儒家:債務關係、護法招魂與禮樂革命新舊案〉,中山人文學報》第14期,2002年4月,頁87-109。
    黃錦樹,〈論胡蘭成的神話學〉(此文而後刊於日本神戶大學海港城是研究中心發行《海港都市研究》第八期,2013年3月)。
    彭小妍,〈解嚴語文學中的歷史重建〉,收於師大國文系編《解嚴以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萬卷樓圖書出版,2000年)。
    袁瓊瓊,〈天文種種〉,收於朱天文《最想念的季節》(序文)(台北:遠流出版,1989年9月)。
    陳希林,〈朱天心自喻「卡珊德拉」〉,《中國時報》第21版,2001年3月11日。
    陳映真,〈向內戰‧冷戰意識形態挑戰─70年代台灣文學論爭在台灣文藝思潮使上劃時代的意義〉,《聯合文學》第十四卷第二期,頁57-76。
    陳萬益,〈說賈寶玉的「意淫」和「情不情」─脂評探微之一〉,收錄於余英時、周策縱等,《曹雪芹與紅樓夢》一(台北:里仁書局,1985年),頁205-248。
    陳芳明,〈複數記憶的浮現:解嚴後的台灣文學趨向〉,《思想》第8期,2008年1月,聯經出版,頁131-140。
    楊佳嫻,〈擊壤歌:一方青春專屬的城市地圖〉,《文訊》第252期,2006年10月,頁67。
    楊佳嫻,〈離/返鄉旅行:以李渝、朱天文、朱天心和駱以軍描寫台北的小說為例〉,《中外文學》第34卷第2期,2005年7月,頁133-155。
    詹宏志,〈兩種文學心靈〉及其附錄,收錄於《兩種文學心靈》(台北:皇冠出版,1986年1月),頁41-78。
    劉正忠,〈現代散文三題:本色、破體、出位〉,《東吳大學中文學報》第九期(2003年5月),頁181-208。
    2.訪談記錄:
    朱西甯等,《小說家族》,台北:希代,1986年5月初版。
    林素芬,〈歷史天河裡的癡心─作家朱天心專訪〉,《幼獅文藝》,第528期,1997年12月。
    邱貴芬,《(不)同國女人聒噪─訪談當代台灣女作家》,台北:元尊文化,1998年。
    徐淑卿,〈朱天心─入世而孤獨的老靈魂〉,《中國時報》,1997年5月1日。
    袁哲生整理,〈小說的空間─「認識台灣的另類方法」座談會精華〉,《自由時報副刊》,1997年8月9日。
    陳光達,〈「小說家訪談周記」系列二:朱天心〉,《新新聞周報》,第559期,1997年11月19日-24日。
    郭菀玲等紀錄,〈混聲合唱─臺灣各族裔作家對談紀實〉,《中外文學》,第21卷第7期,1993年。
    黃秀精,〈送妳,銀河思凡的星─景美訪朱天心,謝材俊〉,《鐸聲》18卷,1985年12月。
    黃喬彬,〈朱天心這個人〉,《東海文藝季刊》,21期,1986年。
    黃力立記錄,〈人生是從一個小村開始〉,《中國時報副刊》,2001年4月8日─4月18日。
    湯芝萱記錄,〈隔海呼渡─兩岸作家答問〉,《幼獅文藝》,第417期,1993年3月號。
    楊錦郁整理,〈始終維護文學的尊嚴─李瑞騰專訪朱天心〉,《文訊雜誌》第53期,1993年6月。
    滕淑芬,〈「畸零族群」的代言人─朱天心專訪〉,《光華雜誌》,第17卷第7期,1992年7月。
    賴素玲,〈朱天心─不願噤聲的老靈魂〉,《民生報》,1999年4月8日,第34版。
    賴素鈴專訪,〈朱天心:事是沾身愛漫遊─作品集出版,從擊壤歌到漫遊者,跨越二十餘年,留住記憶〉,《民生報》第6版,2001年2月12日。
    〈專訪朱天心〉,《社會民主通訊》,第4版,1992年6月1日。
    〈專訪朱天心〉,《台中一中校刊》,1992年6月。
    王開平,〈漫遊,在記憶的古都〉,《聯合報》,2000年11月27日,第29版。
    朱天心、舞鶴,〈朱天心對談舞鶴〉,《印刻文化生活雜誌》第7期,2004年3月,頁26-49。
    尹蓓芳、黃筱威紀錄整理,唐諾、朱天心對話,〈我不會讓任何東西凌駕文學之上〉,《印刻文學生活誌》第37期,2006年9月,頁22-42。
    尹蓓芳紀錄整理,〈回過神來,回到抒情的傳統─朱天心答朱偉誠問〉,《印刻文學生活誌》第61期,2008年9月,頁56-62。
    3.作品綜論
    丁亞民,〈逢逢白雲─為天心〉,收於朱天心《昨日當我年輕時》(序),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1月。
    王德威,〈老靈魂前世今生─朱天心的小說〉,《聯合文學》,第152期,1997年。
    石曉楓,〈少女成長紀事─當代台灣女性成長小說書寫主題之研究〉,《中國學術年刊》第28期(秋季號),2006年9月。
    朱西甯,〈天心緣起〉,收於朱天心《未了》(序),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1月。
    朱天文,〈如是我聞〉,收於朱天心《時移事往》(序),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1月。
    朱孟庭,〈變調的傳奇─論朱天心小說的敘事策略〉,《多向的蛻變─第三屆全國大專學生文學獎得獎作品專集》,顏崑陽主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年10月。
    李雲林,〈台大學生關琳的日記〉(書評),《工商時報》,1984年7月22日,第11版。
    呂正惠,〈不由自主的小說家─論朱天心的四篇「政治小說」〉,《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1992年12月。
    呂正惠,〈論四位外省籍小說家:白先勇、劉大任、張大春與朱天心〉,《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何寄澎主編,行政院文建會出版,2000年。
    呂正惠,〈戰後台灣知識分子與台灣文學〉,《文學經典與文化認同》(台北:九歌出版,1995年4月)。
    何春蕤,〈方舟之外─談朱天心的近期寫作〉,《從四0年代到九0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楊澤主編,台北:時報,1994年。
    阮美慧,〈禁錮與出路─試論朱天心的三篇「女性」小說〉,《台灣當代小說評論》,吳達芸主編,成大中文所,出暉出版社,1999年。
    吳億偉記錄,〈城市是現實的鏡子─談王安憶、朱天心、黃碧雲的小說〉,《中國時報》,2001年10月26、27日,第39版。
    季欣麟,〈在城市流亡的老靈魂─聽朱天心說說話〉,《遠見雜誌》,第141期,1998年3月號。
    季欣麟,〈朱天心:不再有鄉愁的年代〉,《遠見雜誌》,第152期,1999年2月。
    邱貴芬,〈從《擊壤歌》到《漫遊者》─不許青史成灰〉,《聯合報》30版,2001年3月12日。
    胡蘭成,〈序〉,朱天心《擊壤歌》(序),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
    胡衍南,〈捨棄原鄉鄉愁的兩個模式─談朱天心、張大春的小說創作〉,《台灣文學觀察雜誌》第7期,1993年。
    唐 諾,〈記憶.希望並且好好活著〉,收於朱天心《小說的政治周記》(序),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
    高惠琳,〈朱天心:對時間與記憶的不斷反思〉,《1997年台灣文學年鑑》,行政院文建會,1998年。
    莊宜文,〈雙面夏娃─朱天文、朱天心作品比較〉,《台灣文學學報》,第一期,政大中文系,2000年6月。
    莊宜文,〈滿懷鄉愁的漫遊者─訪朱天心〉,《自由時報》,2000年12月21日,第39版。
    簡瑛瑛、賴慈芸紀錄,〈性/女性/新女性:袁瓊瓊訪談錄〉,《中外文學》第十八卷第十期,1990年3月。
    郭叔雅,〈呼喚一段絕版的歲月─協尋朱天心〉,靜宜中文。
    郭定宇,〈漫遊者朱天心〉,《新朝藝術》,2000年12月。
    黃錦樹,〈從大觀園到咖啡館─閱讀/書寫朱天心〉,朱天心《古都》,台北:麥田,1997年5月初版。
    黃錦樹,〈一場必須加註的聊天會─回歸散文書寫的誠懇〉,《新朝藝術》,2000年12月。
    陳國偉,〈遺失地址的理想國─朱天心小說中的記憶烏托邦〉,《淡水牛津文藝》第一期,1998年10月。
    黃莉貞,〈找不到屍體血跡的目擊者─朱天心〉,《自立早報》,1997年8月14日,第31版。
    楊 明,〈深情在睫,孤意在眉─側寫朱天心〉, 《文訊》,25期,1986年8月。
    楊 照,〈兩尾逡巡洄游的魚〉,《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經,1995年10月。
    楊惠婉,〈展望當代台灣女性文學新視野─以朱天心近期小說為例〉,《台灣人文》,第二期,1998年7月。
    駱以軍,〈時間迴廊的漫遊者─朱天心〉,《誠品好讀》,第4期,2000年10月。
    謝材俊,〈高丘‧望遠海─賀天心的《昨日當我年輕時》〉,收於朱天心《昨日當我年輕時》(序),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
    謝材俊,〈一場必須加註的聊天會─朱天心的祕密〉,《新朝藝術》,第27期,2000年12月。
    顏筱菁記錄,郭定宇整理,〈特別企劃─漫遊者朱天心-一個作家的展演〉,《新朝藝術》2000年12月。
    4.作品單論:
    (1)《我記得…》
    王德威,〈我記得什麼?〉,《閱讀當代小說》,台北:遠流,1991年。
    吳婉茹,〈談《我記得…》之中的虛無感〉,《問學集》,1993年。
    詹宏志,〈時不移事不往〉,收於朱天心《我記得……》(序),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
    楊 照,〈浪漫滅絕的轉折─評《我記得…》〉,《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經,1995年10月。
    楊 明,〈朱天心〈佛滅〉─八0年代末的「影射小說」?〉,《文訊別冊》,第6期,1997年12月。
    何春蕤,〈性與反對運動連上了線〉,《自立早報》,1989年7月15日,第16版。
    李 昂,〈文化界自清─建立作家的道德觀〉,《自立早報》,1989年7月15日,第16版。
    洋 父,〈是政治冷感還是性冷感─談朱天心《佛滅》〉,《自由時報》副刊,1989年8月13日。
    (2)《想我眷村的兄弟們》
    朱雙一,〈蘇偉貞、朱天心:眷村小說展現「外省人」的處境和心態〉,《近二十年台灣文學流脈》,廈門,1999年。
    呂正惠,〈《想我眷村的兄弟們》書評〉,《光華雜誌》,17:7,1992年7月。
    何寄澎導讀討論,〈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幼獅文藝》,8月號,1992年。
    呂正惠,〈怎麼樣的「後現代」?─評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1992年12月。
    何春蕤,〈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島嶼邊緣》第二卷第四期,1993年7月。
    余幼珊,〈有情無慾的春風蝴蝶女子〉,《誠品閱讀》,第17期,1994年8月。
    林積萍,〈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析論〉─文學社會學研究法之應用〉,《東吳中文研究集刊》第6期,1999年5月。
    邱貴芬,〈想我(自我)放遂的(兄弟)姊妹們:閱讀第二代「外省」(女)作家朱天心〉,《仲介台灣‧女人》,台北:元尊文化,1997年初版。
    邵毓娟:〈眷村再見/現:試析朱天心作品中戀物式主體建構〉,《中外文學》382(2004年3月),頁99-122。
    張大春,〈一則老靈魂─朱天心小說裡的時間角力〉,收於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序),台北:麥田出版社,1992年。
    黃錦樹,〈被都市化遺棄的眷村:台灣─從朱天心新作《想我眷村的兄弟們》談起〉,《海峽評論》第18期,1992年6月號。
    路 況,〈「黑盒子」邊緣的「白色雜音」評朱天心的《想我眷村的兄弟們》〉,《聯合文學》,第93期,1992年7月。
    趙 剛,〈朱天心的前世今生─談朱天心的兩篇眷村小說裡的族群、性別、與階級〉,《小心國家族》,台北:唐山,1994年。
    齊邦媛,〈眷村文學─鄉愁的繼承與捨棄〉,收錄於《霧漸漸散的時候─台灣文學五十年》(台北:九歌出版,1998年)。
    廖咸浩,〈評論〉(回應邱貴芬〈想我(自我)放遂的(兄弟)姊妹們:閱讀第二代「外省」(女)作家朱天心〉),《中外文學》,第22卷第3期,1993年8月。
    (3)《古都》
    王仲偉,〈朱天心《古都》〉,《1997年台灣文學年鑑》,行政院文建會,1998年。
    王德威,〈當歷史變成地理─朱天心的〈古都〉〉,《城邦閱讀》,7—8月號,1999年8月。
    呂正惠,〈隱藏於歷史與鄉土中的自我─談李昂《自傳的小說》與朱天心《古都》〉,《台灣文學學報》,第2期,2001年2月。
    沈冬青,〈故鄉永恆的過客─探索朱天心的「古都」〉,《幼獅文藝》,第528期,1997年12月。
    周英雄,〈從感官細節到易位敘述─談朱天心近期小說策略的演變〉,《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2000年。
    唐小兵,〈〈古都〉.廢墟.桃花源外〉,《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2000年。
    桑梓蘭,〈〈古都〉的都市空間論述〉,「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學與文化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2000年,11月16日-18日。
    陳怡華,〈永恆的異鄉人—論朱天心的「古都」〉,台灣文學比較研究網站〈台灣文化研究議題〉線上論文。1998年7 月。http://www.fl.nctu.edu.tw/~joyceliu/taiwanLit/online-papers/JuTianShin.htm1。
    張誦聖,〈絕望的反射─評朱天心《古都》〉,《聯合文學》,第13卷第10期,1997年8月。
    梅家玲,〈一周好書榜:評古都〉,《中國時報》42版,1997年6月12日。
    張季琳,〈日本人看朱天心的《古都》〉,「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學與文化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2000年,11月16日-18日。
    黃錦樹主講,李文冰整理,〈小說和地理間的關係─以朱天心的《古都》為例〉,《幼獅文藝》,第545期,1999年5月。
    彭小妍,〈朱天心的台北:地理空間與歷史意識〉,「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學與文化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2000年,11月16日-18日。
    楊如英,〈多重互文、多重空間─論〈古都〉中的文化認同和文本定位〉,台灣文學比較研究網站〈台灣文化研究議題〉線上論文。1998年10 月。http://www.fl.nctu.edu.tw/﹪7E joyceliu/taiwanLit/online-papers/multispacehtml
    楊佳嫻,〈一種張皇的姿態─從朱天心〈拉曼查志士〉與駱以軍〈降生十二星座〉中的被「被詮釋焦慮」談起〉,《中央日報》第20版,2001年1月22日。
    賴奕倫,〈記憶的羊皮書卷─朱天心《古都》的台北地景考略〉《中國現代文學季刊》第2、3期合刊,2004年9月,頁103-131。
    廖咸浩,〈「只可」哥哥,「害得」弟弟─《迷園》與〈第凡內早餐〉對身份「國族(主義)化」的商榷〉,《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2000年。
    廖朝陽,〈〈匈牙利之水〉導讀〉,《文學台灣》,第38期,2001年4月。
    廖朝陽,〈災難與希望─從〈古都〉與《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看政治〉,《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3期,2001年9月。
    駱以軍,〈序─記憶之書〉,收於朱天心《古都》(序),台北:麥田出版社,1997年。
    (4)《漫遊者》
    王德威,〈漫遊者:頹敗的顫動〉,《聯合報》,2000年12月12日。
    朱偉誠,〈無重力狀態的漫遊憶往─讀朱天心《漫遊者》〉,《聯合文學》,第197期,2001年3月。
    阿 城,〈後記〉,收於《漫遊者》(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0年11月)。
    范銘如,〈《漫遊者》的拾荒癖〉,《聯合文學》,第198期,2001年4月。
    陳建忠,〈路曼曼其修遠兮─朱天心《漫遊者》的漂泊書寫〉,《中央日報》18版,2000年12月31。
    張小虹,〈女兒的憂鬱─朱天心《漫遊者》中的創傷與斷離空間〉,《聯合文學》,第195期,2001年1月。
    張惠菁,〈螢火蟲洞話語─讀朱天心《漫遊者》〉,《聯合文學》,第201期,2001年7月。
    黃錦樹,〈悼祭之書〉,收於朱天心《漫遊者》(序),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0年11月。
    黃宗慧,〈她看見了死亡的顏色─貼近《漫遊者》的幽冥之境〉,《聯合文學》,第200期,2001年6月。
    (5)《初夏荷花時期的愛情》
    王德威,〈後中年期的愛與死〉,《印刻生活文學誌》第五卷第一期,2008年9月,頁46-48。
    張瑞芬,〈心葉田田─評朱天心《初夏荷花時期的愛情》〉,《文訊》,2010年2月,頁102-103。
    劉慧珠,〈「中年之愛」的敘事演繹─朱天心《初夏荷花時期的愛情》析論〉,《修平人文社會學報》,2012年3月,頁1-23。
    駱以軍,〈第二次〉,收於《初夏荷花時期的愛情》(台北:印刻文學出版,2010年初版),頁171-213。
    (6)《三十三年夢》
    林俊穎,〈一則備註/三十三年落花夢〉,《印刻文學生活誌》第10卷第6期,2014年2月,頁64。
    七、 學位論文:
    王若萍,《一個反支配論述的形成:七○年代台灣鄉土文學的論述與形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6年6月。
    方一娟,《鍾曉陽小說研究》,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論文,2003年6月。
    林曉亭,《後遺民寫作:記憶、傷逝與悼亡─以朱天心、駱以軍為考察對象》,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2011年6月。
    何永慶,《七○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論戰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5年。
    沈芳序,《三三文學集團研究》,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論,2005年7月
    吳雅慧,《朱天心小說的時空座標》,中興中文所碩士論文,2001年7月。
    吳明倫,《楊照小說研究》,逢甲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吳沂怡,《「多重現實」的建構:眷村、眷村人與眷村文學》,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理論社會學組碩士論文,1996年1月。
    周永芳,《七十年代臺灣鄉土文學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1年。
    邱玫玲,《以自我記憶建構他者歷史:朱天心小說的書寫網絡》,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國語文教學碩士論文,2003年7月。
    洪儀真,《三○年代和七○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中的左翼思想及其背景之比較》,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6月。
    施佳瑩,《論蘇偉貞小說與戰後台灣文學史建構的關係》,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1年7月。
    翁慧雯,《文學與政治:七○年代臺灣的「鄉土文學」論戰》,臺灣大學社會所碩士論文,1993年。
    翁燕玲,《林燿德研究:現代性的追索》,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柴雅珍,《戰後台灣「外省人」的塑造與變遷(1945─1987)》,東海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7年6月。
    孫立梅,《外省人的「家」:多義的記憶與移動的認同》,清華大學人類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孫鴻業,《污名、自我、與歷史:臺灣外省人第二代的身份與認同》,清華大學社會所碩士論文,2002年1月。
    徐正芬,《朱天文小說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2002年6月。
    郭紀舟,《一九七○年代台灣左翼啟蒙運動:《夏潮》雜誌研究》,東海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莊宜文,《《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小說獎研究》,中央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
    陳國偉,《朱西甯系列小說研究─文學生命的寂寞單音》,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曾燕瑀,《朱天心小說研究》,清華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年7月。
    楊曉琪,《七○年代鄉土文學論戰暨文學場域的變遷》,暨南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劉叔慧,《華麗的修行:朱天文的文學實踐》,淡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5年。
    劉紋豪,《國族認同的失落與爭辯:朱天心小說研究(1977~2000)》,淡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蔡其昌,《戰後(1945~1959)台灣文學發展與國家角色》,東海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6年1月。
    蔡淑華,《眷村小說研究─以外省第二代作家為對象》,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6月。
    蔡明諺,《龍族詩刊研究:兼論七○年代台灣現代詩論戰》,清華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年5月。
    鄭雅文,《戰後台灣女性成長小說研究:從反共文學到鄉土文學》,中央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謝倩如,《朱天心小說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教學班碩士論文,2003年1月。
    藍博堂,《臺灣鄉土文學論戰及其餘波1971~1987》,臺灣師範大學歷所史碩士論文,1992年6月。
    鄭文雅,《戰後台灣女性成長小說》,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6月。
    張瀛太,《朱西甯小說研究》,臺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1年1月。
    莊宜文,《張愛玲的文學投影:臺、港、滬三地張派小說研究》,東吳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1年10月。
    傅錫誠,《政治意識型態的解構與重構:「中國民族主義」與「台灣民族主義」之解析》,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12月20日。
    楊翠,《鄉土與記憶:七○年代以來台灣女性小說的時間意識與空間語境》,臺灣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2003年7月。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100912018
    10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912018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Master of Arts in Chinese Teaching]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201801.pdf3117KbAdobe PDF22416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