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67886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656/144643 (79%)
造访人次 : 51720165      在线人数 : 60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7886


    题名: 五0年代臺灣現代詩的知性追求--以方思、黃荷生、黃用為研究對象
    作者: 林柏宜
    贡献者: 陳芳明
    林柏宜
    关键词: 知性
    五0年代
    方思
    黃荷生
    黃用
    現代詩
    日期: 2013
    上传时间: 2014-07-29 16:08:23 (UTC+8)
    摘要: 本篇論文題目為〈五0年代臺灣現代詩的知性追求—以方思、黃荷生及黃用為研究對象〉,選定了一個現代詩研究中較少被注意的美學議題「知性」作為論述主軸,並將研究範圍界定於五0年代,以三位詩人—方思、黃荷生以及黃用作為研究對象,他們在詩壇主要活動的時間均集中在五0年代,據此更能清楚展現時代詩作樣貌。
    五0年代既為臺灣現代詩發展的重要起點,「知性」的論述自有其時代意義,本篇研究並非全盤移植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理論,而是進一步探討知性概念在台灣現代詩史上的具體實踐。因此本篇研究著力於發現更多的史料,透過更細緻的文本解讀來建立屬於臺灣現代詩的知性系譜。
    本論文的研究架構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和研究範圍。
    第二章以現代派詩人方思為考察對象,首先追溯他所接受的文學影響,並以此建立了知性的詩學概念,接著從方思的作品中提煉出兩個意象:樹以及柱,由這兩個意象的展演出發,將知性思考與感性形象結合起來;並嘗試從方思作品中找出思想的內涵,包含對於事物本質的追求,或者是對自我形象的追尋,然後以實際文本來分析方思作品如何透過形式上的調度與安排來呈現其內容,這些創作的原則都指向知性概念。
    第三章則以另一位現代派的年輕詩人黃荷生為討論對象,首先,以五0年代現代詩社的知性論述為基礎,將前一章所討論的方思和本章所研究的黃荷生放在一起比較,得出「知性」的不同的面貌。接著追溯少年詩人的創作生涯,如何在模仿中找尋自己的風格,第三節則將焦點鎖定在1956年出版的《觸覺生活》,「難懂」和「感覺」是此書的重要評價,因為難懂而創造出更大的詮釋空間,由感覺出發透過思考加以認識創造的過程,正充分體現了黃荷生詩中的知性成分。最後則探討黃荷生所展現出獨特的繪畫美與音樂性,說明他透過重複所形成的音樂性,以及無限擴張意義的文字,帶領著知性思考的前進。
    第四章以藍星詩人黃用作為研究對象,相對於前面兩章所討論的現代詩社詩人方思與黃荷生,正具有對照的作用,呈現不同詩社的詩人如何藉著論辯,從主知和抒情的兩端,逐漸向中間靠攏,說明黃用如何調節知性和抒情,找出表達情意的最適當方式,其餘三節則具體地透過文本分析,以三個關鍵字:靜、永恆及納蕤思(Narcissus)來掌握黃用詩作所呈現的知性風貌。
    第五章為結論,綜合了前面章節的論述,說明五0年代現代詩的發展,由傳統走向現代的過程,並非只由所謂的「現代詩社」獨攬發言權,知性或者抒情並非截然劃分的美學概念,詩社之間的界線也絕對不是詩作風格的判斷依據,而論戰的過程更可能只是一種話語權的爭奪,而真正五0年代臺灣現代詩發展的真相,就是由詩人們透過對知性的追求,在技巧上以各種藝術轉化的手段尋求現代的可能。於此,方思、黃荷生和黃用三位詩人,以「知性」展開連結,具體地實踐了「知性追求」的內涵。

      
      
      
    參考文獻: 一、專書
    上官予,《千山之月:上官予八十自述》,台北:商務印書館,2005年。
    中國詩人聯誼會徵選,上官予編,《十年詩選》,台北:明華書局,1960年。
    中國文藝協會第十屆理監事編,《文協十年》,台北:中國文藝協會,1960年。
    方思,《方思詩集》,台北:洪範,1980年10月。
    王澤龍,《中國現代主義詩潮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2008年8月。
    白萩,《現代詩散論》,台北:三民,1972年5月。
    司徒衛,《五十年代文學論評》,台北:成文,1979年7月。
    江弱水,《中西詩學的交融》,台北:人間,2009年10月。
    何欣編選,《當代新中國文學大系—文學論爭集》,台北:天視,1980年。
    杜國清,《詩論‧詩評‧詩論詩》,台北:台大出版社,2010年12月。
    汪亞明、魏一媚,《現代詩學三大詩潮論》,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年12月。
    汪雲霞,《知性詩學與中國現代詩歌》,上海:上海書店,2009年4月。
    村野四郎著,洪順隆譯,《現代詩探源》,台北:文史哲,1969年2月。
    林以亮,《林以亮詩話》,台北:洪範書店,1976年8月。
    林明德、李豐懋、呂正惠、何寄澎、劉龍勳編著,《中國新詩賞析》,台北:長安出版社,1981年4月。
    林亨泰,《找尋現代詩的原點》,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6月。
    紀弦,《紀弦論現代詩》,雲林:藍燈,1970年1月。
    紀弦,《紀弦回憶錄》,台北:聯合文學,2001年。
    封德屏編,《台灣現代詩史論》,台北:文訊雜誌社,1996年3月。
    翁文嫻,《創作的契機》,台北:唐山,1998年5月。
    奚密,《現當代詩文錄》,台北:聯合文學,1998年11月。
    奚密著,宋炳輝譯,《現代漢詩—一九一七年以來的理論與實踐》,上海三聯書店,2008年8月。
    許世旭,《新詩論》,台北:三民,1998年8月。
    黃燦然,《必要的角度》,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2011年11月。
    陳芳明,《現代主義及其不滿》,台北:聯經,2013年9月。
    陳義芝,《聲納—台灣現代主義詩學流變》,台北:九歌,2006年3月。
    陳義芝,《現代詩人結構》,台北:聯合文學,2010年9月。
    陳義芝編,《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覃子豪》,台南:台灣文學館,2011年3月。
    麥穗,《詩空的雲煙:台灣新詩備忘錄》,台北:詩藝文,1998年。
    須文蔚編,《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紀弦》,台南:台灣文學館,2011年3月。
    張松建,《現代詩的再出發—中國四十年代現代主義詩潮新探》,北京:北京大學,2009年11月。
    張漢良,《現代詩論衡》,台北:幼獅,1979年6月。
    張漢良、蕭蕭編,《現代詩導讀》(共五冊),台北:故鄉,1979年11月。
    張默,《現代詩的投影》,台北:台灣商務,1967年10月。
    張默編,《台灣現代詩編目1949-1991》,台北:爾雅,1992年。
    張默、瘂弦編,《六十年代詩選》,高雄:大業書局,1961年1月初版,1973年5月再版。
    黃荷生,《觸覺生活》,台北:現代詩,1993年8月。
    覃子豪,《詩的解剖》,台中:曾文,1977年6月。
    覃子豪,《詩的表現方法》,台中:曾文,1977年6月。
    程抱一,《和亞丁談里爾克》,台北:純文學,1972年1月。
    楊宗翰,《台灣現代詩史:批判的閱讀》,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2年6月。
    葉泥,《里爾克及其作品》,台北:大舞台書苑,1977年10月。
    葉維廉,《秩序的生長》,台北:志文,1971年。
    鄭敏,《詩歌與哲學是近鄰:結構-解構詩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4月。
    瘂弦,《中國新詩研究》,台北:洪範,1981年1月。
    應鳳凰,《五0年代台灣文學論集》,高雄:春暉,2007年3月(修訂版)。
    簡政珍編,《創世紀四十年評論選1954-1994》,台灣:創世紀詩雜誌,1994年。
    簡政珍,《台灣現代詩美學》,台北:揚智文化,2004年7月。
    劉心皇編選,《當代新中國文學大系—史料與索引》,台北:天視出版社,1980年。
    劉燕,《現代批評之始—T. S. 艾略特詩學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5年10月。
    (德)弗里德里希著,李双志譯,《現代詩歌的結構》,南京:譯林出版社,2010年7月。
    (美)朱迪思‧瑞安著,謝江南、何加紅譯,《里爾克,現代主義與詩歌傳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11月。
    Bradbury, Malcolm, and James McFarlane, ed. 胡家巒、高逾 等譯,《現代主義》,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
    趙毅衡編選,《新批評文集》,天津:百花文藝,2001年9月。
    T.S.Eliot著,李賦寧譯,《艾略特文學論文集》,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2010年5月。
    Rainer Maria Rilke著,方思譯,《時間之書》,台北:現代詩社,1958年3月。

    二、單篇論文
    丁威仁,〈五、六0年代社群詩論的啟航點—「現代派論戰」重探〉,《戰後台灣現代詩史論—從現代與本土走向都市與網路》,台中:印書小鋪,2008年9月。
    上官予,〈五十年代的新詩〉,《文訊》9期,1984年3月,頁25-53。
    「中外文學」編者,〈西方文學與中國現代詩〉,《中外文學》10卷1期,1981年6月,頁104-147。
    方思譯,〈厄略脫短論四題〉,《民主評論》6卷1期,1955年1月,頁22-23。
    方思(黃時樞),〈十年來的新詩:回顧與檢討(上)(下)〉,《中美月刊》三卷一~二期,1958年7-8月。
    向明,〈古今多少詩,盡付笑談中—五0年代現代詩的回顧與省思〉,《文星》115期,1988年1月,頁136-146。
    吳曉東,〈臨水的納甤思—中國現代派詩人的鏡像自我〉,《中國學術》24期,2007年5月。
    余光中,〈第十七個誕辰〉,《現代文學》46期,1972年3月,頁11-27。
    呂正惠,〈方思初探—其淵源及其詩中的「自我」〉,《淡江中文學報》9期,2003年12月,頁45-60。
    呂正惠,〈一九五0年的現代詩運動〉,《台灣新文學發展重大事件論文集》,台南:國家文學館籌備處,2004年12月,頁90-111。
    李牧,〈新文學運動歷程中的關鍵年代—試探五0年代自由中國文學創作的思路及其所產生的影響〉,《文訊》9期,1984年3月,頁144-161。
    李妍慧:〈劈開字詞的極限經驗—探索黃荷生詩質的「隱形結構」〉,《台灣詩學》13期,2009年8月,頁83-113。
    李敏勇、黃荷生,〈筆談:現代詩及其他〉,《笠》詩刊112期,1982年12月。
    李瑞騰,〈釋方思的「黑色」與「夜」〉,《詩的詮釋》,台北:時報,1982年6月,頁22-39。
    林巾力,〈從「主知」探看楊熾昌的現代主義風貌〉,收於林淇漾編,《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楊熾昌》,台南:台灣文學館,2011年3月,頁203-233。
    林亨泰,〈抒情變革的軌跡—由「現代派的信條」中的第一條說起〉,《中外文學》10卷12期,1982年5月,頁32-46。
    林淇瀁,〈五0年代台灣現代詩風潮試論〉,《靜宜人文學報》11期,1997年7月,頁45-61。
    姜濤,〈馮至、穆旦四十年代詩歌寫作的人稱分析〉,《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7年04期,頁142-156。
    俞兆平,〈台灣現代詩學中「知性」概念之我見〉,《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1994年第2期,頁31-35。
    俞兆平,〈台灣現代詩學中「知性」概念的界說〉,《現代中文文學評論》,香港:嶺南大學,1994年6月,頁95-104。
    紀弦,〈現代派運動二十周年之感言〉,《創世紀》43期,1976年3月,頁9-11。
    洛夫,〈詩壇春秋三十年〉,《中外文學》10卷12期,1982年5月,頁6-31。
    唐捐,〈暴風雨前的詩意體悟—導讀方思的「港」〉,《幼獅文藝》600期,2003 年12月,頁78-81。
    奚密,〈在我們貧瘠的餐桌上—五0年代的「現代詩」季刊〉,收於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台北:麥田,2000年,頁197-229。
    覃子豪,〈現代中國新詩的特質〉,《文學雜誌》7:2,1959年10月,頁17-34。
    陳明成,〈反攻與反共:關鍵年代的關鍵年份—台灣文壇「一九五六」的再考察〉,《文學與社會學術研討會——2004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台南:國家文學館籌備處,2004年12月,頁193-218。
    翁文嫻,〈在古典之旁辨解現代詩的「變形」問題〉,《創世紀詩雜誌》128期,2001年9月,頁114~132。
    翁文嫻,〈新詩語言結構的傳承和變形〉,《成大中文學報》第15期,2006年12月,頁179-198。
    翁文嫻,〈「抒情」之外的開展—林亨泰知性即物美學〉,《看似尋常,最奇崛—林亨泰詩與詩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五南,2009年11月,頁91-123。
    翁文嫻,〈「變形詩學」在漢語現代化過程中的檢證〉,《國文學報》49期,台北:師範大學國文系,2011年6月,頁219-248。
    黃用:〈從現代主義到新現代主義〉,《藍星詩選2—天鵝星座號》,台北:藍星詩社,1957年10月25日。
    黃時樞(方思),〈沛透的審美與道德〉,《民主評論》5卷15期,1954年8月,頁10-13。
    陳芳明,〈知性的抒情〉,《聯合文學》356期,台北:聯合文學,2014年6月。
    陳芳明,〈台灣現代文學與五0年代自由主義傳統的關係—以「文學雜誌」為中心〉,《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2002年4月,頁173-196。
    張松建,〈里爾克在中國:傳播與影響初探,1917-1949〉,《現代中文文學學報》第6卷第1期,香港:嶺南學院文學及翻譯中心,2005年1月,頁28-51。
    張素貞,〈五0年代台灣新文學運動〉,《中外文學》14卷1期,1985年6月,頁129-149。
    張默,〈「創世紀」的發展路線及其檢討〉,《現代文學》46期,1972年3月,頁113-123。
    張錯,〈馮至與里爾克—馮至研究之一〉,《從莎士比亞到上田秋成—東西文學批評研究》,台北:聯經,1989年,頁59-69。
    張錯,〈樹和奧菲厄斯—馮至研究之二〉,《從莎士比亞到上田秋成—東西文學批評研究》,台北:聯經,1989年,頁71-78。
    楊宗翰,〈十問「觸覺生活」—筆訪「台灣藍波」黃荷生〉,《文訊》191期,2001年8月,頁95-96。
    楊宗翰,〈鍛接期台灣新詩史〉,《台灣詩學》5期,2005年6月,頁37-166。
    瘂弦,〈現代詩的省思--「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詩選導言〉,《聚繖花序》,台北:洪範,2004年6月。
    趙小琪,〈20世紀中國現代主義詩學知性話語的理論維度〉,廣東社會科學2009年第1期,頁130-135。
    趙小琪,〈台灣現代詩社對西方知性話語的誤讀〉,《華文文學》89期,2008年6月,頁7-13。
    臧棣,〈漢語中的里爾克〉,《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2卷3期,1999年5月。
    劉三變,一種傾斜的悲哀──淺談黃荷生的〈現代〉,《乾坤》27期,2003年7月,頁91-97。
    劉正忠,〈主知‧超現實‧現代派運動〉,收於須文蔚編,《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紀弦》,台南:台灣文學館,2011年3月,頁135-161。
    葉珊,〈寫在「回顧」專號的前面〉,《現代文學》46期,1972年3月,頁5-10。
    葉維廉,〈雙重的錯位—台灣五六十年代的詩思〉,《創世紀》140-141期,2004年10月,頁56-67。
    羅門,〈論詩的理性與抒情〉,《藍星詩選2—天鵝星座號》,台北:藍星詩社,1957年10月25日。
    蔡明諺,〈「現代」的用法及其相對意義—以五、六0年代詩論為考察〉,《台灣詩學》4號,2004年11月,頁23-44。
    蔡明諺,〈里爾克在1950年代的台灣現代詩壇〉,《新詩評論》總第11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頁184-210。
    蔡明諺,〈一九五0年代台灣現代詩的幾個面向〉,《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1期,2010年10月,頁89-112。
    蔡源煌,〈告白與面具—中國現代詩中的「我」〉,《中外文學》8卷11期1980年4月,頁106-121。
    魏一媚,〈論中國現代主知主義詩學〉,寧波大學學報21卷1期,2008年1月。
    海德格爾,〈詩人何為〉,收入孫周興選編,《海德格爾選集》,上海:三聯書店,1996年,頁407-462。
    T.S.Eliot作,黃時樞(方思)譯,〈宗教與文學〉,《民主評論》9卷7期,1958年4月,頁21-25。
    T.S.Eliot作,黃時樞(方思)譯,〈傳統與個人才賦〉,《民主評論》9卷12期,1958年6月,頁14-17。
    T.S.Eliot作,黃時樞(方思)譯,〈詩與哲學與感性〉,《民主評論》10卷1期,1959年1月,頁20-23。

    三、學位論文
    何雅雯,《孤獨詩學:藍星詩人群的自我書寫》,台北:台灣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9年6月。
    施靜宜,《五0年代的黃荷生詩研究》,台北:文化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0年6月。
    蔡明諺,《一九五0年代台灣現代詩的淵源與發展》,新竹:清華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8年6月。

    四、影像資料
    黃明川電影視訊公司製作,《詩人一百—黃荷生》,台南市:國家台灣文學館,2005年1月拍攝。

    五、報刊雜誌
    《自立晚報‧新詩週刊》(1951.11.5~1953.9.14,共發行94期)
    《公論報‧藍星週刊》(1954.6.17~1958.8.29,共發行211期)
    《現代詩》季刊(1953.2~1964.2,共發行45期)
    《文學雜誌》(1956.9~1960.8,共發行48期)
    《大道》,(134期1956.4.16~178期1958.2.16)
    《藍星詩學》24期(黃用特輯),台北:淡江大學,2005年12月。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97159009
    1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159009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臺灣文學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900901.pdf1494KbAdobe PDF21425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