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67481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822/144841 (79%)
造訪人次 : 51815209      線上人數 : 29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7481


    題名: 運動國族主義中的性別再現─以楊淑君事件及曾敬翔事件中的反韓情緒為例
    The Gender Representation of Sports Nationalism – A Case Study of “Anti-Korea” Sentiment in Shu-Jun Yang’s Disqualification and Jing-Xiang Tseng‘s Dispute.
    作者: 楊淑閔
    Yang, Shu Min
    貢獻者: 劉昌德
    楊淑閔
    Yang, Shu Min
    關鍵詞: 性別
    仇韓
    運動國族主義
    論述分析
    符號學分析
    日期: 2013
    上傳時間: 2014-07-14 11:31:50 (UTC+8)
    摘要: 台灣與韓國長期以來,由於政治外交、商業競爭、體育賽事及流行文化等面向的密切交流,交織出了「仇韓」與「哈韓」同時存在於台灣社會的矛盾情結。其中,運動場域一直是造成台灣民眾對韓國產生「恨的文化」的重要因素,而媒體在這樣的反韓國族主義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本研究即以2009年在香港東亞運中,跆拳道選手曾敬翔遭違規襲喉爭議,以及2010年在廣州亞運中,跆拳道選手楊淑君電子襪失格爭議做為研究對象進行探討,兩起事件同質性相當高,但引起的反韓浪潮卻有著相當大的差異,其中,運動員的性別是很大的因素。據此,本研究將納入性別、運動及國族主義三個議題進行構聯,以論述分析及符號學研究做為研究方法,來解析報紙媒體的文本是如何操弄如此特殊的國族情緒。研究發現,運動員本身的再現依然扣連著傳統性別刻板印象對兩性的期待,曾敬翔與楊淑君同為爭議事件中的受害者,曾敬翔所呈現出來的形象較為堅毅、理智,並且積極求勝,以比賽成績為優先;而楊淑君則是柔弱、情緒化,需要被他人保護,並且不斷強調她的女性特質與私領域。除此之外,賽場上握有權力的權威者,在反韓國族主義的脈絡下,被強烈的區分出我族與他者,在楊淑君事件中我族權威者是以激烈的態度展現保護選手的樣貌,他者權威者則是被形塑成高傲的完全對立姿態,針對楊淑君展現高壓的父系霸權,做為一個帶起國內激烈反韓情緒的作用,相較之下,曾敬翔事件中的我族較為理智、尊重,而他者在其中也是一個中性、不帶有批判的再現方式,強調我族的氣度與驕傲。最後,回歸到閱聽眾的反應再製,可以看出在以男性為主要觀眾的運動場域中,對女性運動員的支持必須以不理智、強烈的言詞與行為來表達並進行展演,以形塑出想像的共同體;反之,對男性運動員的支持就必須以理性的態度,展現出對他者的不認同並以我族為傲的態度,成為另一種不同的國族主義樣貌。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玉柱(2013)。《《蘋果日報》報導曾雅妮的國族與性別論述分析》。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宗吉 譯(2000)。《運動社會學》。臺北:洪葉。(原著:Nixon, H. L., & Frey, J. H.,1998)
    文多斌、顏伽如、郭金芳(2010)。〈自由中國參加第二屆世界杯籃球賽的歷史敘事〉,《大專體育學刊》,12(3):1-10。
    艾珈如(2009)。《2008北京奧運女性運動圖像與視覺論述分析:以蘋果日報為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立熙(2002)。〈建立以台灣為本位的正確國際觀 -- 從台灣人的韓國情結談起〉,2002/6/30。轉引自http://www.rickchu.net/detail.php?rc_id=1&rc_stid=14
    朱立熙(2010)。〈哈韓反韓,都要知韓〉,原載於逢甲大學專題演講稿,2010/12/14。轉引自http://www.rickchu.net/detail.php?rc_id=1666&rc_stid=14
    李金梅 譯(1997)。《民族與民族主義》。臺北:麥田。(原著:Eric J. Hobsbawm,1992)
    李美枝(1984)。〈性別角色與兩性差異〉,吳靜吉編,《心理學》,561-578。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李美枝(1993)。《心理學》。臺北:大洋。
    李姿容(2004)。〈職業性別刻皮對女性的影響〉,《教育研究》,56:102-109。
    李家欣(2012)。《攝影機運鏡應用在3D動畫之探討》。亞洲大學資訊多媒體應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佩蓉(2004)。《想像的文化圖景:韓流與哈韓族在台灣》。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金鍊、曾湘雲(2002)。〈從韓劇風行看台灣閱聽眾的文化認同,以新竹市為例〉,
    《2002年中華傳播學會研討會論文》,臺北:中華傳播學會。
    吳叡人(1999)。〈認同的重量:《想像的共同體》導讀〉,《想像的共同體》。臺北:時報出版社。(原著:Benedict R. Anderson )
    吳翊瑄(2011)。《關於運動競賽,我說的其實是現實:女子足球員的自我經驗、運動文化與國族想像》。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嘉麗、尤美女、沈美真、紀欣、蘇芊玲、張珏(2003)。《現代社會與婦女權益》。臺北縣:空中大學。
    何定照 譯,(2006)。《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臺北市:商周。(原著:Young, Iris Marion,2005)。
    何哲欣 譯(2009)。《運動的文化分析》。臺北縣:韋伯文化。(原著:Schirato, Tony,2007)。
    何智文(1996)。〈新聞照片之構意探析〉,《復興崗學報》,58:145-161。
    林芳玫(1999)。《走出「幹」與「被幹」的僵局──女性主義對色情媒介的爭議》。臺北:女書文化。
    林珍良(1993)。《新聞言說結構對資訊處理策略影響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瑞端(2000)。《媒介、消費與認同:台灣青少年收看日本偶像劇之效果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文惠(2004)。〈第十六屆亞洲青年女子籃球賽中華臺北隊技術表現分析〉,《大專體育學刊》,6:181-190。
    洪敬仁(2012)。《臺灣媒體報導廣州亞運楊淑君失格事件之國族論述分析》。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
    紀淑芳(2002)。〈韓劇在台發大財〉,《財訊》,244:119-121。
    柯裕嘉(2011)。《報紙消費者對頭版新聞形式與內容喜好度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柳惠文(2004)。《報紙新聞內容與圖像呈現對認知效果的影響》。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姜穎(2013)。《多重邊緣裡的宰制與賦權:臺灣的性別、運動與國族》。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徐元民、郭金芳、顏伽如(2007)。〈三軍球場的歷史圖像─臺灣瘋迷籃球的第一現場〉,《運動文化》,3:7-39。
    徐忠民(2000)。《新聞攝影學》。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
    徐孝慈(1996)。《晚禮服下的灰姑娘--以青春體力換取金錢代價的女性空服員》。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倪炎元(2003)。《再現的政治:台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臺北:韋伯。
    高宣揚(2002)。《流行文化社會學》。臺北:揚智出版社。
    畢恆達(2006)。〈男性研究與女性主義〉,《男性與性別平等:多元對話與研討》,12:4-6。北京:北京首都師範大學等。
    葉文忠(2002)。《台灣引進外國戲劇節目經營策略之研究:以緯來電視網韓劇經營為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葉海煙(2006)。〈「國家認同」是一種共識、一項要求─以台灣人的精神自覺為例〉,《國家認同之文化論述》。臺北市:台灣國際研討學會。
    許必華(1999)。《新聞攝影學概論》。北京:新華出版社。
    張明明 譯,《民族主義》(Nationalis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年1月。(原書:Elie Kedourie 著)
    張雅婷、江皇萱(2008)。〈哈韓?反韓?台灣人眼中的韓國〉,原載於《政大菁報》,2008/12/06。轉引自http://www.rickchu.net/detail.php?rc_id=1584&rc_stid=14
    張錦華 譯(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遠流:台北。(原著:John Fiske,1990)
    陳子軒(2008)。〈公共電視運動轉播與國族認同建構—以公視王建民經驗與CBC的【Hockey Night in Canada】為例〉,《新聞學研究》,96:214-216。
    陳品秀 譯(2009)。《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臺北市:臉譜,城邦文化出版。(原著:Marita Sturken, Lisa Cartwright)。
    陳金盈、徐耀輝等 譯(2003)。《運動政治學:運動、政策與政治》。臺北市:風雲論壇。(原著:Houlihan, Barrie,1997)。
    陳明坤、林文郎(2005)。〈性別與運動的關係之探討〉,《體育學系系刊》,5:105-113。
    陳玫伶 編譯(2013)。〈職場性別歧視 南韓女性吃悶虧〉,《台灣立報》。
    陳進豐(2002)。《國小學童決策、運用資源及社會交往能力對休閒無聊感影響之研究》。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德愉(1997)。〈揭開娛樂新聞背後的大黑幕〉,《新新聞週刊》,516:78-80。
    黃士銘(2006)。《卡通人物表情設計與3D電腦動畫之創作研究》。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碩士論文
    黃居正(2006)。〈國家建構與國族認同─加拿大的經驗〉,《國家認同之文化論述》。臺北市:臺灣國際研討學會。
    黃東治、邱金松 譯(2008)。《運動世界的社會學》。臺北:學富文化。(原書:Maguire, J., & Jarvie, G., & Mansfield, J., & Bradley, J., 2008)。
    黃東治、連恆欣、何金樑(2011)。〈韓國體育運動歷史演進與民族主義之形成〉,《台灣國際研究季刊》,7(1):79-112。
    黃海榮(2007)。〈「男性凝視」與色情〉,《文化研究》,轉引自:http://www.ln.edu.hk/mcsln/6th_issue/index.html
    黃新生 譯(1996)。Arthur Asa Berger 著。《媒介分析方法》(Media Analysis Techniques)。臺北市:遠流。
    黃義書(2004)。《新聞產製場域中的攝影記者─認知、角色、專業權力及生存心態分析》。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志豪、劉宏裕 譯(2005)。〈運動與性別〉。載於劉宏裕等譯,《運動社會學導論》。臺北:師大書苑,125-145。
    楊志豪、林建宇、李炳昭(2007)。〈性別與運動:台灣父權社會結構與女性參與運動議題探討〉,《彰化師大體育學報 》,7:43-51。
    楊芳枝(2007)。〈流行文化裡的性別〉,黃淑玲、游美惠(主編)《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臺北:巨流,92-110。
    楊起鳳(2001)。〈藍色生死戀 阿里郎揚眉吐氣 收視率奪冠 韓流魅力難檔 有線台紛紛跟進〉,《星報》,2001/3/11,第11版。
    楊海蘭(2003)。《新聞連貫性的探析--以報紙標題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意菁、陳芸芸 譯(2007)。《媒體原理與塑造》。臺北:韋伯文化。(原著:Grossberg, L., Wartella, E. & Whitney, D.C.,1998)
    廖明慧(2008)。《看見新女性「運動」-女性主義在NIKE電影中的具象與再現》。台灣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珮(2005)。〈從污化女性髒話看父權在語言使用的權力展現〉,《新聞學研究》,82:133-170。
    蔡德輝、楊士隆(2006)。《少年犯罪─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蔡蜜西(1996)。〈第十五屆世界杯足球賽新聞報導運動照片內容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27:43-47。
    潘翠雯(2007)。《晚近台灣撞球運動的轉變:媒體、性別與國族》。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滕德政(2000)。《「黑白ㄘㄟˋ! 亞當夏娃ㄆㄟˋ?」運動文化的性別刻板印象─ 一個國小班級躲避球運動之研究》。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居蓮 譯(1995)。《社會心理學》。臺北:桂冠心理學叢書。(原作:Ann L. Weber著,1992)。
    趙滋藩(1979)。《表演藝術》。臺北:正中。
    趙毅衡(2012)。《符號學》。臺北:新銳文創,98-99。
    劉秀娟、林明寬(1999)。《兩性關係》。臺北市:揚智。
    劉昌德(2010)。〈仇韓的虛實與超越〉,《中國時報》,2010.11.24。
    劉森堯 譯(1996)。《電影語言──電影符號學導論》。台北:遠流。(原著:Metz, Christian,1994)
    鄭貞銘(1995)。《新聞原理》。臺北:五南。
    鄭義愷 譯(2009)。《消失的現代性》。臺北市:群學。(原著:Appadurai, Arjun,2005)
    謝秀芳(2004)。〈運動社會支持與女性運動行為之探討〉,《大專體育學刊》,74:110-114。
    鍾俊敏(2005)。〈「體育運動」與「認同」關係之探討〉,《大專體育學刊》,79:90-95。
    鍾蔚文(1992)。《從媒體真實到主觀真實:看新聞,怎麼看?看到什麼?》。臺北:正中,40-52。
    羅文輝(1991)。〈打開天窗說亮話─版面革新的未來走向〉,《報學》,8(5):33-37。
    閻凱毅(1983)。《決定的瞬間》。臺北:時報文化。
    盧沛樺、張玉佩(2010)。〈性別差異政治:女性運動員的媒體再現與認同糾葛〉,《中華傳播學刊》,17:139-170。
    蘇維杉(2009)。《運動社會學》。臺北:華都文化。
    蕭蘋(2007)。〈性別與媒介〉。載於黃淑玲、游美惠(主編)《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臺北:巨流,72-88。

    二、英文部分
    Anderson, Benedict.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s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1991.
    Bem,S.L.(1974).The measurement of psychological androgyn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42,155-162.
    Billig, M. (1995). Flagging the homeland daily. In J. Hutchinson ; D. A. Smith (Eds.), Nationalism, volume 4 , 1430-1469. London, UK: Routledge.
    Bissell, K., & Holt, A. (2008). Who’s Got Game? Gender Bias in Coverage of the 2004 Olympic Games on the Web.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Sheraton New York
    Boyle, R., & Haynes, R. (2000). Power play: Sport, the media and popular culture. Gosport: Ashford Colour.
    Bryson, L. (1987). Sport and the maintenance of masculine hegemony. In E. Dunning & D. Malcolm (Eds.), Sport: critical concepts in sociology, volume 1. 305-323, London, UK: Routledge.
    Calhoun, C. (1993). Nationalism and ethnicity. In J. Hutchinson &; D. A. Smith (Eds.), Nationalism, Volume 1. 388-429, London, UK: Routledge.
    Charles, N. &; Hintjens, H. (1998). Gender, ethnicity and cultural identity: womens ‘places’. In N. Charles &; H. Hintjens H (Eds.), Gender, ethnicity and political ideologies. 1-26, London, UK: Routledge.
    Cohen, A. (1985). The symbolic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Chichester, UK:Ellis Horwood.
    DeKeseredy, W. S., Rogness, M., & Schwartz, M. D. (2004). Separation/divorce sexual assault: the current state of social scientific knowledge. Ag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r, 9, 675-691.
    Dietz-Uhler, B., Harrick, E. A., End, C., & Jacquemotte, L. (2000). Sex differences in sport fanbehavior and reasons for being a sport fan. Journal of Sport Behavior, 23, 219-231.
    Druckman, D. (1994). Nationalism, patriotism, and group loyalty: 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Mershon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38 (1), 43-68.
    Duncan, M.C. & Messner, M.A. (1998). The Media Image of Sport and Gender. In L.A. Wenner(ed.) MediaSport. 170-185, London: Routledge
    Engel, Kollat & Blackwell. (1978). Consumer Behavior. (3rd Ed.). Prentice Hall Inc.
    Engel, Kollat & Blackwell (2001), Consumer Behavior (9th ed), Harcourt, New York.Fomell C. and D. F. Larcker (1981), “Evaluating Stur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 ”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8, pp. 39-50.
    Fine, G. A. (1992). The dirty play of little boys. In M. S. Kimmel & M. A. Messner (Eds.), Men``s lives (2nd ed)., 135-143, New York: Macmillan.
    Garcia, M. R. (1993). Contemporary newspaper desig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Gellner, Ernest. (1983),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Oxford
    Gellner, Ernest. (1994), Encounters with Nationalism. Oxford [England], Cambridge, Mass.: Blackwell.
    Gill,D.L., & Dzewaltowki,D.A.(1988).Competitive orientation among intercollegiate athletic:Is winning the only thing? The Sport psychologist,2, 212-221.
    Haas, E.(1986). What is nationalism and why should we study it?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0 (3), 707-747.
    Hargreaves, J. (1984). Taking men on at their games. In E. Dunning &; Malcolm, D. (Eds.), Sport: critical concepts in sociology, volume 3, 147-156, London, UK: Routledge.
    Hargreaves, J. (1986). Sport, power and culture. New York, NY: St. Martin’s Press.
    Hargreaves, J. (1990). Gender on the sports agenda. In E. Dunning &; Malcolm, D. (Eds.), Sport: critical concepts in sociology, volume 1, 324-346, London, UK: Routledge.
    Huyssen, Andreas. After the great divide: modernism, mass culture, postmodernism,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6).
    Jenkins, Richard. (1996), Social Identity, London: Routledge Press.
    Kaplan, J. (1979). Women and sports. New York, NY: Viking Press.
    Kay, T. (2003). Sport and Gender. In B. Houlihan (ed.). Sport & Society. London: Sage.
    Kellas, J. G. (1991). The politics of nationalism and ethnicity. Basingstoke, United Kingdom: Macmillan.
    Krane, V. (2001). We can be athletic and feminine, but do we want to? Challenging hegemonic femininity in women’s sport, Quest, 53, 115-133
    Krippendorff, K.(2009). On Communicating. New York: Routledge.
    Macdonald, M. (1995)Representing women: Myth of femininity in the popular media. London: Edward Arnold.
    McCree, R.D. (2011). The death of a female boxer: media, sport, nationalism, and gender. Journal of Sport & Social Issues,Volume.35, 327-349
    M. Messner &; D. Sabo (Eds.), Sport, men, and the gender order: critical feminist perspectives. Champaign, ILL: Human Kinetics.
    Metheny, E.(1965). Symbolic forms of movement: The feminine image in sports. In E.Metheny, Connotations of movement in sport and dance. 43-56, Dubuque, IA: W.C.Brown.
    Nagel, J. (1998). Masculinity and nationalism: gender and sexuality in the making of nations. Ethinic and Racial studies, 21(2), 242-269.
    O’Donnell, H. (1994). Mapping the mythical: a geopolitics of national sporting stereotypes. Discourse and Society, 5, 345-380.
    Pronger, B. (1990). The arena of masculinity - sports, homosexuality, and the meaning of sex. New York, NY: St. Martin’s Press.
    Real, M.R. (1975). Super Bowl: Mythic Spectacl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5(1), 31-43.
    Sage, G, H., ;Loudermilk, S. (1979). The female athlete and role conflict. Research Quarterly,50, 88-96.
    Schell, L. A., & Rodriguez, S. (2000). Our sporting sisters: How male hegemony stratifies women in sport. Women in Sport & Physical Activity Journal, 9(1), 25-30.
    Scott, J. W. (1986). Gender: A useful category of historical analysis.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91, 1053-1075.
    Spence,J.T.,& Helmreich,R.L.(1978).Masculinity-femininity. Their Psychological Dimensions, Correlated & Antecedents. 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Tervo, M. (2001). Nationalism, sports and gender in Finnish sports journalism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Gender, Place and Culture, 8(4), 357-373.
    Thorndyke, E. L. (1977). Cognitive structures in comprehension and memory for narrative discourse. Cognitive Psychology, 9, 77-110.
    Van Dijk, T. A.(1985). Discourse and Communication: New Approaches to the Analysis of Mass Communication. New York: W. de Gruyster.
    Van Dijk, T. A.(1988). News as Discourse.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Van Dijk, T. A.(1997). The Study of discourse. In T. A. van Dijk (Ed.), Discourse as structure and process, 1-34, London: Sage.
    Walby, B. S. (1992) Woman and nation. In: J. Hutchinson &; D. A. Smith (Eds.), Nationalism, 4. 1506-1526, London, UK: Routledge.
    Whannel, G. (1998). Reading the sports media audience. In L. Wenner (Edt.), MediaSport. 221-232, London: Routledge.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廣播電視學研究所
    98453017
    1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453017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廣播電視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301701.pdf2796KbAdobe PDF2572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