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56/144643 (79%)
Visitors : 51761060      Online Users : 60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7192


    Title: 東方的「他者」- 中美合拍電影中的中國國家形象
    “the Oriental Other”- The National Images of China in Sino-U.S. co-production films
    Authors: 陳穎萱
    Ying-Hsuan,Chen
    Contributors: 張裕亮
    陳穎萱
    Ying-Hsuan,Chen
    Keywords: 東方主義
    國家形象
    中美合拍電影
    文化爭霸
    Orientalism
    National Image
    Sino-U.S. Co-Production Films
    Cultural Hegemony
    Date: 2013
    Issue Date: 2014-07-01 12:22:58 (UTC+8)
    Abstract: 電影作為跨文化傳播的重要媒介,反映當下他國與該國權力結構的認知,對一國的國家形象塑造有著重大作用。國家形象就是他國人民對一個國家的概念性印象,在傳統好萊塢的商業大片上,中國的形象多半遭受「東方主義」的臆測,中國政府亟於透過文化宣傳的方式來改善中國的國家形象,其中中美合拍電影傳達出的中國意象扮演重要角色。觀察近年來的中美合拍片,相較於過去的好萊塢電影,中美合拍電影的中國形象似乎獲得大幅提升,但仍存在東方主義對「他者」的視角。

    中美合拍片有將「中國國家形象」與「中國人形象」與之區分,分別對應「專制的中國政府」與「順從無主見」的人民,最終只能希冀西方的拯救者來救贖之現象。就連東方的導演都「自我東方化」,電影傳達的中國形象,其實是透過中國導演觀察與西方的差異,自我建構出的「東方形象」。

    雖然中美合拍片裡中國形象仍是西方對東方的「再現」,但中國政府透過合拍的攝製法規與審查制度,「一手拿棍棒,一手拿紅蘿蔔」。一方面獎勵遵守中國規則的劇組,提供資源協助,一方面針對不符合中國期望的電影情節,在審查過程中要求刪除甚至擱置。

    中美合拍片不但存在國際社會的文化爭霸,更有一國之內政治社會與市民社會的交互作用,在國際社會上,中美合拍電影的中西方文化元素交相呼應,同樣的符號在個別電影中有不同的詮釋。在政治社會與市民社會的面向上,中國政府以電影審查制度控制電影內容,來維護既有的意識型態;但電影劇組仍可以透過導演或主演的個人聲望、隱晦的針砭手法,迫使官方妥協,重構出新的意識型態。中國政府與合拍片商在彼此爭霸中,互有消長與妥協,故中美合拍片中的中國形象,呈現正負面兼有之的特徵。
    Film as an important medium fo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t becomes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to promote a nation’s image. The national image is the conceptual impression of the people from other countries. In traditional Hollywood commercial movies, the image of China suffered “Orientalism” speculation. By co-producing films with American, government of China has tried to get rid of the stereotype of China’s national images. In recent year,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Hollywood movies, the images of China in Sino-U.S. co-production films seem to get significantly improved. However, some of them still implicate Orientalism speculation.

    Sino-U.S. co-production films distinguish “the national image of China” from “the image of the Chinese people”, describing a society that an autocratic government and a crowd of lackey, hoping a savior from the west would liberate them. Even Chinese directors have “self-orientalization” issues, the image of China that they described in the movie is just a reflection compared with the west.

    Although the image of China in Sino-U.S. co-production film is the “representation”, the government of China still could use “carrot and stick” to receive the hegemony. On the one hand, they encourage and reward the producer for obeying the regulations; on the other hand they use censorship as a punishment.

    Sino-U.S. co-production film not only consists of the cultural hegemony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but also includ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olitical society and civil society in the domestic system.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he same symbols of Western/Eastern cultural elements has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individual Sino-US co-production films, and in the political society and civil societ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regulates movie contents building the movie censorship system to secure the existing ideology; But the director or big shots still can use their expand their personal Influence, or metaphor in the script, to force the authority to compromise and reconstructs a new ideology.
    Reference: 一、 中文書籍

    Joshua Cooper Ramo,「淡色中國」,中國形象─外國學者眼裡的中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
    Edward Said著,王宇根譯,東方學(北京:三聯,1999年)。
    Mark B. Salter著,肖歡容譯,國際關係中的野蠻與文明(北京:新華,2004年),頁78。
    王志弘、王淑燕、莊雅仲、郭菀玲、游美惠、游常山譯,Edward Said著,東方主義(台北:立緒,1999年)。
    王寧等譯,Arif Dirlik著,後革命氛圍(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Francis Fukuyama著,李永熾譯,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台北:時報,1993年)。
    Mark B. Salter著,肖歡容譯,國際關係中的野蠻與文明(北京:新華,2004年)。
    李希光、劉康等著,妖魔化中國的背後(台北:捷幼,1997 年)。
    管文虎,國家形象論(四川: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9年)。
    陳曉雲編,中國電影明星研究續編(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13年)。
    張進英著,「大腕:後現代吸引力電影的表演」,裴開瑞編,聚焦中國電影II(倫敦:英國電影研究院出版社,2008)。
    張錦華,傳播批判理論:從解構到主體(台北:黎明,2013年)。
    張裕亮,中國大陸流行文化與黨國意識(台北:秀威,2010年)。
    盧嵐蘭,現代媒介文化-批判的基礎(台北:三民,2006年)。
    戴錦華,電影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年)。

    二、 中文期刊

    王朋進,「媒介形象:國家形象塑造和傳播的關鍵環節-一種跨學科的綜合視角」,傳播學研究(北京),第11 期(2009年),頁37~41。
    王雅玄,「社會領域教科書的批判論述分析:方法論的重建」,教育研究集刊,第51輯第2期(2005年6月),頁67~97。
    孔瑞,「國家形象構建中的傳媒因素」,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安徽),2008年第2期(2008年4月),頁17~18。
    尹鴻、石惠敏,「中國電影與國家『軟形象』」,當代電影(北京),第2期(2009年),頁17~20。
    任紅川,「美國好萊塢電影中的中國形象解讀」,電影文學(吉林),第9期(2013年2月),頁34~35。
    任建剛、楊洋,「最受好萊塢偏愛的中國元素TOP10」,電影(北京),2013年第3期(2013年3月),頁106~109。
    余佳麗、林國淑,「好萊塢影像中的『東方主義』思維」,電影評介(貴州),2007年第24期(2007年12月),http://qkzz.net/article/3477e220-49b9-43df-8796-cc7dfe018f65.htm。
    李雷譯,張進英著,「電影、空間、表演:《大腕》後現代吸引力電影」,華文文學(廣東),第105期(2011年4月),頁5~14。
    岩淵功一,「共犯的異國情調-日本與它的他者」,許寶強、羅永生編,解殖與民族主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頁194~198
    倪炎元,「批判論述分析的定位爭議及其應用問題:以Norman Fairclough分析途徑為例的探討」,新聞學研究,第110期(2012年1月),頁1-42。
    徐海娜,「從美國電影中的中國元素看東方主義」,環球視野(北京),第三期(2011年3月),頁63~65。
    徐海娜,「好萊塢電影是美國『意識型態的機器』,環球視野(北京),第462期(2012年5月),http://www.globalview.cn/ReadNews.asp?NewsID=29127。
    陳林俠,「中國電影中的國家形象及認同危機」,二十一世紀(香港),第124卷(2011年4月),頁116~124。
    陳仙俠,「跨文化背景下東方人參與的『東方主義』-以成龍的好萊塢電影為個案」,戲劇(北京),2013年第1期(2013年1月),頁77~85。
    陳仙俠,「用電影塑造21世紀的中國形象」,對外傳播(北京),第11期(2012年),頁41~42。
    張登及、王似華,「中美建交三十年:北京對美政策與雙邊關係回顧」,全球政治評論,第32期(2010年),頁49~76。
    張勇麗,「好萊塢影片華人形象正面化的背後-以電影《2012》為例」,新聞世界(安徽),2012年第1期(2012年1月),頁148~149。
    游美惠,「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第八期(2000年8月),頁5~42。
    黃會林、封季堯、蕭薇、羅軍,「2012年度中國電影文化的國際傳播研究調研分析報告(下)」,現代傳播(北京),第199期(2013年2月),頁20~24。
    詹慶生、尹鴻,「產業化十年中國電影合拍片發展備忘(2002—2012)」,當代電影(北京),2013年第2期(2013年2月),頁39~47。
    楊士龍,「開拓公共外交新局面」,瞭望(北京),2010年第22期(2010年6月),頁32~33,http://www.1921.org.cn/book.php?ac=view&bvid=22137&bid=675。
    楊利英,「近年來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研究綜述」,探索(北京),2009年第2期(2009年2月),頁102~106。
    楊俊蕾,「海外中國電影研究的東方主義話語方式-以海外謝晉電影研究的文獻學分析為例」,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上海),第17卷第5期(2010年9月),頁61~69。
    黎煜,「當種族遇到性-美國跨種族愛情片中華人女性的身體、種族與政治」,世界電影(北京),2009年第3期(2009年3月),頁164~176。
    鄭小慧、趙謙,「淺論電影對國家形象構建的作用」,電影評介(北京),第16期(2007年8月),頁6~7。
    駱斯典著,張愛華譯,「電影的公眾外交:為何好萊塢對中國的宣傳要比其自己的電影更有效?」,長短輯(北京),第344期(2012年8月),頁13~16。
    龔祥生,「從『和諧社會』到『和諧世界』的難題」,中國大陸研究,2007年1月,頁16~17。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100260004
    10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260004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東亞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00401.pdf3177KbAdobe PDF273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