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1.李俊毅(2006),自有品牌與代工製造模式並存的關鍵性資源分析:模糊層級分析法的應用,銘傳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2.謝伊君(2012),品牌台灣的迷思─從台灣到中國? 天主教輔仁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3.陳柏森(2006),廠商OEM與OBM整合經營所需條件探討:以六家公司為例,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
4.陳榮緯(2008),代工並行自有品牌的經營策略分析-以王將牌瓦斯器具暨廚房家電公司為例,萬能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5.吳文俊(2007),生技代工業經營策略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碩士學程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6.陳振祥(1996),ODM策略之理論架構與實證,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7.謝崇文(2002),國際代工策略與模式之選擇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8.徐婉萍(2005),自有品牌開發對客戶權益的影響分析-以電腦代工業為例,東吳大學國際貿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9.李志豪(2005),品牌與代工的策略選擇-組織調適能力與經營模式的配適觀點,銘傳大學資訊管理學碩士班論文。
10.李明正(2001),代工與自創品牌的抉擇-政策效果分析,清華大學經濟學碩士論文。
11.李思嫺(2003),組織內外部因素,建立自有品牌決策與廠商績效之關聯性研究,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2.林卿雯(2001),台灣資訊業廠商自創國際品牌績效之因素研討,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3.張秀屏(2000),自創品牌策略,核心資源類型對品牌權益績效關係之研究-國際化企業策略聯盟之實證,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4.鄭愷中(2004),台灣資訊產業代工廠商自創品牌之研究,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5.郭柏毅(2005),代工與自有品牌的抉擇—以國內 S.T.B (Set-Top-Box)廠商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6.陳更生、林唐裕(1899),「OEM?還是自創品牌?」,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134期,頁44-48。
17.施振榮(2005),「全球品牌大戰略」,初版,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頁33-245。
18.陳森福(2006),企業品牌與代工事業分割之策略效益-以友訊分割明泰為個案探討,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論文。
19.林銘松(1996),台灣自創品牌廠商國際行銷通路選擇之研究-以資訊電子業為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0.徐婉萍(2005),自有品牌開發對客戶權益的影響分析-以電腦代工業為例,東吳大學國際貿易學系碩士論文。
21.林玄評(2003),廠商業務型態選擇策略,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2.張靜宜(1999),台灣主機板廠商的業務型態選擇策略-以資源基礎之觀點,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
23.蔡冰妤(2006),以實質選擇權評估OBM廠商兼營OEM之最適分割時點,清華大學碩士論文。
24.蔡靜宜(1997),我國廠商國際自創品牌策略之研究,台大商研所碩士論文。
25.蔡崇祺(2006),從全國代工產業到國際品牌經營的策略研究-Acer轉型國際化個案分析,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
26.趙郁文(1998),跨國委託製造對台灣資訊電子廠商營運能力之提升效果,中山管理評論,第六卷第四期,pp.1113-1136。
27.黃蕙娟(1990),台灣企業國際上自創品牌策略之研究,政大企管所碩士論文。
28.李秋慧(1992),台灣廠商國際化下之品牌策略-產業條件與自創品牌之個案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商研所碩士論文。
29.李中柱(2002),「我國自創品牌外銷產品國際行銷適地化策略與行銷績效之相關性研究—高科技與傳統產業比較」,私立靜宜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0.李吉仁(1996)。國際分工與廠商策略選擇/ODM的策略架構。第五屆產業管理研討會/台灣產業之創新與國際化。
31. 洪順慶,張婷玥, ”An Exploratory Research On Customer Experiences,”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siness and Information, Singapore, July 12-14, 2006, Paper id: 6243.
32.吳青松(1999),國際企業管理—理論與實務,台北:智勝文化。
33.Barney, J.B.,(1991)“Firm Resource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Vol.17,No.1, pp.99-120.
34. Barney, J.B.(1997)Gaining & Sustain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Addison-WesIey. Publishing Company, pp.163.
35. Blackett, T(. 1991)“The valuation of brand,”Marketing Intelligence & Planning, 36(1),pp.27-35.
36.Grant, R. M(1991)“The Resource-Base Theor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Implications for Strategy Formulation,”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33(3),pp.114-135.
37.Keller, K. L.(1993)”Conceptualizing, measuring, and managing customer-based brandequity,” Journal of Marketing. Chicago: Vol. 57, Iss. 1;p. 1.
38. Wernerfelt, B.(1984)“A Resource-Base View of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5,171-180.
39.Wernerfelt,B(.1989)“Firm Critical Resource to Corporate Strategy, ”Journal of General Management, Vol.14,pp.4-12.
40. Chernatony L.D.,and McWilliam G.,(1989),“Branding terminology the real debate. Marketing Intellingence and Planning”,Vol.7,pp.29-32.
41.Heide, J. B.(1990)George, J. ”Alliances in industrial Purchasing the determinates ofjoint action in buyer-supplier relation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Vol.27,pp..24-36.
42. Ward, S., Light, L. and Goldstine, J(1999) ”What High-Tech Managers Need to Know About Brand,”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p. 85-94, July-Augu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