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 一、中文部分
丘昌泰(2000)。《公共管理-理論與實務手冊》。臺北:元照出版公司。
江汶珠(1997)。《我國公務人員考績制度:理論觀點的反省》,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
朱武獻(2002)。〈激勵與授能〉,《考銓季刊》,第29卷,頁25。
朱真楷(2010年10月5日)。〈資歷最菜吞丙 公務員看精神科〉,《中國時報》,A7版。
李長貴(1997)。《績效管理與績效評估》,臺北:華泰。
李美華等(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上下冊(Earl Babbie原著)。
李惠宗(2011)。〈嘻,異哉,所謂「丙等考績」非行政處分!〉,《月旦裁判時報》,第11卷:頁5-18。
李順德(2010年2月6日)。〈銓敘部拚了 張哲琛:反悔也要做〉,《聯合報》,A4版
李光儀(2011年4月24日)。〈考丙惹的禍,公務員嗆聲,關中握手溝通〉,《聯合報》,A12版
余致力、蔡宗珍、陳志瑋(2001)。〈公務人員考績制度的問題與對策〉,《人事行政》,第138期,頁16。
余致力等16人(2003)。〈公務人員考績制度改進之研究〉,頁332。
吳瓊恩、周光輝、魏娜、蘆偉斯(2004)。公共行政學。臺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吳秀貞、莊靜雯、秦正宇(2012)。〈政府施政績效管理推動現況與成果〉,《研考雙月刊》,第36卷第6期,頁42。
林鍾沂(2005)。《行政學》,臺北:三民書局
林文燦(2011)。〈行政機關團體績效評比機制之研究〉,《研考雙月刊》,第35卷第3期,頁40-55。
林彥超(2009)。《公部門績效管理的理論性探索》,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頁119-120,未出版,臺北。
洪泰雄(2011年10月27日)。〈沒三趴考丙 政府效能大躍進〉,《聯合報》,A27版
孫本初(2006)。〈公共部門需建立更具激勵效果的績效管理制度〉,《人事月刊》,第43卷,第5期,頁18-28。
孫本初(2005)。《公共管理》(第四版)。臺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徐有守(1997)。〈俸給與考績制度中的幾個問題〉,《公務人員月刊》,第11期,頁64。
紀麗君(2010)。《我國證券業績效管理施行成果探討》,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學位論文,頁14-15,未出版,臺北。
陳德禹(2004)。《行政管理》(修訂二版)。臺北:三民書局
陳世榮(2006)。《我國公務人員考績制度之研究:理論、法制及實務》,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頁110,未出版,臺北。
陳璧儀(2010)。《公務人員對考績制度落實獎優汰劣看法之研究》。世新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許世雨(2006)。〈績效管理全像圖與應用過程〉,《人事月刊》,第43卷第3期,頁6-20。
張四明著(2003)。《績效衡量與政府預算之研究》。臺北:時英
黃同圳(2000)。績效評估與管理。載於李誠(主編),人力資源管理的十二堂課
黃同圳(2008)。人力資源管理:全球思維本土觀點,臺北:普林斯頓
黃英忠、曹國雄、黃同圳、張火燦、王秉鈞(2003)。人力資源管理,初版。臺北:華泰。
楊久瑩(2011年10月27日)。〈關中砍自家人試院公務員2人考績丙〉,《自由時報》,A2版。
趙其文(2001)。〈甲等設限與績效獎金〉,《公務人員月刊》,第64期,頁3。
潘明宏、陳志瑋(譯)(2003)。最新社會科學研究方法(Chava Frankfort -Nachmias and David Nachmias原著)。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蔡宗珍、陳志瑋(2002)。〈新修正公務人員考績法之分析〉,《考銓季刊》,第29期,頁86。
蕭武桐(2012)。〈公務倫理:公務人員自我靈性的實現〉,《公務人員月刊》,第192期,頁23。
蘇龍麒(2010年5月17日)。〈林中森:考績法修正試辦期太短〉,《中央社》
(2010年3月4日)。〈公務員考績制度改革民調87%支持〉,《中國時報》,A7版。
二、英文部分
Alford, John(2002).“Defining the Client in the Public Sector: A Social-Exchange Perspectiv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2(3):337-345.
Armstrong, Michael(1994). Performance Management, London :Kogan Page.
Denhardt, Robert B. and Janet V. Denhardt (2007). The New Public Service: Serving, not Steering(expanded ed.). New York: M. E. Sharpe.
Hatry, Harry P.(1999).Performance Measurement, Public Performance &Management Review, 25(4):352-358.
Joyce, Philip G.(1993).Using Performance Measures for Federal Budgeting:Proposals and Prospects, Public Budgeting & Finance, 13(4):3-17.
Kaplan, R. S. and D. P. Norton (1992). The Balanced Score Card: Measures That Drive Performanc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0 (1):123-146.
Shafritz, Jay M., E. W. Russell& Christopher P. Borick (2007). Introduc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New York: Perason Longman |