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6649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105/145137 (79%)
Visitors : 52139333      Online Users : 52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6493


    Title: 唐人小說中之「越界」書寫研究—— 以仙道文學為論述對象
    A Study on the “Border-Crossing” Writing in Tang Novels: Focusing on Taoist Immortal Literature
    Authors: 許玉青
    Contributors: 李豐楙
    許玉青
    Keywords: 越界
    仙境
    仙藥
    劍鏡
    仙道文學
    Date: 2013
    Issue Date: 2014-06-04 14:44:34 (UTC+8)
    Abstract: 仙道文學,就廣義而言涉及一切與神仙有關之書寫,然而,小說中究竟應包涵哪些內涵,且透露出什麼文化意涵才算是仙道文學?透過本論文之研究,認為仙境、仙藥和仙術(法術)是不可或缺的三個元素。仙道文學之核心功能在於傳教,然而仙道文學之價值與意義並非只有傳教功能,仙境、仙藥和仙術更顯示出民族文化心理。
    首先,通過仙道小說中仙境、仙藥和法術寶物之越界書寫,說明了唐人共同的文化心理──「求生意識」,是一種「求安」的生命意識。其次,過去對於越界書寫往往著力於凡人進入仙境,本論文在第二、三章中,將神仙越界下凡做了進一步的探討與析論:第二章中,就宗教傳播而言,說明了神仙下凡具有「啟悟與修道」之功能,在第三章中,說明了神仙下凡賜藥祛疾具有「起信」作用。其三,本論文深入研析法術寶物劍與鏡之解煞與祛疾功能,說明了唐人對於異界侵犯的恐懼,在李師豐楙研究基礎上,延伸六朝以來劍鏡研究之成果。其四,關於敘事模式:於第二章中,就誤入之敘事而言,提出「啟悟與修道」之發展型敘事模式;於第二、三章中提出「謫降與行功」之仙律敘事模式;於第四章中提出寶鏡「出世與歸返」之敘事模式。
    要言之,仙境、仙藥和法術寶物之越界書寫,反映了人們的「求生」、「求安」的生命意識,此係對於生命存續之恐懼心理,因此,尋求各種方式進行生命困境的救治與解除。
    Reference: 一、古籍(依年代順序排列)

    (周)尹喜撰:《文始真經》,(臺北市:自由,1960)。
    (周)尹喜撰:《文始真經》,收於《諸子集成補編》第3冊(成都市: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周)《詩經》(臺北市:鼎文書局,1981)。
    (周)《左傳》(臺北市:鼎文書局,1981)。
    《斷句十三經經文》(臺北市:臺灣開明書局,1991)。
    (戰國)《山海經》,楊錫彭注譯(臺北市:三民書局,2011年11月二版二刷)。
    (戰國)《山海經校注》,袁珂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社,1983)。
    (戰國)《黃帝內經》,(唐)王冰注、(宋)林億等校正:《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67)。
    張登本、孫理軍主編:《全注全譯黃帝內經》(北京市:新世界出版,2008)。
    (戰國)列禦寇撰、莊萬壽注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市:三民書局,1979)。
    (戰國)《孟子》(臺北:鼎文書局,1981)。
    (戰國)莊子著:《莊子》(臺北市:藝文印書館,2007年3月初版六刷)。
    (西漢)劉安編、陳麗桂校注:《新編淮南子》(臺北市:國立編譯館出版,2002)。
    劉文典撰:《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
    (西漢)東方朔著:《海內十洲記》(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66)。
    (西漢)東方朔:《十洲記》,收於《中華道藏》第48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
    (西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民國)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史記三家注》(臺北:鼎文書局,1981)。
    (西漢)劉向著、張金嶺注譯:《新譯列仙傳》(臺北市:三民書局,2004)。
    (西漢)劉歆撰、曹海東注譯:《新譯西京雜記》(臺北市:三民書局,1995)。
    (東漢)桓譚撰、朱謙之校輯:《新輯本桓譚新論》(北京市:中華書局,2009)。
    (東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新校本漢書集注》(臺北:鼎文書局,1986)。
    (東漢)袁康、吳平輯錄、劉建國注譯《新譯越絕書》(臺北市:三民書局,1997)
    (東漢)許慎撰:《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1963)。
    (東漢)王符撰、胡楚生集釋:《潛夫論集釋》(臺北市:鼎文,1979)。
    (東漢)魏伯陽著、劉國樑注譯:《新譯周易參同契》(臺北市:三民書局,1999)。
    (東漢)張仲景、(西晉)王叔和編、(金)成無已注:《傷寒論》(北京:中華書局,1991)。
    (東漢)張仲景述:《新編金匱要略方論》(臺北市:商務,1965)。
    (東漢)張仲景撰:《新編金匱要略方論》(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收於《四部文明》叢書,v2:no.33)。
    (東漢)劉熙撰、(清)王謨輯:《釋名》(臺北:大化書局,1979)。
    (三國魏)吳普等述、(清)孫星衍、孫馮翼輯:《神農本草經》(臺北市:臺灣商務,1965)。
    陶隱夕編著:《圖解神農本草經》(山東:山東美術出版社,2008)。
    (西晉)張華著、唐久寵導讀:《博物志》(臺北市:金楓出版社,1987)。
    (西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新校本三國志注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78)。
    (西晉)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唐)陸德明釋文、(清)郭慶藩集釋:《莊子集釋》(臺北市:世界,1955)。
    (西晉)郭璞注:《山海經箋疏》,(臺北:中華書局編輯部編,1966)。
    (東晉)干寶著、黃鈞注譯:《新譯搜神記》(臺北市:三民書局,2009)。
    (東晉)王嘉著:《拾遺記》(臺北市:新興,1974)。
    石磊注譯《新譯拾遺記》(臺北市:三民書局,2011)。
    (東晉)葛洪著、顧久譯注:《抱朴子內篇》(臺北市:臺灣古籍出版社,2005)。
    何淑貞校注:《新編抱朴子‧內、外篇》(臺北市:國立編譯館,2002)。
    (東晉)葛洪著、周啟成注譯:《神仙傳》(臺北市:三民書局,2004)。
    (東晉)葛洪著、曹海東注譯:《新譯西京雜記》(臺北市:三民書局,1995)。
    (南朝宋)范曄撰:《新校本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
    (南朝宋)劉義慶原著、(南朝梁)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臺北市:華正書局,1984)。
    (南朝宋)劉敬叔撰:《異苑》,收於《筆記小說大觀》十編第1冊(臺北市:新興書局,1975)。
    (南朝梁)陶弘景纂:《靈寶真靈位業圖》(臺北市:新文豐出版社,1987)。
    (南朝梁)陶弘景著、曾召南注譯:《新譯養性延命錄》(臺北市:三民書局,1997)。
    (北魏)酈道元撰、(清)載震校:《水經注》(臺北市:世界書局,1962)。
    (北齊)顏之推、蔡宗陽校注:《新編顏氏家訓》(臺北市:國立編譯館出版,2002)。
    (南朝梁)元帝撰、(清)謝章鋌校:《金樓子》(臺北市:世界書局,1959)。
    (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四庫全書珍本158~163冊,(臺北市:臺灣商務,1980)。
    (初唐)孫思邈:《千金翼方》,蕭天石主編:《道藏精華》第13冊第七部(臺北市:自由,1976)。
    (初唐)歐陽詢等奉敕撰:《藝文類聚》(臺北市:文光,1974)。
    (初唐)房玄齡等撰:《新校本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
    (盛唐)李白撰:《李太白全集》(臺北市:長歌出版社,1975)。
    (中唐)陸羽:《茶經》(北京:中華書局,1991)。
    (前蜀)杜光庭:《洞天福地嶽瀆名山記》,收於《中華道藏》第48冊(北京:華 夏出版社,2004)。
    (後晉)劉昫等撰:《新校本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76)。
    (北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市:中華書局,2003)。
    (北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78)。
    (北宋)張君房編:《雲笈七籤》,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61冊(臺北市:臺灣商務,1983)。
    (北宋)張君房編、李永晟點校:《雲笈七籤》(北京:中華書局,2003)。
    (北宋)歐陽修、宋祁撰:《新校本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76)。
    (北宋)唐愼微撰、(北宋)曹孝忠校、(北宋)寇宗奭衍義:《證類本草》,影印 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40冊(臺北市:臺灣商務,1983)。
    (明)李時珍撰:《本草綱目》(臺北市:新文豐出版,1987)。
    (明)李時珍撰、邱德文等編輯:《本草綱目彩色藥圖》(臺北市:薪傳出版社,2001)。
    (清)彭定求编:《全唐詩》(北京市:中華書局,1960)。
    (淸)朱乾編、興膳宏解說:《樂府正義‧卷十二》(京都市:同朋舍,1980)
    (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臺北市:世界書局,1963)。
    (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周禮注疏》,《重刋宋本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
    (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爾雅注疏》,《重刋宋本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

    二、宗教類經典
    1.《正統道藏》

    (明)張宇初、邵以正、張國祥編纂:《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1985),含以下:
    (東晉)葛洪《太上靈寶五符序》(洞玄部‧神符類‧衣字號)
    《道門經法相承次序》(太平部‧諸字號)
    《太上三天正法經》(正一部‧滿字號)
    (北宋)陳景元集注《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注》(洞真部‧玉訣類‧秋字號)
    《太上洞玄靈寶諸天內音自然玉字》(洞真部‧玉訣類‧收字號)。

    2.《大正新脩大藏經》

    《大正新脩大藏經》(臺北市:新文豐,1996),含以下: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佛說阿彌陀經》

    三、當代著作(先依姓氏筆劃,次依出版年代)
    (一)中文專著

    丁如明校點:(唐)李德裕《次柳氏舊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三采文化編著:《中藥材實用圖典》(臺北市:三采文化出版社,2005)。
    于賡哲著:《唐代醫療史、疾病史初探》(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輯部編:《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二版》(北京市:中國大百科全書,2009)。
    王立著:《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原型與流變》(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4)。
    王利器著:《葛洪論》(臺北市:五南,1997)。
    王孝濂主編:《哲學‧文學‧藝術家》(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1986)。
    王青著:《西域文化影響下的中古小說》(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2006)。
    王秋桂編:《中國文學論著譯叢》,(臺北市:台灣學生書局,1985)。
    王國良著:《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研究》(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84)。
    王綱懷、孫克讓著:《唐代銅鏡與唐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社,2007)。
    王綱懷著:《止水集——王綱懷銅鏡研究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社,2010)。
    王潤華著:《越界跨國文學解讀》(臺北市:萬卷樓圖書,2004)。
    王嵩山著:《過去的未來》(臺北:稻鄉出版社,1991)。
    王夢鷗著:《唐人小說研究》(臺北:藝文印書館,1973)。
    王夢鷗著:《唐人小說研究二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73)。
    王夢鷗著:《唐人小說研究四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78)。
    王樹岐、李經緯、鄭金生著:《古老的中國醫學》(臺北:緯揚文化有限公司,1990)。
    文懷沙主編:《隋唐小說補編(合刊)》(蘇州:古吳軒出版社,2005)。
    史仲文主编:《中國文言小說百部經典》(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年)。
    史蘭華等編:《中國傳統醫學史》(北京:科學出版社,1992)。
    北京中醫藥大學主編:《中國醫學史講義》(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
    方南生點校:(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臺北:漢京出版社,1983)。
    方詩銘輯校:(唐)戴孚《廣異記》(與(唐)唐臨《冥報記》合刊,北京:中
    華書局,1992)。
    方詩銘輯校:(唐)唐臨《冥報記》(與(唐)戴孚《廣異記》合刊,北京:中
    華書局,1992)。
    世界書局新校:(唐)趙璘《新校因話錄》(臺北市:世界書局,1959)。
    世界書局新校:(唐)薛用弱《新校集異記》(臺北市:世界書局,1959)。
    世界書局新校:(唐)谷神子《新校博異志》(臺北市:世界書局,1959)。
    世界書局新校:(唐)范攄《新校雲溪友議》(臺北市:世界書局,1959)。
    世界書局新校:(五代)王定保撰、(清)蔣光煦校《唐摭言》(臺北市:世界書
    局,1959)。
    世界書局刊:《唐國史補八種》(臺北市:世界書局,1991)。
    白化文點校:(五代)徐鉉《稽神錄》(北京:中華書局,2006)。
    田松青校點:(唐)谷神子《博異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伕夫著:《中國文學研究》(臺北市:五洲出版社,1979)。
    朱光潛著:《藝文雜談》(黃山書社,1986)。
    朱建平著:《中國醫學史研究》(北京市:中醫古籍出版,2003)。
    吳玉貴著:《中國風俗通史‧隋唐五代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
    吳鴻洲主編:《中國醫學史》(上海:上海科學技術,2010)。
    汪辟疆校錄:《唐人小說》(臺北市:河洛,1974)。
    李申著:《話說得道成仙》(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李宗為校點:(唐)李玫《纂異記》(與(唐)袁郊《甘澤謠》合刊,上海:上
    海古籍,1991)。
    李宗為校點:(唐)袁郊《甘澤謠》(與(唐)李玫《纂異記》合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李貞德主編:《性別、身體與醫療》(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8)。
    李建民主編:《從醫療看中國社會》(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8)。
    李零著:《中國方術考(修訂本)》(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
    李零著:《中國方術續考》(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
    李劍國著:《唐前志怪小說輯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出版社,1995)。
    李劍國著:《唐五代志怪傳奇敘錄》(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3年)。
    李縉雲著:《古鏡投資與鑑賞》(臺北市:廣廈國際出版集團美藝學苑社,1996)。
    李豐楙編撰:《山海經:神話的故鄉》(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1981)。
    李豐楙編撰:《不死的探求:抱朴子》(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1981)。
    李豐楙著:《六朝隋唐仙道類小說研究》(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6)。
    李豐楙著:《誤入與謫降:六朝隋唐道教文學論集》(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1996)。
    李豐楙著:《許遜與薩守堅》(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7)。
    李豐楙著:《憂與遊:六朝隋唐仙道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10)。
    李豐楙著:《神化與變異:一個「常與非常」的文化思維》(北京:中華書局,
    2010)。
    李豐楙著:《仙境與遊歷:神仙世界的想像》(北京:中華書局,2010)。
    呂大吉著:《宗教學通論》(臺北市:博遠出版社,1993)。
    宋光宇著:《人類學導論》(臺北:桂冠圖書有限公司出版社,1977)。
    宋兆麟著:《巫與巫術》(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杜正勝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臺北市:三民書局,2005)。
    林辰著:《神怪小說史話》(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
    林雪鈴著:《唐代文人神仙書寫研究》(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出版社,2011)。
    林富士著:《漢代的巫者》(臺北:稻香出版社,1988)。
    林富士著:《中國中古時期的宗教與醫療》(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8)。
    林富士編:《宗教與醫療》(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11)。
    林麗雪著:《抱朴子內外篇思想析論》(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0)。
    林以亮、夏志清等撰:《中國古典小說論集》(臺北:幼獅文化出版,1977)。
    周勛初著:《唐代筆記小說敘錄》,收於氏著《周勛初文集5》(南京市: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
    施翠峰著:《中國歷代銅鏡鑑賞》(臺北市:臺灣省立博物館,1990)。
    胡孚琛著:《魏晉神仙道教─抱朴子內篇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胡萬川著:《真實與想像——神話傳說探微》(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范家偉著:《六朝隋唐醫學之傳承與整合》(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4)。
    范家偉著:《中古時期的醫者與病者》(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6月)。
    昭明、洪海編著:《古代銅鏡》(北京:中國書店,1997)。
    封德屏主編:《異同、影響與轉換:文學越界學術研討會》(臺南市:國家臺灣文學館,2006)。
    侯永明、張永欽點校:(唐)李亢《獨異志》(與(唐)張讀《宣室志》合刊)(北京:中華書局,1983)。
    侯永明、張永欽點校:(唐)張讀《宣室志》(與(唐)李冗《獨異志》合刊)(北京:中華書局,1983)。
    侯忠義著:《唐代小說簡史》(瀋陽:遼寧出版社,1992)。
    苟波著:《道教與神魔小說》(四川:巴蜀書社,1999)。
    苟波著:《仙境仙人仙夢》(四川:巴蜀書社,2008)。
    段莉芬著:《唐五代仙道傳奇研究》(臺北縣: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
    袁珂著:《中國神話史》(重慶:重慶出版社,2007)。
    高桂惠著:《追蹤躡跡:中國小說的文化闡釋》(臺北市:大安出版社,2006)。高莉芬著:《蓬萊神話:神山、海洋與洲島的神聖敘事》(台北市:里仁,2008)。
    高藤聰一郎著:《道家超能力秘法》(臺北市:武陵出版社,2006)。
    孫一珍著:《明代小說簡史》(上)(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
    孫一珍著:《明代小說簡史》(下)(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
    孫一珍著:《明代小說藝術的流變》(四川文藝出版社,1996)
    孫昌武著:《道教與唐代文學》(北京市: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1)。
    孫遜著:《中國古代小說與宗教》(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
    馬伯英著:《中國醫學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陳存仁編著:《中國醫學史話》(臺北市: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2002)。
    陳邦賢著:《中國醫學史》(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98)。
    陳勝崑著:《中國傳統醫學史》(臺北市:橘井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九輯》(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社,1996年6月)。
    陳葆文著:《聊齋誌異癡狂士人類型析論》(臺北市:里仁書局,2005)。
    陳葆文著:《中國古典短篇文言愛情小說女性主角形象結構研究》(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2)。
    曹中孚校點:(唐)段成式《酉陽雜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許德楠點校:(唐)孫棨《北里志》(與田松青點校(唐)谷神子《博異志》合刊,臺北:世界書局,1959)。
    許德楠、李鼎霞點校:(唐)劉肅《大唐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84)。
    郭樹芹著:《唐代涉醫文學與醫藥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7月)。
    張小虹著:《性別越界: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與批評》(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1995)。
    張元濟校勘:(唐)范攄《雲溪友議》(蘇州:古吳軒,2005)。
    張光直著:《中國青銅器時代﹙第二集﹚‧商代的巫與巫術》(北京:三聯書店,1990)。
    張金儀著:《漢鏡所反映的神話傳說與神仙思想》(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1981)。
    張堂錡著:《跨越邊界:現代中文文學研究論叢》(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2002)。
    許地山著:《道教史》(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社,2011)。
    康韻梅著:《唐代小說承衍的敘事研究》(臺北市:里仁書局,2005)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學系主編:《小說戲曲研究‧第二集》(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9)。
    臺灣國立歷史博物館編:《歷代銅鏡》(臺灣國立歷史博物館,1996)。
    黃東陽著:《唐五代記異小說的文化闡釋》(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出版,2007)。
    黃景春、李紀著:《道心人情——中國小說中的神仙道士》(上海:上海世紀出版社,2005)。
    梁永宣著:《中國醫學史》(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
    梁釗韜著:《中國古代巫術-宗教的起源和發展》(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2)。
    湯一介著:《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臺北市:東大出版,1991)。
    曾甘霖著:《銅鏡史典》(重慶:重慶出版社,2008)。
    曾貽芬校點:(唐)姚汝能《安祿山事蹟》,收於《唐代筆記小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程毅中點校:(唐)牛僧孺《玄怪錄》(與(唐)李復言《續玄怪錄》合刊,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89)。
    程毅中點校:(唐)李復言《續玄怪錄》(與(唐)牛僧孺《玄怪錄》合刊,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89)。
    程毅中點校:(唐)牛僧孺《玄怪錄》(北京:中華書局,2006)。
    程毅中點校:(唐)李復言《續玄怪錄》(北京:中華書局,2006)。
    程薔著:《驪龍之珠的誘惑:民間敘事寶物主題探索》(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
    陽羡生校點:闕名《玉泉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陽羡生校點:(唐)劉崇遠《金華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傅維康著:《中國醫學史》(上海:上海中醫學院出版社,1990)。
    詹石窗著:《道教文化十五講‧多元複合的道教淵源》(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2005)。
    葛兆光著:《想像力的世界—道教與唐代文學》(北京:現代出版社,1990)。
    楊清惠著:《從原始劍俠到仙俠--古典小說中「劍俠」形象及其轉變》(新北市:花木蘭出版社,2010)。
    賈亦顯、李婷著:《銅鏡文化與圖案》(北京:北京工藝出版社,2007)。
    廖芮茵著:《唐代服食養生研究》(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4)。
    蓋建民著:《道教醫學導論》(臺北市:中華道統出版社,1999)。
    潘雨廷著:《道教史發微》(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鄭志明著:《道教生死學》(臺北市:文津出版社,2006)。
    鄭志明著:《道教生死學:第二卷》(臺北市:文津出版社,2011)。
    劉仲宇著:《中國精怪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劉仲宇著:《道教法術》(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
    劉見成著:《修道成仙:道教的終極關懷》(臺北市: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2010)。
    劉俊文主編:《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六朝隋唐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劉開榮著:《唐代小說研究》(臺北市:商務印書,2005二版)。
    劉精誠著:《中國道教史》(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3)。
    劉衛英著:《明清小說寶物崇拜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趙力光、李文英著:《中國古代銅鏡》(陜西:陜西人民出版社,1997)。
    魯迅著:《魯迅小說史論文集》(臺北市:里仁書局,1992)。
    盧央著:《葛洪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
    盧建榮主編:《性別、政治與集體心態:中國新文化史》(臺北市:麥田出版,2001)。
    蕭兵著:《楚辭與神話》(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
    蕭逸校點:(唐)李亢《獨異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蕭逸校點:(五代)杜光庭《錄異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繆荃孫校補:(唐)皇甫枚《三水小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
    繆荃孫校補:(唐)皇甫枚《三水小牘》(蘇州:古吳軒,2005)。
    藍秀隆著:《抱朴子研究》(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9)。
    藍吉富、劉增貴編:《中國文化新論─敬天與親人》(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2)。

    (二)外文著作與譯著(專書+論文,依姓氏字母順序排列)

    Aoki, Masaru(青木正兒)著:〈神仙說から見た列子〉,《支那學》第二卷第一號,1921,頁28~48。
    Armstrong, Karen著、賴盈滿譯:《神話簡史》(台北縣:大塊文化出版,2005)。
    Cassirer, Ernst (恩斯特.卡西勒)著、甘陽譯:《人論 : 人類文化哲學導引》(臺北市:桂冠出版社,1990)。
    Duyvendak, J. J. L.著:“A Chinese “Divina Commedia””(載於T`oung Pao, Second Series, Vol. 41, Livr. 4/5 (1952),頁255-316+414。
    Eliade, Mircea著、楊儒賓譯:《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台北市:聯經,2000)。
    Eliade, Mircea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市:桂冠圖書有限公司,2000)。
    Frazer, James著、徐育新等譯《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1998)
    Fukuta, Azio(福田アジオ)等編:《日本民俗大辞典(上)》(東京都:吉川弘文館,1999)。
    Gennep, Arnold van著:The Rites of Passage, translated by Monika B. Vizedom and Gabrielle L. Caffe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0.
    Jung, Carl G. (卡爾.榮格)主編、龔卓軍譯:《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的總結》(台北縣新店市:立緖文化,1999)。
    Kobayashi, Masayoshi(小林正美)著、王皓月譯:《中國的道教》(山東濟南:齊魯書社,2010)。
    Komatsu, Kazuhiko (小松和彦)編:《怪異の民俗学 8-境界》(東京都:河出書房新社,2001)
    Komatsu, Kazuhiko (小松和彦)著:《異界と日本人 : 絵物語の想像力》(東京都:角川書店,2003)。
    Komatsu, Kazuhiko (小松和彦)著:《日本人の異界観:異界の想像力の根源を探る 》(東京都:せりか書房,2006)。
    Kominami, Ichirō (小南一郎)著、孫昌武譯:《中國的神話傳說與古小說》(北京:中華書局,1993)。
    Lewis, Joan M.著、黃宣衛、劉容貴等譯:《社會人類學導論》(臺北:五南出版社,1985)。
    Maeno, Noaki(前野質彬)著、前田一惠譯:〈冥界遊行〉,原載於靜宜文理學院中國古典小說研究中心編《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第四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2),頁1~45,收於王秋桂編《中國文學論著譯叢》上冊〈小說之部〉,(臺北市:台灣學生書局,1985),頁487~522。
    Malinowski, Bronislaw著:朱岑樓譯:《巫術、科學與宗教》(臺北:協志工業叢書出版社,1978)。
    Malinowski, Bronislaw著、費孝通等譯:《文化論》(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7)。
    Miller, J. Hillis著、單德興編譯:《跨越邊界:翻譯・文學・批評》(臺北市:書林出版公司,1995)
    Miyata, Noboru (宮田登) 著:「妖怪のトポロジー」,收於Kazuhiko Komatsu (小 松和彦)編《怪異の民俗学 8-境界》(東京都:河出書房新社,2001)
    Needham, Joseph著、陳立夫主譯:《中國之科學與文明》(臺北市:商務印書館,1975)。
    Ogawa, Tamaki(小川環樹)著:《中国小説史の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68)。
    Ogawa, Tamaki(小川環樹)著、張桐生譯:《中国小説史の研究》〈中國魏晉(三世紀)以後的仙鄉故事〉,原載於《幼獅月刊》,第四十卷第五期(1974年11月),收於林以亮、夏志清等撰:《中國古典小說論集‧第一集》(臺北:幼獅文化出版社,1977)。
    Plarks, Andrew H. 著:〈打一用物:中國古典小說中物體形象的象徵與非象徵作用〉(《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17期,2011年6月),頁257~266。
    Seidel, Anna著、呂鵬志、陳平等譯:《西方道教研究編年史》(北京:中華書局,2002)。
    Thompson, Stith著、鄭海等譯《世界民間故事分類學》(上海文藝出版社,1991)。
    Tsuzuki, Akiko (都築晶子)著、宋金文譯:〈關於南人寒門、寒士的宗教想像力—圍繞《真誥》談起〉,收於劉俊文主編《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六朝隋唐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社,1995),頁174~211。
    Tweed, Thomas A. 著:Crossing and Dwelling: A Theory of Religion,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Yamaguchi, Masao (山口昌男)著:《文化と両義性》(岩波書店,1975)。
    Yanagita, Kunio (柳田国男)著:《定本柳田国男集》(東京:筑摩書房,1963)。
    Yang, C.K.(楊慶堃)著、范麗珠譯:《中國社會中的宗教》(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Yoshimoto, Shouji(吉元昭治)著、陳昱審定:《臺灣寺廟藥籤研究》(臺北市:武陵出版社,1990)。
    Yoshimoto, Shouji(吉元昭治)著、楊宇譯《道教與不老長壽醫學》(四川:成都出版社,1992)。

    (三)學位論文

    王國良著:《唐代小說敘錄》(國立政大中文碩士論文,1976)。
    丁婉莉著:《葛洪養生思想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
    李宛靜著:《抱朴子內篇養生論研究》(私立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
    李宗翰著:《葛洪《抱朴子.內篇》中的神仙思想研究》(私立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李翠芳著:《道教養生思想與老莊之關係─以葛洪《抱朴子.內篇》為例》(國立台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
    吳玉杏著:《《三言》之越界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周盈君著:《《封神演義》中的法術、寶物及其文化意涵》(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學碩士班,2011),
    紀清賜著:《葛洪《抱朴子.內篇》的生命哲學研究》(私立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洪惠月著:《唐傳奇女俠形象研究》。(國立台南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2008)
    高桂惠著:《明清小說運用辭賦的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6月)
    翁雪華著:《永生的鎖鑰——中國不死藥故事之探究》(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許雪玲著:《唐代遊歷仙境小說研究》(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康韻梅著:《六朝小說變形觀之探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
    康韻梅著:《中國古代死亡觀之探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博士論文,1993)。
    張倖瑞著:《中國圍棋思想之文化研究》(私立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
    張超然著:《系譜、教法及其整合:東晉南朝道教上清經派的基礎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
    曾黃英娣著:《葛洪儒道雙修的人生哲學─以《抱朴子》為討論中心》(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5)。
    葉有林著:《明代神魔小說中的法術研究》(私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趙心如著:《『西鶴諸国はなし』における越境の意味》(《『西鶴諸國故事』越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日本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鄧兆欽著:《葛洪《抱朴子.內篇》成仙修煉方法研究》(私立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12)。
    劉玉菁著:《東晉南朝江東士族與道教之關係─以葛洪、陸修靜與陶弘景為中心》(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薛米鈞著:《頓入人間:蒲松齡的仙境想像》(清國立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四)單篇論文

    王立、郝明著:〈劍術崇拜與唐詩中的劍意象〉(《中國韻文月刊》2,2003年)。
    王麗雅著:〈《古鏡記》探析〉(《輔大中研所學刊》4,1995年3月),頁253-273。
    朱國偉著:〈唐代鏡賦論〉(《懷化學院學報》:30:10,2011年10月)。
    吳益群著:〈唐傳奇女仙意象中的女性審美視角觀照〉(《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7:2,2008年6月)。
    吳惠玲著:〈葛洪《抱朴子.內篇》之形神與養生思想研究〉,收於臺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第三屆中國文哲之當代詮釋學術研討會會前論文集》,2007年10月。
    吳福蓮著:〈臺灣民間交感巫術信仰〉(《歷史月刊》132,1999年1月)。
    宋錦秀著:〈婦人胎產厭勝縱論〉(《歷史月刊》132,1999年1月)。
    李如菁著:〈物質文化研究文獻評述〉(《研究設計》第2期,2002年7月)。
    李宗定著:〈葛洪《抱朴子內篇》與魏晉玄學─「神仙是否可學致」與「聖人是否可學致」的命運觀〉,臺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第三屆中國文哲之當代詮釋學術研討會會前論文集》,2007年10月。
    李新霖著:〈先秦宗法社會結構下之命運觀〉,(《哲學與文化》第38卷11期,2011年11月),頁5-21。
    李遠國著:〈論道教法術的淵源〉(《道教學探索》)10,1997)。
    李豐楙著:〈六朝仙境傳說與道教之關係〉,原刊《中外文學》第8卷8期,1980年,頁169~188,收入李豐楙《仙境與遊歷:神仙世界的想像‧附錄》(北京:中華書局,2010),頁444-464。
    李豐楙著:〈六朝劍鏡傳說與道教法術思想〉,收於靜宜文理學院中國古典小說研究中心編:《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第3卷(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1)。
    李豐楙著:〈不死的探求—道教信仰的介紹與分析〉,收於藍吉富、劉增貴編,《中國文化新論─敬天與親人》(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2),頁183-241。
    李豐楙著:〈十洲傳說的形成及其衍變〉,收於靜宜文理學院中國古典小說研究中心編:《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第6卷(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頁33-92。
    李豐楙著:〈六朝道教洞天說與遊歷仙境小說〉,原刊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學系主編《小說戲曲研究‧第一集》(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8),頁3~52;改動後收入李豐楙《仙境與遊歷:神仙世界的想像》(北京:中華書局,2010),頁349-386。
    李豐楙著:〈不死的探求—道教信仰的介紹與分析(上)〉,收於《宗教世界》,總38/39期,1989年4月),頁19-22。
    李豐楙著:〈不死的探求—道教信仰的介紹與分析(中)〉,收於《宗教世界》,總40/41期,1989年10月),頁29-38。
    李豐楙著:〈不死的探求—道教信仰的介紹與分析(下)〉,收於《宗教世界》,總42/43期,1990年4月),頁22-30。
    李豐楙著:〈道藏所收早期道書的瘟疫觀—以《女青鬼律》及《洞淵神咒經》系為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集刊》,3(臺北:1993),頁417-454。
    李豐楙著:〈行瘟與送瘟:道教與民眾瘟疫觀的交流和分歧〉,收於《民間信仰與中國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4),頁373-422。
    李豐楙著:〈煞 一個非常的宇宙現象〉(《歷史月刊》132,1999年1月)。
    李豐楙著:〈從誤入到引導:唐人小說遊仙類型的傳承與創新〉,發表於「唐代文學與宗教學術研討會」(香港:浸會大學,2002年5月28-30日),收入李豐楙《仙境與遊歷:神仙世界的想像》(北京:中華書局,2010),頁387-443。
    李豐楙著:〈洞天與內景:西元二至四世紀江南道教的內向游觀〉,收於《東華漢學》第9期(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2009年6月),頁157~197。
    李豐楙著:〈「中央-四方」空間模型:五營信仰的營衛與境域觀〉(《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2010年6月),頁33-70。
    李艷茹著:〈唐人小說中的摩尼寶珠〉(《廣播電式大學學報》2007:2)。
    杜正勝著:〈從眉壽到長生——中國古代生命觀念的轉變〉,原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6.2 (1995),頁383-487,收入杜正勝著:《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養生篇——長生的追求與技藝》(臺北市:三民,2005),頁231-306。
    吳建明著:〈莊子「命」論之生死觀解析〉(《揭諦》第12期,2007年3月),頁1-50。
    林淑貞著:〈長生不死的飲饌圖像—六朝志怪異食書寫所豁顯的意蘊與思維〉,收於《成大中文學報》第二十六期,2009年10月,頁35-64。
    卓雅著:〈四位俠女,兩種救贖—唐豪俠傳奇中四位女性的再解讀〉(《十堰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1:1,2008年2月)。
    姚彥淇著:〈從「受命」到「三命」--兩漢士人的性格轉變與命論思想的發展〉(《高雄師大學報人文與藝術類》28,2010年6月),頁55-78。
    胡新生著:〈中國古代巫術靈物與一般辟邪方法〉(《歷史月刊》242,2008年3月),頁29-74。
    胡萬川著:〈神仙與富貴之間的抉擇—唐代小說中一個常見的主題〉,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學系主編《小說戲曲研究‧第二集》(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9),頁3-43。
    段莉芬著:〈唐傳奇《古鏡記》之結構、題材與思想再探〉(《建國學報》:17,1998年6月)。
    拾得著:〈練氣靜坐與劍仙〉(《力與美》4,1990年8月)。
    許劍橋著:〈看得見,與看不見的「界」-「2005青年文學會議」觀察報告〉,收於封德屏主編《異同、影響與轉換:文學越界學術研討會》(臺南市:國家臺灣文學館,2006)。
    徐復觀著:〈周初人文精神之躍動〉,收於《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商務印書館,1994)。
    孫振青著:〈決定論與自由論之爭〉(《大陸雜誌》第44卷第3期,1972年3月)。
    張光直著:〈仰韶文化的巫覡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集刊》64:3,1993),頁611-625。
    張光直著:〈人類歷史上的巫教的一個初步定義〉(《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49,1993)。
    張振君著:〈論道教對中國傳統小說之貢獻〉,收於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九輯》(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社,1996年6月),頁332-346。
    張堂錡著:〈跨越邊界-現代散文的裂變與演化〉(《文訊》1999年9月號),頁42-50。
    黃東陽著:〈由命定故事檢視唐代命定觀的建構原理〉(《新世紀宗教研究》第4卷第3期,2006年3月),頁148-166。
    陳光祖著:〈「南方文明」的南方—越南東山文化人形柄銅短劍初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八十本,2009年3月)。
    陳昭吟著:〈論仙命與成仙〉(《臺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刊》第四期,2005年9月),頁21-48。
    陳軍著:〈後現代主義與「跨文類寫作」現象批判〉(《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3期,2008年5月)頁77-82。
    陳夢家著:〈商代的神話與巫術〉(《燕京學報﹙重印本﹚》20,1936)。
    湯智君著:〈孔、墨「命」說之異同研究—從「知天命」和「非命」二說談起〉,(國立聯合大學《聯大學報》,第2期,2005年12月),頁171-206。
    曾雙秀著:〈中國傳統巫者研究之回顧與展望:以歷史學界為核心〉(《漢學研究通訊》32:1,2013年)。
    游添登著:〈楊氏《太極劍譜》的意象思維〉(《體育學報》40:2,2007年6月)。
    嵇童著:〈壓抑與安順--厭勝的傳統〉(《歷史月刊》132,1999年1月),頁28-35。
    喬孝冬著:〈唐代女俠形象的審美特徵〉(《淮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5月)。
    葉啟立著:〈劍術‧技擊〉(《力與美》3,1990年7月)。
    詹石窗、汪波著:〈道教小說略論〉(《道家文化研究》第4期,1994年3月),頁252-276。
    楊清媚著:〈唐人小說中的女性及唐士人心態分析〉(《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11月)。
    葉慶炳著:〈談紅線傳〉(《現代文學》33,1967年12月)。
    蒲慕州著:〈高僧與神仙:魏晉南北朝宗教心態試探〉,收於盧建榮主編《性別、政治與集體心態:中國新文化史》(臺北市:麥田出版,2001),頁13-46。
    趙容俊著:〈巫術與宗教的異同〉(《宗教哲學》第30期,2004年6月),頁167-182。
    聞一多著:〈從人首蛇身像談到龍與圖騰〉(《人文科學學報》1:2,1942年)。
    劉藝著:〈試論中國古典小說中鏡的神異性〉(《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7:2,2005年4月)。
    蔡淑玲著:〈德希達與白朗修對「空無」看法之異同:符號與現實之間的關係〉(《中外文學》第22卷10期,1994年3月),頁99-115。
    蔡淑玲著:〈巴岱儀的否定與踰越〉(《中外文學》第24卷2期,1995年7月),頁116-127。
    蔡淑玲著:〈界外的主體--傅柯的哲學練習〉(《哲學雜誌》第15期,1996年1月),頁96~111。蔡淑玲著:〈評論〉(評〈書寫與主體性〉)(《中外文學》第25卷5期,1996年10月),頁76-78。
    蔡淑玲著:〈聽,那萬流匯聚的「中界」--從克莉絲蒂娃的「宮籟」探主體的異化與論述的侷限〉(《中外文學》第30卷8期,2002年1月),頁158-182。
    樂蘅軍著:〈宋明話本的命運人生〉,見氏著《意志與命運:中國古典小說世界觀綜論》(台北:大安出版社,2003),頁85-172。
    鄭又嘉翻譯:〈Craig Clunas談明代物質文化〉(《典藏古美術》165期,2006年6月)。
    盧桂珍著:〈生命的存在、限制與超越—嵇康學說中有關個體存有狀態之顯題化〉,收於《臺大中文學報》第二十三期,2005年12月,頁189-191+193-234。
    蕭登福著:〈「聶隱娘」之淺探〉(《今日中國》:36,1974年4月)。
    謝宗榮著:〈臺灣傳統空間厭勝物的藝術風貌〉(《歷史月刊》132,1999年1月),頁51-58。
    謝康著:〈中國古代巫術文化及其社會功能〉(《中華文化復興月刊》)9:1,1976年)。
    簡榮聰著:〈臺灣民間器物崇拜(12)--劍童印童是最常見的配神〉(《道教月刊》17, 2007年5月)。
    瞿兌之著:〈釋巫〉(《燕京學報》7,1930年)。
    譚若麗著:〈由《古鏡記》談’’鏡’’的辟邪作用〉(《滄桑》,2010年3月)。
    蘇子中著:〈書寫與主體性:書寫布朗秀的書寫經驗〉(《中外文學》第25卷5期,1996年10月),頁60-78。
    龔鵬程著:〈唐傳奇的性情與結構〉,收於氏著《中國小說史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4151502
    10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15150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50201.pdf2506KbAdobe PDF21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