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67887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4014/145046 (79%)
造訪人次 : 52061761      線上人數 : 55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7887


    題名: 流亡與回望:以聶華苓《三輩子》的離散記憶與歷史經驗為中心
    Exile and retrospection:the diaspora memory and historic experience of the Hualing Nieh`s Three Lives
    作者: 林孟姿
    貢獻者: 曾士榮
    林孟姿
    關鍵詞: 聶華苓
    三輩子
    三生三世
    離散書寫
    傳記
    互文性
    日期: 2013
    上傳時間: 2014-07-29 16:08:35 (UTC+8)
    摘要: 聶華苓一輩子浪跡天涯,經歷了三生三世。她自大陸離散到台灣,從台灣遷徙至愛荷華。漂泊於三地的生命經驗,聶華苓自稱為「東西南北人」,寫下回憶錄《三輩子》,時間跨度近70年的光景。不難發現,這位女性作家以細膩的文/史筆,運用回憶式與紀念性敘述、對話式散文、文友座談記錄,以及書信的引用,並附上284張珍貴的往年相片,構成此部虛實交織的自傳。聶華苓不僅透過《三輩子》重建其生命史,亦反映當時的歷史斷面,展現個人記憶與大時代的集體記憶。對台灣文學史來說,她的文學活動與作品創作,無疑具有其特殊的歷史地位與文學價值。

    本論文的研究主題,即在於探討聶華苓《三輩子》的離散記憶與歷史經驗,並分析自傳與其他文本之間相互交涉的狀況。《三輩子》的前身可追溯自2004年《三生三世》與2007年香港版的《三生影像》,三個版本形成了聶華苓創作的自傳系譜。另納入諸本散文集一併檢視其中內涵,聶華苓在書寫的過程中,對於自我的記憶,顯然有其刻意強調與省略遺忘之處。來自多重文本重構與加深的《三輩子》,聶華苓透過擴充、改寫、修飾、移植,其自傳的建構性不證自明。一遍遍的追憶與述說,敘事的不斷重覆,也言明這位自傳作者的詮釋方向。而身為小說寫者,聶華苓作品中的流亡思維與失根狀態,來自她的親身經歷。例如刻畫人物的〈中根舅媽〉、〈卑微的人〉,以在台大陸人為主角的《葛藤》和《台灣軼事》,皆蘊含了聶華苓對自我人生的觀照,映現出自己的處境與心境。

    隨著2012年由陳安琪執導的《三生三世 聶華苓》紀錄片在台上映,聶華苓的無數記憶被自身/讀者重新喚起,得以從不同形式觀察聶華苓的生命故事。因為創作者的身分不同,文字與電影無論在結構、寫作/拍攝手法與美學的表現上各有其特色,使《三輩子》與《三生三世聶華苓》漫漶而出的離散意識出現不同的詮釋方式。流放意象是《三輩子》的一貫主軸,聶華苓以文字和照片回顧過去,娓娓細述她遠離故國的悲歡離合。陳安琪則使用了大量的親友訪談、相片翻拍、歷史影像和側面跟拍,再配合背景音樂,試圖呈現聶華苓的作家形象及其流亡生活。總體而言,本論文以互文性為題,企盼藉由文本細讀與理論運用的方式,對聶華苓《三輩子》及其相關作品予以整體研究,進一步映照出作者自傳生涯的裏面心境。

    關鍵字:聶華苓、三輩子、三生三世、離散書寫、傳記、互文性
    參考文獻: (一)作家文集
    聶華苓,《一朵小白花》(台北:大林,1980年)。
    聶華苓,《三十年後—夢遊故園》(台北:漢藝色研文化,1988年)。
    聶華苓,《三生三世》(台北:皇冠,2004年)。
    聶華苓,《三生影像》(香港:明報,2007年)。
    聶華苓,《三輩子》(台北:聯經,2011年)。
    聶華苓,《失去的金鈴子》(台北:大林,1985年)。
    聶華苓,《桑青與桃紅》(台北:時報文化,1997年)。
    聶華苓,《鹿園情事》(台北:時報文化,1996年)。
    聶華苓,《黑色,黑色,最美麗的顏色》(香港:三聯書店,1983年)。
    聶華苓,《葛藤》(台北:自由中國,1956年)。
    聶華苓,《夢谷集》(台北:大林,1973年)。
    聶華苓,《翡翠貓》(台北:明華書局,1959年)。
    聶華苓,《聶華苓札記集》(高雄:讀者文化,1991年)。
    聶華苓著,島田順子譯,《三生三世—中国‧臺湾‧アメリカに生きて》(東京:藤原書店,2008年)。

    (二)研究專書
    Halbwachs Maurice著,畢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2002年)。
    John Berger著,劉惠媛譯,《影像的閱讀》(台北:遠流,2002年)。
    Kathryn Woodward編著,林文琪譯,《身體認同:同一與差異》(台北:韋伯文化國際,2004年)。
    Peter Stalker著,蔡繼光譯,《國際遷徙與移民—解讀「離國出走」》(台北:書林,2002年)。
    Philippe Lejeune著,楊國政譯,《自傳契約》(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
    Robert Stam著,陳儒修、郭幼龍譯,《電影理論解讀》(台北:遠流,2002年)。
    Terry Eagleton著,吳新發譯,《文學理論導讀》(台北:書林,1993年)。
    Tim Cresswell著,王志宏等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2006年)。
    Virinder S. Kalra, Raminder Kaur, John Hutnyk著,陳以新譯,《離散與混雜》(台北:韋伯文化,2008年)。
    丁世傑,《國族‧想像‧離散‧認同:從電影文本再現移民社會》(台北:巨流,2010年)。
    王元,《傳記學》(台北:牧童,1977年)。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1997年)。
    王琰如,《文友畫像及其他續編》(台北:詩藝文,1999年。)
    王瑾,《互文性》(廣西:廣西師範大學,2005年)。
    古繼堂等合著,《簡明臺灣文學史》(台北:人間,2003年)。
    司馬桑敦,《愛荷華秋深了》(台北:爾雅,1977年)。
    白少帆等合著,《現代台灣文學史》(遼寧:遼寧大學,1987年)。
    安德烈‧莫洛亞著,陳蒼多譯,《傳記面面觀》(台北:商務印書館,1984年)。
    吳密察監修,遠流台灣館編著,《台灣史小事典》(台北:遠流,2000年)。
    宋國誠,《閱讀中國現代小說》(台北:唐山,2013年)。
    李有成,《離散》(台北:允晨文化,2013年)。
    李有成、張錦忠編,《離散與家國想像—文學與文化研究集稿》(台北:允晨文化,2010年)。
    李時雍等,《台灣文學論叢(二)》(新竹:清華大學,2010年)。
    李愷玲、諶宗恕編,《聶華苓研究專集》(武漢市:湖北教育,1990年)。
    李道明策劃,《歷史‧記憶‧再現與紀錄片》(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08年)。
    周芬伶,《芳香的祕教:性別、愛欲、自傳書寫論述》(台北:麥田,2006年)。
    周英雄、劉紀蕙編,《離散‧家國‧敘述─當代台灣小說論述》(台北:前衛,2006年)。
    周慶華,《文學詮釋學》(台北:里仁,2009年)。
    周蕾,《寫在家國之外》(香港:牛津,1995年)。
    林鎮山,《離散‧家國‧敘述—當代台灣小說論述》(台北:前衛,2006年)。
    邱琡雯,《性別與移動:日本與台灣的亞洲新娘》(台北:巨流,2005年)。
    邵玉銘、張寶琴、瘂弦主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1995年)。
    哈金著,明迪譯,《在他鄉寫作》(台北:聯經,2010年)。
    封德屏主編,《2007台灣作家作品目錄》(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年)。
    封德屏主編,《台灣文學發展現象—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訊,1996年)。
    柏楊,《新城對—柏楊訪談錄》(台北,遠流,2003年)。
    范泓,《民主的銅像—雷震先生傳》(台北:秀威資訊,2008年)。
    范銘如,《眾裏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2002年)。
    殷允芃,《中國人的光輝及其他—當代名人訪問錄》(台北:志文,1977年)。
    尉天驄,《回首我們的時代》(台北:印刻,2011年)。
    梁實秋,《雅舍尺牘》(台北:九歌,1995年)。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9年)。
    陳玉玲,《尋找歷史中缺席的女人—女性自傳的主體性研究》(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2011年)。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1991年)。
    黃重添等合著,《台灣新文學概觀》(台北:稻禾,1992年)。
    黃淑玲、游美惠主編,《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2007年)。
    愛荷華「國際寫作計畫」台灣聯誼會編著,《現在,他是一顆星—懷念詩人保羅.安格爾》(台北:時報文化,1992年)。
    楊正潤,《現代傳記學》(南京:南京大學,2009年)。
    楊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經,1995年)。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1996年)。
    夢花編,《最美麗的顏色—聶華苓自傳》(江蘇:江蘇文藝,2000年)。
    廖玉蕙,《打開作家的瓶中稿—再訪捕蝶人》(台北:九歌,2004年)。
    廖炳惠編著,《關鍵字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台北:麥田,2003年)。
    熊郁主編,《面對二十一世紀的選擇:當代婦女研究最新理論概覽》(天津:天津人民,1993年)。
    劉紀蕙,《文學與藝術八論:互文,對位,文化詮釋》(台北:三民,1994年)。
    劉登翰等合著,《台灣文學史(下卷)》(福州:海峽文藝,1993年)。
    蔡雅薰,《從留學生到移民—臺灣旅美作家之小說析論(1960-1999)》(台北:萬卷樓,2001年)。
    應鳳凰,《文學風華:戰後初期13著名女作家》(台北:秀威資訊,2007年)。
    應鳳凰編選,《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23—聶華苓》(台南市:台灣文學館,2012年)。
    簡瑛瑛主編,《認同‧差異‧主體性》(台北:立緒文化,1997年)。

    (三)學位論文
    何欣穎,〈從陳平、「二毛」到「三毛」:自傳書寫的自我形象研究〉(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吳佳玲,〈品味中國菜:華語飲食電影的集體記憶與文化認同〉(天主教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吳孟琳,〈流放者的認同研究—以聶華苓、於梨華、白先勇、劉大任、張系國為研究對象〉(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吳婉筠,〈差異的美學—女遊書寫、女書與女性譜系書寫策略研究〉(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李如凰,〈認同與性別意識-聶華苓長篇小說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論文,2010年)。
    李麗玲,〈五○年代國家文藝體制下台籍作家的處境與創作初探〉(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5年)。
    李麗華,〈再現的自我與自我的再現—台灣解嚴後的女性自傳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年)。
    周秀紋,〈聶華苓自傳性小說研究—從《失去的金鈴子》《桑青與桃紅》《千山外水長流》出發〉(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2009年)。
    林怡君,〈重繪移民女性:聶華苓與嚴歌苓作品中的華裔美國移動論述〉(國立交通大學語言與文化研究所,2004年)。
    林家綺,〈華文文學中的離散主題:六七○年代「台灣留學生文學」研究──以白先勇、張系國、李永平為例〉(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林翠真,〈台灣文學中的離散主題—以聶華苓及於梨華為考察對象〉(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倪若嵐,〈創傷記憶與敘事治療—《桑青與桃紅》和《人寰》的離散書寫〉(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9年)。
    徐筱薇,〈戰後台灣現代主義思潮之出發—以《自由中國》、《文學雜誌》為分析場域〉(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04年)。
    郭淑雅,〈國族的魅影,自由的天梯—《自由中國》與聶華苓文學〉(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陳涵婷,〈詭奇現象:從心理分析觀點論聶華苓《桑青與桃紅》中女性與國家〉(國立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馮睿玲,〈聶華苓之《桑青與桃紅》中的空間與認同〉(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黃湘玲,〈國家暴力下的女性移動敘事:以聶華苓《桑青與桃紅》、朱天心〈古都〉、施叔青《風前塵埃》為論述場域〉(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黃儀冠,〈台灣女性小說與電影之互文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蔡淑芬,〈60年代和80年代女性作家的吶喊和救贖—以解嚴前後台灣女性小說家作品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顏安秀,〈《自由中國》文學性研究:以「文藝欄」小說為探討對象〉(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四)期刊論文
    Lewis A Coser著,邱澎生譯,〈阿伯瓦克與集體記憶〉,《當代》第91期(1993年11月),頁20-39。
    公仲,〈愛荷華的鹿園小語—訪聶華苓有感〉,《文訊》第224期(2004年6月),頁8-10。
    王汎森,〈歷史記憶與歷史—中國近世史事為例〉,《當代》第91期(1993年11月),頁40-49。
    王志弘,〈自傳:個人歷史的集體建構〉,《誠品閱讀》第23期(1995年8月),頁80-82。
    王明珂,〈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第34卷第3期(1996年9月),頁147-184。
    王基倫,〈「鹿園情事」的文學深情〉,《文訊》第131期(1996年9月),頁18-19。
    幼獅文藝雜誌社,〈訪問聶華苓〉,《幼獅文藝》第25卷第6期(1996年12月),頁25-33。
    向陽等,〈喧囂後的沉積:百年小說研討會實錄〉,《文訊》第309期(2011年7月),頁82-119。
    朱介凡,〈聶華苓的文學生涯—「三生三世」家國鄉土天下情〉,《中外雜誌》第454期(2004年12月),頁44-50。
    朱崇儀,〈女性自傳:透過性別來重讀/重塑文類〉,《中外文學》第304期(1997年9月),頁133-150。
    李有成,〈論自傳〉上、下,《當代:自傳與傳記專輯》第55、56期(1990年11、12月),頁20-29、56-63。
    周芬伶,〈移民女作家的困與逃—張愛玲〈浮花浪蕊〉與聶華苓《桑青與桃紅》的離散書寫與空間隱喻〉,《台灣文學館研究學報》第2期(2006年4月),頁95-114。
    邱琡雯,〈女性移民:文化邊界標誌與認同〉,《當代雜誌》第164期(2001年4月),頁92-103。
    姚嘉為,〈放眼世界文學心—專訪聶華苓〉,《文訊》第283期(2009年5月),頁20-29。
    凌性傑,〈只有今生今世—讀聶華苓《三輩子》〉,《中國語文》第656期(2012年6月),頁106-109。
    翁秀琪,〈集體記憶與認同構塑—以美麗島事件為例〉,《新聞學研究》第68期(2001年7月),頁117-149。
    馬翊航等記錄整理,〈華麗的孤寂.喧囂的沉默—聚焦「百年小說研討會」〉,《文訊》第307期(2011年5月),頁40、42-117。
    張重崗,〈在流放中救贖:聶華苓對文學的詮釋〉,《香港文學》第306期(2010年6月),頁20-26。
    張瑞芬,〈愛荷華秋深了—我讀聶華苓《三輩子》〉,《文訊》第309期(2011年7月),頁126-128。
    張漢良,〈傳記的幾個詮釋問題〉,《當代:自傳與傳記專輯》第55期(1990年11月),頁29-35。
    梁一萍,〈女性/地圖/帝國:聶華苓、綢仔絲、玳咪圖文跨界〉,《中外文學》第317期(1998年10月),頁63-98。
    郭淑雅,〈《「喪」青與「逃」紅》?—試論聶華苓《桑青與桃紅》/國族認同〉,《文學臺灣》第32期(1999年10月),頁252-275。
    彭歌,〈走過飄浪的年代—寫聶華苓〉,《文訊》第257期(2007年3月),頁62-64。
    馮品佳,〈鄉關何處?:《桑青與桃紅》中的離散想像與跨國移徙〉,《中外文學》第400期(2005年9月),頁87-109。
    黃儀冠,〈性別符碼、異質發聲—白先勇小說與電影改編之互文研究〉,《臺灣文學學報》第14期(2009年6月),頁139-170。
    黃儀冠,〈鄉關何處—論《桑青與桃紅》的陰性書寫與離散文化〉,《政大中文學報》第1期(2004年6月),頁269-301。
    楊明,〈聶華苓《桑青與桃紅》—七○年代被副刊腰斬的小說〉,《中央月刊文訊別冊》第146期(1997年12月),頁32-33。
    應鳳凰;黃恩慈,〈戰後臺灣文學風華—五○年代女作家系列(3):聶華苓〉,《明道文藝》第347期(2005年2月),42-47。
    聶華苓,〈小說的實與虛—以「桑青與桃紅」為例〉,《明報月刊》第427期(2001年7月),頁43-45。
    聶華苓,〈失去金鈴子的年代〉,《聯合文學》第159期(1998年1月),頁104-105。
    聶華苓、向陽等,〈那些華麗的人生鈴鈴聲—聶華苓〉,《印刻文學生活誌》第75期(2009年11月),頁28-73。

    (五)報紙文章
    紀弦訪問,張冷整理,〈訪聶華苓—談愛荷華中國文學前途討論會〉,《聯合報》,1979年8月22日,第8版。
    美齡,〈聶華苓水繞千山〉,《自立晚報》,1985年11月13日,10版。
    傅建中,〈左右不討好的聶華苓〉,《中國時報》,1988年5月1日,第8版。
    李怡,〈美國的中國作家之家 訪退休前的聶華苓〉,《中國時報》,1988年5月2日,第18版。
    姜玉鳳,〈聶華苓重溫鄉情感受多〉,《民生報》,1988年5月8日,第9版。
    張錯,〈保羅安格爾與火狐狸之聲〉,《中國時報‧人間》,1988年5月14日,第18版。
    聶華苓,〈臨別依依—臺北印象〉,《中國時報》,1988年5月23日,第18版。
    聶華苓,〈永遠活在安格爾家園〉,《聯合報》,1991年3月27日,第25版。
    魏可風,〈懷抱文學的夢土—訪聶華苓〉,《聯合報》,1993年8月10日,第35版。
    陳文芬,〈聶華苓深情寫—「鹿園情事」〉,《中國時報》,1996年7月5日,第24版。
    朱瑪,〈聶華苓《鹿園情事》記錄美麗情緣〉,《聯合報》,1996年7月11日,第37版。
    林安蓮,〈談不完的情愛—關於聶華苓的《鹿園情事》〉,《自由時報》,1996年11月18日,第34版。
    陳文芬,〈聶華苓走出黑名單的憂鬱〉,《中國時報》,1998年1月9日,第23版。
    賴素鈴,〈安格爾 聶華苓 成就多少文壇人物〉,《民生報》,1998年1月15日,第33版。
    周邦貞,〈理察.麥卡錫談三個朋友─張愛玲、聶華苓和陳若曦(上、下)〉,《台灣新生報》,1999年4月7、8日,17版。
    陳希林,〈「逃」與「陷」《三生三世》 聶華苓如今隨興、隨意、隨緣〉,《中國時報》,2004年3月7日,第C8版。
    李歐梵,〈遊魂再生 淺論聶華苓的《三生三世》〉,《聯合報》,2004年5月26、27日,第E7版。
    陳宛茜,〈殷海光逝世40周年 馬總統向遺孀致歉〉,《聯合報》,2009年8月16日,第A9版。
    項貽斐,〈「三生三世聶華苓」聶華苓 討價還價被拍到〉,《聯合報》,2012年11月7日,第C4版。
    陳文茜,〈三生三世聶華苓〉,《蘋果日報》,2012年12月8日,第A30版。

    (六)影音作品
    陳安琪,《三生三世》(台北:牽猴子整合行銷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七)網路資料
    《三生三世聶華苓》官方網站,http://www.onetreethreelives.com/site/index.php?target=index
    林巾秀,〈《作家聶華苓》導演陳安琪獨家訪問〉,2011年11月16日,http://www.taipeifilmcommission.org/tw/MessageNotice/NewsDet/1851
    編輯部,〈華文文壇永遠的母親,聶華苓〉,《MOT/TIMES線上誌》,2012年11月29日,http://www.mottimes.com/cht/interview_detail.php?serial=135
    楊皓鈞,〈靜謐而深刻的生命長河—《三生三世聶華苓》導演陳安琪專訪〉,《放映週報》第387期,2012年12月6日,http://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438
    陳淑分,〈陳安琪:《三生三世聶華苓》,極大的愛與極需索的自由〉,2012年12月7日,http://okapi.books.com.tw/index.php/p3/p3_detail/sn/1733
    梁小島,〈陳安琪:拍出聶華苓的人格與國格〉,《香港文匯報》,2013年1月11日,http://paper.wenweipo.com/2013/01/11/FA1301110001.htm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100159002
    1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01590021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臺灣文學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002101.pdf6786KbAdobe PDF22031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